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學院:互助客棧/存檔/2018年10月
維基媒體技術社群發出最新技術新聞。請告知其他用戶以下變更。當然,未必所有變更都會影響閣下。翻譯本於此。
最近更改
- 維基共享資源流動應用程式已發怖新版本,使用附近功能上傳圖片,圖片會自動添加到相關維基數據項中;可以瀏覽其他共享資源圖片;亦可以查看閣下成績及上傳統計。部分問題亦已修正。 [1]
- MediaWiki web請求現已設時間限制:GET請求60秒,POST請求200秒。 [2]
問題
- 查看流動版通知頁時會無法見到選項清單,問題現已修正。 [3]
本週後期變更
- Special:AncientPages可隱藏消歧義頁。 [4]
- MediaWiki新版本將於9月18日部署至測試維基及MediaWiki.org,及於9月19日部署至非維基百科站點及部分維基百科,並於9月20日部署至所有站點,參見日曆。
會議
- 歡迎參與在IRC上舉行之技術建議會議。會議上,義務開發人員可以獲取建議。會議將於9月19日 15:00 (UTC)舉行。參加辦法見此。
未來更新
2018年9月17日 (一) 21:58 (UTC)
維基媒體技術社群發出最新技術新聞。請告知其他用戶以下變更。當然,未必所有變更都會影響閣下。翻譯本於此。
本週後期變更
- 偏好設定將改用OOUI介面。如發現任何異常,請匯報至Phabricator。 [5]
- MediaWiki新版本將於9月25日部署至測試維基及MediaWiki.org,及於9月26日部署至非維基百科站點及部分維基百科,並於9月27日部署至所有站點,參見日曆。
會議
- 歡迎參與在IRC上舉行之技術建議會議。會議上,義務開發人員可以獲取建議。會議將於9月26日 15:00 (UTC)舉行。參加辦法見此。
2018年9月24日 (一) 15:23 (UTC)
維基媒體技術社群發出最新技術新聞。請告知其他用戶以下變更。當然,未必所有變更都會影響閣下。翻譯本於此。
最近更改
- 除了受良好保護之MediaWiki頁面或用戶Javascript子頁可以加載為Javascript之外,普通頁面不能再加載為JavaScript,以提升保安。加載為Javascript即於URL中加入
?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 [6][7]
問題
- 因翻譯系統需要修繕,translatewiki.net新翻譯或翻譯更新將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實施到各站點。仍歡迎繼續於translatewiki.net翻譯介面訊息,相關翻譯將於稍後實施到維基媒體各站點。 [8][9]
本週後期變更
會議
- 歡迎參與在IRC上舉行之技術建議會議。會議上,義務開發人員可以獲取建議。會議將於10月3日 15:00 (UTC)舉行。參加辦法見此。
- 如欲了解搜尋功能運作原理或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參與維基媒體基金會搜尋平台團隊之會議。會議將於10月3日 15:00 UTC舉行。參與辨法見此。
未來更新
- 因為數據中心測試,10月10日14:00 (UTC)起維基站點將可能會有達一小時時間進入唯讀模式。此間若然提交編輯,則該筆編輯將可能會丟失。唯讀模式時長可能會短於一小時。詳情請見此。
技術新聞由技術大使製作並由MediaWiki信息遞送送達 • 貢獻 • 翻譯 • 獲取幫助 • 提供反饋 • 訂閱或退訂。
2018年10月1日 (一) 17:35 (UTC)
維基媒體技術社群發出最新技術新聞。請告知其他用戶以下變更。當然,未必所有變更都會影響閣下。翻譯本於此。
最近更改
- 教育課程擴展已從所有維基站點卸載,請改用Programs and Events Dashboard或Fountain。 [10]
問題
- 當從視覺化編輯器表格複製及貼上內容時,曾經引起問題,會添加
href
而本身不應該加上。此問現已修正。 [11]
本週後期變更
- 因為數據中心測試,10月10日14:00 (UTC)起維基站點將可能會有達一小時時間進入唯讀模式。此間若然提交編輯,則該筆編輯將可能會丟失。唯讀模式時長可能會短於一小時。詳情請見此。
- 因應數據中心測試,本週將暫停MediaWiki更新。本週更新將押後至下週部署。
會議
- 歡迎參與在IRC上舉行之技術建議會議。會議上,義務開發人員可以獲取建議。會議將於10月10日 15:00 (UTC)舉行。參加辦法見此。
2018年10月8日 (一) 23:38 (UTC)
對於維基學院的一些革命性的想法
本人觀察維基百科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維基百科的缺點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長久下去必然會讓整個維基學院的項目重蹈維基新聞乃至百科的覆轍。所以這裏請容我斗膽提出幾個不同於百科的新論點,希望能夠徹底變革這個項目的主導方針。 (目前為VER1.2--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17:28 (UTC))
- 方針:將學院內容分為兩階段目標:研究性質、科普類文章,和學術論文級別文章,並設立機制鼓勵作者朝着論文級別發展。
- 方針:所有內容必須為原創,除非原版內容與維基學院版權一致。但即使是版權一致,依然需要標註原內容的出處。
- 方針:不限制維基學院的任何編寫內容是否有可靠來源,但將可靠來源視為任何內容的一個專業的,重要的內容支撐。
- 方針:單一項目及其子頁面,其編寫內容將被視為一個項目,主頁面的第一位作者為項目主導人。享有該項目的內容首要選擇權。但在其他編輯者參與編撰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友好的溝通環境。
