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傳統領域列表

定義

編輯

一個民族對自己傳統居地(傳統領域)的自我認知概念,此概念可以源自他族的稱呼而為本族採用[註 1],其命名可含有或不含有族稱,其範圍可以與其他民族聚居地交錯或重疊,可以包含或不包含民族起源地,另外,因為戰爭、遷徙等緣故,此概念相關的族群可能已消失或遷移他地,而民族地區的稱呼卻沒有轉移或消失。

此外,有的與上述相反,以地名族,即原來地名沒有民族地區的含義,但居於其地的不同族群融合為同一民族,以地名為族名,漸令地名帶有民族地區的含義,例如加泰羅尼亞、波蘭等等;有的命名源自他族的稱呼而未經被本族採用,以斜體表示[註 2]

亞洲

編輯
亞洲民族地區
名稱 別稱 族屬 起源年代 面積[註 3] 含義 備注
希伯來文:הארץ המובטחת(應許之地)ארץ ישראל 不適用 猶太人 公元前十一世紀 3,6000km²≥[註 4] 猶太人的地域[1] 不適用
漢洲 禹跡[2][3]、赤縣神州[4][5]、九州[4][6]、九土[7]、漢地[8][9][10]、中國[4][11][6] 漢族 公元前一世紀[註 5] 240,0000km²≥[註 6] 漢族的地域[7][14][15][6] 不適用
藏地 雪域、圖博 藏族 公元七世紀 230,0000km²≥[註 7] 不適用 分為衛(dbus)、藏(gtsang)、安多(a mdo)、康(khams)、阿里(mngv ris)五大區域[16]
准葛爾盆地 不適用 准葛爾人 公元二十世紀 約38,0000km² 不適用
滿洲 不適用 滿族 公元二十世紀 240,0000km²<[註 8]
阿拉伯文:كردستان(庫德斯坦) 庫德人 約40,0000km² 庫德人的土地
波斯文:پشتونستان(普什圖斯坦) 普什圖尼斯坦 普什圖人 普什圖人的土地
泰米爾文:தமிழ்நாடு(泰米爾納德) 泰米爾文:தமிழர்(泰米爾人) 13,0060km² 泰米爾人聚居地 印度共和國泰米爾納德邦
阿拉伯文:بلوشستان(俾路支斯坦) 阿拉伯文:بلوش(俾路支人) 60,0000km²≥ 俾路支人地區
旁遮普語:آریہ ورت;梵文:आर्यावर्त;英文:Āryāvarta(雅利安·伐爾塔) 不適用 英文:Aryan;旁遮普語:آریا;梵文:आर्य;波斯文:آریایی(雅利安人) 公元前五世紀 雅利安人之地 不適用
波斯文:ایران‌(伊朗) 公元三世紀 164,8195km²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英文:Tanah Melayu、Malaysia(馬來亞) 不適用 英文:Malays(馬來族) 公元十七世紀 24,2363km² 馬來族之地
高棉文:ស្រុកខ្មែរ 梵文:कम्बोजदेश 高棉文:ខ្មែរ(高棉族) 18,1035km² 高棉人之地 柬埔寨王國

