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间线
生命时间线[1]纪录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程。并解释长时段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新物种的生成与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经历数十亿年的演化与物种形成,现在的各物种之间皆由共同祖先互相连结。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英语:Precambrian)是地质年代中,对于显生宙之前数个宙(eon)的非正式涵盖统称,原本正式的名称是隐生宙或隐生元(Cryptozoic eon),但后来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与元古宙三个时代。开始于大约45亿年前的地球形成时期,结束于约5亿4200万年前大量肉眼可见的硬壳动物诞生之时。
尽管前寒武纪占了地球历史中大约八分之七的时间,但人们对这段时期的了解相当少。这是因为前寒武纪少有化石纪录,且其中多数的化石,如叠层石,只适合用来作生物地层学研究。此外,许多前寒武纪时期的岩石已经严重变质,使其起源变得晦涩不明。而其他的要不是已经腐蚀毁坏,就是还埋藏在显生宙地层底下。
大约在45亿年前左右,原始的地球从环绕太阳的物质之中聚集而成。不久之后可能又因为小行星(大小如火星)的撞击,而分离出月球(参见大碰撞说)。一开始地球表面皆为岩浆覆盖,稳固地壳则大约出现于44亿年前。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澳洲西部,放射性分析显示一块锆石结晶已有大约44亿400万年历史。
前寒武纪的生命
编辑目前并未明了生物究竟起源于何时。在格陵兰西岸海外群岛曾发现一些古老石头,内含38亿年前的碳,可能是早期的有机物。此外在澳洲西部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细菌,年代已超过34亿6000万年。目前已知最早的复杂多细胞生命型态,可能出现于大约6亿年前;而世界各地有许多5亿4200万年前到6亿年前之间的软体无壳动物化石,称为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至于硬壳动物则出现于前寒武纪结束之后。
大约在5亿4400万年前,也就是前寒武纪的结尾,出现了许多不同型态的动物。这些动物群统称为小壳化石,目前所知有限。寒武纪的极早期发生了寒武纪大爆发(生命型态的快速分化与数量增加),导致伯吉斯动物群(Burgess fauna)的出现。
前寒武纪各时期
编辑前寒武纪中包含有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固结纪、盖层纪、延展纪、狭带纪、拉伸纪、成冰纪与埃迪卡拉纪。之后的下一个时期寒武纪,则是显生宙里的第一代(era)第一纪(period)。地球上已知最早的锆石结晶经测试已有44亿年历史。其他隐生宙岩石纪录有些来自月球或陨石。
冥古宙
冥古宙[2](英语:Hadean),又称冥古代,是太古宙前的一个时期,可分为隐生代、盆地群代、酒海纪和雨海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但依据不同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冥古宙最初是由普雷斯顿·克罗德于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来指比已知最早岩石还要之前的时期。冥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对应为月球地质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东方海撞击事件为结束时间(约为38.4亿年前),这也是内太阳系的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标志。
地球从46亿年前形成,在整个冥古宙中从一个炽热的岩浆球逐渐冷却固化(计算表明仅需1亿年),并出现原始的海洋、大气与陆地,但仍然是地质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遍布、熔岩四处流动,在41亿年前到38亿年前地球持续遭到了大量小行星与彗星的轰击,根据同时期月球撞击坑推算(月球面对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分大型盆地如危海、静海、澄海、丰富海和风暴洋也都是于此一时期撞击形成的),地球于当时形成了:
- 22000个或者更多的直径大于20千米的撞击坑
- 约40个直径约1000千米的撞击盆地
- 几个直径约5000千米的撞击盆地
且平均约每100年便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
冥古宙在38亿年前结束后,内太阳系不再有大规模撞击事件,而目前已知的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于北美克拉通盖层的艾加斯塔片麻岩及西澳那瑞尔片麻岩层的杰克希尔斯部分)也定年在38亿年前。
事件划分
编辑后期重轰炸期发生于冥古宙中,且对地球和月亮产生影响。因为这个时期的岩石几乎没有保存到现在的,所以并没有正式的细分。但月岩从40多亿年前就比较好的保存下来,因此月球地质年代的某些主要划分可参照用于地球的冥古宙划代。
岩石
编辑在20世纪90年代,地质学家从格陵兰西部、加拿大西北部和西澳大利亚州里确认到了某些冥古宙末期的岩石。现已知最早岩石的结构依苏阿绿岩带是于格陵兰发现,有着约38亿年历史的沉积层并混合贯穿岩石的火山岩脉所组成。零散的锆石结晶沉积在西加拿大和西澳的杰克山中的沉积物里,其中最早的约有四十四亿年之久的历史-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推测时间。