- 方針:在無法解決某一項目的意見分歧的狀態下,且經過社群討論覺得分歧無法得到解決時,可在某一版本的基礎上新建版本並擁有主導權,但必須註明原版本出處。且禁止由於紛爭造成的遊戲維基的破壞性分支編輯(如一人多版本)。
- 創立評級機制,對一些沒有可靠來源支撐,沒有合理推導的內容,以評級機制標註以降低其可信性。
- 基於學院的原創內容有一些未經證實的事物,對部分內容作出免責性質的說明。如原子能相關研究需註明內容涉及社會安全,如醫療類必須加以特殊標註。
以上幾點希望大家慎重考慮,畢竟這等於是挑戰基金會的方針,尤其是英文版本的,也可能會損害大家的利益。我知道維基百科一向保守,也不是很指望我的意見會得到共識,只是不希望你們白活了自己的人生,把寶貴的時間交給一個沒人用就關閉的項目之中。--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7日 (一) 15:12 (UTC)
討論區
- 恕我直言,和沒說一樣。麻煩閣下先閱讀相關方針和架構。-- 黃啟塬小朋友·💬 某個蒟蒻 2018年8月27日 (一) 15:33 (UTC)
- (▲)同上--Cohaf(討論) 2018年8月27日 (一) 20:48 (UTC)
- 「相關方針和架構」沒有問題,我也不會開這個討論串。我只是希望你們不要走百科的老路。請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開始這個話題。--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7日 (一) 15:46 (UTC)
- 「相關方針和架構」目前並沒有達成共識吧。所以目前正應該討論這個。--Q515949148(討論) 2018年8月27日 (一) 23:28 (UTC)
- (!)意見:在這裏我需要批判某位小同學一番,別人提的意見想聽就聽,不想聽可以不聽,反對就反對,實在不行可以投強烈反對,這都是正常討論的部分。「和沒說一樣」算是什麼態度?經驗沒多少架子先起來了。「請先閱讀方針和架構」,方針現在都沒討論完,架構提案連通過為方針指引的都沒有,正好是需要綜合各方意見的時刻,這句話跟趕人有什麼區別?說話之前想想自己在說什麼。那我現在問你,你說他「和沒說一樣」,他的提案跟哪條既定方針重疊?你反對他的看法,理由?說不出來請撤回自己的言論,謝謝。--該用戶 強烈支持所有用戶當選為管理員 2018年8月28日 (二) 07:40 (UTC)
- 首先,維基百科和維基教科書是需要可靠來源的,但同時並不保證類似醫學內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參見維基百科對醫學內容的定義,而維基學院是不需要可靠來源的wiki,自然更不能保證醫學內容的可靠性。
- 第二,單一頁面及其子頁面的內容基本上全部圍繞頁面名稱進行,而頁面名稱是由頁面創建者決定,如果討論或研究不按照標題進行則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發起,則需要遷移到其他頁面,換句話說,放在這裏沒有意義。
- 第三,維基學院不需要可靠來源,並不代表維基學院可以發表侵權內容,也不代表維基學院不接受任何來源內容,因此,只要有地方雷同就必須遵守版權方針。-- 黃啟塬小朋友·💬 某個蒟蒻 2018年8月28日 (二) 12:32 (UTC)
- 首先,對於無可靠來源內容是否需要標註的問題,我認為是需要標註的。維基學院作為wiki站點,內容確實無法實時保證可靠性,但是出於道德,如果內容沒有可靠來源或者/並且會帶來一定的危險性,抑或像維基百科的醫學內容一樣,我認為需要在討論頁、頁頂、沒有來源內容處或者來源不可靠處作出標註,而不是不進行任何警示,等到出現事故再向誤信者出示免責聲明。後者無異於釣魚,按照我的道德底線是不可接受的。其次,這個「內容選擇權」,必然不可能是主要貢獻者享有在這個頁面上亂塗亂畫的權利。我的理解中該用戶的意思是「在某個問題有爭議的時候,自由選擇在頁面上記錄使用某一方的觀點,而僅僅提及或不提及另一方的觀點」。@Geironul:若您的意思是這樣的,我表示贊成,因為研究過程中使用一些未被驗證的假設,或者未有實證的前提,或約定俗成的慣例,都是經常會出現的狀況。第三,版權方針肯定是要遵守的,維基學院也不可能不接受有來源內容,但是目前學院方針對於不可靠來源內容、無來源內容(原創研究)中與可靠來源內容衝突部分的限制可能過於嚴苛,目前討論的也正是這種情況。
以上。--該用戶 強烈支持所有用戶當選為管理員 2018年8月28日 (二) 14:39 (UTC)
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來需要澄清的一點是:維基學院項目不應以維基百科為模版,哪怕現在初始階段很多貢獻都是由主要在百科進行編輯的人所做的。
維基百科的確有很多缺點,其中一個比較顯著並涵蓋整個項目的問題就是對方針和指引沒有與時俱進,反而流於形式並被拖成裹腳布。維基學院草創,現在對方針和指引都在進行討論,提出你的這些見解肯定比以後再說要好上千百遍。但是在對具體的提議闡述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之前,我想先說一下在我的主觀概念中,維基學院的一些與維基百科相對應該不同的地方,即便可能違反了所謂柱石的嚴格要求。
維基學院項目從其根本性質上是理應與百科項目有一個很大的分歧的,它不應該單純的作為一個數據庫一樣的地方,而是包含了「研究」,說到底就是不同的人的思想。通過網絡我們可以交換思想,看到別人的立場,從別人的立場理解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面,而學院裏面的研究就是對一個或多個針對某一事件、人物、任何東西的解構、綜述等等等等(whatever u want to call them)。所以說單純從信息和思維的拓展上,學院是應該會更加開放(不代表在廣義上管理一定要更加寬鬆)。由於維基本身立足的一個特點就是縮短我們之間的交流距離,因此我認為學院在「研究」這一塊對人們的幫助上是會做的比百科單純提供某某信息要來的好。