歐洲

編輯
歐洲民族地區
名稱 別稱 族屬 起源年代 面積 含義 備注
法文:Bretagne(布列塔尼) 法文:Little Britain (小不列顛);拉丁文:Britannia Minor(小不列顛尼亞) 法文:Bretons(布列塔尼人) 3,4022km² 布列塔尼人之地 法蘭西共和國布列塔尼大區
英文:England(英格蘭) 拉丁文:Britannia(不列顛尼亞) 英文:Angles、古英文:Ængle(盎格魯人) 13,0279km² 英文:Engla-lond(盎格魯人之地) 三族地合稱為英文:Great Britain(大不列顛);拉丁文:Britannia Maior(大不列顛尼亞)
英文:Scotland(蘇格蘭) 英文:Caledonia(喀里多尼亞) 拉丁文:Scoti/Scotti;英文:Gaels(蓋爾人)、Scottish people(蘇格蘭人) 7,7933km² 英文:Scotland(蓋爾人之地)
英文:Wales(威爾斯) 拉丁文:Cambria、Cymru 英文:Welsh people 公元七世紀 2,0779km² 英文:land of fellow-countrymen(我們的地區)
保加利亞文:България(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文:Българи(保加利亞族)
塞爾維亞文:Србија(塞爾維亞) 希臘文:Σερβλία 、Σερβια;塞爾維亞文:Српске земље 塞爾維亞文:Срби(塞爾維亞族) 7,7474km² 塞爾維亞文:земља Срба(塞爾維亞族的國度) 以民族名國號
拉丁文:Batavia(巴達維亞) 拉丁文:Batavi(巴達維人)
弗里斯蘭文:Fryslân;英文:Frisia;荷蘭文:Groter-Friesland、Groot-Friesland 英文:Frisians;荷蘭文:Friezen弗里斯蘭人

弗里斯蘭人 || || 1,3482km²|| 弗里斯蘭人之地 ||

西班牙文:AsturiaAsturias;英文:Asturias 不適用 英文:Astures、Astyrs;西班牙文:Astures 1,0604km²> Astures人之地 西班牙王國阿斯圖里亞斯
希臘文:Ελλάς、Ελλάδα、Γραικία 拉丁文:Graecia、Graeci;英文:Hellas、Hellada、Greece 希臘文:Έλληνες;英文:Hellenes、Greeks 13,1957km the land of the Greeks(希臘人之地) 希臘共和國

美洲

編輯
美洲民族地區
名稱 別稱 族屬 起源年代 面積 含義 備注
英文:Indiana(印第安那) 不適用 英文:American Indians(美國印第安人) 公元十九世紀 9,4321km² 英文:Land of the Indians (印第安人之地) 美利堅合眾國印第安納州
Innu文:ᓂᑕᔅᓯᓇᓐ;英文:Nitassinan 英文/瑞典文:Markland(馬克蘭) 英文/瑞典文:Innu 70,0000km²<[註 9] Innu之地
英文:New England(新英格蘭) 不適用 盎格魯人 公元十七世紀 16,2362km² 盎格魯人的新土地 是歐洲England(英格蘭)在北美洲東岸的版本
英文:New Scotland(新蘇格蘭) 英文:Nova Scotia 蘇格蘭人 5,2942km² 蘇格蘭人的新土地 是歐洲Scotland(蘇格蘭)在北美洲東岸的版本,面積與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重合

非洲

編輯
非洲民族地區
名稱 別稱 族屬 起源年代 面積 含義 備注
阿拉伯文:موريتانيا;拉丁文:Mauritania 不適用 阿拉伯文:موريون;拉丁文:Mauri 103,0700km² 摩爾人之地 毛里塔里亞伊斯蘭共和國
英文:Somalia(索馬利亞) 英文:Somalis(索馬利亞人) 94,0000km²≥[註 10] 索馬利亞人之地
德文:Ovamboland(奧萬博蘭) 不適用 德文:Ovambo(奧萬博人) 公元二十世紀 5,6072km² 奧萬博人之地
英文:Eswatini(史瓦帝尼) 英文:Swaziland(史瓦帝尼) 英文:Swazi people(斯威士人) 公元二十世紀 1,7364km² 斯威士人之地[17][18] Kingdom of Eswatini(史瓦帝尼王國)
塞索托文:Lesotho 塞索托文:Basutoland 塞索托文:Basotho;英文:Sotho people 3,0355km² Sotho人之地 賴索托王國

大洋洲

編輯
大洋洲民族地區
名稱 別稱 族屬 起源年代 面積 含義 備注
英文:Samoan Islands(薩摩亞群島) 英文:Samoans(薩摩亞人) 3030km² 薩摩亞人的島嶼 不適用
拉帕努伊語:Rapa Nui(拉帕努伊) 西班牙文:Isla de Pascua;英文:Easter Island(復活節島) 西班牙文:Rapanui ;英文:Rapa Nui people(拉帕努伊人) 163km² 不適用