格陵兰的沉积层中含有条状铁层的地层,里面可能含有有机碳,这意味着那时很有可能已经出现可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对此也有很大的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比较可靠的定年应是36亿年前,但已知最古老的化石(于澳洲发现)是在那时的数亿年之后。
大气层和海洋
编辑在形成地球的物质当中,曾经存在过大量的水。 在地球的形成时期,其质量比现在的小,水分子也就更容易挣脱重力。据推测,当时氢[3]气和氦气在大气层中持续不断地逸散,然而,现时大气中高密度的稀有气体却相对缺乏,这表明,在早期大气层中可能发生过什么剧变。
大碰撞说认为,在地球的年轻时期,它的一部分曾受过撞击而分裂,分裂出去的部分后来形成了月球。然而在这种说法下,撞击应该会令一到两个大区域融化,现时的组成成分却与完全融化的假设并不相符,事实上也很难将巨大的岩石完全融化并混在一起。 不过相当一部分的物质仍被此次撞击所蒸发,在这颗年轻的行星周围形成了一个由岩石蒸汽组成的大气层。岩石蒸汽在两千年间逐渐凝固,留下了高温的易挥发物,之后有可能形成了一个混有氢气和水蒸气的高密度二氧化碳大气层。另外尽管当时表面温度有230℃,但液态的海洋依然能够存在,这得益于CO2大气层带来的高气压。随着冷凝过程继续进行,海水通过溶解作用除去了大气中的大部分CO2,不过其含量水平在新地层和地幔循环出现时产生了激烈的震荡。
对锆石的研究发现,液态水必然已存在四十四亿年之久,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时刻。 这需要有大气层的存在。
太古宙
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把甲烷为主的还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气转变为氧气丰富的氧化性的元古宙大气,从而导致了持续3亿年的地球第一个冰河时期——休伦冰河时期。太古宙时期有细菌和低等蓝菌存在。生物源叠层石可定年到35亿年前。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上一个宙是冥古宙,下一个宙是元古宙。而太古宙可细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定义
编辑太古宙以最古老的岩石为定义,大约距今40亿年。更早的时期则定义为冥古宙。因此,若更早的岩石被发现,太古宙的定义即可往更古时代推,冥古宙则会被缩短。
地质
编辑太古宙开始时,地球的热流是目前的三倍。太古宙结束时,地球的热流是目前的两倍。这些热量来自于行星吸积形成地核释放出的引力势能与当时丰度更高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热。
现存的太古宙岩石大部分是变质岩或火成岩。当时的火山活动极其猛烈、普遍,甚至喷出罕见的科马提岩,因此残留至今的太古宙地壳以花岗岩结晶为主,例如大面积熔岩或深成岩如花岗岩、二长岩、闪长岩、斜长岩、讃岐岩等。
太古宙早期的地球可能有不同于现今形态的板块活动。一些学者认为当时地球的温度过高,板块运动活跃,因此板块回收循环更快,阻碍了克拉通的形成直至地幔降温对流减缓。另外的学者认为大洋岩石圈的浮力大以至于不能俯冲消减,而太古宙岩石的缺少是由于后来地质侵蚀作用。
一派地质学家认为没有大型大陆地壳的存在直至太古宙末期,小型的原大陆(英语:protocontinent)由于当时剧烈的地质活动不能联合在一起。另一部分地质学家以理查阿姆斯壮为代表,认为地球五亿年时就有了现在规模的大陆,此后大陆地壳滑入地幔并维持着新地壳的诞生,使得板块运动保持着平衡。怀疑大陆存在的学者认为,长英质大陆板块形成于地幔热点而不是俯冲带。部分熔融的铁镁质通过底辟作用侵入地壳产生中性或长英质岩石。其他学者认为花岗岩质形成于俯冲带或聚合板块边缘的地质活动,并在太古宙之初就开始了。
天体物理学家计算得到青年太阳黯淡悖论,太古宙时期太阳的辐射热量输出仅为70–75%,但当时地球表面温度不低于目前水平。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仍没有公论。由于较少的陆地与云层覆盖,地球的球面反照率可能更低。太古宙存在液态水,可以从沉积原岩深度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得以确证。
太古宙末期,板块构造活动可能已经类似于现今的地球,例如有完好保存的沉积盆地,以及火山弧、陆内裂谷、大陆碰撞、全球范围的造山运动等证据暗示超大陆的形成与解体的循环。大洋盆地存在的证据可以从条带状铁矿、燧石矿床、枕状玄武岩得以证实。
目前于地球表面发现的最古老岩石也形成于太古宙早期。在格陵兰、加拿大地盾、怀俄明克拉通、波罗的地盾、苏格兰、印度、巴西、西澳大利亚、南非都有发现。太古宙岩石仅覆盖了现今全世界的克拉通大约7%面积。考虑此后的侵蚀与解体,现在约仅有5-40%的大陆地壳是在太古宙形成的。
始太古代
始太古代(Eoarchean)是太古宙第一个代,也是地球形成固态地壳后首先有地质记录的年代。它自40亿年前冥古宙结束后持续了4亿年,到36亿年前结束。地球的生命起源大致在这一时期,蓝菌门生物明确生存的时间可追溯至35亿年前。这时地球大气层中几乎没有氧,气压约在10到100巴之间(现代的10到100分之一)。
年代顺序
编辑始太古代最早被非正式地称为“早太古代”(已弃用)。
国际地层委员会现在认证始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一部分,这一时期地球刚从熔融的状态冷却下来。
始太古代下界或起点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定义为40亿年前。
瓦巴拉大陆在始太古代末约36亿年前出现。
地质
编辑在始太古代,地球首次形成固态地壳,不过并不完全,在其表面可能仍存在岩浆。始太古代的开端由内太阳系一次重大小行星撞击事件标记:即后期重轰炸期。始太古代规模最大的成岩是格陵兰西南岸的伊苏阿绿岩带,它在38亿年前开始形成。加拿大地盾的阿卡斯塔片麻岩年代约为4031 Ma,是现存最古老的成岩。在2008年,魁北克北部的Nuvvuagittuq绿岩带发现了年代约为4280Ma的成岩。These formations are presently under intense investigation.
