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先世,顧名思義,是指漢民族前身的各氏族部落,可稱為先漢,類同吐蕃帝國之前的雪域各文化人群歷史,或蒙古帝國以前的草原各文化人群歷史,或統一新羅以前的朝鮮族先世各文化人群的歷史,以上東亞地區的原居民各民族均屬於蒙古人種。


神話與傳說

編輯

神話時代

編輯

根據漢族流傳的古代神話及相關古代文獻記載,世界最初是一片渾沌,這片混亂、什麼都沒有的世界不知道過了多久,被後世人稱之為「盤古」的一位神在渾沌中誕生,同一時間,渾沌中輕的物質上升、重的物質下沉,輕重分開就形成「天」與「地」,最初「天」與「地」很接近,但每過一日,天就升高一丈、地就增厚一丈,盤古神亦長高一丈,就這樣過了18000年,天與地已經分開很遠,這時,盤古神的身體變化為自然界上的一切[1][註 1]

在創世之後,接著就是三皇的時代[註 2],早期傳說指出,男神伏羲與女神女媧結合,生下四神,分別是青木榦、朱四單、戮黃難、灘墨榦,負責管理世界的山川、氣侯、時間等秩序,從後來「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來看,水正玄冥、木正句芒、金正蓐收、土正后土這四正之官——可能還包括火正祝融——皆具有祭祀四神的職能,類似溝通神明的巫師[註 3]

後來世界出現劫難,支撐天地的「四極」被毀,「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一幅地獄慘況,於是女媧以「五色石」填補破損的天,以大鼇之四足來代替「四極」支起上天,殺黑龍等「食顓民」、「攫老弱」的猛獸,又用蘆灰——類似息壤[12]的東西——來止息洪水[13]。在漢族神話的另一個版本裏,發生一場幾乎將人類滅絕的大洪水,伏羲與女媧作為一對兄妹因為被龍背負上天而得以倖存,洪水過後,伏羲與女媧互為婚姻,繁衍出後世全人類[14][15]。又有神話相傳人類是由女媧神用泥土創造出來[16]

在伏羲與女媧之後,被稱之為赤縣神州的土地上出現過很多氏族,如容成氏、大皞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等等,這些氏族在史籍上僅留下稱呼,其他信息皆茫然無考[註 4],這些氏族活動的時代被稱為「至德之世」,例如容成氏時代「道路雁行列處,托嬰兒於巢上,置餘糧於畮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19],赫胥氏時代的「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20],眾多氏族中,有巢氏、燧人氏與大皞氏對後世有比較大的影響,燧人氏「鑽燧取火」煮熟食,有巢氏「搆木為巢」建屋,都改變了住民的生活方式,燧人氏後世不顯,應在後來氏族部落的戰爭中滅亡,有巢氏則因為內亂而亡[21][22]

大皞氏與少皞氏同以「皞」命名,彼此很可能有血緣關係,大皞氏的居地位於濟水流域,南及淮北的陳國[23],後來大皞氏有一支後裔遷徙至鄂西川東一帶聚居,在當地遂步建立起名為「巴」的國家,不過在商代末年之前,后稷姬棄的一支後裔逆襲成為巴國的統治階層[12]

當時「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彷彿人類的黃金時代,這三十萬年的太古(神話)時代[24]留給後人的都是美好的想像。

直至神農氏時代,人民開始以耕作為業[25],後來在各氏族的鬥爭中,有熊氏黃帝崛起,繼承神農氏成為強而有力的氏族共主(帝),開啟同樣受後世稱頌的五帝時代。

王者傳説:黃帝氏與其姻親集團

編輯

古老相傳,黃帝與炎帝是少典氏與有蟜氏這兩大氏族的共同後裔[26][27],黃帝因姬水(今潩水河)[28]之名而得姓姬,炎帝因姜水(今橫水河)[29]之名而得姓姜[註 5],從地理位置上看,少典氏與有蟜氏兩大氏族的共同聚居地至少東至鄭州一帶、西至岐山一帶,已囊括河洛盆地與關中平原及其之間的地區,其中有蟜氏主要聚居於東部的河洛盆地[30],西部的關中平原則由少典氏所佔有[註 6]

黃帝又有軒轅氏、有熊氏的稱號,傳說因其居地而得名,《山海經》是最早記有軒轅一名的傳世文獻,如「軒轅之丘」、「軒轅之山」、「軒轅之國」、「軒轅之臺」,但《山海經》地名的具體位置已難以考實。傳說黃帝統治期長達三百年[32],又有軒轅氏、有熊氏的氏族稱號,黃帝顯然並不是某一人的特稱,而是氏族歷任酋長(統治者)的共同稱號,出自有熊氏、軒轅氏或黃帝氏這一氏族甚至是同一家族,既然黃帝非一人,那這些散見於《山海經》的「軒轅」地名,極可能是黃帝氏歷任統治者(酋長)曾經活動的居地,一如後來夏王朝的諸王也遷移至不同的居地,不過「有熊」的位置卻是清楚的,在今鄭州一帶[33][34]。由此可知有熊氏的居地位於嵩山山脈東麓的平原,作為有熊氏母系的有蟜氏,有熊氏的酋長很可能繼承有蟜氏的居地,如此一來,嵩山山脈及其周邊平原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區是在初興的有熊氏控制之中。

雖然黃帝在傳說中地位非常高,後世很多家族皆出自黃帝,但黃帝並非生來就是最高統治者,在有熊氏之上還有神農氏的炎帝[註 7],神農氏出自與有熊氏同一父系的少典氏[26],至黃帝帶領有熊氏崛起之前,神農氏已歷「十七世」,代表炎帝這一稱號與黃帝同樣並非特指某一人,而是一連串前後相承的酋長稱號[38],神農氏除了統治自己居地的關中平原以及有熊氏外,自有熊氏東至沿海的夙沙氏亦由神農氏炎帝管理[39][40],也曾經封禪泰山[41],神農氏的分支之一有逢氏亦遷至今山東省一帶定居[42][12],可見黃河中游流域及黃河下游流域的山東地區已經統一起來,至少在名義上由同一位酋長或同一氏族所統治。

神農氏正如其氏族名,擅長農業,對農業技術的擴散作出令後世留下深刻印象的貢獻[43][44][45],從考古研究可知,公元前3000年以前整個黃河中游流域全境已經是一個以黍、粟為主,稻為輔的原始農耕區[46][47]

神農氏統治的末年,位於黃帝氏領地以東,以泰沂山脈為居地的蚩尤氏族[註 8]率先採用金屬為兵器[51],開始向神農氏的權威發起挑戰[37],對於共主炎帝來說,顯然是「作亂」[52],同樣以炎帝為共主的有熊氏於是站到與蚩尤氏對立的陣營,當炎帝兵敗「涿鹿之河」後,有熊氏黃帝開始接手對付蚩尤氏的戰爭[37],相傳黃帝打敗蚩尤氏的地方是「涿鹿」(又名濁鹿)[53][34],從有熊氏與蚩尤氏的領地位置來看,涿鹿當在泰沂山脈與嵩山山脈之間[註 9]

古來名涿鹿之地不一,揆諸地理,以山陽縣(今修武縣)之濁鹿(涿鹿)最切合形勢[56],是蚩尤氏向西攻打神農氏部落共主的必經之途,南臨黃河,也有一片平坦的平原,符合「涿鹿之河」及「涿鹿之野」[27]的記載,炎帝亦曾在山陽縣東北方向的淇山以南一帶(約今林州市)活動[45],佐證蚩尤氏曾與炎帝「爭於涿鹿之河」的記載[37][22],也符合蚩尤被殺於「冀州之野」[57]、「中冀」[37]的記載。

涿鹿之戰,黃帝一戰而滅蚩尤氏[34],涿鹿一帶隨後被改稱為絕轡之野[37],蚩尤氏覆亡後,炎帝尚未高興多久,有熊氏就成為神農氏共主的挑戰者,黃帝率領有熊氏及各氏族部落的聯軍攻打炎帝,於當時炎帝的居地阪泉[註 10]與神農氏的軍隊作戰[27][58],炎帝三戰三敗,此戰過後,有熊氏黃帝正式取代神農氏炎帝成為黃河中游及下游流域的共主(帝),據傳,黃帝氏在平定蚩尤氏、神農氏後,其勢力範圍[註 11]

涿鹿之阿,即涿鹿平原[34],其地大約在鄭州黃河段以北的「絕轡之野」一帶[註 12],如在修武縣一帶,正好位於上述勢力範圍的中心地區[註 13]。當黃帝討平「不順者」後,自不必再「遷徙往來無常處」,故而「居於軒轅之丘」,軒轅之丘實際位置不詳,但當在有熊氏領地之內,不會離鄭州太遠,而且黃帝成為各氏族共主後,亦沒有理由長期遠離有熊氏舊地,黃帝所居的軒轅之丘應在今河南省境內[64]

不過黃帝氏並非只在軒轅之丘一帶活動,也曾經在洞庭之野、空桐山[65][34]、具茨山一帶活動,甚至親自上泰山封禪,這些應是後世巡狩之禮的濫觴[註 14]

當黃帝穩定中原地區的各氏族共主之位後,率軍北上至釜山區域一帶,與名為「葷粥」的敵人交戰並取得勝利,在交戰地區帶來另一個「涿鹿」地名,以黃帝戰勝蚩尤氏之地「涿鹿」命名來紀念黃帝氏族戰勝葷粥部落所取得的勝利。

繼黃帝氏之後成為黃河中下游流域氏族共主(帝)的是少皞氏,傳說中並沒有關於少皞氏以武力取代有熊氏的只語片言,可見少皞氏是以較為和平的方式接替有熊氏成為氏族共主,而且少皞氏與有熊氏有血緣關係的顓頊氏關係密切[69],當時很可能已經存在一套共通規則,令氏族共主(最高酋長、帝)的至高職位能由數個家族共同壟斷,在黃帝為氏族共主時期,少皞氏就與有熊氏有著密切的關係,「命少昊清司馬鳥師」,是黃帝氏統治集團的一支[37]

少皞氏的居地大約位於魯國一帶[70],東至郯國[71],而屬於少皞氏世官的爽鳩氏居於齊國[72],故此整個泰沂山脈周邊一帶都是少皞氏的直轄區,從有熊氏手上接過氏族共主的少皞氏酋長名叫摯,按傳說中黃帝至顓頊之間有昌意、韓流兩代人[12],則少皞氏壟斷氏族共主之位只有兩代人的時間。

少皞氏除了以鳥名官,當時已存在火正祝融、水正玄冥、木正句芒、金正蓐收、土正后土這五個重要官職[73]

繼少皞氏之後為顓頊氏[74],顓頊氏又稱高陽氏[27],出自黃帝氏,即是黃帝的家族[75][76],顓頊氏繼承少皞氏成為氏族共主之際,一度受到另一氏族——神農氏炎帝的一支後裔——共工氏的挑戰[12][60][77],顓頊氏的居地主要在衛國[23]以及泰沂山脈一帶[78],少皞氏的居地也由顓頊氏所繼承。

顓頊氏的分支有鯀、老童,鯀即是夏后氏祖先[75][76],而老童就是戰國七雄之一楚國王室的祖先[註 15],老童後裔的一支黎曾壟斷火正祝融這一職務,所謂祝融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顯然與高陽氏有密切的親緣關係,又有一支後裔女修與少皞氏的一支結合,成為秦國王室的起源[註 16],顓頊氏的另外一支後裔有虞氏是田氏齊國的祖先[87][88],即是夏后氏及戰國時代之秦、趙、楚、齊這四大諸侯國皆與顓頊氏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

史載繼高陽氏顓頊之後,由高辛氏帝嚳擔任氏族共主[註 17],高辛氏與高陽氏同樣是黃帝氏的分支[91],曾經與高陽氏對抗的共工氏亦與高辛氏產生矛盾,但並沒有影響高辛氏的統治[80]。據傳說,高辛氏分別與陳鋒氏、娵訾氏、有娀氏、有邰氏等四個氏族通婚,這五個氏族的互動分化出以放勳、摯、契、棄為祖先的新氏族部落[91][92][93][75][76]

  • 高辛氏與娵訾氏聯姻而生下摯,與少皞氏祖先摯同名,可能是因為高辛氏或娵訾氏與少皞氏有關聯,摯成為氏族共主後不久就被放勳所替代。
  • 高辛氏與陳鋒氏聯姻而生下放勳,即是帝堯,是陶唐氏的酋長。
  • 高辛氏與有娀氏的簡狄生下的契氏[註 18]是商部落的祖先,契氏可能與擔任火正祝融的閼伯有更緊密的關係,契氏的後裔相土就曾擔任火正祝融[98][97][註 19]
  • 高辛氏與有邰氏的姜嫄生下棄氏[註 18],是周部落的祖先,後因善於農事而被陶唐氏封為后稷,世襲后稷一職,居於有邰(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一帶[33])。

除此之外,帝鴻氏也是出自高辛氏[69]

陶唐氏帝堯,是傳說中五帝倒數的第二位,陶唐氏壟斷氏族共主之位118年[91]。在陶唐氏統治的晚年,中原地區發生洪水,高陽氏後裔的鯀[註 20]。被陶唐氏的帝堯派遣去治水,但歷經九年都不成功,同時帝堯也在選擇氏族共主的繼任人,最後放棄兒子丹朱,改為選擇桃姓有虞氏的舜作為繼任人,並將兩位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在匯入黃河的媯水邊(今中國山西省永濟一帶)實現陶唐氏與有虞氏的聯姻[106]。當帝堯確立舜為氏族共主(帝)繼承人後,鯀和共工氏卻表示反對,引發帝堯與共工氏、鯀之間的戰爭,共工氏、鯀皆被平定[107],共工氏被放遂至北部的幽都地區(今中國北京市一帶[34]),鯀因為治水無功,被帝堯派舜殺鯀於羽山(今中國山東省臨沂縣與贛榆縣一帶[34][108])。

舜在帝堯統治的最後8年即已掌控氏族共主的權力,在此期間,高陽氏後裔的八個氏族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以及高辛氏後裔的八個氏族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被舜所起用,將這十六個氏族成為自己的支持者,除此之外,在舜的運作下,帝堯以鯀之子禹為司空、棄氏為后稷[註 21]、契氏為司徒、皋陶為大理、垂為工師、伯益為虞人、伯夷為秩宗、夔為典樂、龍為納言,令以陶唐氏與有虞氏為首的氏族部落聯盟得到各氏族首領的支持,同時舜又將帝鴻氏後裔渾敦、少皞氏後裔窮奇、高陽氏後裔檮杌以及縉雲氏後饕餮這四個合稱為「四凶族」的氏族流放到邊遠地區[84],其中身為神農氏炎帝後裔的饕餮,即是三苗氏[109][34],其中也包含部分高陽氏的分支[57]。當帝堯過世後,舜為帝堯服三年之喪後才出任氏族共主。

帝堯之子丹朱被稱為「帝丹朱」[89],可能在有虞氏成為氏族共主之前,丹朱曾經成氏族共主。

有虞氏繼陶唐氏之後成為氏族共主(帝),帝舜,姚姓,是高陽氏分化出的一支氏族[91],居於今黃淮之間的山東省地區[註 22][註 23]

舜成為氏族共主(帝)後,早前被流放至南方洞庭湖至彭蠡澤之間[114]的三苗氏因為不同意舜繼堯位的權力更替,於是起兵造反[115],不久,三苗國發生內亂,於是步入權力中心的禹受到帝舜的任命,統率軍隊南攻三苗國,用了30日的時間擊潰三苗國,但未能徹底平定三苗國,經由帝舜採用「誕敷文德,舞干羽於兩階」等德化柔和手段,用了70日的化解三苗氏對氏族共主有虞氏的敵對情緒,才徹底安定南方氏族,算上戰爭的30日,平定三苗國總共用了100日[116](一說為三年[21])。

帝舜平定三苗氏之後,封其弟象於有庳[117](今中國湖南省永州市一帶[34]),又派禹接下其父鯀的末竟之業,帶領大費(又名伯翳、伯益)、契、伯夷等人負責治水工作,這一做就是十三年,這段時間,禹走遍四瀆流域以研究治水方法,治水的過程非常艱苦,根據傳世文獻,涉及的地理範圍並不十分清晰,但至少可以確定北抵燕山及太原、西到隴西、東盡大海、南達巴蜀及長江以南的江東等地,同時也令大禹及其上司帝舜對於各地氏族部落的風俗、物產及位置深化認識,將各氏族部落的這一塊大地劃分為九個部分,分別為豫、冀、青、徐、兗、揚、荊、梁、雍,合稱九州[118],別稱赤縣神州[119],同時以貢賦加強對各地氏族部落的控制,史稱:

禹治水成功後,被帝舜賜姓「姒」、氏「有夏」[120],故可稱為姒姓有夏氏,禹名文命,按現代漢族姓名的稱謂,可稱呼為姒文命,治水任務令禹遠離權力中心十三年,但亦令禹遇上塗山氏之女[121][96],在治水過程中,禹與塗山氏的聯姻令禹得到塗山氏(今中國安徽省蚌埠市[122])的支持,成為禹後來登上氏族共主的助力之一,姒文命之子姒啟即出生於治水時期。

治水功績成為姒文命的政治資本,不久即被帝舜任命為繼承人,至於其他相助姒文命治水的部屬,亦得到相應的功勳,例如伯夷被帝舜賜姓「姜」、氏「有呂」,成為四岳部落的酋長[120][81];大費被帝舜賜姓嬴氏並與有虞氏「姚姓之玉女」聯姻[85];契被帝舜賜姓子氏並封於「商」——可稱之為商氏[92]

十七年後,帝舜統治的第三十九年,帝舜在一次往南方巡狩的中途崩逝,葬於蒼梧之野[123][90](今中國湖南省九嶷山一帶[12][124],在象受封的有庳國附近一帶[34]),姒文命為帝舜服喪三年,其後姒文命居於陽城(今中國河南省禹州市一帶[125]),被各氏族部落推舉為氏族共主(帝) ,於是有夏氏成為繼有虞氏之後的氏族部落聯盟共主[126],當時統治者(氏族首領)稱為「後」,所以又有夏后氏之稱[127][75],而帝舜之子商均則以氏族首領(諸侯)成為夏后氏部落聯盟的一部分[註 24](今中國虞城縣一帶)。

姒文命即位後以管豁司法的大理皋陶為繼承人,但皋陶在姒文命在位期間過世,姒文命將皋陶的後裔分別封建為六國(今中國安徽省六安市)、英國(今中國湖北省英山縣)[126][91],在姒文命統治倒數的第七年,姒文命改立管豁山林湖泊資源的「虞人」伯益(大費)為繼承人[128][85][129]

就任氏族共主的姒文命,在其妻的娘家塗山氏地區內開了一次召集各氏族部落的大會,據傳說,這次大會出席的氏族部落多達10000個,體現了姒文命在各氏族部落的權威,這次大會成為有夏氏500多年統治開始的徵兆[130]。後來姒文命在會稽(今中國浙江省會稽山一帶[131])又開了一次氏族部落的大會,因為防風氏遲到,被姒文命斬殺[132],由此進一步加強氏族共主夏后氏對各地氏族部落的控制力,姒文命還收集九州各地氏族部落的貢金用以鑄造代表九州的九個大鼎,傳說直至姒啟成為氏族共主後,才完成九鼎的鑄造,考慮到當時的技術水平,九鼎最初可能是陶製的,直至晚夏才用金屬鑄成九鼎[133][134]

氏族共主姒文命在位45年[135],逝世後,應由伯益繼任氏族共主[128],不過夏后氏的影響力巨大,得到各氏族部落的支持,最終氏族共主之位落入姒啟手上[128],不過姒啟得到氏族共主之位的過程並一帆風順,來自伯益的阻礙一直存在,甚至令姒啟一度遭「憂」,姒啟大權在握後就把對手伯益處決,與舜繼堯、禹繼舜不同,舜與禹並沒有把陶唐氏丹朱與有虞氏商均趕盡殺絕,姒啟與伯益之爭開始體現出部族最高權力之爭的殘酷性。雖然姒啟壓倒伯益成為新氏族共主,但伯益所代表的反姒啟勢力並未從此煙銷雲散。

約公元前2023年[註 25],以姒啟成為新氏族共主開始,由黃河中游流域及海岱地區所組成的中原地區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一個氏族部落競爭更殘酷、階級差距更大的時代。

姒啟打敗伯益之後,召集聯盟內的各氏族部落在自己所居的陽城附近一帶的鈞台[125]大會,以此來確立氏族共主的權威,此時氏族部落聯盟己經漸漸向封建王權演變,而氏族共主經過黃帝氏的征戰以及堯舜時代攻打共工氏、有苗氏的戰爭,其權力進一步坐大,甚至姒啟的祖父鯀被氏族共主帝堯以治水不力為由處決,至姒文命時代,己經可以以遲到為藉口處決氏族首領,氏族共主的身份在夏代漸漸轉而成為任意處決地方氏族酋長的王,王的權力凌駕於任何人之上,而且王權由直系親屬繼承,相當於地方氏族酋長的巨無霸版,所以也可以認為「王」只是凌駕眾酋長之上的大酋長,大酋長與眾酋長之間的差別只在於大酋長所直接掌握的土地,特別是人口比任一酋長更大更多,其可供養及領有的軍隊人數自然更多,「王」與「氏族共主」的差別在於前者對眾酋長擁有生殺大權並壟斷最高權力之位父子相承,不過最初世襲的氏族共主權力有限且不穩定,只有強勢的氏族共主才可以獲得近乎王的權力,後繼者並不能自動得到權威,在少康中興以後,夏后氏的世襲共主之位及權勢才逐漸得到強化並向王權方向的發展,直至姒不降一代,夏部落大酋長才穩定成為世襲王權。

上古中原諸姓氏族父系源流
源自黃帝氏族
人物或氏族 後裔 備注
蒼林氏 不適用 不適用
青陽(玄囂) 高辛氏帝嚳,其後有子姓契、姬姓后稷 母系西陵氏
不適用
不適用
夷鼓 母系彤魚氏
青陽(少昊金天氏)[註 26] 大費助大禹治水有功,受賜嬴氏[85] 母系方雷方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75][76] 大禹 母系有莘氏
源自神農氏族
人物或氏族 後裔 備注
炎帝(赤帝) 呂氏、縉雲氏 母系有蟜氏

漢族上古氏族部落傳承世系

編輯
                              
少典氏
神農氏
炎帝
有熊氏
黃帝
昌意玄囂
韓流蟜極
共工氏縉雲氏高陽氏
帝顓頊
高辛氏
帝嚳
饕餮氏族窮蟬老童「八愷」氏族[84]檮杌氏族「八元」氏族[84]帝鴻氏族
敬康
句望
橋牛陶唐氏
四岳有苗氏瞽叟駱明[註 20]陶唐氏
帝堯
有虞氏
帝舜
有崇氏

陶唐氏
丹朱
有虞氏
商均
姒姓氏族
大禹
子姓氏族

[註 18]
姬姓氏族

夏王朝
商王朝
呂尚媯姓氏族
媯滿
諸侯國
杞國
諸侯國
越國
諸侯國
宋國
周王朝




附遺存推測

編輯

公元前七千紀之初,在泰沂山脈北麓一帶出現「後李文化」(約公元前7000~約公元前5300左右)[136];至公元前七千紀下半葉開始,鄭洛地區一帶產生「裴李崗文化」(約公元前6470~公元前5000年)[137];約公元前6000年左右,河北平原出現「磁山文化」(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5300)[138];約公元前5300年左右,在淮河中游地區出現「雙墩文化」,雙墩文化衰落後,當地發展出「侯家寨文化」[139][140]

公元前6000年左右,關中地區誕生「老官台文化」(曾別稱為大地灣文化、白家村文化等,約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左右)[141][142],至公元前六千紀末葉,在老官台文化的寶雞市北首嶺遺址,該遺址下層遺存因受到裴李崗文化的影響而與老官台文化分化,在老官台文化晚期逐漸發展成為早期仰韶文化北首嶺類型(又有別稱為北首嶺文化、零口類型),是半坡類型的前身[註 27],在約公元前5000年左右取代老官台文化[145],仰韶文化開始崛起。

在公元前六千紀下半葉,裴李崗文化人群有一部分東進泰沂山脈,與當地後李文化人群融合,至約公元前5300年形成北辛文化人群,取代原先的後李文化人群[136];磁山文化衰亡後,在北辛文化的影響下,當地發展出「鎮江營文化」[146];仰韶文化北首嶺類型(約公元前5100~公元前4500)取代老官台文化後,除分布在原老官台文化地區[145][註 27],還向東強勢滲入山西西南部地區[147],隨即在當地與裴李崗文化融合形成仰韶文化棗園類型(約公元前5000~公元前4300)[148],而在渭河流域的逐漸演化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144][143],與棗園類型互相影響。

棗園類型東擴至嵩山附近一帶,之後當地的棗園類型逐漸發展,在仰韶廟底溝時代演化為秦王寨類型[149]

而主要分布在漢代河東郡地區的棗園類型則演化為仰韶文化東莊類型(約公元前4300~公元前3800)[150][151],然後東擴入洛河流域,在洛河流域衍生出王灣一期Ⅰ段類型,王灣一期Ⅰ段類型誕生後隨即東擴,進佔伊河流域及嵩山附近一帶,後來被秦王寨類型取代[149],大約稍晚,鎮江營文化在仰韶文化的影響下化為仰韶文化後崗類型,而北辛文化在東莊類型出現不久即演化為大汶口文化[152]

東莊類型接著發展為廟底溝類型,向周邊擴張,東入上黨高原[153][154],在伊洛一帶與同源自棗園類型的秦王寨類型交錯分布[149];向西覆蓋半坡類型,直抵今青海省民和縣、循化縣一帶[155][156];向北覆蓋呂梁山脈,擴張至大同盆地一帶,觸角深入前套平原[157][47]


仰韶文化地方類型
類型 別名 起訖年代[註 27] 分布 備注
北首嶺類型 零口類型 約公元前5100年~約公元前4500年[144][143] 原老官台文化範圍 不適用
半坡類型 晚段又稱為史家類型[143] 約公元前4500年~約公元前4000年[143][註 27] 不適用
棗園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5000年~約公元前4300年[148] 西至黃河西岸,南至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一線,北至山西省襄汾縣一帶,東至濟源市、嵩山附近區域一帶 不適用
東莊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4300年~約公元前3800年[150] 不適用
廟底溝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4000年~約公元前3100年[158]
秦王寨類型 大河村類型 約公元前3700年~約公元前2700年[158] 不適用
大張莊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5000年~約公元前4500年[159] 主要分布在伏牛山以南、桐柏山以西、武當山以北、秦嶺-黃龍山以東的區域,盡有南陽盆地並佔有今湖北省十堰市和部分襄陽市、陝西省商洛市的地區 不適用
八里崗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4500年~約公元前4000年[159] 不適用
下王崗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4000年~約公元前3500年[159][47] 不適用
朱家台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3000年[159] 不適用
後崗類型 南楊莊類型、後崗一期 約公元前4400年~約公元前4000年[158] 主要分布在北至洋河、桑乾河,南至衛河流域一帶的區域[160][146] 不適用
大司空類型 百里村類型 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3000年[161] 分布在太行山脈東麓的河北、河南二省平原地帶,北至邢臺,南達新鄉 不適用
西王村類型 西王村三期[149] 約公元前3100年~約公元前2700年[162] 不適用
半坡四期類型 不適用 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2900年[163] 原老官台文化範圍 不適用


約公元前第六千紀末,老官台文化與裴李崗文化融合成為仰韶文化[148][144],自此即向四周擴張,催生出不同地方類型的文化,而廟底溝類型是仰韶文化內部分布最廣的類型,在廟底溝類型衰落後,秦王寨類型盡有汝河流域、沙河上游及嵩山附近、伊河流域、洛河流域,甚至西擴至豫西峽谷黃河兩岸東段一帶[149],關隴地區則出現半坡四期類型[163],同時廟底溝類型逐漸進入西王村類型階段[149],仰韶文化隨後步入衰退,其區內的地方類型逐漸從仰韶母體分離,發展為一支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如半坡四期類型發展為泉護二期文化[163]、西王村類型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164][165]

雖然仰韶文化已成歷史,但仰韶文化作為當時東亞分布範圍最廣的一支文化人群,其遺傳基因對現代畲族、漢族、土家族及苗族的血統影響巨大[166]

進入龍山時代,東方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167]亦乘時西擴北進,其文化影響波及河渭一帶,鄭洛一帶的秦王寨類型除了洛陽盆地被東進的廟底溝二期文化進占外,其餘皆被西進的大汶口文化覆蓋,成為大汶口文化的前後屯類型,至公元前2500年左右,前後屯類型變成郝家台類型,成為一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註 28],之後吸收王油坊類型及後崗二期文化的部分因素,於公元前二十世紀的龍山時代晚期演化為二里頭文化[171][169],當時的運城盆地與洛陽盆地之間有著早在仰韶時代即己開通了三條的要道——自東至西分別是軹關陘道[172]、虞坂巔軨道[173]、中條浢津道[174],令二里頭文化能向西順利進入運城盆地。

龍山時代,嵩山南北周邊一帶的當地住民主要由仰韶時代的土著繁衍而來,對現代畲族、漢族、土家族及苗族的血統影響較仰韶時代更巨大[166]

姒夏部落:從氏族共主至部落王權

編輯

第0王朝的開始

編輯

早夏

編輯

姒啟在鈞台之會得到各氏族部落酋長的歸順[175],由此開啟了夏后氏長近500年的統治時代,不過初登王位的姒啟仍然遭受挑戰,挑戰者是來自關中平原的有扈氏,於是姒啟先發制人,率軍攻入有扈氏領地,在甘地[176]與有扈氏主力大軍對峙,戰前,姒啟以其父的名義作《甘誓》[註 29],以賞罰兩種形式來鼓勵軍隊作戰:

從《甘誓》可以看姒啟所率領的大軍並非全都直接聽命於姒啟,所以才需要強調「用命」、「弗用命」,在甘之戰的姒啟軍隊應該是由臣屬夏后氏的各氏族部落派出的部隊,加上夏后氏本部軍力所組成。

甘之戰以夏后氏取得完勝告終,王國平定西部的叛亂,而東部地區就有夏后氏的分家——斟鄩氏與斟灌氏——坐鎮,至此姒啟已壓服不滿勢力,完整地將黃帝氏至大禹的歷任氏族共主管轄範圍轉化為夏王朝的管轄範圍。

姒啟在位三十九年[註 30],其後王位不再禪讓授親,而是直接父子相承,由其子姒太康繼位。

但姒太康的統治能力明顯不如其父,史稱其「娛以自縱」[95]、「盤遊無度」,在此時期,來自王朝東部地區的諸侯有窮氏,在其酋長羿的領導下,勢力不斷坐大,並將自己的居地由鉏(今中國河南省滑縣一帶[177])南遷至窮石[118],可能是因為有窮氏的強勢南進,夏王姒太康將治所由陽城(今中國河南省禹州市一帶)遷至西北方向的舊斟鄩(今中國河南省二里頭遺址[177][178]),但顯然於事無補,有窮氏最後居然控制了王朝的軍政大權,成為夏后氏的權臣,羿雖然不是王,但權勢擬於王者,被稱為「后羿」。

當時有窮氏后羿與姒太康與同居於舊斟尋地[179],可見有窮氏的權勢之強,已經將夏王緊緊控制在手,一如後世之王莽與漢平帝、曹操與漢獻帝,不過后羿並沒有出現以有窮氏取代夏后氏為王的舉動,夏王姒太康統治短短四年[註 31]就駕崩,之後后羿擁立姒太康之弟姒中康為新王,其時夏王朝軍政主要在后羿的控制下,當然,王朝中並非所有人都服從后羿的統治,在中康時代就爆發犧和事件,羲和作為一方氏族,與有窮氏發生矛盾,於是在后羿控制下,王朝派胤氏酋長胤後率軍討伐犧和,戰爭結果史無明文,但自陶唐氏統治時代以來就存在的犧和氏從此消失在文獻記載中[180],除此之外,王朝的樂正伯封亦與有窮氏產生沖突,旋被后羿派兵平定,在這兩場戰爭後不久,夏王姒中康僅統治七年就駕鶴西歸,之後王位由其子姒相繼承,不過姒相初即位就移居至商丘[135],其行徑似是遠離后羿的影響,從位置上看,移治商丘顯然得到有虞氏的支持,大約與此同時,商氏族酋長相土南遷至商丘附近一帶,可見夏后氏的王權亦得到商部落的支持[98][97],如此一來,夏王朝就出現居於舊斟尋地的后羿以及居於商丘的夏王姒相兩個權力中心。

在夏王姒相統治的第一年(約公元前1973年),位於東部的姒相發動對淮河流域部落(淮夷)[註 23]的戰爭,將淮夷部落由名義上的臣服轉為納入夏王朝的強力統治下,次年,姒相又派兵征服風夷部落與黃夷部落,進一步強化對東部氏族部落的控制,之後數年,被祖父姒啟征服的有扈氏乘王朝分裂之機,又一次發起叛亂,這種以卵擊石的行徑毫不意外地被夏王朝敉平[註 32],後來,姒相迎聚有仍氏[181]的後緡為妻,加上曾祖母所屬的塗山氏,夏后氏的分家斟鄩氏與斟灌氏,以及有虞氏、商氏,這些可以視為姒相即位後為爭取各氏族部落(諸侯)支持與重振王室的努力,令失去半壁江山的夏后氏在東部的統治得到加強與穩固[135],另一方面,在后羿領導下的夏王朝派兵西征位於隴東的畎夷,經過七年的戰爭,終於將畎夷降服,使其成為后羿的勢力範圍[182]

至此,夏王朝的西部與東部地區分別由有窮氏與夏后氏統治,假以時日,隨著矛盾的累積,如非一方吞併另一方,就是后羿統治的西部地區從夏王朝正式分裂出去,由有窮氏統治,可稱為窮王朝,如同由夏后氏(有夏氏)統治而稱之為夏王朝,然而王朝內部卻產生了一股新勢力,最終將雙方都吞併了結。處於萬人之上位置的后羿與姒太康相似,「淫遊以佚畋」、「不脩民事而淫於原獸」,忽略了身後權力中心的野心家,在后羿不知不覺中,朝政大權落入有窮氏的家臣——來自伯明氏的「讒子弟」——寒浞手中[118]

就在夏王姒相統治的第八年,羽翼己豐的寒浞發動政變攻殺后羿及其諸子,由此,寒浞成功取代並接收后羿的勢力,但后羿的其中一位臣子靡逃亡至有鬲氏(約在今中國德州市至濱州市一帶[177]),為寒浞勢力敗亡埋下伏筆[118]。隨後,寒浞成為姒相的對手,在與寒浞的鬥爭中處於劣勢,次年,姒相退居至斟灌氏之地,企圖以泰沂山脈抵禦寒浞,但只是拖延了寒浞軍隊的攻勢,兩國相持直至寒浞之子寒澆也長大,寒澆天生神力[183],在其率領下,夏后氏的軍隊節節敗退,第二十六年[註 31],寒澆率軍攻滅斟灌氏,姒相亡奔斟鄩氏,不過斟鄩氏在次年旋被寒澆所滅,姒相被俘,於下一年(約公元前1946年)被弒,經過一連串軍事行動後,寒浞封建其子寒澆於過地(約今中國萊州市一帶[177])、寒豷於戈地(位置不確,約在今中國河南省東部一帶),在東部的姒相勢力範團內確立統治,而原先站在姒相一方的氏族部落不得己向寒浞稱臣,商氏更被迫遷離商丘一帶,北遷至河北平原中部,至此,夏王朝自姒啟建立統治以來,歷經七十八年後覆亡,其原有勢力範圍盡為寒浞所有,窮王朝成為中原地區無可爭議的主宰[184]

在姒相被有窮氏俘擄時,其妻後緡正懷孕在身,在戰亂中逃亡回娘家有仍氏,在當地產下姒少康,姒少康長大後成為有仍氏族的牧正,負責管理氏族內的畜牧業[118],不過作為夏后氏的繼承人,必然引起有窮氏的猜忌,在寒澆的威脅下,有仍氏不得不放棄對姒少康的庇護,姒少康輾轉逃亡至有虞氏的領地,得到有虞氏酋長的收容並擔任有虞氏的庖正————顯然姒少康有一手好廚藝,不久,姒少康迎娶有虞氏族的兩位女性為妻,還得到綸地(今中國河南省商丘市西南雎陽區一帶)作為根據地以及500名士兵[185],然後就是一系列密謀恢復夏后氏統治的合縱連橫,當中的具體事宜至公元前六世紀已經佚失,但不外乎與有窮氏內部的夏后氏殘部聯絡,以及拉攏不服從窮王朝統治的氏族部落,例如收容后羿遺臣靡的有鬲氏、被寒澆滅亡的斟灌氏與斟尋氏殘部,由此,姒少康的勢力一步步坐大,姒少康與有窮氏鬥爭的經過不詳,傳世文獻只記錄鬥爭的結果,姒少康的軍隊在靡的帶領下,成功推翻有窮氏的統治,殺寒浞,恢復夏后氏的統治(約公元前1906年)[184]

盛夏

編輯

在經歷四十年[註 33]流亡生涯後,姒少康繼承其父姒相的王位,繼續追殺有窮氏的殘餘勢力,瀕臨大海的寒澆被姒少康率軍攻殺,而寒豷則被年輕王位繼承人——姒杼所率軍消滅,全面恢復夏王朝原有的勢力範圍,史稱少康中興[184],姒少康在其統治的第十八年(約公元前1889年)以原地(今中國河南省濟源市一帶[186][187])為王的治所,開始了夏王朝的鼎盛年代,由此,夏后氏的氏族共主世襲統治才開始穩定下來,逐漸向部落王權發展,王的直豁區逐漸得到擴展[註 34]

姒杼繼其父為王,在統治的第五年(約公元前1881年),姒杼將治所遷至老丘(今中國河南省開封市一帶),在其統治年代,王朝曾經派兵東征瀕海地區,在三壽之地獲得一隻九尾狐,姒杼統治的二十七年間,夏王朝邁入了一個強盛的時代,而在東南方向,夏王姒杼的兄弟姒無餘成為寧紹平原的氏族酋長——後來越國公室的初代祖先[註 35]

在姒杼之後,夏王朝在姒芬、姒芒、姒泄等三世三王統治下繼續強盛,時間長達154年(約公元前1885年~約公元前1732年),在這個時代,夏王朝的勢力東至大海,南有塗山氏、英國、六國、有男氏,直抵長江邊上,西有莘氏、后稷家,以有邰氏為王朝西大門,甚至遠至畎夷部落也向夏后氏臣服,而臨汾盆地、運城盆地以及與王都老丘之間的山區則在夏后氏的直接統治之下[註 34],北有鬲氏、商氏等等代表夏后氏在河北平原的管治,而上黨高原也在夏后氏的羈縻之下,當時中原河洛一帶的住民的血統影響深遠,奠定了現代漢民族的主要遺傳結構[170]

姒芬時,來自王朝邊境的九大部落派使入朝;姒泄時,九大部落中有六個成為王朝的一方諸侯,不過對於這些臣屬,夏王只是羈縻而己,夏王對其控制力不強,如同小封建領主之於大封建領主,從屬關係只是基於雙方實力差距巨大而建立,一旦實力差距不大或產生利益沖突,這種從屬關係隨時都會消失。在這段時期,王朝北部諸侯商氏與其北邊的有易氏產生沖突,商氏酋長王亥——契的七世孫——在一次與有易氏的來往中發生矛盾而被有易氏殺害,王亥之子上甲微為了復仇,向河伯——可能是代表夏后氏的勢力[註 36]——借兵,然後打敗有易氏,完成報仇[69],這個勝利令上甲微被視為「能帥契者」,受到後世商王室的紀念[75]

晚夏

編輯

自夏王姒泄之後,王位在姒不降、姒扃兩兄弟及其子姒廑、姒孔甲之間互相傳承,王位出現兄終弟及的情況,違反了自姒少康以來父子傳承的慣例,可能反映了該段時期間,夏后氏的權力中心出現動蕩,姒廑在位時期曾經「居西河」,當是對陜西省東部地區的巡狩或征伐[註 29],而王位至姒孔甲之後才恢復父子相傳的舊例,大約同一時期,夏后氏以舊斟尋(今中國河南省二里頭遺址[178])為王朝中央的首都,舊斟尋周邊地理形勢險峻,北有羊腸坂接上黨高原,濟水、黃河自西向東流,在伏山北緣流過,形成後世虎牢關天險,西有華山、崤山函谷關天險,南有嵩山、熊耳山之間的伊闕關天險[114],構成一個由山脈河流拱衞的小區域,王都以後未曾遷移。

一般認為夏王朝的衰敗根源可以追溯至第十三任夏王姒孔甲,姒孔甲最出名的事跡是誤食「龍」肉[73],其次就是音樂才能,姒孔甲的破斧之歌成為中原東部地區流行音樂的始源[註 37],從這些傳說可以看出姒孔甲並非暴君,最多只是昏庸之主,而王朝的臣屬子姓商氏族自上甲微以來日漸坐大,不過其實力仍然與夏后氏存在巨大的差距,直至子履——上甲微的七世孫——時,商氏族的直轄地只有方圓七十里至方圓百里大小[190][191]

姒孔甲的曾孫姒履癸是末代夏王,在位期間大修王宮別苑,頃宮、瑤臺、瓊室、玉門是其中四個主要建築,其手下有勇士推哆、大戲[192],可能在向外征伐不臣氏族部落時曾立下戰功。姒履癸在一次征討反叛氏族有施氏時,有施氏以部內美女妹喜與夏王聯姻,平息了夏后氏與有施氏的干戈[121][26]。雖然夏后氏的實力強大,但在姒履癸的統治下,夏部落內部開始累積起不滿。姒履癸在有仍氏地區發起召集各氏族部落的諸侯大會,敉平中途反叛的諸侯有緡氏[175],同時夏后氏對上黨高原加強控制,將其成為夏王朝的王畿之地,時值公元前16世紀初。

在酋長子履的領導下,商部落從河北平原遷至南亳(今中國河南省商丘市一帶[193][52]),以此為新據點遂步壯大商氏,傳說此時子履已有代夏的野心,正求賢若渴,卞隨、瞀光都曾被子履招覽,但皆被拒絕,直至子履與有莘氏的一次聯姻,一個陪嫁的奴僕庖人——被視為「天下之賤人」——伊尹(又名阿衡)毛遂自薦向子履展示自己的才學,由此得到子履的賞識,成為商部落的大臣[194][195]

子履的野心可能被姒履癸探知而一度被囚禁在夏台,伊尹亦可能因此而入臣夏王,為爭取釋放子履在夏后氏內部交通關係,子履獲釋後,商部落正式步上擴張勢力的道路[126],而伊尹又以為姒履癸去除惡疾為契機為夏王服務[196],為子履收集夏后氏內部矛盾的情報[197],故而又有「五就湯,五就桀」一說[198],可見商部落同時與夏后氏保持友好關係。

葛國,是子履向外擴張的第一個犧牲品,據稱子履聽聞葛國的首領葛伯不祀祭鬼神,在派人了解葛伯不祭祀的原因後,又派人送牛羊肉酒水黍稻予葛伯以便祭祀,不料葛伯卻直接派人從送者搶奪食物,甚至因此殺害小童,留下「葛伯仇餉」的典故,得到開戰籍口的子履於是直接出兵攻滅葛國[92],這是商部落擴張勢力的第一戰,傳說子履「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以南亳為中心向四周急速發展,進而西滅顧國、韋國,擊破昆吾氏,剪除夏后氏的外圍諸侯氏族,然後正式叛夏,進攻夏王朝的核心——西邑夏,子履在率領軍隊出征前,向商部落發佈了被後世稱之為「湯誓」的動員演說:

然後就西征夏后氏,在「有娀之墟」、「嗚條」等地與夏王姒履癸率領的軍隊交戰,夏軍接連兵敗,推哆、大戲被殺[18][192][199],夏后氏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姒履癸帶著殘餘力量及妹喜向南退往南巢苛存,河洛地區盡為商部落所有。

「夏后氏政衰」,值此部落王權更替之際,在姒相時期被后羿降服的畎夷部落乘亂開始攻略關中邠、岐之地[182],領地位於關中一帶的后稷姬不窋領導的姬姓氏族受到畎夷的威脅,至商代初年,姬姓氏族成為畎夷的臣屬之一,不得不「犇戎狄之間」,從有邰氏地區北遷至隴東高原(今中國甘肅省慶陽市一帶[33]),姬不窋因此失去世代相襲的后稷一職,成為末代后稷,其風俗也日漸戎狄化,「去稷不務」,直至姬不窋之孫姬劉成為部落首領後才得以去戎狄化,「復修后稷之業」,南遷至豳地(今中國陝西省咸陽市彬縣一帶[93])。


姒姓夏王朝(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1550年[註 39]
夏王朝王表
王名 積年 統治年份(推測) 備注
姒啟
三十九[135] 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1985年 不適用
姒太康
[201] 約公元前1984年~約公元前1981年 不適用
姒中康
[201] 約公元前1980年~約公元前1974年 不適用
姒相
二十八[201] 約公元前1973年~約公元前1946年 不適用
姒少康
二十一[201] 約公元前1906年~約公元前1886年 不適用
姒杼
二十七[202] 約公元前1885年~約公元前1859年 不適用
姒芬
四十四[201] 約公元前1858年~約公元前1815年 不適用
姒芒
五十八[201] 約公元前1814年~約公元前1757年 不適用
姒泄
二十五[201] 約公元前1756年~約公元前1732年 不適用
姒不降
五十九[201] 約公元前1731年~約公元前1673年 不適用
姒扃
十八[201] 約公元前1672年~約公元前1655年 不適用
姒廑
二十[202] 約公元前1654年~約公元前1635年 不適用
姒孔甲
三十一[203] 約公元前1634年~約公元前1604年[註 40] 不適用
姒皋
十一[202] 約公元前1603年~約公元前1593年 王墓在殽山南道一帶[204]
姒發
十二 [202] 約公元前1592年~約公元前1581年 不適用
姒履癸
三十一[201] 約公元前1580年~約公元前1550年 不適用
夏后氏的分支氏族部落
氏族名 姓氏 位置 備注
斟鄩氏
不適用 原居於今中國河南省二里頭遺址一帶[178],後遷至今中國山東省安丘市一帶[177] 不適用
斟灌氏
不適用 今中國山東省壽光市一帶[205] 不適用
有扈氏
不適用 今中國陝省西安市一帶[206] 不適用
有男氏
不適用 今中國江漢平原一帶[207] 不適用
有莘氏 不適用 今中國河南省民權縣一帶[208];另一支在今中國陜西省合陽縣一帶[209] 氏族分支分散居於不同地方
夏后氏管轄的異姓氏族部落
有仍氏 任姓[181] 不適用 不適用
有虞氏 姚姓 今中國河南省虞城縣一帶 不適用
陶唐氏
不適用 唐國,約今中國山西省翼城縣一帶[210][211];丹朱一支在今中國河南省淅川縣一帶[34][212] 氏族分支分散居於不同地方
御龍氏
不適用 今中國河南省魯山縣一帶[73][213] 陶唐氏的分支[214]
商氏
子姓
今中國河南省商丘市一帶[98][97] 不適用
有娀氏
不適用 今中國山西省永濟市一帶[52] 不適用
后稷氏
姬姓
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一帶[33] 不適用
有邰氏
姜姓
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至扶風縣一帶[31] 不適用
有鬲氏
不適用 約在今中國德州市至濱州市一帶[177][215] 不適用
塗山氏
不適用 今中國安徽省蚌埠市一帶[122] 不適用
六國
偃姓
[216]
今中國安徽省六安市一帶 不適用
英國
今中國湖北省英山縣一帶 不適用
有窮氏
不適用 今中國河南省滑縣一帶[177] 本為夏后氏之臣,為夏王朝的一部分,後取代夏后氏成為王朝的新統治者,然而約四十年後被重新崛起的夏后氏所消滅。

相關遺存

編輯

王朝晚期部落分布

編輯

龍山時代初期,位於鄭洛一帶的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被西邊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及東邊的大汶口文化覆蓋,在大汶口文化的影響下,原秦王寨類型的分布地上誕生了大汶口文化的前後屯類型,至公元前2500年左右,前後屯類型變成郝家台類型,成為一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註 28],直至公元前二十世紀的龍山時代晚期演化為二里頭文化[171][169],新砦期的二里頭文化旋即北上進入伊洛盆地,大致上以嵩山山脈為核心,西至洛陽、東至鄭州、北及黃河、南達平頂山-漯河一帶[171],當時(煤山-新砦類型時期)嵩山南北周邊一帶的氏族部落主要由仰韶時代的土著繁衍而來,對現代畲族、漢族、土家族及苗族的血統影響相比仰韶時代的當地住民更為巨大[166][170]

二里頭一期時代,二里頭文化在新砦期的基礎上,向西囊括中條山南麓的豫西峽谷,在二期時,二里頭文化北渡黃河進入沁河以西平原,亦經由軹關陘道[172]、虞坂巔軨道[173]、中條浢津道[174]向西進佔運城盆地,向東擴至蘭考、阜陽一線,向南擴至十堰、信陽一帶[217][187][註 41],大約同一時代或稍晚,在太行山以東的漳河流域的後崗二期文化舊地上,誕生出最初的下七垣文化[註 42]

二里頭文化在三期時達到最盛,東線變化不大,黃河以南約在惠濟河-渦河中游-穎河下游一線,在黃河以北則東越沁河,將東岸地區納入二里頭文化之下,如設立府城遺址般的二里頭文化據點[218],而向北則進佔臨汾盆地[217],向西擴張至灞河一帶,關中平原東部成為二里頭文化的組成部分[219],向南則進至鐘祥、大悟的江漢平原北緣一帶,甚至抵達武漢一線,長江以北、大別山以西、三峽以東的江漢平原及大別山東麓的淮南西部一帶或多或少也受到二里頭文化的影響[220][221]

到了二里頭四期,二里頭文化出現衰落,在黃河以南有所收縮,從渦河中游-穎河下游一帶西退至穎河上游-小洪河-汝河下游一帶,在黃河以北則自沁河東岸退出,與下七垣文化以沁河為界[218],在南方退出江漢平原,約維持二期時代的分佈,在西方亦自西安市地區收縮至華山周邊一帶,二里頭文化在東、南、西三個方向上皆有所收縮,但在北方則有所擴張[註 41]

王朝晚期重要邑落

編輯

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時代亞太區面積最大的城邑,在二里頭文化一期時二里頭遺址面積約一百萬平方米(約1km²),至二期年代,二里頭遺址擴大至己知的三百萬平方米[222],其統治階級開始使用青銅禮器[223][224],當時業己出現小型馬車的使用[225][222],同期統治階層修建了3號宮殿及5號宮殿兩座建築,這兩座建築物在第三期被廢棄,其原址上分別建立2號宮殿及4號宮殿,同期又另建有1號、7號、8號宮殿等建築,第四期時修建6號宮殿[226]

夏王朝晚期地方主要聚落遺址
夏部落領地[註 41]
聚落位置 己知面積 二里頭文化時期 備注
河南省滎陽市大師姑遺址[227] 約0.51km² 二期~四期 不適用
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遺址[228] 約0.01km² 二期~四期 不適用
河南省淅川縣盆窯遺址[229] 約0.05km² 三期~四期 不適用
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217][230] 約0.25km² 二期~四期 不適用
山西省絳縣西吳壁遺址[231] 約0.70km² 三期~四期 不適用
湖北省十堰市遼瓦店子遺址[229] 約0.10km² 三期~四期 不適用

子商部落:成功下克上的諸侯部落

編輯

鬼神年代

編輯

初商

編輯

子履率領的商部落成功擊敗夏后氏,取代其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建立起子姓氏族的王權,子履因此之故,自尊為「武王」,旋即以西亳為都[註 43],為了穩定四周氏族部落的取態,逐向周邊地區的諸侯羣後發表被後世稱之為《湯誥》的告喻,先合理化攻夏之舉:

然後再向各氏族部落發表帶有強迫其臣服新王意味的警告宣言:

成功以小商吞大夏,建立新王權的子履在位十多年,以伊尹為相輔佐治理,子履時期的處事傳統被稱為「湯法」,在此其間,子履的長子太丁已先子履一步離世,當子履去世後,為了保持新建王權統治的穩定,王位遂由太丁之弟子勝繼承而非太丁的年輕兒子子至繼承,但子勝僅在位三年就去世,王位由子勝之弟子庸接任,然而亦僅在位四年而已,經過兩任國王短短七年的統治後,在伊尹的支持下,太丁之子子至得以繼承其祖父的王位,據稱在子至在位的第一年,年長的大臣伊尹教導年輕君王治理朝政,其理念被集結為《伊訓》、《肆命》、《徂後》等文章[92]

不過子至最初的統治卻是「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將國王子至流放至桐宮,獨攪朝政大權,彷彿約四百多年前有窮氏權臣執掌朝政的再現,但伊尹不同於羿,最多掌權三年後就重新將子至迎回首都西亳並交還至高權力,開始第二次統治的子至一反首次統治時的態度,開始勤政勵治,王朝遂進入長期的穩定上升軌道[92]

早商

編輯

子至之後,王位由其子子絢繼承,在子絢時期,輔佐王朝四世五王的老臣伊尹去世,子絢死後王位傳入其弟子辨之手,王位由兄傳弟,然而子辨死後,王位由子辨之子子高繼承,王位又轉而父傳子,之後商王王位的傳承都是兄傳弟,再由最後繼承的弟弟實行父傳子,雖然王位的繼承有兩種方式,但並沒有因此引發內亂,由子至至子高統治的三世四王時期的商王朝繼續穩定發展[92]

至子高之弟子伷繼位,王朝出現衰落的跡象,「殷道衰,諸侯或不至」,當子伷之弟子密繼位後才扭轉衰落的趨勢,在大臣伊陟、巫鹹的輔助下,王朝「復興,諸侯歸之」,子密的統治時間長久,據稱長達75年[239],大約在此其間,夏部落的部民歸化為商部落的部民,商部落由此不止在政治上成為大商,在人口上亦成為大商大部落,同期,大費的後裔嬴姓氏族成功與商王室結為姻親,遂漸顯貴起來[85],而商初時期被迫「犇戎狄之間」的姬姓氏族,其酋長姬劉率領部人南遷入豳,由半農半牧恢復為農耕生活[93][240][100]

子密之後,其三子,子莊、子發、子整兄弟三人相繼為王,子莊時將王都由西亳東遷至隞[註 43],子整時又將王都由隞遷至相[註 43],在子密三子的統治時代,王朝又開始出現衰落的跡象,一度在東部地區捲入與藍夷、班方等諸夷部落的戰爭,至子整之子子滕為王時,再將王都由相遷至邢,並在大臣巫賢的輔助下,令王朝再次「復興」[92]


子姓商王朝(約公元前1550年─約公元前1046年[註 39]
商王朝王表
稱號 王名 積年 統治年份(推測) 備注
成湯
子履
十二[201] 約公元前1550年~約公元前1539年 不適用
外丙
子勝
[129] 約公元前1538年~約公元前1537年 不適用
仲壬
子庸
[129] 約公元前1536年~約公元前1533年 不適用
太甲
子至
十二[241] 約公元前1532年~約公元前1521年 不適用
沃丁
子絢
十九[201] 約公元前1520年~約公元前1502年 不適用
太庚
子辨
[201] 約公元前1501年~約公元前1497年 不適用
小甲
子高
十七[201] 約公元前1496年~約公元前1480年 不適用
雍己
子伷
十二[201] 約公元前1479年~約公元前1468年 不適用
太戊
子密
七十五[201] 約公元前1467年~約公元前1393年 不適用
仲丁
子莊
[201] 約公元前1392年~約公元前1384年 不適用
外壬
子發
[201] 約公元前1383年~約公元前1374年 不適用
河亶甲
子整
[201] 約公元前1373年~約公元前1365年 不適用
祖乙
子滕
十九[201] 約公元前1364年~約公元前1346年 不適用
祖辛
子旦
十四[201] 約公元前1345年~約公元前1332年 不適用
沃甲
子踰
[201] 約公元前1331年~約公元前1327年 不適用
祖丁
子新
[201] 約公元前1326年~約公元前1318年 不適用
南庚
子更
[201] 約公元前1317年~約公元前1312年 不適用
陽甲
子和
[201] 約公元前1311年~約公元前1308年 不適用
盤庚
子旬
二十八[201] 約公元前1307年~約公元前1280年 不適用
小辛
子頌
[201] 約公元前1279年~約公元前1277年 不適用
小乙
子歛
[201] 約公元前1276年~約公元前1267年 不適用
武丁
子昭
五十九[201] 約公元前1266年~約公元前1208年 不適用
祖庚
子曜
[242] 約公元前1207年~約公元前1201年 不適用
祖甲
子載
三十三[201] 約公元前1200年~約公元前1168年 不適用
廩辛
子先
[201] 約公元前1167年~約公元前1164年 不適用
庚丁
子囂
[201] 約公元前1163年~約公元前1156年 不適用
武乙
子瞿
三十五[201] 約公元前1155年~約公元前1121年 不適用
文丁
子托
十三[201] 約公元前1120年~約公元前1108年 不適用

子羨
[201] 約公元前1107年~約公元前1099年 不適用

子受
五十三[201] 約公元前1098年~約公元前1046年 不適用

相關遺存

編輯

王朝重要邑落

編輯

洹北商城遺址,位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洹河北岸,面積約四百七十萬平方米(4.70km²),年代相當於二里崗上層二期至殷墟一期早段,可能是河亶甲子整的相都或祖乙子滕的邢都,其宮城區有三十多座建築基址,其中一號建築有十間房間,推測是分別祭祀自上甲微至沃甲子踰的「十示」(上甲微、成湯、太丁、太甲子至、太庚子辨、太戊子密、中丁子莊、祖乙子滕、祖辛子旦、沃甲子踰)場所,可能是盤庚子旬所建,是商王室的宗廟,而二號建築的四間房間亦有同樣功能,可能是武丁子昭所建,用來祭祀「四父」(陽甲子和、盤庚子旬、小辛子頌、小乙子歛)的場所[243]

商王朝地方主要聚落遺址
商部落領地
聚落位置 己知面積 商文化時期 備注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商城遺址[233] 約1.90km² 二里崗文化下層一期~二里崗文化上層一期 不適用
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 約0.25km² 二里崗文化 不適用
山西省絳縣西吳壁遺址[231] 約0.70km² 二里崗文化 不適用

姬周部落:血緣氏族與文化王權

編輯

重振王權

編輯

周王室東遷後,在周平王長達五十一年的統治中,東部王畿地區尚算和平,而西部王畿自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兵敗後開始,大部分地區落入被稱之為「戎狄」的勢力及臣屬於「戎狄」的本土勢力手中,直至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秦國——周平王所分封的諸侯——才將「戎狄」勢力及其附屬勢力遂出關中地區並將版圖東至西嶽華山一帶,完成奉周天子之命收復王畿的任務[註 44],不過當年周平王只是賜給秦國岐豐及岐豐以西之地,關中東部就不是秦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既然王室東遷,關中也非完全是「戎狄」的天下,至少在關中東部還有梁、芮兩個諸侯國,在關中西部也有小虢——未隨西虢國東遷的西虢國臣民——這一姫姓諸侯存在,可見周王朝在公元前771年後的公元前8世紀並沒有徹底失去關中地區。

周平王姬宜臼統治的年代,王權仍有一定的號召力,秦國在襄、文二公的領導下正蒸蒸日上,驅逐諸戎收復了岐豐之地[註 44],當輔助周室東遷的衛武公姬和、晉文侯姬仇、鄭武公姬掘突分別於周平王十三年(公元前758年)、二十五年(公元前746年)、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相繼世後,其諸侯國內遂漸出現不穩定的內亂因素,種種事態間接令王權受到挑戰。
周平王十三年(公元前758年),衛武公去世,其子姬揚繼位為衛前莊公,因為衛前莊公縱容少子姬州吁掌兵權,導致後來衛國公位出現多次政變爭奪的亂象。
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姬伯封其叔姬成師於曲沃,種下了日後晉國內亂起因,基於晉文侯姬仇曾經出力助王室東遷,在晉國內戰期間,周王一直都支持晉文侯的直系後代為晉侯,反對來自曲沃方面的下克上行徑。
周平王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朝中執政卿士亦是離王都雒邑最近的鄭國國君鄭武公姬掘突去世,其子姬寤生繼位為鄭莊公,但因為生母武姜寵愛小兒子姬段的緣故,鄭莊公將國內最大的城邑京城封給弟弟姬段(大叔段),因此種下兄弟相爭的緣由,也正是因為鄭武公過世,周平王開始將朝政交由西虢公負責,但受到鄭莊公反對,周平王不得不以兒子為質,交換鄭莊公的兒子姬忽為人質才能重建信任關係。
周平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39年),晉昭侯被臣下潘父所弒,潘父迎曲沃桓叔姬成師入主晉都翼城(今中國山西省翼城縣境),但受到國人階層的群起反對,姬成師被迫退出翼城回曲沃,而晉昭侯之子姬平繼位晉侯,為晉孝侯,潘父被殺,八年後(公元前731年)姬成師過世,其子姬鱓繼位為曲沃莊伯,繼承入翼代晉的父志。
周平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35年),衛前莊公卒,其子姬完繼立為衛桓公,但其地位受到異母弟姬州吁的挑戰,在次年就將姬州吁驅遂。
周平王四十七年(公元前724年),曲沃莊伯發兵攻翼城,殺晉孝侯姬平,入主翼城,但與其父一樣受到國人階層舉兵反對,不得不退回曲沃,晉侯之位由晉孝侯之子姫郄繼承,為晉鄂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五月,鄭莊公之弟姬段據京城起兵反,企圖偷襲新鄭取代鄭莊公成為新一任鄭伯,鄭莊公派兵二百乘攻打京城,京城立即叛離姬段,姬段逃至鄢邑,適逢鄭軍殺至,辛丑,姬段亡奔共地,與流亡在外的姬州吁結交,姬段之子公孫滑則投奔衛國,在冬季,衛桓公因公孫滑而攻取鄭國的廩延,鄭莊公取得周王派兵支持,又得到邾、魯二國派兵支援,反攻入衛國南境而去。 周平王在其統治的第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五日過世,剛剛登基的王孫姬林決定將朝政交由西虢公專責,導致周王與鄭莊公的關係急轉直下,四月,鄭莊公派兵入畿內擅自割取溫邑的農作物而去,同年秋,鄭莊公又派兵入畿內成周割取農作物而去。

周桓王姬林元年(公元前719年)二月戊申,姬州吁聚集衛國反對派勢力攻殺其兄衛桓公,姬州吁自立為衛公後,即聯絡宋、陳、蔡三國計劃攻鄭,夏季,姬州吁、宋殤公子與夷領兵以及陳、蔡二國派出的援兵,聯合攻鄭,圍新鄭五日而退,在秋季,衛宋陳蔡四國再度聯合攻鄭,擊敗鄭軍,割取鄭境農作物而還,不過到了九月,姬州吁被國內反對派殺害,群臣派人迎接在邢國的衛桓公之弟姬晉回國繼位,十二月,姬晉繼位為衛宣公。
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春季,曲沃莊伯乘晉鄂候去世之機,與鄭、邢二諸侯聯手攻打翼城,周桓王派兵幫助晉鄂候之子姬光,但仍遭到失敗,姬光逃至隨地,秋季,周桓王任命西虢公領兵北伐曲沃,打敗曲沃莊伯,迫使其退回曲沃,並在翼城任命姬光為晉候,次年(公元前717年),鄭莊公親自赴雒邑朝見周桓王,但沒有受到應有禮遇。
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八月,鄭莊公與齊國使者一同入覲周王,第二年(公元前714年)夏,鄭莊公籍口奉周王命令派兵攻打宋國,未有勝負就撒退,在冬季,一支戎人部落侵擾鄭境北方,被鄭莊公領兵殲滅大部,隨後鄭莊公再次準備攻宋並發布王命召集諸候,其中齊、魯二諸侯與鄭國聯盟,而收到王命的蔡、衛、郕三國並沒有理會。
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正月,鄭莊公與魯隱公姬息姑、齊僖公姜祿甫先後在魯國中丘、鄧地會晤,準備攻打宋國,六月,鄭莊公、魯隱公、齊僖公各自領兵入宋境老桃會合,初七壬戌,聯軍在菅地擊敗宋軍,之後鄭莊公攻取郜邑、防邑,但都送給魯國,三國退兵之際,七月,宋國與衛國、蔡國聯兵攻入鄭國,圍攻戴邑,八月,鄭莊公領兵赴戴,初九日癸亥,鄭軍在戴邑外圍大敗宋、衛、蔡三國聯軍,九月,鄭莊公再次領兵攻入宋境而還,到了十月,鄭、齊聯軍以不奉王命攻宋為藉口攻掠郕國。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初,鄭、魯、齊三國計劃攻打許國,七月初一日庚辰,鄭莊公、魯隱公、齊僖公各自領兵圍許國都邑,至初三日壬午,聯軍攻入許,此後許國被鄭國控制,約與此同時,周桓王派人將鄭國的鄔、劉、蒍、邘四地收入王畿,將有蘇氏溫國所屬的溫、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陘、隤、懷等十二邑賜與鄭國,但因為十二邑不屬周王所轄,所以相當於鄭國失去四地領土。
之後息國主動向鄭國發起攻擊,但一敗塗地,鄭莊公並未乘勝追擊,反而說動西虢公姬忌父一同領兵攻宋,十月十五日壬戌,西虢軍與鄭軍在宋境大敗宋軍。
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正月十四日戊申,宋國發生政變,宋大宰華父督殺害宋殤公及宋司馬孔父,華父督控制了宋國,為確保自己的地位,派人賄賂鄭、魯、齊、陳四國,並接回在鄭國的子馮繼位宋公,三月,鄭莊公、魯桓公姬允、齊僖公、陳桓公媯鮑在宋境稷地會晤,對華父督表達支持。

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9年)春,曲沃武公姬稱發兵攻打翼城,大敗晉軍,俘獲晉哀侯姬光,王室勢力被間接削弱,而晉侯之位由姬光之子承襲,為晉小子侯,同年冬,芮國國君姬伯萬被生母芮姜驅逐,流亡魏國,次年(公元前708年)秋,秦憲公進攻芮國失利,至冬季,秦國得到周王的支持,派兵與王軍聯合圍困魏國迫使姬伯萬投靠,秦國因此控制姬伯萬,六年後(公元前702年)秦出子助姬伯萬回國掌權,由此秦國控制芮國。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夏,周王罷免鄭莊公在王都雒邑的官職,周王與鄭伯的矛盾遂公開化,同年秋季,周王統率王軍以及衛、蔡、陳三諸侯的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領兵迎戰,雙方大戰於繻葛,衛、蔡、陳三國士兵首先潰敗,鄭軍隨之合攻王軍,擊潰王軍,周王的肩膀因之中箭受傷,但周王畢竟是華夏共主,鄭莊公雖然取得勝利仍不敢追擊,以免落人口實,此戰過後,王權再度受到削弱。
周桓王十五年(公元前705年)秋,鄭莊公派兵攻打盟、向二邑,並得到衛、齊二諸侯派兵支持,周王不得已,只好將二地部眾遷入郟邑(王城)安置,默認二邑由鄭國領有,到了冬季,曲沃武公誘殺晉小子侯,繼而在次年(公元前704年)春季攻䧟翼城,為了重振王權,周王準備妥當後,在冬季派西虢公姬林父統兵北上晉國,扶立晉哀侯姬光之弟姬緡為晉侯。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春,周王姬林以紀國姜姓之女為王后,之後在秋季,周王糾合芮、梁、荀、賈四諸侯加上西虢國,再度派姬林父統率王軍北上討伐曲沃,戰果失載,但24後曲沃武公才成為晉侯,可見曲沃方面受到一定的打擊。
周桓王十八年(公元前702年)春,周王與西虢公發衝突,派兵攻打西虢,西虢公在夏季被迫流亡虞國,不過虞國同時發生政變,虞公被弟弟虞叔驅逐,流亡共池。
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五月初七日癸未,鄭莊公去世,權臣祭足掌控鄭政,甚至廢立鄭公,之後鄭國開始步入衰落,而一直被鄭國打壓的宋國亦干涉鄭政,令鄭、宋二國戰火再起。
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三月十一日乙未,周桓王去世,王位由王太子姬佗繼承,但其弟姬克覬覦王位,開始密謀篡奪之事,同年,鄭國繼續內鬨,而其他諸侯亦對此加以軍事干涉,在西部舊地,秦國達成全面驅逐戎人勢力的目標,收復關中。

周莊王姬佗三年(公元前694年),王弟姬克與周公姬黑肩的篡位陰謀洩漏,周王派人殺死周公,姬克逃亡南燕國。
周莊王八年(公元前689年)冬,齊襄公姜諸兒和魯莊公姬同為了使7年前被放遂的衛惠公姬朔回國復位,一同舉兵攻衛,周王派兵援衛,但次年夏,衛惠公成功復位,將時任衛公姬黔牟放遂,姬黔牟流亡王畿,得到周王的收留。
周莊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周莊王過世,其子姬胡齊繼王位,為周釐王,與周桓王寵愛小兒子姬克一樣,周莊王寵愛小兒子姬頹,姬頹也有奪取其兄王位的野望。

周釐王姫胡齊二年(公元前680年)春,齊、陳、曹三諸侯謀攻宋國,齊桓公姜小白為出師有名,派使向周王請求出兵協助,得到周王同意,夏季,周王派單伯率王軍會合齊、陳、曹三國攻宋,最後宋國向聯軍妥協,因此在冬季,周王的代表單伯赴衛境鄄地與齊公、衛公、鄭伯以及宋公會晤。
周釐王三年(公元前679年)春,齊桓公再次在鄄地與衛公、鄭伯、宋公以及陳侯會晤,開啟齊桓公領導尚臣屬於周王的華夏諸侯的齊國霸業,同年,曲沃武公攻克翼城,殺害晉候姬緡,終結晉國長達六十年的內戰,之後為得到周王承認為晉侯,曲沃武公蒐集大量寶器財物上獻周王,以求得到認可。
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冬,周王派西虢公姬丑冊封曲沃武公為晉侯,即晉武公,曲沃桓叔姬成師的理想在其孫晉武公姬稱手上得到實現。次年,周釐王過世,其子姬閬即位為周惠王
周惠王姬閬元年(公元前676年)春,西虢公帶同晉武公入覲周王。

[註 45]

王畿內叛與戎狄禍周

編輯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因為周王奪去蒍國、邊伯、子禽祝跪、詹父、石速等五名大夫的田地財物,引起不滿,加上溫國因為周桓王曾將十二邑地名義上換給鄭莊公而不滿,遂乘機合謀反叛,秋季,畿內反對派擁王叔姬頹為領袖,起兵攻打周王,但叛亂失敗,叛軍退守溫國,姬頹投奔衛國,成功說服衛國及南燕國出兵相助,進入冬季,得到衛、南燕二諸侯派兵助力的叛軍成功攻克雒邑,姬頹自立為周王。
周惠王三年(公元前674年)春,鄭厲公姬突介入王室事務,因為調和反對派和周惠王的干預失敗,遂強行將南燕國君燕仲父拘捕,帶同周惠王回國,夏季,鄭厲公將周惠王安置於鄭境櫟城,同年冬,鄭厲公與西虢公姬丑計劃協助周惠王重返王都恢復統治。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春,西虢公與鄭伯領兵在鄭境弭地會合,夏季,聯軍圍攻王都雒邑,鄭伯領兵與周惠王從雒邑南邊的圉門攻入,西虢公領兵從北邊攻入,殺死姬頹及五名大夫等叛亂勢力,恢復周惠王的統治,周惠王因此將虎牢以東的王畿地區分封給鄭厲公,鄭厲公在同年五月二十八日辛酉過世,其子姬踕繼承公位為鄭文公。
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西虢國分別在秋冬二季攻掠晉國。
周惠王十年(公元前667年),周王派使齊桓公,要求齊國討伐衛國以懲罰8年前衛惠公姬朔支持王叔姬頹叛亂的言行。
周惠王十一年(公元前666年),齊桓公奉王命派兵攻衛,在三月甲寅大敗衛軍,之後衛懿公姬赤向齊桓公進貢大批財寶才令齊軍退兵。
周惠王十二年(公元前665年)十二月,大夫樊仲皮以樊邑發動叛亂,次年夏,周王任命西虢公領兵平亂,四月丙辰,西虢公攻破樊邑俘獲樊仲皮,平定叛亂。
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2年)七月,據說有一位神從天而降在西虢國的莘地,西虢公派人祭祀,得到神賜下土地給西虢國的許諾,這位神在莘地停留六個月後才離去,而當時王都的官員內史過及西虢官員太史嚚認為這是西虢行將亡國的預兆。
從這一年冬天開始,諸狄部落大舉南攻,邢國首當其沖,到第三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衛國也受諸狄攻侵,衛懿公在熒澤一戰兵敗被殺,衛都朝歌陷落,狄部兵鋒一度直抵黃河,衛境曹、共、滕三邑華夏部眾擁衛宣公之孫姬申為衛公,齊桓公與宋桓公、曹昭公一同派兵援邢,在聶北會合,但邢國在第四年(公元前659年)春即兵敗亡國,有華夏難民逃至聶北尋求庇護,同年夏,在齊桓公的主持下,將邢國難民安置在夷儀,為其修築城邑重新立國;在南方,昔日周王的諸候——楚國已經強大至足以挑戰中原諸侯,多次攻打鄭國,這一年七月,楚國又一次攻掠鄭國,逼使齊、宋、魯、鄭、曹、邾六諸侯在邾境檉地會晤以謀應對;亦是在這一年,嬴任好繼任為秦公,即派兵攻破在茅津的戎部落,而在此前的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西虢國也在渭汭(黃河與渭水交會處一帶)攻破一支戎部落。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正月,在齊桓公的幫助下,衛戴公姬申在衛境楚丘建都復國,然而與在夷儀的邢國一樣,都失去收復舊土的意願,在夏季,晉獻公姬佹諸派兵向虞國借道攻西虢,虞國同意借道並派兵助晉,晉國遂得以攻取西虢在黃河北岸的領土(下陽),西虢公姬丑並沒有全力反攻下陽,而是在秋季派兵攻破在桑田的戎人部落。[註 46]
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正月,齊桓公與魯僖公姬申、宋前桓公子禦說、陳宣公媯杵臼、衛文公姬啟方、鄭文公姬踕、許穆公姜新臣、曹昭公姬班七諸侯聯合領兵攻蔡國,逼降蔡國後進而攻楚,聯軍屯於楚境陘地,至夏季,聯軍退屯於召陵,在當地以齊桓公為首的八諸侯與楚成王熊惲訂下盟約之後就退兵,同時許穆公在軍中過世,其子姜業繼許公位;因晉獻公的猜忌,十二月二十六日戊申,晉大子姬申生在新城自縊,姬申生另外兩個兄弟姬重耳與姬夷吾分別逃入蒲邑、屈邑,同樣,王室再次出現兄弟相爭的暗流,因周惠王寵愛小兒子姬帶,令王太子姬鄭的地位受到威脅。
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春,晉國公子姬重耳向北逃入諸狄部落流亡,夏季,齊桓公率領魯、宋、鄭、陳、衛、許、曹七諸侯在衛境首止會晤王太子姬鄭,至八月,鄭文公在周惠王的勸說下,中途退出會盟離開首止,剩下七諸侯與王太子訂立盟約,支持王太子地位不變,在同一月份,晉獻公領兵再次借道虞國進攻西虢,十六日甲午,晉軍圍攻黃河南岸的西虢都城上陽,十二月初一日丙子,晉軍攻克上陽城,西虢公姬丑逃難王都雒邑,西虢國滅亡,之後晉獻公在回程中駐留虞國,立即趁機攻併虞國。
周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54年)春,晉獻公派兵攻屈邑,姬夷吾不得已流亡梁國;因為鄭文公在首止之會中途自行退出,齊桓公遂聯同魯、宋、陳、衛、曹五諸侯在夏季出兵攻鄭,圍新密,不過楚國為救援鄭國而派兵攻許,逼使聯軍棄鄭救許後才各自退兵,但許僖公姜業在冬季親自覲見楚成王,向楚國稱臣。
周惠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年),周惠王姬閬在閏十二月過世,但王太子姬鄭因為擔心弟弟姬帶乘機奪位而密不發喪,派密使向齊桓公求助。
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正月,齊桓公和魯僖公、宋前桓公、衛文公、許僖公、曹共公姬襄、陳國大子媯款在洮地與王太子姬鄭的使者會盟,對王太子表示支持,得到七諸侯支持的王太子才得以登基為王,然後為周惠王發喪。

周襄王姬鄭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齊桓公與魯、宋、衛、鄭、許、曹在葵丘會盟,周王派周公姬孔與會,當姬孔在秋季離開葵丘返王畿中途遇上正在赴會中途的晉獻公,勸說晉獻公不必赴會,晉獻公回國後不久就在九月病逝,為了爭奪晉公之位,晉國陷入內亂,齊桓公因此在十一月率與宋衛鄭許曹六諸侯聯軍西攻晉國,直抵高梁,與秦穆公聯手打算扶姬夷吾登晉公位,在晉國內亂之際,次年春,諸狄部落攻打溫國,攻破溫邑,滅亡溫國,國君有蘇氏流亡衛國;四月,姬夷吾在秦、齊兩大諸侯的幫助下,入曲沃為晉公,即晉惠公,僅一年後(公元前649年)的夏天,王弟姬帶聯絡雒邑以西的諸戎部落——應是早前在渭汭、茅津、桑田一帶的戎部落殘部擴散入王畿——以助其爭奪王位,諸戎部落遂東侵王畿,圍攻王都雒邑,秦穆公與晉惠公因此皆派兵進入王畿攻打諸戎以救援雒邑,成功助周王抵抗諸戎的攻侵,最後在晉惠公的調解下,周王與戎部落停戰和好。
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夏,周王發兵討伐王弟姬帶,至秋季,姬帶兵敗流亡齊國,冬季,齊恆公派使促成周王和晉惠公分別與戎部落講和。
周襄王五年(公元前647年)夏,齊桓公在衛境咸地與魯僖公、宋襄公子茲甫、陳穆公媯款、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七諸侯會盟,因應王畿遭受戎部落滋擾的緣故,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諸侯共同派兵進駐王畿協防王都雒邑。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秋,秦國與晉國發生戰爭,九月十三日壬戌,秦穆公大敗晉軍於晉境韓原,俘虜晉惠公,十月,秦、晉兩諸侯在王城講和,秦穆公在十一月送晉惠公回國,而晉惠公以大子姬圉入秦為質,又將下陽以西、華山以東甚至黃河以東的晉境解梁邑割予秦國,直至2年後秦國退回黃河以西,兩諸侯國再次以黃河為界。
周襄王八年(公元前644年)秋,戎部落再次威脅雒邑,周王派使向齊桓公求助,齊國於是聯同其他諸侯再次派兵屯王畿以防禦諸戎,但次年十月初八日乙亥,齊桓公病逝後,齊國陷入公位之爭,直至七個月後(公元前642年),齊桓公之子姜昭在宋襄公聯同曹、衛、邾三諸侯派兵協助下即位為齊公,齊國局勢才有所穩定。
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0年)夏,原來臣屬於鄭國的滑國叛鄭投衛,鄭文公派兵攻滑,逼使滑國重投鄭國,但當鄭軍回師後,滑國又轉投衛國。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秋,在秦國為人質的晉大子姬圉逃回晉國;在大夫富辰的勸說下,周王寬恕王弟姬帶的叛亂罪,容許其返回王畿,次年九月,晉惠公卒,大子姬圉即位為晉懷公,同年底,姬重耳輾轉入秦國,受到秦穆公的歡迎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派兵助姬重耳回晉國爭奪公位,二月,姬重耳入晉都曲沃,即晉文公,隨後晉懷公被殺於高梁邑[註 47]
在晉文公即位前後,鄭文公打算再度派兵攻滑國,周王聞訊後派伯服、游孫伯赴鄭,勸說鄭文公取消攻打同為姬姓諸侯的滑國,但鄭文公不止拒絕周王的勸說,還將伯服和游孫伯拘留下來,周王因此而深感憤慨,派頹叔、桃子聯絡黃河北岸的隗姓狄部落,促使其出兵攻鄭,夏季,隗姓狄部落出兵攻鄭,取櫟邑而還,為了穩固王室與隗姓狄部落的聯盟,周王以隗姓狄女為王后,不料隗王后很快與王弟姬帶發生私通醜聞,周王遂廢黜隗王后,但此舉引起隗姓狄部落不滿,頹叔和桃子亦投入隗姓狄部落陣營,擁姬帶為王,向隗姓狄部落借兵叛亂,起兵攻周王,周王擔心不敵,於是東奔坎欿;至秋季,狄軍助姬帶大敗王軍,攻陷王都雒邑,俘虜周公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等朝中重要卿士,雖然攻陷雒邑,但因為隗後在溫邑的緣故,姬帶亦一同居於溫邑,周王則從坎欿流亡鄭國的氾邑;冬季,周王分別派使赴魯、晉、秦三諸侯告難,鄭文公親赴氾邑慰問周王。

晉伯王畿

編輯

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春,秦穆公與晉文公分別出兵勤王,不過晉文公勸退秦軍,單獨領兵勤王,晉文公在三月二十日甲辰抵達陽樊,然後分兵兩路,一支圍攻在溫邑的姬帶,一支入鄭迎接周王,到了四月初三日丁巳,在晉軍幫助下,周王重新回到王都雒邑,而溫邑被晉軍攻克,俘獲姬帶後執送隰城處決,初四日戊午,晉文公親入雒邑朝覲周王,周王將黃河以北由陽樊、溫、原、欑茅等地組成的南陽地區(相當於漢朝的河內郡)永久賜予晉國。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冬,楚國派兵攻宋,圍緡邑,至次年冬,楚國的臣屬陳、蔡、鄭、許四國亦派兵助楚攻宋,圍宋都商丘,宋成公子王臣派使向晉文公求援。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正月,晉文公率兵攻衛,二月,晉文公與齊昭公姜潘在衛境斂孟會盟,逼降衛國,齊、秦、宋三諸侯亦派兵助晉,隨後晉文公攻曹圍陶丘,在三月初九日丙午攻克曹都陶丘,拘禁曹共公,楚軍隨之撒圍商丘,改為進逼晉軍,四月初三日己巳,以晉軍為首的諸侯聯軍大敗楚軍於衛境城濮,楚軍殘部撒退,晉勝楚敗的消息傳開後,鄭文公投靠晉國,在五月初十日丙午與晉文公在衡雍會盟,衛成公則逃亡楚國,以弟姬叔武暫掌衛政,之後在十三日己酉,晉文公入雒邑覲見周王,十七日癸丑,晉文公與齊昭公、魯僖公、宋成公、蔡莊侯、鄭文公、衛公子姬叔武、莒茲丕公己期在踐土會晤立盟,至六月,衛成公回衛掌政,但誤殺姬叔武;冬季,晉文公在溫邑與齊昭公、魯僖公、宋成公、蔡莊侯、鄭文公、陳穆公、邾文公曹蘧蒢以及秦穆公派來的使者會晤,並召喚周王赴會,會盟其間,晉文公派人拘捕衛成公,將其囚禁在雒邑,而曹共公得到晉文公的許可回曹復位;十二月十四日丁丑,晉、齊、魯、宋、蔡、鄭、陳、邾、秦九諸侯派兵圍許都許邑,逼使許國棄楚從晉。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1年)六月,晉、魯、宋、齊、陳、蔡、秦七諸侯派使在翟泉與王叔姬虎會盟。
周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30年)夏,晉文公派醫師毒殺衛成公,但因醫師受賂而未成,經魯僖公的求情後,衛成公在秋季得到周王與晉文公的同意回國掌權。
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衛成公派兵攻鄭,至匡地而還,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己卯,晉文公過世,其子姬驩繼位為晉襄公。
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6年)夏,晉襄公赴溫邑,朝覲周王,然後派兵攻衛,五月初一日辛酉晉軍圍戚邑,六月初七日戊戌攻取戚邑,之後衛國亦派兵攻晉而去,次年六月,在陳國調解後,晉國與衛國講和。
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4年)秋,楚國派兵攻江國,至冬,晉國派使向周王傳達江國的危機,遂令周王派兵與晉軍聯合攻楚援江,但在楚境方城與楚軍對峙,最後雙方各自退兵,而江國繼續受楚軍攻擊。
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秋,晉襄公派兵攻秦,圍攻邧城、新城,不克而去,不久後楚國吞併冮國,秦穆公因之哀悼同為嬴姓江國;同一年,秦穆公派兵征服雍州境內全部諸戎部落,至少有8個戎部落邦國因之向秦國臣服,周王因此派使赴雍城祝賀秦穆公。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夏,秦穆公過世,至秋八月十四日乙亥,晉襄公過世。
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19年)八月二十九日戊申,周襄王去世,王位由其子姬壬臣繼任。