而基於我對維基學院的看法,再我對百科自一開始就認為部分制度不合理,我不覺得提議中的三個點是為革命性想法。當然這三點在我看來如果被接納肯定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貢獻者與項目關係方面。不過在我看來其中需要商榷的地方過多,哪怕作為一個大綱也有所不足。
首先是可靠來源的問題。學院現在對參考來源還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規範(有點廢話),在我看來所謂可靠來源可限制在一些客觀敘述性文字中為第一位,有很多內容不適宜特意找來所謂可靠來源,當然如果沒有類似百科一般的規定,這個就對內容監管有着很大的挑戰,也是學院必須面對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延伸到對特定內容的可靠性警告,這個是不必要的。可靠性本就是維基媒體一直存在的問題,但不代表當一個項目存有關於醫療等類的內容就要特意提醒可靠性,這個反而是小題大做。如果有人因為看了這裏的內容最後導致不同程度的身體、心理傷害,這個對於項目本身來說是必然無責的。如果反過來看,維基學院項目本身根本就沒有被「認證」,從沒有被證明其穩定的可靠性,那麼當撰寫醫療或其他領域的內容時,為何要特地標註不可靠?
第二個關於項目撰寫本身,構架上如果是子頁面,就我個人理解,肯定是同一個項目,不會某項目子頁面變為另一項目的子頁面。第一位作者這一點就我理解應為主要貢獻者的意思?我認為這個應該是非常貼合這個項目的提議。但是如果選擇了一位或多位主導人,那麼對內容審核機制及具體責任需要一個非常細化的討論。
第三個點我認為就是原創研究的一個問題,註明原版本就是給出相應來源,所以這一點我認為當可靠來源的方針被制定後應該會迎刃而解。
以上。
-宋世怡(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00:58 (UTC)
——關於不可靠性的一點意見,固然,刻意證明不可性不是其本責,但從使用群體,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來看,這是其必然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即努力使內容可信,可靠,可用。如果不可信,不可靠,不可用,那這個項目存在的意義,先天就是虛無的。否則,醫學類條目若是有人惡意瞎寫,並佐以偏方之名,同時被人信了,那必然會導致惡果,這應該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可以不放不可靠模板,但個人認為,必須在顯眼的地方,指出,該條目由愛好者維護,請仔細甄別。如果能做到可用,可信,恰好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相信編輯者,自己也會開心的。 以上UserZx(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03:35 (UTC)
意見
閣下敢於創新的勇氣令我敬佩,我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你的觀點,但是我有一些意見供大家參考:
- 學術研究可靠來源只能說是當今社會上能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觀點,這也是為什麼難以劃分可靠來源與不可靠來源的界限(有的研究甚至因為太多質疑沒有可靠來源)。
- 「項目主導權」這種做法我不是非常認可,因為項目主導者有自己對這個研究的看法,其他人也有他們自己的看法,當那些人與主導者的觀點不同時,就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有異議不敢提出、主導者故意壓迫等等)。輕者研究進度緩慢,重者社團糾紛,這樣一來就不能達到研究的初衷了。
以上是我的意見,算是拋磚引玉。
Hyijun(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03:14 (UTC)
- 我認為這就是所謂分支的重要性了,正如一個人不滿開源自由軟件的開發者,咻的一下就分了個叉(fork)自己幹了。這有點類似良性競爭機制。同時,我也認同userZx的意見,各個人對自己的研究要負責。--雲間守望 2018年8月28日 (二) 11:12 (UTC)
意見
可以沒有可靠來源,但編輯者要對自己的內容負責。
研究本來就不可能一定存在可靠來源,不可靠的來源不一定是錯的。哥白尼當年被教會迫害,達爾文亦是,最終時間會證明誰是正確的。
所以,不要求來源可靠,在研究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只是惡意的破壞,比如發表一些極其偏激的見解,亦或者一些極其無聊,無用,甚至有害的內容。這壓根不是在做研究,只是在害人,滿足自己的臆想罷了。
所以,「研究」可以不需要可靠來源,但是,編輯者得先證明自己的是「研究」,而不是其它。 ——UserZx(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03:42 (UTC)
- (+)支持:閣下提出的意見我贊同。--Hyijun(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13:32 (UTC)
贊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Efex3(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07:53 (UTC)
對以上意見的一些回復
感謝各位對我的意見的回覆,在這裏我針對一些內容進行解釋
- 首先,我在第一點已經強調了對於一些敏感內容必須標註無責任聲明和注意聲明,注意我的意見是必須。然後在我這樣寫的情況下,下方的反對意見居然是說「必須標註」,那我是看不懂你們到底要反對的是什麼?是反對標註還是反對我?
