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間線[1]紀錄地球生命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事件。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從一個世代到另一個世代之間,獲得並傳遞新性狀的過程。並解釋長時段的生物演化過程中,新物種的生成與生物世界的多樣性。經歷數十億年的演化與物種形成,現在的各物種之間皆由共同祖先互相連結。


前寒武紀

前寒武紀(英語:Precambrian)是地質年代中,對於顯生宙之前數個(eon)的非正式涵蓋統稱,原本正式的名稱是隱生宙隱生元(Cryptozoic eon),但後來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個時代。開始於大約45億年前的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約5億4200萬年前大量肉眼可見的硬殼動物誕生之時。

儘管前寒武紀占了地球歷史中大約八分之七的時間,但人們對這段時期的了解相當少。這是因為前寒武紀少有化石紀錄,且其中多數的化石,如疊層石,只適合用來作生物地層學研究。此外,許多前寒武紀時期的岩石已經嚴重變質,使其起源變得晦澀不明。而其他的要不是已經腐蝕毀壞,就是還埋藏在顯生宙地層底下。

大約在45億年前左右,原始的地球從環繞太陽的物質之中聚集而成。不久之後可能又因為小行星(大小如火星)的撞擊,而分離出月球(參見大碰撞說)。一開始地球表面皆為岩漿覆蓋,穩固地殼則大約出現於44億年前。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發現於澳洲西部,放射性分析顯示一塊鋯石結晶已有大約44億400萬年歷史。

前寒武紀的生命

編輯

目前並未明了生物究竟起源於何時。在格陵蘭西岸海外群島曾發現一些古老石頭,內含38億年前的,可能是早期的有機物。此外在澳洲西部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細菌,年代已超過34億6000萬年。目前已知最早的複雜多細胞生命型態,可能出現於大約6億年前;而世界各地有許多5億4200萬年前到6億年前之間的軟體無殼動物化石,稱為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至於硬殼動物則出現於前寒武紀結束之後。

大約在5億4400萬年前,也就是前寒武紀的結尾,出現了許多不同型態的動物。這些動物群統稱為小殼化石,目前所知有限。寒武紀的極早期發生了寒武紀大爆發(生命型態的快速分化與數量增加),導致伯吉斯動物群(Burgess fauna)的出現。

前寒武紀各時期

編輯

前寒武紀中包含有成鐵紀層侵紀造山紀固結紀蓋層紀延展紀狹帶紀拉伸紀成冰紀埃迪卡拉紀。之後的下一個時期寒武紀,則是顯生宙里的第一(era)第一(period)。地球上已知最早的鋯石結晶經測試已有44億年歷史。其他隱生宙岩石紀錄有些來自月球隕石


冥古宙

冥古宙[2](英語:Hadean),又稱冥古代,是太古宙前的一個時期,可分為隱生代盆地群代酒海紀雨海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冥古宙最初是由普雷斯頓·克羅德於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來指比已知最早岩石還要之前的時期。冥古宙的最後一個代對應為月球地質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東方海撞擊事件為結束時間(約為38.4億年前),這也是內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標誌。

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在整個冥古宙中從一個熾熱的岩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並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岩四處流動,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彗星的轟擊,根據同時期月球撞擊坑推算(月球面對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分大型盆地如危海靜海澄海豐富海風暴洋也都是於此一時期撞擊形成的),地球於當時形成了:

  • 22000個或者更多的直徑大於20千米的撞擊坑
  • 約40個直徑約1000千米的撞擊盆地
  • 幾個直徑約5000千米的撞擊盆地

且平均約每100年便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

冥古宙在38億年前結束後,內太陽系不再有大規模撞擊事件,而目前已知的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於北美克拉通蓋層艾加斯塔片麻岩西澳那瑞爾片麻岩層的傑克希爾斯部分)也定年在38億年前。

事件劃分

編輯

後期重轟炸期發生於冥古宙中,且對地球月亮產生影響。因為這個時期的岩石几乎沒有保存到現在的,所以並沒有正式的細分。但月岩從40多億年前就比較好的保存下來,因此月球地質年代的某些主要劃分可參照用於地球的冥古宙劃代。

岩石

編輯

在20世紀90年代,地質學家格陵蘭西部、加拿大西北部和西澳大利亞州里確認到了某些冥古宙末期的岩石。現已知最早岩石的結構依蘇阿綠岩帶是於格陵蘭發現,有着約38億年歷史的沉積層並混合貫穿岩石的火山岩脈所組成。零散的鋯石結晶沉積在西加拿大和西澳的傑克山中的沉積物里,其中最早的約有四十四億年之久的歷史-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推測時間。

格陵蘭的沉積層中含有條狀鐵層的地層,裡面可能含有有機,這意味着那時很有可能已經出現可行光合作用生命體。對此也有很大的爭議,有的研究者認為比較可靠的定年應是36億年前,但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於澳洲發現)是在那時的數億年之後。

大氣層和海洋

編輯

在形成地球的物質當中,曾經存在過大量的。 在地球的形成時期,其質量比現在的小,水分子也就更容易掙脫重力。據推測,當時[3]氣和氣在大氣層中持續不斷地逸散,然而,現時大氣中高密度的稀有氣體卻相對缺乏,這表明,在早期大氣層中可能發生過什麼劇變。

大碰撞說認為,在地球的年輕時期,它的一部分曾受過撞擊而分裂,分裂出去的部分後來形成了月球。然而在這種說法下,撞擊應該會令一到兩個大區域融化,現時的組成成分卻與完全融化的假設並不相符,事實上也很難將巨大的岩石完全融化並混在一起。 不過相當一部分的物質仍被此次撞擊所蒸發,在這顆年輕的行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由岩石蒸汽組成的大氣層。岩石蒸汽在兩千年間逐漸凝固,留下了高溫的易揮發物,之後有可能形成了一個混有氣和水蒸氣的高密度二氧化碳大氣層。另外儘管當時表面溫度有230℃,但液態的海洋依然能夠存在,這得益於CO2大氣層帶來的高氣壓。隨着冷凝過程繼續進行,海水通過溶解作用除去了大氣中的大部分CO2,不過其含量水平在新地層和地幔循環出現時產生了激烈的震盪。