周頃王二年(公元前617年)七月,周王派使在女栗與魯國使者會盟。
周頃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春,周頃王去世,其子姬班即位為王,同時朝政因周公姬閱與王孫蘇的派系鬥爭而撕裂,甚至互相爭取晉國的支持,七月,周王派尹氏、聃啟為使赴晉國助姬閱爭取支持,在晉國執政趙宣子趙盾的干預後才平息王畿兩派鬥爭;同年五月,齊昭公姜潘卒,其子姜舍繼公位,但在九月被密謀篡位的叔叔姜商人殺害,姜商人即位為齊懿公,因為姜捨生母子叔姬是魯文公姬興的姨母,於是派使赴雒邑,希望透過國王的王命促使齊懿公送子叔姬返回魯國,至冬季,周王派單伯赴齊宣布王命,不料單伯被齊懿公拘捕囚禁,隨後子叔姬也被拘捕囚禁。

周匡王姬班元年(公元前612年)春,魯國派使赴晉,希望晉國協助單伯及子叔姬被齊國扣留的事件,在晉國施壓下,齊懿公在六月放還王使單伯,但齊國在秋季派兵攻魯國西境,於是魯國再派使赴晉控訴齊國,十一月,晉靈公姬夷皋與宋、衛、蔡、陳、鄭、許、曹七諸侯在鄭境扈地會盟,謀攻齊國,然而因為齊懿公賄賂晉靈公,令攻齊計劃取消,到了十二月,齊懿公送還子叔姬回魯,但同時又派兵攻魯國西境,旋又因曹國親魯,攻曹而去。
周匡王三年(公元前610年)秋,周王遣將甘歜率兵大敗戎部落於邥垂。
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九月,晉國發生政變,晉靈公被趙氏所弒,趙盾派使赴王都迎晉文公另一子姬黑臀回晉即公位,為晉成公;十月初六日乙亥,周匡王崩逝,王位由王弟姬瑜接任。

周定王姬瑜元年(公元前606年)春,楚莊王率兵北伐陸渾戎,乘勝兵臨伊水,在雒邑附近舉行閱兵,周王派王孫滿為使慰問楚莊王,其間楚莊王借問九鼎輕重為由試探可否取代姬周王朝,被王孫滿以王權「在德不在鼎」為由婉拒,楚莊王自知尚未有取代姬周的能力,遂帶著對陸渾戎的勝利回楚。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冬,晉成公、宋文公子鮑、衛成公、魯宣公姬俀、鄭襄公姬堅、曹文公姬壽六諸侯在晉境黑壤(黃父)會盟,周王亦派使與會。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六月,因赤狄潞氏首領嬰兒的夫人伯姬——即晉景公的姊姊——被潞氏執政酆舒殺害,直接導致晉國發兵討伐赤狄,十八日癸卯,晉軍大破狄軍於曲梁,至二十六日辛亥,晉軍滅亡潞氏,酆舒流亡衛國,但衛國很快將酆舒執送晉國處決,秦國在七月派兵攻晉,於是晉景公在二十八日壬午屯居稷地,一邊應對秦軍一邊攻略赤狄領土,在扶立黎侯復國後移屯西進北洛水,隨後秦軍兵敗於輔氏而晉軍繼續攻略赤狄領土;在晉滅潞的同時,姬周朝廷上的政爭加劇,王孫蘇派人殺害召公、毛公,掌控王政,而晉景公滅潞後揀選少量狄部男女為象徵式俘虜,派使押送入王都雒邑獻俘,而對赤狄的戰爭繼續進行中,至次年正月,晉軍攻滅甲氏、留吁以及鐸辰等赤狄三部,晉景公在三月再次將揀選少量狄部男女為象徵式俘虜押送入王都雒邑進行獻俘儀式,以慶賀晉公為周王對赤狄部落取得徹底的勝利。
夏季,雒邑內的黨爭再起,召公和毛公的同黨與王孫蘇一派互相對抗,一座名為宣榭的宮廷建築可能因此而被燒毀,在秋季,王孫蘇鬥爭失利,被迫流亡晉國,尋求晉國的支援,於是得到晉國支持的王孫蘇重返雒邑,晉景公在冬季派范武子士會赴王都調和兩派衝突。
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春,晉、齊交惡,六月十六日己未,晉景公、魯宣公、衛穆公、曹宣公、邾定公五諸侯在斷道(卷楚)會盟,計劃攻齊,次年春,晉景公與衛國大子聯兵攻齊,至陽谷,齊頃公遂與晉景公在齊境鄫地會晤,成功止戈停戰,晉、衛聯軍退兵,不過魯宣公計劃攻齊,於是派使赴楚聯盟,但因楚莊王在七月初一日甲戌過世而不能出兵,魯宣公改派使聯晉攻齊。
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90年)春,王室與諸戎部落矛盾再起,晉景公派使調和失敗,周王派兵伐茅戎,但在三月二十日癸未兵敗於徐吾氏;同年夏,晉景公與魯成公在晉境赤棘會盟計劃攻齊。
次年(公元前589年)春,齊頃公率兵攻魯,取龍邑,至巢丘而還,四月,衛穆公派兵攻齊失敗,向晉國求援,晉景公遂派郤克(郤獻子)領晉軍八百乘攻齊,魯、衛、曹三諸侯亦派兵支援,六月十七日癸酉,聯軍在齊境鞌地大敗齊軍,七月二十四日己酉,齊頃公派人與聯軍在齊境袁婁講和會盟;楚國得知晉國派兵攻齊,亦大舉發兵北上援齊,準備進攻衛、魯,直至冬季,雖然晉、齊已會盟講和,但楚國令尹熊嬰齊仍率軍北上,行經宋國領土攻衛,之後進入魯國,屯駐在蜀地,魯成公派使向楚國求和,得到允許,十一月,秦桓公派右大夫說為使赴魯境蜀地,參與楚國主導的會盟,十三日丙申,楚令尹、魯成公、蔡景侯姬固、許昭公姜錫我、秦使大夫說、宋使華元、陳使孔寧、衛使孫良夫、鄭使姬去疾以及齊、曹、邾、薜、鄫諸侯使者在魯境蜀地會盟;同年底,晉景公派鞏朔(士莊伯)押著鞌之戰的齊軍戰俘赴王都雒邑進行獻俘儀式,但周王派單襄公批評:

向晉使鞏朔的來意表示拒絕。次年(公元前588年)秋,晉景公派郤克領兵與衛國聯合攻滅赤狄殘部廧咎如。

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十一月十三日己酉,周定王去世,其子姬夷繼任為周簡王。
周簡王六年(公元前580年)夏,周公姬楚在與周惠王、周襄王後代組成的一支王族勢力交惡的同時又與大夫伯輿鬥爭,姬楚競爭失敗,因而投奔晉國,周王派劉康公赴晉勸說姬楚,劉康公在陽樊與姬楚會晤,成功說服姬楚回王畿,雙方甚至在王畿鄄地盟誓,然而姬楚返回雒邑後僅僅三天,就再度流亡赴晉;秋季,周王與晉大夫郤至為了溫邑附近的鄇田歸屬相爭,周王因此派劉康公與單襄公赴晉,向晉景公投訴郤至,在晉景公的命令下,郤至放棄爭奪鄇田。
同年冬,在宋國大夫華元的牽線下,晉、楚兩國開始罷兵和談。
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五月,晉國與楚國各派使赴宋,初四日癸亥,兩國使者在宋都商丘西門郊外盟誓:

晉、楚爭霸中原的鬥爭暫告一段落。

周簡王八年(公元前578年)春,晉厲公派使聯絡齊、魯、宋、衛、鄭、曹、邾、滕八諸侯國準備攻秦,三月,九諸侯及其使者在王都雒邑會合,周王亦派劉康公、成肅公助晉攻秦,至四月初五日戊午,晉厲公派魏相宣佈與秦國斷交。五月,晉厲公在雒邑會合齊靈公、魯成公、宋共公子固、衛定公姬臧、鄭成公、曹宣公姬廬以及邾、滕兩諸侯派來的使者,九諸侯聯軍共同進攻秦國,初五日丁亥,聯軍與秦軍在秦境麻隧大戰,秦軍戰敗,秦將成差、女父被俘,聯軍繼續西進追擊,大約與此同時曹宣公在軍中逝世,之後聯軍西渡涇水,一直抵達侯麗後才退兵,戰後不久成肅公卒於瑕地。
周簡王十年(公元前576年)六月,楚國派兵先後攻掠鄭、衛,破壞盟約,令晉、楚兩國再次交惡。
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四月,晉厲公派使聯絡齊、魯、衛等諸侯舉兵攻鄭,楚共王熊審亦舉兵救鄭,六月二十九日甲午,晉厲公率領的晉、齊、魯、衛聯軍與楚共王率領的楚、鄭、陳聯軍大戰於鄢陵,相持不下,楚共王因被箭射中而失去一隻眼睛,同日晚,楚共王自度不能戰勝晉軍,連夜撒退,不過鄭成公領導下的鄭國仍繼續追隨楚國;七月,晉厲公、齊靈公、魯成公、衛獻公、宋平公、邾定公六諸侯在沙隨會盟,計劃攻打鄭國,隨後晉、齊、魯、邾皆派兵聯合攻鄭,周王亦派尹武公率兵助攻,聯軍入鄭,屯於鄭都新鄭西郊,後又移屯制田,改道攻打陳國,兵至鳴鹿後又轉攻蔡國,攻蔡之後聯軍回師屯於潁上,二十四日戊午夜,鄭軍乘夜偷襲聯軍而去,其中齊、宋、衛三軍皆敗於鄭軍;十二月,晉厲公派郤至押著鄢陵之戰中少量楚軍俘虜赴王都雒邑進行獻俘儀式。
周簡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五月,晉厲公、齊靈公、魯成公、衛獻公、宋平公、曹成公、邾定公七諸侯領兵聯合攻鄭,周王亦派尹武公及單襄公領兵與之聯合,聯軍攻鄭,從戲童進抵曲洧,六月二十六日乙酉,七諸侯在柯陵會盟,之後楚國令尹熊嬰齊(子重)領兵北上救鄭,兵至首止而聯軍退兵,暫時避免一場大戰;十二月二十六日壬午,晉國發生政變,郤氏被除,欒氏及中行氏亦幾乎在政變中被除,然而不久後欒氏及中行氏發動政變將晉厲公拘禁,暫掌晉政。
周簡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正月初五日庚申,欒氏及中行氏將晉厲公殺害,派荀罃(智武子)、士魴赴雒邑迎立晉襄公曾孫姬周為晉公,即晉悼公。次年九月十五日辛酉,周簡王逝世,王位由其子姬泄心繼任為周靈王。
周靈王二年(公元前570年)六月,周王派單頃公赴雞澤與晉、齊、魯、宋、衛、鄭、莒、邾八諸侯會晤,己未,單頃公與八諸侯結盟,不久陳成公派使赴雞澤改投晉國,於是在晉悼公的主導下,八諸侯在戊寅與陳國結盟。
周靈王四年(公元前568年)春,因王畿受到諸戎部落的滋擾,周王派卿士王叔陳生赴晉向晉悼公投訴諸戎部落的行徑,然而晉國卻將王叔陳生扣押,並派士魴赴雒邑解釋王叔陳生是因為與諸戎部落有勾結而被扣押。
周靈王九年(公元前563年)十一月,王都之內以王叔陳生及伯輿兩位卿士為首的派系為爭奪朝政而水火不容,因為周王支持伯輿,王叔陳生一怒之下出雒邑北奔晉國,周王派人在黃河邊上追上勸服王叔陳生,並為之處決史狡以討好王叔陳生,不過王叔陳生雖然放棄奔晉,但仍然不入王都,晉悼公知道王畿的爭執後,派士匄(范宣子)赴王都解決王叔陳生與伯輿的兩派爭執,王叔陳生在與伯輿的對質中失敗,士匄亦代表晉悼公站在周王一邊支持伯輿,令王叔陳生倒台投奔晉國,周王遂以單靖公代替王叔陳生為卿士。


王室世系與周部落勢力

編輯
姬姓周王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註 39]
周王朝王表
稱號 王名 積年 統治年份 備注
武王
姬發
約公元前1046年~約公元前1043年 不適用
成王
姬誦
三十二 約公元前1043年~約公元前1011年 不適用
康王
姬釗
十五 約公元前1010年~約公元前996年 不適用
昭王
姬瑕
十九 約公元前995年~約公元前977年 不適用
穆王
姬滿
五十五 約公元前976年~約公元前922年 不適用
共王
姬繄扈
二十二 約公元前921年~約公元前900年 不適用
懿王
姬囏
約公元前899年~約公元前892年 不適用
孝王
姬辟方
約公元前891年~約公元前886年 不適用
夷王
姬燮
約公元前885年~約公元前878年 不適用
厲王
姬胡
三十七 約公元前877年~約公元前841年 不適用
不適用 約公元前841年~約公元前828年 不適用
宣王
姬靜
四十六 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不適用
幽王
姬宮涅
十一 公元前781年~公元前771年 不適用
平王
姬宜臼
五十一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 不適用
桓王
姬林
二十三 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 不適用
莊王
姬佗
十五 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 不適用
釐王
姬胡齊
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77年 不適用
惠王
姬閬
二十五 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52年 不適用
襄王
姬鄭
三十三 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19年 不適用
頃王
姬壬臣
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13年 不適用
匡王
姬班
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7年 不適用
定王
姬瑜
二十一 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 不適用
簡王
姬夷
十四 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72年 不適用
靈王
姬泄心
二十七 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45年 不適用

嬴秦部落:漢族統一王朝的先兆

編輯

少皞西遷

編輯

少皞氏部落內有一分支玄鳥氏,玄鳥氏的一名男性與顓頊氏的女修婚配而生子大業,別立為一支氏族,大業與少典氏的女華聯姻而生下大費,大費因為參與大禹治水而得到有虞氏首領兼部落共主大舜的賞識,大費得以迎娶有虞氏之女(姚姓之玉女),與強大氏族的聯姻令大費家族開始崛起,之後大舜賜姓大費嬴姓,可能因此之故,大費家族的世居地因此得名「嬴」,流經該地的河流亦名為「嬴水」。[註 48]
大費的兩個兒子大廉與若木分別立氏,於是嬴姓氏族分為兩支主要氏族,大廉後裔為鳥俗氏,若木後裔為費氏,在姒啟建立夏王朝後,費氏成為夏后氏的臣民也即夏部落的一部分,而鳥俗氏可能並沒有臣屬於夏后氏而是夷部落一部分,但嬴姓兩大氏族在夏代末年不約而同向商部落的首領子履稱臣,特別是費氏更在商部落攻滅夏后氏而吞併夏部落的戰爭立下功績,嬴姓氏族遂成為商部落的一部分。
至晚商時代,嬴姓鳥俗氏的首領中衍得到與商王室聯姻的機會,以此為樊機,提高了嬴姓氏族在商王朝的地位,中衍之子胥軒為商王朝「保西垂」,居於王朝西部地區,與驪山姜姓氏族之女聯姻而生下中潏,中潏繼續為王朝「保西垂」,至中潏之子蜚廉時期,蜚廉得以接近王朝中央,蜚廉與其子惡來兩人成為商紂王信任的大臣,為紂王東奔西走,周武王伐紂時將商王連同惡來一併殺死,而蜚廉站在親商陣營反對周王朝,在周公姬旦東征平叛時被殺於「海隅」也即青州地區,因此蜚廉另兩個兒子,惡來革及季勝兩人所代表的嬴姓氏族在周王朝的地位低下,惡來革可能因此而早逝,在周公東征至周孝王時期之間——很可能在大駱一代——嬴姓被周王西遷至西犬丘以守衛邊境。
在周穆王時代,季勝玄孫造父因助周穆王東征徐偃王有功,受封於趙城,因地得氏,嬴姓鳥俗氏遂為嬴姓趙氏,惡來革的玄孫大駱亦因此為嬴姓趙氏,嬴姓在周王朝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至遲此時嬴姓氏族成為周部落的一部分,而惡來革在西犬丘的後代亦因此成為嬴姓趙氏,至周孝王時期,因為大駱之子非子為周王在「汧渭之間」養殖馬匹有功,周孝王因此裂土分封非子於秦地為附庸,自此非子從大駱家族分開別立一支宗族,為嬴姓秦氏,非子號稱秦嬴,成為一新氏族的始祖。

姬周附庸

編輯

非子的世襲附庸位三傳至曾孫秦仲,秦仲三年(公元前842年),王畿國人階層發生暴亂,周厲王被迫退位,王位空置,王權暫時由諸侯攝政代行,西戎諸部趁此良機東侵,攻破西犬丘,殺光大駱家族,但直至周厲王之子周宣王登基(公元前828年)後,王朝才開始採取反擊行動,周宣王以秦仲為大夫,派其負責攻伐西戎部落。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在對西戎的戰爭中不幸被西戎王殺害,於是周王召集秦仲的五個兒子,從王畿中割取七千華夏兵予嬴秦繼續反攻西戎,在秦仲五子的努力下成功反敗為勝,將西犬丘從西戎部落手上收復回來,戰後,周王以其中一子繼秦仲位(公元前821年)為秦莊公,並認可將西犬丘領地併入嬴秦,自此秦莊公從秦邑移居入西犬丘為周王朝守邊。
秦莊公之子世父為了報復祖父秦仲被害之仇,主動攪下對付西戎王的責任,將附庸繼承人之位讓予弟弟,在秦莊公與世父的領導下,此後四十四年間西犬丘及秦邑這兩片嬴秦領地得到粗安局面。
周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世父之弟接任附庸位為秦襄公,在其統治的第二年(公天前776年),西戎諸部再一次發兵攻打西犬丘,66年前西犬丘保衛戰的嬴姓趙氏失敗陷戎,這一次嬴姓秦氏成功抗擊西戎,只是世父被西戎俘虜,經秦襄公與西戎王之間的外交往來,世父在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才被釋放回周。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申侯支持被廢的太子姬宜臼,周幽王遂親領兵圍攻西申,不料西申與西戎、犬戎串通,諸戎軍南下擊敗王軍,周幽王節節敗退,至驪山附近兵敗被殺,姬宜臼於是成為新王,作為姬周新王,開始與進犯關西王畿的諸戎漸生矛盾;周平王姬宜臼為了拉攏諸侯,冊封附庸嬴秦為新諸侯國:

自此嬴秦得到與晉、鄭、齊、衛等其他諸侯平起平坐的身份,享有對岐山以西地區的合法統治權以及獨自對戎狄諸部作戰的正當性。[註 45][註 44]

雍州諸侯

編輯

秦襄公在成為諸侯的次年建立西畤祭祀少皞氏,之後四年秦國一直向東「攻遂戎」,至周平王五年(公元前766年)秦軍兵鋒已抵達岐山腳下,適逢秦襄公身故,其子繼公位為秦文公。
周平王八年(公元前763年),秦文公率兵七百東巡,次年抵達汧渭之會後即築城為都,將治所從西犬丘遷出,進入關中平原西端,在周平王十五年(公元前756年)建立鄜畤祭祀。
從周平王十八年(公元前753年)至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間,秦文公將秦境東擴至岐山,其地原有周部落民眾亦入秦為部民,至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統治秦國五十年的秦文公去世,公位由其孫繼承為秦憲公。
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秦憲公將治所遷入平陽為新都,而平陽西邊的諸侯小虢國繼續與秦國共存;同年秦憲公派東進攻伐蕩社,第二年又派兵與亳王作戰,第三年(公元前712年)亳王兵敗北投諸戎,蕩社滅亡,渭水中游平原被秦國收復,大量周部落人口亦被秦部落吸收,秦國甚至乘勝將領土繼續向東擴,收取渭水下游平原大部分地區,黃河以西的關中平原幾乎盡為秦國領土,與位於黃河西岸的梁、芮兩諸侯接壤。
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夏,秦憲公派兵攻打同為諸侯的芮國,不料因輕敵而遭受失敗,因為芮國諸侯芮伯姬萬在去年被生母芮姜驅遂出國而流亡魏國,於是同年秋,秦憲公與周桓王聯合圍攻魏國,成功逼使魏國交出姬萬給秦國,以控制芮國。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秦憲公再度派兵東進,攻滅蕩氏,同年秦憲公過世,隨後秦國發生自秦非子以來第一次政變,當時弗忌、威壘、三父三名大庶長聯手將大子廢黜,改扶年僅五歲的大子之弟為新秦公,即秦出子,在秦出子統治的第二年(公元前702年),秦國派兵助姬萬回芮掌政,成功將芮國變為秦國的勢力範圍。
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8年)弗忌、威壘與三父一派殺害秦出子,重新將被廢的原大子扶上公位,即秦武公,次年(公元前697年)秦武公即派兵東征侷促在華山一隅的彭戲氏,將其攻滅,西嶽華山成為秦國東疆。
周莊王二年(公元前695年),秦武公將曾經擅行廢立的弗忌、威壘與三父一黨盡數處決,七年後,秦武公派兵西伐西戎諸部,攻滅邽戎、冀戎,拓展在隴西高原的疆土並移華夏民實邊以設立邽縣、冀縣強化控制邊境。
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秦武公過世但其子嬴白並末能繼承公位[註 49],反而由秦武公三十三歲的弟弟繼承公位,為秦德公,嬴白則得到秦都平陽作為封邑,因此秦德公決定遷都。
周釐王五年(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將位於平陽以北的雍城確立為秦國新都,同年梁伯與芮伯兩諸候赴雍城朝見秦公,然而次年秦德公即過世,公位由其三個兒子相繼接任。
周惠王五年(公元前672年),秦宣公建立密畤,同年,秦國與晉國在河陽發生首次衝突,以秦軍勝利告終。
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秦宣公去世,雖然有子女但公位由弟弟接任,為秦成公,次年梁伯與芮伯兩諸候再次雍城朝見秦公,三年後秦成公去世,其弟弟嬴任好繼承其兄公位,為秦穆公。
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秦穆公親自領東征茅津,攻破盤踞該地的戎部落(茅戎)。
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十二月初一日丙子,晉獻公領兵攻克西虢首都上陽城,西虢公姬丑逃難王都雒邑,西虢國滅亡,之後晉獻公在回程中駐留虞國並趁機攻併虞國,其中百里傒因此而成為俘虜;同年秦穆公迎娶晉獻公之女穆姫[註 47],時年已七十多歲的百里傒成為穆姬的隨從入秦,中途逃亡楚國但被楚國邊民控制囚禁,秦穆公聽聞百里傒有才能,就用五張黑山羊皮將百里傒贖回秦國,任命為大臣;雖然秦穆公成為晉獻公的女婿,但秦、晉兩諸侯並末因此實現和好,不久後在河曲又爆發一次軍事沖突。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九月,齊桓公與魯、宋、衛、鄭、許、曹六諸侯以及王使周公宰孔在葵丘會盟,不久晉獻公過世,其繼承人姬奚齊在十月被臣下里克殺害,姬奚齊異母弟姬卓繼立,但在十一月又被裡克殺害,齊桓公聞訊於是派姜朋領兵與宋、衛、鄭、許、曹五諸侯聯軍攻晉以干預晉國公位之爭;同時,晉獻公另一子姬夷吾在梁國派郤芮赴秦求援以爭奪晉公位,為此許諾將黃河以西以南加上解梁一帶晉境轉讓秦國,於是姬夷吾得到秦穆公的支持,秦國派兵會合諸侯聯軍以助姬夷吾回晉登位,姜戎氏大約因此歸附姬夷吾赴晉為其效力。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四月,在諸侯聯軍以及周王的支持下,姬夷吾即晉公位,為晉惠公,一掌權即派使秦國要求推遲割讓領土,事實上永久凍結領土轉讓之事,而連弒兩公的里克被迫自殺。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夏,王弟姬帶聯絡雒邑以西的諸戎部落——應是早前在渭汭、茅津、桑田一帶的戎部落殘部擴散入王畿[註 46]——以助其爭奪王位,諸戎部落遂東侵王畿,圍攻王都雒邑,秦穆公與晉惠公因此皆派兵進入王畿攻打諸戎以救援雒邑,成功助周王抵抗諸戎的攻侵,最後在晉惠公的調解下,周王與戎部落在秋季停戰和好,然而次年冬,周王與戎部落再生,由齊桓公派管夷吾調解周王與戎部落的沖突。
周襄王五年(公元前647年)冬,晉國發生飢荒,晉惠公向秦國求援,於是秦穆公派人以水運送糧入晉救濟,規模之大被稱為「泛舟之役」,然而在下一年冬季,當秦國發生飢荒而向晉國求糧時,晉惠公拒絕秦穆公的請求。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秋,秦穆公領兵攻晉,三敗晉軍,兵抵晉境韓原,於是晉惠公領兵迎戰,九月十三日壬戌,秦軍在韓原擊敗晉軍並俘虜晉惠公,最後秦穆公決定與晉惠公議和,十月,秦穆公與晉國代表呂省在王城會盟,得到五年前晉惠公許諾轉讓給秦國的領土,黃河以西以南的晉境遂轉為秦境,甚至黃河以東的一部分晉境亦成為秦境,十一月,秦穆公放晉惠公回國,晉國在戰敗後不久再一次發生飢荒,秦穆公又再一次送糧予晉國渡過困境,次年秋,狄部落得知晉國兵敗韓原後,出兵侵晉,攻掠狐廚、受鐸以至昆都而去。
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夏,晉惠公派大子姬圉入秦為質子,以此換取秦國歸還黃河以東的領土,姬圉在秦國娶懷嬴,嬴、姬二姓又一次聯姻。
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冬,秦穆公派兵攻梁國,攻取新里,次年冬又派兵攻梁,將其攻併。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秋,質子姬圉拋棄懷嬴逃出秦國回晉,第二年九月,晉惠公過世,姬圉即晉公,為晉懷公,同年底晉公子姬重耳自楚入秦,得到秦穆公的歡迎,並迎聚懷嬴、文嬴等五個秦穆公的女兒以結姻親。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領兵助姬重耳回晉,秦軍東渡黃河入晉,先後攻取令狐、桑泉、臼衰,二月,晉軍屯於盧柳,秦 穆公派大夫嬴縶赴晉軍聯絡,之後晉軍移屯郇地。
姬重耳派狐偃與秦、晉兩諸侯國重要大臣在郇地會盟,隨後姬重耳掌控晉軍,入主晉都即晉公位為晉文公,而晉懷公被殺於高梁,但晉文公地位仍然不穩,大臣呂省、郤芮一派陰謀作亂,於是晉文公向秦穆公求援,三月,雙方在王城秘密會晤,同月底,呂省、郤芮舉兵叛亂,但尋遍不獲晉文公,自知失敗準備流亡秦國,被秦穆公誘殺,之後晉文公接懷嬴回晉,秦穆公亦移送三千衛士予晉文公,助其保護出入安全。
周王因不滿鄭國攻打滑國而與隗姓狄部落聯盟,甚至以隗姓女為王后,但隗王后與王弟姬帶私通而被廢,導致隗狄部落而姬帶聯合發動叛亂,同年秋,狄軍擊破王軍,攻陷雒邑,周王流亡鄭國,而姬帶與隗後同居於溫邑;周王在冬季分別派使赴秦、晉、魯三諸侯告難。
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春,秦穆公與晉文公分別出兵勤王,不過秦穆公被晉文公勸退而停止軍事行動,四月,晉文公消滅姬帶一黨與隗狄部落,迎周王入雒邑,令晉國增添由陽樊、溫、原、欑茅等地組成原屬王畿的南陽地區(相當於漢朝的河內郡)為封地。
同年秋,秦、晉聯合攻打鄀國,楚國派申公鬥克(子儀)、息公屈禦寇(子邊)領兵赴鄀都商密援助,隨後秦軍攻取鄀境析地,進圍商密,假裝與鬥克、屈禦寇有密約,商密因此懷疑被楚國出賣而選擇投降秦軍,導致鬥克和屈禦寇被俘,秦軍得手後就撒退,即使楚國令尹成得臣(子玉)聞訊後領兵追擊也只不及而還。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初,晉、楚兩國步入交戰邊緣,秦穆公派其子嬴憖領兵助晉,四月初二日戊辰,晉文公領兵與楚令尹成得所率部隊在城濮一帶對峙,初三日己巳,晉軍大敗楚軍,楚軍不得已而撒退,五月,晉文公與魯、齊、宋、蔡、鄭、衛、莒七諸侯在踐土會盟,冬季,秦穆公派使赴溫邑與晉、齊、宋、蔡、鄭、陳、莒、邾八諸侯會晤。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1年)六月,嬴憖與王叔姬虎在翟泉與晉、魯、晉、宋、齊、陳、蔡七諸侯使者在翟泉會盟。
周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30年)九月,秦穆公與晉文公聯兵攻鄭,秦軍屯氾南,晉軍屯函陵,鄭文公姬踕派燭之武赴秦軍營地說服秦穆公退兵,成功促使秦、鄭會盟,秦穆公在留下杞子、逢孫、楊孫領兵戍守鄭境後就退兵回國,而晉文公在秦軍撒退後,自知孤軍難嗚,亦退兵,但在撒退前逼使鄭文公確立流亡晉國的鄭公子姬蘭為鄭國大子。
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四月十六日己丑,鄭文公過世,其子姬蘭繼位為鄭穆公,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己卯,晉文公過世,其子姬驩繼位為晉襄公,就在晉文公去世前後,駐鄭秦將杞子派密使赴秦,以自己能裏應外合為由說動秦穆公派兵攻鄭,於是秦穆公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統兵東進攻打鄭國。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正月,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所率秦軍經過王都雒邑北郊,秦軍戰車上的士兵皆下車脫下頭盔以向周王所在致敬,但因為跳躍著返回車上,而且又沒有脫下盔甲收起兵器,被當時旁觀的王孫滿批評為「輕而無禮」。
當時在王畿的鄭國商人弘高發現秦軍東進攻打鄭國,遂以12頭牛慰問秦軍,並立即派人通知鄭穆公,鄭穆公得知秦軍目標後,厲兵秣馬並派人勸告秦將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離開鄭國,於是杞子投奔齊國,逢孫、楊孫則投奔宋國。
二月,當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人知道鄭國己有戒備後,自知不可能取勝,只得放棄攻鄭,轉而攻掠鄰近的滑國而還,但當晉國得知秦軍攻滑的消息後,決定在秦軍返程途中發兵攻擊,因此招集大軍,姜戎氏亦出兵助戰,四月十三日辛巳,晉襄公領兵與姜戎氏在殽山一帶伏擊秦軍,秦軍被擊潰,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人被俘,但因為晉文公的夫人文嬴為秦穆公之女,在文嬴的一力要求下,晉襄公釋放孟明視等人回秦,而秦穆公因殽山之戰遂釋放八年前俘虜的鬥克回楚,與楚國結盟。
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6年),原本為西戎王效力的華夏人由余投靠秦國,秦穆公因之得到諸戎部落利害的準確情報,為徹底擊敗諸戎做好準備。
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5年)正月,秦穆公派孟明視領兵攻晉,以報復兩年前殽山之敗,二月,晉襄公領兵抗擊,初七日甲子,秦、晉兩軍大戰於秦境彭衙,在晉將狼瞫決死沖鋒下,此戰以秦軍兵敗告終,同年冬季,晉國為報復彭衙之戰,派兵攻秦,宋、陳、鄭三諸侯亦派兵助晉,聯軍攻取汪邑,兵至彭衙後就退兵。
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4年)夏,秦穆公領兵攻晉,在東渡黃河後焚燒渡河的船隻以示死戰的決心,隨後秦軍深入晉境,攻克王官,但晉國閉城堅守拒不出戰,秦穆公只得從茅津南渡黃河,在殽山為三年前的秦軍敗卒屍骸封土立墳後就退兵;秋,楚國派兵攻江國,冬,周王派兵與晉國聯合攻楚援江,但在楚境方城與楚軍對峙,最後雙方各自退兵,而江國繼續受楚軍攻擊。
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秋,晉襄公為報復去年的王官之戰,親自領兵攻秦,圍攻邧城、新城,皆不克而退,不久,楚國攻併江國,因為江國公室同為嬴姓,秦穆公為之降禮哀悼。
同年,秦穆公大舉發兵征伐諸戎,在秦將孟明視的征戰下,8~12個諸戎主要邦國被全部征服,隴西高原的綿諸、狄、䝠、緄與隴東高原的義渠、烏氏、胊衍、大荔戎等8個諸戎主要邦國皆向秦國稱臣,史稱「霸西戎」,周襄王因此派大臣赴雍城祝賀秦穆公降服諸戎的成就,畢竟秦公是周王的諸候,而此次全面擊敗隴東與隴西兩地諸戎,可稱得上一洗近150年前周王被諸戎威脅而不得不放棄關中平原東遷伊洛平原的恥辱。[註 44]
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夏,秦國派兵攻併鄀國。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夏,秦穆公過世,其子嬴罃繼公位為秦康公;八月十四日乙亥,晉襄公卒,因為其子姬夷皋年幼,眾臣希望立年長者為君,晉國執政趙盾主張擁立在秦國的晉文公之子姬雍,另一位大臣狐射姑則主張擁立在陳國的晉文公另一子姬樂,晉廷兩派爭執不下,趙盾派先蔑、士會赴秦迎接姬雍,而狐射姑則派人赴陳迎接姬樂,但姬樂在晉境郫邑被趙盾派人殺害,九月,狐射姑派狐鞫居殺死趙盾一黨的陽處父,因此狐鞫居在十一月被處決,狐射姑不得已流亡諸狄部落。
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春,秦康公派兵護送姬雍回晉,但趙盾扶立姬雍的安排受到姬夷皋生母穆嬴的強烈反對,不久,趙盾改變主意依從穆嬴的意見立姬夷皋為晉公,即晉靈公,因此趙盾秘密召集大軍準備對抗護送姬雍的秦軍,當軍隊在堇陰集結完成後,趙盾才宣布秦軍是敵人,旋即連夜行軍,在四月初一日戊子,晉軍大敗秦軍於令狐、刳首一帶,秦軍被迫撒退,初二日己丑,當初迎接姬雍的先蔑、士會投奔秦國。
周頃王二年(公元前617年)春,晉國派兵攻秦,取少梁,於是秦康公在夏季率兵攻晉,取北徵。
周頃王四年(公元前615年)秋,秦康公派西乞術出使魯國,透露即將攻晉的消息,冬季,秦康公率兵攻晉,攻克晉邑羈馬,趙盾領兵抗擊,十二月戊午,秦軍攻晉軍,未分勝負就脫離接觸,同日,秦軍連夜撒退,但很快又回手攻破瑕邑而去。
周頃王五年(公元前614年)春季,晉國派兵屯瑕邑,負責監控桃林之塞一帶,同年夏,趙盾為了勸誘士會回晉,安排魏壽餘佯以魏邑叛晉歸秦,秦康公領兵屯於黃河西岸準備東渡,而魏壽餘屯駐在黃河東岸,魏壽餘要求秦康公派河東人前來交接,於是秦康公派士會渡河,士會在渡河前向秦康公要求如果晉國扣留自己,希望秦國能放還自己的家室回晉,得到秦康公的許諾,士會渡河後一去不回,秦康公亦遵守承諾放士會一家回晉,但有一部分家人留居秦國,即後來的秦國劉氏。
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秋,楚國發生飢荒,庸國與麇國乘勢分別與諸蠻部落、百濮部落聯合攻打楚國,但楚國一出兵反擊,麇國與百濮部落皆偃旗息鼓而退,於是楚軍轉攻庸國,不料七戰皆敗,遂令庸國生起輕視楚國之心,然而楚國與秦國、巴國聯合攻庸,這一次楚莊王親自領兵出擊,在秦軍與巴軍支援下楚國一舉攻滅庸國並降服諸蠻部落。
周匡王四年(公元前609年)秦康公逝世,其子嬴稻繼公位為秦共公。
周匡王五年(公元前608年)冬,晉國為了與秦國和談,派兵攻崇國,但末能達到目的只得撒兵。
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春,為了報復晉國攻崇之舉,秦國派兵攻晉,圍焦邑,沒有攻克就退兵。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春,秦共公逝世,其子繼公位為秦桓公。
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春,晉國與白狄部落講和結盟,在夏季聯合攻秦而去。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六月,以晉景公之姊伯姬被害為導火索,晉國大舉發兵征討赤狄諸部,晉軍在十八日癸卯大敗赤狄軍於曲梁,至二十六日辛亥,晉軍滅潞氏,七月,秦桓公乘機率兵攻晉,攻破箕、郜兩邑,屯於晉境輔氏,晉景公領兵進攻,兩軍大戰於輔氏,晉將魏顆俘獲秦將杜回,秦軍兵敗撒退。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四月,衛穆公派兵攻齊失敗,向晉國求援,晉景公遂派兵攻齊,魯、衛、曹三諸侯亦派兵支援,六月十七日癸酉,聯軍在齊境鞌地大敗齊軍,七月二十四日己酉,齊頃公派人與聯軍在齊境袁婁講和會盟;楚國得知晉國派兵攻齊,亦大舉發兵北上援齊,準備進攻衛、魯,直至冬季,雖然晉、齊已會盟講和,但楚國令尹熊嬰齊仍率軍北上,行經宋國領土攻衛,之後進入魯國,屯駐在蜀地,魯成公派使向楚國求和,得到允許,十一月。秦桓公派右大夫說為使赴魯境蜀地,參與楚國主導的會盟,十三日丙申,楚令尹、魯成公、蔡景侯姬固、許昭公姜錫我、秦使大夫說、宋使華元、陳使孔寧、衛使孫良夫、鄭使姬去疾以及齊使在魯境蜀地會盟。
周簡王四年(公元前582年)冬,秦桓公派兵與白狄諸部聯合攻晉,破邊而去。
周簡王五年(公元前581年)五月,晉景公重病將亡,派使赴秦求名醫,秦桓公派醫緩入晉診治,但因病入膏肓而無能為力,六月,晉景公因上廁所跌下摔死,大子姬州蒲繼位為晉厲公。
周簡王六年(公元前580年)冬,秦、晉兩諸侯相約在晉境令狐會盟,晉厲公先到令狐,而秦桓公不肯渡河赴令狐,只到王城而止,最後秦桓公派代表史顆赴令狐與晉厲公會盟,晉厲公則派代表郤犨赴王城與秦桓公會盟,不久,秦桓公派使赴楚,要求與楚國結盟,此舉後來被晉國視為背盟,次年五月,晉國與楚國皆同意向對方停戰講和,也即所謂「弭兵」者,初四日癸亥,晉、楚各派使在宋都商丘西門外會盟,成功締結第一次弭兵盟約,晉國遂得以騰出手來對付秦國。
周簡王八年(公元前578年)春,晉厲公派使聯絡齊、魯、宋、衛、鄭、曹、邾、滕八諸侯國準備攻秦,三月,九諸侯及其使者在王都雒邑會合,周王亦派劉康公、成肅公助晉攻秦,至四月初五日戊午,晉厲公派魏相宣布與秦國斷交。
五月,晉厲公在雒邑會合齊靈公、魯成公、宋共公子固、衛定公姬臧、鄭成公、曹宣公姬廬以及邾、滕兩諸侯派來的使者,九諸侯聯軍共同進攻秦國,初五日丁亥,聯軍與秦軍在秦境麻隧大戰,秦軍戰敗,秦將成差、女父被俘,聯軍繼續西進追擊,大約與此同時曹宣公在軍中逝世,之後聯軍西渡涇水,一直抵達侯麗後才退兵。第二年冬,秦桓公逝世,其子繼公位為秦景公,而晉、楚的弭兵之盟只維持了4年,周簡王十年(公元前576年)六月,楚國派兵先後攻掠鄭、衛,破壞盟約,令晉、楚兩國再次交惡,次年因為鄭國與楚國結盟,晉厲公派使聯絡各諸侯舉兵攻鄭,楚共王熊審亦舉兵救鄭,六月二十九日甲午,晉厲公率領的晉、齊、魯、衛聯軍與楚共王率領的楚、鄭聯軍大戰於鄢陵,相持不下,楚共王因被箭射中而失去一隻眼睛,同日晚,楚共王自度不能戰勝晉軍,連夜撒退,不過鄭成公領導下的鄭國仍繼續追隨楚國;次年晉國發生政變,不久,晉厲公於周簡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正月庚申被臣下殺害,當時居於雒邑的晉襄公曾孫姬周被迎回晉國擁立為公,即晉悼公,而鄭成公在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七月初九日庚辰過世後,鄭國多次在晉、楚兩國壓力下一時與晉國結盟一時與楚國結盟。
周靈王八年(公元前564年)夏,秦景公派士雃出使楚國,聯絡楚共王準備出兵攻晉,秋季,適逢晉國發生飢荒,秦景公派兵攻掠晉國而去,而楚共王認為晉國強大難以取勝,僅領兵屯於武城為秦國聲援。
周靈王九年(公元前563年)六月,晉國為報復去年秦國犯邊,派荀罃領兵攻秦,破秦邊而去。
周靈王十年(公元前562年)七月,鄭國受到晉悼公領導的齊、魯、宋、衛、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諸侯聯軍壓力而與晉國結盟,楚國聞訊打算派兵攻鄭,楚令尹熊貞(子囊)派使赴秦請求秦國派兵支持楚國軍事行動,於是秦景公派右大夫詹領兵入楚,與楚軍聯合作戰,楚、秦聯軍首先攻鄭,但鄭簡公姬嘉不作抵抗立即就向楚、秦聯軍臣服結盟,二十七日丙子,聯軍遂轉攻宋國邊境。九月,因鄭國投楚,晉悼公再次發起十一諸侯聯軍攻鄭,鄭簡公不作抵抗立即向諸侯聯軍臣服結盟;十二月,秦景公以救鄭為名派庶長鮑與庶長武領兵攻晉,十三日己丑,秦軍與晉軍在晉境櫟地交戰,晉軍因戰前輕視秦軍而遭受戰敗,秦軍勝利而還。
周靈王十一年(公元前561年)冬,為報復晉國成功逼鄭國投晉,楚、秦聯軍再度攻宋,直抵宋境楊梁而去,次年九月十四日庚辰,楚共王去世。
周靈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四月,為了報復櫟之戰,晉悼公召集齊、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二諸侯聯合攻秦,在晉將荀偃(中行獻子)的率領下,十三諸侯聯軍攻入秦境,西渡涇水,秦軍在涇水上游下毒,令聯軍出現中毒減員,聯軍繼續西進,直至棫林,秦景公都沒有向聯軍屈服的意向,於是聯軍不得己而撒退,晉將欒鍼、士鞅(范獻子)在退兵途中回擊秦軍,欒鍼戰死,這次攻秦之戰因大舉出兵而得不到成果,在晉國被稱為「遷延之役」,而且因欒鍼之死令士鞅與欒氏家族發生矛盾,士鞅因而被迫一度逃亡秦國,但在秦景公的幫助下,士鞅才得以回晉。次年十一月初九日癸亥,晉悼公卒,其子姬彪在翌年正月繼位為晉平公。
周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五月,晉國與秦國再次和談。[註 50]

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春,晉平公派韓起赴秦而秦景公派弟嬴鍼赴晉,互相締結同盟;夏季,秦景公派兵配合楚軍攻打吳國,但楚、秦聯軍行至雩婁時得知吳國已有防備,遂改道攻打鄭國,五月,聯軍進攻鄭境城麇,擊敗鄭軍,俘獲鄭將皇頡與姬堇父而還,隨後,楚國皇頡與姬堇父兩人作為俘虜獻給秦國,於是鄭簡公派使赴秦贘回兩人,但被秦景公拒絕,鄭簡公再度派使赴秦並聽從姬僑(子產)的意見向秦景公說:「拜君之勤鄭國,微君之惠,楚師其猶在敝邑之城下。」然後才得以贘回兩人;同年,在宋國大夫子戌的牽線下,晉、楚兩國再度醞釀停戰和談結盟的傾向。
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夏,晉、楚、秦、齊四國同意止戰和談,與其他諸侯邦國一同派使赴宋都商丘會晤,決定除了秦、齊兩諸侯不必臣屬晉國或楚國以及邾國臣屬齊國、滕國臣屬宋國外,其餘鄭、宋、魯、陳、衛、陳、蔡、曹、許等諸侯皆同時向晉、楚兩國臣屬,七月,各諸侯使者在商丘西門郊外會盟,晉國正卿趙武和楚國令尹屈建(子木)爭奪盟主之位,最後由楚國主盟,成功締結第二次弭兵之盟。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五月,嬴鍼因受到秦景公的猜忌而攜家帶口以及大量動產流亡晉國;秋季,晉平公患病,派使赴秦求醫,秦景公派醫和入晉診治,但疾重不可治。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秋,秦景公卒,其子繼公位為秦哀公,因此嬴鍼在冬季從晉國返回秦國。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冬,吳王姬闔廬大舉起兵攻打楚國,沿淮水逆流而上攻入楚境,與蔡、唐兩諸侯聯合攻楚,十一月,吳王大敗楚令尹羋瓦(子常)於柏舉,羋瓦逃亡鄭國。吳軍隨之進抵清發水,五戰五勝楚軍,楚昭王熊珍被逼離開楚都郢,次日吳軍即攻入郢[註 47],而楚昭王先逃至鄖國,再逃至隨國;在隨國的楚昭王派申包胥赴秦告急求援:「夷德無厭,若鄰於君,疆場之患也,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撫之,世以事君。」但秦哀公拒絕出兵,申包胥為之哀悼哭泣絕食七日,促使秦哀公決定派兵五百乘救楚。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六月,在楚秦軍自稷地出發,與楚軍聯合大敗吳軍於沂地,之後楚國新令尹熊申(子西)亦大敗吳軍於軍祥,七月,楚、秦聯軍攻滅唐國,九月,吳王姬闔廬之弟夫概在吳國自立為王,被吳王派兵攻敗,夫概不得已投奔楚國,這次吳國內鬨削弱了吳軍戰力,隨後吳軍雖在雍澨擊敗楚軍,但旋又被秦軍擊敗,吳軍退屯於麇地,楚軍以火攻在麇地擊敗吳軍,之後楚軍在公婿之谿再次擊敗吳軍,此戰後吳王率軍退還吳國,吳楚大戰結束,十月,楚昭王重返郢城。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秋,秦哀公卒,公位由其孫繼任,為秦惠公。
自棫林之戰後特別是第二次弭兵之盟後,秦國遂漸停止了爭霸中原的舉動而偏安一隅,在秦恵公時期仍然如此,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十月十二日癸卯,秦惠公去世而其子繼公位,為秦悼公,秦悼公治秦十四年,期間吳國爭霸中原諸侯,在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的黃池會盟一度挑戰晉國盟主地位,旋因越王姒勾踐起兵攻吳,攻破吳都姑蘇,終結了吳國的霸業,至同年冬吳、越兩國結和後越軍才退出姑蘇,此後吳弱而越強;秦悼公卒於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其子繼公位為秦厲共公,兩年後的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越王姒勾踐發起滅吳之戰,圍困姑蘇,兩年後的十一月二十八日丁卯,越軍攻佔姑蘇,隨即攻併吳國
秦國在秦厲共公治下再次強大起來,周貞定王八年(公元前461年),秦厲共公派兵二萬攻滅盤踞王城的大荔邦[註 50],四年後(公元前457年)又親領兵攻打綿諸戎邦而回,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秦厲共公派兵攻伐義渠王國,摧毀義渠軍俘虜義渠王,沉重打擊義渠戎部落的實力;同一時期,晉國四大家族陷入互相傾軋的內鬥,其中又以智氏最強,周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智氏聯合魏氏與韓氏出兵圍攻趙氏首領趙無恤於晉陽,不料魏氏、韓氏暗通趙無恤,突然反攻智氏,趙、魏、韓三家攻併智氏,次年及五年後分別有智氏族人智開、智寬帶著追隨者投奔秦國,而齊國姜氏大權旁落,由田氏執掌齊政,楚國在楚惠王熊章治下風頭正盛,在周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攻滅蔡國,隔年又滅杞國,可謂當時諸漢最強大的邦國。
周貞定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43年)秦厲共公逝世,其子繼公位為秦躁公,自此秦國再次陷入衰弱期,秦躁公繼位的第二年,南鄭發生叛亂,漢中盆地隨之落入古蜀國手中,十一年後(公元前430年)義渠王起兵攻秦,殺至渭水北岸劫掠而去,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429年)秦躁公卒,其子不得繼公位,公位由秦躁公之弟接位,為秦懷公,但四年後秦懷公被以庶長鼂為首的臣下逼迫而自殺,因為秦懷公之子昭子早死,因此臣下擁立昭子之子繼公位,為秦靈公;在秦國衰弱時,晉國魏氏勢力在其首領魏斯領導下正蒸蒸日上,西渡黃河向西擴張,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魏氏在黃河西岸少梁築城,秦國遂出兵攻少梁,但並未能取勝,次年魏氏完成少梁城,下一年,秦國在少梁以北的籍姑築城,同年秦靈公卒,但其子嬴師隰未能接任公位,反而是昭子之弟被擁立為秦公,即秦簡公,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魏斯發兵攻秦,晉軍西佂,在秦境鄭地大敗秦軍,次年魏斯派其子魏擊攻克繁龐,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魏斯再派兵攻秦,令晉國在關西平原部拓展大片領土,為鞏固河西領土而增築臨晉、元里等城邑,次年,晉軍再次兵臨鄭地而回,又增築洛陰、合陽兩城,秦簡公在同年「塹洛」在北洛水設立防線又於北洛水西岸建立重泉城以對抗北洛水東岸的晉國,五年後(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封建趙氏、魏氏、韓氏三家為諸侯國,晉國領土幾被三家瓜分殆盡,由此赤縣神洲進入內競最激烈的戰國時代。
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秦簡公派兵攻魏,至陽狐而還,六年後(公元前395年)派兵西征攻滅綿諸邦,再四年後(公元前391年)派兵攻韓國宜陽地區,攻取六座城邑而還,翌年又派兵攻破魏國武城,同年齊國亦攻魏,取襄陵而去,接著次年秦簡公派兵攻魏國陰晉,不克而還,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秦簡公派兵攻古蜀國,收復南鄭漢中之地,但旋又失陷,同年秦簡公過世,其子年幼繼公位為秦出公,同年趙、魏、韓三諸侯出現君位更替,新君登位,次年田氏代姜成為齊公,又次年(公元前384年)秦庶長改迎立秦靈公之子嬴師隰即秦公位為秦獻公,秦出公及其生母皆被庶長改所殺害,從秦獻公開始,秦國再度崛起。
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建立櫟陽城並將秦都從雍城東移至櫟陽。
周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秦獻公設立櫟陽縣,同年,周王派太史儋入秦視察。
周顯王三年(公元前366年)魏侯魏罃與韓侯韓若在宅陽會晤,實現魏、韓同盟,同年秦國與魏國在洛陰爆發戰爭,秦軍擊敗魏、韓聯軍,隔年(公元前364年)秦國與魏國在堯門山(石門山)一帶開戰,秦軍擊敗魏軍,魏軍戰敗損失六萬人,其勝負震動中原,周王因之派使賜黼黻禮服予秦獻公以祝賀勝利;同年魏侯將魏都從安邑遷至大梁。
周顯王七年(公元前362年)秦獻公派庶長國領兵攻魏,深入魏境進攻少梁城,魏侯派大子及公孫痤領兵援助少梁,秦軍大破魏軍,俘獲魏國大子及魏將公孫痤而去,同年秦獻公去世,其子嬴渠梁繼公位為秦孝公。
周顯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為復興秦國,頒布求賢令:

同年秦孝公派兵東攻魏國圍陜城,不克而還;又派兵西征獂戎,大破獂軍,斬殺獂王而攻滅獂戎邦。

早期文獻的真實性

編輯

目前,遺存至今的專門記述史事的早期文獻最早只到東周時代,例如《左傳》,約成書於戰國初期,但其據以記載春秋史事的材料,則可能追溯至春秋時代,即使是較《春秋》晚成書的《國語》,亦可能是以春秋時代遺留至當時的史料編輯而成。又如《詩經》、《逸周書》、《山海經》、《尚書》、《世本》都是成書於戰國秦漢間,個別篇章的形成可以追溯至春秋時代乃至西周時代,疑古論以很多晚出文獻內的人物及事跡在早期文獻內沒有記載為由,認為都是後世偽造出來,又提出「古史層累說」,這種觀點就如同過去有聲音指出是濫用默證,也提出"古史層累遺失說」。認為古史固然有層累造成的一面,但同時也有層累遺失的一面,而且後者更為重要,不能只強調前者而忽略後者。 在此引張蔭麟的一段評論來説明疑古論的問題:

「 吾儕於日常生活中,每謂『此事果真,吾儕當已聞之。』默證即根此感覺而生。其中實暗藏一普遍之論據曰,倘若一假定之事實,果真有之,則必當有紀之之文存在。欲使此推論不悖於理,必須所有事實均經見聞,均經記錄,而所有記錄均保全未失而後可。雖然,古事泰半失載,載矣而多湮滅,在大多數情況下,默證不能有效;必根於其所涵之條件悉具時始可應用之。現存之載籍無某事之稱述,此猶未足為證也。更須從來未嘗有之。倘若載籍有湮滅,則無結論可得矣。故於載籍湮滅愈多之時代,默證愈當少用。其在古史中之用處,較之在十九世紀之歷史不逮甚遠。」
——張蔭麟《評近人對於中國古史之討論》

當然,要求「必須所有事實均經見聞,均經記錄,而所有記錄均保全未失而後可」是難以做到,但歷史本來是一分材料一分貨,要求理論假説於史有徵是基本要求,即使要作出推測猜想,其推測猜想也不應該完全偏離史料。 有觀點認為《詩經》提到「維禹」,但沒有「夏禹」,所以禹與夏無關,將禹與夏聯繫起來只是「戰國偽史家」捏造出來,又謂禹只是上古的一個神,後來才被人格化。然而《詩經》這類早期文獻沒有提到「夏禹」就代表禹與夏無關?《詩經》也沒有「商湯」、「商紂」、「周文」、「周武」等記載,難道湯、紂、文王、武王就與商周沒有關?至於以禹的功績是敷土、旬山、息壤等認為禹最初是一個神,其論證薄弱,就如用「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來描述孔子,孔子最初是一個神?與其説禹由神到人,不如說是相反,如同孔子一樣,禹最初是上古一個重要人物,但經過一千多年的美化渲染,加上距離時代越遠記憶越模糊,才令禹出現神格化的跡像,關羽又是一個例子,原來是劉備的一名將軍,地位只是漢壽亭侯,經一千多年的美化渲染,至萬曆年間,居然號稱「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所以即使禹以息壤止洪水,也不代表只是一尊神而不存在其歷史原形的人物,相比而言,説在西周時代,禹已經有神化跡象才謹慎的推測,至於公元前21世紀是不是真有禹其人及禹是否夏王朝的建立者,基於「一分材料一分貨」,在沒有任何同時代或相近時代的文字證據的情況下,神話仍然是神話、傳說仍然是傳說,不應該武斷地一概否定,將神話及傳說視為虛構的產物從而抹去上古史,這已不是疑古,而是滅古[註 51],疑古疑古,「疑」即是神話及傳說仍然具有部分真的可能性,信者傳信,疑者從疑,就像藏族史的「天赤七王」,是信史之前傳説時代的歷史,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又所謂「戰國偽史家」偽造論,這完全是臆想,所謂偽造,就是無中生有,説諸子百家對五帝堯舜禹有所美化誇張渲染則可,如説憑空創作則否,從百家爭鳴的情形來看,只會成為被別人攻擊的一個弱點,即使偽造出來,最終只會被敵國或敵對派別所揭穿,所以春秋戰國的時代,是不存在偽造的客觀條件。

採用默証即使不要求「所有記錄均保全未失而後可」,至少也要當時重要史事均經記錄下來且有大量記錄全而未失才可,商代以前歷史的早期文獻記載稀少且零碎,也沒有當時的文字記錄遺存,所以對此的默証運用必須要更慬慎,小心假設,小心求證。假如去證明一個人有罪(比如造假),舉證是控方的責任,其證據必須構成閉合性證據環,不存在其他可能,才能斷定偽造是事實,否則偽造說只是一個激進的假想。

又有觀點以考古文化來否定黃帝、五帝、堯舜的存在,但所謂考古學文化,是用陶瓷等鍋碗瓢盆的形態差異來區分不同的文化,問題是這些陶器群的差異是不是必然等同人群的文化差異?又商周以前部落林立,黃帝、堯舜禹都只是部落聯盟的共主,不同的部落之間的文化有所差別是很正常的事,就如現在有的民族半農半牧,因而令同一民族內部因不同的生產方式或自然環境而產生文化有所差異的群體(例如同屬希臘民族的雅典人和斯巴達人,這種不同甚至催生族群內部的地域歧視),且不同的考古學文化並不代表該考古學文化所屬的人群必然不會隸屬於黃帝的部落聯盟!以二里頭文化為例,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不能等同於夏王朝的勢力範圍,隸屬夏部落聯盟也不代表文化必然與河洛地區完全一樣,又如《禹貢》雖然有經後人編輯的痕跡,但不能因此斷定是戰國時代才製造出來,至少也存在一種這樣的可能性:禹貢的一些基本內容(比如涉及的地區、地區物產)最初產生於夏代,但只是口頭傳說,至漢字產生,能寫下數百字的文章後才記載下來,到戰國時代才為學者整理編排為《禹貢》。而《禹貢》內的「貢賦」可能反映的是夏代黃河流域與其他地區的來住,也可能是夏代以後的人們或戰國學者對他們所見到的夏代相關史料而認定是「貢賦」,至如後世也有的政權將其他國家派使節前來視同朝貢,所以不能斷定《禹貢》100%或大部分都是偽造的,而且目前早期文獻講述商代以前史跡的史料不多,對於《禹貢》這種在古代地位很重要的傳世文獻不應輕易否定[註 52],這種將傳世文獻中的早期歷史一律視之為編造的謊言[269],這種做法簡直是不負責任。又,在上海的廣富林文化(年代下限在夏代)是由在豫東皖北的王油坊類型遷移來,既然夏代的淮北與上海已有大規模的文化遷移(更可能是人群遷移所致的),加上後來二里頭先民南下致令二里頭文化大量南傳至長江流域,例如至遲在二里頭四期,二里頭文化已經強烈影響了江漢平原地區[270],假如二里頭人群對長江流域一無所知,又豈會南下!所以沒有理由認為夏王朝統治者(大酋長)的視線及勢力範圍只會局限於二里頭文化之內。

黃帝是各諸侯國的共同祖先——有沒有可能?

編輯

民族起源多元早已有之,比如滿族之布庫里雍順實僅為愛新覺羅氏一家之始祖,巴塔赤罕也非乃蠻、汪古、克烈等族群之祖先。

根據基因研究,現代漢族父系有超過40%可以追溯至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的三位男性身上,說明漢族以三皇五帝為祖及炎黃子孫的這些以少數幾名男性為血緣祖先的傳說有著一定的事實支持,並非向壁虛構的[271]

先漢相關列表

編輯

史前漢族文化

編輯
漢族史前地域文化
前仰韶時代
稱謂 別稱 起訖年代[註 27] 分布/主要遺址[註 53] 備注
後李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7000年~約公元前5300年[136] 主要分布在泰沂山脈北麓一帶,有遺址16個,分布範圍東至濰坊市寒亭區前埠下,西至濟南市長清區月莊,泰沂山脈南麓很可能也是後李文化的分布區[註 54] 不適用
北辛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5300年~約公元前4200年[136][146] 不適用
裴李崗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6479年~約公元前5000年[137] 主要分布在鄭洛地區一帶,遺址有百多個,大致上分布在東至杞縣、項城,北至安陽、濟源市,東南至信陽、潢川,西南至方城、葉縣,西至盧氏、嵩縣一帶,圍繞中嶽嵩山一帶向周邊地區分布[272],覆蓋南陽盆地,甚至滲入江漢平原[273] 不適用
老官台文化 白家村文化、大地灣文化 約公元前6000年~約公元前5000年[141][142][145] 北至隴東、陝北南緣,東至黃河,南至漢水中上游及丹江流域,隴山以西的渭水流域亦為老官台文化分布區,遺址有40多個[141] 不適用
磁山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6000年~約公元前5300年[138] 文化範圍大致上分布在東至大海,北至永定河,南至衛河-漳衛新河,西至太行山東麓一帶。遺址有9個 不適用
鎮江營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5000年~約公元前4400年[146][158] 大致上分布在南至安陽、濮陽地區,北至河北省易縣、北京市房山區,囊括桑乾河、壺流河流域等地區[註 55] 不適用
順山集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6200年~約公元前5500年[274]

約公元前6600年~約公元前5900年[275]

一般視順山集一期、順山集二期為順山集文化,而順山集三期則有爭議
雙墩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5300年~約公元前4300年[139] 不適用
仰韶時代
稱謂 別稱 起訖年代 分布/主要遺址 備注
仰韶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5000年~約公元前3000年 主要分布在東至太行山山脈、河北省邢臺、邯鄲、河南省濮陽、城關、周口、息縣、信陽,南入湖北省棗陽、襄陽、十堰、陜西省安康、漢中,西至甘肅省隴南、甘南以至青海省民和縣、循化縣,北抵寧夏區固原、吳忠鹽池、內蒙古區鄂爾多斯、托克托、山西省大同一線[155][156][46][47]范圍,盡有陜西省、山西省,幾乎整個河南省,甘肅省黃河以南地區,寧夏區南部以及內蒙古區、河北省、湖北省的少量地區。 仰韶文化族群對現代畲族、漢族、土家族、苗族的遺傳成份影響巨大[166]
大汶口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4200年~約公元前2600年[276] 其文化人群採用的骨刻文符號很可能是甲骨文漢字的前身[277]
龍虬莊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4600年~約公元前3000年[278] 不適用
侯家寨文化[140] 不適用 約公元前4200年~約公元前3600年[140] 北抵河南省鹿邑縣,東至安徽省含山縣,西至懷寧縣,南至江蘇省高淳縣,大致上分布在洪澤湖以西、大別山以東之間的淮河流域[註 56] 其刻劃符號很可能是漢字的起源[279]
龍山時代
稱謂 別稱 起訖年代 分布/主要遺址 備注
廟底溝二期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700年~約公元前2300年[164] 不適用
煤山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500年~約公元前1900年[169] 分布範圍大致上東至商丘、泗縣,最東直至江淮平原東部,可能瀕臨大海,南至大別山北麓,盡有江漢平原,向西抵三峽,囊括南陽盆地,北至開封、鄭州、嵩山一線以南,相關遺址有133個[註 57] 中國河南省龍山時代住民相比起仰韶時代的當地住民,對現代畲族、土家族、苗族,特別是對漢族的遺傳成份影響更巨大[166][170]
王灣三期文化[註 28] 不適用 約公元前2400年~約公元前1760年[280] 位於煤山文化以北,囊括洛陽盆地,東至賈魯河,西至崤山、熊耳山,北至王屋山、太行山一帶[281]
陶寺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500年~約公元前1900年[282] 主要分布在臨汾盆地,北至太岳山一線,南盡峨嵋嶺,西起呂梁山-火焰山,東臨沁河,相關遺址有256個 不適用
三里橋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500年~約公元前1900年[283][164] 崤山以北、澠池以西、華山以東、峨嵋嶺以南是主要分布區 不適用
後崗二期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600年~約公元前2000年[284] 不適用
客省莊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2400年~約公元前2000年[285] 分布在東起黃河、西到甘肅天水、北抵陝西長武、南達陝西戶縣的關隴地區,相關遺址有82個 不適用
二里頭時代
稱謂 別稱 起訖年代 分布/主要遺址 備注
二里頭文化[註 41] 不適用 約公元前1870年~約公元前1530年[200]

約公元前2000年~約公元前1500年[200][169][217][291]

新砦期二里頭文化人群的遺傳成份對現代漢民族影響最大,奠定現代漢民族的遺傳結構[170]
下七垣文化[註 42] 先商文化[296][297][298][299] 約公元前1735年~約公元前1530年[註 42][200] 文化分布北盡南拒馬河,南至古黃河-泌水一線,向東不過古黃河,西背太行山脈東麓 不適用
岳石文化 不適用 約公元前1800年~約公元前1450年[300][301] 不適用

三代王室世系

編輯
黃帝氏
有崇氏高辛氏
姒姓氏族
大禹
子姓氏族

初代后稷

(1)
姒啟
昭明
(2)
姒太康
(3)
姒中康
相土
(4)
姒相
昌若
(5)
姒少康
曹圉
姒無餘(6)
姒杼
(7)
姒芬
王亥
(8)
姒芒
上甲微
(9)
姒泄
報乙
(10)
姒不降
(11)
姒扃
報丙
(13)
姒孔甲
(12)
姒廑
報丁
(14)
姒皋
主壬
(15)
姒發
主癸
(16)
姒履癸
(17)帝成湯
子履
太丁(18)帝外丙
子勝
(19)帝中壬
子庸
(20)帝太甲
子至
末代后稷
不窋
(21)帝沃丁
子絢
(22)帝太庚
子辨
(22)帝小甲
子高
(23)帝雍己
子伷
(24)帝太戊
子密
公劉
(25)帝中丁
子莊
(26)帝外壬
子發
(27)帝河亶甲
子整
慶節
(28)帝祖乙
子滕
皇僕
(29)帝祖辛
子旦
(30)帝沃甲
子踰
差弗
(31)帝祖丁
子新
(32)帝南庚
子更
毀隃
(33)帝陽甲
子和
(34)帝盤庚
子旬
(35)帝小辛
子頌
(36)帝小乙
子歛
公非
(37)帝武丁
子昭
高圉
(38)帝祖庚
子曜
(39)帝祖甲
子載
亞圉
(40)帝廩辛
子先
(41)帝庚丁
子囂
公叔祖類
(42)帝武乙
子瞿
古公亶父
(43)帝文丁
子托
太伯虞仲季歷
(44)帝乙
子羨
姬昌
子開子衍(45)帝辛
子受
杞國
東樓公
武庚