大气
编辑次级分类
编辑- 始太古代— 4031–3600 Mya
- 阿卡斯塔纪— 4031–3810 Mya
- 伊苏阿纪— 3810–3600 Mya
古太古代
古太古代,或早太古代是太古宙第二个代,年代为3600至3200Ma——古太古代被精密定时,不与地球上任何岩层有关。最早的确切有生微生物席化石有3480Ma老,在西澳大利亚州Dresser组发现。瓦巴拉大陆是地球最早的超大陆之一,可能在这一时期形成。
约32.6亿年前,一颗直径约37到58km的小行星撞击于南非,创造了巴博顿绿岩带。
中太古代
中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个代,前一个是古太古代,后一个是新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这一段时期是以计时学定义,而非地球的特定岩层。在澳洲的化石纪录显示叠层石在这个年代开始出现。朋哥拉冰河时期发生于29亿年前。目前理论上存在的第一个超大陆瓦巴拉大陆在冰河期间的28亿年前分裂。
新太古代
特点
编辑新太古代早期出现了地球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冰河期,并延续3亿年,也就是28~25亿年之间。
太古代时期的火山和板块运动非常活跃,而且那个时候地球的地壳比现今的要来得薄,因此在很多地方可能都存在断层、开裂等现象。大块的大陆直到太古代晚期才出现,大部分时候,大陆以小块原始大陆的形式存在而剧烈的地质运动使得它们无法整合。
大气层在太古代已经形成,温度应该和现今差不多,但是浓度要高很多。大气层刚刚形成的时候主要成分应该是氦气和氢气。但是随着地球不断从内部释放出高温气体,大气层的主要成分逐渐变为二氧化碳,兼有甲烷、氮气和水。这一推测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这些温室气体防止了地球随着地质活动的减缓而逐渐冷却,因此是产生生命最重要的前提之一。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部分金属矿藏(铁、铜、锌、镍和金)都源于太古代,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丰富的巨矿在那个时候就产生了。
元古宙
元古宙(Proterozoic,符号PR),又称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Ma(百万年前),结束于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上一个宙是太古宙,下一个宙是显生宙。
Proterozoic由希腊语词根protero-而来,意思是更早;与zoic-,意思是动物。
生物
编辑元古宙早期大气的氧气含量逐步提高,但在地表还原性物质如铁、硫氧化耗尽之前,氧气占比不会很高。23亿年前,大气中氧气含量仅为1%-2% 。这一过程持续至条状铁层沉积停止,并在8.5亿年前陆壳完成氧化,大气中氧含量才开始暴增。这个时期已经发现了许多菌类、藻类化石和古代微生物化石,因此也被称为菌藻时代。在元古宙末期的埃迪卡拉纪生物大爆发,软体多细胞生物大量涌现,开始出现了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但这些动物都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遗迹。
大气
编辑元古宙中期发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冰川遗迹,如元古宙末期成冰纪的雪球地球时期。新元古代至少有四次全球冰期,如马林诺冰期、斯图尔特冰期等。
地质
编辑元古宙也曾发生广泛的地壳运动,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时期。在中国北方为吕梁构造期。元古宙时期的地层中蕴藏有丰富的铁矿、铜矿和稀土金属矿物。元古宙时期全球大陆继续增生。元古宙开始了超大陆旋回。现代大陆地壳的43%形成于元古宙,39%形成于太古宙,仅18%形成于显生宙。对花岗岩放射性定年表明,元古宙有五次大陆增生时期,但规模一次比一次小。
元古宙地层比较完整,较少变质,陆间海沉积分布广泛。元古宙前半时间占支配地位的是哥伦比亚大陆。形成于20亿-18亿年前,在13亿年前解体。罗迪尼亚大陆存在于新元古代(11.5亿到7亿年前),以劳亚大陆(今北美大陆)为核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形成了阿巴拉契亚山脉。
古元古代
古元古代(英语:Paleoproterozoic,符号P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亿年前(Ma),结束于16亿年前(Ma)。而古元古代期间蓝藻、细菌非常繁盛。
成铁纪
编辑成铁纪(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
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硅铁建造的主要时期,故名。其原因是大氧化事件,地球原始大气中还原性的甲烷被氧气所取代,导致铁元素的氧化沉淀,从而形成了众多铁矿床。然而在中国大陆,此时却并不发育硅铁建造。
层侵纪
编辑层侵纪(Rhyacian,符号PP2)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0±0百万年(Ma),结束于2050±0Ma。
此时期形成布希维尔德火成岩复合体(Bushveld Igneous Complex)及类似的入侵。
休伦冰河时期出现在层侵纪初期,并持续了一亿年。 第一个已知的真核生物开始在层侵纪时期进化。21亿年前的生物化石群( 弗朗斯维尔化石群)来自此时期。
造山纪
编辑固结纪
编辑固结纪(Statherian,符号PP4)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800±0百万年(Ma),结束于1600±0Ma。
固结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固结纪的上一纪为造山纪,下一纪为盖层纪。
中元古代
中元古代(英语:Mesoproterozoic,符号M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6亿年(1600Ma),结束于10亿年前(1000Ma)。
盖层纪
