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日語教養課程,英語:liberal education),又譯為心智教育[1],相對於偏重考試的應試教育而言,較為注重培養體育藝術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成績,當然質素教育也是有考試的,但考試目的不在篩選100滿分的人才,而是在於教育出能考出101分(突破限制範圍、觸類旁通)的人才,讓學生透過藝術、體育等更多樣的考試來比賽,能各發揮個人潛能,各展興趣所長,並培養良好的品格,並不局限於學術上的才能。這種教育起源於近代15世紀的歐洲,原本這些地方對學生灌輸著阿拉伯地區和古代的羅馬時期知識,例如文藝復興時代,人們以會鞭打的老師稱為優良的人師,社會相對不開化,然而日後科學時代、大航海重商主義興起,所需技術性工作減少,探險人才競爭白熱化,特別是見風轉舵的商業性通才需求大增,並進一步影響北美等英式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人才培育,引入強調個人創新、方向思考的教育元素。

素質教育被部分稱為比賽教育,樣樣競爭,範圍不僅止於考試,透過生活中不斷推動能力鬥爭、激烈且開放的發展環境,讓學生產生恐懼落後同儕的心理,逼迫其個人突破專長以不輸人,同時兩兩比較找出自我出路以免被淘汰,這樣不只是訓練技術工作者,而能打造出全人。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質素、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參與群體競爭的結果。考試如何,不過就是個人專長的一部分。然而,這樣的教育過分依賴天生的差異,例如學生議會和球隊是西方重要的教育過程,若非擔任此類職務,未來也難以進入知名大學,然而若非天生即是領導體格者,很有可能直接被拒絕,素質教育任由強者出風頭並得到最好的資源,弱者即使努力考試也追趕不上,可能因為體魄不足而被殘酷的淘汰,雖然改以因人而異的方法去保障每個人的受教權,但,許多孩子也會因為天生就是長相如何,能力如何等,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待遇,菁英可以被選入私校讀成知識分子從政經商,反之能力差的人只能分到技術或體育班的專業,還有漠視霸凌的問題,尤其是在種族歧視嚴重的時期,也是西方頭痛的問題,值得大多東方國家反思。

內涵

編輯

中文裏的「教育」二字都是會意字,「教」字從攴從孝,攴是形部,孝是聲部。「攴」的篆體字形是用手持杖或執鞭。「育」字在甲骨文字形里像婦女生孩子。上為「母」字及頭上的裝飾,下為倒着的「子」字。從漢字造字之初就說明了,教育是一種暴力強制訓導和機械灌輸,而中國古代私塾教育的教書先生配備的戒尺和教鞭,以及體罰等措施,就是這個詞的註腳。

「教育」一詞的英文字彙educate(v.)education(n.)來源於拉丁語ēducātiō,意思是「引出」(lead out)[2][3]。這就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價值,自我的探索與困境的突破。

從中西方對「教育」一詞的構詞和理解上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出,素質教育是歐洲文明核心價值的精髓,即是突破性的。因而兩種文明在同樣面對考試時的想法也就不同,西方視考試如比賽,付出101分的努力(因而美國稱教育為101 lesson),是突破自我、打敗同儕的機會,東方則視做篩選,只要考100分就好,而犧牲自我的發展迎合篩選標準。

所以同時必須了解,素質教育仍然要考試、參與競爭、課後作業等,其理念是升學觀念的轉變,作法仍與應試教育的訓練類似,這僅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的目標基本切合、相對應,也同樣要面對淘汰的殘酷。素質教育主義亦被應試教育支持者斥為「垃圾」、「摧毀前途」等,主要於亞洲地區,以中國和香港較為嚴重。這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產生的誤會,較差的學生因此不重視考試,導致相比之下落後,但良好的素質學生,亦會花費大量時間去圖書館吸收自己喜愛的學問,並加入考試行列,透過比賽、上台表達、領導團隊爭取認同。西方教育亦會針對孩子的興趣所在,強力鞭策迫其突破自我。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