鋯石的研究發現,液態水必然已存在四十四億年之久,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時刻。 這需要有大氣層的存在。


太古宙

太古宙(英語:Archean)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太古宙起始於約40億年前  內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由對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確定),地球岩石開始穩定存在並可以保留到現在,而結束於25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甲烷為主的還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氣轉變為氧氣豐富的氧化性元古宙大氣,從而導致了持續3億年的地球第一個冰河時期——休倫冰河時期。太古宙時期有細菌和低等藍菌存在。生物源疊層石可定年到35億年前。太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冥古宙,下一個宙是元古宙。而太古宙可細分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定義

編輯

太古宙以最古老的岩石為定義,大約距今40億年。更早的時期則定義為冥古宙。因此,若更早的岩石被發現,太古宙的定義即可往更古時代推,冥古宙則會被縮短。

地質

編輯

太古宙開始時,地球的熱流是目前的三倍。太古宙結束時,地球的熱流是目前的兩倍。這些熱量來自於行星吸積形成地核釋放出的引力勢能與當時豐度更高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熱。

現存的太古宙岩石大部分是變質岩火成岩。當時的火山活動極其猛烈、普遍,甚至噴出罕見的科馬提岩,因此殘留至今的太古宙地殼以花崗岩結晶為主,例如大面積熔岩深成岩如花崗岩、二長岩閃長岩斜長岩讃岐岩等。

太古宙早期的地球可能有不同於現今形態的板塊活動。一些學者認為當時地球的溫度過高,板塊運動活躍,因此板塊回收循環更快,阻礙了克拉通的形成直至地幔降溫對流減緩。另外的學者認為大洋岩石圈的浮力大以至於不能俯衝消減,而太古宙岩石的缺少是由於後來地質侵蝕作用。

一派地質學家認為沒有大型大陸地殼的存在直至太古宙末期,小型的原大陸(英語:protocontinent)由於當時劇烈的地質活動不能聯合在一起。另一部分地質學家以理查阿姆斯壯為代表,認為地球五億年時就有了現在規模的大陸,此後大陸地殼滑入地幔並維持着新地殼的誕生,使得板塊運動保持着平衡。懷疑大陸存在的學者認為,長英質大陸板塊形成於地幔熱點而不是俯衝帶。部分熔融的鐵鎂質通過底闢作用侵入地殼產生中性或長英質岩石。其他學者認為花崗岩質形成於俯衝帶或聚合板塊邊緣的地質活動,並在太古宙之初就開始了。

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得到青年太陽黯淡悖論,太古宙時期太陽的輻射熱量輸出僅為70–75%,但當時地球表面溫度不低於目前水平。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原因仍沒有公論。由於較少的陸地與雲層覆蓋,地球的球面反照率可能更低。太古宙存在液態水,可以從沉積原岩深度變質而形成的片麻岩得以確證。

太古宙末期,板塊構造活動可能已經類似於現今的地球,例如有完好保存的沉積盆地,以及火山弧、陸內裂谷大陸碰撞、全球範圍的造山運動等證據暗示超大陸的形成與解體的循環。大洋盆地存在的證據可以從條帶狀鐵礦燧石礦床、枕狀玄武岩得以證實。

目前於地球表面發現的最古老岩石也形成於太古宙早期。在格陵蘭加拿大地盾懷俄明克拉通波羅的地盾蘇格蘭印度巴西、西澳大利亞南非都有發現。太古宙岩石僅覆蓋了現今全世界的克拉通大約7%面積。考慮此後的侵蝕與解體,現在約僅有5-40%的大陸地殼是在太古宙形成的。


始太古代

始太古代(Eoarchean)是太古宙第一個,也是地球形成固態地殼後首先有地質記錄的年代。它自40億年前冥古宙結束後持續了4億年,到36億年前結束。地球的生命起源大致在這一時期,藍菌門生物明確生存的時間可追溯至35億年前。這時地球大氣層中幾乎沒有氧,氣壓約在10到100之間(現代的10到100分之一)。

年代順序

編輯

始太古代最早被非正式地稱為「早太古代」(已棄用)。

國際地層委員會現在認證始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一部分,這一時期地球剛從熔融的狀態冷卻下來。

始太古代下界或起點被國際地層委員會定義為40億年前。

瓦巴拉大陸在始太古代末約36億年前出現。

地質

編輯

在始太古代,地球首次形成固態地殼,不過並不完全,在其表面可能仍存在岩漿。始太古代的開端由內太陽系一次重大小行星撞擊事件標記:即後期重轟炸期。始太古代規模最大的成岩是格陵蘭西南岸的伊蘇阿綠岩帶,它在38億年前開始形成。加拿大地盾阿卡斯塔片麻岩年代約為4031 Ma,是現存最古老的成岩。在2008年,魁北克北部的Nuvvuagittuq綠岩帶發現了年代約為4280Ma的成岩。These formations are presently under intense investigation.