编辑盖层纪(Calymmian,符号M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600±0百万年(Ma),结束于1400±0Ma。盖层纪期间蓝藻、绿藻发育,出现大型宏观藻类。盖层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中元古代;盖层纪的上一纪为固结纪,下一纪为延展纪。
延展纪
编辑延展纪(Ectasian,符号MP2)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400±0百万年(Ma),结束于1200±0Ma。
延展纪期间出现有性生殖。
狭带纪
编辑狭带纪(Stenian,符号M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200±0百万年(Ma),结束于1000±0Ma。
狭带纪期间的叠层岩达到高峰,真核藻类继续发展。
狭带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中元古代;狭带纪的上一纪为延展纪,下一纪为拉伸纪。
新元古代
新元古代(英语:Neoproterozoic,符号N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百万年(Ma),结束于542±0.3Ma。
拉伸纪
编辑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
成冰纪
编辑成冰纪(Cryogenian,符号NP2)又名南华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720±0百万年(Ma),结束于635 Ma。
成冰纪【年代简介】
编辑成冰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新元古代;成冰纪的上一纪为拉伸纪,下一纪为埃迪卡拉纪。成冰纪分为Sturtian、Varangian、Smalfjord、Mortesnes。
成冰纪时期(Cryogenian Time),地球曾经发生过几次冷却事件,在当时冰川覆盖了地球表面大部分的面积。有些理论学说提出这些冷却事件应该是当时地球的冰河时期,因为跟地球经历过的冰河时期有点类似(指地质时间),或许当时的气候更加寒冷。
成冰纪【重大事件】
编辑有理论学说认为成冰纪当时整个地球冻成一个类似固体形态的巨型雪球。要得知这些寒冷时期的最佳的证据便是地球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寒冷气候(或许是周期性的冰河时期),出现雪球地球事件,时间大约发生在22亿年前,然后再次发生大约在7亿1000万年前,最后大约在6亿4000万年前。成冰纪时期的法定地质年代开始于7亿2000万-6亿3500万年前。
在扬子大陆北缘的裂谷构造环境,成冰纪岩浆侵位启动周围的地下水热液循环,岩浆岩本身由于高温水-岩反应出现18O亏损;在断裂塌陷之处出现局部地壳物质再循环,热液蚀变岩石发生重熔,从而形成低18O岩浆。显然,成冰纪时期地球上出现过岩浆热能驱动的大规模热液循环,是地质历史上“冰”与“火”之间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
成冰纪可能是地球史上最严峻的冰期,当时可能整个地球都被冰层所覆盖。而该冰期的结束可能间接促成了后来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但这个理论仍有争议。
埃迪卡拉纪
编辑埃迪卡拉纪(英语:Ediacaran),又称艾迪卡拉纪、震旦纪、文德纪,是元古宙最后的一段时期,其后紧接着便是显生宙的开端──古生代的寒武纪。埃迪卡拉纪一般指6.35-5.41亿年前。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称不同阶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科学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明确定义其年代,这是这个组织120年来首次对其加时期定义。最古老的动物遗迹可追溯至十亿年前,但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于埃迪卡拉纪。
名字来源
编辑埃迪卡拉生物群因为发现于南澳洲的埃迪卡拉山而得名。1946年,一位澳洲地质学家(Reg Sprigg)在古代的沙岩板中留意到一曾在这里发现显生宙以前的化石。研究这些化石的科学家(Martin Glaessner)认为这是珊瑚、水母和蠕虫的先驱。以后几十年,南澳洲还找到很多的隐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这些化石都叫作埃迪卡拉动物。一开始,人们认为埃迪卡拉动物是寒武纪的动物,但经过仔细的观察,埃迪卡拉生物群比寒武纪还久远,应属于埃迪卡拉纪。
本纪曾被一些人称为震旦纪(Sinian)。震旦纪的名称来源于中国,“震旦”是中国的古称。由于古印度人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被译为震旦,故名震旦纪。时至今日,中国学者仍经常这么称呼,中国教科书上一直称此纪为震旦纪。俄国人又把埃迪卡拉纪称为文德纪(Vendian),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又发现了一些古线虫动物的化石。
埃迪卡拉生物群
编辑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语:Ediacaran biota)是1946年发现于南澳洲埃迪卡拉(英语:Ediacara)山地的末远古系庞德石英岩中的化石群,这类化石群已在世界30多个地点被发现。
埃迪卡拉动物和今天的大多数动物截然不同,它们既没头、尾、四肢,又没嘴巴和消化器官,因此它们大概只能从水中摄取养份。大多的埃迪卡拉动物固着在海底,和植物十分相近,其他的则平躺在浅海处,等待营养顺水流而送上门来。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有一些化石比较像后来动物的先驱。
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埃迪卡拉动物分成两支,它们有的成功演化成更有活力,更具进攻性的动物,并在之后的寒武纪大爆发中大放异彩,成为现今大多数动物门的祖先。而有的则走向灭亡,它们的特征也永远消失于历史舞台上。
末期灭绝事件