備註

編輯
  1. 有說法認為漢族的盤古神話是由西南民族移入,但有關盤古神話的文字記載首見於吳國漢族人徐整的《三五曆記》,有人認為這是別的民族的神話,但沒有証據證明,且《三五曆記》又載有漢族的三皇神話[2][3],加上引用《三五曆記》的《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及《太平御覽·天部二》皆述漢族傳統文化中有關「天」的認識,不涉及其他民族的神話,可證《三五曆記》記載的必是漢族神話無疑,其次漢族歷史上受到五胡、契丹、女真、蒙古、滿等民族統治,亦未見漢族神話存在大量由上述民族神話引入的內容,沒有理由認為西南民族的神話會對漢族神話有關起源部分產生替換的如此重大影響,至於三國時代以前有關盤古傳說不見記載,可能與儒家「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價值觀有關,盤古只是下層百姓的口頭傳說,自然長期不為上層知識分子所關注,更可能的是,盤古在三國時代以前並不叫「盤古」,而是名「伏羲」[4],一說「盤」以「般」為聲符,「般」有大之義,「盤」的異體字「槃」也有大之義[5],盤古即大古,也就是太古,可能後來人格化,所以之前才不見有關「盤古」的記載。「盤古」之名可能是後來受到西南民族的影響才改名,同在公元三世紀,並沒有西南民族流傳盤古神話的記載,而西南民族有關盤古神話的記載相對很晚才出現,而盤古神話中很多元素在先秦漢籍中已出現[6],合理推測是漢族移民入西南,令當地民族受到漢族文化影響之故。
  2. 三皇是指哪三皇,歷來有爭議,侯選人物有伏羲、女媧、燧人、祝融、神農等五人,從伏羲、女媧的救世造人神話來看,三皇肯定包含伏羲與女媧,而且在漢代畫像中伏羲與女媧的形象都是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與其說是「皇」,不如說是「神」更貼切,所謂三皇其實就是三神,以此而論,燧人、祝融、神農不太適合列入三皇。筆者認為地位比伏羲與女媧更高的至高神「太一」[7]或「昊天上帝」都可能是三皇之一[8][9],一說生下日月的帝俊是天帝,地位高於伏羲與女媧[10],也是三皇侯補。
  3. 有說法認為出土於湖南省長沙的楚帛書甲篇代表西南民族的成分,非也,從帛書可知其記載了伏羲、女媧、炎帝、祝融等漢族神話傳說人物,所以實為流傳於戰國時代的漢族神話[11],有的將「為禹為禼」釋為「為禹為契」,皆為漢族神話傳說中從黃帝氏族分化出來的新氏族的首領,故知其必源自漢族的神話,但其出土於楚國南部的長沙,不能排除漢族神話的一些細節受到西南民族文化影響的可能性。
  4. 《莊子》[17]《容成氏》[18]都有記載尊盧氏、赫胥氏、軒轅氏、神農氏等氏族,其中軒轅氏排在神農氏之前,伏羲氏排在軒轅氏之後,可證其並沒有依從時間先後排序,在《容成氏》中這些氏族被視為「有天下」,即曾為氏族共主,而且皆「不授其子而授賢」,顯然一個禪讓制的理想世界,但從堯禪舜、舜禪禹的事跡來看,雖然亦「不授其子而授賢」,但此「賢」又是陶唐氏的女婿就是與有虞氏同宗的有夏氏,可見「授賢」即授親,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等等氏族應該都是血緣或關係密切的氏族。
  5. 姜非羌,「羌」是指西羌人、羌族;「姜」是少典氏的一支後裔群體,是古中原人的一部分,姜姓之民是分布最西的古中原人(漢族先民),因而與羌族先民存在密切來往,漸染羌風,如後世之董卓、馬騰,因此容易混淆,雖然隴山以東的古中原人與隴山以西的羌族先民有同源關係,但彼時沒有民族意識且流向不同,西為羌、東為漢,不可姜羌不分以致指漢為羌。。
  6. 神農氏的後裔有邰氏在關中[31],且姜水亦在關中[29],當為神農氏領地所在,既然有蟜氏、有熊氏領地皆在河南省,則少典氏亦應與神農氏同居陜西省。
  7. 雖然近代有說法認為神農氏、炎帝、赤帝並稱呼並非一人,但這只是濫用默證而得出的觀點,從「神農有炎之德」的記載來看[35],神農氏與炎帝確有可能是一人的不同稱呼,筆者認為炎帝是神農氏歷任酋長的稱呼,而「神農氏」可以是指神農氏酋長,所以神農氏、炎帝並非一人之稱呼的說法,是對也不對,如吐蕃帝國歷史上有多位贊普,但同一時間只會有一位贊普存在,如同香港特區政府之特首,一如神農氏之於炎帝,所以神農氏與炎帝才能分別封禪泰山,而且黃帝是在戰勝炎帝後才得以取代神農氏的天下[36],關於赤帝,在《逸周書》中就提到赤帝、蚩尤、黃帝[37],其中赤帝顯然就是《史記》中敗於阪泉的炎帝,「炎帝為火師」,亦與烈山氏這個別稱產生關聯,傳統將神農氏、炎帝、赤帝三者等同的說法仍然可信。
  8. 與黃帝、炎帝相同,蚩尤一稱同樣是一連串前後相承的酋長稱號,在黃帝擊殺蚩尤後,仍然有蚩尤活動的傳說,所以應該以「蚩尤氏」稱之[48],其統治中心大約位於黃河以東以南的微山湖、濟寧、東平湖等泰山周邊地區[41][49];傳說蚩尤是黃帝之子[50],可能代表黃帝氏族與蚩尤氏族之間有密切或親緣關係。
  9. 雖然位於張家口市的涿鹿縣自漢代以來即相傳為涿鹿之戰的涿鹿,但從有熊氏與蚩尤氏的領地位置來看是不太可能向北跑到張家口決戰,而且相傳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的阪泉亦在當地[54],神農氏地盤在陜西省,黃帝地盤在河南省,又怎會跑到張家口市決戰?且位於山區之中,對無論哪一方行軍都有困難,有平原不走反進山區決戰,實咄咄怪事。涿鹿與阪泉,分別是黃帝滅蚩尤、降炎帝的關鍵地點,與黃帝的成就息息相關,這些地名應是有熊氏的一支後裔遷入張家口市一帶而帶來的,周代商後,即封「黃帝之後於薊」[55],薊國位於今北京市範圍,與燕國相鄰,離涿鹿縣很近,薊國可能曾將涿鹿縣收入版圖。薊後為燕滅,薊國遺民或西遷山區或被燕國遷至涿鹿縣一帶,於是為當地帶來涿鹿、阪泉的地名;也可能是後來有熊氏成為共主後,黃帝曾經在冀北晉北與北方葷粥對抗而留下的足跡。
  10. 阪泉是地名,考黃帝居軒轅之丘而稱軒轅氏、居有熊而稱有熊氏,則阪泉氏之稱當是炎帝居阪泉之故[22];與涿鹿一樣,阪泉位置亦有爭議,主要有陽曲縣東北說、涿鹿縣東南說、運城市說、扶溝縣說,從黃帝與炎帝的領地分處河洛嵩山、關中平原的形勢來看,只有運城市說位於神農氏領地與有熊氏領地之間,而炎帝居阪泉,也代表汾河平原也是神農氏領地,炎帝可以東經上黨高原至淇山,也可以從垣曲一帶沿黃河而下經豫北平原而至淇山
  11. 按《列子》所記,黃帝曾在空同(空桐)山[59][60]、洞庭之野[61][34]活動,正與《史記》所載「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符合,當然這只是黃帝部落的勢力范圍,偏遠如岱宗、長江一帶的部落只是名義上奉黃帝為最高酋長,不太可能受到類似後世王朝郡縣制力度的統治。
  12. 文字前言「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後「邑於涿鹿之阿」,不排除是指今涿鹿縣之涿鹿,可能是黃帝在「北逐葷粥」戰爭時的屯駐地,除去葷粥的威脅後,繼續平定天下「不順者」,以致「遷徙往來無常處」、「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此時黃河流域已進入定居農業的時代[46],以「遷徙往來無常處」攀附黃帝為游牧民族,實無稽之談,何況《史記》後文即言「播百穀草木」,而且在仰韶時代,哪怕是蒙古高原也尚未出現游牧的生業方式[62],另外,或游牧或定居農業,只是生產方式的變化,設令一蒙古人以耕作為業而其族屬仍屬蒙古不變,那一漢族人以游牧為業亦不能改變其族屬,游牧漢族人仍屬漢族。如《史記》所言,黃帝之所以「遷徙往來無常處」只是因為征服不順諸侯,為完成有熊氏取代神農氏的共主的過程。
  13. 也有說法認為涿鹿在彭城一帶[63],很可能代表「涿鹿」本身並非特定單一地名,而是發生過重大戰爭的地方皆以涿鹿命名,所以炎帝戰蚩尤氏、黃帝戰蚩尤氏,甚至黃帝戰炎帝之地都有涿鹿之名,其實只是同名異地。
  14. 巡狩的目的為了維持對各地氏族(諸侯)的控制,即所謂「會諸侯,考不同」,如有必要作為各氏族的共主(天子)可發兵「誅有罪」,亦即所謂「不順者」,經過「從而征之」,黃帝對各地氏族的控制力大大加強,相比炎帝作為共主時只能「教而不誅」,黃帝則「誅而不怒」[66][67][68],不過巡狩在黃帝時代尚未形成制度,因此黃帝的巡狩才被稱為「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27],但其實是征伐「天下有不順者」、「討不義」的舉動;在黃帝成為氏族共主之前有無懷氏、虙羲氏、神農氏曾經在泰山封禪,而黃帝是有明確記載親自上泰山封禪的第一位[48][41]
  15. 雖然傳世文獻有差異,但皆指出楚國公室祖先祝融一支是出自顓頊氏[79][80][81],楚國出土文獻亦證明楚國公室出自顓頊氏[82],不過,視顓頊、老童、季連等為一人則其人壽會長到離奇,視顓頊、老童、季連為氏族之稱號才合情理,又如高陽氏之子八人及高辛氏之子八子合稱為「十六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被視為「四凶族」,可證其必為氏族之稱,隨著人口增加與政治鬥爭,一個氏族分化出多個氏族亦理所當然。另據文獻記載,楚國官方史書名為《檮杌》[83],而顓頊氏的一支後裔亦以檮杌為名[84],可證楚國公室與顓頊氏有密切的關係。
  16. 雖然《史記》只明確記載嬴姓母系祖先是女修,父系祖先並沒有明確記載,但郯國與秦國同源[85],郯國是少皞氏的後裔[71],加上嬴秦公室祭祀少皞氏[41],所以嬴秦公室的父系祖先很明顯是少皞氏。一說認為黃帝之子青陽即是少皞氏[86],為己姓,但無論少皞氏是己姓還是嬴姓,均與嬴秦公室出自少皞氏的世系並不矛盾,因為嬴姓是得自有虞氏的賜姓[85]
  17. 有觀點認為帝嚳即《山海經》中的帝俊,也有觀點認為帝俊即是有虞氏帝舜,但帝舜與帝俊曾經在《山海經》一同並列[89][90],故筆者採信帝嚳=帝俊的觀點
  18. 18.0 18.1 18.2 18.3 陶唐氏壟斷氏族共主(帝)之位過百年,活動於陶唐氏統治末年及帝舜統治時期的契、棄均不太可能與帝嚳之子契、棄為同一人,帝嚳所生的契、棄應是帝舜統治時期的契、棄的祖先,所以筆者以契氏、棄氏來稱呼活動在五帝時代的契、棄二人。不過,一個氏族不擔任氏族共主(帝)並不代表該氏族的滅亡,比如伯益之母出自少典氏[85],高辛氏可以是在陶唐氏為帝(氏族共主)時代才與有娀氏及有邰氏通婚,所以契、棄分別是某一位人士的稱號的可能性也存在。同樣,黃帝氏可能是在陶唐氏統治時代才分化出有崇氏一支。本家雖然衰落,不過分家就強盛起來;《商頌》[94]、《楚辭》[95]及《呂氏春秋》[96]中的「帝」即是「高辛」,《左傳》則說相土是出自高辛氏的後裔閼伯一脈[97][98],有關契是高辛(帝嚳)與有娀氏之女的後代,最初的傳説與《史記》關於契之先代父母的説法不存在出入。
  19. 有些說法稱為「商族」、「商民族」,但無論是甲骨文還是出土或傳世文獻皆沒有此稱呼,也沒有留下足以作為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的文字證據,極其量只是一個部族;從流傳於世的傳說來,虞夏商周皆黃帝子孫,也就是說,商人或商王室並不存在一個排除虞夏周而獨立的民族共同體意識,何況,所謂夏人、商人、周人,廣義上只是中原地區土著被不同氏族統治而出現的一個稱呼,被夏后氏統治即為夏人、被子姓商氏統治即為商人、被姬姓周氏統治即為周人,純屬政治身份歸屬的稱謂,政權更替並非人群更替,而狹義上的虞夏商周只是統治者氏族的稱謂,所謂「夏民族」、「商民族」、「周民族」只是近代幻想出來、歷史上不曾存在過的群體,如同有虞氏的統治下沒有「虞民族」,夏、商、周的統治亦然,晚至東周時代的中原地區群體還尚未成為民族共同體,至於其他更少文字記載的先秦「蠻夷戎狄」更不可能是民族群體,事實上,在漢王朝以前整個亞太地區僅存在氏族部落等低層次的血緣單位,不存在民族共同體這種高級血緣單位,所以筆者以夏后氏、商氏、周氏的稱呼更為合理;為便於區分,筆者以夏后氏、子姓商氏、姬姓周氏等「XX氏」來指稱王室或部落上層(權貴)人群,以夏部落、商部落、周部落等「X部落」來合稱部落內的上層(權貴)與下層民眾(部民),以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等「X王朝」來指稱當時統治中原各氏族部落的最高部落王權,涵蓋本部落及從屬部落的人群與領地;另外,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其實「族類」的初義是指氏族、家族、宗族,並非民族,在其第一次出現的語境中,僅指異姓氏族[99],而先秦「華夏」最初僅為周王室及其姻親集團的代稱,只有遵周禮,特別是屬於周天子「母弟甥舅」之諸侯國人才能歸類為諸華、諸夏,而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更非周天子「母弟甥舅」的諸侯國人則被視為「蠻夷戎狄」[81][100],縱使是源自周王室的吳國,稱王(不守周禮)的舉動,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101]
  20. 20.0 20.1 所謂「黃帝生駱明」[12],其實是指駱明這一家族由同是黃帝氏族後裔的帝顓頊高陽氏的後裔分化出來[75][76],如同「有五世而遷之宗」[102],新氏族從舊氏族中分化出來[103]。至於所謂「禹生石紐」是「禹生於石」的誤解,而「禹生於石」其實「啟生於石」的誤傳,從傳說中禹的身世與事跡來看,禹是絕不可能生於西羌或興於西羌[104],只有治水時「浮於積石」、「道河積石」涉及後世西羌人之地,東漢景雲碑亦只說禹有「石紐汶川之會」[105],除此以外,禹的事跡與西羌無涉,顯然不能得出禹是西羌人的結論,何況在一個重視血緣的氏族部落社會,沒有血緣關係是絕不可能踏入統治階層頂端。
  21. 此後,后稷一職由棄氏[註 18]的家族世襲,如台蠒及其子叔均,皆為后稷以事農耕[79],帝嚳(帝俊)至后稷叔均之間至少還有兩代人[12],顯見「帝俊生后稷」中「后稷」是指世襲后稷的一支家族,然而歷任后稷之名失載,至不窋始見記載,所以筆者以后稷氏稱呼自棄至不窋之間的世系。
  22. 據古載關於舜為氏族共主之前的居地有雷澤、歷山[110][111][112]、負夏、壽丘[91]等地,其中河濱、河瀕意即黃河岸邊,雷澤一地明確是定陶[113],負夏、壽丘、歷山當在附近一帶,即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
  23. 23.0 23.1 按《孟子》雲「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據《孟子註疏》解釋孟子之所以說是舜是東夷人,是「以其地在東方,故曰東夷之人」,同樣也是因為周文王「其地在西,故曰西夷之人........孟子言自舜帝所居終始之地與文王所居終始之地有千里以外之遠,自舜所生之世文王所生之世相後有千二百歳之久,其皆得志行政於中國以致治如合其符節有周而無異,一為先聖於前一為後聖在後,其所揆度則一而無二也,以其同也揆度也。」即只是因為舜地處中原東部、周文王地處中原西部,才稱其為東夷人(東方人)、西夷人(西方人)。故此「夷」並非少數民族的代名詞,從傳說來看,舜、周文王皆是黃帝後裔,當然不可能是非漢或非華夏人群,孟子之「東夷」、「西夷」,僅是指諸馮、負夏、鳴條以及岐周、畢郢這分別位於東方和西方的地區,將此處「東夷」、「西夷」視同非華夏人群或非漢族的代稱只是後人的誤解,這個誤解也成為外來民族征服漢族地區後尋求統治合法性的藉口。
  24. 有觀點認為在夏后氏統治之前存在一個歷時數百年「虞朝」,筆者認為此論不足信,因為傳世文獻皆指出姒文命是鯀之子[121],而鯀活動於陶唐氏帝堯時期,姒文命則繼承帝舜成為氏族共主(帝),由此觀之,有虞氏的統治時間不會超過一代人。另外,雖然在帝舜之前有虞氏存在「自幕至於瞽瞍」的世系[87],但考慮到高陽氏、高辛氏、有夏氏等皆先後由黃帝氏分化出來,然後各氏族彼此是平行存在,「自幕至於瞽瞍」完全可以是有虞氏成為帝(氏族共主)之前的歷任氏族酋長,不必以「虞朝」來解釋。
  25. 夏后氏諸王統治年月無定說,筆者在此採用夏商周斷代工程給出的公元前2070年為夏后氏統治的始年,減去姒文命的四十五年及橫跨三個年頭的服喪期,則姒啟的統治開始於公元前2023年。
  26. 《晉語四》這段話[26]雖不見於其他先秦文獻,但考慮到先秦文獻對商周以前的史事稀闕,難以互相對照。司空季子是為勸姬重耳而舉出的傳說事例,青陽既是姬姓又是己姓,有可能是司空季子急切勸說或文獻傳抄而發生的失誤,但不排除有兩個青陽存在的可能性,如《索隱》所推測[27],可能為不見其他文獻的己姓青陽,如《逸周書史記解》所載的曲集之君、畢程氏、縣宗之君等勢力的興亡,僅一見於文獻,這些都反映春秋戰國時期己存在的傳說,所以晉語四這段材料暇不掩瑜,不止不能否定,反而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
  27. 27.0 27.1 27.2 27.3 27.4 舊有觀點認為在老官台文化之後是半坡類型,也就是【老官台文化(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但按魏繼印等新近的觀點認為「從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陶器與半坡類型仰韶文化陶器的比較看,兩類遺存應為同一種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即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前身或早期階段」[143],在原來的半坡類型內分出北首嶺類型,文化演變脈絡就是【老官台文化(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仰韶文化北首嶺類型(約公元前5100~公元前4500)→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至於老官台文化完結於公元前5000年,而北首嶺類型開始於公元前5100年,因為文化改變不是政權更換,不可能上一年還是A文化,下一年就立即變為B文化,族群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改換文化面貌,如邸楠所言「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現和舊文化因素的消失並不同步」[144],加上測年技術的差異,不同學者的推測不同,故而有二、三百年的偏差;另外,一些考古學文化的稱謂後綴不統一,同一事物既名文化,又名類型,筆者將其統一命名,「文化」之下是「類型」,類型之下是「亞型」。
  28. 28.0 28.1 28.2 28.3 嵩山以南、賈魯河以西的郝家台類型及其後續煤山類型應該歸入王灣三期文化[168]還是煤山文化是有爭議,筆者採用煤山文化的觀點,即將郝家台-煤山類型歸屬煤山文化,所以汝潁、許漯等地是煤山文化的分布區;另外,二里頭文化包不包括新砦文化亦有爭議,筆者認同新砦文化屬於二里頭文化的意見,即新砦文化其實是二里頭文化新砦類型[169],所以二里頭文化的出現可上溯至龍山時代晚期,則龍山時代晚期的禹州瓦店人群即是二里頭文化人群[170]
  29. 29.0 29.1 雖然有說法認為有扈氏領地在原陽縣,不過如此一來就和姒啟所居的陽城過於接近,筆者認為傳統說法的戶縣説更合理,因為如有扈氏在原陽縣,距陽城不過咫尺之隔,而戶縣離陽城更遠,加之古本《竹書紀年》雲「啟征西河」,戰國時代魏國將洛水至黃河之間的地區設立為西河郡,可證在姒啟曾在關中地區作戰,與進攻有扈氏的方向相同,而且遙遠的位置才能令作為弱勢方的有扈氏相信反抗夏后氏統治能成功[22],而原陽縣應理解為有扈氏戰敗後,部分民眾被姒啟強制遷至黃河以北地區,以便就近看管,此外,古本《竹書紀年》亦有姒廑(胤甲)「居西河」的記載,應亦是夏后氏在關中地區活動的反映;根據傳世文獻,夏后氏曾經在姒文命、姒啟、姒相時期與有扈氏發生戰爭,考慮到大禹姒文命在治水、平三苗的威望,姒啟很有可能在即位之初曾假借父命行事,以姒文命的名義發佈命令,令1500年後的人誤以為甘之戰是姒文命時期發生的。
  30. 在位積年據古本《竹書紀年》[135],然其歲數當有誤,若姒啟出生於姒文命治水時期,則姒啟歲數應大於姒文命統治期(45年)與姒啟統治期(39年)之和,即年壽八十四以上。
  31. 31.0 31.1 如沒有說明,文中夏后氏諸王的統治積年皆參自今本《竹書紀年》。
  32. 從有扈氏的位置來看,無論是在戶縣或原陽縣,特別後者更是位於有窮氏的原居地——鉏與后羿治所舊斟尋之間,所以這次叛亂應由后羿派兵平定,姒相只是名義上的代表。
  33. 寒浞在殺害后羿後「因羿室,生澆及豷」,至「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可見這一段時間至少足以令一名初生嬰兒成長為領兵作戰的大將[118],按今本《竹書紀年》,寒浞殺害后羿之事在姒相八年,後緡逃奔有仍氏在姒相二十八年,20年時間足以令一名初生嬰兒成長為領兵作戰的大將,澆長大後「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姒相之妻「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184],故20年一説可從,而姒少康之子姒杼在滅亡有窮氏的戰役中已能領兵「滅豷於戈」,假設姒少康在20歲左右生姒杼,姒杼「滅豷於戈」時年約20歲[118],則寒浞殺姒相至姒少康殺寒浞之間約有四十年的歲月。
  34. 34.0 34.1 筆者認為考古學上的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屬於夏后氏的直接統治區域,相當於夏王的王畿,而夏王朝還包括向夏后氏稱臣的氏族部落,所以夏王朝的範圍遠大於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夏王畿自二里頭文化二期才開始大規模擴張,代表此時夏后氏才完成由氏族共主向部落王權的蛻變。
  35. 基於位置遠離夏后氏起家之地,姒無餘成為當地酋長更可能是當地氏族與夏后氏聯姻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姒無餘的後人遂步遷移至寧紹平原,殷革夏後,夏王姒履癸就南奔至南巢。夏代中原地區的原始瓷器就是由浙南閩北地區出產,既然有貨物來往[188],出現少量人群交流或氏族部落之間出現外交往來亦非不可能的事,所以自淮河一帶向南跨過長江越過江東平原就到達寧紹平原,不論分封、流放或聯姻,對於夏后氏王室成員來說是有可能發生的。
  36. 河伯,在后羿執掌夏政時曾經被后羿所欺壓[121],在夏王姒芬時代,河伯馮夷曾與洛伯用發生爭執[189],河伯的「河」是指黃河,洛伯的「洛」是指洛水,既然河伯馮夷能與洛伯用發生爭執,那河伯與洛伯的居地不會太遠,洛伯應居於河洛地區附近,而河伯居於黃河以北,如此才能派兵支援商氏族,考慮到河伯與洛伯皆居於河南省,位於夏王朝的王畿之內,那河伯如非夏后氏同姓氏族就是姻親部落,其派兵援助商氏族的舉動至少取得夏王的默許。
  37. 據《呂氏春秋》,北音、南音、東音、西音是指中原地區東南西北四處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其誕生正好與上古統治者有關,應該是有宮庭音樂的背景才被記載下來,後來東南西北四處吸收了不同時代的音樂特色,所以這些宮庭音樂才被稱東南西北四音之「始」,可說是漢民族音樂文化最早的記載[96]
  38. 筆者參考《殷本紀》、《尚書》、《墨子》及《國語》中有關湯誓的文句修飾。
  39. 39.0 39.1 39.2 二里頭文化第四期約在公元前1565年~公元前1530年[200],商代夏約在第四期晚段之際,參考古籍有關夏代列王的積年,所以筆者推測約發生在公元前1550年,同時也採信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公元前2070年為夏代的始年、公元前1046年為周滅商之年,自周昭王以後的西周列王年代亦採之夏商周斷代工程。
  40. 姒不降的統治始於公元前1731年,其子姒孔甲卒於公元前1604年,兩代人長達127年,乍看之下似乎不可能,但後世也有兩代人時間過百年的例子:英國亨利八世生於公元1491年6月28日,其女伊麗莎白一世卒於公元1603年3月24日,長達112年;英國喬治三世生於公元1738年6月4日,其子漢諾威國王奧古斯特一世卒於公元1851年11月18日,長達113年;齊前莊公統治始於公元前795年,其子齊僖公卒於公元前698年,兩代人統治97年,衞僖公統治始於公元前855年,其子衛武公卒於公元前758年,兩代人統治97年,又秦惠文王生於公元前356年,其子秦昭襄王卒於公元前251年,長達105年;古埃及拉美西斯一世生於公元前1303年,其子麥倫普塔卒於公元前1203年,正好100年;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的統治始於公元前58年,其子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攣鞮輿卒於公元46年,兩代人統治104年;斯里蘭卡Anuradhapura王國的pandukabhaya王統治始於公元前437年,其子Mutasiva王卒於公元前307年,兩代人統治130年,所以兩代人統治127年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不過,相比起父子關係,從時間來看,姒孔甲是姒不降之孫的可能性更大。
  41. 41.0 41.1 41.2 41.3 二里頭文化[註 28]各期遺存的主要遺址
    新砦一期(早期):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2)、登封市王城崗遺址(4)、汝州市煤山遺址、禹州市瓦店遺址(3)、鞏義市花地嘴遺址、偃師市灰嘴遺址、鄭州市站馬屯遺址(3)、滎陽市竪河遺址[171]
    新砦二期(晚期):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2)、黃寨遺址(1)、登封市王城崗遺址(5)、汝州市煤山遺址、洛陽市東干溝遺址、偃師市灰嘴遺址、鄭州市牛寨遺址[171]
    一期: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1)、新密市新砦遺址(3)[171]、鄭州市稍柴遺址(1)、東趙遺址、滎陽市竪河遺址、澠池縣鹿寺遺址[286]、陳窯遺址[286]、西平縣上坡遺址[220]、周口市商水縣朱集遺址[287]、良台寺(閻莊)遺址、太康縣方城遺址、項城市高寺砦遺址、骨頭塚遺址、淮陽區范丹寺遺址、雙冢遺址、西華縣陸城遺址、後於王莊遺址、扶溝縣林砦遺址、沈丘縣東冢遺址[287]
    二期: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2)、洛陽市東楊村遺址(晚段)[218]、鄭州市稍柴遺址(2)、東趙遺址、黃委會青年公寓遺址、洛達廟遺址(1)、滎陽市大師姑遺址(1)、竪河遺址、娘娘寨遺址、尉氏縣新莊遺址、杞縣段崗遺址、牛角崗遺址、朱崗遺址、澠池縣鹿寺遺址[286]、陳窯遺址[286]、三門峽市陜州區西崖村遺址[286]、陜州區七里鋪遺址[286]、鄧州市穰東遺址[286][288]、駐馬店市黨樓遺址[220]、新蔡縣郭塚遺址、墳冢遺址、蚓冢遺址[287]、西平縣上坡遺址[220]、漯河市郾城區皇寓遺址[289]、周口市太康縣方城遺址[287]、項城市駱駝嶺遺址、淮陽區雙冢遺址、西華縣陸城遺址、後於王莊遺址、泥土店遺址[287];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286][230];湖北省鄖縣李營遺址(晚段)[290]、大悟縣李家灣遺址[220]
    三期: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3)、洛陽市東楊村遺址[218]、鄭州市稍柴遺址(3)、東趙遺址、上街遺址、黃委會青年公寓遺址、大河村遺址、洛達廟遺址(2)、望京樓遺址、滎陽市大師姑遺址(2-3)、竪河遺址、娘娘寨遺址、薛村遺址、尉氏縣新莊遺址、杞縣段崗遺址、牛角崗遺址、朱崗遺址、開封市虎丘崗遺址、焦作市府城遺址[218]、溫縣北平皋遺址[218]、濟源市留莊遺址(晚段)[218]、新峽遺址(1-2)[291]、澠池縣鹿寺遺址[286]、陳窯遺址[286]、三門峽市陜州區七里鋪遺址[286]、鄧州市穰東遺址[286][288]、方城縣八里橋遺址[220]、淅川縣下王崗遺址[220]、盆窯遺址[229]、門伙遺址[229]、李營遺址[229]、駐馬店市楊莊遺址[220]、新蔡縣郭塚遺址、墳冢遺址、蚓冢遺址[287]、信陽市北丘上層遺址[220]、漯河市郾城區皇寓遺址[289]、周口市商水縣王田寺遺址[287]、太康縣方城遺址、項城市駱駝嶺遺址、淮陽區雙冢遺址、西華縣陸城遺址、後段莊遺址、後於王莊遺址、泥土店遺址、商高宗塚遺址、沈丘縣東塚遺址[287];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286];陜西省商縣東龍山遺址[292]、紫荊遺址[292]、華縣南沙村遺址[292]、元君廟遺址[292]、西安市老牛坡遺址[292];湖北省鄖縣李營遺址[290]、十堰市鄖陽區遼瓦店子遺址[229]、盤龍城王家嘴遺址[220][221]、鐘祥市亂葬坑遺址[220]、大悟縣李家灣遺址[220]、襄陽市墓子崗遺址[220]、王樹崗遺址[220]
    四期: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4)、鄭州市稍柴遺址、東趙遺址、上街遺址、黃委會青年公寓遺址、洛達廟遺址(3)、望京樓遺址、滎陽市大師姑遺址(4-5)、娘娘寨遺址、薛村遺址、杞縣段崗遺址、牛角崗遺址、朱崗遺址、開封市虎丘崗遺址、濟源市新峽遺址(3)[291]、武陟縣大司馬遺址(早段)[218]、鄧州市穰東遺址[286][288]、淅川縣盆窯遺址、單崗遺址[229]、李營遺址[229]、駐馬店市新蔡縣郭塚遺址、墳冢遺址、蚓冢遺址[287];陜西省商縣東龍山遺址[292]、華縣南沙村遺址[292];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286]、絳縣柳莊遺址[293]、長治市小神遺址、屯留縣西李高遺址、澤州縣和村遺址、沁縣南涅水遺址、嵐縣荊峪堡遺址[294];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遼瓦店子遺址[229]、襄陽市王樹崗遺址[229][287][218][290][286][220][221][292][293][294][289][230][288]
  42. 42.0 42.1 42.2 根據下七垣文化五期説的觀點,下七垣文化一至五期的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下七垣文化一期相當二里頭文化一期至二期早段,下七垣文化二期相當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下七垣文化三期相當二里頭文化三期早段,下七垣文化四期相當二里頭文化三期晚段至四期早段,下七垣文化五期相當二里頭文化四期晚段,各期遺存相關遺址如下[295]
    一期: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下七垣遺址(④-③)、槐樹屯遺址、石家莊市市莊遺址
    二期:河北省邯鄲市澗溝遺址、磁縣滏陽營遺址、南城遺址(⑥)、河北村遺址、平山縣南石殿遺址、邢臺市葛家莊遺址、臨城縣屯院遺址、柏鄉縣中魯遺址、定州市堯方頭遺址(④-③)、任邱市啞叭莊遺址(2)、徐水縣韓家營遺址、易縣下岳各莊遺址(1);河南省鶴壁市劉莊遺址、安陽市大寒村南崗遺址
    三期:河北省邯鄲市澗溝遺址、北羊台遺址、北羊井遺址、義西遺址(3)、薛莊遺址(④)、磁縣滏陽營遺址、界段營遺址、南城遺址(⑥)、河北村遺址、石家莊市鹿泉區北胡莊遺址、正定縣西房頭遺址、邢臺市葛家莊遺址、糧庫遺址、臨城縣補要遺址、柏鄉縣趙莊遺址、定州市堯方頭遺址(④-③)、任邱市啞叭莊遺址(2)、徐水縣鞏固莊遺址、遂城遺址、易縣下岳各莊遺址(1)、涉縣台村遺址、永年縣何莊遺址、沙河市馬莊遺址、唐縣北放水遺址、南放水遺址、肅寧縣後白寺遺址(1)、容城縣上坡遺址(③)、午方遺址、白龍遺址、保定市小車遺址;河南省安陽市小屯西地遺址、鄣鄧遺址、西蔣村遺址、淇縣宋窯遺址、輝縣孟莊遺址、長垣縣宜丘遺址
    四期:河北省邯鄲市澗溝遺址、龜台遺址、北羊台遺址、北羊井遺址、義西遺址(3)、薛莊遺址(④)、磁縣下七垣遺址(④-③)、南城遺址(⑥)、河北村遺址、白村遺址、正定縣小客莊遺址、新樂市何家莊遺址、邢臺市葛家莊遺址、內邱縣南三岐遺址、臨城縣補要遺址、定州市堯方頭遺址(④-③)、北劉家莊遺址(1)、任邱市啞叭莊遺址(2)、徐水縣文村遺址、大赤魯遺址、易縣老姆台遺址、七里莊遺址、下岳各莊遺址(1)、涉縣台村遺址、永年縣何莊遺址、唐縣淑閭遺址、北放水遺址、肅寧縣後白寺遺址(1)、容城縣上坡遺址(③)、北張遺址、武安市崔爐遺址、趙窯遺址;河南省安陽市鄣鄧遺址、西高平遺址、鶴壁市劉莊遺址、淇縣宋窯遺址、輝縣孟莊遺址、孫村遺址、長垣縣宜丘遺址、焦作市府城遺址、修武縣李固遺址、新鄉市李大召遺址、潞王墳遺址、浚縣大賚店遺址、贊皇縣南馬遺址、安新縣辛莊克遺址
    五期:河北省邯鄲市北羊井遺址、磁縣下潘汪遺址、白村遺址、元氏縣南程遺址;河南省安陽市西蔣村遺址、鶴壁市劉莊遺址、淇縣宋窯遺址、輝縣孟莊遺址、琉璃閣遺址、長垣縣宜丘遺址、焦作市府城遺址、新鄉市李大召遺址、潞王墳遺址、雎縣周龍崗遺址、杞縣鹿台崗遺址、民權縣牛牧崗遺址、李崗遺址、吳崗遺址、濮陽市馬莊遺址
  43. 43.0 43.1 43.2 上古時代的古地名相當於現今何地是充滿爭議:
    商王朝的王都西亳地點有爭議,主要有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兩説,如方酉生支持偃師商城説、李維明支持鄭州商城說,也有主張鄭州商城為主都、偃師商城為陪都的說法。
    仲丁子莊所遷之隞,傳統說法是以河南省滎陽市敖山一帶為隞都所在地,也有小雙橋遺址為隞都的說法,也有認為隞都與河亶甲子整所遷之相、祖乙子滕所遷之邢一樣,只是商王設立的臨時性都邑,以柘城縣孟莊遺址為隞都[232][233]
    河亶甲子整所遷之相亦同樣存在爭議,多數說法認為洹北商城是相都,亦有說法認為相都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一帶[234][235]
    祖乙子滕所遷之耿、庇、邢,一般認為耿是邢是的音訛、庇是邢的字訛,子滕一王只有一遷,即邢都,主流說法認為是在河北省邢臺市一帶,也有說法認為是在河南省溫縣北平皋遺址附近一帶[236][237],另有說法認為子滕所遷之都為庇,即洹北商城,而子整所遷的相都則在內黃縣一帶[238]
  44. 44.0 44.1 44.2 44.3 嬴秦氏族父系源自少昊氏,母系源自顓頊氏,大費因善於馴服鳥獸而受帝舜賜姓嬴,其祖居地約在嬴水一帶(今中國山東省萊蕪市境)[254]
    姒啟建立夏王朝後,嬴姓遂成為姒夏的諸候,至夏代末年,嬴姓改換門庭轉投商部落,並在商部落取代夏王朝的戰爭中立有功勛,商王朝建立後「嬴姓多顯」,成為王朝顯貴,在晚商時代,嬴姓傳至胥軒一代,胥軒負責守衛商王朝西部邊境,其與姜姓酈山之女聯姻生下中潏,中潏之子蜚廉在周部落取代商王朝的戰爭中對抗周部落而死,令嬴姓在周王朝的地位一落千丈,至遲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之前被王室命令遷至西犬丘一帶守衛王朝邊境(今中國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境)以防備西戎諸部。
    蜚廉的後裔分為兩支,季勝一支傳至造父時,因助周穆王西巡東歸有功,受封於趙城並為趙氏,令嬴姓地位止跌回升,蜚廉另一支惡來革的後裔傳至大駱一代,大駱因為造父顯貴起來亦得為趙氏,大駱居於西犬丘,與姜姓西申國之女聯姻生下成,大駱另有一子非子,非子因為在汧渭之間為王室養馬有功而被周孝王立為附庸並分封於周土秦地建立秦邑(位置有爭議,一說在甘肅省清水縣李崖遺址[255],一說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家崖遺址),「號曰秦嬴」,至此,嬴姓分為三支,一支在趙城為嬴姓趙氏,一支在西犬丘亦屬嬴姓趙氏,另一支在秦邑為嬴姓秦氏。
    非子的玄孫秦仲在位時期,正值周厲王末年,王朝發生內亂,王權暫由共伯和攝政,西戎諸部乘機東侵,攻陷西犬丘盡殺大駱直系,至周宣王繼位後才任命秦仲負責討伐西戎部落。
    周宣王四年(前824),秦仲在與西戎的戰爭中兵敗被殺,於是周宣王立秦仲長子秦莊公繼承附庸位並割7000兵力予嬴秦,助其對抗西戎,實力得到增強的嬴秦氏族在秦莊公的率領下大破西戎,收復西犬丘,之後秦莊公從秦邑移居西犬丘。
    周幽王四年(前778),秦莊公去世後由秦襄公繼承附庸位,周幽王六年(前776),西戎諸部發兵攻秦,一度包圍了西犬丘,所幸嬴秦堅守不失直至西戎解圍而去。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因為周幽王廢黜太子姬宜臼,姬宜臼於是逃往外公申侯的西申國,周幽王領兵至西申,企圖逼使申候交出姬宜臼,然而申侯卻潛通王朝的世敵西戎與犬戎,聯合進攻關中,西戎與犬戎自然不會放過此等良機,在申侯的協助下,西戎與犬戎擊敗周幽王軍隊,最後周幽王退至驪山一帶兵敗被殺,諸戎占領岐山以西地區並「盡取周賂而去」,關中陷入不穩,姬宜臼登基為新王後決定放棄關中東遷雒邑,大約在同一年,周平王姬宜臼冊封秦襄公為諸侯,將已被諸戎控制的岐山以西地區賜給新成立的秦國作為封土,自此秦國即開始東征驅遂諸戎遂漸收復關中地區。
    周平王五年(前766),秦襄公東伐諸戎部落,兵鋒直抵岐山,但不幸於同年身故,導致東征成果末能穩固,但經過秦襄公的征伐後,盤踞在岐山以西的諸戎勢力大為削弱。
    周平王八年(前763)秦文公率兵七百東巡,第二年,秦文公抵達汧水滙入渭水之處,即汧渭之會並以該處為國都(今陜西省寶雞市陳家崖遺址一帶[256],又稱汧邑),經營東部新領土,並招徠附近的周部落民眾成為嬴秦氏族的部眾(秦部落是華夏部落的一支[257]),此後秦國勢力日漸強大。
    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秦文公派兵東伐諸戎,將岐山以西的諸戎殘餘勢力徹底清除並將當地周部落人口納入秦國控制之下,岐山一線成為秦國的東界,此後數十年秦國雖然沒有大規模東征,但仍然向東緩慢滲透。
    周桓王六年(前714),秦憲公將國都由汧渭之會東遷至平陽(今中國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陽平鎮一帶),並於同年派兵東伐蕩社,這場戰爭持續至第二年,當時秦軍擊敗亳王,迫使亳王投奔諸戎,成功消滅蕩社,近十年後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秦憲公派兵攻滅蕩氏,將渭水中游以至下游關中平原大部變為秦國領土,自此秦境與梁、芮二國相接,但勝利後不久秦憲公過世,秦國一度陷入權力鬥爭。
    秦國派兵攻打蕩社而與「亳王」發生戰爭,並且在打敗「亳王」後才得以滅亡蕩社,故亳王應為蕩社的首領,亳王與蕩社實屬同一政治勢力。亳王被擊敗後「奔戎」,可以理解為投奔諸戎勢力,從形勢上看理當是向北走才能投奔諸戎,而且「奔戎」本身代表亳王並非諸戎勢力的一支,當是在關中陷入混亂後崛起的一支本土勢力,可能與諸戎有臣屬關係,亳王下場史無記載,不過在滅蕩社的9年之後秦國又攻滅蕩氏,從「蕩社」、「蕩氏」的名稱來看,兩者應有關連,基於上述兩段記載,可以推測亳王兵敗後,在一支戎人勢力庇護下東山再起,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蕩社」與「蕩氏」完全無關的可能性。
    蕩社位置有三說,分別是杜縣(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杜陵鄉一帶)、三原縣(今中國陝西省三原縣)、始平縣(今中國陝西省興平縣),無論是三原縣還是始平縣,皆己相當接近西安市,杜縣所在更是西安市南郊,秦國自西向東收復關中,先滅蕩社後滅蕩氏,則蕩氏位置當在蕩社以東,即使蕩社在興平縣,興平之東就是咸陽市,後來秦武公杜地及鄭地分別設立杜縣、鄭縣,則至遲在秦憲公末年秦國東界已達今西安市一線。
    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秦武公成為權力鬥爭的勝出者,成為國君的第一年即派兵東伐,攻滅在華山一帶的彭戲氏,至此,除了芮國、梁國等少數地點外,關中平原幾盡為秦國所有,為避秦軍鋒芒,驪山姬姓之戎可能即因此而東徙至上黨高原南部,最終於周惠王五年(前672)被晉國派兵攻滅,犬戎一支勢力則盤踞於渭汭(黃河與渭水交會處一帶),西虢國在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將其攻滅。
    從秦國東取關中的過程來看,關中戎人一直都沒有集結為一股勢力對抗秦國,代表關中戎人是由各股獨立的勢力組成,即使諸戎勢力之上存在一個戎王,戎王對其在關中的勢力恐怕也沒有很多控制力,至少不比同時期周王對各諸侯的控制力更強,另外,亳王、小虢(今中國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虢鎮一帶)並非戎人勢力,特別後者應是虢國殘留在關中的一支,正因為是王族諸侯,秦國才會容忍在都城平陽西郊存在這樣一股獨立勢力27年,彭戲氏及驪山戎亦可能不是戎人勢力,而是諸戎部落攻陷關中令社會陷入混亂而乘勢崛起的本地勢力,後者更可能是王族遠枝,但因為臣屬於諸戎才被後世視「戎」的一部分。西戎及犬戎是與為了將外孫姬宜臼推上王位的申候合作,加之關中平原的周部落人口稠密,故此諸戎不可能將關中平原盡數占據,只能「盡取周賂而去」,留下一些戎部落占據部分要地——比如茅津——及扶持當地一些傀儡勢力以確立戎人對周王畿的控制力及對周王的影響,周平王姬宜臼登基後決定遷都雒邑可能亦有擺脫諸戎勢力壓制的考量。
    周莊王九年(前688),秦武公派兵征伐西戎諸部以保護西犬丘後方安危,攻滅邽戎(今中國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境)、冀戎(今中國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境),分別設置邽縣、冀縣,從冀戎所在位置看,西戎與犬戎聯合打敗周幽王後,作為西戎一支的冀戎曾經有東遷之舉。西征勝利後秦國就開始體養生息以把主要力量用於東進與其他諸侯國——主要是晉國——爭霸中原。
    周釐王五年(前677),秦武公之弟秦德公成為新任國君後,將都城由平陽北遷至雍城,同年,梁國與芮國的國君親自入朝秦國,不過秦德公統治短暫,第二年就過世,之後公位在其三個兒子之間傳承,至周惠王十八年(前659),第三個兒子嬴任好繼位為秦穆公,在位的第一年發兵東征在茅津的戎部落(以地名部又稱茅戎),驅遂戎人收復茅津,此戎部落顯然是在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後才有機會南下至茅津盤踞,此後近35年間秦穆公都專注於與晉國爭霸,直至確信不能取代晉國稱霸中原以及得到在西戎安居多年的華夏人由余投靠後,才重新再次征伐西戎諸部。
    周襄王二十六年(前626),秦穆公得知西戎王派往秦國的使者是華夏人由余,秦穆公與由其談後發現由余是人才,遂拉攏其棄戎入秦以探聽西戎虛實,至於談話內客,一說由余作為西戎王的使者時吹噓西戎上下充滿淳德忠信如同沒有人性缺陷的國度,可謂崇戎賤夏,但以常情度之顯然是不可能的,畢竟古今中外有哪一個部落邦國實現了這種完美社會?這只是因為各為其主才對西戎社會過度美化,另一說由余評論華夏先王制度的奢儉得失,得到秦穆公的佩服[258],二說相較,顯然後說更符合常理。
    秦穆公用了三年時間準備,至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秦穆公發兵征伐諸戎,涉及的諸戎邦國有8~12個,最後隴西高原的綿諸、狄、䝠(今中國甘肅省隴西縣境)、緄與隴東高原的義渠、烏氏(今中國甘肅省涇川縣境)、胊衍(今中國陜西省定邊縣境)以及大荔戎等8個諸戎主要邦國皆向秦國稱臣,史稱「霸西戎」,周襄王姬鄭因此派大臣祝賀秦穆公降服諸戎的成就,畢竟秦公是周王的諸候,此次全面擊敗隴東與隴西諸戎,可稱得上一洗近150年前周王被諸戎威脅而不得不放棄關中平原東遷伊洛平原的恥辱。
    不過秦穆公所取得的成功是不徹底的,特別是義渠戎,這個尚算弱小的邦國在近200年後成功征服隴東高原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自立為王更一度威脅秦國的關中,如同昔日的犬戎與西周,而秦穆公在制霸諸戎2年後就不幸過世,之後公位在其子孫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相繼,但秦國又捲入與晉國的鬥爭中,多次失敗令秦國每況愈下,諸戎各部可能在這段時期解除了與秦國的臣屬關係,至周靈王十三年(前559),晉國糾集十二諸侯西攻秦國,諸候聯軍直至涇水後才撒軍,秦國遭受建國以來最大的失敗,數年後與晉國講和,秦國自此從秦景公之後的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三代秦公皆偏安雍州,甚少參與中原事務,直至秦悼公的兒子秦厲共公接手為止。
    秦厲共公在周貞定王八年(前461)派兵攻滅大荔戎,又在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親自領兵西征降服綿諸戎,接著更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前444)派兵北征義渠王國,摧毀義渠軍俘虜義渠王,在十七年內三度征伐諸戎,特別是後兩次代表了秦厲共公將隴西高原西部及隴東高原再度變成秦國的勢力範圍,但十四年後,在秦厲共公的兒子秦躁公統治的第十三年(前430),義渠國發兵南犯秦國,兵鋒一度直抵渭水,雖然秦軍最終擊退義渠軍,義渠國亦成為唯一一個能對抗秦國的戎人邦國,可能是因為義渠戎吸收了南下的北亞胡人,習得游牧戰法得以統一隴東而後才能覬覦關中。
    秦躁公之後公位傳承再次出現鬥爭,秦躁公之弟秦懷公繼承公位,但秦懷公被臣下所殺,接著公位在秦懷公兩個兒子的後人之間傳承,首先是秦懷公的孫子秦靈公繼位,然而秦靈公死後並非由其子嬴師隰繼位,而是由秦懷公由一子秦簡公繼立,在秦簡公在位的第十二年,也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姬午正式承認晉國的三大家族趙氏、魏氏、韓氏為諸侯,令晉國一分為三,華夏進入內競更激烈的戰國時代。
    周安王五年(前395),秦簡公派兵西佂,攻滅綿諸戎部落。
    秦簡公之後公位先後由其子孫秦惠公、秦出公相繼接任,至周安王十七年(前385),秦出公被臣下殺害,公位由秦靈公之子嬴師隰繼承,即秦獻公。
    周安王十九年(前383),秦獻公將首都由雍城東遷櫟陽,全力對抗魏國,直至秦獻公之子嬴渠梁繼位後,任用衛鞅變法圖強,促使秦國越發強大直至統一赤縣神州。周顯王八年(前361),秦孝公嬴渠梁統治的第一年,秦國派兵西征,斬殺䝠王攻滅䝠戎,徹底平定整個隴西高原,在周顯王十九年(前350),秦孝公將首都由櫟陽西遷咸陽。
    周顯王三十四年(前335),秦孝公之子秦惠文公嬴駟統治的第三年,義渠王國東攻秦國,敗秦軍於北洛水一帶而還,四年後(前331),義渠王國發生內亂,秦惠文公乘勢派兵入義渠助義渠王平亂,至遲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前327)逼使義渠國向秦國稱臣,秦國再度將隴東高原納入勢力範圍,義渠國的王號可能因此被廢。
    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秦公嬴駟正式稱王,為秦惠文王,在秦惠文王的統治下,秦國越來越強大,促使關東六雄中的五國多次組成聯盟抗衡秦國,特別是在周慎靚王四年(前317)義渠國與秦國再次交惡,秦國因之攻取郁郅為縣後,義渠國成為魏國聯合的對象,義渠國可能趁機再度稱王,至周慎靚王六年(前315),秦國與魏國交戰,秦國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耗費財帛並犧牲宮女百人來拉攏義渠國,但義渠王仍然選擇背刺秦國,起兵南攻秦國,大敗秦將李伯[259],不過秦惠文王很快反應過來,起兵北伐,次年周赧王元年(前314),秦軍攻克義渠國南部25座城邑,沉重打擊義渠國力,令義渠不再成為嬴秦的威脅。
    周赧王五年(前310),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嬴蕩在位的第一年,秦國再次派兵擊敗義渠國。
    周赧王八年(前307),秦武王因為舉鼎受傷而意外過世,因為秦武王沒有兒子,宮廷眾臣決定擁立秦惠文王的另一子,也即秦武王的異母弟弟嬴稷為秦王,成為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亦是漢族歷史上在位時間次長的君王,而嬴稷的生母羋氏則被尊為宣太后,次年即秦昭襄王元年(前306),義渠國在歷經與秦國的多年對抗後日漸衰弱,義渠王於是乘著秦國新王登基的機會,決定入朝秦國向秦昭襄王稱臣,令兩國夏戎兩部眾之間實現了和平。
    後世傳聞義渠王最早從這時起便開始與宣太后互生情愫,後來更生下兩個兒子,這些不排除是關東六國對秦國政治上的抹黑,即令宣太后是真的有了第二春,基於當時秦國享有對義渠國的壓倒性優勢,宣太后並不需要屈身討好義渠王,且秦昭襄王登基時已虛歲十九,如果宣太后是在十五歲生下秦昭襄王,則此時年已三十三,以義渠王一國之君的身份與一名已生兒育女且至少三十三歲的婦女私通,屈尊降貴的一方恐怕未必是宣太后,另外,在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后將在甘泉宮將義渠王誘殺的同時又將殺死義渠王的兩個兒子,如果這兩子是宣太后親生那手刅親子顯然有違常理,秦昭襄王也會感到不安,所以宣太后應只是義渠王兩子的繼母,義渠王說動宣太后認兩兒為繼子此舉可能是想拉近義渠王室與秦王室關係,只是後來傳訛為宣太后的親生兒子可以迎合六國支持者對秦國的詆譭。
    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宣太后與義渠王的感情破裂,並在甘泉宮殺死義渠王及其兩子,然後秦國在這位至少六十八歲女性主持下發起對義渠國的軍事行動,次年秦昭襄王回想起戰爭期間自言「會義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請太后」,可見已經超過五十歲的秦昭襄王仍然需要遵從宣太后的意見來進行對義渠國的戰爭,最後秦國迅速在同年消滅義渠王國,將隴東高原變為秦國領土,至此,從秦仲開始,歷經500多年的對抗後,以嬴秦全滅諸戎結束,諸戎部落被人口眾多的華夏部落所融化,至於不服秦國統治的諸戎部落不是西逃河湟就是北上西套平原融入游牧族群之中。
  45. 45.0 45.1 先秦時代的華夏只是周王室集團及其部民的自稱,而北狄與西戎並非族群稱謂,只是華夏對他者(其他政治集團)稱呼,比如《穀梁傳》周桓王四年(前716)的衛國因為強行劫掠出使魯國而歸的王臣凡伯而一度被稱為「戎」[244];《穀梁傳》在公元前582年稱莒國「雖夷狄,猶中國也」;杞國是夏后氏後裔,《左傳》卻在公元前637年一度稱杞國為「夷」[245],可知先秦夷狄戎是以政治立場來劃分,彼時文化制度與政治立場息息相關,所謂華夏者即中國,是指以姬姓為首的諸侯國,也即「兄弟之國」、「兄弟甥舅」、「王之親姻」[245][246],但不代表非姬姓就必然是蠻夷戎狄,華夏與蠻夷戎狄之間不是截然二分的,兩者間具有模糊的過渡區域,周王分土封建之諸侯本屬華夏,但基於姻親遠近或政治文化陣營的變動可為華夏亦可為蠻夷戎狄,比如嬴姓秦國,周桓王曾經與秦憲公聯合攻打魏國,當周襄王遭受王弟姬帶與隗狄部落遂出王畿後就派左鄢父向秦國求援,當秦穆公制霸西戎諸部後就派使入秦祝賀,可見周王並不將秦國視作戎狄;齊國雖是姜姓,但齊太公姜尚為周王朝的建立貢獻尤多,享有征伐青徐二徐諸侯的權力,周文王姬昌的祖母是姜姓女(太姜),所以齊公亦是「王之姻親」而屬華夏,只是相對而言,姬姓諸侯是華夏核心,非姬姓諸侯是華夏邊緣,而諸侯稱王則擯出華夏。
    進入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末戰國初後,華夏開始超越「諸姬」,七國稱王而其主要民眾亦屬華夏部落[247],共享同一空間(赤縣神州)[248][249][119],可證東周時代的華夏不是一個穩定不變的共同體,而是一個正在同化黃河流域以至長江流域其他氏族部落人口正在擴張的大部落,直至華夏部落遂漸將夷部落以及一部分的狄部落、戎部落同化為華夏部落,加上南方一部分的諸越部落[250],至遲在公元前後的漢代才開始形成為一個穩定不變的民族共同體。
    雖然前有春秋時代的諸戎、諸狄部落入居王畿核心伊洛盆地,後有兩晉南北朝時代五胡攻侵中原,但在血緣上,現代漢族主要是從公元前三千紀的龍山時代中原古人繁衍而來[166][170],特別是中原核心地區的河南省漢族至少從西周時代起便一脈相承至今,北亞蒙古人和印歐人種的影響微弱[251],可見諸戎與諸狄的影響如果不是被人口眾多的華夏部落沖擊得近乎消失就必定是與華夏部落共享相近的親緣血統,另外,石峁文化人群的mtDNA與同時代黃河中游流域居民及現代漢族最接近[252],而先秦時代存在北狄與犬戎皆是自黃帝部落分離出去[79][57]、允姓之戎是被華夏先王驅遂至瓜州等傳說[245],加上陜北高原北部是戎狄部落居地,所以至少有一部分戎狄部落與華夏部落共享相近血統。
  46. 46.0 46.1 這些在渭汭、桑田、茅津等地的戎人部落可能是受到秦國東進收復關中的壓力而漸次東遷,比如驪戎因驪山而得名,但如此一來就與秦國東境早在公元前697年推至華山的事實產生矛盾,如果華山以西盡為秦境,晉國何得能深入秦境攻滅驪戎而還?在同一年,史書記載秦國與晉國在河陽發生了一場戰爭,可能與晉國攻打驪戎有關?綜合史料記載,在秦國東進的形勢下,驪戎最遲在公元前697年就離開驪山一帶東移至上黨高原西南,晉國才能在公元前672年攻滅已不在驪山的驪戎,而被西虢國擊敗的犬戎也是受秦國東進威脅而東遷至渭汭,桑田的戎部落亦當如此,西虢首先在渭汭擊破戎部落,然後秦穆公東伐在茅津的戎部落,接著西虢在桑田擊破戎部落,地理上,渭汭在西、桑田在中、茅津在東,西虢進軍渭汭必先途經茅津、桑田,秦軍東進茅津必先途經桑田,西虢進軍渭汭時在滅茅津、桑田兩地戎部落之前,秦軍東進茅津時在滅桑田兩地戎部落之前,然而沿途不見交戰記載,渭汭、桑田、茅津三地戎部落在三年內被滅,很可能只是同一戎部落因為先後遭受秦與西虢攻打而先後遷居三地,不然就是戎部落移居茅津在西虢軍從渭汭回師之後,戎部落移居桑田亦在秦軍從茅津回師之後,所以秦與西虢才能輕易擊潰立足未穩的戎部落。
    作為守護王畿西境的西虢,作為朝中執政卿士的西虢公,首要任務是為王畿清除來自戎部落的威脅,但晉國在公元前655年滅西虢,削弱了王畿軍事力量,而公元前651年晉國又陷入內亂,這些都是渭汭、桑田、茅津等地諸戎殘部死灰復燃的有利局勢,令諸戎有機會逐漸東擴逼迫雒邑以西的伊水與洛水一帶,這些戎部落因分布之地而被名為伊雒之戎。
    姜戎氏(姜姓戎部落)也應是由於秦國東進而被驅遂,但因晉惠公以姜戎氏是四岳的後裔而將其安置在晉國南邊,在公元前559年,范宣子士匄指責姜戎氏首領姜駒支導致「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洩,則職女之由」,姜駒支認為「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即姜戎氏的飲食衣服與華夏部落不同,又輿華夏諸侯沒有任何外交來往,又怎能令華夏諸侯疏遠晉國?)可見只有諸戎部落語言與華夏部落語言是共通的才會存在「言語漏洩」的可能性,至於東遷時間,考慮到晉惠公與秦穆公曾在公元前638年來自瓜州的允姓陸渾戎部落遷入伊水一帶,而姜戎氏與允姓戎部落同樣是來自瓜州的也是在晉惠公主政時期遷入晉國,那姜戎氏很可能就是在公元前638年前後東遷,基於晉惠公時晉國尚侷促於河東一隅不可能劃出大片土地給姜戎氏,而史籍亦不載其東遷年份事由,遷入的「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明顯不能負載大量人口,可見姜戎氏人口不多影響微小,最多可能只有數千男女,另外,允姓戎部落與姜戎氏既然可以被秦、晉國管控下東遷或移居晉國,那允姓戎部落與姜戎氏的先居地瓜州很可能就在秦國與晉國之間,即陜北高原一帶。
    驪戎雖然在公元前672年被晉國所滅,但其殘部有可能東遷,在公元前660~前659年間滅邢破衛的諸狄部落也可能有一部分隗姓狄部落西遷,這些流散的戎部狄部落人群很可能得到當時因支持王叔姬頹造反而與王室交惡的溫國接納,用以爭取更多力量對抗王室,不料最後與戎狄部落交惡導致戎狄部落攻打溫國,加之溫國失去王室的支持,只有敗亡一途,雖然狄部落攻陷溫邑,但從後來晉文公接收南陽地區的經過來看,除了溫邑外,其他城邑如陽樊、原等在周王名義下保持獨立,至少不受狄部落控制,另外,周襄王在公元前636年與隗姓狄部落聯盟,從地理位置上最接近的諸狄部落來看,應是來自黃河以北的南陽地區,即來自溫國故地,所以滅亡溫國的諸狄部落應是隗姓狄部落。
    所謂長狄者,其實是指鄋瞞部落歷任首領中,因個別人士身材特別高大,因此以「長」名修飾,按《穀梁傳》及《公羊傳》稱「長狄也,兄弟三人」,身材特別高大的僅兄弟三人,按《左傳》,明確以「長」名之的只有緣斯、僑如兩人,如現代的川島悠翔、阮文么、姚明、河升鎮等個體,可見只是身高特別高的特殊個體。
  47. 47.0 47.1 47.2 據《史記秦本紀》秦穆公與穆姬成親在周惠王二十二年,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則在周惠王二十一年,因晉滅虞在周惠王二十二年,所以筆者取周惠王二十二年說,但晉滅虞已在十二月,則秦晉聯姻之事可能發生在下一年。
    姬重耳於周襄王十六年二月丙午入曲沃,晉懷公被殺於同月戊申,但查該年二月無此干支日,最近的丙午、戊申為該年的正月十五日、十七日,以及三月十六日、十八日。
    周襄王二十六年五月無辛酉,最近的辛酉在四月二十九日。
    據《左傳》,柏舉之戰在周敬王十五年(前506)十一月庚午,隨後楚昭王在己卯離郢,吳軍在庚辰入郢,然而筆者查其年其月沒有此干支日,或有誤,距離十一月最近的庚午日在十月十八日,己卯在十月二十七日,庚辰在十月二十八日,吳軍入郢在楚昭王離郢的次日。
  48. 雖然《史記》只明確記載嬴姓母系祖先是女修,父系祖先並沒有明確記載,但女修吞玄鳥卵而生大業,而郯國與秦國同一祖源[85],郯國是少皞氏的後裔,而少皞氏的部眾中有一支名玄鳥氏[42],加上嬴秦公室祭祀少皞氏[41],所以嬴秦公室的父系祖先很明顯是出自少皞氏內的玄鳥氏。
    一說認為黃帝之子青陽即是少皞氏[253],為己姓,但無論少皞氏是己姓還是嬴姓,均與嬴秦公室出自少皞氏的世系並不矛盾,因為嬴姓是得自有虞氏的賜姓[85]
    大費與大舜、大禹同時代人,其子若木為夏代初年人,其玄孫輩費昌當為帝姒杼同時代人而非夏末商初人,所以費昌只能是若木十代子孫以後的後裔而非玄孫輩,同理,生活在太戊時期的中衍也是大廉的後裔;如果中潏是中衍的玄孫,則惡來與中衍之間相隔五代人,而紂王子受與太戊子密之間相隔十一代人,中衍與子商王室之女成婚的時間顯然不可能在太戊時期,但如果中潏是中衍四代以後更晚的子孫則世系代數更為合理,在夏商兩代的「玄孫」當是誤傳,應理解為後裔。
    當周孝王想以非子取代成作為大駱的繼承人時,西申侯曾以「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復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王其圖之」為由勸阻,「戎」為馬拉之兵車、戰車之義,如戎路、戎右、元戎、御戎等,可見戎胥軒在車馬方面效力商王,一如造父以善控馬車助周穆王「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但胥軒之後中潏、惡來、蜚廉三世皆效忠商王,胥軒又如何可能突然「以親故歸周」?如果胥軒投周,那後來中潏、蜚廉、惡來祖父三人又是如何投商?為何親商反周?考慮到周曾經臣屬於商,那胥軒與某位姬周首領同為商臣,那彼此可能有所親善,但絕不可能棄商歸周;西申侯聲稱「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但在共和元年(前841)周厲王因國人階層暴動而退位,王朝正值動蕩之機,西戎趁火打劫,攻破西犬丘,當地大駱家族成員盡數被殺,很明顯西申侯所謂西戎皆服的結論是不可靠的充滿水分的,所以西申侯這段說詞只是一段充斥誇張失實不可信的傳聞,難怪周幽王輕視西申侯,只是西申雖然防戎能力低效,周幽王卻未能料到西申串通西戎犬戎的可能性而且破壞力足以傾覆關西王畿。
  49. 據史載,秦武公葬禮「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正式將人殉這股商代遺風作為秦國公室葬制一部分,從此可以看出秦國文化落後於關東諸侯國之處,直至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嬴連登基才將之廢除,但人殉制度非華夏特有,更非秦國特有,古埃及第一王朝[260]、斯基泰人[261]、邪馬台國[262]及日本國[263]、公元502年之前的新羅國[264]、東女國、吐蕃帝國[265][262]等也曾在葬俗中施行人殉,雖然古老的文化風俗不全是好的,但需要注意對某些歪風陋俗的批判不能上升為對某些族群的貶損,不應該借現代道德標準之名以偏概全行民族歧視之實。
  50. 50.0 50.1 據稱自周室東遷後,一支戎部落遷入至洛水下游黃河西岸以王城為中心的地區建國為大荔戎,給人一種大荔戎邦在春秋時代初期即己存在的印象,然而秦桓公在周簡王六年(前580)仍在王城接見晉國使者郤犨,可見當時大荔戎部落尚未遷至洛水下游王城一帶,當地仍是秦境,後來晉國分別在周簡王八年(前578)及周靈王十三年(前559)召集諸侯聯軍攻秦,作為軍隊必經之地的洛水下游地區顯然不可能由大荔戎控制,嬴鍼在周景王四年(前541)投奔晉國是帶著全部身家而去,單是運輸車即有1000乘之多,「造舟於河,十里舍車,自雍及絳」,一路上並不存在第三方勢力,故此大荔戎部遷入洛水下游的王城一帶必在周景王四年以後某一年,此前大荔戎部在「岐、梁山、涇、漆之北」與義渠部落同居於隴東高原,從大荔戎部東遷直至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前444)大荔戎邦被秦厲共公攻滅,大荔戎邦的歷史必少於100年。
    從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晉襄公領兵伏擊秦軍的殽山之戰後,秦、晉兩諸侯因之決裂而連年交戰,在此情況下秦穆公在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分兵出擊征伐諸戎就顯得有些不分輕重緩急,特別是同年秋季晉襄公領兵攻打秦國,與晉國的戰爭才是秦穆公當務之急,史載秦穆公發現西戎使臣由余是人才後,為了留下由余而不惜犧牲女樂師16人取悅西戎王,這與周慎靚王六年(前315)秦惠文王為了避免義渠王國乘著秦國應對魏國之際背刺而犧牲100名宮女取悅義渠王的事件非常相似,可以看出秦穆公也面臨與秦惠文王相似的局面,即秦國正與東方諸侯交戰的同時西方正受到來自諸戎的威脅,而16名女樂師很可能是西戎王向秦穆公索取的進貢或為了避免西戎王侵掠秦國而犧牲的代價,只是為了避諱才美化為挽留人才由余及令西戎王奢靡腐化而付出的代價,正因受到諸戎的軍事威脅,秦穆公才在與晉襄公激戰正酣之時不得不騰出兵力攻殺西戎王征服諸戎。
    自周靈王十四年(前558)夏季開始,齊靈公姜環多次領兵攻伐魯國,於是魯襄公在次年冬,派使赴晉,要求晉國阻止齊國攻魯,然而齊靈公在十六年(前556)秋及十七年(前555)秋皆親率兵攻魯北邊而去,同年十月,晉平公遂聯同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諸候聯軍攻齊,齊靈公領兵至平陰防守抵抗,但因恐懼聯軍人多勢眾,在二十九日丙寅連夜退兵,次日即十一月初一日丁卯,聯軍進入平陰,深入齊境,十二月初二日戊戍,聯軍兵鋒直達齊都臨淄,直翌年正月才退兵,七月,晉平公派兵攻齊,因齊靈公在二十八日辛卯過世,兵至齊境谷地的晉軍遂退兵,齊靈公之子姜光繼齊公位為齊後莊公,同年十一月,晉國與齊國各派使者在大隧會盟;周靈王二十年(前552)夏,晉國發生政變,欒盈被逐,欒氏失勢,欒盈在秋季流亡楚國,冬季,晉平公與齊、魯、宋、衛、鄭、曹、莒、邾八諸侯在商任會晤,共同拒絕收留欒氏同黨,然而次年秋,欒盈流亡齊國,得到齊後莊公的容留,晉平公在冬季召集齊、魯、宋、衛、鄭、曹、莒、邾、薛、杞、小邾十一諸侯在沙隨會晤,再次強調禁止收留欒氏同黨;第二年四月,在齊後莊公的幫助下,欒盈秘密返晉,潛入並控制曲沃發起叛亂,至秋季,齊後莊公率兵攻衛國,虛晃一槍後,齊軍攻入晉國,殺入沁水流域,直抵熒庭,報復五年前的平陰之敗,但在撒退時被晉軍追擊有小失,十月,晉國平定欒盈叛亂;周靈王二十三年(前549)夏,齊後莊公擔心晉國的報復,遂派使聯絡楚國以應對,秋季,齊後莊公再次派使楚國要求支援,同時,晉平公與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諸侯在夷儀會晤,計劃攻打齊國,然而到冬季,楚康王與蔡、陳、許三諸侯聯合攻鄭,兵臨鄭都新鄭,逼使十二諸侯暫停攻齊,聯軍救鄭,當達到阻止晉國攻齊的目的後,楚康王就撒兵回國,次年五月十七日乙亥,齊國發生政變,齊後莊公被臣下崔杼殺害,十九日丁丑,崔杼擁立齊後莊公之弟姜杵臼即公位為齊景公。不久,晉平公與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一諸侯再次在夷儀會晤謀攻齊國,但齊景公立即派使赴晉求和並賄賂晉平公以及晉國各級職官,於是得到晉平公的准許,避免了晉、齊之間第三次大規模戰爭的爆發。
    從周靈王二十三年五月的時間點來看,晉國平定欒盈叛亂不久,而齊後莊公正派使聯絡楚國尋求幫助,楚、齊同盟的可能性不容忽視,加上已經與秦國交惡78年,晉國明顯正成為楚、秦、齊三國的共同敵人,以一敵三難以持久,考慮到域林之戰中,秦景公也沒有向晉國求和,所以筆者認為自殽山之戰後秦、晉第二次停戰和談是由晉國方面發起的,起因是為了避免晉國以一敵三。
    南鄭所屬的漢中盆地由周王諸侯姒姓褒國所治,周幽王曾以褒姒為王后[266],周平王東遷雒邑後,漢中盆地的歸屬眇莽,但在周貞定王十八年(前451)秦厲共公派「左庶長城南鄭」,可見漢中至遲在秦厲共公時代已是秦國領土,《史記秦本紀》及《史記六國年表》左周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皆有「南鄭反」的記錄,接著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史記六國年表》有「蜀取我南鄭」而《史記秦本紀》有「伐蜀取南鄭」分別相反的記錄,前條古蜀國攻秦取南鄭,後條秦國攻古蜀取南鄭,筆者認為周安王十五年兩條記錄是同一事件的開始和結果,即當年秦國攻古蜀取南鄭,然後古蜀反攻秦奪回南鄭,之後南鄭就一直控制在古蜀國手上,直至周慎靚王五年(前316)秦滅古蜀為止,而周安王十五年秦國之所以需要從古蜀國手上奪回南鄭,應是周貞定王二十八年「南鄭反」後不久就落入古蜀國手上,古蜀王可能是「南鄭反」的主謀,亦可能是古蜀王見南鄭叛軍裂秦自立後趁機在前441~前387之間攻併,此前南鄭是秦國領土,考慮到秦厲共公之前至周簡王八年(前578)期間秦國處於相對衰弱的局面,筆者認為漢中很可能是在秦穆公時期由秦國佔有,亦有可能正值收復關西王畿運動時期的秦憲、武二公所攻取的,且「南鄭」之得名,是戎狄侵周而殺幽王後,來自鄭桓公姬友封土鄭地的華夏部民為避難遂南跨秦嶺入漢中定居而建[267],所以漢中屬於秦國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8世紀。
    綿諸部落是秦穆公在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所降服的諸戎部落之一,綿諸曾經在周元王五年(前471)派使向秦國求援,威脅者不詳,如非來自其他戎人邦國的威脅就是來自南遷的北亞胡人部落的威脅,秦厲共公有沒有派兵支援其事亦失載,但秦厲共公在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親自領兵攻伐綿諸邦,可見綿諸捱過不明敵人在周元王五年的威脅,只是綿諸邦需要向昔日敵人秦國乞援,其實力應已受到削弱,雖然周貞定王十二年的秦-綿諸戰爭勝敗失載,然而秦厲共公前有攻滅大荔邦、後有俘虜義渠王的戰績,那綿諸戰敗是最有可能的結果,62年後的周安王七年(前395)秦簡公派兵攻伐綿諸,之後綿諸不再見於漢文記錄,所以綿諸當滅亡在周安王七年的秦-綿諸之戰。
    洛陰之戰及石門之戰的起因與經過不詳,洛陰位於關西平原東端,以魏惠王初年魏國的強勢以及韓國派兵聯合,筆者認為魏惠王是洛陰之戰的發起者,以圖在平原地區擴張領土,而石門山位於涇水中游左岸支流一帶,在陜北高原與隴東高原的分水嶺以西,處於隴東高原東南部,約今中國陝西省旬邑縣石門鄉境,當年魏國已與趙、齊、楚三國處於敵立面,不太可能在遠離核心的中原邊緣山區主動發起一場戰爭,筆者認為石門之戰是秦獻公發起的,以圖削弱櫟陽以北山區地帶的魏國軍力。
  51. 滅古派又有「打破民族出於一元」的主張,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可能會加劇民族歧視,從外部看,會令極端民族主義者以「多元」為由來肢解民族,或以民族出於「多元」而以雜種蔑視之,從內部看,否定起源史會極大削弱民族的凝聚力,既然最初是多元,為什麼不可以重新「恢復」為多元?所以「打破民族出於一元」是一種危險的主張,其影響必然會溢出學術以外,所以學術自由應該如同言論自由一樣設有限制。另外,何為「一元」?如果一元是指出自一個男人的後代,那世上所有民族都不是出於一元;如果一元是指一個群體,那何為「一個」群體(元)?以地域論?文化論?這些都是含糊的地方,即使民族出於多元,那「多元」只會是有限的「元」,考慮到民族的聚居地面積有限,多元亦只能是有限地域內的有限的「元」(群體),不可能是無限元、無數元、許多元,而「無限」、「無數」、「許多」等模糊的說法亦可能被極端民族主義者利用,或分化肢解族群或逼使族群接受其他族群的移民(更多元),所以筆者認為「打破民族出於一元」這種主張是有害的。觀乎「元」的定義,民族可以是出於一元,比如可以將民族的起源群體歸於同一分類,那就可以視民族出於一元,基於分類的數目,亦可以是二元、三元、四元等等,以個人而論,父親的父親的父親是祖源,父親的母親的父親亦是祖源,母親的父親的父親亦是祖源,所以一個人可以有很多以至數百名祖先,不過認同可以是一元,設使數百名祖先分屬ABC三族,個人則可以屬於ABC任一族,這些是世上所有民族都存在的現象,但無論如何,由多個群體融合而成的民族本身已經是一元,如同兩個家庭通婚的後代已經融合為一個家庭而不可分割、熱水與冷水混合後就不可分離一樣,當然,一個民族亦可能會分化為多個民族,但這是分化出新的,不是恢復舊的,而這種分化還需要取得原來民族的全體一致共識作為前提。
  52. 比如有研究認為《山海經》有部分內容最早可能源自夏代,反映當時氏族部落的分布[268]
  53. ()內的數字為遺址的地層分期或遺址某文化遺存的分期,僅部分遺址存在明確的地層分期劃分
  54. 後李文化遺存的主要遺址分布: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後李遺址[136]、彭家遺址[136]、章丘市西河遺址[136]、小荊山遺址[136]、小坡遺址[136]、摩天嶺遺址[136]、綠竹園遺址[136]、茄莊遺址[136]、濟南市月莊遺址[136]、大辛莊遺址[136]、萬德西南遺址[136]、盛福莊遺址[136]、張馬屯遺址[136]、濰坊市前埠下遺址[136]、鄒平市孫家遺址[136]、諸城市六吉莊子遺址[136]
  55. 鎮江營文化主要源自北辛文化及磁山文化[146],其相關遺存主要分布:
    北京市房山區鎮江營遺址;河北省易縣北福地遺址[146]、永年縣石北口遺址[146]、保定市留村遺址[146]、正定市南楊莊遺址[146]、三河縣劉白塔遺址[146]、任縣臥龍崗遺址[146]、淶水縣炭山遺址[146]、磁縣界段營遺址[146]、下潘汪遺址[146];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遺址[146]
  56. 侯家寨文化遺存的主要遺址分布:
    安徽省定遠縣侯家寨遺址[140]、肥西縣古埂遺址[140]、含山縣大城墩遺址[140]、懷寧縣孫家城遺址[140]、霍邱縣紅墩寺遺址;河南省鹿邑縣武莊遺址[140];江蘇省高淳縣薛城遺址[140]、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
  57. 煤山文化分為五期,其中第一期及第二期為早期、第三期及第四期為中期、第五期為晚期,早期年代約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300年、中期年代約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晚期年代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900年,煤山文化遺存的主要遺址如下[169]
    一期: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郝家台遺址(1)、禹州市花石頭遺址、襄城縣台王遺址(1)、鹿邑縣欒台遺址(1)、沈丘縣乳香台遺址(1);安徽省蚌埠市禹會村遺址(1)、壽縣丁家孤堆遺址(1)、青蓮寺遺址(1)
    二期: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郝家台遺址(2)、禹州市瓦店遺址(1)、花石頭遺址、襄城縣台王遺址(1)、上蔡縣十里鋪遺址(1)、許昌市丁莊遺址(1)、柘城縣山台寺遺址(1)、鹿邑縣欒台遺址(1)、沈丘縣乳香台遺址(1);安徽省蚌埠市禹會村遺址(2)、壽縣丁家孤堆遺址(1)、青蓮寺遺址(1)
    三期: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郝家台遺址(3)、禹州市瓦店遺址(2)、閻寨遺址(1)、吳灣遺址、冀寨遺址(1)、崔莊遺址、前後屯遺址、汝州市煤山遺址(1)、李樓遺址(1)、北劉莊遺址(1)、伊川縣白元遺址、馬迴營遺址、北寨遺址(1)、白土疙瘩遺址、上蔡縣十里鋪遺址(2)、登封縣王城崗遺址(1)、郭寨遺址(1)、新密市古城寨遺址(1)、駐馬店市楊莊遺址(1)、三所樓遺址(1)、黨樓遺址、張樓遺址(1)、信陽市陽山遺址、淅川縣下王崗遺址(1)、馬嶺遺址(1)、溝灣遺址(1)、申明鋪東遺址(1)、下寨遺址(1)、鄧州市八里崗遺址(1)、柘城縣山台寺遺址(2)、永城縣王油坊遺址(1)、杞縣鹿台崗遺址(1)、段崗遺址(1)、鄲城縣段寨遺址;安徽省宿州市蘆城孜遺址(1)、蕭縣花家寺遺址、壽縣青蓮寺遺址(2);湖北省鄖縣大寺遺址(1)、青龍泉遺址(1)、遼瓦店子遺址(1)、丹江口市亂石灘遺址(1)、玉皇廟遺址(1)、彭家院遺址(1)、房縣七里河遺址、鄖西縣庹家灣遺址、隨州市黃土崗遺址、余家老灣遺址(1)、西花園遺址(1)、廟台子遺址、大悟縣夏家河遺址、孝感市吳家墳遺址、武漢市黃陂區張西灣遺址(1)、宜都市石板巷子遺址(1)、茶店子遺址(1)、王家渡遺址、蔣家橋遺址(1)、天門市石家河古城肖家屋脊遺址(1)、鄧家灣遺址、譚家嶺遺址(1)、三房灣遺址(1)、貫平堰遺址(1)、石板沖遺址(1)、嚴家山遺址、鐘祥市六合遺址、沙洋縣鐘橋遺址(1)、荊州市棗林崗遺址、汪家屋場遺址、荊門市叉堰沖遺址、當陽縣季家湖遺址
    四期: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郝家台遺址(4)、禹州市瓦店遺址(3)、閻寨遺址(2)、冀寨遺址(2)、譚陳遺址、汝州市煤山遺址(2)、李樓遺址(2)、北劉莊遺址(2)、伊川縣南寨遺址、北寨遺址(2)、登封縣王城崗遺址(2)、郭寨遺址(2)、程窯遺址、新密市新砦遺址(1)、古城寨遺址(2)、襄城縣台王遺址(2)、許昌市丁莊遺址(2)、平頂山市蒲城店遺址、寺崗遺址、駐馬店市楊莊遺址(2)、三所樓遺址(2)、張樓遺址(2)、正陽縣賈莊遺址、羅山縣擂台子遺址、信陽市南山嘴遺址、固始縣平寨古城遺址(1)、淅川縣下王崗遺址(2)、馬嶺遺址(2)、溝灣遺址(2)、申明鋪東遺址(2)、下寨遺址(2)、鄧州市八里崗遺址(2)、柘城縣山台寺遺址(3)、永城縣王油坊遺址(2)、黑堌堆遺址(1)、造律台遺址、夏邑縣清涼山遺址(1)、杞縣鹿台崗遺址(2)、段崗遺址(2)、淮陽縣平糧台遺址(1)、沈丘縣乳香台遺址(2);安徽省宿州市蘆城孜遺址(2)、淮北市濉溪縣石山孜遺址、蒙城縣尉遲寺遺址(1)、壽縣鬥雞台遺址(1)、青蓮寺遺址(2);湖北省鄖縣大寺遺址(2)、青龍泉遺址(2)、遼瓦店子遺址(2)、郭家道子遺址、店子河遺址、肖溝遺址、中台子遺址、丹江口市亂石灘遺址(2)、玉皇廟遺址(2)、彭家院遺址(2)、南張家營遺址、花果園遺址、鄖西縣庹家灣遺址、宜城市下姜家邊子遺址、棗陽市毛狗洞遺址(1)、周台遺址、襄陽市牌坊崗遺址、隨州市余家老灣遺址(2)、西花園遺址(2)、孝感市徐家墳遺址、武漢市黃陂區張西灣遺址(2)、宜都市石板巷子遺址(2)、茶店子遺址(2)、蔣家橋遺址(2)、天門市石家河古城肖家屋脊遺址(2)、譚家嶺遺址(2)、三房灣遺址(2)、貫平堰遺址(2)、石板沖遺址(2)、嚴家山遺址、沙洋縣鐘橋遺址(2)、荊州市棗林崗遺址、陰湘城遺址、蔡台遺址、汪家屋場遺址;江蘇省興化市南蕩遺址(1)、高郵市周邶墩遺址(1)
    五期:河南省信陽市南山嘴遺址、固始縣平寨古城遺址(2)、淅川縣下王崗遺址(3)、馬嶺遺址(2)、溝灣遺址(3)、下寨遺址(3)、全寨子遺址、鄧州市八里崗遺址(3)、柘城縣山台寺遺址(4)、永城縣王油坊遺址(3)、黑堌堆遺址(2)、夏邑縣清涼山遺址(2)、杞縣鹿台崗遺址(3)、雎縣周龍崗遺址、虞城縣馬莊遺址、商丘縣塢牆遺址、潘廟遺址、鹿邑縣欒台遺址(2)、淮陽縣平糧台遺址(2)、沈丘縣乳香台遺址(3);安徽省宿州市蘆城孜遺址(3)、楊堡遺址、小山口遺址、蒙城縣尉遲寺遺址(2)、固鎮縣南城孜遺址、壽縣鬥雞台遺址(2)、丁家孤堆遺址(2)、青蓮寺遺址(2);湖北省鄖縣大寺遺址(3)、遼瓦店子遺址(3)、三明寺遺址、尖灘坪遺址、中台子遺址、丹江口市亂石灘遺址(3)、玉皇廟遺址(3)、彭家院遺址(3)、棗陽市毛狗洞遺址(2)、隨州市西花園遺址(3)、宜都市石板巷子遺址(3)、茶店子遺址(3)、栗樹窩遺址、天門市石家河古城肖家屋脊遺址(3)、三房灣遺址(3)、羅家柏嶺遺址、嚴家山遺址、荊州市棗林崗遺址、汪家屋場遺址;江蘇省興化市南蕩遺址(2)、高郵市周邶墩遺址(2)、龍虬莊遺址
    早期煤山文化由郝家台類型及禹會村類型組成,中期時郝家台類型與禹會村類型分別發展為煤山類型、王油坊類型,同時煤山文化大舉南擴,除上述兩個地方類型,新增楊莊二期類型、亂石灘類型、西花園類型、肖家屋脊類型、石板巷子類型、南蕩類型,至晚期時,煤山類型則生成為新砦期二里頭文化,煤山文化僅餘下王油坊類型、楊莊二期類型、亂石灘類型、西花園類型、肖家屋脊類型、石板巷子類型、南蕩類型等七個地方類型。