大氣

編輯

38.5億年前的格陵蘭磷灰石顯示碳12濃度增加。這使得人們懷疑38億年之前是否有光合作用生物存在。

次級分類

編輯
  • 始太古代— 4031–3600 Mya
    • 阿卡斯塔紀— 4031–3810 Mya
    • 伊蘇阿紀— 3810–3600 Mya


古太古代

古太古代,或早太古代太古宙第二個,年代為3600至3200Ma——古太古代被精密定時,不與地球上任何岩層有關。最早的確切有生微生物席化石有3480Ma老,在西澳大利亞州Dresser組發現。瓦巴拉大陸是地球最早的超大陸之一,可能在這一時期形成。

約32.6億年前,一顆直徑約37到58km的小行星撞擊於南非,創造了巴博頓綠岩帶


中太古代

中太古代太古宙的第三個,前一個是古太古代,後一個是新太古代,時間介於32~28之間。這一段時期是以計時學定義,而非地球的特定岩層。在澳洲的化石紀錄顯示疊層石在這個年代開始出現。朋哥拉冰河時期發生於29億年前。目前理論上存在的第一個超大陸瓦巴拉大陸在冰河期間的28億年前分裂。


新太古代

新太古代,是太古宙的最後一個代,前一個是中太古代,後一個是元古宙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年代大約在28~25之間。

特點

編輯

新太古代早期出現了地球形成以來的第一次冰河期,並延續3年,也就是28~25億年之間。

太古代時期的火山和板塊運動非常活躍,而且那個時候地球的地殼比現今的要來得薄,因此在很多地方可能都存在斷層、開裂等現象。大塊的大陸直到太古代晚期才出現,大部分時候,大陸以小塊原始大陸的形式存在而劇烈的地質運動使得它們無法整合。

大氣層在太古代已經形成,溫度應該和現今差不多,但是濃度要高很多。大氣層剛剛形成的時候主要成分應該是氦氣和氫氣。但是隨着地球不斷從內部釋放出高溫氣體,大氣層的主要成分逐漸變為二氧化碳,兼有甲烷氮氣。這一推測得到了化石證據的支持。這些溫室氣體防止了地球隨着地質活動的減緩而逐漸冷卻,因此是產生生命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大部分金屬礦藏(鐵、銅、鋅、鎳和金)都源於太古代,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豐富的巨礦在那個時候就產生了。


元古宙

元古宙(Proterozoic,符號PR),又稱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時期,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Ma(百萬年前),結束於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太古宙,下一個宙是顯生宙

Proterozoic希臘語詞根protero-而來,意思是更早;與zoic-,意思是動物。

生物

編輯

元古宙早期大氣的氧氣含量逐步提高,但在地表還原性物質如鐵、硫氧化耗盡之前,氧氣占比不會很高。23億年前,大氣中氧氣含量僅為1%-2% 。這一過程持續至條狀鐵層沉積停止,並在8.5億年前陸殼完成氧化,大氣中氧含量才開始暴增。這個時期已經發現了許多菌類藻類化石和古代微生物化石,因此也被稱為菌藻時代。在元古宙末期的埃迪卡拉紀生物大爆發,軟體多細胞生物大量湧現,開始出現了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但這些動物都沒有堅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遺蹟。

大氣

編輯

元古宙中期發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冰川遺蹟,如元古宙末期成冰紀雪球地球時期。新元古代至少有四次全球冰期,如馬林諾冰期斯圖爾特冰期等。

地質

編輯

元古宙也曾發生廣泛的地殼運動,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時期。在中國北方為呂梁構造期。元古宙時期的地層中蘊藏有豐富的礦、礦和稀土金屬礦物。元古宙時期全球大陸繼續增生。元古宙開始了超大陸旋迴。現代大陸地殼的43%形成於元古宙,39%形成於太古宙,僅18%形成於顯生宙。對花崗岩放射性定年表明,元古宙有五次大陸增生時期,但規模一次比一次小。

元古宙地層比較完整,較少變質,陸間海沉積分布廣泛。元古宙前半時間占支配地位的是哥倫比亞大陸。形成於20億-18億年前,在13億年前解體。羅迪尼亞大陸存在於新元古代(11.5億到7億年前),以勞亞大陸(今北美大陸)為核心,格林威爾造山運動形成了阿巴拉契亞山脈


古元古代

古元古代(英語:Paleoproterozoic,符號PP)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億年前(Ma),結束於16億年前(Ma)。而古元古代期間藍藻細菌非常繁盛。

古元古代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上一個代是新太古代,下一個代是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包括了成鐵紀層侵紀造山紀固結紀

成鐵紀

編輯

成鐵紀(Siderian,符號PP1)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0百萬年(Ma),結束於2300±0Ma。

成鐵紀的名稱來自於希語sideros「鐵」,因這個時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鐵礦田,出現硅鐵建造的主要時期,故名。其原因是大氧化事件,地球原始大氣中還原性的甲烷被氧氣所取代,導致鐵元素的氧化沉澱,從而形成了眾多鐵礦床。然而在中國大陸,此時卻並不發育硅鐵建造。

成鐵紀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成鐵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成鐵紀的下一紀為層侵紀

層侵紀

編輯

層侵紀(Rhyacian,符號PP2)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300±0百萬年(Ma),結束於2050±0Ma。

層侵紀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此時期形成布希維爾德火成岩複合體(Bushveld Igneous Complex)及類似的入侵。

休倫冰河時期出現在層侵紀初期,並持續了一億年。 第一個已知的真核生物開始在層侵紀時期進化。21億年前的生物化石群( 弗朗斯維爾化石群)來自此時期。

層侵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層侵紀的上一紀為成鐵紀,下一紀為造山紀

造山紀

編輯

造山紀(Orosirian,符號PP3)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0億5000萬年前,結束於18億年前。

造山紀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造山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紀的上一紀為層侵紀,下一紀為固結紀

固結紀

編輯

固結紀(Statherian,符號PP4)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800±0百萬年(Ma),結束於1600±0Ma。

固結紀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固結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固結紀的上一紀為造山紀,下一紀為蓋層紀


中元古代

中元古代(英語:Mesoproterozoic,符號MP)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6億年(1600Ma),結束於10億年前(1000Ma)。

中元古代期間藍藻紅藻綠藻發育,出現大型宏觀藻類

中元古代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上一個代是古元古代,下一個代是新元古代。中元古代包括了狹帶紀延展紀蓋層紀

蓋層紀

編輯

蓋層紀(Calymmian,符號MP1)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600±0百萬年(Ma),結束於1400±0Ma。蓋層紀期間藍藻綠藻發育,出現大型宏觀藻類。蓋層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中元古代;蓋層紀的上一紀為固結紀,下一紀為延展紀