- 「維基學院不需要可靠來源,並不代表維基學院可以發表侵權內容,也不代表維基學院不接受任何來源內容。」這條就更加莫名其妙了。我的第三點說的是學院內的內容另起爐灶,不是到別的網站複製粘貼。所以什麼叫「任何來源的內容」?我覺得在合理的閱讀下,不應該發生這種低於平均閱讀水平的回覆。
- 「單一頁面及其子頁面的內容基本上全部圍繞頁面名稱進行,而頁面名稱是由頁面創建者決定,如果討論或研究不按照標題進行則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發起,則需要遷移到其他頁面,換句話說,放在這裏沒有意義。」這段話我實在是不想回復.....參考第二點。
- 「在某個問題有爭議的時候,自由選擇在頁面上記錄使用某一方的觀點,而僅僅提及或不提及另一方的觀點」我的意思其實並不是這個層面,而是在參與者覺得雙方紛爭無可避免的情況下,以標註原作的情況做一個分支版本。如果紛爭是可以解決的,那就無需再開新版本了。
- 「版權方針肯定是要遵守的,維基學院也不可能不接受有來源內容,但是目前學院方針對於不可靠來源內容、無來源內容(原創研究)中與可靠來源內容衝突部分的限制可能過於嚴苛,目前討論的也正是這種情況。」侵權是肯定不可以的,這個要加上去。
- @宋世怡「但不代表當一個項目存有關於醫療等類的內容就要特意提醒可靠性」這並非小題大作,而且也是維基經過多年運作後才加上的設計,我認為涉及生命方面的內容,必須要加注提醒。
- @宋世怡「第二個關於項目撰寫本身」我的意思是在多個編輯者的編輯中發生嚴重爭議時,主創人以外的編輯者,應該選擇新建一個版本以避免紛爭。但在此之前,我是建議雙方先協商。
- @Hyijun所以我做了一個建議,就是標明原版的基礎上,以原版為基礎開新版本,這樣互不拖欠。
- @UserZx證明一篇文章的結構是在研究問題,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覺得這點應該有,但要經過一個漫長的討論。
此外,我覺得現在是應該把內容分成兩類,非專業的研究類文章,和專業的論文形式的作品。我認為學院應該將兩者兼容並收。大體的方向是這樣。參考了上面的意見,我對上面我提出的三點進行一些必要性的修改。歡迎你們繼續提出有意義的寶貴意見。--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8日 (二) 16:33 (UTC)
- 閣下看起來並不是對內容做出解釋,而是盡力把我的話堵回去。首先,我所說的「必須標註」意為有關醫學內容本就應該標註,不必討論,因此閣下的意見欠缺建設性。其次,「維基學院不需要可靠來源,並不代表維基學院可以發表侵權內容,也不代表維基學院不接受任何來源內容。」這句話的意思是網站的內容並不要求任何可靠參考來源,但是如果編輯者想要為自己的論述提供佐證,添加參考來源無可厚非,而不是針對單純的複製黏貼,在這裏還要提醒@Geironul:不要人身攻擊,任何人的閱讀水平或低或高,也不是由您說了算。「單一頁面及其子頁面的內容基本上全部圍繞頁面名稱進行,而頁面名稱是由頁面創建者決定,如果討論或研究不按照標題進行則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發起,則需要遷移到其他頁面,換句話說,放在這裏沒有意義。」這句話的內容我覺得意義十分清楚,您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結合着您最初的「革命性想法」來理解。-- 黃啟塬小朋友·💬 某個蒟蒻 2018年8月29日 (三) 13:53 (UTC)
- @黄启塬::閣下的確提出了一定的建設性內容,但請謹記論事不論人,過多地批判某個人會使討論過長且容易引發糾紛,另外請在討論時儘可能地和聲和氣。祝編安!--Hyijun(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5:57 (UTC)
- 請你搞清楚什麼是人身攻擊再來談人身攻擊吧。我覺得這東西既然你提不出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歡迎在最終階段給我打個叉,我拒絕任何雙標及言語攻擊。--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58.152.47.45 2018年8月29日 (三) 16:17 (UTC)
- @黄启塬::閣下的確提出了一定的建設性內容,但請謹記論事不論人,過多地批判某個人會使討論過長且容易引發糾紛,另外請在討論時儘可能地和聲和氣。祝編安!--Hyijun(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5:57 (UTC)
對新六條提議淺析及相關回復
注意到你將首條提議換為「所有內容必須為原創[...]」,這算不上一種「革命性」想法,甚至對改進項目沒有實際影響。如果你所表達的是我所理解的,那麼,維基對編輯者標註其所複製內容的來源已經有完善的要求。單純在這方面的標準,我認為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而你所題必須原創、即使版權公開依舊標註來源,只是描述了現有的這個情況,而非需要做出改動的地方。