參考資料

編輯
  1. 《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天》引徐整《三五曆紀》曰:「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2. 《太平御覽·皇王部三·人皇》引《三五歷紀》曰:「有神聖人九頭,號人皇。天皇、地皇、人皇為太古。」
  3. 《太平御覽·皇王部三·天皇》引徐整《三五歷記》曰:「溟涬始芽,濛鴻滋萌,歲起攝提,元氣肇啟,有神靈人十二頭,號曰天皇。」
  4. 韓湖初《聞一多「盤古即伏羲」 說難以動搖-兼評盤古神話由印度傳入「已作結論」 說》
  5. 《儀禮·卷第一·士冠禮第一》周弁、殷冔、夏收鄭玄註:「弁名出於槃,槃大也,言所以自光大也,冔名出於幠,幠覆也,言所以自覆飾也,收言所以收斂髮也,齋所服而祭也,其制之異亦未聞。」
  6. 葉慶兵《盤古神話的本土文化淵源》盤古開天地神話關於天地未分狀態的描述,以及"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等觀念,實為先秦兩漢之際的普遍認識,尤其在道家文化中盛行。盤古化生神話關於盤古死後身體各部分化生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天地萬物的故事,應是在我國上古化生神話以及戰國秦漢以來形成的天人感應思想基礎上形成的。上古化生神話為其提供了死後化生的結構模式;天人感應思想——尤其是"人副天數"——將人體與自然事物一一對應,與盤古化生神話如出一轍,而且在具體的對應關係上,二者亦存在相當程度的吻合。整體來看,盤古神話根植於本土文化,應是在先秦兩漢思想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上形成的產物。
  7. 《史記·孝武本紀》神君最貴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屬。
  8. 《逸周書·克殷解》王入,即位於社,太卒之左,群臣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叔封傅禮,召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尹逸筴曰:「殷末孫受德,迷先成湯之明,侮滅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昊天上帝。」武王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9. 《詩經·大雅·蕩之什·雲漢》
  10. 張露勝《沂南北寨漢墓中帝俊畫像考》
  11. 《楚帛書甲篇》曰古□□伏羲,出自□□,處於脽寽□,厥□漁漁,□□□女,夢夢墨墨,無章弼弼,□□水□,風雨是於。乃取□□□子之子曰女填,是生子四。□□是襄,而天踐是格,參化唬逃,為禹為禼,以司堵襄。晷而天達,乃上下騰傳。山陵不衛,乃命山川四海。□□熱氣滄氣,以為其衛,以涉山陵,瀧汩凼澫。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峜以為歲,是唯四時。倀曰青木榦,二曰朱四單,三曰翏黃難,四曰潬墨榦。千又百歲,日月夋生。九州不平,山陵備卹,四神乃作,至於復天,旁動捍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棈。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維使敷奠四極,曰:「非九天則大卹,則毋敢[睿攵]天靈。」帝夋乃為日月之行。共工夸步十日,四時□□神則閏四□,毋使百神風雨、辰禕亂作。乃逆日月,以剸相□,使有宵有朝,有晝有夕。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山海經·海內經》……黃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西南有巴國。大皥生咸鳥,咸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后稷是播百榖。稷之孫曰叔均,始作牛耕。大比赤隂,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竝,節竝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顚,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歳十有二。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郭璞注曰:「息壤者言上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13.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何則?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
  14. 《天地開闢以來帝王紀》:「復遙百劫,人民轉多,食不可足,遂相欺奪。強者得多,弱者得少,地肥神聖,化為草棘。人民飢困,遞相食噉,天知此惡,即下洪水蕩除,萬人死盡,唯有伏羲得存其命,進稱天皇承後。……爾時人民死,惟有伏羲、女媧兄妹二人衣龍上天,得存其命。恐絕人種,即為夫婦。」
  15. 伏羲女媧源出敦煌遺書
  16. 《太平御覽·皇王部三·女媧氏》引《風俗通》曰:「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縆泥中於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縆人也。」
  17. 《莊子·外篇·胠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
  18. 18.0 18.1 《容成氏》昔者容成氏、□□氏、□□氏、□□氏、□□氏、□□氏、□□氏、 □□氏、□□氏、□□氏、□□氏、□□氏、□□氏、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椲□氏、壚■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輶清,而上愛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瞀工鼓瑟,跛躃守門,侏儒爲矢,長者懸度,僂者裒塿,癭者煮鹽,厇蜀者漁澤,瑕棄不廢。凡民蔽芾者,教而誨之,飲而食之,思役百官而月請之。…………舜聽政三年,山陵不處,水潦不洞通,乃立禹以爲司空。禹既已受命,乃卉服、箁箬帽、芙蓻,□足□,□面乾皵,脛不之毛。□濏湝流,禹親執畚耜,以陂明都之澤,決九河之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易,東注之海,於是乎□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並瀍、澗,東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州始可處也。禹乃從漢以南爲名谷五百,從漢以北爲名谷五百。天下之民居奠,乃飭食,乃立后稷以爲田。后稷既已受命,乃食於野,宿於野,復穀豢土,五年乃穰。民有餘食,無求不得,民乃賽,驕態始作,乃立臯陶以爲理。臯陶既已受命,乃辨陰陽之氣而聽其訟獄,三年而天下之人無訟獄者,天下大和均。…………啓王天下十又六世而桀作。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師以伐岷山氏,取其兩女琰、琬, □北去其邦,□爲丹宮,築爲璿室,飾爲瑤台,立爲玉門。其驕泰如是狀。湯聞之,於是乎慎戒徵賢,德惠而不□ ,□三十□而能之。如是而不可,然後從而攻之,陞自戎遂,入自北門,立於中□。桀乃逃之歷山氏,湯又從而攻之,降自鳴條之遂,以伐高神之門。桀乃逃之南巢氏,湯又從而攻之。遂逃去,之蒼梧之野。湯於是乎徵九州之師,以略四海之內,於是乎天下之兵大起,於是乎亡宗戮族殘群焉備。當是時,強弱不□諹,衆寡不聽訟,天地四時之事不修。湯乃溥爲征籍,以征關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乎有喑、聾、跛、眇、癭、□、僂始起。湯乃□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乃執兵禁暴, 羕得於民,遂迷而□賊盜,夫是以得衆而王天下。……
  19. 《淮南子·本經訓》昔容成氏之時,道路雁行列處,托嬰兒於巢上,置餘糧於畮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始有道里。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開伊闕,導廛、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幹,萬民皆寧其性,是以稱堯、舜以為聖。
  20. 《莊子·外篇·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
  21. 21.0 21.1 《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22. 22.0 22.1 22.2 22.3 《逸周書·史記解》弱小在彊大之閒,存亡將由之,則無天命矣。不知命者死,有夏之方興也,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國亡。……昔者有巢氏有亂臣而貴,任之以國,假之以權,擅國而主斷,君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無已、誅戰不休、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於獨鹿,諸侯叛之,阪泉以亡。……
  23. 23.0 23.1 《左傳·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諸侯其有火災乎?」梓慎曰:「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火出而見,今茲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與不然乎,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夏數得天,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宋衛陳鄭乎?宋,大辰之虛也,陳,大皞之虛也,鄭,祝融之虛也,皆火房也,星孛天漢,漢,水祥也,衛,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其星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過其見之月。」鄭裨灶言於子產曰:「宋衛陳鄭,將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瓚,鄭必不火。」子產弗與。
  24. 《列子·楊朱》楊朱曰:「太古之事滅矣,孰誌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覺若夢;三王之事,或隱或顯,億不識一。當身之事,或聞或見,萬不識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廢,千不識一。太古至於今日,年數固不可勝紀。但伏羲已來三十餘萬歲,賢愚、好醜、成敗、是非,無不消滅,但遟速之閒耳。矜一時之毀譽,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後數百年中餘名,豈足潤枯骨?何生之樂哉?」
  25. 《呂氏春秋·開春論·愛類》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績,所以見致民利也。
  26. 26.0 26.1 26.2 26.3 《國語·晉語一》……史蘇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於是乎與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今晉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寵,雖當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挾以銜骨,齒牙為猾』,我卜伐驪,龜往離散以應我。夫若是,賊之兆也。非吾宅也,離則有之。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不得其君,能銜骨乎?若跨其國而得其君,雖逢齒牙,以猾其中,誰雲不從?諸夏從戎,非敗而何?從政者不可以不戒,亡無日矣!」……
    《國語·晉語四》……司空季子曰:「同姓為兄弟。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同德之難也如是。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異類雖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敬也。黷則怨,怨亂毓災,災毓滅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亂災也。故異德合姓,同德合義。義以導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今子於子圉,道路之人也,取其所棄,以濟大事,不亦可乎?」……
  27.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索隱》舊解破四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案:國語胥臣雲「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又雲「 青陽與蒼林為姬姓」。是則十四人為十二姓,其文甚明。唯姬姓再稱青陽與蒼林,蓋國語文誤,所以致令前儒共疑。其姬姓青陽當為玄囂,是帝嚳祖本與黃帝同姬姓。其國語上文青陽 ,即是少昊金天氏為己姓者耳。既理在不疑,無煩破四為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爲嫘祖。嫘祖爲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
    帝顓頊高陽者《索隱》宋衷云:「顓頊,名; 高陽 ,有天下號也。」
  28. 姬水河研討會紀要
  29. 29.0 29.1 《水經注卷十八渭水》:「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是其地也。東注雍水。雍水又南,逕美陽縣之中亭川,合武水,水發杜陽縣大嶺側,東西三百步,南北二百步,世謂之赤泥峴。沿波歷澗,俗名大橫水也,疑即杜水矣。其水東南流,東逕杜陽縣故城,世謂之故縣川。又故虢縣有杜陽山,山北有杜陽谷,有地穴北入,亦不知所極,在天柱山南,故縣取名焉,亦指是水而攝目矣,即王莽之通杜也。」
  30. 炎黃母族有蟜氏故地考
  31. 31.0 31.1 《說文解字邑部》邰: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周棄外家國。從邑台聲。右扶風斄縣是也。〈詩〉曰:「有邰家室。」
  32. 《孔子家語·五帝德》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吾聞諸榮伊曰:『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禹、湯、文、武、周公,不可勝以觀也。而上世黃帝之問,將謂先生難言之故乎?」宰我曰:「上世之傳,隱微之說,卒采之辯,闇忽之意,非君子之道者,則子之問也固矣。」孔子曰:「可也。吾略聞其說,黃帝者,少典之子,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齊叡莊,敦敏誠信。長聰明,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服牛乘馬,擾馴猛獸,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後剋之。始垂衣裳,作為黼黻,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知幽明之故,達死生存亡之說。播時百穀,嘗味草木,仁厚及於鳥獸昆蟲。考日月星辰,勞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財物以生民。民賴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黃帝三百年』。」
  33. 33.0 33.1 33.2 33.3 《史記·周本紀》
    注《集解》徐廣曰:「今斄鄉在扶風。」《索隱》即詩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 邰即斄,古今字異耳。《正義》括地誌雲「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
    注《括地誌》云:「不窯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窯在戎狄所居之城也。」
    注《索隱》:「豳卽邠也,古今字異耳。」
    注《括地誌》云:「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
  34.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史記·五帝本紀》
    注《集解》譙周曰:「 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
    注《索隱》:「或作『濁鹿』,古今字異耳。」
    注《集解》引《皇覽》曰:「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陽郡鉅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
    注《括地誌》云:「空桐山在肅州福祿縣東南六十里。抱朴子內篇雲『黃帝西見中黃子,受九品之方,過空桐,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即此山。」《括地誌》又云:「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縣西百里,禹貢涇水所出。輿地誌雲或即雞頭山也。酈元雲蓋大隴山異名也。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蓋在此。」
    注《正義》:「廣平曰阿。」
    注范汪《荊州記》云:「丹水縣在丹川,堯子朱之所封也。」《括地誌》云:「丹水故城在鄧州內鄉縣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為縣。」
    注三苗引孔安國云:「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也。」
    注《括地誌》云:「故龔城在檀州燕樂縣界。故老傳雲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
    注《括地誌》云:「 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注《括地誌》云:「鼻亭神在營道縣北六十里。故老傳雲,舜葬九疑,象來至此,後人立祠,名為鼻亭神。輿地誌雲零陵郡應陽縣東有山,山有象廟。王隱晉書雲本泉陵縣,北部東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
  35. 《列子·說符》關尹謂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名也者,響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爾言,將有知之;慎爾行,將有隨之,是故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湯武愛天下,茲王;桀、紂惡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乎?嘗觀之神農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所以存亡廢興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36. 《莊子·雜篇·盜跖》……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子以甘辭說子路而從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無以為身,下無以為人,子之道豈足貴邪?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尚不能全德,而戰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論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強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沈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37.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逸周書·嘗麥解》王若曰:「宗揜大正,昔天之初,誕作二後,乃設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於少昊以臨四方,司□□上天未成之慶,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河,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於大帝,用名之曰絕轡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天用大成,至於今不亂,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凶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思正夏略,今予小子,聞有古遺訓,予亦述朕文考之言,不易。予用皇威,不忘祗天之明典,令□我大治,用我九宗正州伯教告於我,相在大國,有殷之□辟,自其作□於古,是威厥邑,無類於冀州,嘉我小國,其命余克長王國。嗚呼!敬之哉!如木既顛厥巢,其猶有枝葉作休,爾弗敬恤爾執,以屏助予一人,集天之顯,亦爾子孫,其能常憂恤乃事,勿畏多寵,無愛乃嚚,亦無或刑於鰥寡非罪,惠乃其常,無別於民。」
  38. 《呂氏春秋·審分覽·慎勢》……故觀於上世,其封建眾者,其福長,其名彰。神農十七世有天下,與天下同之也。……
  39. 《呂氏春秋·離俗覽·用民》……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神農。密須之民,自縛其主而與文王。湯、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能用非己之民,國雖小,卒雖少,功名猶可立。……
  40. 壽光故事鹽宗夙沙氏與中國海鹽
  41. 41.0 41.1 41.2 41.3 41.4 《史記·封禪書》……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雲。……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
  42. 42.0 42.1 《左傳‧魯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
    《左傳‧魯昭公二十年》十二月……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台……飲酒樂,公曰:「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對曰:「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大公因之,古者無死,爽鳩氏之樂,非君所願也。」
  43. 《商君書·算地》……聖人非能以世之所易,勝其所難也,必以其所難,勝其所易。故民愚,則知可以勝之;世知,則力可以勝之。民愚,則易力而難巧;世巧,則易知而難力。故神農教耕而王天下,師其知也;湯武致彊而征諸侯,服其力也。今世巧而民淫,方倣湯武之時,而行神農之事,以隨世禁,故千乘惑亂。……
  44. 《管子·形勢解》神農教耕生穀,以致民利。禹身決瀆,斬高橋下,以致民利。湯武征伐無道,誅殺暴亂,以致民利。故明王之動作雖異,其利民同也。故曰:「萬事之任也,異起而同歸,古今一也。」
  45. 45.0 45.1 《管子·輕重戊》……管子對曰:「虙戲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而天下化之。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胃之病,而天下化之。黃帝之王,童山竭澤。有虞之王,燒曾藪,斬群害,以為民利,封土為社,置木為閭,始民知禮也。當是其時,民無慍惡不服,而天下化之。……」
  46. 46.0 46.1 46.2 侯光良、許長軍、呂晨青、陳瓊、蘭措卓瑪《中全新世仰韶文化擴張的環境背景》……仰韶時期,黃土高原年均氣溫較現代高約2℃,年降水高出現代約100 mm,季風強勁,降水增加,400 mm等降水量線較現代向西北內陸推進200 km左右,黍粟作種植的範圍擴大,仰韶文化相應擴張。……
    圖1 仰韶文化的擴張
    ……仰韶文化,時代為7.0 ka BP-5.0 ka BP,其分布範圍東起豫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河套內蒙古長城一線,南抵江漢,分布中心在陝西渭河流域、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廣闊地帶,文化遺址多達五千餘處。……最主要的擴張發生在廟底溝時期,其分布中心是渭河流域、豫西和晉南地區,但其分布範圍西至青海東部,東達黃河下游地區,北抵內蒙古長城沿線,南部變化不大,維持在漢水流域,在廟底溝時期仰韶文化發展到鼎盛。……
    圖3 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要素格局與仰韶文化遺址
    ……考古證據表明全新世暖期北方農業文化遺存北界的大致位置為:從綏芬河至寧安鏡泊湖南岸,經農安左家山、通遼,沿西拉木倫河北側向西南延伸,至化德、商都,沿陰山南麓、大青山南麓至包頭、烏拉特前旗,向南經東勝以西,鄂克托旗、杭錦旗以東,向西經寧夏固原、河西走廊至南經青海湖東緣一線。……
  47. 47.0 47.1 47.2 47.3 鍾華、李新偉、王煒林、楊利平、趙志軍《中原地區廟底溝時期農業生產模式初探》……中原地區廟底溝時期的農業生產模式為較為典型的旱作農業傳統,粟、黍類小米為最重要的農作物資源;稻米發現數量雖然很少,但是不論各聚落等級規模,幾乎都有發現;大豆僅在個別遺址有發現,並不普及。雜草方面以狗尾草、豆科種子和藜為主,其他雜草數量很少。中原地區廟底溝時期農業發展具有明顯的一致性,這一特點與廟底溝文化各遺址較為統一的文化面貌相契合。而通過與周邊區域農業特點的比較,又可以觀察到該區域的獨特性,比如粟在中原地區的重要性要高於周邊其他旱作農業傳統區域,也許從一方面也反映了廟底溝文化核心區域的古代人群對更為高產粟的需求程度要更高,與其較高的遺址數量、規模和人口密度相符合;而稻米在廟底溝文化遺址中也普遍存在,儘管出土數量都比較有限。通過遺址出土農作物遺存與可食用非農作物遺存比例分析,以及相關動物考古研究,廟底溝時期的諸遺址已經明顯以農耕生產為主要經濟模式,家養動物和農作物資源遠較之狩獵採集獲得資源重要,推測已經完成了由狩獵採集向農業生產的轉變。因此認為在廟底溝時期的中原地區,廟底溝文化的諸遺址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農業社會。……一般認為,中原地區廟底溝時期(6000~5500 a B.P.)與仰韶時代中期相等同,基本是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從產生到衰亡解體的時段。廟底溝文化是以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命名的考古學文化,該文化以晉南豫西為中心,以強勁的勢頭向外擴展至整個黃河中游,中國史前文化第一次出現了大範圍統一的局面。廟底溝文化較之仰韶文化早期,在聚落數量、組成結構方面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各區聚落數量都明顯增加,並出現許多大型中心聚落。這些現象在廟底溝文化的主體區域——中原地區(豫西、晉南、關中、豫中)都有發現,但在「中原」以外的周邊其他地區則少見此現象,說明廟底溝文化中心與外圍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本文中原地區的界定是與考古學文化相關的,相對寬泛的區域範圍包括豫西、晉南、關中、豫中這幾個地區。……至遲在廟底溝時期,中原地區的稻米已經相當的普遍了,不僅在廟底溝文化的核心區域——豫西晉南地區(以靈寶西坡遺址為代表)有發現,在關中平原從東部(以興樂坊遺址和楊官寨遺址為代表)到西部(以扶風案板遺址為代表)的廣闊範圍內也都有發現。……從西坡墓地出土人骨碳氮穩定同位素證據來看,有更多機會獲得肉食的社會上層人群,骨骼中¹³C含量也明顯偏低,即等級較高人群的主食消費中,粟、黍所占的比例相對一般人群為低,而稻米的消費則較高。這似乎顯示稻米在高等級人群中更受歡迎,至於稻米是以主食的形式,還是以米酒的形式為此人群所消費,則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揭示。而從仰韶晚期新街遺址出土尖底瓶中殘留物分析研究來看,至遲在仰韶晚期的中原地區,稻米可能已經成為古人釀造谷芽酒的原料。……動、植物考古材料的證據顯示,廟底溝時期的農業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家養動物和農作物資源遠較之狩獵採集獲得資源重要,應當已經完成了由狩獵採集向農業生產的轉變。……中原地區廟底溝文化與周邊地區的交流十分密切,彼此之間也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具體的,廟底溝文化向南達到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之前的仰韶文化大張莊類型發展為下王崗類型,再向南也到達了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圈;廟底溝文化向東與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發生聯繫;向北擴張至晉中北、內蒙古中南部、陝北北部和冀西北。……中原地區廟底溝時期農業發展具有明顯的一致性,這一特點與廟底溝文化各遺址較為統一的文化面貌相契合。而通過與周邊區域農業特點的比較,又可以觀察到該區域的獨特性,比如粟在中原地區的重要性要高於周邊其他旱作農業傳統區域,也許從一方面也反映了廟底溝文化核心區域的古代人群對更為高產粟的需求程度要更高,與其較高的遺址數量、規模和人口密度相符合;而稻米在廟底溝文化遺址中也普遍存在,儘管出土數量都比較有限。通過遺址出土農作物遺存與可食用非農作物遺存比例分析,以及相關動物考古研究,廟底溝時期的諸遺址已經明顯以農耕生產為主要經濟模式,家養動物和農作物資源遠較之狩獵採集獲得資源重要,應當已經完成了由狩獵採集向農業生產的轉變。在廟底溝時期的中原地區,廟底溝文化的諸遺址應該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農業社會。
  48. 48.0 48.1 《韓非子·十過》引師曠言:「昔者黃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49. 《漢書·郊祀志下》……又祠四時於琅邪,蚩尤於壽良。……
  50. 觀瀾|清華簡爆「蚩尤是黃帝之子」!黃帝滅蚩尤是「大義滅親」?
  51.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難矣,五帝固相與爭矣。遞興廢,勝者用事。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矣,勝者為長。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於君,君之立也出於長,長之立也出於爭。爭鬥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
  52. 52.0 52.1 52.2 《史記·卷三·殷本紀》……有娀氏之女集解淮南子曰:「有娀在不周之北。」正義按:記雲「桀敗於有娀之墟」,有娀當在蒲州也。為帝嚳次妃。……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集解孔安國曰:「十四世凡八徙國都。」。湯始居亳集解皇甫謐曰:「梁國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正義括地誌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從先王居集解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正義按:亳,偃師城也。商丘,宋州也。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也。括地誌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嚳之墟,商湯之都也。」,作帝誥索隱一作「俈」。上雲「從先王居」,故作帝俈。孔安國以為作誥告先王,言己來居亳也。。……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羣後:『毋不有功於民,勤力迺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咸有功於民,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以令諸侯。……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迺五遷,無定處集解孔安國曰:「自湯至盤庚凡五遷都。」正義自湯南亳遷西亳,仲丁遷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盤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遷也。。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集解孔安國曰:「胥,相也。民不欲徙,皆咨嗟憂愁,相與怨其上也。」
  53.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54. 《水經注·卷十三·㶟水》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抪陸也。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併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涿水又東逕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僑郡,以統流雜。涿水又東北逕祚亭北,而東北入㶟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謂之涿邪水。地理潛顯,難以究昭,非所知也。
  55. 《史記·樂書》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
  56. 《水經注·卷九·清水》:「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吳陂也。次陸真阜之東北,得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參差次合,南注於陂。泉在濁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濁鹿城,即是公所居也。」
  57. 57.0 57.1 57.2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58. 《列子·黃帝》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鵰、鶡、鷹、鳶為旗幟,此以力使禽獸者也。
  59. 《莊子·外篇·在宥》……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
  60. 60.0 60.1 《列子·湯問》……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桐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徐以神視,塊然見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氣聽,砰然聞之若電霆之聲。……
  61. 《莊子·外篇·天運》北門成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
  62. 邵會秋、吳雅彤《早期游牧文化起源問題探析》
    ……最早的專業化游牧可能出現在公元前1千紀初,隨即就在草原地區迅速發展,到公元前7世紀左右,整個歐亞草原地區都已經被游牧人群所占據。這些人群包括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裏海北岸的薩夫羅馬泰人、哈薩克和天山地區的塞人以及薩彥-阿爾泰和蒙古等地的早期游牧人。……也就是說公元前8世紀以前,內蒙古東南部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沒有進入真正的游牧社會,大量定居遺址的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本文所論及畜牧向游牧經濟轉變時期的三個地區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點,但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真正意義上發達的早期游牧文化僅有以阿爾然一號王冢為代表的薩彥-阿爾泰地區,內蒙古東南部的夏家店上層文化雖然具備了游牧經濟的技術條件,但始終未能進入游牧。黑海北岸在前斯基泰時期可能也未進入游牧。……
    在游牧文化的最初形成階段,整個歐亞草原地區發現的屬於游牧遺存的數量還非常少,這說明游牧可能最先是在小範圍內發生的,但是一旦部分地區產生了這種經濟方式,就需要有足夠的輔助生業來支持,很可能這時期人們選擇了掠奪作為輔助,可以想像一下,一批批游牧人群騎著馬不斷地闖入定居或半定居草原畜牧人群的聚落中,迫使他們放棄自己的居住地,採取游動的經濟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各個部落武裝化、移動性都不斷加強,這促進了馬具和武器的發展。由於草原是不穩定的生態區,農業在這種情況下會遭受致命的打擊,無法在草原地區繼續,越來越多的草原人群加入到游牧大軍中,這樣游牧社會就形成了。……
  63. 《漢書·刑法志第三》注引鄭氏曰:「 涿鹿在彭城南。與炎帝戰,炎帝火行,故云火災。」
  64. 《記纂淵海·卷十九·鄭州》軒轅丘在新鄭縣境,黃帝生此。
  65. 《史記·孝武本紀》上遂郊雍,至隴西,西登空桐〈正義〉空桐山在原州平高縣西一百里。 ,幸甘泉。
  66. 《商君書·更法》引公孫鞅云:「……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
  67. 《司馬法·仁本》賢王制禮樂法度,乃作五刑,興甲兵,以討不義。巡狩省方,會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偏告於諸侯,彰明有罪。乃告於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於后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乃造於先王。然後冢宰徵師於諸侯曰:「某國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國會天子正刑。」冢宰與百官布令於軍曰:「入罪人之地,無暴神祇,無行田獵,無毀土功,無燔牆屋,無伐林木,無取六畜、禾黍、器械。見其老幼,奉歸勿傷。雖遇壯者,不校勿敵。敵若傷之,醫藥歸之。」既誅有罪,王及諸侯修正其國,舉賢立明,正復厥職。
  68. 《孟子·梁惠王下》引晏子云:「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69. 69.0 69.1 69.2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70. 《左傳‧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於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殷虛,皆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沽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猶多,而不獲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71. 71.0 71.1 《左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
  7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昭公二十年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73. 73.0 73.1 73.2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於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獻子曰:「社稷五祀,誰氏之五官也?」對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脩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74. 《國語·楚語下》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蒸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75.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國語‧魯語上》:「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賈侍中云:『有虞氏,舜後,在夏、殷為二王後,故有郊、禘、宗、祖之禮也。』昭謂:此上四者,謂祭天以配食也。祭昊天於圓丘曰禘,祭五帝於明堂曰祖、宗,祭上帝於南郊曰郊。有虞氏出自黃帝、顓頊之後,故禘黃帝而祖顓頊,舜受禪於堯,故郊堯。禮祭法:『有虞氏郊嚳而宗堯。』與此異者,舜在時則宗堯,舜崩而子孫宗舜,故郊堯也。;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舜,當為嚳,字之誤也。禮祭法曰:『商人禘嚳。嚳,契父,商之先,故禘之。』後鄭司農云:『商人宜郊契。』;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
  76. 76.0 76.1 76.2 76.3 76.4 《禮記‧祭法》祭法: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77.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78. 《左傳·昭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有星出於婺女,鄭裨灶言於子產曰:「七月戊子,晉君將死,今茲歲在顓頊之虛,姜氏任氏,實守其地,居其維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邑姜,晉之妣也,天以七紀,戊子,逢公以登星斯於是乎出,吾是以譏之。」
  79. 79.0 79.1 79.2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蠒,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搖山,始作樂風。…………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上,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80. 80.0 80.1 《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 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81. 81.0 81.1 81.2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衣、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對曰:「……且重、黎之後也,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處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
  82. 2017年9月黃德寬《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概述》這批簡可能是一部較為完整的楚國官修史書,簡文從「顓頊生老童」起到楚(獻) 惠王「白公起禍」止,記載了楚先祖及熊麗以下至惠王時期各王的終立更替和重大歷史事件。…………根據安大簡第一組楚史類文獻材料初步整理的結果,楚早期世系為帝顓頊生老童,是為楚先。老童生重及黎、吳及韋 (回) 。黎氏即祝融,有子六人,其六子曰季連,是為荊人。「融乃使人下請季連,求之弗得。見人在穴中,問之不言,以火爨其穴,乃懼, 告曰:酓 (熊) 。」使人告融,「融曰:是穴之熊也。乃遂名之曰穴酓 (熊) ,是為荊王」。穴熊生熊鹿 (麗),穴熊終,熊鹿 (麗) 立。簡本對楚先祖的來源、世系的記載非常清楚,與《楚世家》等傳世文獻比較,簡本主要有6點不同。一是老童為顓頊所生,不是稱所生。老童所生有四子,即「重及黎、吳及韋 (回) 」。簡文兩個「及」這麼用,顯然是要防止將四子誤為兩人。二是黎氏即祝融,而不是重或吳、回。三是無陸終其人,生六子者就是祝融黎,文獻陸終當是祝融之誤。四是季連就是穴熊,而且簡文交待了穴熊得名之由。五是不存在附沮一世。六是穴熊生熊麗,期間並不存在世系的中斷,這也證明《楚世家》鬻熊就是穴熊。以上只是對簡本撮其大要,與《楚世家》進行初步比勘。可以看出,簡本對楚早期傳說歷史進行了清理和整合,記述翔實,線索清晰。《史記》關於楚先祖歷史記錄的一些矛盾和不清楚的地方,簡文都交待得很清楚。根據簡文記載,原來老童出自顓頊,是楚人始祖,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季連,季連就是穴熊,是楚人的直接祖先,因此,楚簡中才會出現祭祀「老童、祝融、穴 (鬻) 熊」這三位祖先的組合,「三楚先」確定無疑就是這一組合的簡稱。長期以來困惑學者的問題,根據簡本楚史的記載就迎刃而解了。這證明安大簡楚史與其他楚簡對楚先祖世系的記載是一致的,是戰國時期楚人業已形成的統一看法。因此,我們認為安大簡楚史可能是楚國的一部官修史書。
  83.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84. 84.0 84.1 84.2 84.3 《左傳‧文公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於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醜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濟其凶,增其惡名,以至於堯,堯不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故虞書數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無違教也。曰『納於百揆,百揆時序』,無廢事也。曰『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無凶人也。
  85.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
    (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86. 《潛夫論·五德志》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萬接,生白帝摯青陽。世號少曎。代黃帝氏,都於曲阜。其德金行。其立也,鳳皇適至,故紀於鳥。
  87. 87.0 87.1 《左傳·昭公八年》晉侯問於史趙曰:「陳其遂亡乎?」對曰:「未也。」公曰:「何故?」對曰:「陳,顓頊之族也,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且陳氏得政於齊,而後陳卒亡,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於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臣聞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數未也,繼守將在齊,其兆既存矣。」
  88. 《陳侯因齊敦銘文》唯正六月癸未,陳侯因齊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慕克成,其唯因齊揚皇考,紹緟高祖黃帝,邇嗣桓文,朝問諸侯,答揚厥德,諸侯夤薦吉金,用作孝武桓公祭器敦,以蒸以嘗,保有齊邦,世萬子孫,永為典常。」
  89. 89.0 89.1 《山海經·海內北經》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90. 90.0 90.1 《山海經·大荒南經》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
  91.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史記·五帝本紀》
  92.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史記·殷本紀》
  93. 93.0 93.1 93.2 《史記·周本紀》
  94. 《詩經·商頌·長發》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立子生商。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蘗,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95. 95.0 95.1 《楚辭·離騷經》……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敶詞: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遊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餘乃下。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吾令鴆爲媒兮,鴆告餘以不好。雄鳩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96. 96.0 96.1 96.2 《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後來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勝也,之子是必有殃」。後乃取其子以歸,曰:「以為餘子,誰敢殃之?」子長成人,幕動坼橑,斧斫斬其足,遂為守門者。孔甲曰:「嗚呼!有疾,命矣夫!」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台,飲食必以鼓。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97. 97.0 97.1 97.2 97.3 《左傳‧昭公元年》晉侯有疾,鄭伯使公孫僑如晉聘,且問疾,叔向問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實沈、臺駘為祟』,史莫之知,敢問此何神也?」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當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夢帝謂已,余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故參為晉星,由是觀之,則實沈,參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帝用嘉之,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若君身,則亦出入飲食哀樂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為焉?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茲心不爽,而昏亂百度,今無乃壹之,則生疾矣。僑又聞之,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君子是以惡之,故志曰『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違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禮之大司也,今君內實有四姬焉,其無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為也已,四姬有省,猶可無則,必生疾矣。」叔向曰:「善哉,肸未之聞也,此皆然矣。」
  98. 98.0 98.1 98.2 98.3 《左傳‧襄公九年》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內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對曰:「在道,國亂無象,不可知也。」
  99. 《春秋左傳正義‧成公四年》秋,公至自晉,欲求成於楚而叛晉,季文子曰:「不可,晉雖無道,未可叛也,國大臣睦而邇於我邇,近也,諸侯聽焉聽,服也,未可以貳,史佚之志有之周文王大史。大音泰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與魯異姓,其肯字我乎字,愛也?」公乃止。
  100. 100.0 100.1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六安國……六,故國,皋繇後,偃姓,為楚所滅。……蓼,故國,皋繇後,為楚所滅。……
    ……故秦地於禹貢時跨雍、梁二州,詩風兼秦、豳兩國。昔后稷封斄師古曰:「斄讀曰邰,今武功故城是也。」,公劉處豳師古曰:「即今豳州栒邑是。」,大王徙支阝師古曰:「今岐山縣是。」,文王作酆師古曰:「今長安西北界靈臺鄉豐水上是。」,武王治鎬師古曰:「今昆明池北鎬陂是。」,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師古曰:「謂七月之詩。」。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師古曰:「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產,如海之無所不出,故云陸海。腹之下肥曰腴,故取諭雲。」。……
    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101. 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102. 《禮記·喪服小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庶子王,亦如之。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禰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庶子不為長子斬,不繼祖與禰故也。庶子不祭殤與無後者,殤與無後者從祖祔食。庶子不祭禰者,明其宗也。
  103. 《朱子語類·雜類》古者姓、氏,大概姓只是女子之別,故字從「女」。男則從氏,如「季孫氏」之類,春秋可見。後世賜姓,殊無義理。氏,如孟孫叔孫季孫是也。姓則同姓,後世子孫或以氏為姓。今人皆稱張氏李氏,謂從上下來,只是氏了。只有三代而上經賜姓者為姓,如姚如姒如姬之類,是正姓。唐時尚有氏不同而同出者,不得為婚姻。沈莊仲問:「姓、氏如何分別?」曰:「姓是大總腦處,氏是後來次第分別處。如魯本姬姓,其後有孟氏季氏,同為姬姓,而氏有不同。某嘗言:『天子因生以賜姓,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竊恐『諡』本『氏』字,先儒隨他錯處解將去,義理不通。且如舜生於媯汭,武王遂賜陳胡公滿為媯姓,即因生賜姓。如鄭之國氏,本子國之後,駟氏本子駟之後。如此之類,所謂『以字為氏,因以為族』。」姓與氏之分:姓是本原所生,氏是子孫下各分。如商姓子,其後有宋,宋又有華氏魚氏孔氏之類。周自黃帝以來姓姬,其後魯衛毛聃晉鄭之屬,各自以國為氏,而其國之子孫又皆以字為氏。如魯國子展之後為展氏,展禽喜是也。如三家孟仲季為氏,或因所居為氏,如東門氏之類。
  104. 廖名春《大禹故里說文獻考辯》
  105. 《景雲碑》漢巴郡朐忍令廣漢景雲叔於,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已亥卒。君帝高陽之苗裔,封茲楚熊,氏以國別。高祖龍興,婁敬畫計,近諸關東豪族英傑,都於咸陽,攘竟蕃衛。大業既定,鎮安海內。先人伯沇,匪志慷慨,術禹石紐汶川之會。幃屋甲帳,龜車留滯,家於梓幢,九族布列,裳絻相龍,名右冠蓋。君其始仕,天資明括。典牧二城,朱紫有別。強不凌弱,威不猛害,政化如神,蒸民乃厲。州郡並表,當享符艾。大命顛覆,中年殂歿。如喪考妣,三載泣怛,退勿八音,百姓流淚,魂靈既載,農夫惻結。行路撫涕,織婦喑咽。吏民懷慕,戶有祠祭。煙火相望,四時不絕。深野曠澤,哀聲悼切。追歌遺風,嘆績億世。刻石紀號,永永不滅,嗚呼哀哉,烏呼哀哉!贊曰:皇天炳壁,郢令名矣。作民父母,化洽平矣。百工維時,品流刑矣。善勸惡懼,物咸寧矣。三考絀勑,陟幽明矣。振華處實,畼遐聲矣。重曰:皇靈稟氣,卓有純兮。惟汶降神,梃斯君兮。未升卿尹,中失年兮。流名後載,久而榮兮。勒銘金石,表積勛兮。冀勉來嗣,示後昆兮!熹平二年仲春上旬,朐思令梓潼雍諱陟字伯寧,為景君刊斯鉻兮
  106. 《史記·陳杞世家》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
  107.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舉兵而誅,殺鯀於羽山之郊。共工又諫曰:「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又舉兵而誅共工於幽州之都。於是天下莫敢言無傳天下於舜。
  108. 《史記·夏本紀》引《水經》雲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南過下邳縣入泗。蒙山在泰山蒙陰縣西南。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殛鯀之地。
  109. 《漢書‧律曆志第一上》引顏師古曰:「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者,卽饕餮也。」
  110. 《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功名大立,天也;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堯,天也;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釣於雷澤,天下說之,秀士從之,人也。夫禹遇舜,天也;禹周於天下,以求賢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澤之湛滯壅塞可通者,禹盡為之,人也。夫湯遇桀,武遇紂,天也;湯武修身積善為義,以憂苦於民,人也。舜之耕漁,其賢不肖與為天子同。其未遇時也,以其徒屬,堀地財,取水利,編蒲葦,結罘網,手足胼胝不居,然後免於凍餒之患。其遇時也,登為天子,賢士歸之,萬民譽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無不戴說。舜自為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見盡有之也。盡有之,賢非加也;盡無之,賢非損也;時使然也。
  111. 《墨子·卷二·尚賢中》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伊摯,有莘氏女之私臣,親為庖人,湯得之,舉以為己相,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傅說被褐帶索。庸築乎傅巖,武丁得之,舉以為三公,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112. 《墨子·卷二·尚賢下》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漁於雷澤,灰於常陽。堯得之服澤之陽,立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昔伊尹為莘氏女師僕,使為庖人,湯得而舉之,立為三公,使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昔者傅說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帶索,庸築於傅巖之城,武丁得而舉之,立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113. 《後漢書·郡國三·定陶》本曹國,古陶,堯所居。有三鬷亭。冤句有煮棗城。成陽有堯冢、靈臺,有雷澤。乘氏侯國。有泗水。有鹿城鄉。句陽有垂亭。鄄城離狐故屬東郡。廩丘故屬東郡。有高魚城。有運城。單父侯國,故屬山陽。成武故屬山陽。有郜城。己氏故屬梁。
  114. 114.0 114.1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
  115. 《山海經·海外南經》引郭璞註:「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
  116. 《尚書·大禹謨》正月朔旦,受命於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帝曰:「咨,禹!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會群後,誓於師曰;「濟濟有眾,咸聽朕命。蠢茲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賢,反道敗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勳。」三旬,苗民逆命。益贊於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帝初於歷山,往于田,日號泣於旻天,於父母,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慄,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茲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於兩階,七旬有苗格。
  117. 《孟子·萬章上》萬章曰:「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
  118.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左傳‧襄公四年》(魏絳)對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脩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困、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咸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豷於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於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在帝夷羿,冒於原獸,忘其國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於夏家,獸臣司原,取告僕夫。』,虞箴如是,可不懲乎!」
  119. 119.0 119.1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 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皆此類也。
  120. 120.0 120.1 《國語·周語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鐘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鄣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沈氣,火無災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續,克厭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也。唯能厘舉嘉義,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121. 121.0 121.1 121.2 121.3 《楚辭·天問》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鯀何所營禹何所成?……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浞娶純狐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惟澆在戶何求於嫂,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殿易厥首而親以逢殆?湯謀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122. 122.0 122.1 《漢書·地理志第八上》…… 右扶風……栒邑,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
    九江郡……當塗,侯國。莽曰山聚。應劭曰:「禹所娶塗山侯國也。有禹虛。」
  123. 《山海經·海內南經》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
  124.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
  125. 125.0 125.1 《後漢書·志第二十·郡國二》潁川郡……陽翟,禹所都,有鈞臺,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梁國……睢陽本宋國閼伯墟,有盧門亭,有魚門,有陽梁聚。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綸城,少康邑。
  126. 126.0 126.1 126.2 《史記·夏本紀》
  127. 《說文解字·卷十·後部》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
  128. 128.0 128.1 128.2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潘壽見燕王曰:「臣恐子之之如益也。」王曰:「何益哉?」對曰:「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今王信愛子之,將傳國子之,太子之人盡懷印為,子之之人無一人在朝廷者,王不幸棄群臣,則子之亦益也。」王因收吏璽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大重。……一曰燕王欲傳國於子之也,問之潘壽,對曰:「禹愛益,而任天下於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故傳天下於益,而勢重盡在啟也。已而啟與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而實令啟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堯、舜明矣。今王欲傳之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之人者也。是名傳之,而實令太子自取之也。」燕王乃收璽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遂重。
  129. 129.0 129.1 129.2 《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猶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孔子曰:『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130.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131.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孟門。
  132. 《韓非子·飾邪》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
  133. 《漢書·郊祀志上》有司皆言:「聞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繫象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皆嘗鬺享上帝鬼神。其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饗承天祜。夏德衰,鼎遷於殷;殷德衰,鼎遷於周;周德衰,鼎遷於秦;秦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周頌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羈不敖,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以光潤龍變,承休無疆。合茲中山,有黃白雲降,蓋若獸為符,路弓乘矢,集獲壇下,報祠大亨。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視宗禰廣,臧於帝庭,以合明應。」
  134. 《墨子·卷十一·耕柱》巫馬子謂子墨子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於聖人,猶聰耳明目之與聾瞽也。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是使翁難卜於白若之龜,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以祭於昆吾之虛,上鄉!』又言兆之由曰:『饗矣!逢逢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遷於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數百歲矣。使聖人聚其良臣與其桀相而謀,豈能智數百歲之後哉!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於聖人也,猶聰耳明目之與聾瞽也。」
  135.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古本《竹書紀年·夏紀》
    ……「禹立四十五年」……
    「啟征西河」、「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太康居斟尋」、「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
    「帝相即位,處商丘」、「元年,征淮夷。」、「二年,征風夷及黃夷」、「後相即位,二年,征黃夷」、「七年,於夷來賓」、「相居斟灌」
    …………
  136. 136.00 136.01 136.02 136.03 136.04 136.05 136.06 136.07 136.08 136.09 136.10 136.11 136.12 136.13 136.14 136.15 136.16 136.17 136.18 136.19 孫啟銳《後李文化研究》……後李文化是海岱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也是目前海岱地區所見最早的新石器文儀。……檢討後李文化中¹⁴C測年的使用問題,統一用OxCal v4.2對半衰期為5568年的測年數據進行高精度樹木年輪校正,推定後李文化的絕對年代為距今9000-7300年。…………目前認定為後李文化的遺址共有16處,自西向東依次為長清月莊、萬德西南、歷下盛福莊、歷城張馬屯、章丘西河、摩天嶺、綠竹園、小荊山、茄莊、小坡、鄒平孫家、張店彭家、臨淄後李、維坊前埠下、諸城六吉莊子。經過發掘的主要有臨淄後李、章丘西河、小荊山、維坊前埠下、張店彭家、長清月莊和歷城張馬屯7處。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文章中提到的所謂的長清張官遺址,現己證明與月莊遺址為同一遺址,命名為月莊遺址。…………後李文化陶器中最主要的器形是釜,釜的形制比較簡單,顯示出後李文化陶器尚未明顯分化的原始狀態。……總體上把後李文化分為8期三大階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Aa型、Ab型這兩種演化序列清楚、連續的釜來劃定的。這兩類釜在早中晚期交替中有突變,但在演化方向上始終如一,除有三處缺環外,幾乎環環相扣。再結合後李、西河遺址中期和晚期遺存均存在的事實,證明小荊山遺址和月莊遺址是時代先後的關係,而不是地域差別所導致。因此,可以把後李文化分為連續的8期。在8期的基礎上,又把後李文化分為三大階段。早期階段包括1-3期,中期階段包括4-5期,晚期階段包括6-8期。…………首先,以張馬屯遺址的測年數據為代表,後李文化的上限可達距今9000年。第二,以H124為代表的月莊第一期與以H259為代表的前埠下一期,絕對年代大約相差為400年。這一積年就是後李文化第六期至第七期的跨度,每期的跨度大約為200年。以此推算,後李文化晚期階段的大致年代為距今7900-7300年。第三,後李文化早、中期沒有明顯的測年參照,如果按照上述分期積年計算,中期階段的絕對年代應在距今8300-7900年,這與後李和西河遺址的測年結果符合。早期的文化遺存變動速率轉慢,每期積年應該比200年更長,結合張馬屯遺址的測年,後李文化早期的絕對年代為距今9000-8300年。……泰沂山以南地區有兩個遺址疑似存在後李文化遺物。一是兗州西桑園遺址。後李文化剛剛確立的時候,人們便注意到了西桑園遺址北辛文化遺存之下「疊壓著一種類似或屬於後李文化的遺存」,後人的研究也多提及了這一說法。但遺憾的是,西桑園遺址至今沒有資料發表,但據稱知情者介紹應該不是後李文化的遺存。第二處遺址是諸城六吉莊子遺址。……因此,六吉莊子遺址的特點是,陶器風格與泰沂山以北的後李文化遺址有差別,但石器方面與後李文化有一致性。鑑於遺址中沒有鼎足出土,其文化面貌與後李文化更接近。其時代可能比前埠下遺址還要晚,屬於後李文化的後續遺存……皖北、蘇北兩個地區毗鄰,文化上緊密聯繫,小山口早期遺存和順山集一、二期遺存在時代上共時,內涵上相似,陶釜在整個器物群中占重要地位。限於小山口遺址未發表完整器,典型陶片也較少,還無法進一步比較二者的異同。但與泗洪縣相鄰的安徽泗縣,已經發現了至少3個以上和順山集相似的遺址,說明兩個地區的聯繫非常密切,文化面貌趨同。所以,在與後李文化關係的討論中,可以把小山口、順山集一類早期遺有看為一個整體。通過以上分析,晥北、蘇北地區與後李文化保持著密切的文化聯繫,這種密切聯繫為東進的裴李崗文化北上進入魯中南地區埋下了伏筆,但從目前的資料看,如果將這兩個地區直接劃入後李文化分布範圍,有失輕率。……目前在半島地區己知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所謂「白石村一期文化」,或曰「北辛文化白石類型」,其年代一般認為相當於北辛文化中期後段,絕對年代不會超過距今6600年。……白石村一期是目前所見半島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但也己經晚至北辛文化中期後段,至早不過距今6500年,所以半島地區新石器文化較早階級遺存還存在很大的空白。……在半島地區沒有新石器早期遺存發現的情況下,其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可能是由泰沂山一側地區傳播而來的。所以,半島地區可能存在與後李文化相似的文化遺存。以上我們分析了後李文化可能的分布區域,在魯北地區以外,皖北、蘇北地區與後李文化聯繫密切,但個性也較明顯,不宜劃入後李文化分布範圍。膠東地區有可能存在與後李文化相似的遺存,但沒有材料之前,也不能下肯定的結論。對於魯中南地區,可能遠不止我們目前所知,在北辛文化之前這裡不可能是考古學文化的空白區。從地域上看,魯北與皖北、蘇北均有距今8000年的史前文化分布,而且文化交流中的後李文化因素明顯,魯中南地區處於兩者的中間地帶,應該也是後李文化的分布區。…………後李文化可以分為魯北和魯中南兩個地方類型。魯北類型的代表遺址有張馬屯、西河、小荊山等,魯中南類型還有待驗證,但從皖北、蘇北地區新石器較早階段遺存的文化面貌看,魯中南地區是後李文化的分布區應該沒有問題。……山東地區有著古老地質基礎,地殼的形成和固結較早。進入全新世以來,地質地貌已經與現在沒有大的差異。目前所發現的後李文化主要分布地區——泰沂山山前平原地帶,是山東最多最後的黃土分布區。……在魯豫皖交界地帶,地理狀況與現在差別很大。這個區域地質沉積較慢,長期地勢低洼,不像現在是一馬平川的黃河沖積平原。在山東丘陵、豫西山地東緣及黃河的環繞下,形成了一個較為獨立的地理單元,其基本特點是湖泊、沼澤和河流密布,形成「第二湖沼帶」。湖沼遍布使山東西部地區不適宜居住和通行,因此學界一般認為後李文化和裴李崗文化的交流路線不是通過魯西、豫東交接地帶,而是沿著淮河北側支流的通道實現的。……據己有的研究成果,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之前,黃河一直是由河北平原入海的……總之,我們可以確定當時黃河不流經淮北平原,這也是裴李崗文化向東發展的前提條件……後李文化時期的地形地貌與現在類似,海岸線與現在相比相差不大,黃河此時從河北平原一帶入海。……對10-6ka BP的氣候變化,大致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7ka BP以前,屬於波動升溫期,以不穩定的溫度波動為特徵;第二階段,7-6ka BP,屬於穩定溫暖期,氣侯暖濕。在第二階段內,氣候穩定,氣溫比現在高2-3°C,夏季風強烈,降水豐沛。……無論是群聚模式還是遷移現象,都表明當時的聚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中心區域。以中心區域為核心,我們在小清河流域大致可以劃出六個小區,它們在空間上的距離基本相等。西河遺址距綠竹園遺址的直線距離約為12千米,綠竹園遺址到小荊山遺址的直線距離約為15千米,其他遺址的相互距離相差不大。從這一點看,小清河流域的聚落分布大體符合中心位置理論。以6千米為半徑的圓形區域大致可以把六個小區分割開來,在這個圓形區域實際上就是聚落的資源域大小。民族學的調查估算顯示,理想狀態下,一般採集狩獵者的資源域是以10千米為半徑的範圍內(兩小時步行距離),而數農耕群體的資源域在5千米的半徑內(一小時步行距離),而在實際中這一半徑可能明顯小於理想情況。小清河流域的後李文化聚落的資源域顯示此時的生業介於狩獵採集和農耕之間。從區位看,各小區自然資源條件較平等,而且各小區呈等距分布的狀態,說明當時的聚落應該沒有從屬關係,處於一種均衡的狀態。至於其社會組織,我們在單個聚落分析中,認為小荊山聚落是由一個氏族或兩個家族組成的,但就小區而言,不同小區應該代表不同的氏族。小區內部是以血緣關係組織的,小區之間存在通婚關係。……家戶之間是否平等我們不得而知,但小荊山的墓地顯示人與人之間沒有產生貧富的分化,所以我們傾向於認為家戶之間的分配也是平等的。……後李文化的陶器特點明顯,陶系單一,均為夾砂陶,幾乎不見泥質陶。陶器質地普遍較細,夾粗砂和蚌殼的比例較小。……在目前的資料狀況下,將黃崖一類遺存(扁扁洞更早)作為後李文化的源頭是合理的,無論從陶器風格還是石器傳統,黃崖一類遺存都可以視為後李文化的源頭。…………受豫東魯西地區湖沼的阻隔,裴李崗文化東進的路線一般認為是沿淮河東進,到達皖北、蘇北一帶的。……海岱地區和皖北、蘇北的這種密切文化聯繫為東進的裴李崗文化北上進入魯中南地區埋下伏筆。繼影響皖北、蘇北地區後,裴李崗文化因素轉而北上,與魯中南地區的後李文化遺存融合形成北辛文化。至遲至距今7300年,北辛文化在魯中南地區已經形成,而此時的月莊遺址及魯北的後李文化遺址仍處於獨立發展時期。魯中南地區的北辛文化早期與魯北的後李文化的後續遺存並存一段時期,從北辛文化中期開始,其勢力進入魯北平原,沿泰沂山北麓自西向東擴張,代表遺址是鄒平西南莊、臨淄後李等。在後李文化向北辛文化過渡的過程中,眾多的後李文化因素保留下來,許多的北辛文化陶器可以在後李文化中找到祖型。……魯北的北辛文化遺存的時代自西向東呈越來越晚的趨勢,顯示出其自西向東的擴張路線。後李文化的道址受到壓迫開始向東至膠東半島,向南至魯東南一帶遷移,六吉莊子遺址可能就是其代表。…………通過對典型遺址和典型器物的地層學和類型學分析,我們把後李文化分為8期、早中晚三大階段;通過檢討以往的¹⁴C測年數據及使用高精度數木年輪校正的方法,我們把後李文化的絕對年代定為距今9000—7300年,大約200年為一期,早、中、晚三大階級的絕對年代分別為距今9000-8300、8300-7900、7900-7300年。……通過對後李文化分布範圍的論,將後李文化分為確定的魯北類型以及尚需確認的魯中南類型,並認為月莊遺址同魯中南類型關係密切。魯中南地區迄今沒有確切的後李文化遺址發現,但從蘇北、皖北具有較多後李文化因素的情況看,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對後李文化的主要內涵進行研究後,我們推斷其來源為泰沂山以南的黃崖一類遺存,而去向則和東進的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皖蘇北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密切相關,其直接去向為北辛文化,而且表現為由魯中南到魯北,再到膠東地區的自西向東的過渡過程。在某種意義上,後李文化向北辛文化過渡是裴李崗時代文化圈形成的縮影。……
  137. 137.0 137.1 蔡金英《論裴李崗文化的分期與年代》……結合碳十四測年數據,我們認為裴李崗文化大體處於6470~5000BC的範圍內。其中第一期年代約為6470~5800BC,第二期年代約為5800~5500BC,第三期年代約為5500~5000BC左右。……裴李崗文化各段之間,壺、罐、缽和缽形鼎等陶器,在器形方面的演變關係也較為清晰。壺可分為平底壺和圜底壺,此二型壺的演變規律較為一此,均為壺身漸變矮胖,壺頸逐漸變豎直。缽可分為平底缽和圜底缽,平底缽又可分為敞口缽和斂口缽,不同型的缽演變規律一致,腹部由反弧內凹狀逐漸到斜直到腹部外弧。罐主要可分為卷沿罐和折沿罐,器身漸矮胖。折沿罐內折角逐漸變小呈平直狀。卷沿罐由大卷沿逐漸沿面近平。缽形鼎足跟由較豎直到逐漸外撇較甚。綜上,以層位關係為基礎,結合器物組合和器形演變,可把裴李崗文化的三段當作裴李崗文化發展的三期。第一期陶器除少量缽和缽形鼎為圜底外,余多為平底,陶壺均為平底。壺頸部較長呈倒八字形;缽腹較深;罐口沿為大卷沿或折沿較大;鼎腹部較深,鼎足較豎直。第二期整體器形變矮。壺頸變短接近豎直;缽腹變淺;罐口沿卷沿較甚;鼎腹變淺,鼎足微外撇。第三期整體器形矮肥。壺頸變短基本豎直;罐卷沿至近平狀;鼎腹變淺,足跟外撇更甚,缽形鼎和盆形鼎的足跟有變高趨勢。……裴李崗文化墓地中出土器物主要為陶壺,且壺的形態主要為圓肩鼓腹壺和圓肩斜直腹壺,另外有折肩壺和圓肩扁壺等。居址中出土器物主要為罐、缽、鼎和碗等。罐主要為折沿罐和卷沿罐,還有侈口罐和斂口罐。缽主要為平底缽,還有少量圜底缽,平底缽又可分為敞口缽和斂口缽。鼎主要為缽形鼎,另有罐形鼎和壺形鼎。根據器物的演變規律,結合層位學材料,裴李崗文化遺存可分為三期。第一期遺存目前主要見於豫中地區,目前發現材料的遺址有賈湖、裴李崗、唐盧、石固、莪溝北崗、水泉遺址和沙窩李等。遺存整體特徵呈瘦高特徵。根據碳十四測年校正數據,我們大致可以把裴李崗文化第一期的年代範圍定在6470~5800BC之間。第二期遺存分布範圍較一期時向西邊和向東邊都有所擴展。目前發布材料的遺址在第一期基礎上新增加有瓦窯嘴、中山寨、王城崗、宋莊、朱寨和高崖等。即西邊到了豫西孟津一帶,東邊到了中牟地區。遺存整體特徵較一期時有向矮胖較變的趨勢。根據碳十四測年校正數據,我們推斷裴李崗文化第二期的年代在5800~5500BC之間。第三期遺存分布範圍較二期時縮小,主要分布在豫中地區,與第一期遺存分布範圍大體重合。目前發布材料的遺址有賈湖、裴李崗、石固、水泉、沙窩李和瓦窯嘴等。遺存整體器形較矮胖。根據遺存特徵,結合第二期的年代,推斷裴李崗文化第三期的年代範圍為5500~5000BC。
  138. 138.0 138.1 閆凱凱《磁山文化研究》……磁山文化的分布範圍大致位於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渤海灣西岸,北至永定河流域,南至衛河-漳衛新河附近,主要位於河北省境內,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末次冰期結束後,海平面基本上處於一種上升的態勢。據推測距今15000-6000年間,平均每年的上升速率為16.7亳米。距今9000年前後,灤河河口外地海平面深度尚未達到-30米,而距今8000年前後海平面則上升到-5米右,至7000-5000aBP前後達到全新世最高海平面,平均高出2-4米或3米左右,此時也出現了全新世最大海侵範圍,海岸線大致位於海興高灣-鹽山城關-滄州東-青縣城關-文安東-霸縣石溝-安次馬道口-武清城關-寶坻郝各莊-玉田虹橋-豐潤歡喜莊-豐南黃各莊-灤南暗牛淀-樂亭姜各莊-昌黎團林-秦皇島一線。之後海平面開始波動下降,降至現今的水平。……生活環境較現在的更為舒適一些,比較接近現在江淮一帶的環境。…………磁山文化大致劃分為以上4段,結合陶器演化,我們看到1、2段聯繫比較密切,如有Aa型Ⅰ、Ⅱ式,Ab型Ⅰ、Ⅱ式,Ac型Ⅰ式,Ad型Ⅰ式,B型Ⅰ、Ⅱ式,C型Ⅰ、Ⅱ式陶盂,和Aa型Ⅰ式、Ab型Ⅰ式、B型Ⅰ式陶支腳,以及Ⅰ、Ⅱ式侈口罐、三足缽。3段開始每一型陶器幾乎都發生了形態上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侈口陶盂消失;4段則出現了平沿出唇的陶盂。加之磁山遺址二分法的資料報道形式,我們考慮將磁山文化總體分為早晚兩大期,1、2段為早期,3、4段為晚期……查下潘旺文化和上宅類型的測年數據,二者相對年代大致為5200-4500BC和5300-4700BC,與磁山文化年代早晚有別應無大的疑問。……我們認為磁山文化可以分為兩個類型,即磁山類型和北福地類型。……磁山類型分布在衛河以北、白洋淀以南的冀中、冀南地區,大致以保定-文安(白洋淀-東窪,文安窪)一線為北界。區間的河流主要是子牙河及其支流滹沱河、滏陽河。行政區劃上包括邯鄲、邢臺、衡水、石家莊、滄州等市以及保定南部,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從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磁山類型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丘陵與東部平原的交界地帶,多位於河邊台地,如磁山、牛窪堡等,因地勢較周圍高,所以稱為「崗」,這些遺址所在區域應該是河流洪水時期泥沙堆積形成的。……北福地類型分布在保定-文安一線以北,北至永定河流域,最北的遺址則出現在泃河-薊運河流域。東至海,西至太行山山麓,基本位於冀中偏東北方向。其間的河流主要是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以及泃河-薊運河等。行政區劃上包括保定大部、廊坊、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區,總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陶器以素面為主,從遺址的典型單位陶片統計表來看,大致要超過60%。紋飾主要是刻劃壓印的幾何形紋飾,如短斜線紋、橫人字紋、斜線組紋等。……我們可以對磁山文化之來源以及磁山與北福地的類型之別做一推測:新石器時代早期,由於環境的改善,人類繁衍生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人口數量開始增多,原先的族群開始分解,形成更多的支群單位。他們在熟悉了自身所處的環境並能夠較好地維持生計之後,開始往空間更加寬廣的平原地區挺進。磁山文化的先驅者們很有可能就是這批群體中的一份子。他們中一部分人喜愛並流行沿下裝飾的風格和直口的陶器作風,一部分人則傾向於選擇堆紋、繩紋、束頸侈口和直口的作風,由於風格的不同可能產生了不同的人群集合社會。往北的一批屬於前者,可能受到轉年一類人群的影響和融合,產生了適合當地環境的北福地類型文化;而向南的一批人則屬於後者,在保存傳統作風的基礎上並加以發揮發展、融合南部地區的土著因素,從而衍生出了富有色彩的磁山類型文化。……在太行山那東麓一帶緊接磁山文化的遺存大致有兩類,分別以下潘汪第二類遺存和上宅遺址(除去⑧層)為代表。先看前者……其分布範圍大致與磁山相仿,時間上較磁山為晚,具體年代約在5200-4500BC。儘管不少學者認為它是磁山文化的去脈,但差異較大的陶器群是顯而易見(陶釜-紅頂器與陶盂-支腳),主體器群不一致,前者不可能是後者的直接延承。……關於下潘汪文化的來源問題,我們認為很有可能源於南部的圜底器文化系統。較早時期的後李文化是以素面夾砂圜底釜為主要器形的,平底器、有足器很少。陶釜之中有一類鼓腹陶釜,素面,侈口,卷沿,短頸,弧腹,圜底,與下潘汪文化的陶釜如出一轍,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外愈到晚期這種陶釜腹部就愈淺愈鼓弧,這與下潘汪文化陶釜的演變進程也是一樣的。因此下潘汪文化主體陶器的來源很可能與南方的圜底器系統有關係,或者說與後李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第二類遺存是上宅類型……上宅類型與磁山文化的相近因素還是比較多的,重要的是陶盂和陶支腳的組合形式被前者繼承下來,所以我們認為上宅類型很有可能是磁山文化的去向之一。……我們推測隨著全新世環境的愈加改善,特別是距今7500年前後,喜溫暖的落葉闊葉林迅速占領山前平原,中部平原亦隨之發育起來,氣溫轉暖,海岸線向內陸推進,並逐步達到最大海侵。不僅渤海灣西部如此,山東半島北側亦是。大約距今7000年前後海水入侵該區(其實海侵早在之前就已開始)。低緯度地區環境好轉的同時,高緯度地區的環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活在山東地區的後李-北辛文化開始在海侵和領地減少的背景下逐步沿渤海與太行山之間的通道逐步北進,這一人口流動也與裴李崗文化的東下有關。他們逐漸占領了磁山文化的勢力範圍,迫使後者逐步北退,向與其臨近的興隆窪-趙寶溝文化靠攏,最終退到燕山南麓的泃河-薊運河流域,重新安定下來,產生了一種獨具特色的上宅類型文化。在這種此進彼退的進程中,可能有一部分裴李崗文化的人們選擇了逐步滲透占領的策略(磁山遺址),欲將磁山文化同化。但隨著後李-北辛文化的強勢北擴,他們有可能逐步退出這一領域(在這一範圍內繼起的下潘汪文化遺存與裴李崗文化大相逕庭)。……我們認為裴李崗文化與磁山文化是兩種在同一時代、不同地區發展起來的本土文化,由於地域的相鄰相互間的交流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但是這種交流不是對等,裴李崗對磁山的影響是主要的,並可能伴隨著人口的遷移。……從地層學和類型學分析來看,磁山文化至少經歷了早晚兩個大的時間階段,絕對年代要早於下潘汪文化和上宅類型,晚於南莊頭、東胡林、轉年、於家溝一類遺存;具體年代大致在距今8000-7300年左右,與裴李崗、興隆窪、後李文化時代相若。南莊頭、轉年一類遺存很有可能是磁山文化的源頭,南莊頭與磁山文化的聯繫可能更加緊密一些。磁山文化的消亡很有可能與後李-北辛文化的北進有關……上宅類型可能就是其後裔的孑遺,但又不完全等同於磁山文化的面貌。……
  139. 139.0 139.1 許丹陽《雙墩文化研究》……2005年,闞緒杭從雙墩遺址的材料入手,認為雙墩遺址的陶器有很強的自身組合特徵和個性特徵,結合周邊地區與雙墩遺址文化特徵相似的其它遺址,可以稱為「雙墩文化」,並將此雙墩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年代距今8000~5500年左右……闞緒杭等對雙墩文化及其序列進行了初步探討,認為雙墩文化是以雙墩遺址內涵為代表的文化類型,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地區,從河南與安徽交界的鹿邑至信陽一線到江蘇洪澤湖以西,北至安徽與山東交界處,向南到大別山北麓至張八嶺地區……目前被認定為屬於雙墩文化的有雙墩、侯家寨一期、武莊一期、小孫崗下層、雙古堆、硤山口等遺址…………雙墩文化可大體分為兩期,一期以侯家寨遺址一期、雙墩遺址早期、小孫崗遺址A段為代表。二期以雙墩遺址晚期、小孫崗遺址B段、武莊遺址一期為代表。……雙墩文化一期可進一步分為兩段,即侯家寨遺址、小孫崗遺址A段、雙墩遺址早期前段為雙墩文化一期前段,三者年代大體相當,雙墩遺址早期後段為雙墩文化一期的後段,年代較前段稍晚……雙墩文化二期也可進一步分為兩段,即雙墩遺址晚期和小孫崗遺址B段為雙墩文化二期的前段,二者年代大體相當。武莊遺址一期為雙墩文化二期的後段,年代偏晚……雙墩遺址的測年有5個,標本來源於⑪、⑬、⑭、⑲層,年代大致集中在公元前5300~4800年,距今約7300~6800年。侯家寨一期前段和後段各有兩個最新的測年數據,其中一期前段的年代為距今7300~7250年,一期後段的年代為距今7250~7100年,綜合看侯家寨一期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5300~5100年,距今約7300~7100年。雙墩遺址和侯家寨遺址的測年標本均來源於屬雙墩文化一期的地層單位中,由此,可推斷雙墩文化早期的年代為距今7300~6800年,一期前段距今約7300~7100年,一期後段距今約7100~6800年。與上文的分期結果相互印證。而雙墩文化二期的相關測年數據還沒有公布,參照大河村仰韶前三期和前二期的年代判斷,雙墩文化二期前距今約6800~6500年,雙墩文化二期後段距今約6500~6300年…………順山集文化是以順山集遺址第一、二期遺存為典型代表而命名的文化,遺址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約400米處,總面積約17.5萬平方米,地處淮河下游地區。遺址分為三期,第一期距今8500~8300年,第二期距今8300~8000年,第三期距今8000~7500年,前兩期代表順山集文化發展的兩個階段,器物形態可觀察到有明顯的演化關係,而第三期與第二期之間存在缺環,器物形態和組合方式也與前兩期大為不同……龍虬莊文化是江淮東部地區以龍虬莊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年代距今約6600~5000年。……北辛文化是以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而命名的考古學文化,也是海岱地區繼後李文化發展起來的又一支重要文化,年代距今約7400~6100年。北辛文化的分布範圍為南自淮河故道,向北似未越過黃河,東至海,西界約在京杭大運河沿岸一帶,主要集中在魯中南、魯北、膠東半島和蘇北地區。目前北辛文化遺址己發現一百餘處。…………典型仰韶文化以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為主幹,它們具有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小山口一期文化包括小山口遺址和古台寺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兩處遺存屬於同一文化類型,年代距今約8000~7700年。小山口遺址位於安徽省宿縣桃山鄉小山口村……小山口新石器早期遺存與後李可能就是同一種文化。目前雖然還沒有證據證明小山口一期文化就是後李文化,但是從二者的文化面貌來看,即使不屬於同一文化系統,它們的關係也應該比較密切。石山孜一期文化遺存是在石山孜遺址第二次、第三次發掘中新發現的早於第一次發掘中所認為是石山孜一期的遺存,原石山孜一期被重新認定為石山孜二期遺存。石山孜一期遺存與小山口一期文化也有很大相似性。……石山孜一期文化遺存的年代距今約7900~7200年,報告整理者認為石山孜一期文化與小山口一期文化屬於同一文化系統,並認為順山集文化為石山孜一期文化的源頭,而順山集文化與石山孜一期遺存的關係也確實比與雙雙墩文化的關係要緊密的多,從石山孜器物的特徵就可以看出來。石山孜一期文化應比小山口遺存年代稍晚,與古台寺新石器早期遺存有一段共時時間。……雙墩文化與順山集第三期遺存相似之處多於順山集文化,但主體差異還是存在的。二者的聯繫可能是因為在距今約7800年時,淮河流域遭遇乾冷氣侯。部分動物種屬在這種條件下難以生存,人類的生活也不像之前那樣穩定,所以處於淮可下游的順山集先民向淮河中游地區遷徙,帶來了部分順山集文化要素。……石山孜二期文化遺存是延續石山孜一期文化遺存發展下來的,而石山孜二期文化遺存與雙墩文化有著密切交流,石山孜一期文化的下限時間基本可與雙墩文化年代報銜接,雙墩文化的部分器形如折沿缽型釜、敞口缽型釜等,以及器物口沿下有凸棱並在上面加印紋飾的風格很可能是從石山孜一期文化繼承發展來的。由此推測石山孜一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一部分先民留在原地繼續發展造就出石山孜二期文化,而另有一部分人沿淮河支流南下到達淮河岸邊雙墩文化分布區。而提到裴李崗文化對雙墩文化產生的影響,就要談到裴李崗文化與北辛文化的關係,北辛文化的產生也與裴李崗文化密切相關。裴李崗的一支很可能沿著淮河北側支流東進,到達泗河中下游地區,從而促使了汶泗流域北辛文化的形成。而裴李崗文化就是在其東進的過程中對雙墩文化形成造成影響,裴李崗人在沿淮河向東遷徙時,淮河中游地區是必經之路,或許有一部分裴李崗人在此時將裴李崗文化的部分傳統與文化因素傳播到該地區……初步推測雙墩文化是由於石山孜一期文化部分先民南移到淮河中游地區、裴李崗文化部分先民沿淮東進過程中途徑淮河中游地區、順山集三期的先民受生活所迫也沿淮遷徙到中游地區、後李文化部分先民南下沿淮抵達在更早時期就己有聯繫的淮河中游地區,在四者的共同作用下,並與當地本土文化結合形成的。……在雙墩遺址與侯家寨遺址發現的房屋形陶器刻劃符號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此地區確實降水量大,氣侯潮濕,此類刻劃符號被認為是杆欄式建築……這種建築下面架空,隔開地面,可以有效的隔離潮氣,雙墩人選擇居住在杆欄式房屋內,不同於後李、仰韶、北辛等半地穴式建築,這也是環境因素造成的。……來源於地層的證據表明以侯家寨二期為代表的侯家寨文化可能是雙墩文化的主要繼承者。侯家寨二期的年代距今約為6100~5800年。……綜上所述,認為石山孜一期文化遺存、裴李崗文化、後李文化構成雙墩文化的直接來源,順山集三期對雙墩文化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繼雙墩文化之後,淮河流域又興起了侯家寨文化,侯家寨文化在繼承雙墩文化的部分文化因素以外,也具有自己的典型要素。……而龍虬莊文化也是受到雙墩文化的一定作用產生的……由此推斷雙墩文化的主要後繼文化即為侯家寨文化和龍虬莊文化。……雙墩文化的年代為距今7300~6300年,總體上可分為兩期四段。……通過對雙墩文化分布區人內早於和晚於雙墩文化的遺存進行分析,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素,判斷雙墩文化是在裴李崗文化、後李文化、石山孜一期文化、順山集三期的作用下,與當地土著文化共同造就的。而雙墩文化的後續文化則為侯家寨文化和龍虬莊文化,其中侯家寨文化是有明確地層疊壓關係證明的,流向龍虬莊地區則是作為一種假說。最後,利用前文的分析進一步明確距今8000-6000年淮河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距今8000年時,小山口一期遺存產生,其文化面貌與海岱地區後李文化相近,二者應有聯繫。在同時或稍晚時期出現石山孜一期遺存,其與小山口一期遺存的器物特徵有相似之處,或許屬於同一文化系統……此類遺存代表了淮河中游地區距今8000年的文化,並延續發展出石山孜二期遺存。距今7300年時,雙墩文化在受到多元文化的作用下產生,其與石山孜二期遺存大體是同時發展的,與石山孜二期具有血緣關係,代表距今7000年左右淮河中游的文化,在這一時期是極為強勢的。隨後在距今6100年左右,侯家寨文化在繼承雙墩文化部分要素的基礎上,又在與其它文化交流中產生了自身特點,並影響到了之後的黃鱔嘴文化、薛家崗文化、北陰陽營文化等。……
  140.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陳艷《論侯家寨文化》……侯家寨遺址1985年春和1986年秋進行兩次發掘,1989年9月簡報發表。1991年「蘇魯豫皖考古座談會」上正式提出侯家寨文化,認為侯家寨出土器物具有很強的自身特徵,內涵豐富,且具有一定的分布範圍,是一個新的文化類型,即侯家寨文化。……以侯家寨二期為代表的諸文化遺存,有一組區別於其他文化的器物組合,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徵,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代表了距今6200年至距今5600年左右江淮地區原始文化的一個新類型,以「侯家寨文化」稱之更為妥當。