延展紀

編輯

延展紀(Ectasian,符號MP2)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400±0百萬年(Ma),結束於1200±0Ma。

延展紀期間出現有性生殖

延展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中元古代;延展紀的上一紀為蓋層紀,下一紀為狹帶紀

狹帶紀

編輯

狹帶紀(Stenian,符號MP3)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200±0百萬年(Ma),結束於1000±0Ma。

狹帶紀期間的疊層岩達到高峰,真核藻類繼續發展。

狹帶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中元古代;狹帶紀的上一紀為延展紀,下一紀為拉伸紀


新元古代

新元古代(英語:Neoproterozoic,符號NP)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000百萬年(Ma),結束於542±0.3Ma。

新元古代期間菌藻類繼續繁盛,開始出現動物化石

新元古代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上一個代是中元古代,下一個代是古生代。新元古代包括了埃迪卡拉紀成冰紀拉伸紀

拉伸紀

編輯

拉伸紀(Tonian,符號NP1)又名青白口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000±0百萬年(Ma),結束於720±0Ma。

拉伸紀期間首次出現大型具刺疑源類,並形成臭氧層

拉伸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新元古代;拉伸紀的上一紀為狹帶紀,下一紀為成冰紀

成冰紀

編輯

成冰紀(Cryogenian,符號NP2)又名南華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720±0百萬年(Ma),結束於635 Ma。

成冰紀期間出現雪球地球事件,為生物低潮。整個成冰紀,地球處於冰河時期,被稱為「成冰紀冰河時期」。

成冰紀【年代簡介】

編輯

成冰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新元古代;成冰紀的上一紀為拉伸紀,下一紀為埃迪卡拉紀。成冰紀分為Sturtian、Varangian、Smalfjord、Mortesnes。

成冰紀時期(Cryogenian Time),地球曾經發生過幾次冷卻事件,在當時冰川覆蓋了地球表面大部分的面積。有些理論學說提出這些冷卻事件應該是當時地球的冰河時期,因為跟地球經歷過的冰河時期有點類似(指地質時間),或許當時的氣候更加寒冷。

成冰紀【重大事件】

編輯

有理論學說認為成冰紀當時整個地球凍成一個類似固體形態的巨型雪球。要得知這些寒冷時期的最佳的證據便是地球曾經有過一段很長的寒冷氣候(或許是周期性的冰河時期),出現雪球地球事件,時間大約發生在22億年前,然後再次發生大約在7億1000萬年前,最後大約在6億4000萬年前。成冰紀時期的法定地質年代開始於7億2000萬-6億3500萬年前。

在揚子大陸北緣的裂谷構造環境,成冰紀岩漿侵位啟動周圍的地下水熱液循環,岩漿岩本身由於高溫水-岩反應出現18O虧損;在斷裂塌陷之處出現局部地殼物質再循環,熱液蝕變岩石發生重熔,從而形成低18O岩漿。顯然,成冰紀時期地球上出現過岩漿熱能驅動的大規模熱液循環,是地質歷史上「冰」與「火」之間相互作用的典型範例。

成冰紀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嚴峻的冰期,當時可能整個地球都被冰層所覆蓋。而該冰期的結束可能間接促成了後來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但這個理論仍有爭議。

埃迪卡拉紀

編輯

埃迪卡拉紀(英語:Ediacaran),又稱艾迪卡拉紀震旦紀文德紀,是元古宙最後的一段時期,其後緊接着便是顯生宙的開端──古生代寒武紀。埃迪卡拉紀一般指6.35-5.41億年前。學者曾用這個名字指稱不同階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國際地質科學聯盟(英語: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明確定義其年代,這是這個組織120年來首次對其加時期定義。最古老的動物遺蹟可追溯至十億年前,但最早的動物化石出現於埃迪卡拉紀

名字來源

編輯

埃迪卡拉生物群因為發現於南澳洲埃迪卡拉山而得名。1946年,一位澳洲地質學家(Reg Sprigg)在古代的沙岩板中留意到一曾在這裡發現顯生宙以前的化石。研究這些化石的科學家(Martin Glaessner)認為這是珊瑚水母蠕蟲的先驅。以後幾十年,南澳洲還找到很多的隱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這些化石都叫作埃迪卡拉動物。一開始,人們認為埃迪卡拉動物是寒武紀的動物,但經過仔細的觀察,埃迪卡拉生物群比寒武紀還久遠,應屬於埃迪卡拉紀。

本紀曾被一些人稱為震旦紀(Sinian)。震旦紀的名稱來源於中國,「震旦」是中國的古稱。由於古印度人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佛經中被譯為震旦,故名震旦紀。時至今日,中國學者仍經常這麼稱呼,中國教科書上一直稱此紀為震旦紀。俄國人又把埃迪卡拉紀稱為文德紀(Vendian),他們在這一時期的地層中又發現了一些古線蟲動物的化石。

埃迪卡拉生物群

編輯

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語:Ediacaran biota)是1946年發現於南澳洲埃迪卡拉(英語:Ediacara)山地的末遠古系龐德石英岩中的化石群,這類化石群已在世界30多個地點被發現。

埃迪卡拉動物和今天的大多數動物截然不同,它們既沒頭、尾、四肢,又沒嘴巴和消化器官,因此它們大概只能從水中攝取養份。大多的埃迪卡拉動物固着在海底,和植物十分相近,其他的則平躺在淺海處,等待營養順水流而送上門來。埃迪卡拉動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沒有規律。有一些化石比較像後來動物的先驅。

在埃迪卡拉紀末期,埃迪卡拉動物分成兩支,它們有的成功演化成更有活力,更具進攻性的動物,並在之後的寒武紀大爆發中大放異彩,成為現今大多數動物門的祖先。而有的則走向滅亡,它們的特徵也永遠消失於歷史舞台上。