再,我見你拆分原第二條為現在第二、三條,對於第二條我持贊成態度。然而,針對「不限制維基學院的任何編寫內容是否有可靠來源」此句,十分不妥。儘管在一些研究及教學內容中很多情況是不會有可靠來源來標註,但是不限制一詞需要進一步的討論。連同第二條後半句所提到的支撐作用,我認為可靠來源的具體適用範圍及在學院的界限模糊化值得寫一個更為詳細、更加全面化的「想法」。順便稍微再說一下關於所謂「嚴苛」的一些個人看法。嚴苛主要是多種方針指引所組成的一種嚴苛,但是對具體的可靠來源定義及相關寫作是完全可以借鑑的,這本身並無嚴苛之說,甚至比各高校還要寬鬆很多。這裏我覺得你最好關注在內容本身的審核而非內容與來源在百科所形成的聯繫上。
第三條我個人對此是相對反對的,我堅持認為對此類內容進行特殊標註是小題大做。我有此論的基礎來源於我對各科專業內容的一些淺薄認知,來自第三條的「一些對社會安全構成風險項目或涉及法律問題」的描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維基學院本身並非一個權威性項目,也就是說從法律層面是不應該被相信的網站內容(狹義來說)。那麼當我們提供儘量準確無誤的信息及研究時,我們(如果你不想就算了)自然會想要讓讀者不會因為一些疏漏而導致在現實中的身心健康受影響,這就牽涉到了標註的具體意義在哪裏。如我之前所說的維基學院項目本身的性質,它決定了就算我們不標註,此類內容也不是真正的可用於實際病情參考,即便(假設)很多人參考維基學院的內容來判斷各類事物,如同很多人第一時間查找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網來了解某事物,這不會擔保其內容的可靠性。這個時候就有一點值得注意一下,是否只有所謂的風險項目如醫學方面的內容需要標註?假設我們學科建設已經趨於完善,那麼多少科的專業內容被破壞會造成對社會安全構成風險呢?由於醫療一類是直接接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所以大多數人應該會第一反應是這一類學科,然而其他學科的專業內容存在關鍵的錯誤時依舊會造成很多傷害,這樣一來我們是否要給至少五十個學科分類給予特殊標註?因此我從編輯各學科內容本身都具有的風險出發,認為特殊標註不可靠是小題大做。
後面的關於編輯內容的,只能說百科現有的方式對於基本的編輯者關係而言其實沒什麼問題。如果來了一位編輯者對現有內容進行了改動,而原創者不同意,他們可以通過自行討論來決定他們所編輯內容的具體處理,無論新的頁面或者雙方合作寫大家都滿意的內容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選擇新建一個版本以避免紛爭」是其中一種解決方式,而且不是什麼需要特地提出的想法。
說到具體的研究的分歧及編輯者之間的問題,其實可以從高校規章里提取適合的條例整合使用,學術上的東西就算是在維基的網絡中也可以直接採納,如果我們硬要給一些看起來合理反而有點問題的規定那就落了下乘了。
另,評級機制現在我堅決反對,沒有實力就不要搞這些,很簡單。
以上。
宋世怡(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02:37 (UTC)
- 感謝回復,我沒有說要「馬上」搞評級機制,但既然有人提到一些複雜的非核心的需求,我覺得作為一種安撫或者表態,說清楚我的想法會比較合理一些(也免得一會又有人說我人身攻擊)。
- 對於所有內容必須原創,我提出這點也是因為上面的安撫因素。這的確不是一個革命性的東西,但既然我們是希望做下來探討事情,那麼在革命性裏面也混入一些傳統,可能我被人攻擊的次數會有所降低。而且我想大家也會贊同必須原創這點,畢竟版權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我再次強調,在這裏寫原創這件事,意思就是我希望把這點作為日後的一個方針去考慮問題。
- 針對「不限制維基學院的任何編寫內容是否有可靠來源」此句,其實這裏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把維基學院的內容分為兩類,即低標準的「研究類文章」和高標準的「學術性文章」。我相信你這番話針對的是後者,但你可曾想過「冷場」這個問題。首先是發佈理由,在發展初期,我看不到任何要在一個公開的,非盈利的甚至無法保證原作者著作權私有的網站,發表專業學術論文的可能性。我的建議是大家放低標準,吸納一些研究性質的文章,且在後期建立評級機制,將學術性文章和低標準的評論性文章分開看待。
- 或者說,其實你們看着維基學院beta這麼多年了,是否曾有大規模的學術文章曾經發佈在這個網站上?如果你是對多個維基項目有經驗的話,應該知道冷場到曾被基金會考慮砍掉的維基新聞。事實上,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CC協議,更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沒有運作目標計劃,只要大旗一揮,說我們要建立一個梁山水泊,就能寫一部水滸傳的。
- 我在這裏建議各位學院派的朋友,組織一下你身邊的力量,甚至你自己,試試在維基學院發佈學術性論文質量水平的文章,看看你們能堅持多久。到底你們是希望建立一個自吹自擂的網站呢?還是一個能夠揚名史上,甚至超越維基百科的全新理念的網站?