備註

編輯
  1. 注意,民族傳統地區民族聚居地是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以猶太人為例,民族傳統地區相當於應許之地,民族聚居地相當於猶太人分佈地(聚居地),因應歷史上民族活動範圍的變遷,民族傳統地可以與民族聚居地完全或部分重疊,也可以完全分開不重疊。
  2. 不包括以族稱命名的行政區劃名稱,因為原來的地名並沒有族稱或具有民族地區的含義,行政區劃名稱不能等同地理名稱,而且以族稱命名的行政區劃名稱多以屬於「少數族群」分類的民族,其他民族則遭受忽視,因此種行政區劃命名有所偏頗,故以族稱加諸原有地命上的行政區劃名稱皆不取,如果需要提及該行政區劃名稱,亦去除其族稱以確公平;民族內部各有分支,可能存在以支系命名的地區,比方民族A內的A1分支,如民族A傳統地區涵蓋分支A1地區,則不再列入分支A1地區。
  3. 僅計算陸地面積;有的因歷史上戰爭衝突而令邊緣區頻頻變動,或海岸線的變遷,民族傳統地區的面積有一定的浮動,筆者僅取其約數,以>(大於)、≥(大於或等於)、<(小於)、≤(小於或等於)來表示,有的面積雖然在歷史上曾經變大或縮小,但因為有現代國家或政區設置而能得到比較精確的面積。
  4. 由20770km²以色列國、6120km²巴勒斯坦國、10452km²黎巴嫩共和國組成。
  5. 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紀[4],考慮到河西走廊、嶺南、雲貴高原等邊緣區成為漢洲地區的年代,漢洲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形成,最遲不會晚於公元二世紀[12][13],也可以將漢洲分為不含邊緣地區的狹義漢洲及包含邊緣地區的廣義漢洲,但無論如何也是東亞最早的民族傳統領域,沒有之一。
  6. 行政上由167000km²河南省、156000km²山西省、157100km²山東省、205800km²陜西省、140100km²安徽省、166900km²江西省、102658km²江蘇省、185900km²湖北省、104141km²浙江省、16411km²北京市、11192km²天津市、6340km²上海市、1100km²香港、148210km²河北省(不含承德市)、124000km²福建省、139374km²廣東省(不含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雲浮市)、333073km²甘肅省(不含臨夏自治州、甘南自治州、隴南市、白銀市)、192000km²四川省(不含阿垻自治州、甘孜自治州、涼山自治州、攀枝花市)、108033km²湖南省(不含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婁底市、邵陽市、懷化市、永州市)、65380km²重慶市(不含黔江地區)、57531km²遼寧省(葫蘆島市、盤錦市、錦州市、營口市、鞍山市、大連市、遼陽市)組成;上述255萬多km²地區大致上屬於漢洲的核心區,如果將邊緣區如黔、滇、桂、寧、瓊四省區及將粵、湘、渝、遼四省全境算入,漢族傳統地(漢洲)的面積超過3500000km²。
  7. 行政上由1228400km²西藏自治區、83743km²阿魯納恰爾邦、 34390km²海北、43453km²海南自治州、300900km²海西自治州、18226km²黃南自治州、74246km²果洛自治州、204887km²玉樹自治州、36594km²甘南自治州、83002km²阿壩自治州、23186km²迪慶自治州、149683km²甘孜自治州、6559km²天祝自治縣以及13221km²木里自治縣組成。
  8. 行政上由164673km²的濱海邊疆區、36000km²的猶太自治州、363700km²的阿穆爾州、462685km²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不含斯塔諾夫山脈以北的阿揚-邁斯基區、鄂霍次克區)、59806km²的興安盟、263953km²的呼倫貝爾市、58900km²的通遼市、90275km²的赤峰市、187400km²的吉林省、473000km²的黑龍江省、148000km²的遼寧省組成;上述240萬km²地區涵蓋核心區及邊緣區,去除南部邊緣區(漢族地區)及西部邊緣區(蒙古族地區)後,中心地區約有180萬km²的面積。
  9. 此地位於Labrador Peninsula(拉布拉多半島)東部,筆者推測其面積小於拉布拉多半島總面積的一半。
  10. 637661km²的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126902km²的肯尼亞共和國東北省加上180000km²的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歐加登地區所組成的Greater Somalia(大索馬利亞)地區。