末期滅絕事件

編輯

此為一次可能發生在約5.42億年前埃迪卡拉紀末期的滅絕事件。該次事件包括疑源類生物的集體滅絕、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以及寒武紀大爆發之前的一段地球生命空白期。

有部分生物存活過了這次滅絕事件,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續至今。然而,只有極少部分的生物種類在埃迪卡拉紀-寒武紀交界帶兩側被同時發現。其中一種是凝集的有孔蟲門生物 Platysolenites。 其他明顯的倖存者,例如奇翼蟲,被重新解釋為與埃迪卡拉生物群無關。

古地理

編輯

埃迪卡拉紀距今十分久遠,對當時的地貌幾乎一無所知,不過因為缺乏植物覆蓋,表面很有可能是荒涼的沙土地或岩石地。當時的大陸則是由一塊主要大陸的和幾塊較小的組成的潘諾西亞大陸。當時的生物都生存在海洋


顯生宙

顯生宙(英語:Phanerozoic),或稱顯生元顯生代,是5.41億年前大量生物出現的時期。顯生宙即意為這個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統稱為隱生元前寒武紀。顯生宙的上一個宙是元古宙,而細分後可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開始於同位素年齡542±0.3百萬年(Ma),結束於251±0.4Ma。

古生代是顯生宙的第一個代,上一個代是元古宙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其中寒武紀、奧陶紀又合稱早古生代,志留紀、泥盆紀又合稱中古生代,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晚古生代

古生代意為遠古的生物時代,持續約3億年。對動物界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期。它以一場至今不能完全解釋清楚的進化拉開了寒武紀的序幕。寒武紀動物的活動範圍只限於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廷續下,有些動物的活動轉向乾燥的陸地。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和類似哺乳動物的動物出現,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絕滅宣吿完結。


寒武紀

寒武紀(英語:Cambrian,符號 )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1億年前-4.854億年前。其名稱來自於英國威爾士的一個古代地名羅馬名稱「Cambria」,該地的寒武紀地層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稱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寒武紀」(日語:寒武紀 kanbuki)。

生物

編輯

地球上首次出現了一批具有堅硬物質的動物。雖然當時都是海生動物,但能自由游泳的動物不多見,大部分動物都生活在海底或靠近海底的地方。

寒武紀動物空前的繁榮昌盛,可謂動物演化史上的大爆炸。新產生的動物類群有一些在寒武紀末就已經消亡了,例如:古蟲動物門。大多數動物類群都是在寒武紀出現的,包括人類所屬的脊索動物門

生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特別是三葉蟲奇蝦腕足動物軟舌螺古杯動物,還有一些屬於古生代演化動物群現代演化動物群的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占比太少,如珊瑚腹足綱單板綱喙殼綱和一批原始軟體動物

氣候

編輯

寒武紀初期似乎發生了一次全球變暖事件,因此淹沒了大片的低洼地,導致海平面較高,再加上潘諾西亞大陸正在分裂,形成了很長的海岸線;為新的物種誕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此產生了大量具有堅硬物質的動物,這類動物形成化石很容易,和前寒武紀時期的動物不同,寒武紀和之後的動物留下了大量化石。

古地理

編輯

在寒武紀時期,潘諾西亞大陸已經分裂為一個主要的岡瓦納大陸和三個較小的大陸:勞倫大陸北美洲格陵蘭的部分地區),波羅的大陸西伯利亞大陸陸地主要聚集在南半球區域,但正在向北漂移。

勞倫大陸被巨神海與波羅的大陸和岡瓦納大陸分開。托恩基斯特海位於波羅的大陸和阿瓦隆尼亞之間。漢特洋位於西伯利亞大陸和波羅的大陸之間。

寒武紀時期的岡瓦納大陸主要包括以下地塊:


寒武紀【紐芬蘭世】

紐芬蘭世(英文:Terreneuvian)是寒武紀第一個世,始於5.41億年前,終於5.21億年前。它又再被細分為兩個時期:排碧期以及寒武紀第十期。紐芬蘭世在2007年首次被人提出。


寒武紀【第二世】

寒武紀第二世(英文:Cambrian Series 2)是寒武紀未命名的第二世,始於5.21億年前,終於5.09億年前。第二世位於寒武紀紐芬蘭世以及苗嶺世之間,又再被細分為兩個期間:還未命名的寒武紀第三期寒武紀第四期。不過第二世尚未由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正式定義,缺乏精確的下界和細分階段。


寒武紀【苗嶺世】

苗嶺世(英文:Miaolingian)是寒武紀的第三個世,始於5.09億年前,終於4.97億年前。苗嶺世位於寒武紀第二世以及芙蓉世之間,又再被細分為三個期間:還尚未被命名的寒武紀第五期、鼓山期以及古丈期。苗嶺世是於2018年正式命名。


寒武紀【芙蓉世】

芙蓉世(Furongian)是寒武紀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世,始於497百萬年前,終於485.4百萬年前。芙蓉世位於寒武紀苗嶺世以及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之間,又再被細分為三個期間:排碧期江山期以及還未命名的寒武紀第十期

命名

編輯

芙蓉世以前曾被稱為寒武紀「第四世」,以替代「上寒武世」(Upper Cambrian)及地區性命名的「湖南世」(Hunanian)。2003年,國際地層委員會批准「芙蓉世」為正式名稱。芙蓉代表蓮花,也是湖南的代表花。

定義

編輯

芙蓉世的下界定義與排碧期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相同,都是以497百萬年前首次出現三葉蟲Glyptagnostus reticulatus為界。而芙蓉界的上界則是與特馬豆剋期的下界與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相同,特徵是485.4百萬年前牙形石 Iapetognathus fluctivagus的首次出現。

生物地理學

編輯

芙蓉世三個期中的兩個都是由三葉蟲的首次出現來定義,排碧期是以Glyptagnostus reticulatus的首次出現為界,而江山期則是以Agnostotes orientalis為界。而仍未命名的寒武紀第十期則可能以 Lotagnostus americanus牙形石 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的首次出現為界。