- 至於醫學問題的標註細節,請參詳維基百科的方法,我是完全支持這種做法的,不再回復。
- 「選擇新建一個版本以避免紛爭」是其中一種解決方式,而且不是什麼需要特地提出的想法。這個,很抱歉,真的需要特地提出。多年來維基百科兩岸三地由於政治紛爭引發的編輯戰,不僅僅是對維基力量的損害,更是對維基聲譽的嚴重破壞。我認為類似github的fork機制(如果你不懂這個,請google查閱git的教程),讓更多的作者能夠以新版本的形式,去解決一些嚴重的編輯爭議,我覺得這是讓自由的維基更加自由,而不是浪費全世界的時間去打架。
- 最後補充一點,我是站在學院派的對立面之上的。學院派的保守風氣造成維基百科條目增長停滯,我覺得一些老編輯者會比較有經驗。我不知道你對維基百科了解多少,寫過多少條目,看過多少紛爭。我會支持維基學院的質量朝着大學或研究院的水平邁進,但我不支持維基學院再局限在「搞個網上論文發表組織」的局限性目標。
- 此致--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
- 針對上述回復,我再次更新我的幾條觀點。--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3 (UTC)
- 此致--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
「由於政治紛爭引發的編輯戰,不僅僅是對維基力量的損害,更是對維基聲譽的嚴重破壞。」 看了上面的這段話,很有感觸。 Efex3(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7:25 (UTC)
- 所以我的考慮是,與其以什麼「文明」去鼓勵意識形態對立的雙方達成共識,不如直接給空間讓他們並存。--Geironul(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17:41 (UTC)
對以上各位的回應,並含有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首先(※)聲明,由於上面討論太長,這個想法也會很長,太長不看。。。因此我在每段前面會標識是給誰看的,請各位各取所需,當然想全都看完更好。
- 致Geironul君:
- (:)回應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一條、內容解釋第五條及對宋世怡君的回覆第二段:版權問題無需擔心,沿用英文版權要求即可。另外,單就這條內容來說,確實算不上「革命性的想法」,因為這句話實際表達的意思也就是內容應符合版權要求並儘量標註來源。另外,還是希望Geironul君的回覆稍微說清楚一點。
- (:)回應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二條:我個人認為應該這樣。但是還請Geironul君及很多對Wikiversity:可靠來源和Wikiversity:可供查證方針存有意見的關注一下這裏的討論,以免該討論過早結案,然後被用來當作判斷這裏的提案的理據。
- (=)中立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四、五條:建議主頁面近期的主要貢獻者作為近期的項目主導人。因為一些作者在創立頁面然後進行寥寥數筆編輯之後就棄坑不理了,這時應當將該項目的主要維護者升格為項目主導人。否則哪位「上古巨墳」的創建者突然跳出來行使「首要選擇權」,我想這種行為必然是不正當的。(~)補充一下,根據百科條目編輯的實踐情況,我個人感覺這個規定意義不大。百科一直都是缺少寫條目的人,而很少有幾個人搶着去寫一個條目的情況,學院同理。
- (-)反對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六條:理由同宋世怡君。對不可靠來源內容和無來源內容作出標註,與評級有一個就夠了。而目前我們確實沒有進行同行評審的能力,評級也就無從談起。
- (:)回應Geironul君內容解釋第一條:那不是反對意見。
- (:)回應Geironul君內容解釋第二條:黃小朋友的閱讀能力沒有問題,他的問題出在表達能力上,還請諒解。「也不代表維基學院不接受任何來源內容」中的「來源 內容」是指「具有來源的內容」,他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也不代表學院僅包含原創研究」。並希望二位討論時儘量不要衝動。
- (+)支持Geironul君內容解釋第三條:這段話確實沒頭沒尾,我也沒看懂黃小朋友想要反對什麼。
- (+)傾向支持Geironul君內容解釋第四條、第七條、第八條及對對宋世怡君的回覆第七段:我的意見是,一個project,雙方意見衝突不可調和,完全可以拆成兩個project。一個學科,雙方意見不可調和,可以各開一個School。如果紛爭解決之後,對某一個subject或者學科仍然有數種不同的繼續研究的思路,也完全可以拆分成數個新版本。關鍵在於儘可能保留不同的觀點,而不是把持不同觀點的人趕走。如果兩岸三地真的覺得有什麼政治紛爭只能靠編輯戰來解決,我歡迎他們來Category:政治學下面開實名院校以體現觀點,而不是在站內扶植勢力搞政治鬥爭來佔領宣傳陣地。
- (-)傾向反對Geironul君對宋世怡君的回覆第三段:這樣劃分沒什麼必要,因為不客氣地說,學院目前普遍缺乏寫作「高標準的『學術性文章』」的能力。
- 致黃小朋友:
- 「有關內容本來就應該標註,不必討論」,您樓下就有一名「醫學相關內容不必特意標註」的用戶,希望這個「不必討論」不是我不希望是的那個意思。
- 「維基學院不需要可靠來源」,這句話您提過好幾次了,不知道這話是從哪來被誰說的,也不知道您到底要借這句話說什麼,不過還是希望您注意一下Wikiversity:可供查證目前的版本。
- 最重要的,希望您說話之前先組織一下語言,再想一下這句話放到這是否合適,最後在發佈更改之前設身處地地考慮一下是否會傷害到別人。目前Wikiversity:不要人身攻擊尚未正式確立,但還請您在發言的時候遵守一下日常的社交禮儀和基本的語言習慣。
- 致宋世怡君:
- 「我不覺得提議中的三個點是為革命性想法」,「如果被接納肯定有很大的影響」,咬文嚼字一點意思都沒有,重點應該是他說了什麼,而不是革命與否。另外,如果您覺得不革命,請去看看Wikiversity:可供查證現在的版本,目前該討論是被延期了,因為對一些核心內容仍有爭議,而討論依然不足。如果那個方針正常通過,我敢保證現在這一堆「根據xx方針...」「根據已有的共識...」等言論,而不是考慮學院的發展前景和是否真的已有所謂共識的人。
- 關於醫學內容是否需要標註的問題,我認為這個不算小題大做。對於讀者誤信wiki站點內容導致事故,站點本身必然是無責的,但是這跟有無必要標註危險性完全不是一碼事。首先,這種事故一旦發生,無論你站點有沒有責任,在公眾心目中這個站點的可信度必然下降,危險性必然提升,不利於推廣;其次,不是每個人都知道wiki不可靠,拿維基百科乃至百度百科當參考文獻的論文多了,信的人都該死麼?我個人還是認為,潛在危險性內容需要特殊標註,哪怕只是聲明本站對此無責,也要多聲明一遍。襄君對此的觀點我比較贊成。
- 致Hyijun君:
- (!)意見Hyijun君意見第一條:您可能對學術上的「可靠來源」有什麼誤解,在當今社會上能不能被大多數人認可根本不重要,有同行評審就夠了。這可能也是李炯霄君一口一個「反對學術霸權」的原因。
- (-)傾向反對Hyijun君意見第二條:當其他人與項目主導人的觀點不同時,開新project或者直接開新school就可以解決了。反正我們目前不需要為基金會節省伺服器資源。我的看法類似WQL君和Geironul君對此的看法。
- 致襄君:
(…)吐槽:我之前都沒發現,這是個好問題,百科定義了什麼叫原創研究但是沒定義什麼叫研究,而百科的「研究」條目本身都被掛了「本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模板。怕不是維基學院的第一次大型研究就是要研究什麼是研究?對此我暫不發表言論。