參考來源

編輯
  1. 《舊約聖經·民數記第34章》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迦南地,就是歸你們為業的迦南四境之地,南角要從尋的曠野,貼著以東的邊界;南界要從鹽海東頭起,繞到亞克拉濱坡的南邊,接連到尋,直通到加低斯巴尼亞的南邊,又通到哈薩亞達,接連到押們,從押們轉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西邊要以大海為界,這就是你們的西界;北界要從大海起,畫到何珥山,從何珥山劃到哈馬口,通到西達達,又通到西斐崙,直到哈薩以難。這要作你們的北界;你們要從哈薩以難劃到示番為東界。這界要從示番下到亞延東邊的利比拉,又要達到基尼烈湖的東邊。這界要下到約但河,通到鹽海為止。這四圍的邊界以內,要作你們的地。』」
  2. 《叔夷鍾》……夷典其先舊及其高袓:虩虩成湯,有嚴在帝所。敷受天命,翦伐夏後。敗厥靈師,伊小臣隹輔。咸有九州,處禹之緒。丕顯穆公之孫,其配襄公之□而□公之女,□生叔夷,是辟於齊侯之所……
  3. 陳民鎮《新出羋加編鐘所見「禹」與「夏」》
  4. 4.0 4.1 4.2 4.3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5. 《張蒼水詩文集·奇零草》姑孰既下,和州、無為州及高淳、溧水、溧陽、建平、廬江、舒城、含山、巢縣諸邑相繼來歸己亥
    干將一試已芒寒,赤縣神州次第安。
    建業山川吳帝闕,皖城戈甲魏軍壇。
    東來玉帛空胡虜,北望銅符盡漢官。
    猶憶高皇初定鼎,和陽草昧正艱難。
  6. 6.0 6.1 6.2 《太平天國奉天討胡檄》
  7. 7.0 7.1 《後漢書·西羌傳》昔先王疆理九土,判別畿荒,知夷貊殊性,難以道御,故斥遠諸華,薄其貢職,唯與辭要而已。
  8. 《太平廣記·卷八十九》鳩摩羅什...什初在龜茲,從卑摩羅叉律師受律。卑摩後入關中,什聞至欣然,師敬盡禮。卑摩未知被逼之事,因問什曰:「汝於漢地,大有重緣,受法弟子,可有幾人。」什答云:「漢境經律未備,新經及諸論等,多是什所傳出。三千徒眾,皆從什受法。但什累業障深,故不受師敬耳。」
  9.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第二》
    日本國求法僧等牒
    當寺僧圓仁、從僧惟正、惟曉、行者丁雄萬,請寺帖報州縣給與隨緣頭陀公驗牒
    僧等本意欽慕釋教,遠投仁境,歸心聖跡,志樂巡禮。見說臺山等諸處,法教之根原大聖之化處,西天高僧踰險尋訪,漢地名德,在茲得道矣,僧等之仰彼芳猷,偶屬良緣,幸到聖國,今欲往赴諸處以遂舊情,恐在道路不練行由,傳聞般若三藏為頭陁僧,奏請公驗,准勑修行,起昔續今也。伏望當寺准當國格例,帖報州縣,請經公驗,然則綱維,弘絡之芳聲遠振海外,催勸之恩賴快揚佛日,不任思誠之至,具狀如前,牒件狀如前,謹牒。
    開成四年九月廿六日
    日本國延曆寺求法僧
  10. 《元史卷四·本紀第四·世祖一》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遂南駐爪忽都之地。
  11.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魯恭》……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愛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則天氣為之舛錯,況於人乎?故愛人者必有天報。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獲上天之祐;夫戎狄者,四方之異氣也。蹲夷踞肆,與鳥獸無別。若雜居中國,則錯亂天氣,汙辱善人,是以聖王之制,羈縻不絕而已。……
  12. 《史記·南越列傳》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集解張晏曰:「楊州之南越也。」索隱案:「戰國策雲吳起為楚收楊越,正義夏禹九州本屬楊州,故云楊越。」