编辑此为一次可能发生在约5.42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灭绝事件。该次事件包括疑源类生物的集体灭绝、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以及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一段地球生命空白期。
有部分生物存活过了这次灭绝事件,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续至今。然而,只有极少部分的生物种类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交界带两侧被同时发现。其中一种是凝集的有孔虫门生物 Platysolenites。 其他明显的幸存者,例如奇翼虫,被重新解释为与埃迪卡拉生物群无关。
古地理
编辑埃迪卡拉纪距今十分久远,对当时的地貌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因为缺乏植物覆盖,表面很有可能是荒凉的沙土地或岩石地。当时的大陆则是由一块主要大陆的和几块较小的组成的潘诺西亚大陆。当时的生物都生存在海洋。
显生宙
显生宙(英语: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前寒武纪。显生宙的上一个宙是元古宙,而细分后可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
古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一个代,上一个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中寒武纪、奥陶纪又合称早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又合称中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持续约3亿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廷续下,有些动物的活动转向干燥的陆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和类似哺乳动物的动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宣吿完结。
寒武纪
寒武纪(英语:Cambrian,符号 Ꞓ)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1亿年前-4.854亿年前。其名称来自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寒武纪”(日语:寒武纪 kanbuki)。
生物
编辑地球上首次出现了一批具有坚硬物质的动物。虽然当时都是海生动物,但能自由游泳的动物不多见,大部分动物都生活在海底或靠近海底的地方。
寒武纪动物空前的繁荣昌盛,可谓动物演化史上的大爆炸。新产生的动物类群有一些在寒武纪末就已经消亡了,例如:古虫动物门。大多数动物类群都是在寒武纪出现的,包括人类所属的脊索动物门。
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奇虾、腕足动物、软舌螺和古杯动物,还有一些属于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和现代演化动物群的动物也已经出现,但是占比太少,如珊瑚、腹足纲、单板纲、喙壳纲和一批原始软体动物。
气候
编辑寒武纪初期似乎发生了一次全球变暖事件,因此淹没了大片的低洼地,导致海平面较高,再加上潘诺西亚大陆正在分裂,形成了很长的海岸线;为新的物种诞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产生了大量具有坚硬物质的动物,这类动物形成化石很容易,和前寒武纪时期的动物不同,寒武纪和之后的动物留下了大量化石。
古地理
编辑在寒武纪时期,潘诺西亚大陆已经分裂为一个主要的冈瓦纳大陆和三个较小的大陆:劳伦大陆(北美洲和格陵兰的部分地区),波罗的大陆和西伯利亚大陆。陆地主要聚集在南半球区域,但正在向北漂移。
劳伦大陆被巨神海与波罗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分开。托恩基斯特海位于波罗的大陆和阿瓦隆尼亚之间。汉特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和波罗的大陆之间。
寒武纪时期的冈瓦纳大陆主要包括以下地块:
- 1.经典的冈瓦纳大陆各区域:
- 2.在寒武纪时期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地块:
寒武纪【纽芬兰世】
纽芬兰世(英文:Terreneuvian)是寒武纪第一个世,始于5.41亿年前,终于5.21亿年前。它又再被细分为两个时期:排碧期以及寒武纪第十期。纽芬兰世在2007年首次被人提出。
寒武纪【第二世】
寒武纪第二世(英文:Cambrian Series 2)是寒武纪未命名的第二世,始于5.21亿年前,终于5.09亿年前。第二世位于寒武纪纽芬兰世以及苗岭世之间,又再被细分为两个期间:还未命名的寒武纪第三期和寒武纪第四期。不过第二世尚未由国际地层学委员会正式定义,缺乏精确的下界和细分阶段。
寒武纪【苗岭世】
苗岭世(英文:Miaolingian)是寒武纪的第三个世,始于5.09亿年前,终于4.97亿年前。苗岭世位于寒武纪第二世以及芙蓉世之间,又再被细分为三个期间:还尚未被命名的寒武纪第五期、鼓山期以及古丈期。苗岭世是于2018年正式命名。
寒武纪【芙蓉世】
芙蓉世(Furongian)是寒武纪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世,始于497百万年前,终于485.4百万年前。芙蓉世位于寒武纪苗岭世以及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之间,又再被细分为三个期间:排碧期、江山期以及还未命名的寒武纪第十期。
命名
编辑芙蓉世以前曾被称为寒武纪“第四世”,以替代“上寒武世”(Upper Cambrian)及地区性命名的“湖南世”(Hunanian)。2003年,国际地层委员会批准“芙蓉世”为正式名称。芙蓉代表莲花,也是湖南的代表花。
定义
编辑芙蓉世的下界定义与排碧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相同,都是以497百万年前首次出现三叶虫Glyptagnostus reticulatus为界。而芙蓉界的上界则是与特马豆克期的下界与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相同,特征是485.4百万年前牙形石 Iapetognathus fluctivagus的首次出现。