  141. 141.0 141.1 141.2 張宏彥《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分期與類型》…………據至今為止的考古學調查與發掘資料,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水和漢水流域,共發現遺址40餘處。其中,渭水及其支流涇、洛河流域發現了28處,漢水上游及其支流丹江流域發現約20處。……據碳十四年代測定,老官台文化約距今8000一7000年。根據天水西山坪遺址的地層關係和陶器演變規律,老官台文化至少可分為早晚兩期,即早期以大地灣一期、北劉下層、白家村遺址、西山坪一期為代表;晚期以北首嶺下層、西山坪二期、師趙村一期為代表。每期又可細分為前後兩個發展階段。……依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及其支流、漢水上游和丹江上游等地。由於渭水流域各地的自然環境不盡相同,故分布於各地的老官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地域性的特點。楊亞長先生曾把老官台文化分為東部類型(潼關以西、咸陽以東,南抵丹江上游的商縣一帶,北達大荔附近)、西部類型(武功以西至天水一帶)、南部類型(漢水上游)。關於漢水上游的前仰韶口時期遺存,過去曾叫「李家村文化」,後來學術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它們應屬老官台文化的一個地域類型,稱「李家村類型」。…………渭水流域前仰韶時期的老官台文化遺存既有文化主體因素的一致性,又有前後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依據地層關係和典型陶器演變規律,老官台文化可分為早、晚兩期和四個發展階段。……
  142. 142.0 142.1 王棣《老官台文化三足器研究》……三足器,是以器物底部帶三足的形態特徵命名的一類器物。在我國,三足器最早發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三足器的器型豐富,包括三足罐、三足缽、三足壺、三足盆等,廣泛分布於老官台、裴李崗和磁山文化中。進入仰韶文化早期,裴李崗、磁山文化分布地區依然延續了三足器的使用,而老官台文化所在的渭水及漢水流域,三足器卻徹底消失不見。故而三足器的有無,也成為區分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重要依據之一。……老官台文化與仰韶文化存在較深的淵源關係。從陶器構成來看,老官台文化流行的圜底缽、深腹平底缽廣泛流行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中,且造型相似。從陶器特徵來看,老官台文化和半坡類型的陶器均以紅陶為主,既有夾砂陶,也有泥質陶;老官台文化以繩紋和帶狀彩陶為主體紋飾,半坡類型也廣泛流行繩紋,並且在老官台文化單一彩陶的基礎上,無論是彩陶的數量還是種類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從葬俗來看,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流行的瓮棺葬也見於老官台文化,只是瓮棺葬的葬具有所區別。……技術系統即物質生產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決定一個考古學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術系統的發展和變化是導致考古學文化發生變化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老官台文化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存在較為深刻的聯繫。首先,老官台文化與半坡類型在分布範圍上高度重合。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和漢水流域,而這些地區,基本都位於後來仰韶文化的分布地域內。在北首嶺、大地灣等多個遺址中,都發現了仰韶文化的地層直接疊壓在老官台文化地層上的直接證據,二者在相對年代上也有因襲關係。……因此,老官台文化在地域上與半坡類型的分布範圍重合、年代上有明顯的早晚因襲關係,被看作仰韶文化的前身有理論上的合理性。其次,在陶器的某些器形上,北首嶺下層的老官台文化和中層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是互見的。如平底罐、圜底缽等器型在半坡類型中亦有發現。從陶器的紋飾上看,老官台文化流行的繩紋、線紋、指甲紋、錐刺紋等,寫仰韶早期的紋飾十分相似。特別是彩陶的發現更是如此,老官台文化的陶缽、陶口沿流行一圈紅彩,在早期仰韶文化中這種裝飾習慣被繼續使用,並且在此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發展,紋飾變得更為複雜,還出現了黑彩。制坯方式也顯現出某些關聯性,老官台文化的三足缽、三足罐、圈足碗口沿常常被處理成鋸齒狀,半坡類型中缽、碗的口沿也常見到鋸齒狀,鋸齒紋的密度逐漸變得較為稀疏,或者呈現鋸齒狀口沿被抹光的痕跡。建築形式方面,根據老官台文化殘存的居住方式有關的遺蹟顯示,老官台文化流行的是平面近圓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在半坡類型中,也發現有圓形半地穴式房屋,房址內發現的灶址與老官台文化的灶址相同,均為淺坑式灶址。有灶坑一側還嵌置一保存火種的夾砂罐,而老官台文化的灶址旁也發現有相同功能的夾砂罐,區別只是夾砂罐的器形為三足罐。……在墓葬形制、隨葬習慣方面老官台文化與半坡類型也存在明顯的繼承與發展關係,北首嶺中層和下層遺存都可見的用成束的骨鏃和豬獠牙隨葬的現象,就體現了在埋葬習俗方面的延續。……陶器,作為考古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在史前考古學中的研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不同特徵的陶器群往往被作為區分不同考古學文化的重要標準之一。當典型的陶器組合發生變化,往往預示著文化面貌己發生變化。從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三足器的消失是燒制技術進步的直接結果。而技術的進步,成為了文化突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反映在器物中就是陶器類型發生變化。考古學在解釋文化突變現象時常常與戰爭、人群的遷徙等外部因素相關聯,反映文化突變的內部因素卻較少提及。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文化突變,體現的正是古代人類共同體內部的技術調整。以技術要素為主導,由內而外的促使文化面貌發生較大幅度的改變,新的考古學文化最終出現。……
    p.29
  143.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魏繼印《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研究》……所謂晚期包括北首嶺遺址上層的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和中層中明顯屬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地層及遺蹟單位。因為學術界對北首嶺遺址上層屬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的這種認識較為一致,所以本文不再討論。但是,對於中層的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認識目前還存在分歧,有必要重新檢視。半坡類型仰韶文化因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最初是指以西安半坡一期為代表的一類遺存,其陶器中有一種標誌性的器物——杯形口尖底瓶。1985年,丁清賢先生提出把半坡類型仰韶文化改稱為「半坡文化」。1992年,趙賓福先生對「半坡文化」進行了系統研究,將北首嶺遺址以平底瓶為代表的一類遺存也歸入其中。隨後,孫祖初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主張將其中以平底瓶為代表的一類遺存區分出來,稱之為「北首嶺文化」。以上兩種關於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範圍的界定,我們更傾向於後者。我們仍主張以真正意義上的杯形口尖底瓶作為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徵與其他類型文化相區別。在北首嶺遺址中層中不僅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杯形口尖底瓶,而且還存在一種與其不同的底部削平和腹部較大的平底瓶。從華縣元君廟、臨潼零口、南鄭龍崗寺等遺址的發掘情況看,包含這種平底瓶的地層整體上要早於包含尖底瓶的地層。除此之外,這兩種瓶也很少共存。這兩種情況說明平底瓶整體上要早於尖底瓶。目前,這一認識已為多數學者所接受。北首嶺遺址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比較有代表性的Ⅲ區和Ⅳ區內本文所認定的仰韶文化早期地層和遺蹟單位中,也不見真正意義上的尖底瓶。…………根據典型地層的疊壓關係可確定其相對年代的上限和下限。關於其上限,應考慮其與老官台文化的關係。除北首嶺遺址外,目前在陝西關中地區發現同類遺存的遺址主要有南鄭龍崗寺、寶雞福臨堡、華縣元君廟等。在臨潼零口村、南鄭龍崗寺、寶雞北首嶺都發現了仰韶文化早期地層疊壓老官台文化地層的現象,說明它整體上要晚於老官台文化。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的77M9、77M12、77M18和老官台文化較晚階段的77M10、77M13、77M14等墓葬均開口於77T2第6層下,彼此相鄰,排列有序,共同打破第7層,卻互不打破,說明這7座墓葬的年代比較接近,也表明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中最早的遺存與老官台文化最晚的遺存在年代上較為接近。另外,在南鄭龍崗寺不僅發現了仰韶文化早期的地層疊壓老官台文化地層,而且在M406、M411、M414中還發現平底瓶、蒜頭壺、折腹壺與老官台文化典型器物三足繩紋罐共出,而這三種器物在其他老官台文化中很少見到,說明它們很可能在年代上略有交叉。因此,從整體上看,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年代上限應與老官台文化晚期的年代接近或略有交叉。至於其年代下限,要分析其與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關係。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被壓在半坡類型仰韶文化遺存之下,甚至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早期遺存,或是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過渡文化,據此可認為其年代下限應緊接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總體上看,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介於老官台文化和半坡類型仰韶文化之間的一個文化類型。關於其絕對年代,有學者認為是公元前5000年至前4600年,也有學者認為是公元前5000年至前4500年。對此,我們的認識稍有不同。公布的屬北首嶺遺址早、中期地層和遺蹟單位的碳十四年代數據有6個。最早的77T4屬老官台文化數據,為公元前5340年至前5083年,平均約為公元前5100年,考慮到遺址中還有打破該地層的77M10等老官台文化晚期遺存及仰韶文化早期和老官台文化晚期略有交叉的情況,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年代上限也應約為公元前5100年。77T1H2屬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中最晚的遺蹟單位,其年代約為公元前4500年。因此,我們認為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絕對年代大約為公元前5100年至前4500年之間,持續了約600年。…………從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陶器與半坡類型仰韶文化陶器的比較看,兩類遺存應為同一種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即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前身或早期階段。至於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半坡類型仰韶文化的前身還是其早期階段,我們更傾向於前者,理由有二。其一,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延續時間較長,在北首嶺遺址存在兩個層次五個時期,延續時間達600年。以杯形口尖底瓶為代表的半坡類型仰韶文化,也可分為以半坡一期為代表的早段和以史家類型為代表的晚段兩個階段,其年代約在公元前4500年至前4000年,延續時間達500年。兩者相加可長達1100年,作為一個文化階段有點偏長。其二,從瓶的形態演變看,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發展階段。瓶是中原地區從仰韶文化到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一直存在的一種標誌性器物。它很可能是由裴李崗文化的雙耳壺發展而來,其底部從平底向尖底演變,然後由尖銳底向鈍尖底發展,最後又發展到廟底溝二期時的平底。其具體的形態演變軌跡是:平底瓶→杯形口尖底瓶→雙唇口尖底瓶→喇叭口尖底瓶→喇叭口鈍底瓶→喇叭口平底瓶。這種演變軌跡在關中地區可以與各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相對應,即以平底瓶為代表的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類型、以杯形口尖底瓶為代表的半坡類型、以雙唇口尖底瓶為代表的廟底溝類型、以喇叭口尖底瓶(並由尖底向鈍底演變)為代表的西王村類型和以喇叭口平底瓶為代表的廟底溝二期類型。因此,我們據此可以把北首嶺遺址早期的仰韶文化作為仰韶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來對待。總之,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繼老官台文化之後仰韶文化最早的一個階段。…………關於此類遺存的命名也關係到整個仰韶文化系統的命名問題,目前學術界主要存在兩種意見:其一是作為一個單獨的考古學文化來命名,其二是作為仰韶文化一期的一個地方類型來命名。我們傾向於第二種看法,理由有兩點。其一,在全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系類型劃分方面,把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統一命名,使它更便於與周邊地區的同時期考古學文化相區別。從區系類型學的角度看,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中原地區(黃河中游)、燕山南北地區、黃河下游地區、巴蜀地區(長江上游)、江漢地區(長江中游)、太湖地區(長江下游)等幾個大的文化圈。每個文化圈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均自成體系、一脈相承。正如靳松安先生所說,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各地方類型雖然有些差別,但共性是主要的,尤其是與其他文化圈內的同時期考古學文化相比,其差異更是微不足道。其二,以仰韶文化某期某種類型來命名仰韶文化的各地方類型,雖然名稱看上去比較複雜,但可以使人對其時代、性質和地方特徵「一目了然」。而把它們直接稱為某種文化,聽起來雖然簡潔,但卻不能讓人明了。如稱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為「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嶺類型」,就非常直觀,表示中原仰韶文化第一期中以北首嶺為代表的一類遺存,從名稱上就可以對此類遺存的時代、性質和分布地域有基本了解。相反,如果把此類遺存稱為北首嶺文化的話,它與其他文化的關係還要仔細分辨。與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相同或接近的文化遺存主要發現於關中和漢中一帶。典型遺址主要有寶雞的北首嶺和福臨堡、華縣的老官台和元君廟、臨潼零口、南鄭龍崗寺等。在這些遺址中,雖然北首嶺遺址的發掘面積(指發掘到底)有限,但遺存是最為豐富的,存在兩個地層五個階段,文化的發展也呈連續性。因此,我們贊成把此類遺存稱為「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嶺類型」。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是北首嶺遺址中最豐富和最主要的一類遺存。它是關中地區繼老官台文化之後興起的又一支考古學文化,為仰韶文化最早的遺存,可稱為「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嶺類型」,直接發展為「仰韶文化二期半坡類型」。北首嶺遺址的「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嶺類型」遺存可分為連續發展的早、中、晚三段,代表了整個「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嶺類型」的年代範圍,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100年至前4500年。
  144. 144.0 144.1 144.2 144.3 邸楠《陝西北首嶺類遺存再探討》……關中地區早於北首嶺類遺存的是老官台文化,兩者的年代前後相繼,這也是以前很多學者對其內涵產生誤判的原因。但我們分析這類遺存的產生應是老官台文化在吸收了部分以裴李崗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因素後蛻變的產物。張宏彥曾將渭水流域的老官台分為兩期四段和三個地方類型,認為在前仰韶時代渭水下游區即存在著與裴李崗文化的交流。從文化因素看,素面和繩紋兩類紋飾分屬裴李崗和老官台兩個不同的傳統,前者核心區是豫中,而後者的核心區域是渭水流域,到了晚期,兩者都有向周鄰擴展的趨勢,豫西班村遺址中一類兼具兩者因素遺存的出現,應是兩者接觸的結果。正是受裴李崗文化的影響,老官台文化的晚期遺存,包括師趙村一期、北首嶺早期以及近年發掘的關桃園前仰韶遺存中,繩紋和素面分別呈下降和上什的趨勢,新出現了一類壺、盆等新器形。……從流向看,北首嶺類遺存的繼承者是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在零口和北首嶺遺址均發現有兩者間的地層疊壓關係。嚴文明先生曾將半坡類型分為早晚兩段,早段以半坡早期前段,姜寨一期,元君廟一至三期、橫陣墓地為代表。半坡和姜寨遺址中,均發現有與零口遺址8下F9相似的方形半地穴式房址;而兩者的墓葬也均為土坑墓,以單人一次葬較多,少量多人二次合葬。葬式多為仰身直肢,隨葬品常見缽、罐、瓶、壺、盆,置於死者腿部或足端,在形制、葬式和隨葬器物組合等方面幾乎一脈相承。……北首嶺遺存的前身當屬老官台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了部分裴李崗文化的因素,因此,與老官台文化的差異使兩者歸為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其的主體文化因素則被半坡類型所繼承,兩者的差異屬同一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故內涵未超出仰韶文化範圍,屬仰韶文化最早階段的遺存,學術界應仍沿用仰韶文化的北首嶺類型較為合適,也證明了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分布的中心。在一些屬於老官台文化晚期遺存中,有些現象值得注意,如關中東部的老官台H1、H2和元君廟H405、H406中三足器數量已經很少,但在西部的關桃園遺址H140、H154和H277中,卻發現有環形口瓶、折腹盆與三足器共存,漢中龍崗寺M406中也發現有環形口瓶與三足器共存的現象,表明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現和舊文化因素的消失並不同步。
  145. 145.0 145.1 145.2 吉篤學《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半坡期遺存分期及相關問題研究》…………半坡期是仰韶文化的第一個發展階段,距今約7000~6000年。渭水流域是半坡期仰韶文化最主要的分布區域,也是這一階段仰韶文化分布、演化的中心……根據目前發表的資料來看,仰韶文化半坡期遺存主要分布在東自甘肅天水一帶,西至陝西潼關右近,北達甘肅慶陽、寧縣的涇水上游地區,南越秦嶺到達漢水上游和丹江上游地區。在這一廣大地區之內,渭水中下游地區發現遺址的數量最多,文化堆積也最為豐富,文化發展的階段性也最明顯,因此,這一地區可能是仰韶文化半坡期遺存分布的中心所在。……仰韶文化半坡期遺存至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期主要是以平底瓶和直腹為主。二期主要是尖底瓶和鼓腹罐。三期是以葫蘆瓶和高領罐為特點。…………
  146. 146.00 146.01 146.02 146.03 146.04 146.05 146.06 146.07 146.08 146.09 146.10 146.11 146.12 146.13 146.14 袁廣闊、崔宗亮《鎮江營文化的發現和認識》……北辛文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400至公元前4200年,其早期與鎮江營文化時間大體相當……兩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毗鄰,且鎮江營文化與北辛文化早期年代又大體相似,二者之間有很多共有的器物,如小口壺、紅頂缽、鼎、盆、器蓋等,表明二者應有非同尋常的聯繫。正如有的學者所言,鎮江營一期文化是北辛文化向北擴展的產物。……後崗一期文化廣泛分布於太行山以東的整個黃河下游地區,一般認為它的南界在河南省東北部的安陽、濮陽地區,由此向北的冀南、冀中地區,一直到達拒馬河流域的河北省易縣、北京市房山區,再溯永定河北上,到達冀西北的桑乾河、壺流河流域都是它的分布區域。……我們支持鎮江營文化是後崗一期文化主要來源的觀點。換言之,後崗一期文化是鎮江營文化的主要流向。……可以說,鎮江營文化是在吸收周邊北辛文化、棗園一期文化以及雙墩文化的部分因素的基礎上衍變成了後崗一期文化,鎮江營—後崗一期文化乃是華北地區一支獨特而另類的文化系統。……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裴李崗文化雄踞中原腹地,後李文化蜷縮於海岱地區,磁山—北福地一期文化分居河北平原南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幾支考古學文化相安無事,各得其所。但到了裴李崗文化中晚期,裴李崗文化開始極力向外擴張。裴李崗文化的北擴不斷改造著磁山文化,並使其最終消失。當然,磁山文化的消失也在相當程度上阻擋了裴李崗文化的繼續北擴,使得冀中地區出現了一段時間文化上的真空。另外,裴李崗文化的東漸使得海岱地區的後李文化被改造成更加穩定、強大的北辛文化。與此同時,裴李崗文化也開始了一股西進的浪潮,並對豫西、關中、晉南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成了棗園一期文化的形成。多種文化的激盪、碰撞為冀中、冀北地區打開了一條通路,這為北辛文化的北上提供了契機,並最終促成了鎮江營文化在今京津地區的誕生。鎮江營文化誕生後,以北京地區為根據地,開始一路向南躍進,其最南邊界已深入到豫北的安陽、濮陽一帶。鎮江營文化的南漸,使河北平原第一次形成了統一的考古學文化。……
  147. 張冬煜《晉南仰韶文化半坡期遺存的分期研究》晉南地區的半坡期遺存與渭水流域半坡期遺存經歷了基本相同的發展階段。廟底溝期遺存中的尖底瓶之重唇口等典型特徵,在晉南地區半坡期遺存的早段已經出現,發展序列基本清楚。同時,該地區的半坡期遺存在晚期受到渭水流域的強烈影響。…………
  148. 148.0 148.1 148.2 李小彬《棗園類型研究》……測年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棗園類型早期的絕對年年範圍大約在公元前5000-4700年,晚期大約在公元前4700-4300年。……就是該類遺存的命名問題,有稱為「棗園文化」的,有稱為「零口村文化」的,還有稱為「東關文化」的。顯然,用多種稱謂來命名同一種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不合適的。2006年,有學者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新的不同看法,認為棗園H1遺存應該稱之為「棗園類型」。……則棗園類型第一段的絕對年代大約在BC5000-BC4900年,第二段的絕對年代大約在BC4900-BC4800年,第三段的絕對年代大約為BC4800-BC4700年,第四段的絕對年代大約為BC4700-BC4500年,第五段的絕對年代大約在BC4500-BC4300年,前後延續了大約700年的時間。這樣,我們可將棗園類型早期的絕對年代圈定在大約BC5000-BC4700年,晚期的絕對年代大約在BC4700-BC4300年的大致範圍內。……一是半坡類型與棗園類型雙方含有對方的文化因素主要出現在後者的晚期階段,表明半坡類型的相對年代應該比棗園類型晚些;二是棗園類型延續時間較長,半坡類型與後者的晚期階段有一段時間的共存,從陶器上看棗園類型似乎受到了半坡類型的較強影響。兩者文化面貌上相比所表現出來的些許不同,究其原因應該是兩者所處區域不同以及年代上具有早晚所致。……關於北辛文化的淵源,有學者認為是在後李文化和裴李崗文化共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棗園類型主要繼承了裴李崗文化的文化因素,但在棗園類型中也存在有白家村文化的文化因素。……棗園類型主要是繼承了裴李崗文化的主要因素而發展起來,也就是說棗園類型的淵源是裴李崗文化。……顯然,東莊類型是棗園類型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149. 149.0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馬龍《嵩洛地區仰韶時代歷史與文化的考古學研究》……本文將研究對象的空間範圍 「嵩洛地區」 劃分為豫西峽谷黃河兩岸、嵩山附近區域、洛河流域、汝河流域及沙河上游地區、伊河流域五個自然地理區域,並逐一分析了各區目前已發掘並發表的仰韶時代遺存。本文根據嵩洛地區仰韶時代的陶器遺存將嵩洛地區仰韶時代的歷史分為10 段:1-4 段為仰韶早期,在 5000BC 到 3950BC 範圍內;5 段屬仰韶時代早期向中期過渡的時間段,在 3950BC-3700BC 範圍內。6-7期屬仰韶中期,在 3700BC-3300BC 範圍內;8段屬仰韶時代中期向晚期轉變的時間段,在 3300BC-3100BC 範圍內;9-10 段屬仰韶晚期,在 3100BC-2850BC 範圍內。在嵩洛地區仰韶時代存在過兩條考古學文化主系列。系列 1 是:棗園文化石固Ⅴ期類型 (仰韶 1-3 段)--大河村二期文化 (仰韶 4-5 段)--秦王寨文化 (仰韶 6-10 段)。系列 2 是:棗園文化荒坡類型 (仰韶 1-3 段)--東莊類型 (仰韶 4-5 段)--廟底溝文化 (仰韶 6-8 段)--澗口文化 (仰韶 9 段)--西王村 Ⅲ 期文化 (仰韶 10 段)。洛河流域、汝河流域、伊河流域不存在連續的考古學文化系列,但洛河流域產生了融合兩主系列同期文化因素又具有本地特色的考古學文化,在仰韶 5 段是王灣一期 Ⅰ 段文化,在仰韶 6-7 段是同樂寨文化。兩條考古學文化主系列在嵩洛地區範圍內形成了自己的考古學文化系中區:系列 1 在棗園文化石固Ⅴ期類型時期占據嵩山附近區域、汝河流域,到大河村二期文化時期範圍收縮在嵩山附近區域,到秦王寨文化一期又在嵩山附近區域、汝河流域及沙河上游、伊河流域有分布,到秦王寨文化二期進一步西擴,占據了洛河流域並延申影響到達豫西峽谷黃河兩岸東段。系列 2 在棗園文化荒坡類型一期僅見於豫西峽谷黃河兩岸的東段,到荒坡類型二期擴展到豫西峽谷黃河兩岸的西段;東莊類型時期雖接受了部分來自關中的文化因素但整體是繼承自棗園文化荒坡類型,東莊類型勢力向東侵入到洛河流域促成了王灣一期 Ⅰ 段文化的形成,推動王灣一期 Ⅰ 段文化向東侵占了伊河流域及原屬系列 1 的汝河流域、嵩山附近區域西部的登封地區,系列 2 的這種勢力範圍一直延續到廟底溝文化時期;廟底溝文化消亡後則被秦王寨文化壓縮範圍到豫西峽谷黃河兩岸靠西的地區。綜上,嵩洛地區仰韶時代的歷史可以分為 10 段,考古學文化由一系演變出兩條主系,嵩洛地區仰韶時代的兩條考古學文化主系列同根同源、一衣帶水、和合共生。……本文所稱嵩洛地區與習用的「河洛地區」、「鄭洛地區」範圍基本一致,即「東至鄭州中牟一線,西界潼關一線,南以伏牛山脈為界」,北至王屋王腳下。…………仰韶時代1-3段,石固Ⅴ期類型分布在嵩山地區、汝河流域,荒坡類型分布在豫西峽谷黃河兩岸。仰韶時代4-5段,石固Ⅴ期類型轉變為大河村二期類型,見於嵩山地區、汝河流域;豫西峽谷黃河兩岸的荒坡類型轉變為東莊類型;受東莊類型影響,洛河流域興起「王灣一期Ⅰ段類型」,並擴展到伊河流域、嵩山地區的登封地區。仰韶時代6-7段,大河村二期類型被秦王寨類型取代,範圍擴張,收復了嵩山西部的登封地區和伊河流域。東莊類型轉變為「南交口二期類型」,並向外擴散影響。被取代的大河村二期類型的一支後裔遷徙到了浴河流域取代了「王灣一期Ⅰ段類型」,在東部嵩山地區、西部豫西地區的影響下,洛河流域誕生了「同樂寨類型」。仰韶時代8段,秦王寨類型內部變革,南交口二期類型進入末段,同樂寨類型被秦王寨類型取代。仰韶時代9段,秦王寨類型完成變革。南交口二期類型衰亡,豫西地區流行澗口類型。仰韶時代10段,豫西地區轉變為西王村三期類型,秦王寨類型持續。……南交口二期類型的性質可對應廟底溝文化,以後者改易之…………在嵩洛地區存在過2條考古學文化主系列:其1是棗園文化石固Ⅴ期類型—大河村二期文化—秦王寨文化;其2是棗園文化荒坡類型—東莊類型—廟底溝文化—澗口文化—西王村Ⅲ期文化;系列2相對系列1在某種程度上並不純潔,因為從組織體系上此糸列並非一脈相承:棗園文化荒坡類型時期的組織體系與系列1的棗園文化石固Ⅴ期類型相同,流行單人堅穴土坑墓和瓮棺葬;到東莊類型—廟底溝文化—澗口文化時期則流行二次合葬墓,是受到關中地區的影響;到西王村Ⅲ期文化時期又恢復單人葬。之所以仍稱系列2的幾種文化之間的關係為文化系列而非僅是先後關係的文化序列,是因為幾種文化之間仍有繼承性:東莊類型是繼承棗園文化荒坡類型的基礎上吸收半坡文化的文化因素形成的,兩方文化因素基本平衡;豫西地區的廟底溝文化則是在揚棄了東莊類型中的棗園文化傳統和半坡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澗口文化是廟底溝文化大勢己去後被秦王寨文化涵化的情況下形成的,但主體文化因素仍是繼承自廟底溝文化;西王村Ⅲ期文化則剔除出了秦王寨文化的因素,主體文化因素是繼承自澗口文化。要之,系列2雖不類系列1一脈相承,但文化的血脈始終沒有中斷。……系列1在棗園文化石固Ⅴ期類型—大河村二期文化時期占據嵩山附近區域、汝河流域,到秦王寨文化一期時又在嵩山附近區域、汝河流域及沙河上游、伊河流域有分布,到秦王寨文化二期進一步西擴,占據了洛河流域並延申影響到達豫西峽谷黃河兩岸東段。系列2在棗園文化荒坡類型一期僅見於豫西峽谷黃河兩岸的東段,到荒坡類型二期擴展到豫西峽谷黃河兩岸的西段,東莊類型時期雖接受了部分來自關中的文化因素,整體是繼承自棗園文化荒坡類型,勢力東進除豫西峽谷黃河兩岸,還侵入到洛河流域,在洛河流域促成了王灣一期Ⅰ段文化的形成,推動王灣一期Ⅰ段文化向東侵占了嵩山附近區域的西部登封地區、伊河流域,到廟底溝文化時期雖然廟底溝文化的因素分布範圍十分廣泛,但在嵩山附近區域則並不強勁,受到了秦王寨文化的抵抗,但也對秦王寨文化產生了影響,促成了秦王寨文化一二期的變革,廟底溝文化消亡後則被秦王寨文化壓縮範圍到豫西峽谷黃河兩岸靠西的地區。……秦王寨文化在嵩山附近區域、汝河流域及沙河上游、洛河流域、伊河流域乃至豫西峽谷黃河兩岸東段均有分布。在秦王寨文化分布的不同區域內因為接近不同的其他文化又有一些地方性特點,本文認為秦王寨文化可以分出四種類型:嵩山附近區域中黃河以南地區是秦王寨文化的大本營。……本文認為此區的秦王寨文化可稱作秦王寨文化大河村類型……嵩山附近區域中黃河以北地區的秦王寨文化開始較晚……可定名為秦王寨文化東石寺類型。汝河流域及沙河上游地區的秦王寨文化……可定名為秦王寨文化邱公城類型。洛河流域的秦王寨文化遺存……可稱為秦王寨文化王灣類型。……
    p.128 圖3-1-2 仰韶時代嵩洛地區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
    p.132 圖3-2-1 仰韶時代嵩洛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系中系示意
  150. 150.0 150.1 魏興濤《仰韶文化東莊類型研究》……這樣本地區目前所見的仰韶文化早期遺存也即東莊類型大體經過了三期六段的發展歷程。……仰韶文化東莊類型以往沒有進行年代測定工作。近年,南交口、底董等遺址有了一些碳十四年代數據,為我們了解遺存的絕對年代提供了參考。現有七個數據,除去明顯偏早和偏晚的數據,依最早和最晚數據的中心值,則豫西晉南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300年-前3800年。東莊類型的存續年代較長,約五百年的發展歷程。……早年提出的三里橋類型不唯代表仰韶早期,還指屬於仰韶中期廟底溝遺址一期的部分遺存,這並不恰當。由於1957年三里橋遺址發掘報告中所發表的仰韶文化材料甚少,發表的十多件陶器僅有數件屬仰韶早期,因而也不大適用於命名考古學文化類型。因此,嚴文明所命名的東莊類型最為可取。……從已有資料看,東莊類型主要分布地域為豫西晉南,西至豫、晉、陝交界處或略偏西,南至河南盧氏、洛寧一線,由向北至臨汾盆地的山西襄汾曲里北峪溝、萬榮西解及冀城北橄等遺址,向東已達洛陽盆地和濟源盆地的洛陽王灣、濟源長泉等遺址。這樣,東莊類型與仰韶文化初期的棗園類型的分布地域約略重合,或即繼承後者發展起來的。……豫西晉南地區發現有多組仰韶文化早期單位疊壓、打破仰韶文化初期單位的層位關係……既已明確豫西晉南仰韶初期遺存屬於棗園類型,該地區仰韶早期為東莊類型,那麼,棗園類型到東莊類型是長期發展、逐漸演變、自然過渡的結果。關中地區仰韶文化初期有零口類型,仰韶文化早期則是半坡類型……總體而言,兩者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器形上,器物群及典型器並未發生大的改變,北首嶺、零口等遺址前後緊密相接,表明零口類型到半坡類型也是循序發展、逐步過渡完成的。……其實,既然仰韶文化初期棗園類型和零口類型有著共同來源,那麼到仰韶文化早期半坡類型和東莊類型地域毗鄰又有一定聯繫和相互影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促成東莊類型發展及向廟底溝類型演變更主要原因,或許是東莊類型自身的發展變化。……東莊類型基本上自然發展為廟底溝類型。儘管我們設置了仰韶早、中期,也即兩類型的界標,但界標前、後遺存間差別其實並不大,只是隨著廟底溝類型的發展興盛,其與東莊類型才越來越明顯。
  151. 韓建業《仰韶文化零口類型的形成及東向擴張》距今70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關中和漢中地區的白家文化發展為仰韶文化初期的零口類型,並迅即東向擴展至晉西南、豫西地區,形成與零口類型大同小異的仰韶文化棗園類型,其影響至少見於華北平原、內蒙古中南部和豫中等地區。……仰韶文化零口類型,是以陝西臨潼零口「零口村文化遺存」為代表,分布在關中和漢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初期的一個地方類型,時當新石器時代晚期之初。零口類型上承新石器時代中期黃河中游地區文化,下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這已經基本成為共識。……孫祖初指出,「北首嶺文化」(即零口類型)和「老官台文化」(即白家文化)有很明顯的承繼關係……關中地區早於仰韶文化零口類型的是白家文化,所以探討零口類型的形成,自然還應當從對白家文化的分析入手。白家文化是距今8000多年裴李崗文化西漸到渭河和漢水流域,和來自洞庭湖地區的繩紋陶文化以及陝甘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如果將零口類型和白家文化晚期遺存比較,會發現二者的確是一脈相承的關係。……實際情況更可能是零口類型整體晚於白家文化晚期,零口類型形成後再東向擴展,與晉西南地區的中石器時代文化和豫西地區的末期裴李崗文化結合,形成與零口類型大同小異的仰韶文化棗園類型遺存。……半坡類型的前身是零口類型,廟底溝類型的前身是東莊類型,這都是現在大家公認的事實。東莊類型作為半坡類型和棗園類型的融合體,也是大家能夠承認的,只是對於後二者因素在前者當中的主次輕重有不同觀點。現在我們認識到棗園類型其實也主要源於零口類型,那就等於說東莊—廟底溝類型從根本上也是主要來自於零口類型,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也就是同源而異化的產物。……
  152. 欒豐實《大汶口文化》……多年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大汶口文化自身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可以劃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大的發展階段。結合已有的碳十四測年數據,一般將大汶口文化的絕對年代推定在距今6100——46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1500多年的時間。而其早中期的分界約在距今5500年,中晚期的分界則在距今5000年前後。大汶口文化的分布範圍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早期階段,大體包括京杭大運河以東的山東省和江蘇省淮河以北地區;中期階段開始,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區域有外擴的趨勢,主要是向西南方向推進;到晚期階段,魯西南的菏澤市、皖北的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和阜陽市的一部分、豫東的商丘市、周口市的一部分,成為新的大汶口文化分布區。
    圖一 大汶口文化的分布範圍
    ……所謂二次葬,是指人死亡之後暫埋於一地,待軟體部分(如肌肉、毛髮等)腐爛之後,重新打開施行二次埋葬,這種埋葬的特點是骨骼位置移動,人骨也少於實際數量,通常只是揀取頭骨、盆骨和四肢等大塊骨骼實施遷葬。……遼東半島南部地區出現的大汶口文化因素,呈現出一個由少到多、由近到遠的發展過程。到大汶口文化晚期,甚至出現了本地傳統文化因素和外來文化因素在數量上基本上相當的程度。……所以,不少人認為,兩個地區之間的聯繫和交流除了一般的文化傳播之外,還應該存在著人口的遷徙活動,即有相當數量的大汶口人自渤海南岸渡海北遷,來到遼東半島南部地區,從而使當地的文化面貌處於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之中。……一般說來,史前陶器的顏色主要有紅、灰、黑三大類,其形成的原因分別是:燒制時不封窯或封窯不嚴密,使陶器在燒制過程中產生了氧化還原,出來的陶器就是紅陶;燒到一定程度時對陶窯進行密封,燒成的陶器即為灰陶;在燒制灰陶的基礎上,再進行滲碳,即把大量含碳物質置於窯內,使其滲透到陶器壁中,燒成的陶器就變成了黑陶。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燒制技術還比較簡單,所以陶器的顏色以紅陶或紅褐陶為主,黑陶和灰陶的數量不多。中期是一個過渡時期,表現為灰、黑陶所占比例上升,紅陶下降。晚期的變化加快,就是紅陶的數量明顯減少,黑陶和灰陶顯著增加,在墓葬出土的隨葬品中,黑陶的數量已經開始超過紅陶占據主導地位。…… 用龜甲加工製成的器具,通常稱之為「龜甲器」。將龜甲器隨身帶入墓葬之中,是一種罕見的文化現象,這種情況在大汶口文化中發現最多。龜甲器的使用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就比較流行,中期階段繼續保持著這一習俗,晚期階段有所減少,至龍山文化時期,迄今尚未在墓葬中發現使用龜甲器的現象。……龜甲器係由龜之背甲和腹甲合成,並且經過了專門加工,製作工序主要有截磨和鑽孔西道。截磨現象均施於腹甲,就是將腹甲的一端截去然後磨平,這種現象見於大墩子和野店遺址。鑽孔多施於背甲,腹甲較少。就是在多數背甲的一端或兩端,各鑽四個一組的小圓孔,四個小孔的位置呈方形排列,當有其特定的含義。……龜甲器在出土時,其中空的內部多裝有骨錐、骨針和小石子,其數量不一。……龜甲器的出現並不是始於大汶口文化,我們發現,在時代更早的裴李崗文化中就有發現,並且與大汶口文化的情況十分相似。如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就在23座裴李崗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用龜之腹、背甲合成的龜甲器(另有一座墓葬單獨使用鱉甲)。其整治程序與大汶口文化相似但原始,有磨平、刻劃、鑽孔等,但尚未出現鑽規整的4個方形排列的小孔的現象,腹腔內多裝有隨意揀拾未的小石子,數量不一。由此看來,兩者之間當有淵源關係,即大汶口文化的龜甲器可能來源於裴李崗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在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龜甲上就發現了契刻的「目」字,距今7000年以來,仰韶文化和其他地區史前文化的陶器上,不斷地有被稱為刻劃符號的遺存被發現,郭沫若生前曾認為這些刻劃符號就是中國文字的來源。距今5000年前後,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和良渚文化的陶器及玉器上出現了與殷商甲骨文最為接近的「文字」,許多古文字學家認為它們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與後來的漢字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魯東南的莒縣盆地是發現大汶口文化圖像文字最多的地區……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圖像文字在不同遺址中反覆出現,是大汶口文化圖像文字分布的另一個重要特點。這些遺址有的相距甚遠,如「日、火、山」組合成的圖像文字見於陵陽河、前寨和尉遲寺遺址,前寨和尉遲寺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約350公里。……綜觀這些圖像文字,其存在和使用的時間並不很長。凡是有明確出土單位的圖像文字,或雖然沒有具體的出土層位但從這些遺址的文化內涵和載體的形制可以確定年代的,均屬於大汶口文化晚期階級,絕對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4600年之間。……圖像文字的使用者生前顯然不是一般的社會成員,而是當時社會中地位顯赫、掌握著權力和擁有較多財富的上層人物。……發現的所有圖像文字均刻於一種形體碩大的陶器外表,一般稱之為大口尊(也有人稱其為大口缸、大口瓮等)。其形態為大口,筒狀,又有整體肥胖圓底、整體廋削尖底和整體介於兩者之間而底部甚小(矮圈足或假圈足)三種形態,外表全部或局部飾有粗籃紋。圖像文字多數刻於器體外表的上半部即頸部或頸部以下最顯眼的部位。大口尊在墓葬內的陳放位置比較固定,即人體下肢或下肢右側。……圖像文字與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金金的結構相近,特別是與商周金文中族徽一類文字更為接近,許多人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淵源關係。……截止到目前,各個遺址己發現的圖像文字標本共有30個……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居民十分流行拔牙的習俗,但就已發現的3000多座墓葬的情況而言,撥牙習俗流行的時間和區域也很不平衡。……大汶口文化拔牙習俗的地域分布差異甚大,以魯中南和蘇北的汶、泗河流域地區分布最為集中,出現的頻率也最高,而其他地區則比較少。……汶泗流域以外地區拔牙的習俗並不普遍。……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撥牙習俗就己經十分流行,追根溯源,我們發現,海岱地區在早於大汶口文化的北辛文化中就比較流行撥牙的習俗。如汶上東賈柏北辛文化遺址,在17具人骨中竟有10具撥牙,其所占比例幾乎達到60%。這也是大汶口文化直接來源於北辛文化的一項重要證據。大汶口文化是海岱地區撥牙習俗最為流行的時期,到龍山文化,撥牙習俗開始明顯減少和衰退,以們,就逐漸地退出了海岱地區的歷史舞台。……頭骨變形是指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改變頭骨的自然形狀。頭骨人工變形產生甚早,在距今2萬年前後的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發現的3具頭骨化石中,就有1人的頭骨明顯變形。頭骨變形有多種形態,和其他一些考古學文化一樣,大汶口文化居民的頭骨人工變形,主要是比較簡單的枕部畸形,即顱骨的枕骨變得扁平,而其他種類的變形形態極為罕見。至於顱骨枕部變形的方法,一般認為在嬰兒成長期間,其仰臥時頭下枕著較為堅硬的物體(如木板一類物品),就可以達到頭骨枕部扁平的目的。……頭骨枕部人工變形的原因,可能寫人們的宙審美觀念有關,即多數人認為頭骨的枕骨中部過於突出是很不雅觀的,這從進入歷史時期把過大的枕骨稱為反骨可以得到說明。……大汶口文化的居民還有一種奇異的習俗,就是因為口腔內長期含石陶質小球而導致頰齒異常磨蝕。……但這一習俗施行看的數量顯然要遠遠低於撥牙和頭骨枕部變形。……大汶口文化埋葬制度從早到晚的變化,從宏觀上考察,墓地的規模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的發展過程,這一變化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應該是代表了由氏族到家族的變遷。……夷的名稱出現較早,大體是在夏代前期,而東夷的稱謂產生較遲,比較明確的是在周代,最早可以上溯到商代晚期。而夏代之前,還沒有出現稱東方為夷的現象。……
  153. 劉岩、張光輝、程勇、安建峰《山西澤州和村遺址發掘簡報》……和村遺址仰韶時代中期遺存以H15 和H18 為代表,所見器形均是晉南廟底溝文化典型器物……以往在澤州縣鄰近的陽城、沁水等縣進行過一些調查,採集有這一時期遺存,部分遺存甚至可早到前仰韶時代,和村遺址的發現進一步明確了該地區廟底溝文化早期具體文化內涵,結合屯留李高和襄垣北底、長治小神、黎城望北和東陽關圓等仰韶時代遺址,基本構建了整個晉東南地區仰韶時代的文化序列。……
  154. 李鵬飛《長治盆地史前遺存分析》……長治盆地也稱「上黨盆地」,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大致北起五雲山、八松嶺,南至丹朱嶺、金泉山、羊頭山附近,介於太行山脈至太岳山脈之間。行政上錄屬於長治市,包括下屬的潞城市、長治縣、襄垣縣、屯留縣、黎城縣、壺關縣、長子縣、沁縣,此外位於長治盆地北部邊緣的榆杜縣也在研究範圍之中。濁漳河為長治境內的主要河流,可分為北源、南源和西源,在襄垣縣境內匯聚為濁漳河,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東西最長處約15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40公里,總面積13896平方公里。……可將長治盆地仰韶文化遺存6段進行合併,第1段為早期,第2~4段為中期,第5、6段為晚期。……整體來看,長治盆地仰韶文化早期遺存與垣曲古城東關仰韶遺存第二期和棗園H4、H3為代表的遺存文化面貌較為一致,年代大致相當,應該屬於仰韶文化東莊類型。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區仰韶早期部分器物如折唇壺明顯帶有太行山東麓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的作風,應該是受後崗類型影響所致。……長治盆地仰韶中期遺存與靈寶西坡、陝縣廟底溝、三門峽南交口等遺址出土遺存較為一致,部分器物形態存在差別應該是年代早晚和分布地域不同所致,應該屬於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分布區。……整體上看,長治盆地仰韶晚期遺存與豫西晉南地區仰韶晚期西王村類型器物組合、造型一致,同時也受到太行山東麓大司空類型和晉中地區義井類型的影響。……長治盆地仰韶早期遺存發現數量較少,文化面貌不夠豐富,但可以肯定的是與豫西晉南地區存在密切的關係。仰韶中期該地區遺址數量迅速增多,器物種類較為豐富,以重唇口尖底瓶、葫蘆口平底瓶、弘紋鼓腹罐、直口缽、斂口缽、卷沿盆、斂口盆為代表的器物組合與分布於豫西晉南地區廟底溝類型基本一致。以圓點紋、弧線紋、弧邊三角紋、迴旋勾連紋構成的花卉圖案是廟底溝類型彩陶基本造型,可以確定的是該地區在仰韶中期屬於廟底溝類型分布區。仰韶晚期也發現有數量眾多的遺址,器物組合和造型與西王村類型基本一致,同時也受到大司空類型和義井類型的影響。……可以把長治盆地龍山早期遺存分為4段……據此將長治盆地龍山早期遺存分為兩期,第1、2段為早期,第3、4段為晚期。……該地區發掘遺址數量較少,也沒用運用相關技術手段進行測年,無法得知龍山早期遺存的具體年代,根據以往研究成果,該地區龍山早期遺存的相對年代己基本確定,大致與豫西晉南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和豫北冀南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年代相當。……從陶質、陶色、紋飾、器物造型和組合等方面來看,長治盆地龍山早期遺存與豫北冀南孟莊龍山早期文化有較大相似性。……同時長治盆地也受到豫西晉南廟底溝二期文化和晉中白燕一期文化影響,二者在長治盆地龍山早期遺存中所占比例較小,沒有改變當地文化遺存的性質,龍山時代早期長治盆地屬於孟莊龍山早期文化的分布區。……可以把長治盆地龍山晚期遺存分為2段……從陶質、陶色、紋飾、器物組合等方面比較,長治盆地龍山晚期遺存與豫北冀南後崗二期文化面貌基本一致,應該屬於後崗二期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從目前情況看,長治盆地發現的後崗二期文化遺存與後崗二期文化晚期更為接近,應該是在孟莊龍山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整個仰韶時期,長治盆地與豫西晉南地區文化面貌較為一致,到仰韶晚期,晉中和豫北冀南地區龍山文化因素開始滲透到長治盆地。龍山時期長治盆文化面貌與豫北冀南地區較為一致,但是在龍山早期長治盆文化面貌比較複雜帶有大量晉中和晉南文化因素;龍山晚期,長治盆文化面貌與豫北冀南地區基本一致,晉中、晉南地區文化因素消失。…………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分布於河南、山西、陝西大部,河北中南部和西北部,湖北省西北部,內蒙古中南部、甘肅、青海東部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延續時間近兩千年。這一時期長治盆地與周鄰地區均處於仰韶文化的分布區,只是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異,分屬不同的地方類型。豫西晉南地區分別為棗園類型-東莊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晉中為廟底溝類型-義井類型;豫北冀南為下潘汪類型-後崗類型-釣魚臺類型-大司空類型。……仰韶早期長治盆地文化面貌與豫西晉南地區基本一致,僅發現少量豫北冀南地區文化因素。仰韶中期,長治盆地發現的遺址數量激增,文化迅速發展……這一時期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最為發達繁榮的時期,晉中、晉東南都成為廟底溝類型分布區,同時廟底溝類型越過太行山對豫北冀南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長治盆地在這一過程中充當著交流通道作用。仰韶中期遺址數量激增,可能也伴隨著豫西晉南地區人口的遷入。在文化交流方面以豫西晉南地區影響長治盆地為主,長治盆地與晉中、豫北冀南地區交流較少,長治盆地與晉中地區出土遺物形制極其接近應該是二者都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分布區所致。仰韶晚期,長治盆地發現遺址的數量減少,可能與仰韶文化衰落有關。……器物組合和紋飾造型等都與豫西晉南地區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較為一致。這一時期仰韶文化發展滯緩,以周邊地區對中原地區影響為主,大汶口文化向西豫西到豫中一帶,豫西南地區也成為屈家嶺文化青龍泉類型分布區。豫西晉南地區仰韶文化發展為西王村類型,對周邊控制力減弱,晉中地區的義井類型、豫北冀南的大司空類型勢力向長治盆地挺進,長治盆地雖然在文化性質上與豫西晉南地區仍保持一致,但也有不少晉中和豫北冀南文化因素的發現,這種因素所占比例極小,沒有改變當地文化性質。……仰韶早期長治盆地文化面貌與豫西晉南的棗園和東莊類型基本一致,與周鄰地區交流較少;仰韶中期長治盆地成為廟底溝類型分布區,與豫西晉南和晉中地區存在較多的交流與互動;仰韶晚期豫西晉南的西王村類型對長治盆地控制力減弱,豫北冀南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和晉中地區仰韶文化義井類型因素進入到長治盆地。
    龍山時代早期,豫西晉南為廟底溝二期文化,豫北冀南地區分布有孟莊龍山早期文化,晉中分布有白燕一期文化。……龍山時代早期,長治盆地受到來自豫西晉南、晉中和豫北冀南三個地區文化的影響,文化面貌呈現複雜多變的狀態,整體上更接近豫北冀南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
    龍山時代晚期,晉南地區的陶寺文化崛起;豫西、晉西南地區發展為三里橋文化,三里橋文化控制範圍進一步縮小;晉中地區發展為杏花文化;豫北冀南地區為後崗二期文化分布區。長治盆地在文化面貌上與性質上與後崗二期文化一致,同時與豫西晉南和晉中地區存在一定交流。……龍山時代晚期,長治盆地在文化面貌上與豫北冀南地區的後崗二期文化一致,同時與晉南和晉中地區也存在交流,這種交流較龍山早期己明顯減弱。……
    仰韶文化早期,長治盆地發現遺物較少,在文化面貌上和豫西晉南地區比較接近……晉南地區影響長治盆地很可能與渭河流域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東進有關。仰韶文化中期,長治盆地發現數量較多的遺址,出土遺物在器物組合和造型方面與豫西晉南地區的廟底溝類型完全一致,以豫西晉南地區影響長治盆地有關。仰韶中期是廟底溝類型的強盛期,廟底溝類型影響範圍北達河套,西至甘青,南及鄂西北,東到海岱,長治盆地仰韶中期己經成為廟底溝類型分布區,這一時期遺址的大量出現應該是晉南地區人口大量湧入的結果。仰韶文化晚期,長治盆地發現遺址數量減少,出土遺物與豫西晉南地區仍保持一致,同時晉中和太行山東麓的豫北冀南地區文化因素開始滲透到長治盆地。此時仰韶文化發展滯緩,晉中地區脫離晉南地區控制,走上獨立發展道路,開始向外擴張,越過太岳山滲透到長治盆地。豫北冀南地區大司空類型興起,開始向外擴張,文化因素開始進入長治盆地。龍山時代早期,長治盆地遺存發現數量激增,文化面貌複雜多樣。晉南地區文化因素減少,最終退出長治盆地;晉中、豫北冀南文化因素大增,在激烈的角逐過程中,豫北冀南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逐漸占據主導,長治盆地成為孟莊龍山早期文化的分布區。龍山時代晚期,長治盆地文化繼續發展,文化面貌完全與後崗二期文化一致,只有少量晉南和晉中地區文化因素發現。……長治盆地共發現史前遺址118處,其中仰韶早期聚落8處,仰韶中期聚落53處,仰韶晚期聚落41處,龍山早期聚落74處,龍山晚期聚落58處,史前不同時期聚落234處,遺址的平均重複使用率為198.3%,即平均一個遺址被兩個時期的聚落使用。……
    通過對該地區史前遺存的梳理,建立其史前文化發展序列。長治盆地史前文化經歷「仰韶文化(東莊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後崗二期文化」三個發展階段,其中仰韶文化可分為三期6段,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可分為兩期4段,後崗二期文化可分為2段。文化因素表明:仰韶文化早期長治盆地文化面貌與豫西晉南地區仰韶早期遺存基本一致,部分器物帶有豫北冀南地區後崗類型的因素;仰韶中期該地區屬於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分布區,與晉中地區存在一定交流,基本不見太行山東麓地區仰韶文化因素;仰韶文化晚期該地仍屬於豫西晉南文化區,但西王村類型對長治盆地控制力減弱,晉中地區義井類型和豫北冀南地區大司空類型文化因素大量進入長治盆地;龍山時代早期, 豫西晉南的廟底溝二期文化、豫北冀南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和晉中的白燕一期文化在此展開激烈爭奪,最終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占領了該地;龍山時代晚期,後崗二期文化繼承了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對該地的控制,長治盆地成為太行山兩麓文化交流的中轉站。……長治盆地處於豫西晉南、晉中和豫北冀南三大文化區交匯地帶,成為三地文化爭奪的重點區域,始終沒有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仰韶文化時期屬於太行山西麓的豫西晉南文化系統,龍山時代逐漸融入太行山東麓的豫北冀南文化系統。……
  155. 155.0 155.1 波瀾壯闊的廟底溝藝術大潮
  156. 156.0 156.1 張迪《從仰韶文化到馬家窯文化的嬗變——廟底溝類型、石嶺下類型試比較分析》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可知,在甘青地區早於馬家窯文化且與馬家窯文化類型關係最為密切者當屬仰韶文化,其分布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湖北西北部,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東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銅石並用時代早期。馬家窯類型分布較為廣泛,東起甘肅東部清水縣,西至青海貴南縣,北進入寧夏南,南達四川阿壩汶川縣。……甘肅境內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於渭河、涇河上游流域、西漢水流域及白龍江中游流域。經正式發掘含有該階段遺存的遺址有天水師趙村、西山坪、秦安大地灣、王家陰窪、武都大李家坪等。這些遺址的文化面貌同陝西境內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相似或者基本相同,差別不大,應可歸為同一類型。廟底溝類型為仰韶文化迅速發展的階段,除渭河上游、西漢水、白龍江中游流域外,甘肅中部黃河沿岸、洮河流域及青海東北部的民和、循化等地都發現有該階段遺存。經發掘或試掘,含該階段遺存的遺址有大地灣、師趙村、西山坪、大李家坪、札縣高寺頭、民和陽窪坡等。……石嶺下類型作為馬家窯文化的早期類型或馬家窯類型的早期階段,「其分布範圍除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蘆河外,還有西漢水上游地區,西邊可達湟水下游地區,但其中心區應在天水武山一帶。經調查發掘與出土過完整標本的地點有:關子鎮、武山石嶺下、山王家、傅家門、天水羅家溝、西山坪、張溝、寺嘴、甘谷灰地兒、王家坪、渭水峪、通渭李家溝、靜寧威戎鎮等遺址。」石嶺下類型與廟底溝類型的陶器有許多相似之處。……馬家窯文化是從仰韶文化當中家離出來的……可以認為馬家窯文化是從仰韶文化中脫離出來的地方性文化類型。
  157. 海金樂、董樓平《晉中地區廟底溝文化及相關問題》……本文所稱廟底溝文化是指大家熟知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晉南盆地、晉中盆地(包括呂梁山地)、以及向北的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包括桑乾河流域和內蒙中南部的河套地區)均有數量、規模、大小不等的廟底溝文化遺址,只是忻定、大同二區工作平展的晚而發現的數量少而已。如果說晉南地區是廟底溝文化腹地的話,在廟底溝文化中期即成熟的廟底溝文化時期或略早便開始向四周擴展分傳播。晉中盆地周緣台地和坡地及呂梁山地的河谷兩側是這類文化遺址分布的主要地點,當這類文化發展到此,開始積蓄力量以便繼續向北推進,直達河套和桑乾河流域。此時由南而北的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在西面的黃河和東面的汾河,這兩條河及其支流起到了通道作用。……本地區廟底溝文化(中、晚期)之前的仰韶時代早期,至今尚未發現屬於典型的半坡文化的遺址,也未發現與晉南北橄早期相類的廟底溝早期文化遺存,而發現了為數不多的與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區後崗一期文化較為相近的文化遺存。……本地區晚期即義井文化是由三種主要文化因素組成:一是直接脫胎於當地廟底溝文化的成份。二是來自大司空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部分;三是本地因素。這三種因素均能找到相應的對象,並構成一個整體即義井文化。以此說明廟底溝文化時期統一性較強,而義井文化時期則趨於分化,從更大範圍考察亦如此。……自廟底溝文化進入本地區後,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強勁的勢頭。雖有發展變化,但其本質的內涵(性質)卻未改變。與前期文化(這裡我們稱作「准後崗一期文化」)相比,前期的遺址規模小,數量也極少,根本無能力與之比較;與本地晚期文化即義井文化相比,後者無論是遺址的規模,還是數量都是較強,之所以如此,義井文化正是由於本地廟底溝文化長期盤踞於此,因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基於此,義井文化才能夠迅速崛起而發展起來,與周圍的半坡晚期、海生不浪、大司空、馬家窯等仰韶時代文化並立。但若從較大的時空考察,無論是占據的空間,還是文化統一性,准後崗一期文化和義井文化都無法與廟底溝文化相比。……廟底溝文化在其中期分布地域十分廣大,也表現出較強的統一性,就分布地域講,整個黃河中上游以汾河、渭河流域為主,包括漢水中游和海河水系的桑乾河流域均為其所覆蓋,此時與其並立的考古學文化,東方有大汶口文化,東北有紅山文化,南方有大溪文化,文化水平都比較高,但其占據的空間卻不能與廟底溝文化相比……顯示廟底溝文化的生產工具的確先進;其次是人口眾多,該文化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文化集團,土地是賴以生存的根本,在原始條件下,恐怕並不清楚施肥使土地肥沃,當地力耗底時,不得不開闢新的土地,當到其中期使該文化得到迅速發展,人口增多,開始不斷地向外遷徙,同時也將其文化、技術、生產方式等傳播出去……
  158. 158.0 158.1 158.2 158.3 張雪蓮、仇士華、鍾建、李新偉、盧雪峰、趙新平、樊溫泉、馬蕭林、張翔宇、郭永淇《仰韶文化年代討論》……上述分析是建立在數據統計的基礎上,但畢竟用於統計的數據是有限的,因此所反映的情況也難免具有局限性。綜合以往的測年數據和目前新測定的數據,可以得到仰韶文化各類型的序列及其大致的年代,即為半坡類型(公元前5000-前3900年)—史家類型(公元前4200-前3800年)—廟底溝類型(公元前4000-前3100年)—廟底溝類型過渡段及晚段(公元前3100-前2700年)—秦王寨類型(公元前3700-前2700年)—西王村Ⅲ類型(公元前2800-前2500年)。而後岡類型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4400-前4000年。其中,某些文化類型在不同區域中可能存在的年代差別應該引起注意。……
  159. 159.0 159.1 159.2 159.3 郭翔《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研究》……將本地區的仰韶文化早期遺存分為了兩期4段,其中第一期相當於仰韶文化綜合分期的第一期,屬仰韶文化大張莊類型;第二期相當於仰韶文化綜合分期第二期,屬仰韶文化八里崗類型……根據現代水文地理研究對漢江的劃分,丹江口以上為漢水上游,長約925千米,該河段流經的地區主要為山地,受地勢影響水流一般較為湍急;丹江口至湖北鍾祥段為漢水中游,長約270千米,該河段丘陵與平原相間,地勢比較複雜,水流不穩定;鍾祥以下河段為下游,長約382千米,主要流經江漢平原,由於地勢低平且河道較窄,再加上受到長江水位的頂托作用,漢江內的水流宣洩不暢。本文所研究的漢水中游地區,與傳統水文地理研究中所劃分的中游概念並不完全相同,是結合現代水文地理和地區內考古學文化面貌綜合劃分的結果,主要包括伏牛山以南、桐柏山以西、武當山以北、秦嶺-黃龍山以東的廣大區域,考古學研究表明,本區域內的史前考古學文化面貌較為一致,因此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考古學文化小區進行研究。該區域內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個更小的地理單元,主要包括丹淅盆地、鄖縣-丹江口盆地、唐白河平原和棗陽宜城平原的北部,在行政區劃上,本地區主要包括河南省南陽市大部、湖北省十堰市和襄陽市部分以及陝西省商洛市的一小部分地區。……筆者認同靳松安教授對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的劃分方法,即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遺存可以分為四期,其中第一期與第二期可以合稱為早期,分別以大張莊類型和八里崗類型為代表,第三期為中期,以下王崗類型為代表,第四期為晚期,以朱家台類型為代表。……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遺存數量眾多,近年來有許多包含有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遺址公布了新的考古資料,據筆者最新統計,目前己經公布簡報或報告的有:淅川溝灣、下王崗、下寨,方城大張莊,鄧州八里崗,唐河茅草寺,均縣亂石灘,鄖縣大寺、庹家洲、劉灣、胡家窩、店子河、三明寺、尖灘坪、上寶蓋,鄖西張家坪,棗陽雕龍碑等遺址。……根據相關學者研究,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第一期以大張莊類型為代表,相當於仰韶文化綜合分期第一期,第二期以八里崗類型為代表,相當於仰韶文化綜合分期第二期。……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早期遺存的測年結果基本與陶器分期結果吻合,即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共可以分為兩期4段,且其年代大約分別為:第一期1段,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700年;第一期2段,年代在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4500年;第二期3段,年代在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4300年;第二期4段,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4000年。……仰韶文化第一期,又可以稱為仰韶文化棗園期,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第一期遺有屬於仰韶文化大張莊類型,與大張莊類型同時的周鄰考古學文化或類型,有關中漢中地區的北首嶺類型、豫西晉南的仰韶文化棗園類型、豫中地區的仰韶文化石固類型,還有江漢地區的湯家崗文化。……仰韶文化第二期,又可以稱為半坡期。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第二期屬干八里崗類型,與八里崗類型同時的有關中漢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豫西晉南地區的仰韶文化東莊類型、豫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後崗類型,以及江漢地區的大溪文化和邊畈類遺存。……東莊類型,主要分布在豫西和晉南地區,西至豫晉陝交界或略偏西,北達襄汾,南至盧氏、洛寧一代,向東可到洛陽盆地、濟源盆地一帶。……後崗類型,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豫中嵩山以東、冀西北和晉中北等廣大區域。發掘過同類遺存的遺址還有河南安陽後崗、濮陽西水坡、鄭州大河村、鄭州西山、尉氏椅圈馬,河北武安趙窯、正定南楊莊、蔚縣四十里坡、山西太谷上土河和婁煩童子崖等。……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之交,與漢水中游地區關係密切的考古學文化,應屬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裴李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因此,學界目前大多把上述兩支考古學文化,作為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第一期遺存文化因素的主要來源。新石器時代中期,漢江上游地區發現有較多的老官台文化遺存,如南鄭龍崗寺,西鄉李家村、何家灣,紫陽阮家壩,馬家營等,丹江上游地區的商州紫荊遺址也發現有較為豐富的典型老官台文化遺存;南陽盆地的鄧州八里崗、南陽黃山、南召坡廟、李村等遺址,也發現有裴李崗文化的遺存……漢水中游地區仰韶文化早期遺存的流向問題,即是指其發展問題。該地區自仰韶文化第一期大張莊類型便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面貌,至仰韶文化第二期,在保留原先以鼎為主要的炊器組合的基礎上,繼續吸收來自周鄰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因素,形成仰韶文化八里崗類型。我們認為,至仰韶文化第三期,漢水中游地區的仰韶文化遺存繼續在八里崗類型的基礎上,發展為仰韶文化下王崗類型……綜上來看,漢水中游地區作為黃河中游與長江中游兩大文化區的交流通道,該地區的仰韶文化八里崗類型與下王崗類型是一脈相承,作為八里崗類型發展的更高階段,下王崗類型正是在保留前者傳統文化因素的基礎上,吸收了來自豫中地區大量文化因素和江漢地區少量文化因素後形成的仰韶文化地方類型……
  160. 曹艷宏、周偉《仰韶文化後崗類型與大司空村類型略論》……仰韶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河南省繩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它以渭、汾、洛等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後崗類型的仰韶文化遺存,從分布情況看,往南發現於豫北的衛河流域,北則一直到達接近內蒙古草原的洋河、桑乾河一帶,東至西僅限於滹沱河兩岸。……大司空村類型的遺址集中發現於衛河、漳河流域,以安陽大司空村為代表。……1954,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冀中平原曲陽縣曉林村釣魚臺遺址發現了一種新的仰韶文化地方類型。經過分析研究,定名為釣魚臺類型。對於這一類型的性質,學術界曾有過較大爭論。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河北省的學者提出了由釣魚臺類型發展到百家村類型(即河北省境向的大司空村類型)的年代序列。……釣魚臺類型的仰韶文化應當代表了大司空村類型的較早階段。……
  161. 嚴文明《大司空類型彩陶之分析》……有些學者稱大司空類型為百家村類型,因為百家村遺址比大司空村發現得早個,遺物比較豐富,識別得也比較早,只不過名稱提得稍晚而己。……現知大司空類型的遺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尤以漳河和衛河流域為多。河南新鄉絡絲潭只有少量大司空類型的因素,應該是這個類型分布的南部邊緣。在河北歷年發現的大司空類型遺址還有磁縣下潘汪、界段營,邯鄲義西,永年洺關,武安城二莊,邢臺柴莊和西黃村等處。邢臺大概已經接近這個類型的北部邊緣……大司空類型分布的範圍是比較明確的,大致呈長橢圓形,南北長徑約250公里,東西僅約50公里……實際上在冀南豫北的仰韶文化至少可以分為四期,即後崗期、釣魚臺期、大司空期和台口期,大司空類型屬第三期,與河南中西部的秦王寨類型基本上屬於同一時期,其絕對年代大約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據說在湯陰程崗、武陟東石寺、永年西陽城和臨漳西太平等處也發現過大司空類型的彩陶,但是未見發表資料。即使把這些遺址都算在一起,再加上前已述及的安陽同樂寨、高井台子和大司空村,總數也不過20處。……豫北冀南的仰韶文化可以分為後崗、釣魚臺、大司空和台口四個類型,分別代表四個發展時期。後崗類型和大司空類型的資料較多,特徵鮮明,相對年代也比較清楚。問題在於釣魚臺類型和台口類型是否能夠成立,它們的相對年代是否清楚,文化特徵是明確,這涉及大司空類型的來龍去脈問題。……現知在河北正定南陽莊、平山石疤溝、邢臺西黃村西均有類似釣魚臺的陶器或陶片,包括雙唇口尖底瓶、斂口缽、卷緣曲腹盆及飾迴旋勾連紋的殘片等。從整個仰韶文化來看,應該屬於廟底溝期的範疇。正定南陽莊有明確的地層關係說明這類遺存晚於後崗類型。同樣在南陽莊存在著類似大司空類型的遺存晚於釣魚臺類型的地層關係。發掘報告中所劃分的第四期實際上屬於釣魚臺類型,而第五期中有不少疊人字紋和網格紋的陶片,與大司空類型的彩陶無異,但更多的彩陶則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南陽莊第五關應當是與大司空類型基本同時並且緊鄰大司空類型北邊的另一地方類型,並且也是釣魚臺類型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如此說來,大司空類型不過是釣魚臺類型之後繼續分化出來的一個小小的地方類型而已。至於大司空類型與台口類型的關係,由於後者至今發現很少,難以作出詳細的分析。只能大致推測是大司空類型進一步衰落的產物。再往後就是後崗二期文化。在大司空類型的彩陶中,可以看出不少秦王寨類型的影響,尤其到晚期更加明顯。…………
  162. 魏興濤《豫西晉西南地區仰韶文化晚期遺存研究》……豫西晉西南的仰韶晚期以往通常是指西王村「仰韶晚期」類遺存。……因西王類型一詞出現較早,可以用「西王類型」概括本地區整個仰韶晚期內不同時段的遺存,而不必另立其他名稱的文化或類型。……豫西晉西南地區仰韶晚期遺存測年數據很少……考慮到各地區仰韶晚期與中期緊密相接,則這一時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100~2700年,即西王類型有約400年的時間跨度。……我們己將本地仰韶晚期遺存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即學術界通常所說的仰韶文化面王類型,後期曾被稱為「西王村Ⅲ期文化」。如果確要分開,稱前者為仰韶文化晚期,則後者可稱為仰韶文化末期。但由上文分析可知,本地區前、後期仰韶文晚期遺有一脈相承,漸續發展,本文將其作為一個整體,統稱為仰韶文化西王類型,是仰韶文化逐步走向衰落和受其他文化系統影響、向新的文化演變的時期。學術界一般以西王類型作為仰韶晚期的代表,稱為西王期或西王村期,本文認為可以西王期來指代整個仰韶晚期。據已有考古資料可知,西王類型的分布區域以豫西晉西南為中心,西到豫、晉、陝省界相接處,南至盧氏,向北包括臨汾盆地,向東到洛陽盆地西北。……綜合起來,西王類型小口尖底瓶、深腹罐、缸、缽等典型器物與廟底溝類型的同類器在形態上存在一脈相傳的演變關係,從而表明,西王類型是在廟底溝類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163. 163.0 163.1 163.2 王煒林《試論泉護二期文化》……泉護二期文化的絕對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400年。……目前發現有較為典型的半坡四期文化遺存的遺址除西安半坡外還有寶雞福臨堡、高陵楊官寨、彬縣水北、千陽豐頭等,以關中為中心這一個大的範圍內的半坡四期文化的面貌基本是一致的,其東界最為明確,大體以三門峽(即陝縣)、中條山一線為界,其南、西、北的界限範圍也許還要廣一些,影響還要大一些。至少可以認為,西起秦安、東至芮城,南到商縣,北及銅川的廣大範圍內是半坡四期文化的分布範圍。半坡四期文化的絕對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900年。泉護二期文化的許多特徵均可以在半坡四期文化中找到淵源。……泉護二期文化是繼半坡四期文化之後,以渭河流域為中心分布的一種獨具特徵的考古學文化,它的文化面貌、文化特徵相對穩定,分布範圍比較明確,其存在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400年,處於半坡四期文化和廟底溝二期文化之間。
  164. 164.0 164.1 164.2 郭智勇《山西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分期與分區研究》……山西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在西王村 Ⅲ 期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 最終發展為以鬲為代表的龍山文化, 年代約BC2900—BC2300年, 大致經歷了 600 年左右的發展……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的分布範圍東到黃河以南伊洛河流域,西到關中以西,北到山西晉中附近,其中晉西南是它的中心和策源地。經調查,山西境內發現的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約有百處以上,主要分布在晉中地區(含晉中區)以南的汾河流域,尤以垣曲盆地最為集中。……山西廟底溝二期文化大致經歷了早、中、晚三個發展階段,處於約BC2900年至BC2300年。……晉西南以運城盆地為中心,北抵萬榮峨嵋嶺,東北到中條山和王屋山,西南兩面到黃河岸邊。晉南地區以臨汾盆地為中心,東到太岳山麓、沁河一線,北到汾西、霍縣一帶,西達呂梁山東側,汾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區。晉中地區以太原盆地為中心,包括晉東山地和晉西高原山地的部分區域。此外,其它地區在調查中也發現了部分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材料甚少且無正式遺址發掘,本文不作討論。……山西各地廟底溝二期文化均發展為各類型的以鬲為代表的龍山文化,學界對此基本一致。東關類型發展為東關龍山文化或稱為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另含有王灣三期類型和陶寺文化部分因素),晉南類型發展為陶寺文化早期,白燕類型則發展成以雙鋬斝式鬲為代表的晉中龍山文化。……山西廟底溝二期文化分為三期七段,每段約100年左右的時間,中期稍短一些,共經歷了約600年左右的發展。……陝、豫廟底溝二期文化早晚段的變化過程也和山西境內廟底溝二期文化基本一致……山西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大致可以分為三期七段,晉中地區只見早期階段遺存。其絕對年代早期為公元前2900-前2600年,中期為公元前2600-前2500年,晚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500-前2300年,早期分三段,中晚期分別為兩段,每段大約經歷了100年左右的發展。山西各地的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是在本地區西王村Ⅲ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165. 魏興濤《廟底溝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晉西南地區為中心》……可以把本地區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絕對年代初步界定為公元前2700~前2300年,即有約400年的發展歷程。……豫西晉西南己發現多處遺址存在廟底溝二期文化疊壓或打破仰韶晚期西王類型遺存的層位關係。……因此,可以說廟底溝二期文化的主源是仰韶文化。……到了廟底溝二期文化中期以後,或許待該文化強大之後,其向東發展,將伊洛地區囊括在內,遺留下河南偃師二里頭H1、登封告成北溝H1、新安西沃H17、H19、H9等為代表較豐富的廟底溝二期文化中、晚期遺存。……到龍山時代,由於鄭洛地區、臨汾盆地、關中地區的王灣三期、陶寺、客省莊文化等基本上是在當地廟底溝二期階段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可以說豫西晉西南廟底溝二期文化與王灣三期文化、陶寺文化、客省莊文化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源流關係,對於王灣三期文化而言,則應屬於其重要的來源或來源之一。……
  166.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李添嬌《中原仰韶至龍山時期古代人群基因組學研究》……全基因組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河南仰韶和龍山文化人群與中國現代的漢族人群聚類在一起。在F3分析中仰韶和龍山古人群與中國的漢族、畲族、土家族、苗族人群共享較多的等位基因。以上分析說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仰韶與龍山人群遺傳組分高度相似,對現代的漢族、畲族、土家族等人群有著遺傳貢獻。……全基因組數據分析表明,仰韶和龍山時期中原地區的農耕人群二者的遺傳組成極其相似但卻有著略微的不同,即龍山人群相較於仰韶人群攜帶有較多的南方成分。在現代漢族人群在早期的形成階段,中原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人群提供了重要的遺傳框架。漢族人群在隨後的發展中,不斷有不同的來源,尤其是東亞南部人群的加入,豐富了人群的遺傳成分的多樣性但並未改變遺傳的主體框架。
  167. 王勁《屈家嶺文化溯源辨》屈家嶺文化,是長江中游原始文化的一支持考古學文化,它的分布幾乎遍及長江中游的江漢地區,其範圍南至湘北的澧水流域,北達漢水支流的豫西南一片。其分布中心在漢水以東的江漢平原。……大溪文化與油子嶺文化雖都以紅陶係為主,均多圈足器,但其陶器組合迴異,各具特色,前者是一支釜、罐文化,後者是一支鼎文化,各自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大溪文化與油子嶺文化各具特色,有著各自的文化源流。大溪文化早、中期與油子嶺文化,雖都以夾碳或夾砂紅陶為主,但文化性質不同,有著各自的文化傳統。由於它們所處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基本相同,所以都以種植水稻的農業為其主要經濟來源。又因南方空氣潮濕,可能是隔潮的需要,生活用器中均多圈足器。然二者分布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內涵各異,並有著各自的文化源流。……油子嶺文化源於邊畈文化。考古發現所知,漢水流域的江漢平原,自距今6000多年以鼎為主要炊具的邊畈文化至油子嶺文化,到距今4600餘年的屈家嶺文化,以鼎、甑(屈家嶺文化早期的屈家嶺二期出有圈足甑、放鷹台出有豆形甑、螺螄山出有小型簋形與罐形圈足甑、屈家嶺文化為盆形圈足甑)為特色的考古學文化一脈相承,自成系列。……屈家嶺文化發生、發展的文化譜系應該是,邊販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早期~屈家嶺文化。……
  168. 王瓊《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遺存分析》……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遺存,指的是該地區目前發現的、晚於石家河文化中期而早於二里頭文化的一類遺存。……
    圖一 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遺址分布圖
    ……需要說明的是,以陳冰白、王立新先生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嵩山以南龍山時代晚期遺有具有相對獨立性,應為一支單獨的考古學文化,稱之為煤山文化,筆者認為此觀點不妥。從出土陶器來看,嵩山南北地區確有差異,如嵩山以北地區以深腹罐為主要炊具,斝、雙腹盆也較多,甑多呈罐形,瓮、罐、盆類器中裝單、雙耳者占一定比例。而嵩山以南地區以鼎為最主要炊具,其次為深腹罐和鼓腹罐,深腹盆、觚形杯較多,有相當數量的甑呈盆形,瓮、罐類器裝耳者較少。但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僅體現在部分典型器型在兩地遺址中所占比例不同,之所以造成這種差異,與嵩山南北地區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傳統有關,兩地區陶器無論陶質、陶色還是紋飾都表現出較強的一致性,小口高領罐、矮領瓮、圈足盆、淺盆豆、斜腹碗、斂口缽、單耳杯、器蓋等一大批器物皆是兩區共有的文化特質,在文化面貌上存在較強的一致性,應為同一種考古學文化,即王灣三期文化。兩地區的差別只是同一考古學文化不同地方類型的體現,可稱為王灣三期文化王灣類型和煤山類型。……關於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問題,學術界存在不同認識,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分法」和「四分法」兩種觀點,其中以張緒球先生為代表的「三期五段說」得到較多學者認可。一般認為石家河文化的絕對年代為距今4500——4000年之間。……關於王灣三期文化的分期,學術界觀點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期說」和「三期說」兩大類,筆者贊成「兩期四段」的分期方法。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一般認為是距今4500——3900年。……
    表一 典型遺址分組年代對應表
    ……王灣三期文化晚期的絕對年代為距今約4200——3900年。……
  16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袁飛勇《煤山文化研究》……考古學文化的劃分,學界通常採用夏鼐先生的主張,即以一群具有明確特徵、經常性伴出的類型品作為區分的標誌。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以降的考古學研究實踐中,由於陶器往往是一個遺址出土最豐富與變化最敏感的類型品。因此,張忠培先生指出,陶器的主要器類組合,就往往成為區分考古學文化的標準。……筆者贊同陳冰白與余西雲先生的意見,主張王灣三期類遺存與煤山遺存是兩支性質有別的考古學文化,分別稱為王灣三期文化和煤山文化……筆者認為可以贊同陳冰白、余西雲、王立新、何強等先生的意見,以河南汝州煤山遺址1957年發掘報告所分第一、二期和郾家郝家台遺址所分第一至五期為代表的遺存,均以鼎為核心炊器,主要器類組合為鼎、深腹罐、小口高領瓮、矮領瓮、弧腹盆、圈足盤、細柄足、粗頸鬹、覆碗形器蓋等,不同於洛陽盆地與鄭州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可以單獨命名為煤山文化。……筆者認為新砦第三期相比於第二期而言,文化性質並未發生改變,兩期遺存應視為同一考古學文化。……筆者認為新砦二期,與其歸入煤山文化或獨立為「新砦文化」,都不如直接歸入呈上升期的二里頭文化更為合適。……新砦第二、三期遺存的性質應屬於二里頭文化。……綜上所述,包括新砦第二、三期在內的新砦類遺存,既不宜歸入煤山文化也不宜獨立為「新砦文化」,而應以歸入二里頭文化更為適宜。並且綜合年代而言,新砦二期可以認為是晚於煤山文化、早於二里頭一期早段的二里頭文化,新砦三期則是年代相當於二里頭一期早段的二里頭文化。……這說明,洛陽盆地的腹心地區也是存在相當於新砦二期的二里頭文化的。……煤山遺址第三期遺存己發生較大變化,文化性質己不屬於煤山文化,而以屬於二里頭文化更適宜。……蒲城店遺址第二、三期遺存,文化傳承、聯繫緊密,兩期遺存之間絕難劃出文化性質的分界線,因此皆以屬二里頭文化為宜。第二期的年代相關於新砦二期。第三期可分為早晚兩段:F10、T1G8、TG8G23屬早段,相當於二里頭一期早段;M17屬晚段,相當於二里頭一期晚段。以上所有第二、三期的單位與第一期,即煤山文化之間,卻界線較為明顯。……綜合新砦和中原地區其他同時期重要遺址的情況來看,中原地區新砦二期至二里頭一期早段的遺存,都應以歸入二里頭文化最適宜,而不宜歸入煤山文化。……筆者認為以汝潁地區出土的煤山文化遺存為標準,中原地區新砦二期階段的遺存不宜歸入煤山文化而歸入二里頭文化為宜,而豫東南地區楊莊二期、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亂石灘、鄂西宜都地區石板巷子、江漢平原肖家屋脊、鄂北地區西花園、豫東皖中北地區禹會村和王油坊、江淮東部地區南蕩為代的諸類遺存,則皆可以歸入煤山文化中。
    圖1.51 煤山文化不同時期主要遺址分布圖
    ……本文的汝潁地區係指嵩山以南、洪河支流南汝河以北地區,東至賈魯河西岸,西至伊河東岸與豫西山地東緣。……本文的豫東南地區主要指洪河支流南汝河以南至桐柏——大別山脈北麓地區,西隔白雲山脈與南陽盆地相鄰,東至史河東岸。南汝河上游也有個別遺址位於南汝河以北。這一地區大體位於淮河上游,境內重要的水系有洪河、南汝河、淮河、潢河與史河,皆系淮河支流。……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主要包括今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地區,豫西南地區即南陽盆地,鄂西北地區則主要包括現今丹江口水庫區,南鄰襄宜平原,東鄰隨棗走廊。境內重要的水系有唐白河、淅水、丹江、漢江等,交通網絡便利。……本文的鄂北地區主要包括襄隨地區以及府河以東至舉水以西的江漢平原東緣地區。北隔桐柏——大別山脈與豫東南地區相鄰,西鄰豫西南鄂西北地區,東鄰鄂東南地區,南隔大洪山與府河而與江漢平原核心區相鄰。鄂北地區境內最重要水係為長江支流溳水——府河、灄水,前者的支流眾多,自西向東依次有溠水、㵐水、漂水、澴水,皆自北向南匯入溳水——府河。……過去的一些考古文獻,江漢平原漢水以西地區習慣性地被稱之為「鄂西地區」,漢水以東則被稱之為「漢東地區」。但鑑於本文研究範疇內的龍山晚期階段,漢水以西地區的考古學遺存除長江西南岸宜都境內的石板巷子類遺存,還有長江北岸荊門、荊州境內的肖家屋脊類遺存。雖然這兩類遺存同屬於煤山文化,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本文將直接用「鄂西宜都地區」一詞來指稱位於長江以西的今宜都市境內區域;而對於肖家屋脊類遺存分布的長江以東、以北至府河以西、以南地區,即跨漢水東、西兩岸的地區,筆者則直接稱之為「江漢平原區」。……在過去的考古文獻中,一般視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為皖中地區。但因處於其偏北部的禹會村和鬥雞台早期遺存,性質皆同於淮河以北的王油坊類遺有。因此,本節將以「豫東皖中北地區」一詞概括豫東、皖北及淮河以南皖中偏北部緊沿淮河南岸的霍邱、壽縣、淮南、蚌埠等縣市所豁地區。而更南面的不直接沿淮河岸邊的六安、長豐、鳳陽及其以南的皖中地區,本文則稱為「環巢湖地區」。豫東皖中北地區,西北面和西面通過濉河、沱河、澮河、汝潁河、洪汝河等淮河水系,可與嵩山南麓汝潁區和豫東南地區相通。……考古文獻中的江淮東部地區,一般係指洪澤湖、高郵湖以東的介於淮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帶,也即里下河平原。這一地區內河網密布,渠連水繞,屬典型的水鄉澤國。……煤山文化遺存分布於汝潁河流域地區、豫東南地區、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鄂北地區、鄂西宜都地區、江漢平原區、豫東皖中北地區、江淮東部地區等總共八個區域。……煤山文化遺存總共可分為五期,但其中汝潁河流域只有第一至四期,豫東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鄂西宜都、江漢平原等5個區域只有第三至五期,豫東皖中北則有完整的第一至五期,江淮東部則只有第四至五期。……當汝潁河流域在煤山文化第四期即中期結束之後,區域內文化性質己發生轉變,新的考古學文化——二里頭文化新砦二期遺存隨之生成。此時,其他七個區域的煤山文化仍在延續,性質並未發生改變,是為煤山文化第五期,即晚期,其大體皆相當於汝潁河流域的二里頭文化新砦二期之時。……煤山文化第一至三期時,江淮東部地區分布的是何種考古學文化遺存,目前考古資料中暫未見到或無法甄列出,其情況尚不詳。……煤山文化早期遺存,即第一、二期遺存,僅見於汝潁河流域和豫東皖中北兩個地區,因此,這兩個地區直接早於煤山文化的遺存,便決定了其相對年代上限。汝潁河流域,直接早於以郝家台第一、二期為代表的煤山文化早期遺存包括登封陽城(即告成北溝)「龍山文化早期」、禹州瓦店「龍山文化早期」、吳灣早期、前後屯「龍山文化早期」、平頂山衛東區賈莊寺崗墓葬等。……筆者贊成以上遺存均可以歸入大汶口文化的意見。……但是相比於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以上遺存顯然也與之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存在部分來自西北面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因素……因此,汝潁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遺存不宜再歸入尉遲寺類型中,而單立為一個由尉遲寺類型在西進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新地方類型為宜。……有鑑於禹州前後屯遺址發表的材料較為豐富和典型,筆者認為,不妨將潁河上游地區的這類遺存名之為「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與廟底溝文化存在著文化交流,並且有部分相互共享的文化因素。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學們多將陽城即告成北溝龍山早期遺存歸入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原因所在。……煤山文化最早遺存存在的汝潁河流域和豫東皖中北兩個地區,直接早於煤文化早期的遺存分別是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和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汝潁河流域的煤山文化遺存由於過去一般被包括在王灣三期文化內,並且學者們也大抵皆認為嵩山北麓鄭洛地區王灣三期文化的年代與南麓汝潁區煤山文化的年代從始至終均是相當。因此,過去學者們對王灣三期文化年代的研究結論,即可代表對汝潁區煤山文化年代的研究結論。……綜上,可將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年代推定在大約公元前2900~2500年之間。……可推定尉遲寺的年代大約當在公元前3000~2500年之間,上限或更早。綜上,豫西晉南地區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年代約在公元前2900~2500年之間,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的年代與之相當,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的年代約在公元前3000~2500年之間。……綜合得出煤山文化早期的年代約在2500~2300年之間。……綜上,可將煤山文化中期的年代推定在大約公元前2300~2000年。……新砦二期的年代,也與二里頭一期的年代息息相關。對於二者最新的測年研究,是張雪蓮、仇士華等人將2005年以來二里頭遺址兩次測得的數據與新砦遺址數據所做的長系列總擬合,也即第三次擬合,擬合的結果是:「新砦早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870~前1790年,新砦晚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790~前1720年,二里頭第一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735~前1705年,二里頭第四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565~前1530年。由此可以得出,新砦早期的年代上限應不早於公元前1870年前後,二里頭第一期的年代上限應不早於公元前1750年。」並且,按照以上意見,二里頭文化早期(第一、二期)的年代約當公元前1750~前1610年,晚期(第三、四期)的年代約當公元前1610~前1520年。……但不得不說的是,以上年代正如趙春青先生所言「出乎預料的晚」,這也是學界的共同感受。如按前述最新測年結果,則夏商分界應劃在二里頭二、三期之間。因為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估定為公元前2070~前1600年,而這也是當前歷史學和考古學界的基本共識。測年專家也認為:「目前由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得到的武王克商年而建立的年代學體系,相對來說年代己較晚,盤庚遷殷的年代己不大可能晚於公元前1300年,所以將商的開始推定於公元前1600年再不可能有大的出入。」但從考古遺存文化面貌、重大遺蹟的變化與夏商更替事件的整合研究來看,鄒衡先生提出的鄭州商城是成湯亳都、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的系統結論,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有關專家提出的二里頭遺址與偃師商城兩大都邑的一廢一興可作為夏商王朝更替的標誌,即二里頭文化主體(一至四期早段)屬於夏代文化,偃師商城是商湯滅夏以後所建都城的認識,依然是迄今來看最為自洽合理的假說。既然「夏、商文化的分界就應該推定在二里頭文化第四期早段同偃師商城第一期Ⅰ段之間」,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早段屬於夏代,則二里頭四期早段的年代不應晚於公元前1600年。這樣,前述最新測年結果所得二里頭文化各期的年代上限都應該是嚴重偏晚的。由此反觀二里頭遺址不同時期所得測年結論,反而是1980年代初所得的「二里頭遺址的時代應不早於公元前1900年,不晚於公元前1500年」和200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所公布的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擬合後的日曆年代在公元前1880~前1521年之間的兩個結論,可能更符合實際。因而,筆認為將二里頭一期的年代上限推定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仍是最合理的結論。另外,既然最新測年結果中二里頭文化的上限年代是嚴重偏晚的,則與之息息相關的新砦二期的年代也應該是偏晚的。……以新砦二期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1900年,二里頭文化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900~1500年,即20世紀80年代的結論更為合理。既然新砦二期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1900年,則煤山文化晚期,即各區域煤山文化第五期的年代,也大致應在公元前2000~1900年之間。……在絕對年代方面,可認為煤山文化的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間,其中汝潁河流域因不存在晚期遺存而約截止於公元前2000年。若具體而論,則可認為早期的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約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約在公元前2000~1900年。……煤山文化的延續時長有大約600年之久……煤山文化早期階段,即第一、二期之時(下文將簡稱為早一期、早二期),分布區域僅限於汝潁河流域和豫東皖中北地區。這兩個地區的煤山文化遺存,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可以各自成立為一個地方類型。以典型遺址來命名,可分別稱之為郝家台類型、禹會村類型。前者主要分布於嵩山南麓汝潁河流域地區,後者主要分布於豫東皖中北地區。
    圖3.3 煤山文化早期階段的地方類型
    ……煤山文化中期階段,即第三、四期之時(下文將簡稱為中三期、中四期),分布範圍明顯擴大,不再局限於汝潁河流域和豫東皖中北兩個地區,而是向南分布至豫東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鄂西宜都、江漢平原等地區,向東越過洪澤湖和高郵湖分布至江淮東部地區。這八個地區的煤山文化遺存均存在一定的特色,因而可以分為八個地方類型,即煤山類型、王油坊類型、楊莊二期類型、亂石灘類型、西花園類型、石板巷子類型、肖家屋脊類型、南蕩類型。
    圖3.6 煤山文化中期階段的地方類型
    煤山類型,分布於汝潁河流域地區,主要承續郝家台類型發展而來。……王油坊類型,分布於豫東皖中北地區,主要承續禹會村類型發展而來。……楊莊二期類型,主要分布於豫東南地區,由煤山類型南下取代本地區此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發展而來。……亂石灘類型,主要分布於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由煤山類型越過方城隘口南下,取代本地區此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發展而來。……西花園類型,主要分布於鄂北地區,由其西北面的亂石灘類型東南下和北面的楊莊二期類型穿過桐柏——大別山脈之間的義陽三關南下,共同取代本地區此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發展而來。……石板巷子類型,主要分布於鄂西宜都地區,由煤山類型進入南陽盆地形成亂石灘類型後,後者進一步南下並取代本地區此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發展而來。……肖家屋脊類型,主要分布於江漢平原,由煤山類型進入南陽盆地形成亂石灘類型後,後者進一步南下並取代本地區此前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發展而來。……南蕩類型,主要分布於江淮東部,由王油坊類型向東南越過洪澤湖和高郵湖發展而來。……煤山文化晚期階段,即第五期之時(下文將簡稱為晚五期),分布範圍相比於中期階段時又發生了較大的變動。最明顯的變動是汝潁河流域地區的煤山文化煤山類型已為新生成的二里頭文化新砦二期遺存所取代,汝潁河流域己不再是煤山文化的分布區了。至於其他七個地區的煤山文化遺存,雖然也相應地發生了少量的變化,但對中期階段的延續是主要的,因而皆仍屬於煤山文化原中期階段的相應七個類型。並且,這七個類型在本階段的基本分布格局也未發生明顯變動,依然大體維持了原中期階段相應區域的文化態勢。……