奧陶紀

奧陶紀(英語:Ordovician,發音: /ɔːrdəˈvɪʃən/,符號O)是地質時代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4.85億年前,結束於4.43億年前。

歷史沿革

編輯

1879年,地質學家查爾斯·拉普沃思將莫企遜廣義的志留紀下層定義並命名為奧陶紀。「奧陶」(Ordovices)之名來自英國威爾士一古代凱爾特人部落奧陶維斯人

「奧陶紀」之譯名最早見於由章鴻釗翁文灝(1916) 編寫的《地質研究所師弟修業紀》,後被地質工作者廣泛使用,包括日本學者小林貞一(1929)、山成不二(1925)等。

直到1960年,奧陶紀的定義才正式獲得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認可。

生物

編輯

海洋

編輯

奧陶紀由於淺海廣布、氣候適合,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因此海生無脊椎動物進一步繁盛,分異更為顯著,占絕對優勢。淺海滋生着底棲的三葉蟲腕足類腹足類介形類海百合海林檎苔蘚蟲珊瑚海綿類、喙殼類角石類牙形石幾丁石層孔蟲等。深水、滯流靜水海域不適合底棲生物生存,海面漂浮着筆石類、有薄殼的纖小動物,如葉蝦類,這些可以順洋流漂浮,成為廣布的化石。

筆石最早出現於寒武紀中期,在奧陶紀大量繁盛,主要營漂浮方式,分布廣,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奧陶紀重要的分層化石。早奧陶世早期以樹形筆石為主,中期正筆石類中的無軸亞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軸亞目雕筆石出現;中、晚奧陶世是正筆石類的鼎盛時期。

三葉蟲和腕足類都很繁盛。奧陶紀主要的三葉蟲有櫛蟲目鐮蟲目褶頰蟲目鏡眼蟲目球接子目等,腕足類中有絞綱正形貝類、扭月貝類占重要地位。

鈣藻也在奧陶紀時期開始出現,和珊瑚礁互利共生。

陸地

編輯

綠藻在寒武紀晚期和奧陶紀很常見。陸生植物可能是從綠藻進化而來的,最初以微小的非維管植物形式出現。在最上層的奧陶系沉積物中發現了來自陸生植物的孢子化石。

最早的陸地真菌可能屬於球囊霉目(Glomerales),通過菌根共生可使植物在陸地上的擴張中起着重要作用,使植物細胞可利用礦物質養分。在威斯康星州發現了這種真菌的菌絲和孢子化石,其地層年代大約為4.6億年前,當時的陸生植物群只有非維管植物。

地史

編輯

奧陶紀時期的大陸由主要的岡瓦納大陸和其他三個較小的大陸:勞倫大陸波羅的大陸西伯利亞大陸以及一系列小型孤立陸塊構成。小型孤立陸塊在寒武紀時期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波羅的大陸和岡瓦納大陸被托恩基斯特海之間略微分開。勞倫大陸正在向北漂至赤道巨神海將岡瓦納大陸和波羅的大陸隔開。西伯利亞大陸已經漂移至赤道以北區域。

奧陶紀的海侵是在寒武紀海域延續下來的。揚子陸塊華北陸塊西部邊緣地帶,在中、晚寒武世、早奧陶世略有上升,奧陶紀早期地層缺失,較新的奧陶紀地層與寒武紀呈假整合接觸。在華北陸塊的中、東部和揚子陸塊,奧陶紀、寒武紀地層皆呈整合接觸。中奧陶世之後華北陸塊上升為陸地,除西部邊緣地區外,晚奧陶世沒有沉積。

阿瓦隆尼亞從岡瓦納大陸的北部邊緣脫落,並向北漂移。瑞亞克洋在阿瓦隆尼亞和岡瓦納大陸之間開裂形成。晚奧陶世時期,阿瓦隆尼亞與波羅的大陸碰撞,巨神海因為阿瓦隆尼亞與波羅的大陸的合併而縮小。而組成歐洲的另一部分(Armorica Terran Group)仍位於岡瓦納大陸北部邊緣。

哈薩克地塊於奧陶紀時期形成,孤立於當時其他大陸之外,其地塊在石炭紀時期才和西伯利亞大陸碰撞。

奧陶紀時期每年撞擊地球的隕石數量是現在的約100倍。

加里東造山運動

編輯

加里東造山運動在地台區表現為頻繁的震盪運動,地槽區有較多的火山噴發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如北方地槽區。

  • 歐亞大陸有4個穩定的克拉通(俄羅斯陸塊、西伯利亞陸塊、華北陸塊、揚子陸塊)。除少數地區外,基本上被海水侵入,形成淺海水域,克拉通周圍被地槽區圍繞。俄羅斯陸塊、揚子陸塊的南緣,呈東西向條帶狀的古地中海,南緣止於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中部、伊朗南部、印度半島北部,向南經中南半島與澳大利亞東、北部奧陶紀的海域相連,更南可能伸延到南極地區。
  • 北美大部為地台淺海區,沉積以石英砂岩、頁岩碳酸鹽岩為主,厚度不大。北美大陸的東西側為地槽區的海域,西部以碎屑岩、碳酸鹽岩為主,東部有硬砂岩、泥岩和火山岩。南美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帶為地槽海域,中北部為地台淺海海域。
  • 南大陸的周圍邊緣地帶被地槽區、地台型海域圍繞,非洲、印度半島、澳大利亞西南部、南美東部、南極洲東部皆為陸地。

氣候

編輯

奧陶紀早、中期繼承了寒武紀的氣候,氣候溫暖、海侵廣泛,海平面特馬豆剋期達到了顯生宙以來的最高水平;晚期岡瓦納大陸發生大規模的大陸冰蓋和冰海沉積,代表寒冷的極地氣候。