以上。--該用戶 強烈支持所有用戶當選為管理員 2018年8月29日 (三) 20:49 (UTC)
- 感謝Bliss君的回覆,我已經收到了。仔細想了想,閣下的第二條看法我表示贊同與理解。也謝謝您對可靠來源的科普。對此我表示暫時沒有任何異議。--Hyijun(討論) 2018年8月29日 (三) 22:59 (UTC)
- 我所要說的意思其實是全部內容都應該標註或全部不標註其不可靠性,而非單純某些受到關注較多的並容易理解其所致後果的內容。如果是在醫學內容上給一個標註,那反過來別人看其他內容的想法又會是什麼呢?當維基學院所有的項目都沒有經過專業認可之前,要麼都不標要麼就全部標上,所謂可信度無論如何依舊會下降。而且說一下我個人所觀察到的一些媒體報道,裏面若是要說維基這方面不好,肯定不會把哪怕你所有內容每一句都放一個免責聲明在旁邊的事情說出來,而是直接說某某句導致了讀者xxxxx。-宋世怡(討論) 2018年8月30日 (四) 02:21 (UTC)
相關看法
首先,我先說明一下個人的看法,個人以為,任何除去本人說過的話之外的發散,都是不可取的。而且,除了明白自己想說什麼,還得明白對方想說什麼,否則這個討論壓根沒有一點意義,不過是各說各話而已。
然後,我個人趨向於中立,不過關係有遠近親疏之別,帶有感情色彩在所難免,因此,我會儘可能刨去一切有色眼鏡,但不能保證一定不帶有色眼鏡。由於諸位寫得實在是太長了,如果有所遺漏,誤解,實在抱歉。
以下是正文:
1,致@Geironul:先生,首先更正先生您的幾個認知錯誤。
- ,@宋世怡:的意思是基於一切不可信的基礎之上的。即,維基本身不屬於可信範疇,每個人查詢相關資料的時候,需要自己做判斷,而維基編輯者是沒有功夫,也沒有必要替閱讀者去甄別,什麼是可信的,什麼是不可信的。故其雲醫療類不必刻意掛不可信的模板。
- ,沒有能力就別搞評級機制的意思是,請問誰來評,誰有資格評,評的級是否可信,是否公正。這裏沒有能在某行業一言九鼎,能一句話斷言生死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評級不就是一句空話嗎。而且有些研究的價值,並不能為不了解的人所知。正如數學的數論,數論看不到價值,也不一定會有價值,但是數學不能沒有數論。當站在最前沿的時候,壓根是看不到其他人的,這種情況下,如何評級?
- ,學院不是一個僅僅是研究的地方。學院是一個包括教學與研究等功能的地方,目前相關的內容,大多只涉及教學,還遠未到研究的地方。既然是教學,則必然是以能讓人聽懂為主,而非其它。
2,致@Blissghost:君,你這個吐槽,很神奇。那麼就研究,我提一點粗淺的看法。研究是尋根溯源,是尋找為什麼,而不是複讀機。研究天生基於對研究東西的一定了解。舉個例子,如果有人編輯了關於某個醫學的偏方的研究,那麼他必然得對該偏方有一定的了解,使用過,或者知道這個偏方的生克關係,在中醫上的道理。然後以此為基礎,才能去更深的溯源,而不是單純的抄個不知道哪來的偏方上去。倘若不了解該內容,瞎寫一氣,那可以當做是在搞破壞了。順便,感謝一下對我的支持。
3,給@宋世怡:蠢古君的一點建議,你的觀點其實沒錯。但主要是太過於理想化,屬於最好情況下最好的方案。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最好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就好像《禮記》中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果天下為公了,就能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這是多麼美好的社會,可是,天下為公不可能出現,這樣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很多時候,不得不跟現實做一個妥協。這個妥協,目前來看,是有必要的,能幫助更多的人,可能在這種妥協不是最好的,但它是特定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順便,感謝各位對我看法的認同。
我的看法依舊是八個字:
TW 可以引入歡迎新人的消息嗎?像維基導遊一樣。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題--Cohaf(討論) 2018年9月3日 (一) 21:07 (UTC)
- 等IA上線了在說吧,元維基那邊不批准也沒辦法。--夢蝶葬花@生涯不敗 2018年9月4日 (二) 02:41 (UTC)
- 這也需要IA?暈,又是元維基。好吧,只好慢慢等待吧。--Cohaf(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02:53 (UTC)
- 先使用{{subst:Welcome}} ~~~~ 。--安可(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08:40 (UTC)
- 話說回來,我們的IA決定了嗎?--Cohaf(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14:12 (UTC)
- 我、Stang、Xiplus已經報上元維基了。但是監管員始終沒有回覆。(唉,普通管理員還沒上任呢。)--夢蝶葬花@生涯不敗 2018年9月4日 (二) 14:19 (UTC)
- 話說回來,我們的IA決定了嗎?--Cohaf(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14:12 (UTC)
- 先使用{{subst:Welcome}} ~~~~ 。--安可(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08:40 (UTC)
- 這也需要IA?暈,又是元維基。好吧,只好慢慢等待吧。--Cohaf(討論) 2018年9月4日 (二) 02:53 (UTC)
- 我們有沒有歡迎IP用戶的歡迎詞?--Cohaf(討論) 2018年9月5日 (三) 03:12 (UTC)
- 可先從MediaWiki:Gadget-friendlywelcome.js複製並移至這裏再更改。--✈ 伊戈爾 / ✉ 想聊啥?! . 旅行小導遊 2018年9月9日 (日) 18:12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Wikiversity:看守員提案討論
Read-only mode for up to an hour on 12 September and 10 October
Read this message in another language • 請協助翻譯成您使用的語言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will be testing its secondary data centre. This will make sure that Wikipedia and the other Wikimedia wikis can stay online even after a disaster.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working, the Wikimedia Technology department needs to do a planned test. This test will show if they can reliably switch from one data centre to the other. It requires many teams to prepare for the test and to be available to fix any unexpected problems.