    圖3.7 煤山文化晚期階段的地方類型
    ……綜上,以西山七組、里溝二組、灘小關四期、古城寨一期、大河村五期為代表的大河村五期類遺存,其性質應屬於秦王寨文化,年代仍未晚出仰韶晚期時代,早於以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為代表的龍山早期時代。……與大河村五期的同一時期,洛陽盆地以西的澗河流域和豫西地區,分布的則是含有尖底瓶較多而鼎的數量較少、籃紋深腹罐較多而繩紋深腹罐較少的西王村文化,以盤南村H1、廟底溝二期A群和篤忠二期為代表。……綜上,秦王寨文化大河村四期階段甚至更早時,位於豫東皖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付莊類型就己經與之發生了文化交往,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類型也通過魯西南菏澤地區與文發生了交往,秦王寨與大汶口文化雙方可互見對方的文化因素。……至秦王寨文化大河村五期階段時,大汶口文化也己轉入其總分期的晚期階段,各地區類型也隨之發生轉發,豫東皖北地區由付莊類型轉變為尉遲寺類型,汶泗流域則由大汶口類型轉變為西夏侯類型。……
    圖4.22 大河村五期階段中原與豫皖平原文化格局
    ……偃師二里頭H1與滑城早期遺存,與同處洛陽盆地的王灣二期四段、里溝二期、灘小關四期等秦王寨文化遺存不僅性質明顯有別,而且年代也當晚於後者。後者仍屬仰韶晚期時代,前者才是洛陽盆地真正的龍山早期遺存,並且實際上還可直接歸入廟底溝二期文化。……至於洛陽盒地是否存在廟底溝二期文化中晚期遺存,雖然目前尚未發現,但筆者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距離該文化核心分布區陝晉豫鄰境地區更遠的位於嵩山南麓的登封陽城所出釜形斝H29:8三足檔部甚寬,明顯屬於來自廟底溝二期文化晚期的形態,因此處於陝晉豫鄰境地區與嵩山南麓之間的洛陽盆地,此時自當延續其稍早時的文化格局而仍屬於廟底溝二期文化才最為合理。……大河村五期階段,中原地區的秦王寨文化即己經受到了來自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早期和西夏侯類型早期的強烈影響……中原地區的文化性質還尚未發生改變,仍屬於秦王寨文化。至本階段,中原地區受到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晚期和西夏侯類型晚期的影響更甚於之前。嵩山南麓潁河上游地區,在主要受到尉遲寺類型晚期並應該同時受到西夏侯類型晚期持續西進的影響下,本地區原來以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為代表的秦王寨文化遭到徹底取代,而形成一個新的大汶口文化地方類型,即前後屯類型。……
    圖4.35 龍山早期階段中原與豫皖平原文化格局
    ……在以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為代表的仰韶晚期最晚階段,即大致相當於大汶口文化晚期8、9段之時,中原地區此時的王灣二期四段、里溝二期、灘小關四期、西山七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遺存,文化面貌仍屬於秦王寨文化。但同時該文化中位於嵩山以東以南的區域已經受到了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和西夏侯類型早期的強烈影響。而至龍山早期階段,即大致相當於大汶口文化晚期10、11段之時,中原地區受到大汶口文化前述這兩個類型晚期的影響更加強烈,並且以尉遲寺類型的影響更甚。在大汶口文化的這一波西進高潮下,汝潁地區的秦王寨文化傳統為之終結,被新形成的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所取代,而原屬西王村文化的豫西晉南地區則生成了廟底溝二期文化,並且該文化在形成之際迅速向東南擴張占領了原也屬於秦王寨文化的洛陽盆地。……煤山文化早期的兩個地方類型禹會村類型和郝家台類型,其形成分別與龍山早期時的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晚期和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遺存有莫大的關係。禹會村類型主要直接繼承自豫東皖中北的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而郝家台類型則主要繼承自汝潁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並且實際上大汶口文化前後屯類型也與尉遲寺類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主要是由尉遲寺類型的西進而形成,因此郝家台類型的形成可以說也與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間接相關。……關中地區在龍山早期時,分布的是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主要遺址包括華陰橫陣、華縣泉護村、藍田新街、武功滸西莊、趙家來、扶風案板等。至龍山中晚期時,關中地區分布的考古學遺存是主要繼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發展而來的客省莊文化。……豫北冀南地區相當於龍山早期階段的遺有,過去一般認為以輝縣孟莊「龍山早期」為代表……實際包含三類不同年代、性質的遺物,分別為仰韶晚期的大司空文化、龍山早期文化歸屬暫不明確的遺存、龍山晚期後崗二期文化。第一類,仰韶晚期階段,屬大司空文化最晚階段遺存。……第二,龍山早期遺存。……本地區龍山早期文化面貌還尚不清晰,文化性質歸屬方面,是歸入廟底溝二期文化還是獨立為一支新的考古學文化,目前都還暫難以展開討論。第三,龍山晚期階段,屬於後崗二期文化。……至相當於中原地區的龍山中期,即煤山文化早期階段時,海岱地區的考古學遺存己經由大汶口文化轉變為龍山文化早期遺存。……環太湖地區也己由良渚文化轉變為錢山漾文化。……錢山漾文化遺存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文化因素來源,試分析如下。第一,承自本地良渚文化最晚階段的因素。……第二,來自豫東皖中北地區煤山文化禹會村類型的因素。……第三,來自山東龍山文化的因素。……環巢湖地區龍山早期時代遺存當主要由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文化因素與良渚文化因素共同組成,但因目前材料過少,不同來源文化因素的占比與總的文化性質歸屬皆還暫時無法詳細討論。……龍山中期時,除錢山漾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外,煤山文化禹會村類型對環巢湖地區也施加了極大的影響。……煤山文化禹會村類型有較多的文化因素傳播至環巢湖地區和寧鎮地區,分別形成以古埂上層和浦口牛頭崗為代表的遺存,並進一步影響到環太湖地區的錢山漾文化……環太湖地區年代相當於中原地區龍山晚期的遺存是廣富林文化……綜上,在廣富林文化中,A群和B群器類皆來自煤山文化王油坊類型和南蕩類型,A、B兩群的占比之和要高於C群,說明廣富林文化主要由王油坊類型經過南蕩類型中轉進一步南下而來。……龍山晚期,煤山文化中期遺存向南推進到江漢平原取代了石家河文化,形成了煤山文化肖家屋脊類型。
    圖5.50 煤山文化中期與周邊地區文化關係動態示意圖
    ……煤山文化西花園類型對鄂東地區的蟹子地類型遺存施加了一定的影響,而肖家屋脊類型的主要文化輸出對象則是長江以南澧陽平原的孫家崗類型遺存,並直接推動了後者的形成。最後,煤山文化石板巷子類型的因素:既一方面溯長江西上峽江東段,促成了白廟文化的形成,並繼續深入峽江西段和渝東地區,對中壩文化形成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則沿清江溯流西上,是香爐石類型遺存的重要文化因素來源。……煤山文化晚期階段,即第五期時(下文將簡稱晚五期),也即與二里頭文化新砦二期相當的年代,煤山文化的分布範圍明顯又發生了較大的變動。最明顯的變動就是汝潁地區的煤山文化煤山類型己為新生成的二里頭文化新砦二期階段遺存所取代,汝潁地區的己不再是煤山文化的分布區了。至於煤山文化中期階段的其他七個地區,分布格局則基本未發生變化。……後崗二期文化則在煤山文化王油坊類型和山東龍山文化的擠壓下,裏挾後兩者的大量文化因素,不斷北上,促使冀中及京津唐地區形成雪山二期文化。……
    圖5.58 煤山文化晚期與周邊地區文化關係動態示意圖
    ……汝潁地區的煤山文化煤山類型,只延續到煤山文化總分期的第四期,至第五期時,則己轉變為新砦二期二里頭文化。………綜此,可認為新砦第二期遺存,主要是在繼承較多煤山文化煤山類型因素,吸收部分煤山文化王油坊類型和少量後崗二期文化的因素,並改造和融合以上因素以創造出大量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才出現和生成的。……在煤山文化王油坊類型和後崗二期文化中並不處於核心地位的子口瓮、堆紋瓮、折沿圈足盆、平底盆、折壁器蓋等因素的流入下。環嵩山地區引發了一場文化的重組。在外來因素的加入和外來因素所誘發的自創新因素不斷出現的雙重影響下,煤山文化煤山類型的舊有文化因素改變固有演變路徑而融入到新文化中,成為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新文化率先形成於靠近豫東皖北和豫北冀南的嵩山東麓地區,即二里頭文化新砦類型。…………禹、啟及至太康失國前的遺存應包括在煤山文化煤山類型中,約早於公元前2000年;新砦二期是夷羿代夏至少康復國之間的夏文化遺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000年~1900年;二里頭一至四期或四期早段,是少康復國後至商滅夏前的夏文化遺存,年代約在公元前1900~1600年。這應該來說,不失為在目前資料情況下一種較為合理的推測吧。……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間,其中早期約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約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約在公元前2000~1900年。……早期階段可分為郝家台、禹會村兩個類型;中期階段分布範圍向南和向東急劇拓展,可分為煤山、楊莊二期、亂石灘、石板巷子、西花園、肖家屋脊、王油坊、南蕩等八個類型;晚期階段除汝潁區的煤山類型己轉變為新砦二期階段二里頭文化之外,其餘七個區域類型則大體保持原有的文化格局。……
  170.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崔銀秋、方燕明、寧超、李添嬌《河南禹州瓦店遺址龍山時期古代居民DNA分析》:「通過分子遺傳學方法對黃河流域龍山文化晚期的禹州瓦店人群進行的全基因組的測定和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單親遺傳標記的單倍型類群的分布還是全基因組的PCA以及f3分析都表明古代瓦店人群在遺傳上與現代漢族遺傳距離最近,因此我們推測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己經形成了現代漢族遺傳結構的早期框架,在以後的民族形成過程中,中原群體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外來的基因對漢族遺傳結構沒有造成根本的改變。」
  171.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龐小霞《試論新砦文化》……新砦遺址中第一期遺存為王灣三期文化,第三期遺存為二里頭文化,這兩種文化均很早己發現,只有新砦期遺存屬於首次在該遺址發現,而且遺存豐富。……從總體特徵來看,王灣三期文化晚期晚段與新砦文化一期相近……從共有的器物演變看二者之間又具有連續性,新砦文化主要來源於王灣三期文化。……新砦文化二期與二里頭文化一期相比從整體來看相接近……新砦文化二期的相對年代早於二里頭一期,同時二者在文化發展上又有連續性。二里頭文化主要來源於新砦文化,這可以通過陶器的演變看出。……通過對新砦文化一、二期與王灣三期文化晚期晚段及二里頭文化一期的比較,可看出王灣三期文化、新砦文化、二里頭一期文化三者前後銜接,一脈相承,三者在年代上己不存在缺環。……新砦遺址發現過銅刀殘片、銅容器殘片及銅顆粒。……依據地理單元、文化特徵的不同,可將新砦文化暫分為以下兩個中心分布區。
    ⒈潁汝區
    主要分布於潁河、北汝河的上游,區內主要支水系還有雙洎河、沙河等。……以今天的行政區劃來論,中心區主要包括新密、登封、新鄭、禹州、汝州五個縣級市轄區。……據目前的材料,新砦文化的東界大致在京廣鐵路附近,北不過黃河,西邊不到洛陽,南界應在郾城、葉縣、魯山一線,目前最南的一處遺址是郾城郝家台。此外,潁汝中下游地區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地區。潁河下游的駐馬店楊莊遺址一期文化遺存主體因素為石家河文化,二期遺存雖繼承了當地石家河文化的若干因素,但主體文化因素來自伊洛平原和嵩山周圍的王灣三期文化,但明顯比伊洛地區滯後。由於新砦文化直接來源於王灣三期文化,並發展為二里頭文化,根據駐馬店楊莊遺址的材料及信陽地區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因素,推測潁河下游地區應是新砦文化分布的次中心區,當然這有待今後材料的進一步豐富。
    ⒉伊洛下游區及鄭州市區
    該區內包含的新砦文化遺址主要是鞏義花地嘴、偃師灰嘴、滎陽豎河、鄭州牛寨、鄭州北二七路等遺址。行政區劃上包括今天的偃師以東,鞏義、滎陽、鄭州等市區。……
    ……據目前的材料可將新砦文化劃分為兩個類型,即潁汝區以新砦遺址為代表的新砦類型和伊洛區以花地嘴遺址為代表的花地嘴類型。……新砦期這類遺存可獨立為一個新的文化——新砦文化。新砦文化以新砦遺址為代表分為新砦文化一期、二期,其一期晚於王灣三期文化晚期晚段,二期早於二里頭文化一期。新砦文化的相對年代介於王灣三期文化與二里頭文化之間,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050——前1900年。新砦文化的主要分布範圍是豫西地區的東部,具體有兩個中心分布區,分別是伊洛下游區及潁汝上游區。此外潁汝下游區今後在探討新砦文化的分布範圍時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地區。依據目前的材料新砦文化暫時劃分為兩個類型,即潁汝區以新砦遺址為代表的新砦類型和伊洛區以花地嘴遺址為代表的花地嘴類型。……
  172. 172.0 172.1 高江濤《洛陽盆地與晉南早期交通道路之「軹關陘道」》「軹關陘道」是洛陽盆地北渡黃河,經軹關陘,翻太行山而至晉南的一條重要通道。道路沿線聚落形態的時空分布特點反映此道可能在早至史前時期即已存在。軹關陘道相對於虞坂巔軨道、中條浢津道而言,道路比較長且需穿行叢山,道路各段有著不同的控制點或要衝地帶。……故軹關陘道由西向東大體由汾涑流域的絳縣小盆地東南部冷口入山,經橫嶺關進入垣曲小盆地,東南行皋落,再經今長直、華峰、英言、蒲掌、邵原、王屋,過軹關至濟源,南下孟津過河,即入洛陽盆地。……依據對考古學文化遺址的區域調查材料並結合重點遺址考古發掘資料,我們發現從廟底溝文化到二里頭文化時期聚落點有著沿道路分布的跡象,很可能反映了道路本身的存在。
    圖一 軹關陘道沿線先秦時期的遺址分布示意圖
    ……從目前材料看,濟源與晉南之間以山地為主,間有河流與小型河谷或盆地,而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遺址的聚落分布除了聚落集群分布的特點外,還呈現出明顯的條帶線狀,這一點比平原和大型盆地表現得更為明顯。整體而言,從仰韶文化到二里頭文化時期至少有50處遺址沿本文所言道路分布,包含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晚期、廟底溝二期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等不同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以仰韶文化中期的廟底溝文化、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的聚落為主。濟源市以西承留—王屋—邵原一線遺址較少,主要是早年考古工作不足的原因,文物普查資料顯示這一線還是有零星遺址分布的。大量聚落遺址的存在和空間分布特點反映的正是軹關陘道早在史前時期即已存在。從具體的聚落分布形態看。第一,仰韶文化時期的聚落址至少有19處,基本上分散在道路的各段。龍山時期的聚落址至少有27處,遺址數量最多,沿道路分布的特點很明顯。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遺址至少9處,零星散布在道路兩側,但基本能勾聯起來。第二,在道路的各段存在著聚落群密集分布的狀態。道路至黃河北岸坡頭鎮一帶密集分布至少3處聚落,即連地、留莊、栗樹溝;道路北上西行的軹城、濟源西南一帶又密集分布有7處聚落;垣曲古城鎮以北山前地帶密集分布有大量聚落;垣曲縣東南皋落鄉一帶密集分布多處聚落;道路一出中條山山口所在的冷口鄉一帶密集分布至少有5處聚落。以上這些聚落分布相對密集的地帶,基本上不同時期的聚落點都有存在,顯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很可能反映出當時道路不同地段的交通控制點。第三,期間道路雖不宜僵化地認為就是一條完整通暢的道路,但道路是可以斷斷續續地溝通連接在一起的,而且有的地方還可能存在岔路或支線,最為明顯的就是從垣曲東南而下流入黃河的亳清河兩岸密集分布的聚落點聯結起來顯然是一條道路,也不排除從亳清河入黃河處渡河再東行進入洛陽盆地的可能性,作為商代重要軍事城堡的垣曲商城恰就位於此處。……軹關陘道作為軍事要道的作用非常明顯,晉國軍事行軍進入其「南陽之地」繼而進入洛陽盆地是很明確的,其他較早時期如夏商也可能同樣作為軍事要道。同時,該道路也應該是一條「資源運輸」通道。……學者們早已指出洛陽盆地的二里頭文化越過黃河向西北擴張進入垣曲盆地,就是為了控制製造銅器所必需的銅、錫、鉛等礦產資源。到達亳清河下游空間開闊的古城南關等遺址建成其中心聚落,溯河而上就是屬於亳清河上游的銅礦峪、篦子溝、胡家峪等銅礦點。換言之,這些銅礦資源也可沿亳清河而下,經古城聚落中心,過河輸送至洛陽盆地。至商代早期的二里崗時期,商人征服夏人及其領土,直接在二里頭文化聚落中心之上,精心布局了垣曲商城這一軍事城堡,控制晉南中條山銅礦等資源仍然是其重要目的。
    圖三 晉南與洛陽盆地之間的三條主要道路示意圖
    ……總之,晉南地區與洛陽盆地作為中原地區兩處考古學文化積澱深厚的地理單元,其間的文化互動交流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就至少存在有中條浢津道、虞坂巔軨道、軹關陘道三條主要的交流道路。地理位置重要之處都是作為道路的控制點或樞紐,一般也是聚落中心點和軍事要點。道路除了先民日常通行外,還是鹽、銅等重要自然資源的運輸通道,也是重要軍事要道。三條主要道路猶如動脈,對於兩區域的文明演進、社會發展、交流融合起到至關重要地推動作用。
  173. 173.0 173.1 高江濤《洛陽盆地與晉南早期交通道路之「虞坂巔軨道」》虞坂巔軨道是汾涑流域的運城盆地翻越中條山到達黃河渡口的一條重要道路,經此路再渡河東行即可進入洛陽盆地。該路正是晉國「假虞滅虢」所借之道,實際上這一道路極有可能在史前時期就已存在,夏、商時期仍為通途。……我們在梳理相關文獻資料與考古材料時,發現二者之間至少存在著三條很可能早至史前時期既已開通的道路,據其要點可分別稱之為「中條浢津道」、「虞坂巔軨道」和「軹關陘道」。汾涑流域的運城盆地翻越中條山到達黃河渡口,繼而渡河東行進入洛陽盆地的古代道路除了筆者曾撰文談到的中條浢津道外,還有一條更為重要的通道,歷史文獻中亦有記載。這條道路上因其中的兩段「虞坂」與「巔軨」相對難行而著名,被學者們稱之為虞坂巔軨道。……由北至南,翻越中條山,大體依次為東郭鎮磨河村山底—虞坂—虞城—巔軨—聖人澗—茅津渡一線,整體上與今國道209基本相合,略有細微差別。……本文所言虞坂巔軨道在地理位置上主要屬於今天的運城平陸縣域以及鹽湖區與夏縣交界地帶,從這一地區的考古資料看,從廟底溝文化到二里頭文化的遺址較為密集地呈條帶狀分布在本文所言虞坂巔軨道兩側,目前來看至少有17處之多,沿路分布的特點十分明顯。
    表一 虞坂巔軨道史前遺址表
    從具體的考古資料看,該區域的聚落形態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明顯地呈狹長條帶狀密集延綿分布,而分布位置恰恰正是虞坂巔軨道所在。第二,聚落址包含多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有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以及二里頭文化等多個延續不斷的時期。也就是說上述每個考古學文化時期都沿道路分布。第三,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聚落至少有4處,即盤南、鄭溝、前柳樹凹、王溝等。這4處遺址雖然數量有限,卻也基本沿道路分布,一處在黃河岸邊,其餘卻集中於「巔軨」附近。聚落繁盛較多的時期是龍山文化時期與二里頭文化時期。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的遺址達8處,二里頭文化遺址至少6處。8處龍山時代聚落沿道路一線分散,明顯控制整條道路,且控制各要點,如黃河岸邊、「虞原」、「虞坂」以及北麓山底磨河,而磨河一帶是潞鹽外運的始點之一。第四,所言道路一線及周邊存在兩處聚落集中聚合區。一個是鹽池東部與夏縣交界的裴介、廟前一帶,屬於中條山北麓山前一帶,很小的範圍內密集且集中分布有至少7處史前遺址,即中吳、史家、堡爾、裴介、南衛、師村和轅村等,可見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虞坂巔軨道自南而北翻越中條山首先面對的即是這一地區,顯然對這一地區的控制也就意味著控制了這條道路的北出入口地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地區顯然又是繼續北上由運城盆地東部進入臨汾盆地的前端甚至中轉地帶。另一個是中條山張店鎮所在的「虞原」,這一地帶地形地貌非常特殊,本是橫亙東西的中條山山頂,卻形成了一處地域較為廣闊的平坦之地,以致虞國在此建都。虞原範圍內至少有7處遺址集中分布,雖屬不同時期,恰恰說明每一個時期都被認為是重要之地。從地理位置看,虞原所在既處於道路中段,又居高臨下,且有相對廣闊的空間,明顯是該道路絕佳的控制中心。
    圖一 虞坂巔軨道兩側廟底溝文化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遺址分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廟底溝文化始,這條道路的南段近黃河北岸就有聚落存在,如王崖與盤南遺址,其中盤南遺址還歷時多個不同時期,這很可能與史前時期這條道路南下北上的黃河渡口密切相關。可見,虞坂巔軨道很可能在廟底溝文化時期就已開通使用,成為由運城盆地東南部翻越中條山,繼而過河,西行進入洛陽盆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尤其龍山文化時代和二里頭文化時代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文化的互動交流甚至強勢文化的擴張中起著強烈的「動脈」作用。……實際上虞原所在更早時期已是該道路的控制中心。二里頭文化時期處於虞原的至少有晴嵐和棗園兩處遺址,值得注意的是晴嵐遺址是整條道路之上所有二里頭文化時期遺址中規模最大的,面積達7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該道路沿線上規模最大的二里頭文化聚落是在虞原上。龍山文化時期處於虞原的遺址也至少有古城和老城兩處,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的老城遺址屬於通道上這一時期規模最大的,仍然是在虞原上。另外,從廟底溝文化到二里頭文化時期,虞原之上各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均有分布,未見有中斷,且不止一處。可見,虞原顯然也應是周之前這條道路上的中心所在,自然也是道路的控制中心,尤其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時期表現得最為明顯。……
  174. 174.0 174.1 高江濤《洛陽盆地與晉南早期交通道路之「中條浢津」道》……晉南地區主要有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兩個地理環境優越區域,各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均有分布。運城盆地向南經中條山和黃河才能到達洛陽盆地以西,交通歷史上就形成了既要翻中條山又要渡大河的雙重阻隔。盆地南緣芮城一帶穿越中條山溝壑支流間有很多小道,歷史上重要的如「直岔嶺鹽道」即是其中相對較好的道路之一。今芮城和運城盆地之間的主要交通線——解陌公路(運城解州—芮城陌南鎮)是在古代「直岔嶺鹽道」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翻過中條山,進入了基本呈南北向的溝谷,再向南近途即可達到古代著名的黃河渡口之一浢津渡。過河即可進入洛陽盆地以西地區。筆者暫稱這一重要的通道為中條浢津道。浢津渡,又名郖津或竇津渡,是中條山南麓南下黃河岸邊的重要古渡口。……本文所言中條浢津道在地理位置上基本屬於今天的運城芮城縣域,從芮城地區的考古資料看,至少從仰韶文化時期在中條山兩側的黃土台塬及河旁台地上就出現了較多的聚落,而且出現了一些相對集中的聚落群。更為重要的是,從聚落空間布局的形態看,存在著個別相對集中的條帶狀分布特徵的聚落群。一般而言,史前聚落多是沿大河眾多不同層級的支流分布,宏觀聚落形態上多呈條帶狀聚落分布,年代越早越明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空間和可控地域才不斷擴大。值得注意的是,中條山而下沒有較大的河流,多是季節性的小支流或溪澗,聚落在小支流旁的塬地分布外,上文提及的個別相對集中的條帶狀的聚落群大體上正是沿本文所言中條浢津道分布,存在著沿路布局的特點。換言之,這種聚落的空間形態很可能反映了這條道路的實際存在。從現有考古材料看,中條浢津道周邊仰韶文化至二里頭文化時期大體分布有17處聚落址。這17處史前時期的聚落分布相對密集,呈現沿中條浢津道聚合之態。……需要強調的是,上述無論所言哪一個時期,清涼寺墓地所在的寺里-坡頭遺址從廟底溝文化甚至更早的棗園文化晚期一直到二里頭文化時期都連續存在。而且遺址規模宏大,達209萬平方米,是整個區域內面積最大的聚落,加之重要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區域的中心聚落,很有可能也是本文所言中條浢津道的控制點。……清涼寺墓地目前保存的範圍南北最長處約100米,東西寬約30~90米,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2003到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累計發現墓葬355座,是近年來中原地區發掘面積較大的史前墓地。根據墓葬之間的打破關係,墓地可分四期,其中第一期年代偏早,數量也很少,不能做相關分析,二至四期是我們考察的重點。墓地第一期年代相當於棗園文化中晚期或更晚。第二至四期的絕對年代數據集中在公元前2300—前1900年,其中二期集中在公元前2200—前2100年;三、四期測年數據集中在公元前2050—前1900年。……清涼寺聚落延續時間長,經歷數個考古學文化。墓葬第一期應為棗園文化中晚期或更晚,遺址的調查材料也發現了棗園文化晚期的地層、灰坑和瓮棺葬。廟底溝文化時期也有豐富的遺存,仰韶文化晚期以及西王村Ⅲ期遺存也有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時遺存更加豐富,龍山時期遺存最豐富,甚至還見有夏時期、東周時期遺存。可見,該聚落延續時間至少兩千多年,而且連續延綿,沒有斷環。換言之,古人竟然連續選擇這一不利灌溉、水土易流失、不利農耕的大山南麓丘陵大緩坡地帶居住生活兩千多年,十分罕見。除了推測其有著特殊而又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作用,很難有其它合理解釋。清涼寺遺址所在的芮城縣境內除黃河幹流從縣西、南流過外,尚有東西基本平行南北流向的安家澗、孫家澗、葡萄河、恭水澗等14條澗水(季節性河流),它們均發源於北部的中條山,向南注入黃河。在歷史上曾有沙窩渡、南窯渡、大禹渡、太安渡、禮教渡、永樂渡、曉理渡、風陵渡等8個主要渡口。位於遺址西側的恭水澗,俗稱朱呂溝,古名浢水,本文所言浢津渡應與此水有關。整體來看,遺址正好在中條山南麓要衝地帶,北上3公里即進入中條山區,南行不遠即進入陌南鎮,而後向南直通浢津渡。可見,清涼寺聚落位於居高臨下山前要衝地帶,又處於筆者所言進出中條山的中條浢津道之上,加之聚落歷時長、規模巨大,故我們推測它應該是這個道路上的關鍵點,很可能就是道路控制點。……從考古材料看,我們注意到自商王朝開始建立,商文化就向四周擴展,而最先進入的正是處於其西方的晉南地區,在早商文化第一期晚段就開始控制該地區,形成早商文化東下馮類型,其它如向北、南及東南、東方的先後擴張都晚於此。而且東下馮類型與典型商文化中心的二里崗類型共性最強,關係最近。……總之,晉南運城盆地與洛陽盆地以西地區今三門峽之間至少存在著一條南北向最便捷古道——中條浢津道,這條古道至少在史前時期的廟底溝文化以來就已存在,並逐漸發展成繁盛之態。而鹽道很可能是其史前時期重要的功用之一。……
  175. 175.0 175.1 《左傳·昭公四年》夏。諸侯如楚,魯、衞、曹、邾不會,曹邾辭以難,公辭以時祭,衞侯辭以疾,鄭伯先待於申。六月丙午,楚子合諸侯於申,椒舉言於楚子曰:「臣聞諸侯無歸,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否,在此會也。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蒐、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鄭公孫僑,在諸侯之良也,君其選焉。」王曰:「吾用齊桓。」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左師曰:「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產曰:「小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君子謂合左師善守先代,子產善相小國。王使椒舉侍於後以規過,卒事不規,王問其故,對曰:「禮,吾未見者有六焉,又何以規?」宋大子佐後至,王田於武城,久而弗見,椒舉請辭焉,王使往曰:「屬有宗祧之事於武城,寡君將墮幣焉。」敢謝後見。徐子吳出也,以為貳焉,故執諸申。楚子示諸侯侈,椒舉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周幽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諸侯汏也,諸侯所由棄命也。今君以汏,無乃不濟乎?」王弗聽。子產見左師曰:「吾不患楚矣,汏而愎諫,不過十年。」左師曰:「然,不十年侈,其惡不遠。遠惡而後棄,善亦如之,德遠而後興。」
  176. 《史記·卷二·夏本紀》引《集解》馬融曰:「甘,有扈氏南郊地名。」《索隱》:「夏啟所伐,鄠南有甘亭。」
  177.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史記·卷二·夏本紀》引《括地誌》云:「故鉏城在滑州韋城縣東十里。晉地記雲河南有窮谷,蓋本有窮氏所遷也。」《括地誌》云:「商丘,今宋州也。斟灌故城在青州壽光縣東五十四里。 斟尋故城,今青州北海縣是也。故過鄉亭在萊州掖縣西北二十里,本過國地。故鬲城在洛州密縣界。杜預雲國名,今平原鬲縣也。」戈在宋鄭之閒也。寒國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也,伯明其君也。臣瓚雲斟尋在河南,蓋後遷北海也。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尚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為近洛也。又吳起對魏武侯曰「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又《周書度邑篇》雲武王問太公「吾將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括地誌》云:「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陽翟縣又是禹所封,為夏伯。」
  178. 178.0 178.1 178.2 探秘華夏之光——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179. 古本《竹書紀年》:「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
  180. 《尚書·夏書·胤征》
  181. 181.0 181.1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帝相之妃後緡方娠《集解》賈逵曰:「緡,有仍之姓也。」杜預曰:「娠,懷身也。」,逃於有仍《集解》賈逵曰:「有仍,國名,後緡之家。」《索隱》未知其國所在。春秋經桓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來聘」,穀梁經傳並作「任叔」。仍、任聲相近,或是一地,猶甫呂、虢郭之類。案:地理志東平有任縣,蓋古仍國。而生少康。《集解》服虔曰:「後緡遺腹子。」
  182. 182.0 182.1 《後漢書·西羌傳》昔夏后氏太康失國,四夷背叛,及後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後來賓。至於後泄,始加爵命,由是服從。後桀之亂,畎夷入居邠、岐之間,成湯既興,伐而攘之。及殷室中衰,諸夷皆叛。至於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詩曰:「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及武乙暴虐,犬戎寇邊,周古公踰梁山而避於岐下。
  183.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問孔子曰:「羿善多射,奡盪舟集解孔安國曰:「羿,有窮之君,篡夏後位,其徒寒浞殺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陸地行舟,為夏後少康所殺。」俱不得其死然……」
  184. 184.0 184.1 184.2 184.3 《左傳·哀公元年》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食巳,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
  185. 《後漢書·地理志·郡國二·梁國》睢陽本宋國閼伯墟。有盧門亭、有魚門、有陽梁聚。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綸城,少康邑。
  186.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重耳為晉文公,趙衰為原大夫,居原,任國政索隱系本云:「成季徙原。」宋忠云:「今雁門原平縣也。」正義括地誌云:「原平故城,漢原平縣也,在代州崞縣南三十五里。」崞音郭。按:宋忠說非也。括地誌云:「故原城在懷州濟原縣西北二里。左傳雲襄王以原賜晉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趙衰為原大夫,即此也。原本周畿內邑也。」。文公所以反國及霸,多趙衰計策,語在晉事中。
  187. 187.0 187.1 楊貴金、齊文舉《關於原城的新發現及研究》……我們推斷,廟街遺址中主要的龍山晚期文化堆積是夏代早期的原邑,帝少康、帝杼居「原」的國都應在西關汽車站一帶。所以,我們把帝少康、帝杼居「原」的都城定為西關汽車站——廟街遺址。……二里頭文化沁西類型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從孟津渡口越過黃河向北發展的第一站,在這裡與沁河東岸的先商部族毗鄰交錯存在,並擇優吸收其文化內涵,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點的文化類型。並不間斷向北發展,通過濟源西北的軹關陘達垣曲一帶,最後前進到晉南地區,形成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
  188. 秦超超、曹峻《試論夏商時期原始瓷的運輸路線》
  189. 古本《竹書紀年·夏紀》
  190.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191. 《墨子·卷九·非命上》……子墨子曰:「古者湯封於亳,絕長繼短,方地百里,與其百姓兼相愛,交相利,移則分,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諸侯與之,百姓親之,賢士歸之,未歿其世而王天下,政諸侯。昔者文王封於岐周,絕長繼短,方地百里,與其百姓兼相愛、交相利則,是以近者安其政,遠者歸其德。聞文王者,皆起而趨之;罷不肖、股肱不利者,處而願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則吾利,豈不亦猶文王之民也哉!』是以天鬼富之,諸侯與之,百姓親之,賢士歸之。未歿其世而王天下,政諸侯。鄉者言曰:『義人在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萬民被其大利。』吾用此知之。」……
  192. 192.0 192.1 《墨子·卷八·明鬼下》……故鬼神之明,不可為幽閒廣澤、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罰,不可為富貴眾強、勇力強武、堅甲利兵,鬼神之罰必勝之。若以為不然,昔者夏王桀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上詬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萬民,祥上帝伐元山帝行,故於此乎天乃使湯至明罰焉。湯以車九兩,鳥陣雁行,湯乘大讚,犯遂夏眾,入之郊逐,王乎禽推哆、大戲。故昔夏王桀,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戲,生列兕虎,指畫殺人。人民之眾兆億,侯盈厥澤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誅。此吾所謂鬼神之罰,不可為富貴眾強、勇力強武、堅甲利兵者此也。且不惟此為然,昔者殷王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上詬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萬民,播棄黎老,賊誅孩子,楚毒無罪,刳剔孕婦,庶舊鰥寡,號咷無告也。故於此乎天乃使武王至明罰焉。武王以擇車百兩,虎賁之卒四百人,先庶國節窺戎,與殷人戰乎牧之野。王乎禽費中、惡來,眾畔百走,武王逐奔入宮,萬年梓株折紂而系之赤環,載之白旗,以為天下諸侯僇。故昔者殷王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費中、惡來、崇侯虎,指寡殺人。人民之眾兆億,侯盈厥澤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誅。此吾所謂鬼神之罰,不可為富貴眾強、勇力強武、堅甲利兵者,此也。且禽艾之道之曰:「得璣無小,滅宗無大。」則此言鬼神之所賞,無小必賞之;鬼神之所罰,無大必罰之。……
  193. 李鋒《商湯南亳問題的再認識》
  194. 《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
  195. 《墨子·卷十二·貴義》
  196.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赤鵠之集湯之屋》曰古有赤鵠集於湯之屋,湯射之獲之,乃命小臣曰:「脂羹之,我其享之。」湯往■。小臣既羹之,湯後妻紝巟謂小臣曰:「嘗我於爾羹。」小臣弗敢嘗,曰:「後其殺我。」紝巟謂小臣曰:「爾不我嘗,吾不亦殺爾?」小臣自堂下授紝巟羹。紝巟受小臣而嘗之,乃昭然,四荒之外,無不見也;小臣受其餘而嘗之,亦昭然,四海之外,無不見也。
    湯返廷,小臣饋。湯怒曰:「孰盜吾羹?」小臣懼,乃逃於夏。湯乃■之,小臣乃眛而寢於路,視而不能言。眾烏將食之,巫烏曰:「是小臣也,不可食也。夏後有疾,將撫楚,於食其祭。」眾烏乃訊巫烏曰:「夏後之疾如何?」巫烏乃曰:「帝命二黃蛇與二白兔居後之寢室之棟,其下餘後疾,是使後疾疾而不知人。帝命后土為二陵屯,共居後之牀下,其上刺後之體,是使後之身痾瘧,不可極於席。」眾烏乃往。巫烏乃度小臣之喉胃,小臣乃起而行,至於夏後。
    夏後曰:「爾惟誰?」小臣曰:「我天巫。」夏後乃訊小臣曰:「如爾天巫,而知朕疾?」小臣曰:「我知之。」夏後曰:「朕疾如何?」小臣曰:「帝命二黃蛇與二白兔,居後之寢室之棟,其下舍後疾,是使後棼棼眩眩而不知人。帝命后土為二陵屯,共居後之牀下,其上刺後之身,是使後昏亂憨心。後如徹屋,殺黃蛇與白兔,發地斬陵,後疾其瘳。」
    夏後乃從小臣之言,徹屋,殺二黃蛇與一白兔;乃發地,有二陵屯,乃斬之。其一白兔不得,是始為陴丁諸屋,以御白兔。
  197.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伊誥》惟尹旣及湯咸有一德,尹念天之敗西邑夏,曰:「夏自絕其有民,亦惟厥眾,非民亡與守邑,厥闢作怨於民,民復之用離心,我捷滅夏,今後曷不監?」摯告湯曰:「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湯曰:「嗚呼,吾何祚於民,俾我眾勿違朕言?」摯曰:「後其賚之,其有夏之金玉實邑,舍之吉言。」乃致眾於亳中邑。
  198. 《鬼谷子·忤合》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湯。
  199. 《呂氏春秋·仲秋紀·簡選》……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賢良,順民所喜,遠近歸之,故王天下。武王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紂為禽。顯賢者之位,進殷之遺老,而問民之所欲,行賞及禽獸,行罰不辟天子,親殷如周,視人如己,天下美其德,萬民說其義,故立為天子。……
  200. 200.0 200.1 200.2 200.3 張雪蓮、仇士華、蔡蓮珍、薄官成、王金霞、鍾建《新砦—二里頭—二里岡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與完善》……1983年10月,碳十四測年專家仇士華、蔡蓮珍等……經過分析估計推論出:二里頭文化一到四期年代為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斷代工程數據給出了二里頭文化第一到四期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880~前1520年。……二里岡下層一期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580~前1480年,二里岡下層第二期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485~前1415年。二里岡上層第一期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429~前1392年,二里岡上層第二期的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400~前1210年。…………2000年在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簡本》基本完成後,課題組去河南採樣,又去增加了具有直接地層疊壓關係的系列樣品,通過對其高精度測年並進行數據的曲線擬合,得到二里岡下層第一期的年代為公元前1509~前1465年。……將新砦遺址測得的年代數據與二里頭遺址測得的年代數據共同擬合(其中也包括二里頭文化第五期,考古學上認為是二里岡期。該數據為斷代工程進行時測得,《簡本》上二里頭的擬合結果中也應用了這些數據,但《簡本》數據表中未將此數據列出)……
    表一一 新砦、二里頭第一至五期的擬合結果
    新砦早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870~前1790年,新砦晚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790~前1720年,二里頭第一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735~前1705年,二里頭第四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565~前1530年。……
  201. 201.00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201.05 201.06 201.07 201.08 201.09 201.10 201.11 201.12 201.13 201.14 201.15 201.16 201.17 201.18 201.19 201.20 201.21 201.22 201.23 201.24 201.25 201.26 201.27 201.28 201.29 201.30 201.31 201.32 201.33 201.34 201.35 今本《竹書紀年·卷上》
  202. 202.0 202.1 202.2 202.3 《路史·後紀》帝杼能帥禹者,故夏氏報焉,二十有七嵗陟,子槐立。……帝厪,一曰頓,立二十嵗而陟。……帝臯,是為簡臯,十有一嵗陟,葬於殽,所謂南陵。子敬發立,一曰惠,是為後敬,其始即繼諸夷式賔獻其樂舞,於是思禹之功庸意於治,十有二嵗陟。
  203. 《資治通鑑外紀》雲孔甲「在位三十一年。」《皇極經世》亦同。
  204.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205. 《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正義括地誌云:「淳于國城在密州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古之斟灌國也。春秋『州公如曹』,傳雲『冬,淳于公如曹』。注水經雲『淳于縣,故夏后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淳于國也』。」,少而喜醫方術。
  206. 《史記·卷二·夏本紀》……有扈氏不服《集解地理志》曰:「扶風鄠縣是扈國。」《索隱地理志》曰:「扶風縣鄠是扈國。」《正義括地誌》云:「雍州南鄠縣本夏之扈國也。地理志雲鄠縣,古扈國,有戶亭。訓纂雲戶、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啟伐之,大戰於甘。
  207. 《逸周書補注》……知能均而不親,並重事君者危,昔有南氏有二臣貴寵,力鈞勢敵,競進爭權,下爭朋黨,君弗能禁,南氏以分孔注二臣勢鈞而不親,權重養徒黨,所以分國也。補注路史夏後紀禹後有南氏以二臣勢均爭權而分,國名紀世本之有男氏,潛夫作南,周書之有南也,二臣勢均爭權而分,楚地紀雲漢江之北為南陽漢江之南為南郡者是,衡案鄧名世姓氏辨正以有南氏為盤庚之後,盧文弨曰有南氏之國,水經注以為在南郡。施彥士曰案南郡,今湖北荊州府是。
  208. 《史記·卷三·殷本紀》注
    《正義》《括地誌》云:「古莘國在汴州陳留縣東五里,故莘城是也。陳留風俗傳雲陳留外黃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
  209. 《史記·卷四·周本紀》注引正義括地誌云:「古㜪國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二十里。世本雲莘國,姒姓,夏禹之後,即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獻紂者。」
  210.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見叔孫穆子,說之,謂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擇人。吾聞君子務在擇人。吾子為魯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舉,何以堪之。禍必及子。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鄘、衞,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衞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衞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乎其周之舊也。」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楓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慙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脩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211.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引括地誌云:「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徐才宗國都城記雲『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春秋雲「夏孔甲時有堯苗冑劉累者,以豢龍事孔甲,夏後嘉之,賜曰御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之以食夏後。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夏後蓋別封劉累之後於夏之墟,為唐侯。至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而封太叔,遷唐人子孫於杜,謂之杜伯,范氏所云在周為唐杜氏也』。地記雲『唐氏在大夏之墟,屬河東安縣。今在絳城西北一百里有唐城者,以為唐舊國』。」然則叔虞之封即此地也。
  212.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引括地誌云:「故丹城在鄧州內鄉縣西南百三十里,南去丹水二百步。汲冢紀年雲后稷放帝子丹朱於丹水是也。輿地誌雲秦為丹水縣也。地理志雲丹水縣屬弘農郡。抱朴子云『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光照如火,網而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以步行水上,長居川中不溺』。」
  213.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正義括地誌云:「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春秋雲夏孔甲時,有堯苗裔劉累者,以豢龍事孔甲,夏後嘉之,賜氏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之以食夏後;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 。夏後蓋別封劉累之孫於大夏之墟為侯。至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而封大叔,更遷唐人子孫於杜,謂之杜伯,即范匄所云『在周為唐杜氏』。按魯縣,汝州魯山縣是。今隨州棗陽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上唐鄉故城即是。後子孫徙於唐。」,周公誅滅唐。
  214.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215. 《後漢書·地理志·郡國四·平原郡》鬲侯國。夏時有鬲君,滅浞立少康。
  216. 《漢書·地理志下·六安國》六,故國,皋繇後,偃姓,為楚所滅。
  217. 217.0 217.1 217.2 217.3 李維明《夏文化分布態勢量化與信息初現》……夏文化初始期(二里頭文化一期),本期遺址出現頻率總數約占二里頭文化各期總頻率的14.3%。分布密度排序顯示(表一),以伊洛平原分布密度最大,嵩山地區次之,豫東和鄭滎地區具有一定分布密度,豫西山地比較稀疏。
    表一 夏文化初始期(二里頭文化一期)遺址分布比例示意(%)
    夏文化發展期(二里頭文化二期),本期遺址出現頻率總數約占二里頭文化各期總頻率的23%,分布範圍較一期明顯擴張,表現為越過黃河進入豫北,西北方向進入晉南運城盆地,南下漢水流域和淮河流域。與一期相比,豫西山地、鄭滎地區和豫東平原密度明顯增加;伊洛平原和嵩山地區分布密度明度下降。分布密度排序顯示(表二),以伊、洛平原分布密度最大,豫東平原、鄭滎地區,嵩山地區次之,豫西山地和新納入二里頭文化分布區的運城盆地分布密度可觀,豫南漢水、淮水流域、豫北地區有所分布。
    表二 夏文化發展期(二里頭文化二期)遺址分布比例示意(%)
    夏文化鼎盛期(二里頭文化三期),本期遺址出現頻率總數約占二里頭文化各期總頻率的42.6%。本期在二期分布地域基礎上,向西進入陝西省東部,西北進入臨汾盆地。分布密度排序顯示(表三),伊洛平原、嵩山地區分布密度繼續下降,豫東平原、鄭滎地區、豫南地區逐漸成為分布密度較大的區域,豫北地區密度繼續增加,豫西山地分布密度有所下降,新納入二里頭文化分布區的臨汾盆地、陝西省東部形成一定的分布密度。夏文化衰落期(二里頭文化四期),本期遺址出現頻率總數約占二里頭文化各期總頻率的20%。由於本期分布地域較三期有所收縮,所以豫西山地、豫南地區、豫東平原分布密度明顯下降,嵩山地區、晉南分布密度明顯攀升(表四)。……伊洛平原是夏文化自始至終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域,顯示這裡一直是夏文化分布中心。
    表三 夏文化鼎盛期(二里頭文化三期)遺址分布比例示意(%)
    表四 夏文化衰落期(二里頭文化四期)遺址分布比例示意(%)
    1.河南境內二里頭文化遺存
    ……(1)伊洛平原……其中以偃師二里頭遺址規模最大,出土遺物最為豐富,文化特徵最具代表意義,所以可以稱之為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2)嵩山丘陵區,本區地處秦嶺余脈,多為丘陵分割環繞形成的小型平原。流經這裡的汝水、潁水、溱水、雙洎河自東南方向最終注入淮河。……本區在二里頭文化早期是一個區域性中心,暫以新密新砦等遺址為代表,作為二里頭文化地方類型,稱為新砦型。……(3)豫西山地,本區域屬夾在秦嶺與太行山兩大山脈之間的黃河谷地,是連接伊、洛平原與關中平原的交通廊道。……暫以澠池鄭窯遺址為代表,作為二里頭文化地方型,稱為鄭窯型。……(4)鄭滎地區……應當是一個區域文化中心,暫從學界以鄭州洛達廟遺址為代表,稱之為「洛達廟類型」。(5)豫北地區,該地區依太行山,黃河、濟水、沁水流經其間……文化面貌同於二里頭類型,是伊洛平原和鄭滎地區二里頭文化北擴的產物。(6)豫東地區……這裡應是一個區域文化中心,暫以杞縣牛角崗遺址為代表,稱之為「牛角崗類型」。(7)豫南地區,本區可以區分為南陽盆地和淮河上游地區。南陽盆地,由北部秦嶺余脈伏牛山、桐柏山、大洪山和西部屬大巴山脈的武當山合圍形成盆地平原。……這裡應當存在小區域文化中心,暫以鄧州穰東遺址和浙川下王崗遺址為代表,分為平原的「穰東亞型」和山區的「下王崗類型」。淮河上游地區,位於黃淮大平原南陲,南面大別山。……這裡應當存在區域文化中心或小區域文化中心。暫分別以駐馬店楊莊遺址和信陽南山嘴遺址為代表,分為「楊莊亞型」和「南山嘴類型」。
    2.山西境內二里頭文化遺存
    目前公布的山西省境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存約占二里頭文化遺址總數的22%,主要分布在運城盆地和臨汾地區。屬於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運城盆地,由呂梁山和中條山合圍形成盆地,黃河環繞其西,涑水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境,流入黃河。……這裡應當存在區域文化中心,可作為「東下馮類型」內部的一個亞型,暫以夏縣東下馮遺址為代表,稱為「東下馮亞型」。臨汾地區,屬於由東面太行山和西面呂梁山形成的山谷間平原……這裡應當存在區域文化中心,可作為「東下馮類型」內部的一個亞型,暫以臨汾大柴遺址為代表,稱為「大柴亞型」。
    3.陝西境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存
    ……這裡應當存在區域文化中心,暫以渭南南沙村遺址為代表,稱為「南沙村類型」。
    4.湖北境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存
    ……目前有關這裡二里頭文化面貌尚不是很清楚,暫以棗陽墓子崗遺址為代表,稱為「墓子崗類型」。
    5.安徽境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存
    安徽省境內二里頭文化遺存線索目前主要在阜陽地區有所顯露。……
    夏文化不僅起源於擁有煤、鉛、森林、動物資源的伊洛平原、嵩山地區,而且向西占據擁有金、鐵、煤、石墨、森林、動物資源的豫西山地,進而控制擁有池鹽、銅、煤、森林、動物資源的晉南,向南控制擁有銅、雲母、螢石、石油、玉石、森林、動物資源的南陽盆地和擁有豐富水產、森林、動物資源的淮源及其上游地區。……
    本文將二里頭文化內部進一步分為型、類型、亞型三級。所謂型,因二里頭文化初期地域特徵而設,以顯示其個性。所謂類型,因二里頭文化特徵的趨同性增強而設,以顯示其寓於個性中的共性。所謂亞型,指二里頭文化各類型分布區域內不同地理單元文化特徵再區分。……
  218.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張超華《豫西北地區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空間範圍是豫西北地區,具體指太行山以東,京廣鐵路以西,黃河以北,淇河南這一區域。包括焦作、濟源、鶴壁、新鄉市的輝縣、獲嘉縣的全部,衛輝市、新鄉縣的一部,還包括洛陽市的吉利區。……二里頭文化是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一類文化遺存,它是介於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文化之間的一種青銅時代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的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在北達沁河流域及晉南地區,南指河南淅川和湖北長江沿岸一帶,東到豫東地區,西抵關中平原東部的廣大地區皆屬於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域……下七垣文化是指以河北磁縣下七垣遺址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下七垣文化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具體來說,在北至河北中部,西至太行山麓,東至古黃河沿岸,南至沁河、新鄉一帶的區域內,均已發現有下七垣文化的遺存。……東太堡文化是指分布於太行山西麓以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為中心的山西中北部和長治盆地為中心的山西東南部地區的一支考古學文化。關於其命名,學界存在的爭議較大,鄒衡先生將其命名為「光社文化」。侯毅、宋建忠、武俊華先生將其命名為「東太堡類型」或「東太堡文化」。宋新潮、嚴志斌先生將其命名為「白燕文化」。張忠培、閆向東、張光輝先生稱其為「白燕四期遺存」。段天璟先生稱其為「晉中Ⅵ段遺存」。……二里岡文化是以河南鄭州二里岡遺址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商代早期文化。……殷墟文化是指以安陽殷墟為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化。……張國碩先生認為,洹北花園莊遺址早晚段之間聯繫密切,且與殷墟文化一期文化面貌相似,應該整體歸入殷墟一期文化,年代相當於盤庚、小辛、小乙階段,並認為商文化應該分為早商文化和晚商文化兩大階段,「中商文化」的提法值得商榷。本文基本認可張國碩先生的觀點。殷墟文化可四分法,洹北花園莊遺址屬於殷墟一期文化,年代相當於盤庚、小辛、小乙時代。……
    二里頭文化典型陶器的不同型式之間具有相對穩定的共存關係,這種共存關係是同一考古學文化不同時期文化特徵的具體體現。據此可將豫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分為四段。……從陶器形態和組合特徵等方面觀察,以上四段之間均存在差異性。其中,一、二段之間,三、四段之間差異性較大,器物變化明顯。而二、三段之間聯繫較為緊密,共性較多。因此可將豫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分為三期四段,第一段為第一期,二、三段為第二期,四段為第三期。……本文將豫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分為三期四段,通過與二里頭遺址進行對比可以確定其相對年代。……第一期一段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第二期二段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三期早段。……第二期三段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三期晚段。……第三期四段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四期早段。
    ……鑑於豫西北地區夏商時期碳十四測年數據較少,我們可以通過與中原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對比來推定該地區二里頭文化的絕對年代。……隨著新砦期遺存的發現與研究,並認定其性質為王灣三期文化與二里頭文化之間過渡性遺存。有學者將新砦期遺存、二里頭文化、二里岡文化的系列樣品進行擬合,將二里頭文化年代的上限定為公元前1750年,下限為公元前1540年。採用最新的測年數據,則二里頭文化四期共歷時約200年,每期50手。豫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第一至三期相當於中原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因而其絕對年代大約為公元前1657~前1570年。……
    ……以上典型陶器的不同型式之間具有相對穩定的共存關係,這種共存關係是同一考古學文化不同時期文化特徵的具體體現。據此可將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遺存分為四段。……從陶器形態和組合特徵等方面觀察,以上四段之間均存在差異性。其中,一、二段之間,三、四段之間差異性較大,器物變化明顯。而二、三段之間聯繫較為緊密,共性較多。因此可將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遺存分為三期四段,第一段為第一期,二、三段為第二期,四段為第三期。……本文將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輝衛型劃分為三期四段,通過與二里頭文化進行對比可以確定其相對年代。……第一期年代應與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相當。……第二期二段……推定其年代與二里頭文化三期早段相當。……第二期三段的年代與二里頭文化三期晚段相當。……第三期四段與二里頭文化四期早段相當。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一至三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相當。其絕對年代大致為公元前1657~前1570年。
    分析豫西北地區商時期單位文化屬性可以發現,這裡的文化面貌總體上屬於商文化的範疇,但是明顯可以分為二里岡文化和殷墟文化兩大階段。每個階段的發展序列較為明顯,通過與鄭州二里岡文化和殷墟文化的對比,可以確定其年代。……豫西北地區早商時期不同型式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共存關係,這種共存關係是各個時期文化特徵的具體體現。由此,可以將早商時期遺存分為四段。……從陶器形態和組合特徵等方面觀察,以上四段典型器形的演變存在較強的承襲性,因此這四段應為同一考古學文化連續發展的不同階段。同時每段之間又存在一定的差異,可將每一段視為一期。……通過將豫西北地區早商時期遺存與二里岡文化分期做對比,來推斷其相對年代。……豫西北地區二里岡文化第一期年代與鄭州二里岡一期相當。……豫西北地區二里岡文化第二期年代與鄭州二里岡二期相當。……豫西北地區二里岡文化第三期年代與鄭州二里岡三期相當。……豫西北地區二里岡文化第四期年代與鄭州二里岡四期相當。……豫西北地區早商文化時期遺存相當於二里岡文化一至四期。……從分布範圍來看,一、二、三期時期分布範圍較廣,尤其是在二、三期時,到了四期僅在孟莊遺址有所發現。……
    豫西北地區晚商時期不同型式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共存關係,這種共存關係是各個時期文化特徵的具體體現。由此,可以將晚商時期遺存分為四段。……以上四段陶器組合基本相同,但形態方面有所不同,應是同一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現將其分為四期,與所分四段相對應。……通過對比豫西北地區殷墟文化遺存與安陽殷墟文化的對應關係,來推斷其相對年代。……第一期的年代相當於殷墟文化一期。……二期的年代相當於殷墟文化二期。……三期的年代相當於殷墟文化三期。……推斷四期年代相當於殷墟文化四期。……
    ……二里頭類型是二里頭文化的主體,分布範圍以洛陽盆地為中心,東抵鄭州地區,北至沁水沿岸,西至三門峽地區,南到南陽地區。二里頭類型的分布區域位於豫西北地區的西南部,而其北界抵達沁河沿岸,己屬豫西北地區。其年代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900~前1500年。其性質屬於夏文化。東下馮類型是二里頭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主要分布在山西西南部的汾水、涑水流域,包括運城盆地、臨汾盆地等。其分布區域位於豫西北地區的西部。發掘的遺址包括夏縣東下馮、永濟東馬鋪頭、襄汾感軍等。東下馮類型相對年代晚於當地龍山文化時代的三里橋文化和陶寺文化,而早於二里岡文化早期,絕對年代大約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其性質屬於夏文化。下七垣文化漳河型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的漳河中游的邯鄲、磁縣、安陽等地區。其分布區域與豫西北地區緊鄰,以邯鄲澗溝、磁縣下七垣、界段營、邢臺葛家莊、安陽鄣鄧、鶴壁劉莊等遺址為代表。其年代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一期到四期,性質屬於先商文化。東太堡文化是指分布於太行山西麓以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為中心的山西中北部和長治盆地為中心的山西東南部地區的一支考古學文化。……關於這一地區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文化遺存,先後有不同的命名,如光社文化、二里頭文化晉中類型、東太堡文化、朱開溝文化光社類型、白燕文化、尹村一類遺存、下七垣文化白燕類型、白燕類遺存、杏花文化等不同的稱呼。岳石文化是海岱地區繼山東龍山文化之後的一文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地區。……絕對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
    ……學者們在區分二者的地域範圍時,大多籠統的描述為以沁河為界,沁河以西為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域,以東為輝衛型的分布區域。二里頭文化在這一區域的分布基本呈現出穩定——擴張——退縮——穩定的特點。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時期穩定的分布在黃河沿岸,三期早段開始越過沁河,擴展到孟莊遺址、府城遺址,三期晚段時退出孟莊遺址,沁河以東僅存府城遺址,到四期時期退出孟莊,沁河以東基本不見二里頭文化遺存。輝衛型在這一區域的分布與之相反,呈現出穩定——收縮——擴張——穩定的特點。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產生於宋窯遺址、孟莊遺址,到了三期早段,隨著二里頭文化的北擴,孟莊遺址的性質發生變化,到了三期晚段,開始大幅擴張,沁河以東基本囊入輝衛型的分布範圍,到了四期,輝衛完全占據沁河以東,隔沁河與二里頭文化對峙。
    ……觀察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輝衛型的文化因素構成……通過文化因素分析可知,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輝衛型中A群為來自漳河型的文化因素,陶器無論種類還是數量都是最多,為構成本地區下七垣文化輝衛型的最主要的一群陶器。B群主要是受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的傳播影響,數量較多。C群主要是受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的影響。D群主要是受晉東南地區的東太堡文化的影響,所占數量較少。E群主要是受岳石文化的影響。……
    ……夏商時期,豫西北地區分布著四種考古學文化,分別是二里頭文化、下七垣文化、二里岡文化和殷墟文化。在屬於夏王朝時期的二里頭文化時期,豫西北地區分布著二里頭文化、下七垣文化兩種考古學文化。在屬於商王朝前期的二里岡文化時期,豫西北地區僅有二里岡文化遺存分布。在屬於商王朝後期的殷墟文化時期,這裡僅分布有單一的殷墟文化。……豫西北地區下七垣文化,主要是受到豫北、冀南下七垣文化的影響而形成。同時,它所包含的二里頭文化因素較多。本文贊同稱其為下七垣文化輝衛型的命名。輝衛型前後持續三期,始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止於二里頭文化四期早段。……夏時期,該地的二里頭文化和下七垣文化輝衛型分布區域呈現此消彼長的規律。在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二里頭文化遺存基本分布在黃河附近,而下七垣文化輝衛型主要分布在淇河以南的個例遺址。三期早段時,二里頭文化迅速擴張,越過沁河,一度占領輝衛型的領地孟莊遺址,而輝衛型僅在宋窯遺址有所發現。三期晚段時,二里頭文化呈收縮狀態,沁河以東固守府城一處遺址,而輝衛型大肆擴張,沁河以東基本被其占領。四期早段時,二里頭文化退出沁河以東,以沁河為界與輝衛型對峙。到了商時期,這一地區先後出現二里岡文化和殷墟文化,考古學文化面貌比較統一,基本處於同一考古學文化的控制之下。……
  219. 李永強《陝西東部二里頭時期遺存分區研究》……陝西東部地區地理範圍指:西安以東,熊耳山以西,北至渭河,南面以灞河丹江為畀,略呈三角形。該區域地貌複雜,以秦嶺東段主峰為界可劃分為兩個地理單元。秦嶺東段主峰以北,為渭河下游沖積平原,南面為秦嶺山間谷地。區域內河流眾多,其中較大的河流有渭河、灞河、丹江、洛河等,除丹江屬於江漢水系外,其餘都屬於黃河水系。陝西東部處於豫西、晉西南、鄂西北的交匯地帶,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一條重要的文化走廊。以往的發掘和研究,已經基本摸清了該地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文化序列和文化面貌。依次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早期類型、廟底溝類型、半坡晚期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客省莊文化,其後為二里頭時期遺存。……依據文化內涵差異,結合自然地理的分野以及文化傳統的不同,可以把陝西東部地區二里頭時期晚期階段遺存分為兩個文化小區,即分布在秦嶺山地的東龍山小區和分布在渭河下游沖積平原的南沙村小區。
    1.東龍山小區
    本小區包括東龍山、紫荊、泔河口、龍頭梁等遺址。該小區以商丹盆地為小心,並包括洛河上游地區。……
    2.南沙村小區
    本小區包括南沙村、老牛坡、元君廟等遺址,各遺址均分布於渭河支流的河谷階地上。……
    上述兩個小區之間文化面貌的差異,比較細緻,兩者的共性是主要的,因此,兩者不屬於同一考古學文化的兩個地方類型,而應當作一個地方類型的兩個文化小區來認識。……陝西東部地區,與豫西、晉西南、鄂西北相鄰,在本地區遺存的晚期階段,上述地區分布著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東下馮類型、下王崗類型,而以二里頭類型分布地域最廣、發展程度最高。本地區二里頭時期晚期階段遺存,即是該類型向西擴張而形成的一個地方類型。同時,東下馮類型和下王崗類型也對本地區晚期階段有一定影響,相比二里頭類型而言,這種影響比較微弱。南沙村小區,與東下馮類型分布地域相鄰,吸收了一些東下馮類型文化因素。但它的影響僅限於南沙村小區,南邊的東龍山小區基本不見東下馮類型文化因素。而東龍山小區,與下王崗類型分布地域接近,接納的下王崗類型文化因素就多一些。同樣,下王崗類型的影響也僅限於南面的東龍山小區,沒達到北面的南沙村小區。
  220. 220.00 220.01 220.02 220.03 220.04 220.05 220.06 220.07 220.08 220.09 220.10 220.11 220.12 220.13 220.14 秦小麗《夏商時期江淮河地區與中原地區的地域間文化動態關係——以陶器資料分析為中心》……長江中游地區是指從位於鄱陽湖南岸的九嶺山脈到北岸的大別山脈以西的三峽出口,以寬闊的江漢平原為中心的地域。這裡不僅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還有長江和漢江兩大水系以及支流流經的廣闊地區。……夏商時期見於江淮地區的器類既有中原地區特有的圓底深腹罐、圓腹罐、甑、刻槽盆、大口尊、小口瓮、爵、斝、盉、甗、鬲外,還有四川東部常見的燈形器、凸肩罐、細柄豆、尖底罐和江西鄱陽湖周邊較多的釉陶尊、罐、缽、壺以及長江中游特有的釜形鼎、釜、垂腹罐、粗柄豆、細頸壺和淮河流域的特徵性陶器等。這些陶器大多以混雜的形式在不同遺址中出土,而各個陶器系統的比例則視遺址不同而有較大差異,還有一些遺址則了完全看不到這種陶器系統混雜的局面。根據發表的資料,二里頭和二里岡文化時期江淮地區的陶器系統有伊洛系,伊洛模仿系,岳石系,巴蜀系,釉陶系,伊洛鄭州系,豫南在地系,江淮在地系和其他表示系統不明的陶器。……
    三、江淮地區二里頭文化期的陶器組合形式
    起源於黃河支流伊洛河流域的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較廣,直到豫南的丹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均有發現。……以下將從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從北到南將各個遺址分為三個地理區劃來分析。它們分別是:漢水及其支流的丹江流域、淮河上游、長江中游的沮漳河及其鄂西三門峽地區。
    1.漢水及其支流的丹江流域……
    八里橋遺址:……在地系器類有刻槽罐、缽形罐、牛鼻耳盆、甑、圓柱形器蓋、異形器等,占全體陶器總數的12.8%。伊洛以及伊洛模仿系陶器有鼎、深腹罐、圓腹罐、深腹盆、刻槽盆、有頸罐、缸、大型尊、盉、爵、豆、瓮等,占87.2%。
    下王岡遺址:……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年代約相當於第1、3期。34個灰坑中出土的陶器有圓腹罐、鼎、深腹罐、甑、大型尊、短頸罐、刻槽盆、缸、器蓋、瓮、垂腹罐、缽、釜形尊、盤等。其中第1期的伊洛系陶器有圓腹罐、鼎、豆、杯、短頸罐、深腹盆、甑、大型尊、缸、瓮等,約占全體陶器的77.4%。在地系陶器有垂腹罐、缽、大盤、刻槽盆、釜形尊、器蓋等,約占22.6%。到了第三期,陶器除了垂腹罐和缽為在地系,餘下全部為伊洛系陶器。在地系和伊洛系的陶器比例分別為10.9%和89.1%。從陶器用途的角度來看,由鼎、圓腹罐、甑等炊煮器和深腹盆、杯、豆、壺等盛食器以及大型尊、小口瓮、平口瓮等儲藏器、加工工具的刻槽盆所構成。這與伊洛地區的陶器構成完全相同。
    穰東遺址……
    亂葬坑遺址……
    李家灣遺址……
    王樹岡遺址……
    墓子崗遺址……
    ……通過以上7處遺址出土陶器構成的分析,地理上與伊洛地區接近的遺址中伊洛系陶器占各個遺址陶器構成的7成以上,而在地系陶器僅占2~3成。從年代上來看,這裡除了穰東遺址發現二里頭文化第4期的遺蹟外,其它所有遺址的年代都與二里頭文化前期相當,以二里頭第2、3期為多。因此,這個時期這一地區各遺址的陶器構成以伊洛系陶器為主。
    2.淮河上游地區……
    楊莊遺址……
    黨樓遺址……
    西平上坡遺址……
    北丘上層遺址……
    3.長江支流沮漳河流域和鄂西地區:這裡以長江中游為中心,西從三峽出口到武漢市周邊地區,特別是沮漳河流域和鄂西地區以及澧水流域。這一地區發現的遺址中,包含二里頭文化因素比較少……
    王家嘴遺址:……從灰坑及文化層中發現了相當於二里頭第3、4期的陶器。出土陶器中既有伊洛鄭州系的盆形綠、圓腹罐、大口尊、鬲、豆、小口瓮等,占50.0%,在地系的壺、釜形鼎等占25.0%,大口缸占25.0%。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本遺址中大口缸特別多,也許這裡曾是大口缸的製作工房,在我們無法推斷其真正原因之前,把大口缸從全體陶器比例中抽出來單獨計算。
    ……盤龍城城址外的王家嘴遺址和荊州荊南寺遺址的伊洛系陶器涵蓋了鬲、甗、斝、深腹罐、圓腹罐等日常生活的器類,占到總陶器比例的5成左右,與之前分析過的兩地區陶器系統構成相似。但是位於三峽地區的兩遺址的陶器系統構成則不同,這裡的伊洛糸僅占總比例的2成,而且陶器器類中日常生活器類比較少,多見盉、斝等酒器。
    通過對以上三地區遺址陶器系統構成及其消長趨勢的分析,其結果如圖六所示,鄰近中原地區南部的漢水及其支流地區的7處遺址,其陶器系統中伊洛系陶器占到半數以上,顯示其為各個遺址的主要構成要素。……東部淮河上游地區的6處遺址構成中,與漢水流域鄰近的4處遺址中伊洛系陶器占到各個遺址的7成以上;而其以東的2處遺址中伊洛系陶器僅占到2~3成,在地系陶器則占到近半數,同時還有岳石系陶器,其比例占到24.2~35.0%,顯示了地理位置對陶器系統構成的影響。從年代來看,這裡的遺址也大多集中在二里頭文化的前半期。距離中原地區最遠的長江支流灄水流域,沮漳河流域及鄂西地區,雖然也發現了一些伊洛系陶器,但是其比例很少。先來看除了王家嘴之外的其它三遺址的比例構成。這裡伊洛系陶器僅有大口尊、盉、爵、鼎、深腹罐、圓腹罐等占全體陶器的2成。……通過對以上各個遺址的陶器分析,可以說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江淮地區與中原地區的動態關係以恆常的一般地域間交流為主,接近二里頭文化中心區域的遺址,其陶器構成中伊洛系陶器所占比例大,而較遠地區則占很少的比例,顯示了地理位置對遺址陶器構成的影響。……
    圖六 二里頭文化時期江淮地區的陶器構成比率
    四、長江中游地區二里岡文化時期的陶器構成
    ……1.盤龍城遺址…………以上分析了盤龍城內外5處遺址的陶器系統構成,各個遺址的陶器系統依據其所在遺蹟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來看,伊洛鄭州系陶器占據半數以上,顯示其比例較高,是盤龍城遺址陶器構成的主體。……2.荊南寺遺址……4.銅鼓山遺址……
    ……伊洛鄭州系陶器占五成以上的遺址僅盤龍城與銅鼓山兩處,均高達75%,是陶器構成的主體。而在地系陶器僅占2成多。…………
    長江中游地區在二里頭文化時期,漢水及其支流地區的陶器構成與中原地區基本相同,它們與中心地區的遺址相聯形成一個面的分布…………
  221. 221.0 221.1 221.2 李麗娜《試析湖北盤龍城遺址第一至三期文化遺存的年代和性質》依據盤龍城王家嘴遺址地層之間的疊壓和各遺址器物之間的演變關係,該遺址中的第一期應以原報告中的城垣和城門疊壓或打破的第一期文化遺存為代表;第二期應以原報告中的城垣和城門疊壓或打破的第二期、王家嘴遺址第一和第二期、李家嘴第二期和楊家嘴第二期墓葬為代表;第三期應以原報告中的城垣和城門疊壓或打破的第三期、王家嘴遺址第三期、楊家灣第三期和楊家嘴第三期文化遺存為代表。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間應有缺環,而第二期和第三期之間應是連續發展的。其第一期和第三期的相對年代應分別與二里頭文化第三期和二里崗下層一期偏晚的年代相當,第二期文化遺存的年代應晚於二里崗H9而稍早於H17,即稍晚於二里崗下層一期偏早。相應地,其第一期文化的性質應屬南下的夏文化,而第二和第三期文化遺存則應屬於南下的早商文化。 ……
    表一 盤龍城各遺址分期對應表
    ……盤龍城遺址第二期文化遺存的性質應為早商文化……盤龍城第三期的文化因素構成和第二期差不多,但在個別遺址中,缸所占比例明顯上升,相應地,鬲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因此盤龍城遺址第三期文化遺存亦應為早商文化。
    ……盤龍城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僅在城垣和城門下有少量發現,其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三期,在性質上屬於夏文化;而王家嘴遺址⑨層由於所包含的器物和⑧層基本相同,因此兩層應該合併,同屬於盤龍城遺址第二期,其年代晚於二里崗下層偏早,而稍早於二里崗下層偏晚,在性質上屬於早商文化。盤龍城遺址第三期的年代大致相當於二里崗下層偏晚,其性質上亦屬早商文化。對比盤龍城和鄭州兩地商文化的內涵和特徵可以看出,其在遺蹟和遺物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共性,對此,學術界一般認為這一現象是商人南下的結果。……
  222. 222.0 222.1 李傑、繆小榮《二里頭遺址與陶寺遺址比較研究》……經過分析比較可以發現,二里頭遺址與陶寺遺址在諸多方面表現出較強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主要體現在城市性質、選址、規劃布局、建造技術及防禦體系等五個方面。……(一)……二里頭遺址分布於河南偃師市西南約9千米處的二里頭、圪壋頭、四角樓和北許等村莊之間,東西最長約2400米,南北最寬約1900米,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遺址範圍內發現有面積約10.8萬平方米的宮城。文化遺存豐富、規格高,既有規整的宮城、布局嚴謹的宮殿建築、呈「井」字縱橫交錯的道路網、集中分布的祭祀遺存和諸多高等級墓葬,又有鑄銅、製陶、制骨、製造玉器和綠松石的作坊,還出土有相當數量且工藝較複雜的青銅器、玉器。其中早期貴族墓出土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二里頭遺址可分為前後銜接的四期文化,除第一期文化因發掘不徹底和後期破壞未見宮殿建築基址外,二期至四期文化均發現有宮殿建築,表明二里頭遺址延續年代很長。陶寺遺址位於山西襄汾縣城東北7.5千米的陶寺、李莊、中梁、東坡溝等四個自然村之間,由宮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組成。宮城平面呈長方形,面積近13萬平方米。中期大城平面大體呈圓角長方形,面積約280萬平方米。……(三)……二里頭遺址宮城位於遺址東南部,平面略呈規整的縱長方形,面積約10.8萬平方米,目前已發現5座城門,城內有排列整齊的十餘座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城牆之外是垂直相交的四條大道。……陶寺遺址宮城位於遺址東北部,平面呈長方形,面積近13萬平方米,方向與大城基本一致,目前共發現南東門和東南角門兩處城門。……(四)在城牆建造技術方面,兩處城址的城牆均使用夯築法、版築法建造,城牆牆基結構兼有基槽型和地面起建型;宮殿建築技術接近,皆建造在台基上,是自成一體的封閉式建築。二里頭遺址的宮城城牆多使用夯築法建造,部分地段使用版築法。城牆牆基結構方面,東、南、北三面城牆無基槽,平地起建,西城牆發現有基槽。宮城內發現十餘座宮殿建築。其中1號基址建在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上,由主體殿堂及四周的廊廡等構成,形成一座封閉式的庭院。2號基址中心殿堂建在台基之上,四周被廊廡和圍牆環繞,也是一座封閉的庭院建築。陶寺遺址大城及宮城城牆多使用夯築法和版築法建造,地上牆體使用版築法,基槽部分採用夯築法。城牆牆基結構方面,宮城城牆及大城城牆主要是基槽型,部分城牆可能屬於平地起建型。……(五)……二里頭遺址位於洛陽盆地,周圍多高山峻岭環繞,北面沿黃河一線有邙山東西向橫亙,南面為嵩山余脈萬安山,山勢陡峭。城市四周關隘林立,東有黑石關、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南有伊闕,北有黃河關渡。遺址附近的伊河、洛河及兩者交匯後形成的伊洛河同樣具備防禦功能。二里頭遺址未發現郭城,但宮殿區建造有較方正的城牆,將十餘城大型夯土基址包圍在內,一些地段的城牆使用版築法修建,牆體陡峭,防禦效果顯著。如此,遺址外圍的自然防禦屏障與人工修建的宮城城牆共同拱衛了二里頭都邑的安全。陶寺遺址位於臨汾盆地,遺址地處塔兒山與汾河之間,東部是太岳山系的塔兒山,西部有呂梁山系的姑射山,地勢大體呈東南向西北傾斜。遺址東北部的南河和西南部的宋村溝在陶寺文化時期尚未下切,是寬淺的河谷型河流,在規避水患的同時又利於軍事設防。在人工防禦設施的建造方面,陶寺遺址不僅修築有宮城,還修建了郭城。宮城城牆上發現東南角門和南東門兩處城門,其中東南角門整體呈短「L」形,且有墩台基礎,與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相似;南東門平面近似後世「闕樓式」城門,形制特殊,結構複雜。東南角門和南東門址都具有明顯防禦功能,軍事防禦色彩濃厚。
    (一)……二里頭遺址未建造「保民」性質的郭城,不見較大規模的墓地,設置有較大規模的鑄銅作坊和綠松石作坊。該遺址目前尚未發現郭城,也不見集中的大規模墓地,出土銅器、玉器的中型墓葬主要集中在宮城周圍,墓葬整體分布較為分散。重要的手工業作坊,如鑄銅作坊和綠松石作坊緊靠在宮城南側,且作坊四周有圍垣,便於統治階層對其進行封閉管理。宮城內的宮殿建築以1號、2號基址為中心分為東、西兩組,且有明顯的中軸線布局,布局較為規整合理。與此不同,陶寺遺址則設置有具有「保民」性質的郭城,有集中的墓葬區,且陶寺中期墓葬區和祭祀區位於中期小城的封閉空間內。……(四)在對周邊的影響和控制方面,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控制範圍廣,影響力強;以陶寺遺寺為代表的陶寺文化控制範圍相對較小,影響力有限。二里頭文化一期之時分布範圍相對較小,西至崤山,北以黃河為界,東未及鄭州、新鄭一線,南不過伏牛山。自二期開始,二里頭文化的影響跨過黃河,北抵沁河岸邊,西北至晉西南的運城、臨汾地區,向西突入陝西關中盆地東部、丹江上游的商洛地區,南及豫、鄂交界地帶,東邊分布到開封地區略東,幾乎分布於整個黃河中游地區。二里頭遺址不論是遺址規模,抑或相關遺蹟的豐富程度,還是出土遺物的規格及功用等,都遠遠領先於周邊其他非二里頭文化遺址。故二里頭文化在與周鄰考古學文化的交流方面,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二里頭文化立動影響其他文化,顯示出極強的影響力。與二里頭文化有所不同,陶寺文化的分布範圍集中在晉南的臨汾盆地,其南部邊緣進入運城盆地東北部一隅,分布範圍相對較小,沒有明顯的文化擴張現象。……(五)……二里頭遺址在第一期階段,遺址規模已達到100萬平方米;至第二期時,二里頭都邑迎來了大發展,遺址面積增至300萬平方米,新建了道路網、大型宮殿、手工業作坊等;第三期進入全盛時期,宮殿區外圍建造宮城牆,新建宮殿,其他相關重要遺蹟繼續沿用等;第四期晚段之末才逐漸衰落。陶寺遺址在早期階段規模較小,建造了宮殿區和宮城;在中期之時興建大城(郭城),進入最繁榮階段;晚期之時城牆、宮殿,甚至早、中期的大型墓葬都受到嚴重毀壞,都邑迅速衰落,雖然宮城城牆經歷了重修,但迅即被廢棄,淪為普通聚落。……
  223. 段玉琬《二里頭文化青銅禮器研究》……二里頭文化的出土遺物中,青銅器占有重要地位。二里頭文化的銅器與治鑄遺物不少於294件,可分為容器、樂器、武器、工具及其他禮儀用器等。……本文所指的二里頭文化青銅禮器即為青銅容器和樂器。在青銅禮器產生之前,陶禮器、玉禮器、木質禮器等都在二里頭文化禮器群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然而,青銅禮器一經產生,便迅速成為二里頭文化禮器群的核心,並直接地促成陶禮器地位的嚴重下降,由此可見青銅禮器在二里頭文化晚期禮制系統中的重要性。……二里頭文化消亡之後,其青銅禮器多被二里崗文化繼承並發展,而二里崗文化的青銅禮器又被殷墟文化繼承並發展。……二里頭文化青銅禮器大都發現於二里頭遺址,其他遺址幾乎不見。統計顯示,二里頭遺址共發現青銅禮器46件,包括爵、鼎、斝、鈴、鉞、牌飾六類。……爵是二里頭文化發現最早的銅容器,也是發現最多的青銅禮器,共有16件……銅斝出現於二里頭文化四期,共有3件。……銅鈴最早出現於陶寺文化中,二里頭文化共有銅鈴5件,其中二期3件,四期2件,三期目前還沒有發現。……牌飾是二里頭文化中一種獨特的器物,不見於二里頭文化之前的考古學文化中。二里頭文化的銅牌飾共有3件,其中二期1件,四期2件,三期目前還沒有發現。……二里頭文化的銅鼎到目前為止只發現1件,即二里頭87YLVM1:1,屬於四期。……二里頭文化的銅鉞也只發現1件,即二里頭2000YLⅢC:1,屬於四期。……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最早產生於二期,具體來說是二期偏晚階段,銅鈴、銅牌飾便是最早出現於這一時期。銅爵在三期開始出現,而銅斝、鼎、鉞直到四期才開始出現。……二里頭文化銅爵就直接來源於二里頭文化的陶爵。二里頭文化的銅鈴應來源於陶寺文化的銅鈴。……二里頭文化的銅鼎、斝、鉞應來源於岳石文化的陶鼎、斝和玉鉞。……
  224. 劉遠晴《中國早期銅器研究》……本文研究的時間範圍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由於中國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早期銅器出土的數量很多,受氣候、地理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文化內涵各不相同,我們將依據其種類、數量、製作技術、合金工藝的不同,分新疆中西部區,東天山與河西走廊區、河湟區、中原海岱區和北方區五個區域……通過對典型器形進行分析,依據中原銅器傳統和歐亞草原銅器傳統的不同特徵,中國發現的早期銅器可以分為三個特徵明顯的區域,即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區(歐亞草原系統)、河湟——長城沿線地區(過渡區)、中原海岱區(中原系統)……
    圖一 早期銅器分布圖
    新疆中西部地區位於中國西北端,包括,此區域內發現的早期銅器主要分屬於克爾木齊早期遺存、小河文化、安德羅諾沃類遺存、阿克塔拉類遺存、新塔拉類遺存、尼雅北部類型。……從現有資料看,該地區銅產品的數量較少,種類也比較簡單,僅有少量的銅錐等小型工具和銅環、銅片等小件裝飾品。……
    公元前兩千紀中葉以前,東天山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為以天山北路文化為代表……體質人類學研究表明,哈密是歐羅巴人種在中國分布的最東界,同時也是新疆蒙古人種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區。……河西走廓地區最早的銅器發現於甘肅灑泉市的高苜蓿地、照壁灘遺址……發掘者認為這兩處遺址屬於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是馬家窯文化的晚期遺存……繼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之後河西走廊地區出現的是四壩文化,該文化因首次發現於甘肅省丹山縣四壩灘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這一狹長地帶。南起祁連山北路,北近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達安西一帶的疏勒河流域,東南或可至武威一帶。據調查資料,其主要分布區僅限於東起山丹西至安西這一範圍內,包括山丹、民樂、張掖、高台、金塔、酒泉、玉門、安西等縣市。……關於四壩文化的絕對年代,火燒溝、干骨崖、東灰山均有碳十四測年數據,其年代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950至前1430之間。……公元前兩千紀上半葉,東天山與河西走廊區出土的早期銅器總量較大,迄今為止,四壩文化出土銅器己經有280餘件,而天山北路墓地的銅器數量更為驚人,己達千件以上。兩個地區早期銅器在種類、特徵方面具有較多的相似性,在發表的銅器中,錐、刀、鑿、鐮、斧等工具54件,圓銅飾、管飾、條飾、鏡、釧、泡、耳飾、鼻環等裝飾品52件,鏃、匕和矛等武器21件。……
    馬家窯文化分布於甘、寧、青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涇河、渭河、洮河、湟水與西漢水、白龍江、岷江支流雜谷腦河等流域。其絕對年代約在公元前3369至前2882年之間。馬家窯文化早中期,目前僅見東鄉林家出土銅器。馬家窯文化晚期包括半山、馬廠兩類型遺存,半山類型至今未發現銅器,馬廠類型經發掘出土的銅器有3件……齊家文化以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命名。齊家文化的分布範圍較廣泛,在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與西漢水流域均有分布,但其分布中心是渭河上游、洮河中下游與湟水中下游地區。以行政區劃定位,東起甘肅省慶陽地區寧縣,西至青海湖北岸沙柳河,北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南抵甘肅省文縣,地跨甘、青、寧、蒙四個省區……齊家文化的絕對年代經碳十四年代測定己大體明確。經測定的祥本共六個,靈台喬村1個,天水西山坪2個,永靖大何莊2個,樂都柳灣1個。測年數據大體落在公元前2183年前1630年之間。……目前,齊家文化出土銅器遺址共有15處,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大夏河、洮河、湟水流域以及石洋河上游地區,東部地區目前為止尚未發現銅器。據統計齊家文化出土銅器己超過130件,已經發表約60件,包括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其中工具37件,包括刀17件、錐8件、斧3件、鑽2件、鑿2件、匕1件;裝飾品23件,包括指環7件、手鐲5件、銅泡6件、臂釧1件以及其他銅飾3件……河湟地區最早發現銅器的馬家窯文化晚期馬廠類型,出土了3件小件工具。兩件為錫青銅,一件為熱緞成形的紅銅。其中東鄉林家的一件銅刀,錫含量較高,在6~10%之間,遺址灰坑中還出土有數件銅塊,應為銅鐵共生治煉不完全的產物。儘管出土有錫青銅的物品,但是總體來看馬家窯文化時期的治銅業處在較初級的階段,出土銅器的數量很少、質量也較低,出土的遺址也不多。……整體觀之,以公元前兩千紀前葉為界,河湟地區的治銅業發展可以劃分為兩段。第一階段是由馬家窯文化晚期到齊家文化早期,這一階段,冶銅業仍處在較初級的水平,銅產品的數量不多,種類單一,器型也都比較簡單。合金配比方面,原始合金銅出現,並最終完成了向純銅的轉化。此時的製作技術以鍛造為主,鑄造的產品較少,並且只採用雙范合鑄法。銅器多出土於居址,隨葬的很少,說明銅器還屬於比較珍貴的資源,沒有完全普及。第二個階段是齊家文化晚期,此階段冶銅業表現出較為成熟的特性,出土遺址較多,產品數量明顯增多,種類多元化,青銅器較早期階段比例有了明顯提升,說明這一階段純銅工藝逐漸被合金銅工藝所取代。在製作技術上,鑄造技術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人們已經能夠使用多塊范合鑄像單耳豎銎斧這樣的複雜器物,環首刀、人面匕首帶鈕銅鏡等器物的工藝水平也很高。銅器多出土於墓葬中,說明銅產品己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資源。
    ……夏家店下層文化因最初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夏家店遺址下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遼西及內蒙古東南部地區,其分布範圍北至西拉木倫河,南臨渤海,東到醫巫閭山,至於西界,則因對燕山以南地區的「大坨頭類型」性質的不同認識而會得出相異的見解。為研究方便,本文將分布於燕山南麓的夏家店文化「大坨頭類型」也納入研究範圍。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絕對年代範圍約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至二里崗文化下層時期。目前,夏家店文化共出土早期銅器近110件,並發現有爐壁、少量陶范和銅屑。……朱開溝文化主要分布於內蒙古中南部,即鄂爾多斯高原的東部至內蒙涼城縣的岱海地區,以朱開溝遺址為代表。其二、三、四段的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時期。……其中第二段沒有銅器出土,第三段出土有錐1件、針1件、臂釧2件、鑿1件、鐲7件;第四段出土有銅環1件、指環4件、銅鏃1件,另外還採集有耳環5件,屬於第四段遺物。……龍山時代北方地區發現的銅產品非常少……此時的北方地區,冶銅業可能還處剛剛萌芽的狀態。進入夏紀年範疇內,北方地區的冶銅業開始異常迅速發展,製作技術方面,經過檢測的26件銅器中,有11件為鑄造,10件為熱鍛,4件為鑄造後經過熱鍛,其中還有1件銅器為鑄造後鍛制。……合金工藝方面,早期銅器在北方地區一出現,青銅產品就占絕大多數,紅銅產品僅占一小部分。……
    考古學習慣上的中原地區主要包括山西省南部和河南省西部,海岱地區則主要指山東省。這裡我們注重的是出土銅器的區域,因此中原海岱區除包括以上區域外,還會涉及陝西等地的一些內容。
    一、仰韶時代中原海岱地區銅器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海岱地區的冶銅技術還處在相當原始的階段,人類可能只是無意識對礦石進行加熱,從而冶煉出原始合金銅,並不存在對銅礦有意識的加工利用。
    二、龍山時代晚期
    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僅發現銅器數件和一些冶煉遺物……總的來說,龍山時代晚期的中原海岱地區己經具有了一定水平,能夠有意識的冶煉純銅,並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裝飾品。但是此時出土銅器的數量較少、質量較低,出土遺址也不多。整體來說,此時的中原冶銅業仍處於發展的初期。
    三、二里頭文化時期