按古地磁數據,奧陶紀南極最初從今天的阿爾及利亞南部(早奧陶世)的某個位置向北遷移到今天的阿爾及利亞地中海沿岸位置(中奧陶世),然後移至西非位置(晚奧陶世),這與非洲冰磧層的分布於南極圈內的解釋是吻合的。岡瓦納大陸東部仍處於赤道附近。北美、西伯利亞、中國華北有蒸發岩沉積,推測為乾熱氣候環境,屬低緯度地區。奧陶紀北極位於南太平洋,大陸地區基本位於南半球,從沉積物看,當時南半球的氣候分帶比較明顯。由於晚奧陶大冰期的存在,導致海平面的全面下降。


志留紀

志留紀Silurian,符號S)是地質時代表古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44億年前,結束於4.19億年前。志留紀的開始表示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的結束,此事件造成了85%的物種滅絕。

其重要的進化里程碑是維管植物有頜魚類的出現;節肢動物的登陸以及維管植物的擴張形成了大範圍的陸地生物群,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綠地以及成分主要是節肢動物的陸地動物群。然而直到泥盆紀多樣化事件之後,陸地生物才對地球具有重大影響。志留紀時期的筆石化石甚多,因此又常被稱為「筆石時代」。

詞源

編輯

志留系一名源於威爾士地區一個古老部族志留人。中文名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志留紀」(音讀:シルキ,羅馬字:shiruki)。

研究歷史

編輯

英國地質學家莫企遜根據1831年威爾士南部的早期古生代研究結果,於1835年定義了志留系,以威爾士的凱爾特人部落志留人來命名該地層,效仿了他的朋友亞當·塞奇威克,亞當以威爾士的一個古代地名命名寒武紀。該名稱並未表明志留紀岩石的外觀與志留人居住的土地之間有任何關聯。1835年,莫企遜和亞當提交了一份聯合論文,題為「志留系和寒武系的地層體系」,展示了沉積層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年代順序。這是現代地質年代測量的萌芽。

1839年,莫企遜的作品《志留紀體系》(英文:The Silurian System)出版後,這個地質時期的定義開始被學界接受。

然而莫企遜的志留系定義與亞當的寒武系定義地質年代重疊,引發了激烈的分歧,此莫企遜和亞當絕交。1879年,查爾斯·拉普沃思把莫企遜廣義的志留系下層命名為奧陶系。Silurian的早期替代名稱是「Gotlandian」,以哥得蘭島的地層命名。

法國地質學家約阿希姆·巴蘭德在基於莫企遜的志留系定義上較廣泛意義上使用了志留紀一詞,這一點比後來的現代知識更合理。他把波西米亞的志留紀地層分為八個階層。1854年,愛德華·福布斯對它的解釋提出了質疑,巴蘭德志留紀地層的後期,「F」、「G」和「H」被證明是泥盆紀的。儘管對地層的原始分組進行了這些修改,但公認的是,巴蘭德將波西米亞地層確立為研究化石的經典地層。

地層

編輯

志留紀地層在世界分布較廣,淺海沉積在亞、歐、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及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非洲、南極洲大部分為陸地。

志留紀的分層系統,筆石為首選門類,蘭多維利、文洛克、羅德洛3個統均在英國確立。此外,在挪威南部、加拿大東部的安蒂科斯蒂島、瑞典的哥德蘭島、烏克蘭的波多利亞地區、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地區,都有發育良好的志留紀地層、生物群。

志留系的頂界,已選定均一單筆石(Monoraptusuniformis)生物帶的底為界,選擇捷克、斯洛伐克的巴蘭德地區克倫克剖面作為其界線層型剖面。志留系的底界,用筆石(Parakidoraptus acuminatus)帶的底界為界,界線層型選在蘇格蘭莫發地區的道勃斯林(Dobs Linn)剖面。由於該剖面地質構造複雜,岩相單一,化石單調,沉積環境不適宜於底棲生物,所以這個方案尚待繼續檢驗。

志留系的分層,包括4個統:

  • 蘭多維列統:標準地區在英國威爾士南部達費德的蘭多維利鎮周圍。分3個階:魯丹階、埃隆階、特列奇階。
  • 文洛克統:標準地區在英格蘭什羅普郡的文洛克地區。分2個階:申伍德階、侯默階。
  • 羅德洛統:標準地區在英格蘭什羅普郡的羅德洛地區。分2個階,戈斯特階、盧德福德階。
  • 普里道利統:標準地區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巴蘭德地區。

生物

編輯

志留紀生物群繼承了奧陶紀末期的生物群,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後,進入一個新的復甦階段。

海洋

編輯

筆石是海洋表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筆石以單筆石類為主,如單筆石、弓筆石、鋸筆石、耙筆石等。筆石分布廣,演化快,在地層對比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在淺海底棲生物中,腕足動物的數量最多。殼長可超過80厘米,發育匙形台、五房貝族是最具特徵的一類,始於晚奧陶世,到志留紀鼎盛。無洞貝族無窗貝族石燕貝族,自奧陶紀之後,穩定發展,後來成為腕足動物的主要族群。在奧陶紀繁盛的正形貝、扭月貝,到志留紀明顯衰落。

珊瑚層孔蟲也較繁盛,常形成生物礁、生物丘、生物層。四射珊瑚床板珊瑚日射珊瑚常發現於蘭多維列世晚期以來的海中,數量種類繁多,這幾類珊瑚、層孔蟲至泥盆紀到達鼎盛。

與奧陶紀相比,角石類明顯減少,許多種類已宣告滅絕;中國揚子區盛產以四川角石屬Sichunocers)為主的鸚鵡螺。海百合綱是當時最為繁盛的一類棘皮動物,在中國蘭多維列世中常見的花瓣海百合屬Petlocrinus),其個體形狀與現代的海百合差別很大。

在志留紀,甲冑魚類開始興盛;同時三葉蟲明顯衰落,只在局部可見,如中國揚子區的王冠蟲屬Coronocephlus);板足鱟是志留紀無脊椎動物中的上層掠食者一類代表,能游泳,棲息於海洋,半鹹水甚至淡水中。