They will switch all traffic to the secondary data center on Wednesday, 12 September 2018. On Wednesday, 10 October 2018, they will switch back to the primary data center.
Unfortunately, because of some limitations in MediaWiki, all editing must stop when we switch. We apologize for this disruption, and we are working to minimize it in the future.
You will be able to read, but not edit, all wiki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edit for up to an hour on Wednesday, 12 September and Wednesday, 10 October. The test will start at 14:00 UTC (15:00 BST, 16:00 CEST, 10:00 EDT, 07:00 PDT, 23:00 JST, and in New Zealand at 02:00 NZST on Thursday 13 September and Thursday 11 October).
- If you try to edit or save during these times, you will see an error message. We hope that no edits will be lost during these minutes, but we can't guarantee it. If you see the error message, then please wait until everything is back to normal. Then you should be able to save your edit. But, we recommend that you make a copy of your changes first, just in case.
Other effects:
- Background jobs will be slower and some may be dropped. Red links might not be updated as quickly as normal. If you create an article that is already linked somewhere else, the link will stay red longer than usual. Some long-running scripts will have to be stopped.
- There will be code freezes for the weeks of 10 September 2018 and 8 October 2018. Non-essential code deployments will not happen.
This project may be postponed if necessary. You can read the schedule at wikitech.wikimedia.org. Any changes will be announced in the schedule. There will be more notifications about this. Please share this information with your community. /User:Johan(WMF) (talk)
2018年9月6日 (四) 13:33 (UTC)
大意:UTC+8時間9月12日/10月10日晚22:00-23:00伺服器測試新數據中心,這段時間內提交編輯很容易造成失敗,請注意提前做好計劃。--夢蝶葬花@生涯不敗 2018年9月6日 (四) 14:25 (UTC)
翻譯版
維基媒體基金會即將測試第二個資料中心。該資料中心將能確保維基百科與其他維基媒體網站,在意外發生後仍能維持運作。為確保一切正常,維基媒體技術部門需要進行一次排程測試。本測試將會確認該部門是否能轉換兩個資料中心。針對這項測試,必須要有許多團隊事先準備,以便能修復預期之外的問題。
他們將會於2018年9月12日週三,將所有流量轉換至第二個資料中心。2018年10月10日週三,他們將會把流量切回主資料中心。
不幸的是,由於部分MediaWiki上的限制,在轉換期間,所有的編輯功能將會停止運作。我們在此對您的不便致上歉意,並努力將其影響減至最低。
在短暫的轉換期間,您仍然可以閱讀所有維基媒體網站,但無法進行編輯。
- 在9月12日週三與10月10日週三,您將會有1個小時的時間不能進行編輯。 本次測試將會在14:00 UTC(22:00 UTC+8)開始。
- 如果您在此期間嘗試編輯或儲存,將會顯示錯誤訊息。 我們希望在這幾分鐘內不會遺失任何編輯,但無法保證。如果您看到錯誤訊息,請耐心等候到一切恢復正常為止。接着您應該就能儲存您的編輯。但是,我們建議您優先複製您的編輯後版本,以防萬一。
其他影響:
- 後臺的工作將會變慢甚至可能會掉線。紅鏈可能無法像平時一樣即時更新。如果您建立了已在別處進行內部連結的條目,該內部連結將仍然維持紅色。部分長期運作的腳本將會停止運作。
- 2018年9月10日至10月8日期間,將會凍結所有程式碼。非必需的程式碼變更將不會執行套用。
如有必要,本計劃將有可能延後實施。您可以在wikitech.wikimedia.org閱讀本次計劃。如有任何變化,將會在這份行事曆中宣佈。 我們將會發出更多關於本測試的通知。請將本資訊分享給您的社群。
翻譯: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18年9月7日 (五) 01:22 (UTC)
來至中文維基--Cohaf(討論) 2018年9月7日 (五) 02: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