    ……夏商周斷代工程採集了一系列含碳樣品進行14C年代測定、擬合,並與考古學分期成果相整合,初步推定二里頭文化各期年代範圍:第一期為1880B.C——1730B.C,第二期為1740B.C——1600B.C,第三期為1610B.C——1555B.C,第四期是1564B.C——1521B.C。……二里頭文化目前共發現銅器近190件,冶煉遺物100餘件。其中國內外收藏約17件,均為酒器和裝飾品。……二里頭遺址的鑄銅作坊主要發現於Ⅳ區,其中最大的一座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該鑄銅遺址延續使用的時間有300年左右,從二里頭遺址第二期到第四期一直存在。出土了陶范、坩堝、煉渣熔爐壁銅冶鑄遺物,其中個刎陶范上雕刻精緻的紋飾。這是二里頭遺址中目前唯一確定的鑄銅遺址,也是我國迄今所知時代最早的大型鑄銅遺址。在遺址的其他區域還發現了多座工場式的作坊,說明二里頭遺址的冶銅業己經達到一定規模。……二里頭遺址目前有52件銅器進行了化學成分分析,另有1件銅渣和1件鉛片也進行了檢測。其中10件為紅銅(包括2件錫、鉛含量均低於2%的低鉛錫青銅);43件為青銅,包括錫青銅15件,鉛青銅6件,鉛錫青銅21件,砷青銅1件;另有鉛製品1件。鑄造技術方面,二里頭遺址銅器均系范鑄法製作,而且是從單范鑄造發展到多范鑄造,並採用了複合陶范法。生產工具錛、鑿、錐、刀、魚鉤和武器戈、戚、鏃等多採用單范鑄成;容器爵、斝、盉、鼎和樂器鈴則採用組合范鑄成;銅飾品製作工藝尤其複雜,採用了鑄造與鑲嵌工藝相結合的手法。一部分銅器還鑄有花紋,從素面到花紋,表現了鑄造技術的發展。……東下馮遺址位於夏縣城北約17公里,涑水支流青龍河上游的東下馮村,東倚中條山,北枕嗚條岡,在山麓下的平原地帶。……該遺址共出土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銅器14件,包括銅刀1件、銅鏃8件、銅鑿2件、銅片1件以及殘銅器2件。冶金學者對這些銅器進行了成分檢測,除一件鏃為紅銅質外,其餘13件均為青銅質地,其中兩件鏃做了進一步檢測,為沿錫青銅。此外,駐馬店楊莊發現有銅鑿1件,經檢驗為紅銅;洛陽東乾溝發現有銅刀2件、鑽1件、銅殘器1件;登封王城崗發現有銅刀、銅鑽、銅片各1件;淅川下王崗銅鉤1件;鄭州發現銅鬲、銅盉、銅戈、銅鏃、銅塊各1件;鄭州大師姑發現銅刀1件;鄭州洛達廟發現銅棍1件;翼城葦溝發現刀1件;偃師高崖發現銅刀1件;新密曲梁發現銅刀1件;滎陽豎河發現銅刀1件;滎陽西史村發現銅鏃1件;新鄭望京樓發現銅爵1件;垣曲商城發現銅鏃1件;陝縣西崖發現銅片1件;華縣南沙村發現銅錐1件。……二里頭文化出土的器物類型多樣,主要有爵、角、斝、盉、鼎、鬲等容器,戈、戚、鉞、鏃等武器,牌飾、銅泡等裝飾或禮儀性用品,樂器鈴以及刀、錐、鑿、錛、鋸、紡輪,魚鉤、鑽等生活用品。……岳石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地區,東至大海,南達江淮,西至魯西南和豫東,北到遼東半島南端,其年代約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到二里崗文化早期。目前岳石文化共出土早期銅器17件,包括銅刀6件,銅錐3件,銅鏃2件……岳石文化以工具為主,也有少量武器和裝飾品。合金成分方面青銅比例較大,占總數的七成,紅銅占三成。器物多為鑄造而成,少數輔之以鍛打。與二里頭文化相比,岳石文化雖然器類較多,數量不多,但是除銅環以外,其餘器型均見於二里頭文化,且器物型制較為近似。通過以上分析,岳石文化的冶銅工藝可能受到中原地區的較大影響。………………總之,這一時期中原海岱地區的冶銅技術還處在相當原始的階段,人類可能只是無意識對礦石進行加熱,從而冶煉出原始合金銅,並不存在對銅礦有意識的加工利用。經過了漫長的數千年,龍山時代晚期的中原海岱地區,冶金業開始最初的發展,能夠有意識的冶煉純銅,並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裝飾品。但是此時出土銅器的數量較少、質量較低,出土遺址也不多。整體來說,此時的中原冶銅業仍處於發展的初期。接下來,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海岱他區的冶銅業取得極大進步。在器類和紋飾方面,銅器器類大為豐富,紋飾日漸複雜,銅器器類多達二十餘種,不但有小型工具和裝飾品,武器種類也很豐富……製作技術方面,製作技術呈現多元化趨勢,除鑄造外,還出現了鑲嵌、補鑄、鎏金等手法,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工藝精湛,為同時期銅器裝飾品中的佼佼者,在二里頭遺址還出土了一件背部有鎏金的銅刀;同時,二里頭遺址開始普遍使用泥范鑄造技術,並能根據不同器類選擇單范、多范還是複合范,己能鑄造器型較為複雜的鈴和爵、斝、盉等器物。合金工藝方面,青銅器占大多數,達到8成左右,紅銅器僅占2成左右。不同器類之間,金屬成分存在差異,如工具和武器紅銅占兩成多,而容器則全部為青銅,可見人們對銅的金屬屬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至遲在二里頭二期,就己經形成較穩定的青銅熔鑄規範,並懂得根據器物類別性質配置青銅合金的技術。鑄造流程和管理方面,能夠將銅器製作的一整套程序如淘洗、制范、陰乾、澆注、打磨等協調起來,並做到有序進行;銅器生產過程在相應機構組織下實現了規模化和專業化。總的來看,中原地區以二里頭為代表的青銅製作技術己經達到一定的發展高度。對青銅合金的幾種主要金屬元素已有較多的認識。二里頭早中期的錫青銅鑄造、稍晚的鉛錫青銅的發明,都是夏代青銅工藝取得的重要成就。可以說,青銅時代主要合金類型的錫青銅和鉛錫青銅的配置技術。在夏代已經基本形成,並為商代青銅文明的高度發達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二里頭文化的冶銅業存在明顯的早晚差異。在二里頭文化第一、二期,銅器多為刀鑿錐等小件工具和兵器鏃,雖然也有像複合范製作的銅鈴和運用鑲嵌工藝製成的銅牌飾這些較複雜銅器出現,但數量很少,銅牌飾(1981YLⅤ M4:5)和銅鈴(1982YLⅨ M4:80)都只發現了1件。自第三期開始,二里頭文化的冶銅業迅速發展起來,表現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不僅銅牌飾和銅鈴等複雜器物比前期數量有了很大增加,並且又新出現了戈這樣的大型武器。其中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一件曲內戈(1975YLⅥ M3:2)內後鑄有突起的雲紋,文件凹槽內可能鑲嵌有綠松石,器物線條流暢,製作精美,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第三期新出現的器物中最引人矚目的應屬銅爵的出現,鑄造銅爵等容器,會消耗更多的銅原料,而且需要采 用內外范結合的複合范技術,銅容器的出現代表了二里頭文化銅器鑄造的最高水平,反映二里頭文化早晚階段的青銅工業有一個巨大的轉變。除了早晚的差異,中原海岱地區的冶銅業存在著明顯的空間差異。雖然二里頭遺址出土銅器的水平較高,其他遺址的銅器製造仍然停留在較初級的階段。以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和泗水尹家城遺址為例,前者從第三期才開始出現少量銅器,器類僅有鑿、鏃等小件工具或武器;後者出土銅器的數量較少,而且僅見刀、錐、鏃、環等小件工具、武器或裝飾品。這似乎暗示了這些非中心性的遺址尚不具備製作複雜銅器的實力,其冶銅工業的規模也比較有限。或許這說明當時作為重要手工業部門的鑄銅業己經被國家所壟斷,這也是國家王權政體出現後的一個必然結果。
    ……中國的早期冶銅技術傳統各有不同,基本可分為三個區域: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區(歐亞草原系統)、河湟——長城沿線地區(過渡區)、中原海岱地區(中原系統)……中原海岱地區銅產品從數量上看是最少的,僅有不到210件,但是考慮到該區有近30件大型銅容器發現,其銅產品的生產總量還是非常可觀,其治銅業的總體發展水平甚至略高於以上兩區。中原海岱地區的銅器有工具、裝飾品、武器、樂器、銅容器五大類,工具以刀錐鑿為主,有少量鑽、錛、紡綸、鋸等;武器有戈、戚、鉞、鏃,鏃的數量較多,達30餘件;銅容器有爵、角、盉、鼎、斝、鬲等器類,此外,還有樂器銅鈴和鑲嵌銅牌飾。……中原海岱地區的最大特色是銅容器的發明和使用。銅容器的原型來源於該區的陶器,其鑄造技術複雜,需要使用至少3塊以上的陶范來製作;種類也很豐富,包括爵、角、盉、鼎、斝、鬲等器類。這一時期,不僅在中原海岱地區以外地區沒有發現銅容器,在除二里頭遺址之外的該地區也很少有發現,這說明銅容器作為禮器寫階級分化有關,遺址要達到一定等級之上,才有權利製造和使用銅禮器。……中原海岱地區在夏紀年以前,以紅銅製品為主,進入夏代範圍,錫青銅器占大多數,達到8成左右,紅銅器僅占2成左右,中原海岱地區沒有砷銅的發現,其銅器合金技術是直接由純銅發展至錫青銅合金的。同河西走廊以西地區和河湟——長城沿線地區不同,中原海岱地區的居民在銅產品加工過程中有意識的使用鉛金屬元素。……至遲在夏代早期,中原海岱地區的銅產品已經開始全部使用鑄造技術。其銅器加工手段呈現多元化趨勢,除鑄造外,還出現了鑲嵌、補鑄、鎏金等手法,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工藝精湛,為同時期銅器裝飾品中的佼佼者,在二里頭遺址還出土了一件背部有鎏金痕跡的銅刀。該區自夏代開始,普遍使用泥范鑄造技術,並能根據不同器類選擇單范、多范還是複合范,從而能夠鑄造器型較為複雜的鈴和爵斝盉等容器。中原海岱地區的遺址和墓葬中都有銅器出土。遺址中出土的多為刀、鑿、錐等工具和小型武器(鏃),其工具和小型武器的形制與西北地區的銅器形制差別很大。從二里頭文化二期開始,中原海岱地區的墓中隨葬有銅器。二期隨葬銅器墓的三座墓規模在(2-2.5)×(0.6-1.2)左右,屬於中型墓。相較於周圍末隨葬銅器的墓葬,規模略大,隨葬品也較為豐富,多伴出大量的玉鉞、管狀飾、柄形飾等玉器。二里頭文化三期銅器隨葬更加普遍,均出土於中型墓葬,銅爵、戈、鉞、圓盤形器開始出現並用於隨葬,「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一時期銅禮器和兵器都用於隨葬,說明銅器己經成為地位與權利的象徵。綜上所述,中原海岱地區受農業經濟形態和聚落等級分化影響,其銅產品以銅容器為突出特點,在銅器種類、形態、合金配比工藝和鑄造方式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於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獨有特徵。
    ……中原海岱地區的冶銅業是獨立起源,其發展過程有很強的連續性,走過了原始合金銅——紅銅——錫青銅的整個過程,其鑄造技術也多與其它地區不同,有許多自主創新的地方。早在仰韶時代,這一地區就有原始合金銅的發現,至龍山時代晚期,已經能夠利用複合范鑄造法生產銅鈴之類的較為複雜的器物。複合范鑄造法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先 進的鑄造技術,在兩塊或多塊范組的范腔內插入范芯,使它范壁保持一定但不太大的距離,從而造出器物的薄壁。這種新工藝是十分具有開創性的,為夏代銅容器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夏代開始,由於階級分化和王權集中的影響,在二里頭遺址這樣的大型聚落里有能力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銅礦資源,從而使得中原海岱地區的冶銅技術有了許多創新。陶范的發明是一個天才型的設想,陶范相比較石范,不僅靈活性強,易於塑造成形,而且不受石材的限制,能夠製造大型的范模,以滿足製作大型銅容器而需求。同時,為適應銅容器的製作需求,鉛金屬較多的被運用於合金銅的生產過程中。隨著這些高水平製作技術的運用,中原地區銅器鑄造技術遠超出以上兩個區域,以大型的銅禮器為基本特徵,躋身當時世界銅產品生產的前列,為日後商周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中國中原地區的銅器起源於仰韶和龍山時代,在夏代形成了不同區域獨特的銅器文化。代表東方銅器發展模式的中原文化,其周邊受到了西方銅器文化的衝擊,一直影響到中國長城沿線地帶。由於中原銅器文化的強勢性和獨特性,西方銅器文化沒有能夠再向東深入。兩種傳統的銅器文化在長城沿線形成對峙與共存,促使中國的銅器文化形成了特徵明顯三個大區。
    ……依據對中原銅器傳統和歐亞草原銅器傳統的影響差異,中國發現的早期銅器可以分為三個特徵明顯的區域: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區(歐亞草原系統)、河湟-長城沿線地區(過渡區)、中原海岱地區(中原系統)
    ……從目前資料來看,我國不同地區銅器起源是不同的,中原地區的銅器起源於仰韶和龍山時代的黃河流域,在夏代形成了獨特的銅器文化,恰在此時中原文化的周邊受到了歐亞草原銅器文化的衝擊,一直影響到中國長城沿線地帶。由於中原銅器文化的獨特性而未再向東深入。兩種傳統的銅器文化在長城沿線形成對峙與共存,促使中國的銅器文化形成了特徵明顯三個大區。
  225. 杜勇《奚仲作車與中國馬車的起源》……從技術層面看,中國馬車與西方車確有相似的一面,如兩輪、獨轅、方輿,轅與軸相連,衡置轅前端等。但另外一些技術表現方法卻足以將二者的文化特徵區別開來。其一,中亞、西亞、北歐等地盛行的四輪馬車,在蒙古的科布多蘇木和阿爾泰山,內蒙的烏蘭察布等地的岩畫中都有發現。但殷周時代只有雙輪馬車,未見四輪馬車,不知是未能研發出轉向裝置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殷周以後始終不曾以四輪馬車作為交通工具。如果殷周馬車來自引進,恐不至於在未經嘗試的情況下,一開始就淘汰了西方盛行己久的四輪馬車,以致在殷周時代不曾一見。其二,除個別情況外,西方早期馬車的車輿普遍置於軸的前面,直到公元前1100年之後,才逐步出現將車輿的正中部位置於車軸之上的情況。而商周馬車的車輿中部卻都置於車軸之上。在中亞和蒙古高原的岩畫中,這兩種車輿置放方式都能見到,顯為西方馬車影響所致。殷周馬車未見車輿置於軸前者,說明它並未借鑑西方馬車的構造技術。其三,西方馬車的輪徑一般在1米以下,輪幅數4-12根不等,很少有超過15根的。中亞和蒙古高原的岩畫馬車,其輪輻數4-8根不等,多者也不過13、15根。夏含夷曾舉內蒙南山根M102刻紋骨板描繪的車輪,謂其輻條多至20-22根,實際是誤將骨板構圖的裝飾花紋視作寫實的車輪輻條,不可據信。而商周馬車的輪徑多在1.5米左右,輪輻數較多,以18根者為常例,個別為22根或26根。較多的輪輻數可增加車輪的強度和承載能力,延長使用壽命。這是中西馬車構造的又一顯著區別。其四,從馬車系駕法來說,地中海和西亞地區的早期馬車,一直到羅馬時代都使用頸帶式系駕法,即在馬的頸部套一皮質頸環,與衡木連接,以牽動車子行駛。商周時期的馬車則是更為先進的軛靷式系駕法,真正受力的部件是叉在馬肩胛前面的軛,傳力的則是靷。……無論是馬車的構造技術還是駕馬技術,中國與西方馬車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徵。特別是中國的多輻車輪提高了車輛的傳導力和堅固性,軛靷式系罵法充分發揮了馬的力量和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西方馬車所具備的先進性。……總的看來,以中亞和蒙古發現的車輛實物和岩畫來證明中國馬車西來說的種種理由,無疑是缺乏說服力的。從西方說關於馬車傳入中國的時間看,與中亞和蒙古高原幾乎同時甚至更早,馬車己奔馳在中原大地上;從技術層面看,中西方馬車的差異是明顯的,並非源於同一文化基因;從馬車主要功能看,當西方馬車己成軍隊核心戰鬥力的時侯,中國馬車在戰爭中還未發揮出應有的軍事作用。這些事實都是與中國馬車西來說相牴觸的,讓人天法相信晚商馬車是從中亞引進來的。……
    ……關於殷墟文化之前的商代前期和夏代的馬車實物,在目前的考古發掘中尚未見到,但與馬車相關的考古資料還是有的。這就是陸續發現的車轍和車馬器。1996——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偃師商城遺址的發掘中,在城址東北隅發現兩道東西向與城牆並行的車轍遺蹟。車轍長14米,其痕跡呈凹槽狀,口部一般寬約0.12米左右,深約0.03-0.05米,凹槽內填滿灰黃色粉塵土,土質酥鬆。凹面土質堅硬,凹槽兩側的路土因受到車輪擠壓而變形,呈隆起狀。同時有的部位發現車轍呈交錯狀,交叉點附近轍溝寬約0.1米左右。車轍軌距約為1.2米。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對二里頭遺址的發掘中,在宮殿區南側大路上發現了兩道大體平行的車轍痕。發掘區內車轍長5米多,且繼續向東西延伸。車轍轍溝呈凹槽狀,內有層狀堆積的路土和灰土。車轍的間距約為1米,與偃師商城發現的車轍相近。發掘者認為,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車轍,將我國用車的歷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偃師商城和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車轍,軌距為1-1.2米,與殷墟遺址發現的馬車軌距一般為2.2-2.4米有所不同,反映出商代前期和夏代的車體比晚商馬車要小許多。偃師商城的發掘者曾在有車徹的道路上,努力尋求牲畜蹄印,結果未能發現。因而無法判斷車子以何種牲畜為動力,只能認定是具有某種特殊功用們車子。兩處遺址的車轍呈凹槽狀,說明車子在道路上行駛頻繁,並有一定的載重量。……關於商代前期的車馬器,考古發掘中已有零星發現。在鄭州商城遺址,曾出土過2件青銅車軎的陶范,說明當時車子配件的生產己經批量化。後來在偃師商城也發掘出一件青銅質地的車軎,個體較小。軎是一種車器,呈長筒形,套在車軸的兩端,用以加固軸頭。軎孔自上而下插入轄(多為木質),以防脫出。青銅車軎的使用,是堅固木製車輛的關鍵技術環節之一。此外,在相當於二里崗文化時期的邢臺曹演莊下層、台西、平谷劉家河等遺址中,出土有銅泡、工字形器、管、當盧、人面飾等,據學者研究亦當為車馬飾件之物。往前追溯,夏代亦有車馬器的遺物。二里頭遺址曾先後發現銅鈴5件,獸面紋牌飾3件,圓形牌飾3件,銅泡1件。其他二里頭文化遺址也曾發現銅鈴。從銅鈴的形制和體大的特點看,當是馬鈴。其他牌飾和銅泡亦屬車馬飾件之類。這些車馬器的發現,雖然數量和種類尚不夠多,但聯繫偃師商城遺址和二里頭遺址出現的車轍,以及洛陽皂角樹遺址出土的夏代陶文「車」字,應可說明商代前期和夏代已有小型馬車作為引重致遠的交通工具了。……由於馬車是一種工藝複雜的複合文化,必須考慮與之相適應的青銅冶鑄業的發展水平。如果沒有青銅器做車子的輔件使之堅固,完全靠木頭製作,用行走緩慢的牛來拉拽或許勉強可用,但要用奔跑速度快而又性情暴烈的馬作動力,恐怕一拉就會垮掉。此外,如果沒有青銅製作銜鑣,也很難使野性十足的馬馴服,乖乖接受駕馭。所以青銅冶鑄業要是跟不上去,馬車的製作和馬的馴化都會面臨不好克服的困難。過去,人們對夏代青銅冶鑄業的認識有限,以為只發現幾個小件銅器,生產不成規模,自然無法滿足車輛製造對銅製車馬器的需求。如今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夏代青銅冶鑄業的面貌越來越清楚了。以二里頭遺址為例,不僅發現了若干前所未見的青銅器,而且發掘出大規模的冶鑄作坊和大量與青銅冶鑄有關的遺物。「至夏代晚期,大型鑄銅作坊表明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二里頭遺址也是當時青銅工業中心。」這說明當時中國青銅冶鑄業己經不再處於萌芽階段,而是以其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空前的技術水平,開始全面走向各個社會生活領域。因此,馬車製造所需的青銅配件,在夏代是可以得到供給的。……作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物質成果之一,中國馬車非自西亞或中亞引進,而是起源於中原本土。從夏代中經商代前期小型馬車發展而來的殷墟馬車,已成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軍事指揮平台。文獻記載夏代奚仲作車,尊為造車鼻祖,歷史地肯定了奚仲在中國馬車發展進程中所作的重大創新和特殊貢獻,彰顯出一種自信、自強、創造、創新的民族精神。
  226. 袁廣闊、朱光華《關於二里頭文化城址的幾點認識》……目前在二里頭遺址宮城範圍內已發掘分別始建於二里頭文化二至四期的大型建築十八座,「已確認第三、四期的多座單體宮室建築縱向排列,形成明確的中軸線」。二里頭文化二期時興建的3號、5號宮殿位於宮城北部偏東的位置,兩座宮殿東西並列,前者長逾150米,寬約50米,是一組大型多座院落式建築。二里頭文化三期時又分別興建了1號、2號、4號、7號、8號等宮殿,其中1號宮殿基址位於宮城西南部,平面略呈方形,基址中央為長方形主體殿堂,殿堂前為庭院,庭院四周有廊廡環繞,庭院南部邊緣正中為正門。基址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迄今二里頭遺址宮殿建築中規模最大的一座。2號宮殿營建於3號宮殿基址之上,結構與1號宮殿類似但規模略小,基址平面呈長方形,基址中部偏北為殿堂,四周有圍牆、廊廡,南牆偏東部為大門,大門兩側有門塾。2號宮殿南北長73米,東西寬58米,總面積約4200平方興,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沿中軸線對稱布局,開創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先河。從二里頭文化宮殿基址的考古發現來看,這一時期作為都邑重心的宮城內部,各類宮殿建築已基於不同的社會功能而形成一定的區劃與布局。二里頭遺址宮城範圍內宮殿集中分布於兩個區域:
    (一)宮城西南角以始建於二里頭文化三期時的1號宮殿為主,另有同時期修築的7號、8號建築基址;
    (二)宮城中北部有始建於二里頭文化二期的3號、5號宮殿基址,以及二者廢棄後二里頭文化三期時在原址重新修築的2號、4號宮殿,另有二里頭文化四期時在2號宮殿北側修築的6號宮殿。
    從宮殿建築的布局來看,西南區的1號與7號宮殿、中北區的2號與4號宮殿,分別依照同一條中軸線而建,顯示出較為明確的中軸對稱的建築理念。關於宮殿建築的性質與社會功能,多數學者認為1號宮殿為夏王朝處理政務的「朝堂」,2號宮殿為夏王朝祭祀祖先的「宗廟」。4號宮殿為王室舉行特別典禮的「明堂」。如此看來宮城西南部為夏王朝的治事、議政之所,宮城中北部為夏王朝祭祀祖先、舉行典禮之地。……
  227. 王文華《大師姑夏代城址的發掘與研究》……大師姑二里頭文化城址位於滎陽市廣武鎮大師姑村和楊寨村南地。……總面積約51萬平方米。……根據發掘出土遺物及地層關係,我們將大師姑夏代城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分為前後相連的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段:……第一段的年代應與二里頭遺址第二期相當。
    第二段:……該段的相對年代應為二里頭文化三期偏早。
    第三段:……該段的相對年代應為二里頭文化三期偏晚。
    第四段:……該段遺存的相對年代應為二里頭文化四期偏早。
    第五段:……此段相相對年代應為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偏晚。
    ……可以大致推斷大師姑夏代城址的繁盛階段是在一、二、三段,第四段遺存有所減少,五段可能仍在使用,也可能已經廢棄。……
  228. 樊溫泉、靳松安、秦文生、胡生勇《河南鄧州市穰東遺址的發掘》穰東遺址位於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東北約1公里處,東北距穰東火東站約300米,西南距鄧州市約26公里。遺址現存面積約15000平方米。……根據地層堆積情況及出土器物的特徵、組合及變化規律,可將穰東二里頭文化遺存分為三期。……穰東遺址的一至三期是連續發展的,屬於二里頭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從出土陶器的形制、組合以及紋飾等方面的特徵來看,穰東二里頭文化一、二、三期應分別相當於伊洛地區二里頭文化的二、三、四期。與伊洛地區的二里頭文化相比,這裡的二里頭文化遺存也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徵,這主要表現在陶系方面。如這裡出土的陶片中有相當數量的棕黃陶和紅褐陶;夾砂陶的比較始終較大,泥質陶相對較少;泥質陶中有一些還夾有極少量的細砂;缺乏典型磨光陶等。但這種地域性特徵尚不足以構成一個地方類型,也就是說穰東二里頭文化遺存仍然屬於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
  229. 229.00 229.01 229.02 229.03 229.04 229.05 229.06 229.07 229.08 229.09 王瓊《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豫西南鄂西北地區指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相鄰地帶。這裡主要屬於漢水中上游流域,從行政區劃上看包括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陽市及所轄的鄧州、方城、南召、新野、淅川、西峽、內鄉、鎮平、唐河、社旗等縣市,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及所轄的丹江口、鄖西等縣市及襄陽市及所轄的老河口、谷城等縣市。豫西南鄂西北地區西寫陝西東南部毗鄰,北有伏牛山與黃河流域為界,東以伏牛山余脈、桐柏山與淮河流域為界,東南部為江漢平原。區域內山脈橫迤,河流交織:北部有伏牛山,中部為丹江和唐白河之間的分水嶺(尖山與肖山),東南部有桐柏山、大洪山,西南部為武當山,漢水及其支流丹江、唐河、白河等貫穿整個區域,這些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小區。……具體到本文中,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的龍山晚期遺存是指該地區已經發現的晚於石家河文化而早於二里頭文化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該地區的石家河文化青龍泉類型的年代上限為公元前2600年前後,延續時間400~500年,而龍山時代晚期諸文化基本都在公元前1900年前結束,因此龍山晚期遺存的絕對年代大致為公元前2200~前1900年前後。本文所說的二里頭時代是指晚於王灣三期文化、早於二里崗文化的新砦期遺存及二里頭文化所代表的年代範圍,其年代跨度約在公元前1900~廁1500年前後。……
    ……本文認為從出土陶器來看,嵩山南北地區確有差異……兩者在文化面貌上存在較強的一致性,應為同一種考古學文化,即王灣三期文化。兩地區的差別只是同一考古學文化不同地方類型的體現,可稱為王灣三期文化的王灣類型和煤山類型。
    …………可以說在關於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遺存的文化屬性及命名問題上,學者們各持己見,尚未形成較為統一的意見。……關於二里頭時代文化的性質,目前學界己經基本達成一致,即認為其屬於二里頭文化……
    第二章 龍山晚期遺存分析
    ……目前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經發掘的龍山晚期遺址主要有淅川下王崗、下寨、溝灣、水田營、六叉口、馬嶺、龍山崗、鄧州八里崗、丹江口(原均縣)亂石灘、十堰市鄖陽區(原鄖縣)大寺、青龍泉、店子河、遼瓦店子、襄陽牌坊崗、方域平高台遺址等。…………綜上所述,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以往發掘的龍山晚期遺存其實包含了屬於不同時代的兩種考古學文化遺存,分別為以下寨遺址一至三組,下王崗遺址一、二組,亂石灘、大寺遺址第二組為代表的王灣三期文化遺存,以及以亂石灘、大寺遺址第一組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綜上,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王灣三朝文化一期一段僅在下寨遺址中發現。二期二段在下寨、大寺、下王崗、青龍泉、八里崗以及遼瓦店子遺址中有所發現。二期三段在下寨、水田營、亂石崗、下王崗、牌坊崗、店子河及金營遺址中均有發現。……綜上,中原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可分為兩期四段,其中早期一段主要為站馬屯一期;早期二段主要包括矬李一期、站馬屯二期、瓦店一期、郝家台一二期及王城崗一期等;晚期三段主要包括矬李二期、煤山一期、李樓一期、瓦店二期、王城崗二三期及郝家台三期等;晚期四段主要包括站馬屯三期、矬李三期、王城崗四五期、瓦店三期、郝家台四五期、煤山二期及李樓二期等。本文將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劃分為二期三段,通過分別與中原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進行對比可以確定其相對年代。……通過將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每一段與中原地區王灣三期文化進行對比可以得知,本地區王灣三期文化的一期一段相當於中原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晚期三段,本地區二期二、三段相當於中原地區晚期四段,部分二期三段單位的年代可能己經進入二里頭時代。…………因此中原地區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應在公元前2500~前1900年之間,其早、晚兩期的分界大致可定為公元前2200年。……確定了中原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晚期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200~前1900年,石家河文化絕對年代的下限為公元前2200年左右,那麼晚於石家河文化晚期,與中原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晚期基本同時的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上限應為公元前2200年,下限為公元前1900年或稍晚。……
    第三章 二里頭時代遺存分析
    ……豫西南、鄂西北目前經發掘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主要有鄧州穰東、方城八里橋、淅川下王崗、盆窯、門伙、單崗、馬嶺、文坎、李營、鄖陽區(原鄖縣)遼瓦店子、丹江口熊家莊、襄陽王樹崗遺址等。……從該地區出土的二里頭陶器來看,其性質應屬於二里頭文化。……可將該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分為三段。……據此可將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劃分為三期……綜上,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一期遺存僅在穰東遺址發現。二里頭文化二期在穰東、八里橋、下王崗、盆窯、門伙、李營及遼瓦店子遺址中有所發現。二里頭文化三期遺存在穰東、王樹崗、單崗、盆窯、門伙、李營及遼瓦店子遺址中均有發現。…………由於「四期說」能夠囊括目前所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因此本文採用「四期說」的分期方法。
    第一期:以二里頭一期為代表,還包括煤山三期、稍柴一期、王城崗二里頭一期、鄭窯一期、新砦三期等。
    第二期:以二里頭二期為代表,還包括稍柴二期、洛達廟一期、王城崗二里頭二期、皂角樹一期、矬李五期、鄭窯二期、楊莊三期等
    第三期:以二里頭三期為代表,還包括煤山四期、稍柴三期、洛達廟二期、王城崗二里頭三期、皂角樹二期、鄭窯三期等
    第四期:以二里頭四期為代表,還包括洛達廟三期、王城崗二里頭四期、皂角樹三期等
    ……綜上所述,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的第一至三期分別相當於中原地區二里頭文化的第二至四期。……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較大,北可至太行山南麓沁河以西地區,南到信陽地區,西南可達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原鄖縣)、襄陽一帶,西抵關中東部,東達豫東杞縣地區。……
    表4-1 豫西南鄂西北地區王灣三期文化聚落統計表
    表4-2 豫西南鄂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聚落統計表
    …………從文化面貌來看,該地區的二里頭文化與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非常接近,地方特色較少,不宜劃分為新的地方類型。……
  230. 230.0 230.1 230.2 常懷穎《從新峽遺址再論二里頭與東下馮之關係》……器型的對比可知,新峽遺址與東下馮、二里頭遺址最具代表性器類的共性是主要的。同時,藉助新峽,我們也能看出二里頭與東下馮之間的共性大於其差異。……以新峽的新材料,再次印證了東下馮與二里頭之間只是區域的漸變,而非考古學文化的不同。因此,我認為由新峽觀之,二里頭類型與東下馮類型的差別仍然只是同一文化間的空間類型之別。……東下馮類型與二里頭類型之間的關係,是共屬二里頭文化的並行關係。新峽遺址的發現,證明兩個類型之間存在密切的過渡聯繫,但這種聯繫反映的,是二里頭向東下馮的單向滲透。至少在二里頭三期階段以後,以新峽等沁河流域的考古發現來看,我們很少看到東下馮類型通過中條山向東輸出的跡象,在二里頭遺址中也罕見東下馮類型的痕跡。……
  231. 231.0 231.1 戴向明、田偉、湯毓贇、崔春鵬《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2018~2019年發掘簡報》……西吳壁遺址位於山西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地處涑水河北岸的黃土台地上,南距中條山約6公里。遺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南部的大沖溝20世紀曾有泉水,向西南流向涑水河。……西吳壁遺址二里頭、二里岡文化時期遺存的分布面積均在7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遺存較密集的中心區位於遺址東部,面積約40萬平方米。……我們選取遺址出土的部分二里頭、二里岡文化時期的動物骨骼和植物遺存樣品進行了碳十四測年,結果集中在公元前1600餘年至公元前1200餘年,主體落在我們通常認為的夏晚期和早商時期。西吳壁遺址二里頭、二里岡文化時期遺存的分布面積達70萬平方米左右,是晉南地區已知規模最大的夏商時期遺址,出土了磨製石磬、刻紋骨器、仿銅陶禮器等高等級物品,表明西吳壁遺址在夏商時期等級較高,應具有一定區域內中心聚落的性質。……
  232. 趙俊傑《河南柘城孟莊遺址性質分析》……一般認為,商人崇信鬼神,尤其是商代後期占卜活動非常頻繁,但商代前期占卜活動還是相對較少的,卜骨卜甲在其他遺址中也較為少見。發現卜骨的大型遺址有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垣曲商城、王城崗、大師姑,數量均較少,而夏縣東下馮和洹北商城還未曾發現。卜甲的數量更少,目前除鄭州商城外,其他遺址中還很少發現,在登封王城崗發現少量龜甲,但未見占卜痕跡。…………總之,孟莊遺址發現了大型的宮殿建築、鑄造青銅容器的作坊、稀有的卜骨卜甲、罕見的文字和原始瓷器,這些高規格的遺存在商王朝都城之外的其他城址中也是很少被發現的,由此可見孟莊遺址的地位不亞於其他商代城址,不排除孟莊遺址存在城牆的可能。…………由此可以看出,孟莊遺址商文化遺存的年代僅限於二里岡上層二期。以上可以說明在二里岡上層二期以後, 或者說在整個殷墟時期該遺址己經廢棄。通過發掘和鑽探可以看出,孟莊遺址的文化堆積很厚、遺蹟單位十分密集,說明二里岡上層二期之時有許多居民在孟莊遺址一帶活動,但持續時間不長。短期大規模的人類活動只會在特殊時期或特殊目的下才會產生,這也可以說明孟莊遺址性質的特殊性。二里岡上層二期規模如此龐大、人口如此密集的孟莊遺址,在殷墟時期遭到了完全廢棄,在沒有其他自然環境災害侵襲的情況下是不正常的。這可能意味著孟莊遺址商文化遺存的出現和消失與某種特殊的歷史事件有關,並非一般高人居住地。……商代前期文化即二里岡期商文化在早期分布範圍較小,二里岡下層時期主要分布在鄭、洛一帶,上層時期範圍才驟然擴大,最東擴展到了豫東西部地區,在魯西南部分商文化遺址出現,但岳石文化仍然占據著豫東地區的大部分範圍。研究表明,豫東地區西部的鹿台崗、牛牧崗、孟莊、李崗、欒台、東山子等遺址發現了商代前期文化遺存,均屬於二里岡上層二期。……商文化在其早期開始向北、西、南三方大舉擴張,而東方卻基本處於擴張停滯階段。研究表明,在二里岡上層二期之前,豫東地區沒有二里岡期商文化的存在。直至二里岡上層二期之時,商文化才開始向東方擴張,最先占據了豫東地區的西部,最遠擴張今天的濟南一帶。在泗水尹家城、濟南大辛莊等遺址發現有二里岡上層的商文化。豫東地區東部不見商代前期文化說明這種擴張可能是跳躍式的,應是軍事擴張的表現。……此時的商文化擴張,應是商夷關係開始惡化的表現。據文獻記載在商代前期的重大軍事事件有仲丁伐「藍夷」和河亶甲征「班方」,學界一般認為,仲丁和河亶甲時期應屬於二里岡上層二期。…………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仲丁時期,藍夷作亂,商王仲丁選擇對其進行征伐。商王朝的勢力很快擴展到豫東地區,為方便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商王在孟莊遺址建立軍事重鎮,修建了大型建築,並在此鑄造一定數量的青銅器和進行了一些占卜和祭祀活動。戰爭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商王朝獲得一定的勝利,並在大辛莊一帶建立了又一軍事重地。進入殷墟時期,商王朝對東夷採取了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但由於此時都城位置變更,孟莊遺址已不在都城往東夷的路線上而失去軍事作用,被完全廢棄。可見,孟莊遺址的形成和廢止均與商王的活動有關,它是商王東征時期一個重要的駐蹕地,是商代前期位於東方的一處重要的軍事重鎮。
  233. 233.0 233.1 趙俊傑《仲丁遷隞地望新探》
  234. 侯衛東《試析洹北商城的形成背景》……1999年發現洹北商城,1999年以來陸續對洹北商城進行了勘查和發掘,勘探出了外城、宮城、西南角小城以及城內的大型夯土建築群。(圖一)洹北商城外城平面略呈方形,方向13°,城牆南北長約2200米、東西寬約2150米,面積約470萬平方米。宮城位於外城南部略偏東,平面呈長方形,方向與外城一致,城牆南北長795米、東西寬超過515米,面積40餘萬平方米。宮城內已探明30多座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其中進行過局部揭露的一號宮殿基址的面積近1.6萬平方米、二號宮殿基址的面積5992平方米,二者的方向都與城牆一致,平面都呈「回」字形。洹北商城的營建有一個過程,其順序是先建一批宮殿宗廟建築、再營建內城、最後營建外城。洹北商城是在鄭州商城失去都邑地位之後營建的一座王都、早於洹河南岸商代晚期都邑,已經是學界的共識。洹北商城為「何王所都」還存在分歧,有學者認為其乃河亶甲所居之「相」,有學者認為其乃盤庚始遷之「殷」,也有學者提出目前還無法確定為河亶甲所居「相」或盤庚始遷「殷」、二者可能前後相續。無論上述學者將洹北商城指認為「何王所都」,幾乎都默認鄭州小雙橋都邑失去王都地位之後洹北商城才繼之而起。…………洹北商城形成之前,鄭州商城代表的二里崗文化為商文化的主流,在整個洹河流域僅發現個別二里崗文化聚落。…………下七垣文化主導了二里崗文化的形成,漳洹河流域是下七垣文化的腹心地帶,下七垣文化在漳洹流域的分布狀況和延續年代對認識洹北商城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非常重要。有學者統計邯鄲境內有90餘處下七垣文化遺址,有學者統計洹河流域有30餘處下七垣文化遺址。漳洹流域及其以北下七垣文化聚落分布密集而廣泛、典型二里崗文化聚落僅發現個別案例的現象,學界感到困惑、也有不同的認識。有學者認為二里崗文化對漳洹流域的影響總體上不太明顯,提出漳洹流域的下七垣文化繼續發展至二里崗上層時期。也有學者提出下七垣文化整體南下、人群遷徙造成二里崗下層時期考古學文化出現空白地帶。兩種觀點均認為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無論屬於何種情況,都說明漳洹流域是下七垣文化的腹心地帶、二里崗文化的薄弱地帶…………鄭州商城失去王都地位之後,鄭州小雙橋都邑繼之而起。無論小雙橋都邑失去王都地位之後洹北商城才繼之而建,還是洹北商城營建最早一批宮殿宗廟建築的時間與小雙橋都邑有一定重合,鄭州商城失去都邑地位、偃師商城也失去原來的地位、小雙橋都邑興起等重大事件,都是洹北商城形成的最重要的宏觀政治背景。…………從洹北商城形成的宏觀政治背景來看,二里崗文化在廣域範圍內達到擴張的高峰,在漳洹流域的商人故地卻沒有顯著影響。小雙橋都邑代表的國家在極度擴張狀態下似乎比較脆弱,某個時間二里崗文化傳統突然大規模集聚至洹北商城及其周圍區域,明顯與人群遷徙有關。小雙橋都邑是商王仲丁所遷之「隞」的話,仲丁及其以後是比較亂的階段,河亶甲可能帶領一股勢力北上至商人故地營建了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對應的遷都事件或許就是文獻中的「河亶甲居相」,這一觀點應當引起重視。……在營建洹北商城之前,鄭州商城代表的二里崗文化在廣域範圍內的擴張達到高峰,鄭州商城失去王都地位之後、王都遷移到其附近的小雙橋一帶,小雙橋都邑代表的國家社會僅持續了很短時間,說明商王朝在鄭州的都邑逐漸失去凝聚力和控制力,為選擇新址營建都邑提供了重要宏觀政治背景。洹北商城的始建與「河亶甲居相」可能存在對應關係。
  235. 江昊然《相都地望考辨》洹北商城發現於1999年。該城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北郊,南鄰洹河,往西約19公里即進入太行山東麓,北面為低丘,東面和南面則是開闊的沖積平原。地勢總體平坦,但略呈西北高、東南低走勢。洹北商城平面略呈方形,方向13度,與殷墟遺址略有重疊,其南北向城牆基槽長約2200米,東西向城牆基槽長約2150米,占地約4.7平方公里。經過10多年的工作,洹北商城興衰過程逐漸清晰。洹北商城經歷了「先建邑,後營小城、再造大城」的過程。洹北商城作為商代中期都邑,其性質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目前關於洹北商城的性質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認為該遺址「雖不排除有盤庚、小辛、小乙所居的可能,但其早期是河亶甲所居之相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其二認為是盤庚所遷之殷,盤庚小辛小乙居於此,而武丁時期才遷至洹南;第三種看法是認為前兩種說法都有可能,甚至存在先後續存的關係;第四種看法是洹北商城內較早建築是盤庚遷殷前所建,大城等建築是遷殷後續建。…………朱光華、潘付生、魏繼印三位先生認為商代後段應有盤庚、小辛、小乙三王都亳,而小乙自亳遷殷也不一定發生在其繼任之初。自小乙遷洹南後、武丁於此真正興盛,從而「更不徙都」。而洹北商城的大火毀跡已經大都之相初成便捨棄費用也亦能印證「盤庚復亳」的突然性,因此,洹北商城為河北之都的可能性很大,而地望所考的相都恰巧處於安陽,因此,洹北商城是河亶甲居相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236. 龐小霞《祖乙遷「邢」考辨》
  237. 李恩瑋《商王祖乙居邢建都新考》
  238. 張溯《洹北商城庇都說》
  239. 《尚書·周書·無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於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年有九年。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240. 《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公劉》
  241. 古本《竹書紀年·殷紀》
  242. 《資治通鑑外紀》雲祖庚「在位七年。」
  243. 何樂君《洹北商城宮殿區一號建築基址奉祀神主再探》
  244. 《春秋穀梁傳·隱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凡伯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國而曰伐,此一人而曰伐,何也?大天子之命也。戎者,衛也。戎衛者,為其伐天子之使,貶而戎之也。楚丘,衛之邑也。以歸,猶愈乎執也。
    《穀梁傳·魯成公九年》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庚申,莒潰。其日,莒雖夷狄,猶中國也。大夫潰莒而之楚,是以知其上為事也。惡之,故謹而日之也。
    楚人入鄆。
    秦人、白狄伐晉。
    鄭人圍許。
    城中城。城中城者,非外民也。
  245. 245.0 245.1 245.2 《左傳·魯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杞成公卒,書曰子,杞,夷也,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辟不敏也。
    《左傳·魯僖公二十五年》夏,四月,丁巳,王入於王城,取大叔於溫,殺之於隰城。戊午,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請隧,弗許,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惡也。」與之陽樊、溫原、欑、茅之田,晉於是始起南陽。陽樊不服,圍之。蒼葛呼曰:「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誰非王之親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左傳·魯襄公二十九年》晉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六月,知悼子合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會之,鄭子大叔與伯石往,子大叔見大叔文子,與之語,文子曰:「甚乎其城杞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歸之,吉也聞之,棄同即異,是謂離德,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雲』,晉不鄰矣,其誰雲之。」…………晉侯使司馬女叔侯來治杞田,弗盡歸也,晉悼夫人慍曰:「齊也取貨,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誰得治之,杞,夏餘也,而即東夷,魯,周公之後也,而睦於晉,以杞封魯,猶可,而何有焉?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府無虛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魯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
    《左傳·魯昭公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邇封之有!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廢隊是為?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先王居檮杌於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姦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戎有中國誰之咎也?后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難乎?伯父圖之,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叔向謂宣子曰:「文之伯也,豈能改物?翼戴天子而加之以共,自文以來,世有衰德,而暴滅宗周以宣示其侈,諸侯之貳不亦宜乎?且王辭直,子其圖之。」宣子說。
    《左傳·魯昭公十三年》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壬申,復旆之,諸侯畏之,邾人、莒人愬於晉曰:「魯朝夕伐我,幾亡矣,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晉侯不見公,使叔向來辭曰:「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子服惠伯對曰:「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之國,棄周公之後,亦惟君,寡君聞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憂,其庸可棄乎?若奉晉之眾,用諸侯之師,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討魯罪,間其二憂,何求而弗克。」魯人懼聽命。
  246. 《國語·周語中》王至自鄭,以陽樊賜晉文公。陽人不服,晉侯圍之。倉葛呼曰:「王以晉君為能德,故勞之以陽樊,陽樊懷我王德,是以未從於晉。謂君其何德之布以懷柔之,使無有遠志?今將大泯其宗祊而蔑殺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此羸者陽也,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君若惠及之,唯官是徵,其敢逆命,何足以辱師!君之武震,無乃玩而頓乎?臣聞之曰『武不可覿,文不可匿。覿武無烈,匿文不昭。』陽不承獲甸,而祗以覿武,臣是以懼。不然,其敢自愛也?且夫陽,豈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晉侯聞之,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陽民。
  247.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春秋之後,陪臣秉政,彊國相王;以至於秦,卒並諸夏,滅封地,擅其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248. 《叔夷鍾》……夷典其先舊及其高袓:虩虩成湯,有嚴在帝所。敷受天命,翦伐夏後。敗厥靈師,伊小臣隹輔。咸有九州,處禹之緒。丕顯穆公之孫,其配襄公之□而□公之女,□生叔夷,是辟於齊侯之所……
  249. 陳民鎮《新出羋加編鐘所見「禹」與「夏」》
  250. 金力《漢族的遺傳結構:文化傳播伴隨人口擴張》
  251. ​Hao Ma、 Yawei Zhou、Rui Wang、Fei Yan、Haodong Chen、Limin Qiu、Jing Zhao、Li Jin、Chuan-Chao Wang《Ancient genomes shed light on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252. Jiayang Xue、Wenjun Wang、Jing Shao、Xiangming Dai、Zhouyong Sun、Jacob D. Gardner、Liang Chen、Xiaoning Guo、Nan Di、Xuesong Pei、Xiaohong Wu、Ganyu Zhang、Can Cui、Peng Cao、Feng Liu、Qingyan Dai、Xiaotian Feng、Ruowei Yang、Wanjing Ping、Lizhao Zhang、Nu He and Qiaomei Fu《Ancient Mitogenomes Reveal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Neolithic Shimao Population in Northern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shared more affinities with those NEA populations in the YR basin. 」…………
    …………「In all, the ancient individuals related to the Shimao culture in the LN Longshan period from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shared more matern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but not earlier) populations in the YR region outsid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Among these LN Longshan populations, those related to Shimao culture shared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related to Taosi culture in the Middle YR.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trong and extensive population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LN Longshan period, not only within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but also between northern Shaanxi and southern Shanxi Provinces.」…………
    …………「To explor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and present-day humans, we compared their genetic affinities including the ethnic minorities (such as Daur, Mongolia, Dai, Miao, etc.), Han populations (「NChina_Han」 and 「SChina_Han」), and the populations in Tibet and Taiwan of China.…………The genetic distance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were closer to Han populations (F ST < 0.03, p > 0.06 in NChina_Han; F ST < 0.04, p > 0.06 in SChina_Han) than other present-day minority populations, including those in Tibet and Taiwan. The haplogroup shar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shared higher proportions of haplotypes with the Han (NChina_Han, 6.04%; SChina_Han, 4.70%) than with the other present-day populations (0.00–3.65%).」…………
    …………「Our results found that the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in the LN Longshan period shared mor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LN populations in the YR region, rather than those from earlier periods. Among these YR populations in the LN Longshan period, the populations related to Shimao culture showed the closest affinity with the populations related to the Taosi culture in the Middle YR’s southern Shanxi Province. 」…………
    …………「Finally, we found that the LN Longshan Shimao-related populations in northern Shaanxi were closer to the present-day Han Chinese (especially the northern Han Chinese population) than to the minorities in China.」………
  253. 《潛夫論·五德志》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萬接,生白帝摯青陽。世號少曎。代黃帝氏,都於曲阜。其德金行。其立也,鳳皇適至,故紀於鳥。
  254. 李學勤:秦文化具有東方色彩
  255. 探尋秦人的足跡——李崖遺址
  256. 孫宗賢《對昔周邑及汧渭之會的新認識》
  257. 《睡虎地秦簡·法律問答》
    「臣邦人不安其主長而欲去夏者,勿許。」何謂夏?欲去秦屬是謂夏。
    「真臣邦君公有罪,致耐罪以上,令贖。」何謂真?臣邦父產子及產它邦而是謂真。何謂夏子?臣邦父、秦母謂也。
  258. 《韓非子·十過》 昔者戎王使由余聘於秦,穆公問之曰:「寡人嘗聞道而未得目見之也,願聞古之明主得國失國何常以?」由余對曰:「臣嘗得聞之矣,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寡人不辱而問道於子,子以儉對寡人何也?」由余對曰:「臣聞昔者堯有天下,飯於土簋,飲於土鉶,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賓服。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輸之於宮以為食器,諸侯以為益侈,國之不服者十三。舜禪天下而傳之於禹,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縵帛為茵,蔣席頗緣,觴酌有采,而樽俎有飾,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沒,殷人受之,作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觴酌刻鏤,四壁堊墀,茵席雕文,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五十三。君子皆知文章矣,而欲服者彌少,臣故曰儉其道也。」由余出,公乃召內史廖而告之,曰:「寡人聞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由余,聖人也,寡人患之,吾將奈何?」內史廖曰:「臣聞戎王之居,僻陋而道遠,未聞中國之聲,君其遺之女樂,以亂其政,而後為由余請期,以疏其諫,彼君臣有間而後可圖也。」君曰:「諾。」乃使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因為由余請期,戎王許諾。見其女樂而說之,設酒張飲,日以聽樂,終歲不遷,牛馬半死。由余歸,因諫戎王,戎王弗聽,由余遂去之秦,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問其兵勢與其地形,既以得之,舉兵而伐之,兼國十二,開地千里。
  259. 《史記·張儀列傳》義渠君朝於魏。犀首聞張儀復相秦,害之。犀首乃謂義渠君曰:「道遠不得復過,請謁事情。」曰:「中國無事,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有事,秦將輕使重幣事君之國。」其後五國伐秦。會陳軫謂秦王曰:「義渠君者,蠻夷之賢君也,不如賂之以撫其志。」秦王曰:「善。」乃以文繡千純,婦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君致群臣而謀曰:「此公孫衍所謂邪?」乃起兵襲秦,大敗秦人李伯之下。
  260. 劉文鵬《古代埃及史》p133~p134
    阿拜多斯的哲爾王墓,地下建築包括修復的在內,為21.5×20米。圍繞著哲爾的王墓有一排排的墓穴共338間,葬有國王下葬時被犧牲的家臣侍從的屍體,其中後宮275人,僕人43人。此外,在距離王墓1.5公里方圓周圍還葬有國王親信或宮廷官員269人,或許他們也是為哲爾王殉葬的。
    在阿拜多斯的瓦吉王墓,面積為19×15米,周圍葬有伴隨國王犧牲的王家侍從墓1747;而他在薩卡拉的第3504號墓的面積為56.45×25.45米。由大坑構成的地下建築開鑿到地平面上,被十字牆分隔成5間壁,其地上建築為45間。在其馬斯塔巴墓的圍牆外側,圍繞的隨葬墓有62名奴隸殉葬。
    第一王朝時代最大的馬斯塔巴墓是在薩卡拉的第3035號烏吉姆,即登王的墓,面積為57.3×26米。地下建築是由岩石中開鑿3間墓室,地上建築則有45間。但是,他在阿拜多斯的墓地,面積小得多,僅僅為23.5×16.4米。大概有136名奴隸殉葬在王墓周圍,包括了男女兩性。
  261. 王以鑄譯希羅多德《歷史·第四卷》(71)歷代國王的墳墓是在蓋羅司人居住的他方,那裡是包律斯鐵涅司河溯航的終點。只要是國王死去的時候,斯奇提亞人便在那裡的地上挖掘一個方形的大穴;大穴挖好之後,他們便把屍體放置在車上載運到異族那裡去。屍體外面塗著一層蠟,腹部被切開洗淨,並給裝上切碎的高良姜的根部、香料、洋芫荽和大茴香的種子,然後再原樣縫上。在屍體送到的時候,接受屍體的人和王族斯奇提亞人做同樣的事情。​這就是:他們割掉他們的耳朵的一部分,剃了他們頭,繞著他們的臂部切一些傷痕,切傷他們的前額和鼻子並且用箭刺穿他們的左手。從這裡人們又把國王的屍體放在車上帶到屬於他們的另一部落那裡去,而屍體已到過的地方的那些人則跟在屍體的後面。而在屍體到所有部落那裡被載運了一圈之後,它便被人們運到了蓋羅司人的土地,這是他們所統治的一切種族當中最遠的,也便是下葬的地方了。此後,在把屍體放在草床上放入墓中以後,他們便在屍體的兩側插上兩列長槍並且把木片搭在上面,木片上再復蓋上細枝編成的蓆子當作屋頂。在墓中的空地上,他們把國王的一個嬪妃絞死殉葬,他們同時還埋葬他的一個行觴官、廚夫、廐夫、侍臣、傳信官;此外還有馬匹、所有其他各物的初選品和黃金盞;因為斯奇提亞人是不使用青銅或白銀的。在做完以上的事情之後,他便共同修造一個大冢,在修造時他們相互拼命競爭,想把它修造得儘可能地大。(72)在一年過去之後,他們又進行下面的事情。他們選出國王身旁殘存的侍臣當中最親信可靠的人(這些人都是土著的斯奇提亞人,因為侍奉國王的人都是國王親自下令選定的,而斯奇提亞人是沒有用錢買奴僕的習慣的),把侍臣當中的五十人絞死,把他們最好的馬五十匹殺死,再把他們的內臟掏出,把內部洗淨,肚子裡裝滿穀殼再縫合。然後,他們把許多​木樁釘到地里去,每兩個一對,在每一對木樁上面凹入部向上地安放著車輪的半個輪緣,另外的半個輪緣放到另一對木樁上去,直到許多對木樁都這樣配置好的時候。隨後,把大木棍從馬的尾部一直橫穿到馬的頸部,再把木棍架到車輪上面,結果是前面的車輪支著馬的肩部,而後面的車輪在馬的後腿的地方支著馬的腹部,但四條腿則在半空中懸著。每匹馬嘴裡都有一馬銜並且配著一副繮繩,繮繩是系在前面的木橛子上。然後這五十名被絞殺的少年分別被安置到五十匹馬上。他們這樣做的辨法是:他們再把一個木棍沿著少年的嵴椎從後部一直穿到頸部;從身體後部突出的棍子則插到橫貫馬體的那個木棍上的一個孔里去。這五十名騎馬的人就這樣地給他們安置在墳墓的四周,然後他們便離開了。
  262. 262.0 262.1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遣倭載斯、烏越等詣郡說相攻擊狀。遣塞曹掾史張政等因齎詔書、黃幢,拜假難升米為檄告喻之。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餘步,殉葬者奴婢百餘人。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餘人。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其贊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嘗所乘馬弓劍之類,皆悉埋之。仍於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雜木為祠祭之所。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六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其君臣自為友,五六人曰共命。君死,皆自殺以殉 ,所服玩乘馬皆瘞,起大屋冢顛,樹眾木為祠所。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南詔上》西貢節度監軍野多輸煎者,贊普乞立贊養子,當從先贊普殉,亦詣忠義降。於是虜氣衰,軍不振。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東女國》國王將葬,其大臣親屬殉死者數十人。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東女》王之葬,殉死至數十人。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五·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迴紇》毗伽闕可汗初死,其牙官、都督等欲以寧國公主殉葬,公主曰:「我中國法,壻死,即持喪,朝夕哭臨,三年行服。今迴紇娶婦,須慕中國禮。若今依本國法,何須萬里結婚。」然公主亦依迴紇法,剺面大哭,竟以無子得歸。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回鶻上》俄而可汗死,國人慾以公主殉 ,主曰:「中國人婿死,朝夕臨,喪期三年,此終禮也。回紇萬里結昏,本慕中國,吾不可以殉。」乃止,然剺面哭,亦從其俗雲。後以無子,得還。
  263. 《日本書紀卷第六垂仁天皇》廿八年冬十月丙寅朔庚午,天皇母弟倭彥命薨。十一月丙申朔丁酉葬倭彥命於身狹桃花鳥坂,於是集近習者悉生而埋立於陵域,數日不死、晝夜泣吟,遂死而爛臰之、犬烏聚噉焉,天皇聞此泣吟之聲心有悲傷,詔群卿曰:「夫以生所愛令殉亡者,是甚傷矣。其雖古風之,非良何從。自今以後議之止殉。」…………
    卅二年秋七月甲戌朔己卯,皇后日葉酢媛命一雲日葉酢根命也薨。臨葬有日焉,天皇詔群卿曰:「從死之道,前知不可。今此行之葬,奈之爲何?」於是野見宿禰進曰:「夫君王陵墓埋立生人,是不良也、豈得傳後葉乎?願今將議便事而奏之。」則遣使者,喚上出雲國之土部壹佰人自領土部等,取埴以造作人、馬及種種物形,獻於天皇曰:「自今以後,以是土物更易生人樹於陵墓,爲後葉之法則。」天皇於是大喜之,詔野見宿禰曰:「汝之便議,寔洽朕心。」則其土物、始立於日葉酢媛命之墓。仍號是土物謂埴輪,亦名立物也。仍下令曰:「自今以後,陵墓必樹是土物,無傷人焉。」天皇厚賞野見宿禰之功,亦賜鍛地、卽任土部職,因改本姓謂土部臣。是土部連等主天皇喪葬之緣也,所謂野見宿禰,是土部連等之始祖也。
  264. 《三國史記·卷第四·新羅本紀第四》(智證麻立干)三年春三月,下令禁殉葬。前王薨則殉以男女各五人,至是禁焉。
  265. 曾麗容《吐蕃贊普殯葬儀禮中的「共命人」——論古代藏地之人殉》
  266. 劉卓異《「褒姁」小考》
  267. 《水經注·卷二十七·沔水》……(南鄭)縣,故襃之附庸也。周顯王之世,蜀有襃漢之地,至六國,楚人兼之。懷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漢中郡,因水名也。《耆舊傳》云:「南鄭之號,始於鄭桓公。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為稱。即漢中郡治也。」漢高祖入秦,項羽封為漢王。蕭何曰:「天漢,美名也。」遂都南鄭。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墉漆井,皆漢所脩築,地沃川險,魏武方之雞肋,曰:「釋騏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求。」遂留杜子緒鎮南鄭而還。晉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馬勳斷小城東面三分之一,以為梁州漢中郡南鄭縣治也。自宋、齊、魏咸相仍焉。……
  268. 付希亮《五藏山經》神形祀法材料源或自夏少康中興所制方國地理圖——從文化人類學視角分析《山海經》神形祀法材料所反映的時代
  269. 《顾颉刚和胡适:从论战完败到“史学革命”的大逆转》,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270. 向桃初《二里頭文化向南方的傳播》……本文「南方地區」相對於中原地區而言,主要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而「二里頭文化相關遺存」是指有與二里頭文化「典型特徵」相同或相近之遺蹟和遺物,即包含二里頭文化因素的考古學文化遺存。依此,這類遺存的文化性質可以為二里頭文化或其地方類型,也可以是其他考古學文化但包含有二里頭文化的某些因素;年代既可能與二里頭文化相當,也可能晚於二里頭文化。……
    Ⅰ區:豫陝鄂交界地區,指漢水中、上游交接地區。包括豫西南、鄂西北和陝東南地區,地處秦嶺山脈東南、桐柏山以西、大洪山—荊山以北、武當山以東,以南陽盆地為中心。遺存地點有河南淅川下王崗,方城八里橋,鄧州陳營,湖北丹江口熊家莊,鄖縣遼瓦店子,襄陽王樹崗,棗陽墓子坡,陝西商州紫荊、東龍山等。從公布的材料來看,以淅川下王崗、方城八里橋、商州東龍山三處材料最豐富,襄陽王樹崗、鄖縣遼瓦店子、商州紫荊三處材料雖已公布,但數量極少,鄧州陳營、丹江口熊家莊、棗陽墓子坡三處材料未正式公布。…………上述遺存均以二里頭文化因素為主,也表現出一些地方特色,如除灰陶外,見部分黑陶、紅陶和紅胎黑皮陶,器類常見本地石家河文化晚期的釜、高領罐等,帶耳器物較多,這是關中及其西部地區的文化傳統。筆者以為,本區二里頭文化暫不宜劃分太多地方類型,可以統屬於二里頭文化「下王崗類型」。
    Ⅱ區:江漢平原地區。相關地點有湖北黃陂盤龍城、荊州荊南寺、鍾祥亂葬崗、沙市李家台等。…………本區二里頭文化相關遺存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時期(主要是二里頭文化晚期)的如盤龍城一期、荊南寺一期及亂葬崗、李家台主體遺存等與二里頭文化關係非常密切,可歸於二里頭文化。有學者認為可定為二里頭文化一個新的地方類型,筆者贊同,並建議稱為「二里頭文化盤龍城類型」。二是商時期遺存中所見二里頭文化因素遺物,應是前一時期本地二里頭文化傳統的遺留,為盤龍城類型商文化的組成部分。…………
    從考古學層面上說,二里頭文化南傳,終結了南方地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本地文化的發展軌跡和模式,開啟了宏觀上伴隨中原地區文化變遷節奏而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二里頭文化南傳給業已衰落的南方地區文化強烈的外部刺激,促使南方各地域文化以新的面貌復興。新石器時代末期,隨著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突然衰亡,南方地區古代文化發展進入低潮,這為中原文化南下提供了條件。長江中游地區的石家河文化或其孑遺(所謂「後石家河文化」)因二里頭文化南下而徹底消失,南陽盆地、江漢平原等地則受二里頭文化直接控制,長江上游成都平原的寶墩文化也因為二里頭文化的西進形成了三星堆文化,江淮地區在二里頭文化因素的參與下形成了鬥雞台文化,太湖流域的馬橋文化也是本地前期良渚文化遺留與二里頭文化結合的產物。這些新的地域文化儘管或多或少地保留著本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傳統,但主體面貌均有很大變化,而且外來文化所占分量較大甚至起主導作用。二里頭文化可能並沒有直接占領和控制長江和淮河以南地區,但其影響波及到上述地區,鬥雞台文化、馬橋文化中大量二里頭文化因素的存在甚至已經不能僅僅解釋為影響了,而是二里頭文化直接參與的結果。夏商之際,二里頭文化在與商的競爭中失敗,其遺民必有一部分從中原南遷,加上已在南方的二里頭文化先民在商人南下的壓力下又被迫向長江以南和長江上游等地遷徙。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發展水平均較先進的二里頭基因的注入,促進南方各地域文化走向中興。從歷史學層面上說,二里頭文化南傳是南方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的「四土」「五服」系統的開始,也是南方地區納入中原地區為主體的中國歷史體系的開始。
  271. 《探尋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嚴實指出:「我把他們分別稱為Oα、Oβ和Oγ。這三個大約6000年前的人的後代構成了現在漢族人群的40%以上。之所以很特別,是因為在這三個擴張以前的Y染色體樹的所有分支,都是二叉,而這三個擴張是星狀擴張,即突然從一個人演化出難以分出先後的5~7個支系,而且這5~7個支是都有後代一直延續到現在的。長支或二叉當中的那些古人無數輩的兄弟都沒能傳下男性後代,當時的人口擴張也相對緩慢,只有這幾支幸運兒的後代終於活到了現代。」
  272. 孫廣清《河南裴李崗文化的分布和地域類型》……大約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河南、河北、山東、陝西、湖北……等地區的文化面貌日趨一致,有著更多的共同特徵和相互聯繫…………從1977年至今,在河南中部的新鄭、鄭州、榮陽、密縣、鞏義、登封、中牟、杞縣、尉氏、汝州、郟縣、許昌、禹州、長葛、鄢陵、扶溝、西華,在河南南部的葉縣、舞陽、方城、漯河、郾城、駐馬店、上蔡、正陽、新蔡、項城、信陽、潢川,在河南西部的洛陽、偃師、孟津、嵩縣、盧氏,在河南北部的新鄉、孟縣、輝縣、淇縣、濬縣、安陽、湯陰、林縣等42個縣、市調查發現105處裴李崗文化遺址及遺存。…………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化早期相比,有一定的共同因素。這兩種文化的遺址都位於河邊台地;都有半地穴式的圓形房子,並帶有斜坡式或階梯式門道;都有氏族公共墓地,墓葬比較集中,排列基本有序,多數都是仰身單人直肢葬;氏族經濟生活都是以農業生產為主,還有一定的家畜飼養及少量的漁獵、採集經濟;在石器中都有石斧、石鏟和石鐮;陶器中都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較多,灰陶很少。器形上都有缽形鼎、缽、小口雙耳壺、紡輪等,其中裴李崗文化的小口尖底雙耳壺可視為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祖形器物。在紋飾上都有劃紋、指甲紋、乳釘紋和細繩(線)紋。在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的長葛石固遺址、汝州中山寨遺址、舞陽湖南郭遺址和阿崗寺遺址等,均發現了仰韶早期文化層疊壓在裴李崗晚期文化層之上的地層堆積,這種現象大大縮短了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儀在年代上的距離。淅川下王崗遺址仰韶文化早期出土的弧刃扁圓體石斧、弧刃長方形石鏟、鋸齒石鐮和V式罐、Ⅰ、Ⅱ式缽、Ⅰ式鼎、Ⅰ式壺等均與裴李崗文化同類器形相似。這些表明河南地區的仰韶文化當溯源於裴李崗文化。…………
  273. 羅伊《裴李崗文化的南向影響》……裴李崗文化內部根據一定的時空、面貌差異可分為一北一南兩個中心:即北部的裴李崗類型和南部的賈湖類型。……賈湖類型最典型的賈湖遺址西南方不遠,有一段明顯的地塹,天然地將伏牛山和桐柏山隔開,也成為了從中原進入南陽盆地的重要通道,這個自然形成的文化通道就是方城缺口,正是在這裡首先發現了裴李崗文化南下的線索。……鑑於裴李崗文化文化在南陽盆地的強勢,我們可以繼續循著南襄隘道和隨棗走廊南下,直面整個江漢平原……其中宜都枝城北遺址H1出土的50多件陶器中,近一半是裴李崗文化典型的折沿罐、角把罐、小口雙耳壺等……相比之下,裴李崗文化分布區可見的江漢平原文化因素不甚明確,再次表明裴李崗文化南下力量的強大。……裴李崗文化多元的生存方式和特殊的喪葬習俗,使用的磨光紅陶、各式陶鼎、骨笛、龜甲、刻劃符號等,涵蓋了技術、經濟、社會、思想各個層面,在同時期影響了包括江漢平原在內的周邊大部分地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大發展和此後中國歷史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74. 胡清波《順山集遺存研究》……如何界定一種考古學文化,夏鼐先生曾說,「我們在考古工作中,發現某幾種特定類型的陶器和某類型的石斧和石刀以及某類型的骨器物和裝飾品,經常地在某一類型的墓葬或某一類型的住宅遺址中共同出土。這樣一群的特定類型的東西合在一起,我們叫它為一種『文化』」。……通過器物組合差異的觀察,識別出順山集遺址出土遺存實際包含三種考古學文化,即順山集一期文化、順山集二期文化、順山集三期文化……本文認為順山集一期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800年,順山集二期文化年代為距今7800~7500年,順山集三期文化的年代為距今7500~7000年……本文認為,順山集一期文化主要是一種本地起源的文化,繼承了少量賈湖文化因素,並且受到裴李崗文化的較小影響,而與後李文化沒有譜系上的聯繫。順山集二期文化在主要繼承順山集一期文化的基礎上,同時受到了裴李崗文化、上山文化的影響,這也是促使順山集一期文化轉變為順山集二期文化的原因所在。順山集二期文化形成後,也對後李文化也造成了影響。順山集三期文化主要受跨湖橋文化的影響,但也繼承了本地的順山集二期文化的一些因素。……
  275. 秦佑鵬《順山集遺存的分期及其與周邊同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比較研究》…………順山集遺存主要分布於淮河下游地區,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發掘者按照時代的早晚關係將其分成順山集一期文化、順山集二期文和順山集三期文化。其中一、二期文化面貌相近命名為「順山集文化」,順山集三期文化與前兩期有較大差異稱為「順山集三期類型」。……2012年11月,由南京博物館、泗洪縣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的「江蘇泗洪順山集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論證會」在江蘇泗洪開幕,此次會議將順山集一、二期遺存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命命為「順山集文化」的意見得到共識……總體上,我們把順山集遺存分成順山集文化和順山集三期類型,其中順山集文化根據早晚的關係和器物的演化分成早晚兩期五段,順山集三期類型分成三期三小段。……順山集文化的絕對年代距今8600-7900年,早晚期的分界在8200年。……綜合的看,我們認為順山集三期類型年代應在7800-7500年之間,與順山集文化有一定的缺環。……石山孜下層文化是指分布淮河中游地區以蘆城孜下層、小山口一期、石山孜一期文化代表的距今8200-7300年的考古學文化……跨湖橋文化的絕對年代距今8300-7200年。早期前段距今8300年-8100年,早期與晚期的分界是7800年。後段距今8000年-7800年,晚期前段距今7700年-7500年,晚期後段距今7400年-7200年。……通過研究可以推測,順山集文化的形成是在本地起源的基礎上,接受了來自北方後李文化的文化因素,進入順山集文化晚期,順山集發展勢頭明顯,有向西北發展的態勢,當然也有來自南方文化的壓力,對石山孜下層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並且在溝通南北方交流的過程中,石山孜下層文化扮演了中間的傳遞角色……時代進入8000年,氣候波動與環境變遷,跨湖橋文化的北上伴隨著人群的移動,迫使順山集文化也向北發展,在當地則轉化為具有順山集文化和跨湖橋文化兩種風格的順山集三期類型。……順山集時期的動物考古學資料,目前僅有順山集遺址公布,該遺址出土動物骨骼2061塊,其中可鑑定到種屬的動物遺存有1133塊……從野生動物所占的比例來說,推測肉食來源主要是來自野生動物,狗已經馴化,可能參與到狩獵活動,家畜飼養只是肉食獲取的輔助手段。……本文從典型遺址的分組和典型器物的演化兩個方面,將順山集遺存的一、二、三期文化認定為順山集文化和順山集三期類型,並對其進了較為精細的年代分期。順山集文化可分為早、晚兩期,絕對年代距今8600-7900年,早、晚期的分界是8200年。順山集三期類型在文化面貌上與順山集文化有很大差異,相對年代晚於順山集文化,我們認為其絕對年代為距今7800-7500年,與順山集文化存在一定的缺環。……通過順山集遺存與石山孜下層文化的比較,推測順山集文化晚期與石山孜下層文化早期相當,從蘆城孜遺址的文化面貌上可以看出,順山集文化是石山孜文化的源頭之一,石山孜下層文化晚期對應順山集三期類型,二者之間聯繫密切,文化交流是雙向的。……在順山集文化來源上,順山集文化的形成可能有來源於後李文化的因素……跨湖橋文化早期與順山集文化晚期年代相當,這一階段兩支文化聯繫很少,而跨湖橋文化晚期,受自然環境等原因影響,跨湖橋先民持續北上,在與順山集文化結合產生了順山集三期類型。……
  276. 大汶口遺址,開啟了文明的曙光
  277. 李涵、王雲慶《談「昌樂骨刻文」與中國早期檔案「雛形」》……骨刻文字在前期表現的圖畫性很強,有的字甚至接近繪畫,明顯是受到大汶口圖畫符號的影響,基本上只有表事字和象形字兩種,處於文字務生的初始階段。在後期骨刻文圖畫性逐漸減弱,符號性增強,有的與甲骨文造型相似,例如,劉教授解讀骨刻文的「龍」和甲骨文「龍」、骨刻文「鹿」和甲骨文「鹿」以及骨刻文「鳳」和甲骨文「鳳」,很明顯可以看出甲骨文是在骨刻文的基礎上簡化而來的。……目前普遍承認甲骨文己經是一種非常成本熟的文字,其流行於商代中期,是商王室祭祀專用,以龜甲和獸骨作為刻寫載體,又由祭官專門刻寫,前後程序規範有序。所以可以認定在如此成熟的甲骨文之前必然經歷了文字的形成、發展階段,由此推斷骨刻文處於這個階段並充當了甲骨文的主要源頭作用。……
  278. 黃翔《龍虬莊文化研究》……龍虬莊文化是江淮東部地區的一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年代跨度為距6600年至距今5000年左右,是這一階段江淮東部地區原始文化的代表……介於長江和淮河之間的是江淮平原。其間又以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古邗溝)為界,西部為運西湖區平原,東部為里下河平原。里下河平原即江淮東部地區,由於該地區特殊的地理構造,歷史上多次受到東部海水的侵淹,其中全新世以來最大的海侵發生在7000aB.P.以前,江淮之間的海岸線向西推進的最遠處可達高郵湖西岸。4700aB.P.~4000aB.P.文間,又發生過一次海平面上升,江淮東部受到大規模的海水內侵。……江淮東部的原始文化可分為三期,第二期還可分為前後兩段,整個的年代跨度大致在6600aB.P.~5000aB.P.之間。……我們認為將6600aB.P.~5000aB.P.之間,分布於江淮東部地區的原始文化命名為龍虬莊文化是可行的。……根據己有的研究成果,北辛文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其中,中期(6600aB.P.~6300aB.P.)及晚期(6300aB.P.~6100aB.P.)與龍虬莊文化共存,相對應的分別是龍虬莊文化一期與龍虬莊文化二期前段。北辛文化被分為4個地方類型,分別是魯中南的北辛類型、魯北區的苑城類型、膠東區的白石類型和蘇北區的大伊山類型,其中大伊山類型與龍虬莊文化毗鄰。……對於大汶口文化的分期,本文採用高廣仁先生三大期的分期方案。根據碳十四測年,早期約為6100aB.P.~5500aB.P.,中期約為5500aB.P.~5000aB.P.,晚期約為5000aB.P.~4600aB.P.。對照龍虬莊文化的年代可知,龍虬莊文化二期晚段大體相當於大汶口文化早期,龍虬莊文化三期基本與大汶口文化中期同時。在不同階段,大汶口文化被劃分、若干個地域類型,早期有魯中南區的王因類型、蘇北區的劉林類型和膠東半島及其沿海島嶼地區的紫荊山類型;中期有魯中南區的大汶口類型、蘇北區的花廳類型、濰河流域的呈子類型、膠東半島一帶的北莊類型、淄河流域的五村類型。……就目前的資料看,馬家浜文化的年代大致在7000aB.P.~6000aB.P.。同時,隨著新的考古材料的發現,尤其是張家港東山村等遺址的發現,馬家浜文化被進一步分成三個不同的類型:蘇南沿江地區的東山村類型、浙北地區的羅家角類型、太湖流域腹地的草鞋山類型。……目前考古學界一般認為,崧澤文化的年代始於馬家浜文化結束、止於良渚文化開始。根據新近發表的南河浜報告,崧澤文化的確切起訖年代應該在6000aB.P.~5100aB.P.之間。……根據己有的材料,良渚文化的上限約在5100aB.P.(或5300aB.P.),因此龍虬莊文化三期與之有短暫的共時。……目前對於龍虬莊文化來源的觀點比較一致,即可能來自淮河上游的賈湖文化……我們認為龍虬莊文化可能是解體了,由於環境的變化,龍虬莊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除少數人選擇留下來,大部分人選擇了遷移……我們認為龍虬莊文化的去向可能分為三支:一支經江淮中部向淮河上游一帶西歸;一支北上進入大汶口文化蘇北類型的地域;一支南下融入崧澤文化。……
  279. 林岩《侯家寨遺址出土陶器刻劃符號研究》……侯家寨遺址出土的刻劃符號線條簡潔,構型簡練,表意明顯,具有文字的書寫特徵,刻劃符號中不僅出現了部分固定的單體符號,還出現了組合符號,主紋和地紋的有機組合,表達了相對完整的意思。其中的一些符號更是出現於後世的甲骨文、金文中,侯家寨遺址刻劃符號的研究是早期漢字起源的重要資料。……侯家寨刻劃符號內容豐富,刻劃技法嫻熟,且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合符號,具有象形、會意、指事的功能,較合乎六書造字的原則,由於受社會發展和文化的限制,其表達方式和手段還是十分有限的,距離成熟的漢字還有一段距離,儘管如此,侯家寨刻符和其他陶文一樣,處於文字起源的初級階段,對進一步研究文字起源有重要意義。……侯家寨遺址出土陶器刻劃符號共86件,其中85件刻劃或壓劃在碗底,僅有1件刻劃在豆座的底部。……侯家寨刻劃符號多刻在陶器的底部圈足內,刻劃部位隱蔽,只有倒扣過來才能看清符號,如此隱蔽的地方應非裝飾美化作用,而是有特殊意義和用途,如比較方便刻劃或特定的祭祀所需。……侯家寨遺址中有單體符號和組合符號,侯家寨先民在組合符號時,並不是進行簡單的堆砌,而是根據其符號的意義進行有意識的選擇,如標本:T2④:297,為水草與魚的組合,侯家寨刻符中水草和魚都有單體符號,這種情況可以說明侯家寨刻符組合符號是由單體符號組合而成,根據不同的表意組成所需的複雜的刻劃符號,而漢字也是由不同構件組合成一個個的單字。侯家寨刻劃符號絕大多數刻劃在狹窄的碗底平面上,其中載體的性質決定了符號間的組合最好採用緊密的合體或疊合而不是橫向分布的形式,也約束了符號必須用有限的形體表現豐富的含義,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符多意的傾向,侯家寨刻符這種由分到合的符號組合層次,說明陶器刻劃符號與圖畫文字不同,不是由圖畫進行拆行,而是與後代漢字類似,根據意義進行靈活的組合,漢字的這種形體和表意的傳統,可能從陶符的時代就已經開始嘗試。……
  280. 劉鑫《王灣三期文化年代及生業研究》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約在2400~1760BC,從碳十四年代來看,其最高起源於淮河平原的許漯地區,年代約2400~1760BC;然後向北擴展至黃河平原的鄭州地區,年代約2300~1800BC;最後向西進入豫西山地的汝州、登封及洛陽等河谷盆地,年代約2200~1800BC。……王灣三期文化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可劃分為兩個地方類型或文化,其中洛陽盆地可單獨構成一個地方類型或文化,按習慣可稱為王灣類型,而許漯地區、鄭州地區、汝州盆地以及登封盆地等構成另一個地方類型或文化,按習慣可稱為煤山類型或郝家台類型。從稻作、飲食以及第一等級墓葬的葬制葬俗來看,煤山類型(郝家台類型)中部分人群可能源自石家河文化,或是生活方式受其重大影響。……王灣三期文化定義為以河南洛陽王灣遺址第三期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其年代範圍被認為在公元前2500~1900年間,主要分布範圍在今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即以嵩山為中心,東到賈魯河,西至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北抵王屋山、太行山,南達沙河一線的廣大區域。……韓建業和楊新改兩位先生先從地域上將王灣三期文化分為鄭洛區和汝潁區兩個小區,鄭洛區指鄭州和洛陽之間的黃河沿岸地區,汝潁區指潁河上游地區,並將鄭洛區後期遺有稱為「王灣類型」,汝潁區前期遺存稱為「郝家台類型」,汝潁區後期遺存稱為「煤山類型」……關於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韓楊兩位先生根據站馬屯、瓦店、王城崗、王灣、煤山、閻莊、新砦等遺址的14個碳十四測年數據,認為前期約為2500~2200BC,後期約為2200~1900BC。……對於王灣三期的絕對年代,靳松安先生認為約在2500~2000BC。……在文化分期方面,一般將王灣三期文化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的年代被認為在2500~2200BC,晚期的年代被認為在2200~1900BC……誠然,陶器自然是考古出土遺存中最易辨識的指征,但自公元前2500年以來,各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交流頻繁,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共出的器物越來越多,特徵也越來越相似,己很難單憑陶器特徵定性考古學文化。……綜上所述,王城崗遺址王灣三期文化遺存集中活躍於2170~1970BC之間,其中一段的年代約為2170~2130BC,二段的年代約為2130~2090BC,三段的年代約為2090~1970BC。在王灣三期文化這兩百年內,王城崗先民先後修建了小東城、小西城和大城,這些城址的建造和使用年代都很短,其中小東城的年代可能在2200~2170BC,小西城的年代約為2170~2130BC,大城的年代約為2160~2100BC。……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遺存在許漯地區(淮河平原)發源較早,持續時間也長,年代約在2400~1760BC。鄭州地區(黃河平原)的王灣三期文化遺存要稍晚於許漯地區,年代約在2300~1800BC。而登封、洛陽、汝州和伊川盆地(豫西山地)的王灣三期文化遺存發源年代最晚,年代約在2200~1800BC。從碳十四年代來看,王灣三期文化其最早起源於淮河平原,然後向北擴展至黃河平原,最後向西擴展至豫西山地的河谷盆地。……河南省中西部各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時期都種植有粟和黍……在畜牧方面,各地區都有蓄養豬、狗、黃牛以及綿羊等動物。狩獵活動則以熊、鹿、獐、野豬、豪豬、獾、兔等動物為對象,捕撈對象則主要是蚌類、螺類、蛤蜊、蜆等軟體動物,此外還有魚類、烏龜、鱉等脊椎動物。……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王灣三期文化房址在洛陽盆地、登封盆地、汝州盆地、鄭州地區以及許漯地區都有發現,這些房址按形制可以分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兩大類。根據目前的發掘資料,這兩類房址的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其中半地穴式房址主要分布在洛陽盆地,而地面式房址主要分布在鄭州地區(黃河平原)、許漯地區(黃淮平原)以及汝州盆地。汝州盆地完全未見半地穴式房址,鄭州地區和許漯地區雖有半地穴式房址發現,但其所占的比例很小。王灣三期文化在居住方式上存在地域性差別,應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關,豫西山地以直立黃土為主,氣候較乾燥,較適宜建造半地穴式房址。而黃淮平原以河流沉積土為主,黃土不發育,氣候較潮濕且易洪澇,地面式建築相較於半地穴式建築而言,更適宜這種環境。……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在2400~1760BC,它在許漯地區(淮河平原)發源較早,持續時間也最長,許漯地區王灣三期文化上限在2400BC左右,年代下限約在1760BC。鄭州地區(黃河平原)王灣三期文化遺存要稍晚於許漯地區,其年代上限約在2300BC,其年代下限約在1800BC。而登封、洛陽、汝州和伊川盆地(豫西山地)王灣三期文化遺存發源的年代最晚,年代上限約在2200BC,年代下限約在1800BC。從碳十四年代來看,王灣三期文化最早起源於淮河平原,然後向北擴展至黃河平原,最後向西進入豫西山地諸河谷盆地。……王灣三期文化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可以劃分為兩個地方類型或文化,其中洛陽盆地可單獨構成一個地方類型或文化,按習慣可稱為王灣類型,而許漯地區、鄭州地區、汝州盆地以及登封盆地等地構成另一個地方類型或文化,按習慣可稱為煤山類型或郝家台類型。……
  281. 魏繼印《試析王灣三期文化的來源》……王灣三期文化早期遺存較少,分布在潁河中游一帶,包括今洛陽和鄭州地區南部、許昌、漯河以及駐馬店地區北部,主要遺存有郾城郝家台遺址第一期和第二期、、臨汝北劉莊遺址第三期、上蔡十里舖遺址、煤山遺址701M、襄城台王遺址H1和T1第4層。……今豫中一帶在龍山時代前期主要分布著以禹州谷水河第三期遺存為代表的谷水河類型文化。它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與豫陝晉相鄰地區的廟底溝二期文化約略同時。為了突出它與大汶口文化的不同,這裡暫且稱其為廟底溝二期文化谷水河類型。這一文化主要分布於洛陽盆地和潁河中上游一帶,包括今洛陽、鄭州、許昌等地區,代表遺存主要有洛陽王灣遺址第二期第四段、鞏義里溝遺址第二期、鄭州大河村遺址第五期、鄭州西山遺址第六組和第七組、長葛石固遺址第八期、禹州谷水河遺址第三期和汝州中山寨遺址第五期等。……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因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和河南東部一帶,以安徽蒙城、宿州、亳州、蕭縣和河南商丘、周口等地為中心,包括許昌、漯河、平頂山、駐馬店等地區,向西影響至豫西晉南,甚至遠達陝南一帶。……根據陶器反映的文化因素,王灣三期文化是以尉遲寺類型為主體,吸收少量廟底溝二期文化谷水河類型、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以及早期山東龍山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融合性文化。
  282. 曹艷朋《陶寺文化研究》陶寺文化是指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的一類文化遺存。陶寺文化遺址主要分布於晉南地區的臨汾盆地,汾水下游和澮河流域是其分布的中心區域。陶寺文化早期主要繼承了廟底溝二期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也融合了其它文化的一些因素。其絕對年代為公元前 2500~ 公元前1900年,前後延續了大約600年的時間。按照其文化面貌可以分為三期五段,早、中、晚三期大約各持續了 200 年。陶寺文化早、中期文化面貌比較一致,晚期可以分為兩個地方類型,即南部的陶寺類型和北部的侯村類型。隨著夏人的逐漸興起並向北進行軍事擴張,陶寺文化逐漸被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取代,最終消失。……晉西南地區位於黃河中游腹心地帶,其西、南兩面有黃河環繞,周圍山脈延綿,東部為王屋山和太行山余脈,南部中條山橫貫東西,西為火焰山和呂梁山,北部以太岳山為界,其間為斷層陷落盆地,統稱晉南盆地。由於峨嵋嶺橫貫東西,整個盆地又分為南、北兩個小盆地,即北部的臨汾盆地和南部的運城盆地。臨汾盆地略呈南北帶狀分布,境內黃土覆蓋,汾河自北至南縱貫其間,汾河支流澮河自東向西橫貫盆地的南部。運城盆地主要是涑水河流域,南部有鹽池及伍姓湖等古代內陸湖泊。……陶寺文化的絕對年代大致為公元元2500年~前1900年,早、中、晚三期的時間分界大致為公元前2300年和公元前2100年,每期各延續了200年左右的時間。……陶寺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方向北偏西45°,由早期小城、中期大城和中期小城組成。城址南北長約1800米,寬約1500米,總面積約280萬平方米。根據城牆中出土的遺物以遺蹟間的疊壓打破關係可知,陶寺城址始建於陶寺文化曱期,擴建於中期,毀於晚期。……陶寺文化早期一級聚落3處,二級聚落18處,三級聚落51處,此時期還沒出現特級聚落……整體而言,陶寺文化早期遺址大致以塔兒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我們稱之兩個不同的區聚落。其中,塔兒山以北的區聚落由陶寺組聚落、郭村組聚落和西村組聚落共同構成,後兩者顯示出以前者為中心的向心性。在此區聚落中,陶寺遺址以其較大的面積和居中的地理位置成為塔兒山北區聚落的中心,我們不妨稱之為陶寺區聚落。塔兒山以南的區聚落由北董組、棗園-南橄組聚落和開化組聚落共同構成,前兩者表現出以後者為中心的向心性。此外,在整個區聚落中,開化遺址又以其首屈一指的面積和居中的位置成為塔兒山南部區聚落的中心,我們稱之為開化區聚落。……陶寺文化中期時,新出現了1處規模巨大的特級聚落,此外,此時期還有一級聚落3個,二級聚落17個,三級聚落34個。它們同陶寺文化早期一樣,大致也可以分為兩個區聚落……在陶寺文化中期,陶寺遺址的規模空前擴大,陶寺遺址中期聚落的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顯然成為此時期整個陶寺文化群聚落的中心。晚期時遺址的數量顯著增多,達到174個,大概是早期和中期的兩倍,共有特級聚落2處,一級聚落6處,二級聚落39處,三級聚落127處。分布範圍也顯著擴大,這主要表現在陶寺文化向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展上。向東己經達到沁水流域,向西則也翻過了呂梁山到達黃河東岸,雖然東、西部遺址的規模較小,數量也相對較少,但是其散點式的分布足以說明,陶寺文化晚期這兩個地區確實已經被納入到陶寺文化的勢力範圍之內。……從不同時期各級聚落的變化來看,早期時沒有特級聚落,說明此時階級的分化不是十分嚴重,塔兒山南北山麓遺址數量基本相當,並且各有1個一級聚落作為區聚落的中心,兩者的地位基本相當,看不出主次地位的分別。因此,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結論,在早期時,陶寺文化還沒有形成具有整體號召力的聚落。中期時出現了1個特級聚落,陶寺遺址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在同時期的聚落中規模遙遙領先。此外,塔兒山南麓區聚落中心逐漸模糊,不再具有像早期時開化遺址那樣具有核心凝聚力的聚落,整個塔兒山南麓4個組聚落級別大致相當,這也凸顯了陶寺遺址在陶寺文化中期整個群聚落中的絕對地位,說明此時社會分化進一步加劇,上層的統治較早期時顯著加強。晚期時,組聚落內位於較高等級的二級聚落的數量增加,1個組聚落內往往出現不止1個二級聚落,顯示出此時期組聚落之內統治力量的加強,並且可能還存在一定的競爭。此外,晚期時陶寺遺址城牆被毀、宮殿廢棄、墓葬被擾動等一系列客觀現實說明陶寺遺址經歷了巨大的衰變,並且晚期時陶寺遺址的面積也很有可能有所縮小,雖然仍然在塔兒山北麓區聚落中居於核心拋位,但是更多的可能只是前期影響力的延續。與此同時,塔兒山南麓的方城-南石遺址則在陶寺遺址衰落的同時迅速崛起,發展成為面積300萬平方米的特大遺址。這一衰一盛的變化似乎無聲的宣布了陶寺文化晚期重心的微妙變化,即由陶寺遺址向南轉移至方城-南石遺址。後者取代了陶寺遺址在整個陶寺文化中的領導地位。……關於陶寺文化的主要來源,目前學術界的認識相對比較統一,即基本上都認為陶寺文化主體因素與廟底溝二期文化關係密切,且多數認為陶寺文化直接來源於晉南廟底溝二期文化……陶寺文化早期是從廟底溝二期文化晚期直接繼承和發展而來的,它們之間的承襲關係是十分清楚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是繼陶寺文化之後分布於晉西南地區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其絕對年代的上限大約為公元前1900年,與陶寺文化相接,它的興起或許與陶寺文化的消失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陶寺文化衰落和東下馮類型興起的年代大致同夏王朝北上武力擴張的年代相符合,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陶寺文化晚期是迫於夏王朝北上武力征伐而消失,這種武力征服或許可以解釋強大的陶寺文化突然急劇衰落乃至消失的原因。……我國歷史初期陶唐氏或唐堯、有虞氏或虞舜、夏后氏或鯀禹的名稱屬性或性質,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更多時候代表的是氏族或部落的概念。這點在民族學的資料中,是有充分根據的。例摩爾根在其……《古代社會》一書中敘述易洛魁部落聯盟首領的名號時就曾清楚的指出,首任首領所承受之名號,此後就成為各個繼承者沿襲用的名號。由此可知,中國古代記載的唐堯、虞舜,都當是氏族部落名。……另外,陶寺遺址H3403扁壺背後的兩個「文字」當是「文堯」,是「文堯」的後人為追頌唐堯的偉業而做的史詩歌唱腳本,其本身在陶寺遺址的發現,說明陶寺遺址在早中期很可能就是唐堯的都城。……我們姑且不管禪讓存在與否,陶寺遺址一系列的暴力反應至少可以征明,即使禪讓真的存在,其間也必定充斥著暴力,唐堯的後繼者與唐堯之間的禪讓很有可能是在武力的挾持下完成的。……陶寺文化的早晚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陶鬲的大量盛行以及器類的極大豐富,後期的文化因素並不是陶寺文化早期本身所具有的。這種差異性己有學者指出,「晚期(陶寺)遺址中出現的繩紋單把鬲、侈口高領雙鋬鬲、夾砂陶單把罐、泥質陶高領鼓腹單把罐、籃紋小口折肩罐、折腹盆、高圈足豆、單把或雙把小陶杯等類器物,與陝縣三里橋和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的出土物十分相似。」……我們認為陶寺文化的陶鬲來自與其相鄰的三里橋文化。三里橋龍山文化類型的相對年代和所處地區的人們共同體應為虞舜部族所創造的文化,三里橋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400~前2000年左右,相當於陶寺文化的早期晚段至晚期晚段略早。堯、舜兩個部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因而三里橋文化和陶寺文化從文化因素上看,有眾多的交流。……三里橋文化也因為北遷,使得原來主要分布範圍內的文化逐漸衰落,這當是文化發展中心的轉移所致。……陶寺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500~前1900年,早、中、晚三期各自延續了大約200年。陶寺文化早、中期時,分布面積相對較小,地域以較集中,中心遺址對周邊聚落的直接控制力較強,文化凝聚力明顯,因而文化面貌比較統一。至陶寺文化晚期,隨著陶寺文化與晉中地區文化交流的加強,地處這一文化交流前沿地帶的洪洞地區出現了以侯村遺址為代表的陶寺文化侯村類型,與臨汾盆地南部以陶寺遺址為代表的陶寺文化陶寺類型南北呼應。……在經歷了600年的發展壯大之後,由於二里頭文化的興起,夏人北上擴張並控制了晉南地區,陶寺文化在武力征討的過程中迅速衰亡。……
  283. 王洪領《試論三里橋文化的分期與年代》三里橋文化是分布於豫西、晉西南和關中極東部地區的一支龍山晚期文化。本文主要依據東關等五處典型遺址的材料,運用層位學和類型學研究方法將其分為早晚兩期,它們基本代表了目前發現的三里橋文化的早晚發展階段;據已發表的碳14測年數據分析,三里橋文化的絕對年代大體應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間。……從文化內涵寫特徵分析,三里橋文化應是由廟底溝二期文化直接發展演變而來的。當然,在其發展過程中還曾受到了王灣三期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等比較強烈的影響。……三里橋文化的絕對年代大致為BC2500~1900年,早、晚兩期的時間分界大致為公元前2200年,早晚兩期各延續了300年左右的時間。
    三里橋文化主要分布於豫西、晉西南和關中極東部地區,北過中條山達運城盆地,東到澠池澗河上游一帶,南抵崤山北麓,西至華山腳下。……