生物地理学
编辑芙蓉世三个期中的两个都是由三叶虫的首次出现来定义,排碧期是以Glyptagnostus reticulatus的首次出现为界,而江山期则是以Agnostotes orientalis为界。而仍未命名的寒武纪第十期则可能以 Lotagnostus americanus或牙形石 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的首次出现为界。
奥陶纪
奥陶纪(英语:Ordovician,发音: /ɔːrdəˈvɪʃən/,符号O)是地质时代中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4.85亿年前,结束于4.43亿年前。
历史沿革
编辑1879年,地质学家查尔斯·拉普沃思将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纪下层定义并命名为奥陶纪。“奥陶”(Ordovices)之名来自英国威尔士一古代凯尔特人部落奥陶维斯人。
“奥陶纪”之译名最早见于由章鸿钊和翁文灏(1916) 编写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纪》,后被地质工作者广泛使用,包括日本学者小林贞一(1929)、山成不二(1925)等。
直到1960年,奥陶纪的定义才正式获得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可。
生物
编辑海洋
编辑奥陶纪由于浅海广布、气候适合,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海生无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分异更为显著,占绝对优势。浅海滋生着底栖的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海百合、海林檎、苔藓虫、珊瑚、海绵类、喙壳类、角石类、牙形石、几丁石、层孔虫等。深水、滞流静水海域不适合底栖生物生存,海面漂浮着笔石类、有薄壳的纤小动物,如叶虾类,这些可以顺洋流漂浮,成为广布的化石。
笔石最早出现于寒武纪中期,在奥陶纪大量繁盛,主要营漂浮方式,分布广,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奥陶纪重要的分层化石。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为主,中期正笔石类中的无轴亚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轴亚目的雕笔石出现;中、晚奥陶世是正笔石类的鼎盛时期。
三叶虫和腕足类都很繁盛。奥陶纪主要的三叶虫有栉虫目、镰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球接子目等,腕足类中有绞纲的正形贝类、扭月贝类占重要地位。
陆地
编辑绿藻在寒武纪晚期和奥陶纪很常见。陆生植物可能是从绿藻进化而来的,最初以微小的非维管植物形式出现。在最上层的奥陶系沉积物中发现了来自陆生植物的孢子化石。
最早的陆地真菌可能属于球囊霉目(Glomerales),通过菌根共生可使植物在陆地上的扩张中起着重要作用,使植物细胞可利用矿物质养分。在威斯康星州发现了这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化石,其地层年代大约为4.6亿年前,当时的陆生植物群只有非维管植物。
地史
编辑奥陶纪时期的大陆由主要的冈瓦纳大陆和其他三个较小的大陆: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以及一系列小型孤立陆块构成。小型孤立陆块在寒武纪时期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波罗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被托恩基斯特海之间略微分开。劳伦大陆正在向北漂至赤道。巨神海将冈瓦纳大陆和波罗的大陆隔开。西伯利亚大陆已经漂移至赤道以北区域。
奥陶纪的海侵是在寒武纪海域延续下来的。扬子陆块、华北陆块西部边缘地带,在中、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略有上升,奥陶纪早期地层缺失,较新的奥陶纪地层与寒武纪呈假整合接触。在华北陆块的中、东部和扬子陆块,奥陶纪、寒武纪地层皆呈整合接触。中奥陶世之后华北陆块上升为陆地,除西部边缘地区外,晚奥陶世没有沉积。
阿瓦隆尼亚从冈瓦纳大陆的北部边缘脱落,并向北漂移。瑞亚克洋在阿瓦隆尼亚和冈瓦纳大陆之间开裂形成。晚奥陶世时期,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碰撞,巨神海因为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的合并而缩小。而组成欧洲的另一部分(Armorica Terran Group)仍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
哈萨克地块于奥陶纪时期形成,孤立于当时其他大陆之外,其地块在石炭纪时期才和西伯利亚大陆碰撞。
奥陶纪时期每年撞击地球的陨石数量是现在的约100倍。
加里东造山运动
编辑加里东造山运动在地台区表现为频繁的震荡运动,地槽区有较多的火山喷发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如北方地槽区。
- 欧亚大陆有4个稳定的克拉通(俄罗斯陆块、西伯利亚陆块、华北陆块、扬子陆块)。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被海水侵入,形成浅海水域,克拉通周围被地槽区围绕。俄罗斯陆块、扬子陆块的南缘,呈东西向条带状的古地中海,南缘止于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中部、伊朗南部、印度半岛北部,向南经中南半岛与澳大利亚东、北部奥陶纪的海域相连,更南可能伸延到南极地区。
- 北美大部为地台浅海区,沉积以石英砂岩、页岩、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不大。北美大陆的东西侧为地槽区的海域,西部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东部有硬砂岩、泥岩和火山岩。南美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带为地槽海域,中北部为地台浅海海域。
