學科:臺灣主要城市客運鐵路幹道路廊與設站策略更新之探討/緒論

緒論

編輯

正正過去十三載,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自臺北大稻埕至錫口(今臺北松山)的鐵路,即為清代「臺灣鐵路」最早完工的路段,開始營運載客,為臺灣鐵路客運業務之開端,也是今日臺灣繁忙的環島鐵路系統最初的一塊基石。

臺灣的鐵路運輸跨度百年發展至今,是伴隨着各式各樣的挑戰及變革一路走來,才有現在的樣貌。過去所謂的革新往往指的是技術上的進步抑或是讓步,如日人改良清代臺灣鐵路,將錫口經三重、新莊、林口、龜山抵達桃園,高坡度、不耐天災且事故頻發之路段去除,改經萬華、板橋、樹林、鶯歌前往桃園,大大地減少了發生事故的風險。這樣的路廊今日仍為全島最為繁忙的臺鐵縱貫線北段所使用,自日治時期傳承至今。如十大建設之一的臺灣鐵路電氣化,如捷運及高速鐵路,為區域及長程快速客運需求而引入特化的技術,範例甚多不勝枚舉。

臺灣鐵路現在也面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革新,尤其桃園、臺中、臺南、高雄等鐵路立體化及捷運化專案,在一般民眾間與政治界內皆產生了極大的迴響,新穎的詞彙、各式前衛繽紛的展望將對美好新未來的期許傳達給普羅大眾,同時也成為政治人物的注目焦點,能促成選區內鐵設施路高架化或地下化並獲得成功的人,必能掌握獲得廣泛支持的巨額籌碼。

這樣的現象對媒體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隨着各地鐵路的改建和新建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鐵路運輸建設的最新進展和對未來的展望已然成為名列前茅的熱門話題,作為鐵道愛好者也相當密切地關注著,是催生本專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次的變革不再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或讓步而已了。鐵路的立體化及捷運化挑戰了觀念上的革新,同為重要的陸上運輸系統,公路與鐵路如同天生的仇敵一般爭奪地盤和市場,但在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以後,地面上空出來的空間往往讓給車輛行駛,促成兩者的共榮發展;臺鐵等傳統鐵路運輸路網普遍被定位為城際運輸系統,一個城鎮、一個車站,但當某些城鎮開始高度發展成為都會區,區域運輸的需求開始產生,傳統鐵路就要擔起城市內不同區域間短程快速交通的作用,於是在臺灣就有了臺鐵捷運化這樣的概念,並挑戰捷運系統必須新建及城際與區域鐵路運輸不能放在一起的傳統觀念。

這些路廊與設站策略上的更新也挑戰了社會現狀,鐵路的立體化會導致用地爭議、工期鐵路運行空間上的問題,規模較大的爭議可發展為地區社會問題;鐵路捷運化增加停靠站和班次,卻經常因用地限制沒有設置通過線,要麼限制了列車的行駛速度,要麼無法開行更多列車或設置更多車站,令原本鐵路捷運化便捷的前景打上折扣。

本專題將嘗試對臺鐵近期路廊與設站策略的更新,分為立體化及捷運化兩大部分,作基本的探討,給出總結、建議及展望,希望能夠增進社會大眾對臺鐵近期路廊與設站策略更新的認識,並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案,以及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