  284. 李世偉《後崗二期文化與周鄰文化關係及相關問題研究》……豫北是指河南省內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主要包括安陽、新鄉、鶴壁、濮陽等市。冀南是指河北省南部地區,主要包括邯鄲、邢臺兩市以及石家莊、衡水等市部分地區。鑑於豫北和冀南兩地區緊密相連,其間無高山大河分隔,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相似,加之眾多考古學文化遺存在面貌和性質上的相近或一致性,學界經常將兩地區合稱為豫北冀南地區。豫北冀南地區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為鄰,南臨黃河與豫中相望,東接魯西北與山東相連,北經冀中、京津地區直達燕山,四通八達。……據文物地圖集等相關資料統計,後崗二期文化遺址發現數量己達二百四十處左右……我們認為將後崗二期文化分為兩大期3小段更為妥當,也更符合考古學實際。……關於後崗二期文化的絕對年代,有學者將其推定為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體處於龍山時代晚期。……從目前的田野考古發掘材料來看,後崗二期文化早期分布範圍較小,主要集中在漳河流域和衛河下游地區;晚期分布範圍明顯擴大,東面到濮陽地區,發現遺址有濮陽程莊、戚城等,東北抵達滹沱河一線的滄州陳於,北面到冀中地區的任丘喇叭莊等地,向西延伸至太行山西麓的晉東南長治小神村,南界到豫北南部的新鄉洛絲譚,西南界限擴展到豫西北地區沁河北岸的博愛西金城,其核心分布區域依舊為豫北北部和冀南南部地區。……我們認為將後崗二期文化分為白營類型、孟莊類型和小神類型似乎更符合考古學實際,本文採用靳松安先生的類型劃分方案……白營類型,主要分布於豫北北部、冀南和冀中地區,以漳河流域和衛河下游地區為其中心分布區域。以往學術界多將該地區的龍山晚期遺存稱為「後崗類型」,也有人稱之為「大寒類型」或「河北龍山文化澗溝型」。有學者指出鑑於學術界己將該地區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後崗類型」,而白營遺址在已發掘的同類遺址中與安陽後崗一樣富有代表性,將本地區龍山晚期遺存命名為白營類型可減少不必要的混亂,似乎更為合適。……孟莊類型,主要分布於豫北地區南部,北界約略至淇河,西界可抵達沁河北岸,以衛河中上游為其中心分布區。該類型以輝縣孟莊遺址為代表,此外還包括修武李固、新鄉洛絲譚、李大召、博愛西金城等遺址。……小神類型,以長治小神村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於晉東南地區,上黨盆地為其中心分布區。……有學者通過文化因素對比分析後指出,小神類型應當是後崗二期文化在其晚期階段向太行山西麓擴張進抵晉東南地區後形成的一個地方類型。……
    圖六 後崗二期文化與周鄰文化位置關係圖
    ……靳松安先生對王灣三期文化進行深入分析,將王灣三期文化分為兩期4段,同時將王灣三期文化劃分為王灣、煤山、楊莊二期和亂石灘四個地類型。近年來亦有王灣三期文化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通過對現有考古材料進行梳理,我們認為將王灣三期文化分為早晚兩期是比較合適的。王灣三期文化的分布範圍在早晚階段有所不同,晚期時急劇擴大。王灣三期文化在其晚期時迅速擴張至豫南以及豫西南和鄂西北這些原先被石家河文化所占據的地區,並取而代之形成自己的地方類型,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並與「禹征三苗」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相聯繫。此外,王灣三期文化對豫南以及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區的占據為其後繼者二里頭文化對該地區的擴張與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採用靳松安先生關於王灣三期文化的分期與劃分地方類型的方案。依據諸遺址測得的¹⁴C年代數據以及學界現有的相關觀點和意見,我們認為將王灣三期文化的絕對年代推定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是比較合適的,與後崗二期文化基本同時。……在豫西北沁河下游地區,沁河以南諸遺址文化面貌屬於王灣三期文化,為王灣類型分布最北界,沁河以北地則更接近後崗二期文化,為孟莊類型分布的最西緣。龍山時代晚期,溫縣徐堡和博愛西金城兩座史前古城佇立於沁河兩岸,一南一北,分屬王灣三期文化和後崗二期文化。沁河一線成為王灣三期文化和後崗二期文化勢力範圍的邊界……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後崗二期文化與王灣三期文化關係密切,文化面貌上相似、相同之處頗多。後崗二期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是在一定區域內經過了較長發展時期、彼此之間又有諸多聯繫的獨立的「親屬文化」。……
    造律台文化是指以河南永城造律台遺址為代表的一類龍山時代晚期遺存……該類文化遺存於上世紀30年代被首次發現,主要分布於豫東、魯西南和皖西北地區。學界過去曾有研究者將此類文化遺存稱之為「青堌堆類型」,也有人稱之為「王油坊類型」。20世紀80年代初,嚴文明先生開始使用「造律台類型」這一名稱,也有研究者把這類文化遺有作為「河南龍山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王油坊類型」。後董琦先生提出「造律台文化」這一命名,明確指出該類遺存是一文獨立的考古學文化。……有學者認為造律台文化是王灣三期文化與後崗二期文化向東擴張至豫東、魯西南和皖西北地區,取代該地區的大汶口晚期文化,並吸收融合後者的一些文化因素而形成的。從造律台文化早期文化遺存及其與周鄰文化的關係來看,這種看法頗有一定道理。參考造律台文化主要遺址己有的¹⁴C年代數據,我們認為造律台文化的絕對年代應屬龍山時代晚期,比後崗二期文化年代略晚。……察看造律台文化早期考古學材料,我們發現造律台文化中來自龍山文化的文化因素並不是很多,其主體文化因素主要是在當地大汶口晚期文化的基礎之上,受到後崗二期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的強烈影響而形成的。至造律台文化晚期時,來自龍山文化的文化因素才大量增加。鑑於來自後崗二期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的文化因素對改變該地區文化面貌以及造律台文化的形成所起到的重大影響及關鍵作用,我們認為將造律台文化歸入中原龍文化系統是比較符合考古學實際的。……
    ……關於龍山文化的分期,許多學者做過分析,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種觀點。其中欒豐實先生提出的兩大期六小期10段的分期方案比較恰當,基本上能概括目前所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存,我們贊同這種分期方案。關於龍山文化的地方類型劃分問題,學界亦有不同認識。對現有考古材料進行考察,我們認為欒豐實先生的地方類型劃分方案較為合適。但不少學者指出,所謂的王油坊類型也稱為造律台文化,在陶器組合和紋飾特徵等許多方面,都與王灣三期文化和後崗二期文化比較接近,而與海岱地區的龍山文化差別較大,應將其作為中原龍山文化系統當中的一支考古學文化,這種認識是比較符合考古學實際的。如此,龍山文化可分為五個地方類型,即尹家城類型、城子崖類型、姚官莊類型、楊家圈類型和堯王域類型。……關於龍山文化的絕對年代,學界有研究者認為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
    陶寺文化……主要分布於晉南的臨汾盆地,東到安澤沁河以東,南至峨嵋嶺北麓,西越呂梁山到達黃河東岸,北達霍縣霍山以東。……關於陶寺文化的年代,有學者將其大致確定為公元前2500~1900年,通過對相關¹⁴C測年數據的分析,我們認為該年代是比較符合考古學實際的,與後崗二期文化大體同時,陶寺文化的早期與後崗二期文化早期基本對應,中期和晚期與後崗二期文化晚期大致相當。
    杏花文化是指以山西汾陽杏花村遺址第四期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遺存,同類文化遺存還見於岔溝、喬家溝、雙務都、游邀等遺址,主要分布於晉中地區。……關於杏花文化的年代,己有學者指出基本相當於客省莊二期文化,察看器物特徵及與周鄰地區的類比,我們認為其年代屬龍山時代晚期,與後崗二期文化大體同時。……
    雪山二期文化得名於北京昌平雪山遺址的發掘,是指以雪山遺址第二期為代表的一類文化遺存,也有學者將這類文化遺存稱之為「河北龍山文化雪山類型」,同類遺存還包括房山鎮江營第四期文化遺存等。該文化主要分布於燕山南麓、太行山東麓的京津及冀東北地區,向東可達薊運河流域,南界至大清河一線。……後崗二期文化與雪山二期文化之間存在著較為頻繁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在早期階段較少,晚期階段頗為頻繁,後崗二期文化明顯處於主導地位,是文化因素的傳播者,而雪山二期文化則處於從屬地位,為波被動接受一方。同時在該地區見到的諸周鄰文化因素中,後崗二期文化在種類上、數量上占據優勢地位。後崗二期文化對燕山南麓京津地區的強勢影響,對雪山二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使該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和性質產生變化,脫離北方西遼河文化區的文化傳統,而更接近於中原龍山文化系統。
    ……關於後崗二期文化的來源問題,以往學界雖略有提及,但都過於籠統。後崗二期文化可分為三個地方類型,位於豫北冀南地區的是白營類型和孟莊類型,而小神類型則是後崗二期文化在較晚期時擴張至晉東南地區形成的。所以,探討後崗二期文化的來源問題,實質上是尋找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的白營類型和孟莊類型的源頭問題。而探究豫北冀南地區白營類型和孟莊類型的來源,則需要去該地區較早時期的龍山時代早期遺存以及更早時期的仰韶文化晚期遺存中尋找線索。仰韶文化晚期,豫北冀南地區屬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分布範圍,此外還包括冀中西部地區。……學界對於台口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的性質及歸屬問題存在著不同的認識。該遺址位於河北永年台口村西南一塊狹長的台地上。……從地層關係上看,台口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早於後崗二期文化。從文化內涵上看,該文化遺存在陶質、陶色、彩繪紋飾以及陶器種類和特徵等諸多方面與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之間有著諸多的聯繫與相似。……鑑於台口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與大司空類型之間存在諸多文化因素方面的較多相似性,尤其是彩陶,而與後崗二期文化之間差異較大且發展演變關係不是十分清晰,我們認為台口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與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的聯繫較後崗二期文化更為緊密,其文化性質恐怕應仍屬大司空類型,為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最晚時期的文化遺存。——龍山時代早期,豫北冀南地區現發現屬於該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較少,主要有輝縣孟莊龍山早期和新鄉李大召龍山早期等文化遺存。孟莊龍山早期遺存發現於河南輝縣孟莊遺址。……我們認為孟莊遺址第二、三期龍山文化遺存實際上屬於後崗二期文化範疇,鑑於其地方特色濃厚,應為後崗二期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即孟莊類型。而孟莊遺址第一期龍山文化遺存其年代早於後崗二期文化,是龍山時代早期分布於此地區的一類文化遺存。……新鄉李大召遺址龍山早期遺存在文化面貌上與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頗為近似,兩遺址位置較近,且擁有共同的文化來源,其文化性質應與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相同。關於孟莊遺址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的認識,己有學者建議將其稱之為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同類文化遺存還見於新鄉李大召、河北武安東萬年、山西長治小神等,從地層上看,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直接疊壓於仰韶文化層之上。在陶質陶色、紋飾、器物種類及其特徵等諸多方面,孟莊龍山早期文化與當地的仰韶文化晚期遺存之間都有明顯的承襲關係。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以及晉東南地區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應當是主要在該地區仰韶文化晚期大司空類型基礎之上,又吸收周鄰文化因素而形成的。考慮到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分布區域內的豫北北部及冀南地區、豫北南部及豫西北地區和晉東南地區龍山時代早期文化遺存之間的差異性,孟莊龍山早期文化似乎可在以上三個小區域內劃分出三個地方類型。……豫北冀南地區,在仰韶時代晚期為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的分布範圍。進入龍山時代早期,該區域屬孟莊龍山早期文化的勢力範圍,孟莊龍山文化在三個不同的小區域內似乎可細劃分為不同的三個地方類型。約近龍山時代晚期時,豫北北部及冀南地區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率先發展成後崗二期文化白營類型,後崗二期文化由此誕生。其後略晚,在後崗二期文化原生類型(即白營類型)的強勢影響下,豫北南部及豫西北地區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發展演變成後崗二期文化在該區的孟莊類型。在其較晚階段,後崗二期文化將其影響力擴張至晉東南上黨盆地,形成另一地方類型,即小神類型。此外,隨著自然地理環境的改善,後崗二期文化在晚期時也將自身大量文化因素北上傳播至燕山南麓的京津地區,改變了該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及文化格局,對雪山二期文化的誕生及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與作用。
    ……後崗二期文化是龍山時代晚期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的一支較為強勢的考古學文化。約略至公元前2000年以後,豫北冀南地區鮮見後崗二期文化的蹤跡。至二里頭文化二期時,先商文化才在該地區興起。……
    ……考古材料明確顯示夏家店下層文化沿襲了諸多後崗二期文化因素。此外,夏家店文化中也有少量淺盤高柄豆、淺腹盆等海岱地區龍山和岳石文化因素。在大甸子等夏家店文化墓葬中,出土有鬹、爵、盉等陶器,則顯示出受到二里頭文化的強烈影響。顯然,後崗二期文化等外來因素的傳入,改變了燕北西遼河地區以外以筒形罐為主要炊器的考古學文化傳統,使該地區文化面貌煥然一新。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年代約為二里頭文化和早商時期,略晚於後崗二期文化,這也為後崗二期文化的文化因素北上,經燕山南麓地區,到達燕山以北地區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因此,我們認為夏家店文化主要是在龍山時代結束以後,由外來的後崗二期文化、龍山以及稍晚的岳石文化等,北進至燕山以北的西遼河地區與當地土著文化融合而成……顯然,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大洪水災害是後崗二期文化被迫遷移,離開豫北冀南地區這個祖祖輩輩生存之地的最主要原因。……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北遷並非也不太可能是完全的徹底的,該地區仍殘留有部分後崗二期文化因素……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於黃河下游地區氣候出現劇烈變動,使得黃河下遊河道改變、洪水泛濫,豫北冀南地區的後崗二期文化面臨空前的巨大洪水災害,同時由於地理上的限制以及周鄰強勢文化對其生存空間的擠壓,後崗二期文化白營類型和孟莊類型中大部分文化因素最終被迫遷離豫北冀南地區,大舉北進至燕山以北地區。同時,龍山時代晚期,後崗二期文化將自身文化因素傳播至燕山以南地區,對當地雪山二期文化產生較大的影響,為其後此次大規模北遷至燕山以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燕山以北地區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在主要以後崗二期文化為代表的外來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中產生的,鑑於後崗二期文化在外來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認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夏至早商時期後崗二期文化的某種延續與發展,是後崗二期文化的「後裔文化」。後崗二期文化的族屬應當為共工氏,其大規模北遷至燕北地區可能與文獻記載的「流共工與幽」有一定的聯繫。
    繼後崗二期文化之後,豫北冀南地區稍晚興起的考古學文化為先商文化。……我們認為,先商文化主要是在豫北冀南地區後崗二期文化的基礎之上,受到周鄰地區不同考古學文化的影響,吸收融合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部分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後崗二期文化與南部的王灣三期文化之間文化交流與互動最為頻繁,關係最為密切,是在一定區域內經過了較長發展時期、彼此之間又有諸多聯繫的獨立的「親屬文化」。……後崗二期文化與東南部造律台文化之間存在著較多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後者受到前者較多的文化影響。後崗二期文化應當是經豫北南部,過黃河到達鄭州地區,後向東南,將自身文化因素傳播至造律台文化的,對分布於豫東、魯西南和皖北地區的造律台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兩者關係緊密,同屬中原龍山文化系統。……後崗二期文化與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的雪山二期文化之間存在著較為頻繁的文化交流。在雙方交流的格局中,後崗二期文化明顯處於優勢地位,將大量文化因素傳播至後者之中,對雪山二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以及該地區文化面貌和文化格局的改變均產生重要的影響。……後崗二期文化的來源,主要是由龍山時代早期分布於豫北冀南地區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發展演變而來,同時又吸收部分周鄰地區文化因素。具體而言,位置偏北的白營類型(後崗二期文化的原生類型)由豫北北部及冀南地區的孟莊龍山早期文化遺存發展而來,位置偏南的孟莊類型則主要是在孟莊龍山早期文化在該地區的文化遺存基礎之上,吸收周鄰文化因素而形成的。而孟莊龍山早期文化主要因該地區仰韶晚期大司空類型發展而來的。後崗二期文化的去向,豫北冀南地區大部分後崗二期文化因素北遷至燕山以南和燕山以北地區。燕山以北地區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應是在以後崗二期文化為主導的外來文化與該地區土著文化碰撞融合而來。鑑於後崗二期文化因素占據主導地位,且對該地區文化面貌和文化傳統造成重大改變,我們認為夏家店下層文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後崗二期文化的「後裔文化」。後崗二期文化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豫北冀南地區近乎「消失」,大部分文化因素北進至燕山以北地區的原因,主要與該時期發生的大洪水災害有關……後崗二期文化對燕山以南他區的影響,也為此次大規模北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提供可行的條件。後崗二期文化的族屬應為共工氏,其北遷原因極有可能與文獻記載的共工氏治水失敗、與堯舜禹部族發生沖突,而被「流共工與幽」等歷史事件有關聯。……
  285. 梁星彭《試論客省莊二期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是五十年代對客省莊遺址進行發掘後命名的,在此以前和在此以後,有一部分學者把它叫做陝西龍山文化。此外,還有一些學者稱之為客省莊文化。……目前,己發現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以及渭水支流涇、漆、雍、灃、潏、滻、灞諸水的河旁一、二級台地上。此外,陝西省東部的丹江上游、洛河流域,以及甘肅東部的耤河流域也有它的蹤跡。其分布範圍大致是東起陝西華陰,西到甘肅天水,北抵陝西長武,南達陝西戶縣。大約東西400公里,南北150公里。它以陝西關中地區為中心,同時包括陝西的商洛地區及甘肅的東部地區。……根據文化面貌的異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大區。……關中西區-甘肅東區遺存可視為典型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類型,擬稱為客省莊類型,因為客省莊二期文化這個名稱是在客省莊遺址發掘以後才加以命名的,而且客省莊遺址的遺蹟、遺物也有一定數量,可供比照。……關中東區-商洛地區遺存,則應是客省莊二期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或者可用康家遺址來代表,稱之為康家類型。……可以估定客省莊二期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過去我們曾經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把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的年代估定在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450年左右。案板三期遺存H7和H2兩個標本的碳十四年代分別為公元前2670年和公元前2575年,正處於滸西莊類型的後半段。案板三期有較多雙耳陶器,具有向客省莊二期文化過渡的較濃厚特徵。可以認為,案板三期遺存應即陝西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的晚期遺存。……其一,趙家來、泄湖及橫陣等遺址都存在客省莊二期文化堆積壓在廟底溝二期文化堆積之上的層位關係;眾多的碳素測年數據表明,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下限在公元前2450年左右,客省莊二期文化上限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這都說明,客省莊二期文化較廟底溝二期為晚,而且是緊接著廟底溝二期文化出現的。其二,關中地區廟底溝二期文化有東、西兩個區域類型,即橫陣類型與滸西莊類型。關中地區的客省莊二期文化同樣也有東、西兩個區域類型,即康家類型和客省莊類型。兩種文化的東、西區域類型分布區域大致重合。其三,客省莊二期文化與廟底溝二期文化的遺蹟、遺物都有廣泛的相似或相通之處。……客省莊二期文化對廟底溝二期文化的承襲關係是清晰的,而關中西區客省莊二期文化客省莊類型對關中西區廟底溝二期文化滸西莊類型的承襲關係尤為明顯,因此,客省莊二期文化來源於陝西廟底溝二期文化的說法應是可信的。……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表明,陝西西部及甘肅東部的客省莊二期文化後來演變為典型齊家文化的跡象是越來越明顯了。其一,從年代上看,客省莊二期文化上限要比典型齊家文化上限為早。……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數據分析,客省莊二期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屬於典型齊家文化的大何莊F7木柱和木碳的兩個碳十四年代分別為公元前2050±115年和公元前2010±115年,估計典型齊家文化上限不會早過公元前2100年。情況表明,典型齊家文化晚於甘肅東部的客省莊二期文化,而與整個客省莊二期文化的末期相當。……
  286. 286.00 286.01 286.02 286.03 286.04 286.05 286.06 286.07 286.08 286.09 286.10 286.11 286.12 286.13 286.14 286.15 張雪霏《晉東南地區二里頭時期考古遺存研究》……晉東南地區位於山西省東南地區的太行山西麓,東與河北接壤,南與河南接壤。此地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周圍環繞著太行山和太岳山。中部地勢起伏,其間盆地,比如上黨盆地和澤州盆地。境內主要河流為漳水和沁水。……根據材料統計得出結論,小神遺址二里頭時期遺有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文化因素器類占比最高,小神遺址二里頭時期遺存雖然與二里頭類型、先商文化、白燕文化均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且具有自身的特徵,但總體來說,其應歸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為宜。……總體來說,西李高遺址二里頭時期遺存應當納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總體來說,和村遺址二里頭時期遺存應當納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根據材料統計得出結論,南涅水遺址二里頭時期遺存與其他晉東南地區遺址相比較,文化面貌相對不是特別複雜。其中東下馮類型文化因素器類種類最豐富數量最大,占比最高,南涅水遺址二里頭時期遺存雖然與白燕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總體來說,其應歸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為宜。……因此,應將晉東南地區二里頭時期遺存歸入東下馮類型。關於東下馮類型在晉東南地區的分布範圍,北部似以濁漳河為界,濁漳河以北為晉中地區白燕文化分布區域,以南為東下馮類型的分布範圍,東南部以太行山為界,太行山以東為先商文化分布區域,以西為東下馮類型的分布範圍。……因此,按照東下馮類型的三期分法,二里頭時期的晉東南地區典型遺址文化遺存時代約相當於東下馮第三期,即二里頭文化第四期。……
    在二里頭文化時期,晉東南地區周邊存在著多種文化類型,其南部是強勢的二里頭文化主體類型二里頭類型的分布區域,東向是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輝衛型所在區域,而其北部是晉中白燕文化分布範圍。……由於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是二里頭文化的兩個類型,二里頭類型又是二里頭文化的主體類型,本身二者之間就存在較多形制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所以,晉東南地區此時的文化遺存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到二里頭類型的影響。
    ……先商文化……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等地,東至冀豫魯三省分界線;西以太行山為界,西南以沁河為界;北起拒馬河;南到鄭州、開封一帶。……漳河型是先商文化最早的類型。其分布範圍在滹沱河與漳河之間太行山東麓一帶。大致在滹沱河以南,淇河以北,衛河以西,太行山以東。……鄒衡先生提出夏縣東下馮是漳河型三個主要來源之一,三個主要來源中有兩個來自山西,也可以說,先商文化漳河型的不少因素是從山西而來。可以看出漳河型與東下馮類型關係密切。先商文化在其東、北、南三個方向擴張,卻獨不向其西面的太行山西麓擴張,這從側面給我們提示,漳河型有可能從山西而來。……輝衛型大致分布在北部以淇河為起點,南部以黃河為界,西起沁水,東北在衛河上游,東南至山東長垣一帶的區域。中心分布區域在今河南新鄉地區。……鄒衡先生時論證了漳河型和輝衛型兩者關係,即輝衛型是漳河型向南發展的同時受到二里頭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二者都屬於先商文化。……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輝衛型都與晉東南東下馮類型相鄰,互相之間文化交流也較為密切。東下馮類型作為當時中原地區最強勢文化二里頭文化的一個類型,無疑對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輝衛型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來自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的大口尊、花邊形口沿罐、雞冠耳等都是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輝衛型受到其影響和文化滲透的表現。……
    白燕文化是夏商時期存在的一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大致分布在晉中地區。鄒衡先生稱其為「光社文化」;有先生以「東太堡文化」命名;也有學者稱其為「白燕文化」。白燕文化的典型遺址是太谷白燕遺址,白燕遺址四期遺存相當於二里頭文文第四期。……從地理位置來看,二里頭類型的分布區域與白燕文化的分布區域分別位於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的南部和北部,二者之間也存在著傳播與交流。白燕文化中包含了一些二里頭類型文化因素,如白燕文化狄村遺址的爵形制與二里頭遺址四期ⅥT3②下:13基本相似,均為錐狀、尖足。這應該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經由東下馮類型分布區域向北傳播,從而影響了白燕文化。
    ……早期的先商文化主要分布在豫北的淇河以北、冀南的滹沱河以南的漳河流域,這就是先商文化最早的也是其主體類型漳河型,以及在今保北地區發現的略晚於漳河型的另一個先商文化類型保北型。先商文化早期與二里頭文化還沒有接壤,所以在這一時期先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之間的交流較少。此時也是二里頭文化一、二期,二里頭文化所代表的夏文化作為強勢文化對先商文化施加了較大的影響,在考古學文化上反映就是在早期先商文化的遺址中發現較多帶有二里頭文化因素的器物,或者是二里頭文化的典型器物,而同時期二里頭文化所分布的區域卻只發現少量的先商文化因素。這一時期二里頭文化十分強勢,是核心文化;先商文化僅是一支較為弱勢的文化,較二里頭文化來說並不發在,所以對二里頭文化的影響極為有限。後期的先商文化迅速發展擴張,其向南擴張到黃河流域,與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隔黃河相望,形成先商文化輝衛型,輝衛型向西到沁水,此時二里頭文化也在黃河北部豫北地進行擴張,沁水以西為二里頭類型。在豫北沁水一帶,二里頭類型和先商文化東西對峙。……在二里頭晚期東下馮類型向其東部的晉東南地區擴張可能有兩個原因。首先,從晉東南地區自身的自然條件來看,晉東南地區整體為高原地形,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被東邊的太行山,西部的太岳山,西南部的中條山環繞,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其主要由低山丘陵構成,還分布著較多的盆地。……總體來說,晉西南地區自然條件雖優於晉東南地區,但是隨著後期人口的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以及地形多樣的優點,東下馮類型向東擴也在情理之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在二里頭文化晚期,由於太行山東麓先商文化的不斷擴張。先商文化日益壯大,尤其是因擴張而形成的輝衛型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夏王朝,所以其在晉南地區的表現就是迫使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繼續向東擴張,旨在抵禦先商文化的威脅。而晉東南地區地勢本身就較晉西南地區高,雖然看似自然資源以及農耕條件等不如晉西南地區,但選擇地勢高的地方建立新的遺址,這也可能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是對先商文化擴張威脅的一種防禦手段。……東下馮類型在其第三期向東擴張至晉東南地區,應是為了防範先商文化越過太行山上的「羊腸」通道西進,同時也修補了夏王朝構築的太行山——沁水——黃河——惠濟河這一防禦體系的漏洞。……夏商文化之間黃河以北以太行山、沁水為界,太行山西麓為晉東南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分布區,沁水以西為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的分布區域,在太行山東麓和沁水以東是先商文化漳河型以及輝衛型的分布區域;在南北則以黃河為分界線,以南為夏文化二里頭類型分布區域,以北為先商文化輝衛型分布區域;豫東杞縣一帶,其東西分界應是惠濟河,以西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分布區域,以東為先商文化鹿台崗類型。夏商文化大致以太行山——沁水——黃河——惠濟河一線為分界線。夏夷文化之間以杞縣——太康——淮陽——沈丘——新蔡一線為分界線,以西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類型以及楊莊類型的分布區域,以東為岳石文化安邱堌堆類型分布區域。商夷文化之間豫東北地區大致以河南、山東的省界為分界線,以西為先商文化漳河型以及輝衛型的分布區域,以東為岳石文化城子崖類型以及安邱堌堆類型的分布區域,山東以北河北地區不詳。……
    表五 二里頭典型遺址分期表
    ……晉東南地區二里頭時期文化遺存與東下馮類型在文化特徵上較為一致。因此,將晉東南地區二里頭時期文化遺存歸入東下馮類型,其時代約相當於東下馮第三期,即二里頭文化四期。……
  287. 287.00 287.01 287.02 287.03 287.04 287.05 287.06 287.07 287.08 287.09 郭明輝《論二里頭文化的東漸》……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根據地理環境和行政區劃將東方地區劃分為豫中地區、豫東地區和皖西北地區等三部分。
    豫中地區在地理單元上泛指河南省中部地區,包括今鄭州、平頂山、許昌、漯河4個地級市,地勢上屬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
    豫東地區主要是指位於黃河大沖積扇的東南翼,包括開封、商丘、周口等地區,現今地貌以黃河、淮河干支流沖積的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環境優良,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交通便利……
    皖西北地區是指安徽省西北部,大致位於安徽境內淮河以北的西部地區,是黃河泛濫和淮河沖積形成的平原地帶,地勢平坦開闊,水資源豐富,境內主要河流有渦河、西淝河、潁河等淮河北部支流。……宋豫秦先生為探索和了解二里頭文化東南向的分布,曾於1993年特赴安徽阜陽地區的阜陽、太和、臨泉三地和豫東南的新蔡一帶調查,期間在安徽太和倪丘孤堆和河南新蔡郭冢、墳冢、蚓冢,分別發現了岳石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的典型堆積,且新蔡三地遺存的年代大致處於二里頭文化第二至四期,可知在夏王朝晚期,二里頭文化和岳石文化分別在太和和新蔡兩縣並存,而兩者的分界則很可能在介於兩縣之間的安徽臨泉一帶。……
    ……孫慶偉先生通過對二里頭遺址墓葬和居址出土陶器的綜合統計分析,歸納出14種器類作為二里頭文化的核心器物群。本文即依據該14種器類,並參考個別其他器類,觀察分析不同器物各自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而對器物所代表的遺存進行分期,從而以此區分不同遺存之間的發展變化。……周口店地區二里頭文化時期遺存的文化面貌總體上仍屬於二里頭文化……
    表3-1 周口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址分期表
    表3-2 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分期統計表
    ……本文認為鄭州地區的二里頭遺存特徵與伊洛地區雖有些許差異,如鄭州地區的三足器較少,鬲相對轉多,觚、爵、盉等酒器和部分日用陶器如蛋形瓮、平底深腹罐等少見或不見,但兩個地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總體上區別不大,應歸屬於同一文化類型,即二里頭類型。……在開封地區經過發掘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段崗遺址發掘時間較早,面積較大,發現的遺蹟最多,出土遺物最為豐富,出土遺物在器類、質地、紋飾等方面也更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故可將段崗遺址作為豫東地區的典型代表,將其劃分為「段崗類型」。……
    ……作為二里頭文化中心的二里頭遺址,其位置處於豫西伊洛盆地的伊、洛兩河流,四周有大大小小的二級、三級、四級聚落遺址分布,並提供資源供給。向外不遠就是高山丘陵地帶,基本四面環山,北面為邙山,西部為熊耳山,南面和東面為連綿的嵩山,這些都是極好的軍事防禦自然屏障。而往東,僅有鞏義地區西南——東北流向的伊洛河和狹窄的沖積平原是最佳的東出盆地、進入廣袤的黃河沖積平原的路線。豫中鄭州地區處於伊洛盆地東出,經嵩山北、黃河南,進入豫東平原的必經地區,地勢上屬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大致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其中西部的嵩山余脈,包括丘陵山地,大致呈東西向延伸,直至現今鄭州市區西南的尖崗水庫區域,並在西部南北向近中間地帶形成自然分界線,將鞏義、滎陽與登封新密隔斷。而鄭州中部以北的惠濟區和鄭州中部以東至中牟之間的區域,二里頭文化時期地勢較為低洼,附近分布有多條河流,且當時的氣候溫暖濕潤,經過歷年的黃河泛濫、河流的匯集加之雨水的積聚,從而在鄭州中部以北、以東區域蓄積成兩面積較大的湖泊,即滎澤和圃田澤。……
    (一)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分布範圍
    ……二里頭文化一期時,遺存即己廣泛分布於伊洛盆地及其周圍地區。伊洛盆地的東部地區,則以鞏義稍柴遺址為代表。而出伊洛盆地進入豫中西部的滎陽地區,至今發現僅有數例,分布限於滎陽北部、邙山以南區域,且一期的遺存和遺物比較少,如豎河遺址和東趙遺址。至二里頭文化第二期時,尤其是二期晚段時,二里頭文化基本己擴張到豫東大部地區和皖西北地區。如開封地區東部的段崗遺址發現有豐富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和遺物,包括房基、灰溝和幾十個灰坑,陶器器類也比較全面;牛角崗遺址發現有厚達4米的二里頭文化堆積,並發現房基和灰坑;朱崗遺址發現有二里頭文化灰坑、灰溝和墓葬,且出土的陶器中多見雞冠耳和花邊沿口等二里頭文化典型因素。這些遺址大都分布於惠濟河沿岸以西地區。另周口地區渦河河岸以西和皖西北的潁河河岸西部一帶亦發現有部分二里頭文化遺存。至二里頭文化第三期時,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較為穩定,變化不大,基本二里頭文化第二期出現的遺址中,同樣發現有第三期的文化遺存。至二里頭文化第四期時,二里頭文化分布範圍逐漸收縮,甚至部分地區已不見四期遺存。如周口、皖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四期的典型遺存少見或不見,皖西北地區的阜南迎水寺遺址甚至發現有部分遺存出土器物同時包含有岳石文化、二里頭文化、商文化三種因素的現象,說明岳石文化己逐漸占領該地區。開封地區的段崗、牛角崗、朱崗、虎丘崗等遺址的晚期階段也開始大量出現下七垣、岳石文化因素。……
    (三)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分布邊界
    ……在豫東地區,二里頭文化在偏東部區域由北向南分布的代表性遺址有開封虎丘崗,杞縣西伯牛崗、朱崗、段崗、牛角崗,太康玉皇閣、方城,西華商高宗冢,淮陽雙冢、范丹寺,沈丘東冢,項城骨頭冢、高寺砦、駱駝嶺,新蔡郭冢、墳冢、蚓冢等。而在上述二里頭文化遺存東鄰區域發現有岳石文化遺存或遺物的遺址有民權牛牧崗、吳崗、李崗,杞縣鹿台崗,睢縣兩河口,柘城山台寺、王馬寺、舊北門、孟莊、大毛,太康槐寺,鹿邑欒台,淮陽雙冢,鄲城汲冢,沈丘東冢,太和倪丘孤堆等。由此可知,在杞縣、太康、淮陽、沈丘、臨泉一帶很可能是二里頭文化與岳石文化的錯居地。綜合上述情況,可推斷二里頭文化與岳石文化的分界,即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分布邊界,應大致處於蘭考-杞縣-太康-淮陽-鄲城-沈丘-臨泉-阜陽一線區域。其中,二里頭文化的東界在蘭考地區或位於其西部,在杞縣地或以惠濟河為界,在太康地區或以渦河為界,在臨泉、阜陽地區或以潁河為界。……
    ……結合東方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情況及不同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年代早晚關係,可知二里頭文化向東傳播擴張至開封地區的路線大致沿黃河以南東至開封,並逐漸擴散至開封東部地區。該東向的大致路線及代表性遺址為:偃師(二里頭遺址)——鞏義(稍柴遺址)——滎陽(大師姑、東趙遺址)——鄭州(洛達廟、黃委會)——開封——蘭考西部、杞縣(虎丘崗、段崗、牛角崗遺址)。而開封地區以南的周口地區和皖西北地區也發現有眾多二里頭文化遺存,且呈西北——東南向帶狀分布於潁河干支流兩岸,可知二里頭文化東漸的路線或從鄭州地區分支轉向東南地區。結合周口地區和皖西北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情況,可知此條路線大致沿賈魯河以西一線,經過尉氏、扶溝、西華,到達沙河、潁河交匯處的周口市區,之後大致沿潁河一線繼續向東南,經過淮陽、商水、項城、沈丘,到達皖西北阜陽地區。該東南向大致的路線為:鄭州——尉氏——扶溝——西華——淮陽、商水——項城——沈丘——臨泉——阜陽。
    圖4-1 二里頭文化的東界和東漸的路線
    ……此外,二里頭文化進入豫中、豫東平原的路線還有另外一條,即從位於伊洛盆地西南、伊河中游的伊川地區,轉向東南進入汝河流域,通過汝州和郟縣所在的嵩山與方外山之間狹長地帶,到過沙河、潁河流域,至此基本達到漯河、周口所在的廣袤平原,進入豫東地區僅需向東南沿河而下即可。相的較而言,二里頭文化從沙河、潁河流域向南進入駐馬店地區,需橫跨更多的河流,所以二里頭文化到達周口地區的時間或許更早一些。而事實上,周口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年代上限確實相對較早。……
    (一)初進期
    這一時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一期。從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來看,二里頭文化一期時,伊洛盆地已廣泛分布有二里頭文化遺存。其中位於伊洛盆地東部的稍柴遺址,處於二里頭文化東出盒地進入豫中平原地區的必經路線,可能作為物質補給和軍事防禦的據點作用。二里頭文化一期晚段時,豫中地區已存在少量二里頭文化遺存,如豎河遺址和東趙遺址發現的部分二里頭文化一期晚段的遺存和遺物,說明當時已有部分居民向東遷徙並定居生活。……
    (二)擴張期
    這一時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二期。從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來看,二里頭文化二期早段時,豫中大部地區已廣泛分布有二里頭文化遺存。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時,遺存基本也遍布於除商丘以外的豫東地區。由此可見,二里頭文化遺存憑藉二期的強勁實力,迅速向東方地區擴張領土,且沒有受到較大的阻力,一路擴張至豫東地區,並在擴張過程中,對於占據的領土及時進行駐兵和移民,以鞏固新的成果。反映在考古遺存上,典型的遺址是大師姑、東趙和望京樓,或為軍事據點,或為物質儲存或中轉點。三個遺址皆有城址和壕溝,其中大師姑和望京樓面積較大,應為軍事重鎮或方國都城,用以鞏固和防禦東方,守衛西部核心區域。東趙中城面積偏小,城中存在大量地穴式灰坑,且臨近大師姑城址,應為儲糧和物質轉運之用。……
    (三)停滯期
    這一時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三期。從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來看,二里頭文化二期之後,東方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數量變化不大,分布範圍也比較穩定。這應是二里頭文化東擴至豫東地區時,遭到了分布於山東、豫東、皖北和淮北地區的以岳石文化為代表的東夷部族的抵制和反抗,東擴的步伐才逐漸放緩或停止。但根據二里頭文化寫岳石文化相互臨近地區的遺存特徵來看,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處於互相交流、碰撞、拉鋸和影響的關係,而之後又有下七垣文化的介入,三種文化的相關遺存中,皆可見到許多對方的文化因素存在,甚至三種文化在部分地區共同存在。如位於杞縣東部的鹿台崗遺址,其北部分布有岳石文化,東北部分布有下七垣文化,而雞冠耳繩紋盆、箍狀堆紋缸、長束頸大口尊等具有典型的二里頭文化風格的器物也分別存在於兩種文化遺存之中,可見二里頭文化、岳石文化、下七垣文化三者的關係在這一時期的偏晚階段相對穩定。……
    (四)消退期
    這一時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從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來看,二里頭文化四期早段時,東方的部分地區己少見甚至不見二里頭文化遺存。至四期晚段時,豫東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亦存在不多。說明這一時期二里頭文化對東方地區的勢力影響逐漸減弱,最後幾近甚至己經喪失影響。而分布於豫東、魯西南、皖西北地區的下七垣文化和岳石文化的影響逐漸加強,並逐步向西部擴張。通過對豫東地區二里頭文化、岳石文化、下七垣文化三種文化進行文化因素分析可知,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之間互有較多對方的文化因素,也反映了二者的關係更為密切,文化交流更為頻繁,抑或是中部的大師姑、望京樓等遺址,還是西部核心區的二里頭遺址,都開始出現更多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典型風格的器形、紋飾等,而下七垣文化和岳石文化也開始逐漸向西方傳播。比如鄭州地區出現的以南關外和電力學校為代表的南關外型文化,以二里崗H9為代表的二里崗下層早段文化和以化工三廠為代表的先商——岳石混合文化等確屬先商文化的遺存,而此類遺存中以下七垣文化因素為主,且又可見到些許二里頭文化因素,說明下七垣文化和岳石文化的西漸以下七垣文化為主導,且進占鄭州地區有短暫的駐留修整,從而也融入有附近地區的二里頭文化因素。……
    ……結合東方地區邊緣地帶二里頭文化遺存的分布特點和東鄰區域岳石文化的分布,進而推斷出二里頭文化的東部邊界大致處於蘭考-杞縣-太康-淮陽-鄲城-沈丘-臨泉-阜陽一線區域。在已知伊洛地區和東方地區地理環境、遺存分布特點、不同區域文化的早晚關係、東部邊界等方面的基礎上,即可推斷二里頭文化東漸的大致路線,東向路線為:偃師——鞏義——滎陽——鄭州——開封——蘭考西部、杞縣,東南向分支路線為:鄭州——尉氏——扶溝——西華——淮陽、商水——項城——沈丘——臨泉——阜陽。其中,東漸的路線存在兩個關鍵點,即稍柴遺址和大師姑遺址,兩個遺址具有扼守交通要道、提供物質供給和中轉、軍事防禦等重要作用。另外,二里頭文化還可大致沿伊河——汝河——沙河、潁河的路線達到豫東周口地區。……
  288. 288.0 288.1 288.2 288.3 徐燕《豫南地區二里頭時期遺存的相關問題試析》……本文研究的豫南地區是指河南南部的伏牛山、駐馬店一線以南,桐柏山、大別山一線以北地區。該區西到丹江,東到安徽省西界。豫南地區以桐柏山余脈為界,可劃分為東、西兩個地理單元。西邊是南陽盆地小區,東邊是淮河沖積平原小區。兩個地理單元之間被桐柏山余脈隔開,但由於山勢低緩且不連貫,這兩個地理單元之間可通過山間孔道往來。……根據目前的發掘資料判斷,二里頭文化的分布中心是河南省中、西部的鄭州、洛陽地區和山西省西南部的運城、臨汾地區。向西突入了陝西關中東部、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區,南及豫鄂交界地帶,往東至少分布到豫東開封地區,北抵沁河岸旁。……穰東遺址坐落在趙河和虹石河之間的平原地帶。遺址現存面積約150000平方米。1989年進行發掘,所獲資料較豐富,文化堆積以二里頭時期為主。根據地層堆積情況及出土器物的組合特徵與變化規律,可將穰東二里頭文化遺有分為三期。我們贊同這種分期結果。這三期遺存是連續發展的,屬於二里頭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
    表一 豫南地區二里頭時期各遺址分期對應關係表
    表二 鄭洛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存相對應分期表
    ……由表一可知,豫南地區的二里頭時期遺存多屬於三、四期,若按照鄭洛地區的分期標準,則該地遺存多屬於二里頭晚期。……豫南地區二里頭文化是鄭洛地區二里頭類型的發展和延續,是其向南方擴散的結果。……
  289. 289.0 289.1 289.2 袁廣闊《河南郾城縣皇寓遺址二里頭文化遺存發掘簡報》皇寓遺址位於河南漯河市郾城縣大劉鎮皇寓村南部,遺址東西長約800、南北寬約700米,面積約56萬平方米。……通過將該遺址陶器的種類、陶色、陶質、器物形制等與偃師二里頭遺址的陶器進行比較,我們認為皇寓遺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屬於典型的二里頭文化,其中第一期與偃師二里頭遺址第二期的年代相當,第二、三期分別相當於二里頭文化遺址第三期的早段和晚段。……據已有考古資料分析,二里頭文化向南傳播有兩條主要的通道,其中一條是通過信陽到盤龍城一帶,而皇寓遺址所處漯河地區正位於二里頭文化中心分布區域伊洛地區與信陽之間,是以伊洛地區為中心的二里頭文化向湖北地區傳播所需經過的地帶,因而皇寓遺址的發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290. 290.0 290.1 290.2 《湖北鄖縣李營遺址二里頭文化遺存發掘簡報》……李營遺址文化內涵屬於二里頭文化,但有一定地方特色,與鄰近的淅川下王崗遺址、襄陽法龍王樹崗遺址的同時期遺存表現出更多的相似性。李營遺址二里頭文化遺存器物組合基本沒有變化,大體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偏晚到三期。……
  291. 291.0 291.1 291.2 楚小龍、史炎炎、聶凡、許召東《河南濟源新峽遺址二里頭與二里崗文化遺存發掘簡報》……根據現有認識,新峽遺址出土陶器特徵及器物組合表明,其文化遺存分屬兩種考古學文化:即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崗文化。…………通過將新峽遺址陶器的器型、種類和陶質陶色與二里頭遺址對比,我們認為新峽遺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屬於二里頭沁西類型。其中新峽第一期和第二期年代分前相當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第三期早段和第三期晚段,第三期和偃師二里頭遺址第四期年代相當。……新峽遺址的二里崗文化遺存……總體面貌和鄭州二里崗下層和偃師商城3~4段早商文化相近。……
  292. 292.0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292.7 李永強、王繼紅《陝西東部地區二里頭時期遺存分期研究》……陝西東部地區指西安以東,熊耳山以西,渭河以南,灞河——丹江以北的廣大區域,略呈三角形。…………
    (一)東龍山遺址
    (二)老牛坡遺址
    (三)南沙村遺址
    (六)紫荊遺址
    (七)元君廟遺址
    …………陝西東部二里頭時期遺存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主要變化發生在二、三期之交。從文化面貌來看,一、二期之間較為接近,可劃分為早期階段。三、四期共性很強,合併為晚期階段。……通過以上分析,把陝西東部二里頭時期遺存分為前後相接的早晚兩個階段四小期,建立起文化發展序列。當把這一序列同二里頭類型進行橫向對比時,可以發現上述四期的年代可分別與二里頭遺址的一到四期相對應。陝西東部二里頭時期第一期的觚(東龍山M43:1)、I式花邊罐(東龍山K43:2)與二里頭遺址一期的觚(Ⅱ M54:4)、罐(Ⅱ·ⅤT104:21)相同。小口鼓腹壺(東龍山Ⅲ T26H248:3)、器蓋(東龍山Ⅱ T25H232:1)與二里頭遺址一期的同類器接近。陝西東部二里頭時期第二期的觚(紫荊H91:02)與二里頭時期的觚(Ⅳ M18:02)形制相同。三足盤(東龍山97DLS採集:31)也與二里頭遺址二期的同類器物接近。二者的年代也應相同。自三期開始,本區遺存文化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出與二里頭文化有較多的共性。二者擁有大致相同的陶器群,同類器物形制風格接近或相同,並且陶質、陶色、紋飾各方面特徵也基本一致。這不僅表明二者時代相同,而且關係密切。……
    第四期遺存與二里頭文化第四期也很接近。二者的陶器組合基本相同,都有鼎、甑、盆、深腹罐、鬲、大口尊、瓮、大口缸、刻槽盆等器形。陶質、陶色、紋飾方面,二者也較為近似…………
  293. 293.0 293.1 王曉毅、王力之、丁金龍《山西絳縣柳莊夏商遺址發掘報告》……絳縣位於山西省境南部,中條山的西北麓。……絳縣地形複雜,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區面積據半,丘陵占三分之一,平川面積最小。絳山獨峙西北,成為絳縣、曲沃、聞喜三縣的自然界山,主峰紫金山海拔1115米。主要河流有涑水河、磨石里河、續魯峪河等。涑水河發源於華山南麓陳村峪,向西經聞喜、臨猗、永濟注入黃河。
    (一)地層堆積
    ………… 第⑤層:二里崗文化層。土色呈灰褐色,土質堅硬。深0.85~1.40米,厚0.20~0.70米。出土大量商代早期的陶片。
    第⑥層:二里頭文化層。土質堅硬。深1.30~2.30米,厚0.10~0.70米。出土少量二里頭時期的陶片。
    (二)文化分期
    第一期,夏代。主要是二里頭文化遺存,包括有H19、H20、H21、H24、H29、H30以及⑥層。
    第二期,商代早期。主要是二里崗期文化遺存,包括有H3、H4、H5、H6、H10、H11、H12、H13、H14、H17、H18、H23、H25、H26、H27、H28以及⑤層。……
    …………柳莊遺址中夏文化遺存…………根據器物形制及其總體特徵,此期文化遺存應屬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大約相當於東下馮遺存的第Ⅳ期。
    商早期文化遺存…………柳莊遺址的商文化遺存可歸入二里崗文化的東下馮類型,屬商早期遺存。…………
  294. 294.0 294.1 郭智勇《嵐縣荊峪堡遺址發掘簡報》…….荊峪堡遺址夏時期文化遺存從器物群、器物的陶色、紋飾、形制等特徵看,與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存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但同時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其文化面貌當屬於二里頭文化時期地方文化類型。廟底溝期文化遺存的發現,完善了太原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加深了對於廟底溝文化分布範圍和地域特色的認識……通過整理各區主要遺蹟單位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結合相關單位內出土器物的總體特徵,參照周鄰地區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可將該遺址的文化遺存分早晚兩個時期,早期即廟底溝文化時期,晚期即二里頭文化時期。……該地區發現的晚期文化遺存,從器物群、器物的陶色、紋飾、形制等特徵看,與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存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但同時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其文化面貌當屬於二里頭文化時期地方文化類型。……
  295. 李鵬輝《下七垣文化研究》…………安陽鄣鄧遺址炭化植物遺存分析表明粟是下七垣文化時期最為重要的農作物,黍次之,小麥和大豆也已被利用,藜屬作農作物在灰坑中普遍發現,且數量與黍相差無幾,可能屬於補充飲食的野生植物。安陽鄣鄧遺址出土動物遺存的種屬鑑定及名種屬動物的重量、頻率統計顯示,可鑑定種屬者包括家豬、犬、山羊、綿羊、鹿、牛、馬、草兔、鴇、雉雞等10種,還有無法鑑定種屬的魚類、蚌類等,其中家豬占比顯著高於其他動物,應該是當時的主要肉食來源。鹿、魚、草兔、雉雞等野生動物較少,表明漁獵經濟在該遺址中占比較低。從C、N穩定同位素分析來看,贊皇南馬、磁縣河北村、滏陽營及安陽鄣鄧等遺址中豬、狗、牛的食物皆以C₄類(粟、黍及其副產品)為主,羊以C₃(野生草本植物)為主。這表明下七垣文化人群或許採用了兩種飼養方式來飼養不同的家畜,豬、牛、狗等可能類似於舍飼,羊則可能類似於野外放養。鶴壁劉莊、磁縣南城的穩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當時人們的食物以C₄類植物為主,豬、牛、狗都是人們的肉食來源,而羊(山羊/綿羊)則不是主要肉食來源,可能有其他用途。…………
    第2章 下七垣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本文根據自然河流和以往認識將下七垣文化分布區劃分為四個小區:1.冀中地區,主要指南拒馬河至滹沱河流域;2.冀南地區,主要為滹沱河至漳洹流域;3.豫北地區,主體為淇衛之間;4.豫東地區,主要是惠濟河流域。……
    2.1.5 小結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將冀中地區諸遺存分為三段,冀南地區諸遺存分為了五段,豫北地區諸遺存分為四段,豫東地區諸遺存分為三段。在遺址分期的過程中,己經對諸遺址分期的對應關係做了分析,再結合典型器物的對比,我們可將下七垣文化諸遺址統歸為五個大的年代組。
    表2.6 區域分段對應表
    ……下七垣文化雖處於青銅時代,但似乎沒有產生自己的青銅文明。遺址所見銅器不但數量稀少,器類也極為簡單,多為青銅刀、銅鏃、銅耳環、銅笄、銅泡等小型器物,而且無法歸納出演變序列。……
    2.3.2 年代
    ……下七垣文化的年代大體與二里頭文化相當,上限與二里頭文化一期相當或稍早,下限則約當二里頭文化四期晚段,早於二里岡下層。……
    表2.8 下七垣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分期對應表
    ……下七垣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數據僅供參考,這裡不估測其絕對年代。
    2.4.2 石器
    ……數量眾多的石刀、石鐮等,主要功能自然是農業收割工具。石斧傳統意義上雖是木作工具,但用於開墾農田時的斬草除木也無不可,而且河南博愛西金城遺址龍山時代石斧樣本上存在大麥屬、粟、黍及塊根塊莖類澱粉等,這說明石斧也可能用於農業生產。邯鄲北羊台遺址灰坑壁上發現淺槽狀工具痕跡,或許是耒、耜等木質掘土工具所留。下七垣文化農業生產中的掘土工具可能是木質耒、耜及尖刃石鏟等。……綜上所述,下七垣文化應是一種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木作加工可能己經較為成熟。此時生產大量的農用石器工具,而且石器生產上存在一定的標準化,生業模式中農業占很高的比例。……
    第3章 下七垣文化的空間分布與地方類型
    ……目前披露材料的下七垣文化第一期遺存僅發現於磁縣下七垣、槐樹屯和石家莊市莊三處遺址。三處遺址均分布在今滹沱河和漳河之間,是鄒衡所說漳河類型分布的核心地區。同時,這一地區也是澗溝型龍山遺存的分布範圍,文化因素也表明下七垣文化第一期的主體成分即源自於澗溝型龍山遺存。分布地域的重合和文化因素分析均表明下七垣文化應脫胎於本地的澗溝型龍山遺存。……通過對下七垣文化動態分布的觀察,可以發現下七垣文化形成之後,即開始向外擴張,至第二期已經基本覆蓋了整個太行山東麓走廊地帶,第三、四期繼續向西南、東南挺進,第五期時發展重心轉向豫東地區,伴隨這一改變的是下七垣文化在冀中地區的全面收縮。
    圖3.1 下七垣文化第一期分布示意圖
    圖3.2 下七垣文化第二期分布示意圖
    圖3.3 下七垣文化第三期分布示意圖
    圖3.4 下七垣文化第四期分布示意圖
    圖3.5 下七垣文化第五期分布示意圖
    …………
    3.2.2 漳河類型
    ……漳河類型遺存在年代上貫穿了下七垣文化的五期。……漳河類型第一期的主要成分來源於當地的龍山時代遺存,同時在繼承龍山時代因素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和轉變,如繩紋逐漸增多,籃紋少見,紋飾種類更加豐富,器類方面,龍山時代常見的雙耳罐、雙腹盆、單鋆鬲、蛋殼黑陶杯等因素逐漸消失不見。另外,也吸收了少量二里頭文化因素。……卜骨多為動物肩胛骨,包括牛、羊、豬等,僅下七垣遺址發現一片龜卜甲。雖然卜骨發現不多,但貫穿漳河類型的整個發現階段,在當時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期所見卜骨未經整治,只有灼痕。第二期已經出現切割臼部的整治痕跡,同樣僅有灼痕,不鑽不鑿。到了第三期,開始發現鑽灼同施的卜骨。第四期,下七垣遺址的卜骨上見有鑿痕,龜卜甲亦發現於該期。第五期時,卜骨鑽灼同施。由於可見,不同時期對於卜骨的處理,具有不同的特點,整體呈現一種愈加精細的趨勢。
    3.2.3 保北類型
    主要包括南拒馬河至滹沱河之間的諸多遺存。……張翠蓮認為該類型遺存應該是一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稱為下岳各莊文化。本文認為該類遺存在文化面貌上仍然屬於下七垣文化,沿用保北類型的命名。保北類型遺存在年代上處於下七垣文化第二期至第四期。……
    3.2.4 輝衛類型
    主要包括淇衛之間的諸遺存。……部分學者將輝衛型遺存剝離出下七垣文化,認為其仍應歸屬於下七垣文化。輝衛類型遺存在年代處於下七垣文化第二期至第五期。……通過上述分析,可發現下七垣文化的三個地方類型之間的共性遠大於差異性。從文化因素分析來看,保北類型、輝衛類型的主體成分均來自漳河類型。漳河類型出現最早,且位於保北類型和輝衛類型之間,內涵也最為豐富。保北類型、輝衛類型中所見漳河類型因素均保持了原貌,基本沒有發生大的變異。……
    第4章 下七垣文化的源流及與周邊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漳河類型的主源為冀南地區的龍山時代「澗溝型」遺存,也有學者稱之為後崗二期文化澗溝類型或白營類型等,晉中地區的龍山和夏時期遺存亦提供了重要養分。保北類型則由當地龍山時代遺存與漳河類型、晉中地區夏時期遺存融合而成,其中後二者占據主導地位,是保北類型形成的決定性因素。輝衛類型的主體因素源自漳河類型,但在其形成之初,晉中、晉南地區的文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關於下七垣文化的流向,除部分保北類型因素進入壺流河流域外,漳河類型及輝衛類型均對二里岡早商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下七垣文化是早商文化的主要源頭,不過,早商文化形成過程中亦吸收了大量二里頭文化因素和部分岳石文化因素等。……
    第5章 下七垣文化的社會結構
    ……總之,基於目前的材料,漳河、輝衛、保北類型的聚落形態大體為三級聚落結構。……下七垣文化三個地方類型的三級聚落結構應代表一定的區域一體化,而且三個地方類型的聚落規模相差不大,缺乏像二里頭遺址那樣的超大型單一性中心聚落,似乎暗示存在三個相對獨立的大型聚落系統。換句話說,下七垣文化應該不是像二里頭文化那樣的「廣域王權國家」,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秩序。漳河、輝衛和保北類型的物質文化具有統一性,但其聚落形態卻呈現出一種分庭抗禮的傾向,三個地方類型之間似乎沒有形成一體化的政治體系,下七垣文化可能只是一個較為鬆散的聯盟。……
    通過觀察遺址點的空間集聚情況,可以初步劃分出不同的聚落群。漳河類型在冀南地區至少可以分為10個聚落群,加上豫東鹿台崗、牛牧崗等構成的聚落群,總體至少含有11個聚落群。遺址多分布在河流附近,不同流域的聚落自成一群,每個聚落群中大都存在1—2處較大的聚落。……保北類型諸遺址同樣分布在河流附近,至少存在6個聚落群,每個聚落群內亦存在1—2處規模較大的聚落。……與漳河類型不同的是,缺少大規模的聚落密集區,易水流域聚落稍顯密集。輝衛類型與保北類型相似,缺少聚落密集區,至少存在5個聚落群。…………
    圖5.2 漳河類型聚落分布示意圖(冀南地區)
    圖5.3 保北類型聚落分布示意圖
    圖5.4 輝衛類型聚落分布示意圖
    ……下七垣文化三個地方類型的聚落規模相差不大,大體可分為三級聚落結構,缺乏像二里頭聚落那樣的超大型單一性中心聚落,似乎暗示存在三個相對獨立的大型聚落系統,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秩序。下七垣文化代表的可能是一個相對鬆散的聯盟,經濟、軍事等活動或許是聯盟形成的基礎和手段。漳河類型至少包括11個聚落群,保北類型至少可分為6個聚落群,而輝衛類型則至少存在5個聚落群,每個聚落群內大都存在1—2處面積較大的聚落。……
    5.2.3 鶴壁劉莊、磁縣南城墓地所反映的社會組織結構
    ……對劉莊墓地所對應聚落的人口規模,可利用丹麥學者Jorgensen所用「人口規模=墓葬數量×平均預期壽命/使用時間」的公式來做些推測。據上文分期結果,劉莊墓地年代為下七垣文化二期至五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晚段至四期。最新的二里頭文化碳十四測年數據顯示,二里頭文化第二期年代為公元前1680~公元前1610年,第四期年代下限為公元前1520年。據此推測劉莊墓地的使用時間約125年。體質人類學研究認為劉莊墓地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28.39歲。運用上述公式可得出劉莊墓地的人口規模約為77人。……劉莊墓地各墓區、墓群的人口規模與殷墟西區墓地、孝民屯南區晚商墓地的人口規模相差不大。依據組織規模可將殷墟西區第三墓區及孝民屯南區晚商墓地所反映的組織結構歸納為四個層次。學者大都將第一層次的親屬組織與宗族對應,規模為每世約10餘對夫妻,多者可達30餘對夫妻,約20—60人。第二層次則為每世約2—5對夫妻,約4—10人,韓建業、王建峰等認為其或可代表宗族之下的分族。那麼,本文估算劉莊墓地三個墓區(宗族)的人口規模約為15—42人不等,墓群(分族)人口規模約為6—12人,分別與殷墟西區、孝民屯晚商墓地宗族和分族的人口規模相若。對於第三、四層次,學者大都將其與家族相聯繫,人口規模甚小,平均每世約1對夫妻,甚至不足2人。若與近現代宗族的人口規模相比,劉莊、殷墟西區及孝民屯墓地的組織規模都與之相差甚遠。……
  296. 劉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1979年鄒衡先生按照分布地域及文化特徵,首次將先商文化分為漳河型、輝衛型和南關外型,提出「先商文化漳河型」概念,並認為「從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漳河型的分布大體包括了河北省的唐河以南、河南省的淇河以北、衛河以西、山西省的沿太行山的西麓一線,南北長約五、六百里,東西寬約二、三百里的範圍,其中心分布地區是在河北省的滹沱河與漳河之間的沿太行山東麓一線,而以漳河中游(指清、濁二水合流以後)的邯鄲、磁縣地區的先商遺址為其代表。」……
    ……總之,先商文化漳河型二、三期與二里頭文化三、四期之間文化交流密切,兩者時代應相當。鑑於先商文化漳河型一期較早,故推測先商文化漳河型一期約相當與二里頭文化二期。先商文化漳河型的相對年代則大致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關於先商文化漳河型的絕對年代數據僅有一個,即1993年至1997年發掘的邢臺葛家莊晚段的H26所作的碳14年代測定,為距今3620±70年,此數據當有一定誤差。……
    ……1979年鄒衡先生首次將以潞王墳下層為代表的遺存命名為先商文化輝衛型,並指出「北自淇河,南至黃河,包括沁河下游、衛河上游一帶,大約都是輝衛型的分布範圍」。學者們基本同意此觀點,典型觀點是李伯謙先生認為輝衛型與漳河型同為先商文化不同類型,可統稱為下七垣文化。……下岳各莊文化是以下岳各莊遺址命名,在冀中北部地區即太行山脈以東、北至拒馬河、南至滹沱河的廣大地區不斷發現的考古學文化。李伯謙、李維明、沈勇等學者多認為仍屬於下七垣文化漳河型或保北型,本文從「下岳各莊文化」說。……岳石文化是以平度東嶽石遺址命名的,分布於黃河下游地區的一支早期青銅時代文化。其分布以今山東省為主,包括豫東、皖北、蘇北乃至遼東半島南端地區。絕對年代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450年,與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二期至二里崗上層期大致相當。……
    ……本文在對先商文化漳河型的發現和研究狀況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重點對下七垣、葛家莊、何莊、鹿台崗、宜丘等典型遺址進行分組研究,結合對鬲、甗、罐、鼎、深腹盆、淺腹盆、豆、器蓋、尊等典型器物的分型分式,將先商文化漳河型分為三期。第一期以葛家應1組為代表,本段陶器的顯著特點是大多數器形有頸、圓唇、卷沿,最大腹頸靠上部,花邊口器較多;第二期以下七垣1組、何莊1組、何莊2組、葛家莊2組、宜丘1組為代表,紋飾較上一期繩紋變細且整齊,也有素面和弦紋,但帶鋆器和花邊口器基本消先,籃紋則消失不見;第三期則以宜丘2組、鹿台崗1組、鹿台崗2組為代表,在器形上融入了部分岳石文化因素,反映了先商文化漳河型的發展趨向。關於其年代問題,由於資料較少,僅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大致處於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之間。……
    圖一 先商文化漳河型遺址分布示意圖
  297. 張曉崢《河北邯鄲地區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遺存的研究》……邯鄲地處河北省南部,北連冀中平原,東與魯西地區接壤,南與豫北安陽隔漳河相望,西跨太行山脈與晉東南長治盆地為鄰……。近年來不少學者在夏商分界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並且對先商文化所追溯的時代範圍不甚一致,所以贊同「下七垣文化」的命名而免呼其為先商文化。從考古發現來看,邯鄲地區的漳河型文化遺存在其晚期己經步入早商紀年,其文化面貌仍有極大的一致性和延續性,「下七垣文化」命名能更加準確表達其文化的內涵。……通過以上遺址的分組分析,我們可將邯鄲地區漳河型遺存分為六段……我們將上述六段合併成三期,即第一段與第二段合併,歸為早期;第三段與第四段合併,歸為中期;第五段與第六段合併,歸為晚期。這樣邯鄲地區漳河型遺存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二期至三期早段。……中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三期晚段至四期早段。……晚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四期晚段至早商文化一期。……邯鄲地區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遺存主要受到太行山西麓晉中龍山期、夏時期文化影響,同時吸收一部分豫北冀南後岡二期文化因素,在文化發展同時,受到周圍二里頭文化以及山東嶽石文化影響。……
  298. 丁磊《邯鄲地區先商文化研究》……「漳河型」為上述「先商文化」、「下七垣文化」的子概念之一,或被稱作「先商文化漳河型」、「漳河型下七垣文化」等。至於其分布範圍,鄒衡認為「大體包括了河北省的唐河以南、河南省的淇河以北、衛河以西、山西省的沿太行山的西麓一線,南北長約五、六百里、東西寬約二、三百里的範圍,其中心分布地區是在河北省的滹沱河與漳河之間的沿太行山東麓一線,而以漳河中游的邯鄲、磁縣地區的先商遺址為其代表」。……下七垣遺址為下七垣文化的命名遺址,其先商文化內涵早已被學界所公認。遺存可按照地層堆積分為兩期,以第④層及開口於第四層下的H12、H61為第一期;以第③層及開口於第③層下H95、H99為第二期。……第一期:④層及④層下的H12、H61。……本期的一大特徵是發現有較多的鼎,但末見有先商時期的典型炊器鬲的出土,所以對典型器物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鼎上。……第一期遺存年代較早,多數特徵較為接近龍山時期,其遺存主體的年代約為二里頭二期。第二期:③層及③層下的H95、H99。…………本期基本器型主體延續了第一期,但是相比於第一期新增加了較為典型的鬲和爵。……本文認為邯鄲地區先商文化整體可以劃分為早、中、晚三期,根據每一期器物形態演變的具體情況又可細分為早、晚兩個階段。……
    表三 邯鄲地區先商文化期別年代對應表
    表從上表可以看出,總體來說邯鄲地區先商文化的發展有著較為完整的序列,雖然從其早期來看,遺址數量相對較少,內涵相對不豐富,但是其從二里頭一期到二里頭四期晚段文化發展一直未曾間斷。
    ……邯鄲地區先商早期以陶器為代表的文化內涵主要來源於豫北冀南的後岡二期龍山文化。應當注意的是,邯鄲地區的龍山文化雖然整體包含在後岡二期文化之中,但是與豫北地區後岡二期文化又存在一定差別,部分學者稱之為澗溝型龍山文化。從具體上說,兩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地最典型炊器甗上。在邯鄲地區澗溝等遺址中多為帶有腰隔的甗,而安陽地區卻為無腰隔甗。……先商早期存在帶腰隔甗等器物,說明其更直接的繼承了邯鄲本地澗溝型龍山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充分吸收安陽地區龍山文化因素。……邯鄲地區的先商文化其源頭有二,主體為豫北冀南地區的後岡二期文化,次之為山東龍山文化,邯鄲地區先商文化從形成之初就帶有包含兩種文化因素的混合型文化的性質,這也奠定了其後不斷大力吸收、融合周邊優勢文化因素,從而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文化特性。在早期二段,進一步的融合開始,這表現在對二里頭文化因素的少量吸收上。…………邯鄲地區先商文化的發展共經歷了早、中、晚三期,各期內部又可依據器物變化特徵劃分為兩個階段。早期,為邯鄲地區先商文化形成期。早期文化內涵揭示了其文化形成的源頭主體為豫北冀南地區的後岡二期龍山文化,而邯鄲本地的澗溝型龍山文化,是其更加直接的來源。先商文化的成型也受到山東龍山文化的影響,所以使得先商文化從形成初期就呈現出混合型的文化面貌,而先商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能夠大力吸收外來文化來豐富、壯大自身的傳統也正源於此。中期,為邯鄲地區先商文化的定型期。本期受到太行山西麓白燕文化的強烈影響,在吸收內化的過程里,商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鬲的傳統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文化面貌逐漸定型,學界所認為的先商文化獨特的器物群逐漸完備,邯鄲地區先商文化逐漸發展壯大。晚期,為邯鄲地區先商文化的成熟期。本期邯鄲地區先商文化中二里頭文化因素逐漸濃厚,並在本期第二階段器物群特徵逐漸向鄭州商城的二里崗下層一期的文化內涵轉變。……
    ……雖然在先商時期地緣關係不斷發展,但是從整體來看,當時聚落組織之間的組織形態、等級的劃分,乃至兩者背後的利益和權力分配,主要還是以血緣關係的遠近親疏為主要標準,相比於之後的歷史時期,社會還是處於較原始的階段。……邯鄲地區先商時期己然成為一個一體化明顯、社會複雜化程度高、等級性明顯、以血緣關係為主要聯繫紐帶的區域社會組織,夏政權之下的一處地方政權,並在其晚期取得與夏之間權力鬥爭的最終勝利。……
  299. 李晶《先商文化類型研究》……考古學文化類型是指同一文化向不同地方發展而形成的地方類型。以往的研究中,類型的劃分基本有兩種方法:一是考古學文化內部由於分布的地域不同而形成的區域性特徵,又稱為地方類型,如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東下馮類型等;二是根據時間早晚造成的差別,這種意義的劃分在考古學研究的較早階段使用較多,如對仰韶文化的劃分。……
    ……先商文化主要分布是以豫北冀南的安陽邯鄲為中心,北到河北省中部;往南過黃河至鄭州、開封一線,商丘西部的民權縣西部也有先商文化存在;東沿冀魯豫三省分界線;西部以太行山為界,西南到達沁河。……
    圖一 先商文化分布圖
    ……先商文化遺蹟遺物比較豐富,主要遺蹟有墓葬、灰坑、房址、陶窯等。遺物有青銅器、陶器、石器、骨角蚌器等。青銅器有銅刀、鏃等小件器物。陶器以灰陶為主,有一定數量的褐陶,夾砂陶多於泥質陶。紋飾主要是細繩紋,另外還有楔形點紋、旋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楔形點紋為先商文化獨具特色的紋飾,在其他文化中極少見,細繩紋是其典型特徵之一。先商文化流行平底器。器類有鬲、罐、甗、鼎、盆、豆、瓮等。其中卷沿細繩紋鬲、細繩紋橄欖狀罐、僅飾旋紋或楔形點紋的深腹盆、大敞口的淺腹平底盆、平底蛋形瓮等為先商文化典型器物。先商文化以鬲、罐、甗為主要炊器。石器有石鐮、石刀等,石鐮為主要收割工具,數量多於石刀。骨器中匕的數量最多。……上世紀80年代,鄒衡先生根據各地區先商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差別,將唐河以南的冀南地區和淇河以北的豫北地區的,以漳河流域為中心的先商文化稱作漳河型;分布於淇河以南、沁水以北、古黃河以西、太行山以東的先商文化稱作輝衛型;分布於鄭州地區的先商文化稱作南關外型。漳河型和輝衛型己被大多數學者接受,隨著新的考古發現的增多,只是對其進行補充,而沒有存在太多的異議。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南關外型。關於南關外型,筆者同意李伯謙先生的觀點,認為它不屬於先商文化的一個類型……南關外型不是二里崗文化的直接先驅先商文化,而應該是夏之某一方國所在地。另外,鄒先生所說的南關外型還包括了二里崗下層的C1H9、C1H10等單位,而這些單位都是二里崗下層早段遺存,屬於早商文化。所以,我們認為南關外型不是先商文化的一個類型。……典型類型先商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因素為先商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因素影響較小,是商■先人自身創造的文化,因此我們稱為典型類型。該類型處於先商文化出現和發展的中心地區……根據先商文化發展的先後以及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多少,我們又分為漳河型和鹿台崗類型。漳河型是最早最為典型的先商文化,鹿台崗類型我們認為是漳河型向豫東發展而形成的,雖然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響,但是其主要文化因素仍是由漳河發展而來的,其主要文化因素仍然是先商文化。
    漳河型的概念最早由鄒衡先生提出稱先商文化漳河類型或者簡稱漳河型。……該類遺存主要分布於冀南豫北的漳河中游的邯鄲、磁縣、安陽等地區,處於先商文化的中心地區。……根據目前的認識漳河型應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期應以下七垣第④層為代表,第二期以界段營H8為代表,第三期以下七垣第③層為代表。三者的年代約相當與二里頭文化的二、三、四期。……鹿台崗類型先商文化以杞縣鹿台崗等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豫東西部地區。鹿台崗類型文化因素既包含了漳河型的一些特徵,又受到與之相鄰的其他文化的影響創造了一些自己的地方特點。……在《豫東杞縣發掘報告》中把鹿台崗類型分為兩期,第一期以鹿台崗遺址H39和H9為代表,其文化面貌與下七垣第三層和永年何莊的先商文化比較接近,年代也應大致相當,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第三期偏晚或者第四期早段;第二期以鹿台崗H35和F1為代表,其中H35略早於F1,H35年代約當二里頭第四期中段,F1約相當第四期晚段。
    非典型類型先商文化處於先商文化分布範圍文內,受周鄰文化影響比較嚴重,雖具有先商文化的文化特徵,但其自身特徵更為明顯。該類型為輝衛型和沁東類型。……輝衛型以新鄉潞王墳、淇縣宋窯、輝縣孫村等遺址為代表。雖與漳河型存在一定的區別,但其中細繩紋鬲、平底盆、楔形點紋等都屬於先商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徵,因此我們認為輝衛型是先商文化的一個類型,但由於該類型中包含其他文化因素較多,所以劃為非典型類型。從五十年代輝縣琉璃閣發掘,隨後新鄉潞王墳遺址的發現發掘,鄒衡先生將這類遺存命名為先商文化輝衛型(或簡稱輝衛型),分布範圍大致在「北自淇河,南至黃河,包括沁水下游、衛河上游一帶」。此後,又被稱為輝衛型文化、輝衛文化。文章中輝衛型分布範圍是北到淇河,南達黃河,西南以新鄉市的獲嘉縣為界,東到長垣縣。……沁東類型分布在太行山以南,沁水出山口至黃河口東北這一片三角地帶內,己發現遺此數量達11處多,以修武李固、焦作市西側月季公園遺址、焦作市馬村鄉安陽城遺址等遺址為代表,是輝衛型向西發展並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一個類型。……
    圖十一 先商文化類型劃分示意圖
    ……漳河型與輝衛型是先商文化中發現及命名最早的兩種類型,分布地區相鄰,距離較近。鄒衡先生在提出兩種類型的同時論證了其關係為輝衛型是漳河型向南發展同時受二里頭文化影響形成的,兩者同屬於先商文化。……
    ……漳河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要早於鹿台崗類型首先發展起來,處於先商文化發展的中心地區,文化因素要比鹿台崗類型單純,其主要的文化特徵細繩紋鬲、橄欖狀罐、平底器、楔形點紋等也是先商文化的代表特徵。鹿台崗類型是在繼承漳河型先商文化的基礎上,又融入一些其他文化的有益文化因素,從而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下岳各莊文化分布在滹沱河以北、拒馬河以南一帶,時代大約相當二里頭文化二至四期。……夏家店下層文化主要分布在北起西喇木倫河、南至海河和拒馬河、西抵桑乾河上游、東達遼河以左的廣大地區。……
    ……輝衛型先商文化分布區域西面及西南面與二里頭文化相鄰,距離較近,兩者互相來往比較密切。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都對輝衛型先商文化有一定的影響。二里頭文化屬於夏文化,而且是當時中原及相鄰地區發展水平較高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在夏王朝統治的時代,夏文化對其他部族的文化影響是占主要方面的,因此,輝衛型先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二里頭文化對輝衛型的影響上。……輝衛型先商文化東面與岳石文化為鄰,兩者在不同程度上會互相影響。……二里頭文化沁西類型分布在黃河以北,王屋山以東,沁河西南地二里頭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與先商文化沁東類型隔河相望,「沁水以東是先商文化分布區,以西是夏文化分布區」,兩者毗鄰交錯存在,互相影響,吸收彼此先進文化。……
    ……本文同意張國碩先生提出的商■始源地在豫陝晉相鄰地區的陝西東部一帶。……在契之後的商先公經過了七遷即昭明時東遷砥石(今河南三門峽市以北至山西平陸縣一帶)和商(晉南沁水),相土東遷泰山下和商丘(即帝丘,今河南濮陽),上甲微遷殷又復歸商丘,湯時南下都亳並滅夏。夏代初年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商■流落到晉中、晉南地區,當時自己實力有限,受到當拋部族的排擠和欺凌,屬於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被抹滅的所剩無幾。在此情況下,吸收了當地大量的先進文化,同時與當地文化逐漸融合。因此,我們在分析先商文化的文化因素時不難發現其中有一部分是來源於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杜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
    ……漳河型是處於先商文化中心地帶,最典型且時間上最早的先商文化類型。……根據考古資料看,漳河型文化因素的來源主要有河北龍山文化澗溝類型,在漳河地區,先商文化層堆積疊壓龍山文化之上……另外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社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也是先商文化漳河型的一個重要來源……除此之外,漳河型文化中還包含了來自於夏文化二里頭類型、山東龍山文化等文化因素……
    ……漳河型先商文化在創造出自己的文化特點以後逐步擴大勢力範圍,在不斷遷徙中尋求發展,經濮陽、長垣,沿夏文化勢力較薄弱的偏遠地帶擴展,大約三期時發展到了豫東西部地區,在這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處於二里頭文化和漳河型中間地帶,其文化來源比較複雜,文化因素有先商文化和二里頭文化以及一些其他文化。……在輝衛型早期二里頭文化因素比較明顯,所占比例也較大,但是到中晚期先商文化因素和輝衛型自身的特徵就占了上風。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在輝衛型早期其族群在夏王朝的控制下,很難吸收其他文化以及創造出自己的文化,而到了中期先商文化進入這一地區,商■征服了當地居民,但是並沒有消滅這個族群,只是將自己的文化帶入,輝衛型的先民們在接受先商文化的同時也吸收周邊其他文化,進而創造出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徵。……輝衛型和沁東類型雖然屬於先商文化,但是其文化因素與典型的先商文化漳河型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把其劃分為非典型類型。我們認為這種差異並非是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的差異,而是同一種文化之間的不同居住區域之間的差別。非典型類型所居住地域屬於先商文化的邊緣地帶,與二里頭文化等其他文化為鄰,受二里頭和其他考古學文化影響比較深,所以包含的其他文化因素比較多且較雜。……本文將先商文化分為典型類型和非典型類型。典型類型處於商文化出現和發展的中心地區,受其他文化影響較小,文化因素比較單純,該類型包括漳河型和鹿台崗類型。非典型類型分布地區屬於先商文化分布範圍內,主要文化因素由先商文化主導,但是由於處於邊緣地帶,受周鄰文化影響較深,自身文化特徵比較明顯,屬於這一類型的有輝衛型和沁東類型。漳河型先商文化是相土東遷後定居於漳河流域形成的考古學文化。商先民在此不斷的吸收周邊文化的先進因素,努力發展自己,漳河型二期以後勢力逐漸強大,開始向周圍擴張,三期的時候進入豫東地區,在那裡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相當於漳河型的二三期,加上通過對它的文化因素分析,我們推測輝衛型先商文化是漳河型發展起來以後帶著自己的文化南下控制當地居民而形成的。沁東類型是輝衛型向西南發展到沁河東岸,在這裡吸收二里頭等周邊的其他文化,既保持先商文化輝衛型的文化面貌,又創造出自己新的特色的一個類型。……漳河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要早於鹿台崗類型首先發展起來,處於先商文化發展的中心地區,文化因素要比鹿台崗類型單純,其主要的文化特徵細繩紋鬲、橄欖狀罐、平底器、楔形點紋等也是先商文化的代表特徵。鹿台崗類型是在繼承漳河型先商文化的基礎上,又融入一些其他文化的有益文化因素,從而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下岳各莊文化分布在滹沱河以北、拒馬河以南一帶,時代大約相當二里頭文化二至四期。……夏家店下層文化主要分布在北起西喇木倫河、南至海河和拒馬河、西抵桑乾河上游、東達遼河以左的廣大地區。……
    ……輝衛型先商文化分布區域西面及西南面與二里頭文化相鄰,距離較近,兩者互相來往比較密切。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都對輝衛型先商文化有一定的影響。二里頭文化屬於夏文化,而且是當時中原及相鄰地區發展水平較高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在夏王朝統治的時代,夏文化對其他部族的文化影響是占主要方面的,因此,輝衛型先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二里頭文化對輝衛型的影響上。……輝衛型先商文化東面與岳石文化為鄰,兩者在不同程度上會互相影響。……二里頭文化沁西類型分布在黃河以北,王屋山以東,沁河西南地二里頭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與先商文化沁東類型隔河相望,「沁水以東是先商文化分布區,以西是夏文化分布區」,兩者毗鄰交錯存在,互相影響,吸收彼此先進文化。……
    ……本文同意張國碩先生提出的商■始源地在豫陝晉相鄰地區的陝西東部一帶。……在契之後的商先公經過了七遷即昭明時東遷砥石(今河南三門峽市以北至山西平陸縣一帶)和商(晉南沁水),相土東遷泰山下和商丘(即帝丘,今河南濮陽),上甲微遷殷又復歸商丘,湯時南下都亳並滅夏。夏代初年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商■流落到晉中、晉南地區,當時自己實力有限,受到當拋部族的排擠和欺凌,屬於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被抹滅的所剩無幾。在此情況下,吸收了當地大量的先進文化,同時與當地文化逐漸融合。因此,我們在分析先商文化的文化因素時不難發現其中有一部分是來源於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杜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
    ……漳河型是處於先商文化中心地帶,最典型且時間上最早的先商文化類型。……根據考古資料看,漳河型文化因素的來源主要有河北龍山文化澗溝類型,在漳河地區,先商文化層堆積疊壓龍山文化之上……另外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社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也是先商文化漳河型的一個重要來源……除此之外,漳河型文化中還包含了來自於夏文化二里頭類型、山東龍山文化等文化因素……
    ……漳河型先商文化在創造出自己的文化特點以後逐步擴大勢力範圍,在不斷遷徙中尋求發展,經濮陽、長垣,沿夏文化勢力較薄弱的偏遠地帶擴展,大約三期時發展到了豫東西部地區,在這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處於二里頭文化和漳河型中間地帶,其文化來源比較複雜,文化因素有先商文化和二里頭文化以及一些其他文化。……在輝衛型早期二里頭文化因素比較明顯,所占比例也較大,但是到中晚期先商文化因素和輝衛型自身的特徵就占了上風。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在輝衛型早期其族群在夏王朝的控制下,很難吸收其他文化以及創造出自己的文化,而到了中期先商文化進入這一地區,商■征服了當地居民,但是並沒有消滅這個族群,只是將自己的文化帶入,輝衛型的先民們在接受先商文化的同時也吸收周邊其他文化,進而創造出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徵。……輝衛型和沁東類型雖然屬於先商文化,但是其文化因素與典型的先商文化漳河型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把其劃分為非典型類型。我們認為這種差異並非是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的差異,而是同一種文化之間的不同居住區域之間的差別。非典型類型所居住地域屬於先商文化的邊緣地帶,與二里頭文化等其他文化為鄰,受二里頭和其他考古學文化影響比較深,所以包含的其他文化因素比較多且較雜。……本文將先商文化分為典型類型和非典型類型。典型類型處於商文化出現和發展的中心地區,受其他文化影響較小,文化因素比較單純,該類型包括漳河型和鹿台崗類型。非典型類型分布地區屬於先商文化分布範圍內,主要文化因素由先商文化主導,但是由於處於邊緣地帶,受周鄰文化影響較深,自身文化特徵比較明顯,屬於這一類型的有輝衛型和沁東類型。漳河型先商文化是相土東遷後定居於漳河流域形成的考古學文化。商先民在此不斷的吸收周邊文化的先進因素,努力發展自己,漳河型二期以後勢力逐漸強大,開始向周圍擴張,三期的時候進入豫東地區,在那裡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相當於漳河型的二三期,加上通過對它的文化因素分析,我們推測輝衛型先商文化是漳河型發展起來以後帶著自己的文化南下控制當地居民而形成的。沁東類型是輝衛型向西南發展到沁河東岸,在這裡吸收二里頭等周邊的其他文化,既保持先商文化輝衛型的文化面貌,又創造出自己新的特色的一個類型。……漳河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要早於鹿台崗類型首先發展起來,處於先商文化發展的中心地區,文化因素要比鹿台崗類型單純,其主要的文化特徵細繩紋鬲、橄欖狀罐、平底器、楔形點紋等也是先商文化的代表特徵。鹿台崗類型是在繼承漳河型先商文化的基礎上,又融入一些其他文化的有益文化因素,從而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下岳各莊文化分布在滹沱河以北、拒馬河以南一帶,時代大約相當二里頭文化二至四期。……夏家店下層文化主要分布在北起西喇木倫河、南至海河和拒馬河、西抵桑乾河上游、東達遼河以左的廣大地區。……
    ……輝衛型先商文化分布區域西面及西南面與二里頭文化相鄰,距離較近,兩者互相來往比較密切。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都對輝衛型先商文化有一定的影響。二里頭文化屬於夏文化,而且是當時中原及相鄰地區發展水平較高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在夏王朝統治的時代,夏文化對其他部族的文化影響是占主要方面的,因此,輝衛型先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二里頭文化對輝衛型的影響上。……輝衛型先商文化東面與岳石文化為鄰,兩者在不同程度上會互相影響。……二里頭文化沁西類型分布在黃河以北,王屋山以東,沁河西南地二里頭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與先商文化沁東類型隔河相望,「沁水以東是先商文化分布區,以西是夏文化分布區」,兩者毗鄰交錯存在,互相影響,吸收彼此先進文化。……
    ……本文同意張國碩先生提出的商■始源地在豫陝晉相鄰地區的陝西東部一帶。……在契之後的商先公經過了七遷即昭明時東遷砥石(今河南三門峽市以北至山西平陸縣一帶)和商(晉南沁水),相土東遷泰山下和商丘(即帝丘,今河南濮陽),上甲微遷殷又復歸商丘,湯時南下都亳並滅夏。夏代初年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商■流落到晉中、晉南地區,當時自己實力有限,受到當地部族的排擠和欺凌,屬於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被抹滅的所剩無幾。在此情況下,吸收了當地大量的先進文化,同時與當地文化逐漸融合。因此,我們在分析先商文化的文化因素時不難發現其中有一部分是來源於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杜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
    ……漳河型是處於先商文化中心地帶,最典型且時間上最早的先商文化類型。……根據考古資料看,漳河型文化因素的來源主要有河北龍山文化澗溝類型,在漳河地區,先商文化層堆積疊壓龍山文化之上……另外晉中、晉南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光社文化及更早的龍山時代文化也是先商文化漳河型的一個重要來源……除此之外,漳河型文化中還包含了來自於夏文化二里頭類型、山東龍山文化等文化因素……
    ……漳河型先商文化在創造出自己的文化特點以後逐步擴大勢力範圍,在不斷遷徙中尋求發展,經濮陽、長垣,沿夏文化勢力較薄弱的偏遠地帶擴展,大約三期時發展到了豫東西部地區,在這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處於二里頭文化和漳河型中間地帶,其文化來源比較複雜,文化因素有先商文化和二里頭文化以及一些其他文化。……在輝衛型早期二里頭文化因素比較明顯,所占比例也較大,但是到中晚期先商文化因素和輝衛型自身的特徵就占了上風。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在輝衛型早期其族群在夏王朝的控制下,很難吸收其他文化以及創造出自己的文化,而到了中期先商文化進入這一地區,商■征服了當地居民,但是並沒有消滅這個族群,只是將自己的文化帶入,輝衛型的先民們在接受先商文化的同時也吸收周邊其他文化,進而創造出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徵。……輝衛型和沁東類型雖然屬於先商文化,但是其文化因素與典型的先商文化漳河型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把其劃分為非典型類型。我們認為這種差異並非是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的差異,而是同一種文化之間的不同居住區域之間的差別。非典型類型所居住地域屬於先商文化的邊緣地帶,與二里頭文化等其他文化為鄰,受二里頭和其他考古學文化影響比較深,所以包含的其他文化因素比較多且較雜。……本文將先商文化分為典型類型和非典型類型。典型類型處於商文化出現和發展的中心地區,受其他文化影響較小,文化因素比較單純,該類型包括漳河型和鹿台崗類型。非典型類型分布地區屬於先商文化分布範圍內,主要文化因素由先商文化主導,但是由於處於邊緣地帶,受周鄰文化影響較深,自身文化特徵比較明顯,屬於這一類型的有輝衛型和沁東類型。漳河型先商文化是相土東遷後定居於漳河流域形成的考古學文化。商先民在此不斷的吸收周邊文化的先進因素,努力發展自己,漳河型二期以後勢力逐漸強大,開始向周圍擴張,三期的時候進入豫東地區,在那裡形成了鹿台崗類型。……輝衛型先商文化在時間上相當於漳河型的二三期,加上通過對它的文化因素分析,我們推測輝衛型先商文化是漳河型發展起來以後帶著自己的文化南下控制當地居民而形成的。沁東類型是輝衛型向西南發展到沁河東岸,在這裡吸收二里頭等周邊的其他文化,既保持先商文化輝衛型的文化面貌,又創造出自己新的特色的一個類型。輝衛型和沁東類型中先商文化因素雖占主要,但它們自身的文化也是居於重要的地位的,因此把它們歸為非典型類型。……
  300. 方輝《岳石文化的分期與年代》……由於在泗水尹家城和安丘堌堆等遺址發現了岳石文化下壓龍山文化、又被二里岡上層早商文化所疊壓的層位關係,山東西部地區岳石文化的相對年代是比較清楚的。在膠東地區,繼岳石文化之後出現的是珍珠門文化,這己被煙臺芝水遺址的發掘所證實。其年代據推測「應比晚商為早,可能早到商代早期」。至於在魯東南和蘇北一帶,因沭陽萬北遺址發現的岳石文化遺存伴出具有殷墟早期特徵的陶鬲和陶簋等,其岳石文化的下限應晚至殷墟早期。……總之,現階段所認識的岳石文化,相對於中原地區夏商系統文化而言,其年代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二期至殷墟早期。二里頭一至四期的年代,目前大家普遍傾向於在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之間。二里岡上層的年代,至晚不會晚於公元前1400年。因此,根據交叉斷代,可將岳石文化的絕對年代定在公元前1800年至前1450年之間。……
  301. 張小雷《略論安徽地區的岳石文化遺存》……絕對年代約為公元前1800——前1450年。……根據目前的材料可以推斷岳石文化對江淮中部的影響南界便是在江淮分水嶺南側一帶,即六安——合肥——全椒一線。……安徽皖北中北部地區可歸為岳石文化的分布範圍,沿淮至江淮中部一帶是岳石文化的影響區。那麼皖北地區可歸入岳石文化的哪個類型?以往對岳石文化的類型劃分中,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分為六個類型:膠東半島照格莊類型、濰渳河流域郝家莊類型、魯西北的王推官類型、魯中南的尹家城類型、魯西南豫東的安邱堌堆類型和魯東南蘇北的土城類型。有學者將皖東北一隅劃入尹家城類型,皖西北亳州劃入安邱堌堆類型。這在大的類型劃分上是沒有問題的,但考慮到皖北中部地域廣大,歷史文化傳統一致,與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皖北中部一帶可單獨劃為岳石文化的一個類型,可暫稱為南城孜類型,皖西北亳州市譙城區可與夏邑清涼山一起歸入安邱堌堆類型。……結合江蘇鎮江馬跡山和江淮東部的考古成果來看,岳石文化對江淮地區的影響有多條路線:一條是江淮東部地區,即沭陽萬北——高郵周邶墩——鎮江馬跡山一線;一條是淮北江淮中部地區,即宿州楊堡——固鎮南城孜——長豐古城——肥西塘崗一線;再一條則是魯西南皖西北地區,即安邱堌堆——夏邑清涼山——太和灰角寺——壽縣鬥雞台一線。
    圖七 岳石文化南部類型劃分及對江淮地區影響示意圖
    此外,寧鎮地區的岳石文化因素除了來自江淮東部路線外,也可能是通過江淮中部地區得以實現,即翻過張八嶺沿滁河過江抵達寧鎮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