- 南大陆的周围边缘地带被地槽区、地台型海域围绕,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西南部、南美东部、南极洲东部皆为陆地。
气候
编辑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海平面在特马豆克期达到了显生宙以来的最高水平;晚期冈瓦纳大陆发生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寒冷的极地气候。
按古地磁数据,奥陶纪南极最初从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南部(早奥陶世)的某个位置向北迁移到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地中海沿岸位置(中奥陶世),然后移至西非位置(晚奥陶世),这与非洲冰碛层的分布于南极圈内的解释是吻合的。冈瓦纳大陆东部仍处于赤道附近。北美、西伯利亚、中国华北有蒸发岩沉积,推测为干热气候环境,属低纬度地区。奥陶纪北极位于南太平洋,大陆地区基本位于南半球,从沉积物看,当时南半球的气候分带比较明显。由于晚奥陶大冰期的存在,导致海平面的全面下降。
志留纪
志留纪(Silurian,符号S)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志留纪的开始表示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的结束,此事件造成了85%的物种灭绝。
其重要的进化里程碑是维管植物和有颌鱼类的出现;节肢动物的登陆以及维管植物的扩张形成了大范围的陆地生物群,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绿地以及成分主要是节肢动物的陆地动物群。然而直到泥盆纪多样化事件之后,陆地生物才对地球具有重大影响。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因此又常被称为“笔石时代”。
词源
编辑志留系一名源于威尔士地区一个古老部族志留人。中文名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志留纪”(音读:シルキ,罗马字:shiruki)。
研究历史
编辑英国地质学家莫企逊根据1831年威尔士南部的早期古生代研究结果,于1835年定义了志留系,以威尔士的凯尔特人部落志留人来命名该地层,效仿了他的朋友亚当·塞奇威克,亚当以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命名寒武纪。该名称并未表明志留纪岩石的外观与志留人居住的土地之间有任何关联。1835年,莫企逊和亚当提交了一份联合论文,题为“志留系和寒武系的地层体系”,展示了沉积层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年代顺序。这是现代地质年代测量的萌芽。
1839年,莫企逊的作品《志留纪体系》(英文:The Silurian System)出版后,这个地质时期的定义开始被学界接受。
然而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与亚当的寒武系定义地质年代重叠,引发了激烈的分歧,此莫企逊和亚当绝交。1879年,查尔斯·拉普沃思把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系下层命名为奥陶系。Silurian的早期替代名称是“Gotlandian”,以哥得兰岛的地层命名。
法国地质学家约阿希姆·巴兰德在基于莫企逊的志留系定义上较广泛意义上使用了志留纪一词,这一点比后来的现代知识更合理。他把波西米亚的志留纪地层分为八个阶层。1854年,爱德华·福布斯对它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巴兰德志留纪地层的后期,“F”、“G”和“H”被证明是泥盆纪的。尽管对地层的原始分组进行了这些修改,但公认的是,巴兰德将波西米亚地层确立为研究化石的经典地层。
地层
编辑志留纪地层在世界分布较广,浅海沉积在亚、欧、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非洲、南极洲大部分为陆地。
志留纪的分层系统,笔石为首选门类,兰多维利、文洛克、罗德洛3个统均在英国确立。此外,在挪威南部、加拿大东部的安蒂科斯蒂岛、瑞典的哥德兰岛、乌克兰的波多利亚地区、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地区,都有发育良好的志留纪地层、生物群。
志留系的顶界,已选定均一单笔石(Monoraptusuniformis)生物带的底为界,选择捷克、斯洛伐克的巴兰德地区克伦克剖面作为其界线层型剖面。志留系的底界,用笔石(Parakidoraptus acuminatus)带的底界为界,界线层型选在苏格兰莫发地区的道勃斯林(Dobs Linn)剖面。由于该剖面地质构造复杂,岩相单一,化石单调,沉积环境不适宜于底栖生物,所以这个方案尚待继续检验。
志留系的分层,包括4个统:
生物
编辑志留纪生物群继承了奥陶纪末期的生物群,许多种类在经历奥陶纪末期灭绝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复苏阶段。
海洋
编辑笔石是海洋表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笔石以单笔石类为主,如单笔石、弓笔石、锯笔石、耙笔石等。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在地层对比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浅海底栖生物中,腕足动物的数量最多。壳长可超过80厘米,发育匙形台、五房贝族是最具特征的一类,始于晚奥陶世,到志留纪鼎盛。无洞贝族、无窗贝族、石燕贝族,自奥陶纪之后,稳定发展,后来成为腕足动物的主要族群。在奥陶纪繁盛的正形贝、扭月贝,到志留纪明显衰落。
珊瑚和层孔虫也较繁盛,常形成生物礁、生物丘、生物层。四射珊瑚、床板珊瑚、日射珊瑚常发现于兰多维列世晚期以来的海中,数量种类繁多,这几类珊瑚、层孔虫至泥盆纪到达鼎盛。
与奥陶纪相比,角石类明显减少,许多种类已宣告灭绝;中国扬子区盛产以四川角石属(Sichunocers)为主的鹦鹉螺。海百合纲是当时最为繁盛的一类棘皮动物,在中国兰多维列世中常见的花瓣海百合属(Petlocrinus),其个体形状与现代的海百合差别很大。