牙形石演化快、分布廣,繼筆石之後,對比志留紀地層的又一重要的化石。

志留紀保存了可靠的最早有頜魚類化石,但數量少;志留紀有頜魚類化石在中國相對較多,最早見於蘭多維列世的晚期地層。

陸地

志留紀是最早具有大範圍陸地生物群的時期,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綠地。然而直到泥盆紀多樣化事件之後,陸地生物才對地球具有重大影響。

維管植物的第一批化石記錄出現在志留紀中期;同時第一批陸生動物出現,尤其是節肢動物,占據了志留紀陸生動物的重要成分。

地史

編輯

志留紀地貌具有高海平面、相對平坦的土地、多島鏈等特徵。

岡瓦納大陸繼續緩慢地向南漂移至高緯度地區。阿瓦隆尼亞大陸勞倫大陸波羅的大陸一起漂移到赤道附近,並經過加里東造山運動形成歐美大陸

泛大洋覆蓋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其他海洋包括:特提斯洋(分為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兩個階段)、瑞亞克洋巨神海和在這期間新形成的烏拉爾洋

氣候

編輯

志留紀早期,南極冰蓋快速消融,導致大氣環流減弱,緯向氣候分帶不明顯,深海部分相對較暖,含氧量較低,易成滯流。除高緯度的岡瓦納大陸外,大都處於相對乾熱、溫暖的氣候下。

  • 在蘭多維列世初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帶來普遍的缺氧環境,廣布的黑色筆石頁岩;
  • 碳酸鹽岩和生物礁的廣泛分布,在北美、北歐尤為明顯,顯示了較溫暖的古氣候特點;
  • 志留紀的紅層普遍發育,在哈薩克地塊中國華南地塊西伯利亞大陸波羅的大陸等板塊中均有發現;
  • 志留紀的蒸發岩發育在西伯利亞、澳大利亞等,反映了乾旱、炎熱的古氣候面貌。


蘭多維列世

蘭多維列世(英語:Llandovery)是志留紀的第一個世,開始於4.44億年前,結束於4.33億年前。蘭多維列世在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之後。該滅絕事件滅絕了85%的物種,使生物多樣性大大降低。蘭多維列世時期,珊瑚大量繁殖形成大片的珊瑚礁,並持續到泥盆紀時期。泥盆紀時海水溫度上升,珊瑚大片死亡。蘭多維列世末期發生艾爾維肯滅絕事件,滅絕了50%的三葉蟲和80%的牙形石

志留紀初期

編輯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後,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大片大陸被重新淹沒。倖存的物種大量繁殖,生物多樣性開始回升。此時生物群落分布廣泛但物種較為單一。

蘭多維列世以英國威爾士卡馬森郡蘭多弗里地區命名。志留紀的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位於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地區。蘭多維列世下邊界定在筆石Akidograptus ascensus最初出現的地方,上邊界目前定在疑源類動物5號生存帶與Pterospathodus amorphognathoides最後出現的位置之間,但有人主張把上邊界定在艾爾維肯2號基準點稍上,與筆石murchisoni生存帶末端相近。

下分期

編輯

蘭多維列世下分魯丹期埃隆期特列奇期

區域分期

編輯

北美洲,有時人們會把蘭多維列世分為以下兩期:

  • 亞歷山大期(Alexandrian):蘭多維列世早期
  • 安大略期(Ontarian):蘭多維列世晚期

愛沙尼亞,蘭多維列世被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 朱魯期(Juuru):蘭多維列世早期
  • 萊庫拉期(Raikküla):蘭多維列世中期
  • 阿達維爾期(Adavere):蘭多維列世晚期


古生物

無頜總綱生物
生物 生活時期 描述
Jamoytius 魯丹期特列奇期 身體細長,有背鰭和臀鰭,臀鰭長度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
頭足綱生物
生物 生活時期 位置 描述
房角石 大坪期侯默期 勞倫大陸波羅的大陸西伯利亞大陸附近的淺海地區 頭足綱的松卷角石

植物

編輯

在中國和賓夕法尼亞州發現了蘭多維列世的孢子植物化石,但此時維管植物尚未出現。

陸地動物

編輯

2020年人們發現了生活在4.37億年前的早期蠍子Parioscorpio venator,是已知最早的陸地生物。其呼吸器官結構證明它能在陸地上生活。

珊瑚礁擴張

編輯

蘭多維列世的珊瑚礁比今天的大得多,且能在高緯度生長。珊瑚的共生體在此時期不斷進化。但是泥盆紀時期水溫上升,珊瑚大片死亡。

艾爾維肯滅絕事件

編輯

艾爾維肯滅絕事件是志留紀三次小型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中的第一次,其餘兩次分別是穆德滅絕事件勞階滅絕事件

經過

編輯

滅絕持續了二十萬年,跨度達到整個文洛克世。滅絕分為八個周期。前四個周期循環長度是31,000年,與米蘭科維奇循環吻合。第五、第六個周期的長度分別是16,500年和19,000年。最後兩個周期循環長度與米蘭科維奇循環長度差值更大,吻合可能性更低。

滅絕物種

編輯

此次滅絕從深海開始,並蔓延到淺海。其中,筆石牙形石三葉蟲滅絕數量較多。三葉蟲有50%滅絕,而牙形石滅絕了80%。

地球化學

編輯

第一個滅絕周期結束時,δ13C從+1.4‰上升到+4.5‰,δ18O從−5.6‰上升到−5.0‰。


此論文未寫完,請見諒【若有時間必定完成】請見諒!!!

  1. 好奇動物. 【科普动画】回顾地球46亿年间不同时期的精彩生命,带你了解地球生命的时间轴,回顾每个时期最独特的生物~_哔哩哔哩_bilibili. www.bilibili.com. [2022-02-21] (中文(簡體)). 
  2. 地球最黑暗的時代——冥古宙陸殼形成之初地獄般的模樣, [2022-02-21] (中文(中國大陸))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