在志留纪,甲胄鱼类开始兴盛;同时三叶虫明显衰落,只在局部可见,如中国扬子区的王冠虫属(Coronocephlus);板足鲎是志留纪无脊椎动物中的上层掠食者一类代表,能游泳,栖息于海洋,半咸水甚至淡水中。
牙形石演化快、分布广,继笔石之后,对比志留纪地层的又一重要的化石。
志留纪保存了可靠的最早有颌鱼类化石,但数量少;志留纪有颌鱼类化石在中国相对较多,最早见于兰多维列世的晚期地层。
陆地
志留纪是最早具有大范围陆地生物群的时期,其形式是沿着湖泊和河流的绿地。然而直到泥盆纪多样化事件之后,陆地生物才对地球具有重大影响。
地史
编辑志留纪地貌具有高海平面、相对平坦的土地、多岛链等特征。
冈瓦纳大陆继续缓慢地向南漂移至高纬度地区。阿瓦隆尼亚大陆、劳伦大陆和波罗的大陆一起漂移到赤道附近,并经过加里东造山运动形成欧美大陆。
泛大洋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其他海洋包括:特提斯洋(分为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两个阶段)、瑞亚克洋、巨神海和在这期间新形成的乌拉尔洋。
气候
编辑志留纪早期,南极冰盖快速消融,导致大气环流减弱,纬向气候分带不明显,深海部分相对较暖,含氧量较低,易成滞流。除高纬度的冈瓦纳大陆外,大都处于相对干热、温暖的气候下。
- 在兰多维列世初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带来普遍的缺氧环境,广布的黑色笔石页岩;
- 碳酸盐岩和生物礁的广泛分布,在北美、北欧尤为明显,显示了较温暖的古气候特点;
- 志留纪的红层普遍发育,在哈萨克地块、中国华南地块、西伯利亚大陆、波罗的大陆等板块中均有发现;
- 志留纪的蒸发岩发育在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反映了干旱、炎热的古气候面貌。
兰多维列世
兰多维列世(英语:Llandovery)是志留纪的第一个世,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33亿年前。兰多维列世在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之后。该灭绝事件灭绝了85%的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兰多维列世时期,珊瑚大量繁殖形成大片的珊瑚礁,并持续到泥盆纪时期。泥盆纪时海水温度上升,珊瑚大片死亡。兰多维列世末期发生艾尔维肯灭绝事件,灭绝了50%的三叶虫和80%的牙形石。
志留纪初期
编辑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后,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片大陆被重新淹没。幸存的物种大量繁殖,生物多样性开始回升。此时生物群落分布广泛但物种较为单一。
GSSP
编辑兰多维列世以英国威尔士卡马森郡兰多弗里地区命名。志留纪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位于苏格兰邓弗里斯-加洛韦地区。兰多维列世下边界定在笔石Akidograptus ascensus最初出现的地方,上边界目前定在疑源类动物5号生存带与Pterospathodus amorphognathoides最后出现的位置之间,但有人主张把上边界定在艾尔维肯2号基准点稍上,与笔石murchisoni生存带末端相近。
下分期
编辑区域分期
编辑在北美洲,有时人们会把兰多维列世分为以下两期:
- 亚历山大期(Alexandrian):兰多维列世早期
- 安大略期(Ontarian):兰多维列世晚期
在爱沙尼亚,兰多维列世被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朱鲁期(Juuru):兰多维列世早期
- 莱库拉期(Raikküla):兰多维列世中期
- 阿达维尔期(Adavere):兰多维列世晚期
古生物
无颌总纲生物 | |||
---|---|---|---|
生物 | 生活时期 | 描述 | |
Jamoytius | 鲁丹期到特列奇期 | 身体细长,有背鳍和臀鳍,臀鳍长度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 |
头足纲生物 | |||
---|---|---|---|
生物 | 生活时期 | 位置 | 描述 |
房角石 | 大坪期到侯默期 | 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附近的浅海地区 | 头足纲的松卷角石 |
植物
编辑在中国和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兰多维列世的孢子植物化石,但此时维管植物尚未出现。
陆地动物
编辑2020年人们发现了生活在4.37亿年前的早期蝎子Parioscorpio venator,是已知最早的陆地生物。其呼吸器官结构证明它能在陆地上生活。
珊瑚礁扩张
编辑兰多维列世的珊瑚礁比今天的大得多,且能在高纬度生长。珊瑚的共生体在此时期不断进化。但是泥盆纪时期水温上升,珊瑚大片死亡。
艾尔维肯灭绝事件
编辑艾尔维肯灭绝事件是志留纪三次小型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中的第一次,其余两次分别是穆德灭绝事件和劳阶灭绝事件。
经过
编辑灭绝持续了二十万年,跨度达到整个文洛克世。灭绝分为八个周期。前四个周期循环长度是31,000年,与米兰科维奇循环吻合。第五、第六个周期的长度分别是16,500年和19,000年。最后两个周期循环长度与米兰科维奇循环长度差值更大,吻合可能性更低。
灭绝物种
编辑此次灭绝从深海开始,并蔓延到浅海。其中,笔石、牙形石和三叶虫灭绝数量较多。三叶虫有50%灭绝,而牙形石灭绝了80%。
地球化学
编辑第一个灭绝周期结束时,δ13C从+1.4‰上升到+4.5‰,δ18O从−5.6‰上升到−5.0‰。
此论文未写完,请见谅【若有时间必定完成】请见谅!!!
- ↑ 好奇动物. 【科普动画】回顾地球46亿年间不同时期的精彩生命,带你了解地球生命的时间轴,回顾每个时期最独特的生物~_哔哩哔哩_bilibili. www.bilibili.com. [2022-02-21] (中文(简体)).
- ↑ 地球最黑暗的時代——冥古宙陸殼形成之初地獄般的模樣, [2022-02-21] (中文(中国大陆))
- ↑ 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