  13. 《獻帝起居注》曰:「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魏郡、安平、鉅鹿、河閒、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平原、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鴈門、雲中、五原、朔方、河東、河內、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凡三十二郡;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併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省交州,以其郡屬荊州,荊州得交州之蒼梧、南海、九真、交趾、日南,與其舊所部南陽、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凡十三郡;益州本部郡有廣漢、漢中、巴郡、犍為、蜀郡、牂牁、越巂、益州、永昌、犍為屬國、蜀郡屬國、廣漢屬國,今並得交州之鬱林、合浦,凡十四郡;豫州部郡本有潁川、陳國、汝南、沛國、梁國、魯國,今並得河南、滎陽都尉,凡八郡;徐州部郡得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凡八郡;青州得齊國、北海、東萊、濟南、樂安,凡五郡。」
  14.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以圓蓋方輿之廣,廣穀大川之多,民生其間,胡可勝道,此謂蕃國者也。」
  15.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
  16. 娘毛加《試析藏族傳統區域的劃分法及其含義》…………漢文《西藏志》記載「土人分為三部:曰康、曰衛、曰藏。康者即今察木多一路;衛者,即西藏拉薩一帶;藏者,乃後藏札什隆布一帶。」「衛藏」是衛(dbus)和藏(gtsang)兩個地理區域的合稱,其中「衛」指拉薩河和雅隆藏布江流域地區,藏語的「衛」有中部、中心之意,因為雅隆河谷是吐蕃祖先的發祥之地,其早期的統治地域僅在今山南雅隆河谷一帶,是後來到達日年斯祖孫三代執政時期,將周邊的部落逐步納入其統治而建立了統一的吐蕃王朝,並把王都遷至拉薩,使這一帶成為當時藏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故稱為「衛」。「藏」是指年楚河流域的地區,即今日喀則地區,通常藏人稱日喀則地區的人為「藏巴」(gtsang pa)。《白史》中也講「衛藏的衛指地之中央」(意為中心地帶),江河稱藏布(gtsang po),因而居住在江河流域之部落稱為藏巴(gtsang pa)。一般「藏」指溝頭或者重要之地,如溝頭和溝尾合稱為藏達(gtsang mdv)……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把「衛」地分為衛如(dbu ru)和約如(gyo ro,左翼),「藏」地分為葉如(gyas ru,右翼)和如拉(ru lg),由此稱衛藏四如,除包括今西藏拉薩、林芝、山南和日喀則地區外,還包括今錫金和尼泊爾東北部等部分地區。藏族人一般以江湖流向作為確定方位的依據,如上游為上部,下游為下部,以西為上,東為下,因而稱西部阿里為上部,東部多康為下部,南北衛藏為中部,是在上部阿里和下部多康之間,認為衛藏是整個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故有了「中衛藏四如」之稱。其劃分界限為:衛如以拉薩為中心,東至桑日縣境,南至馬拉山脈,西至尼木,北至朗馬一帶地區(相當於今拉薩市轄區);約如是以乃東昌珠寺為中心,東至工布,南至錯那,西至喀惹雪峰,北至馬拉山脈一帶地區(相當於今山南地區);葉如以木林為中心,東至朗馬古普,南至聶拉木,西至皆麻拉古,北至黑河麥底卡一帶地區(今日喀則地區江北地段);如拉以哲地的杜瓦納拉為中心,東至降納扎,南與尼泊爾的朗納接界,西至拉更亞米,北至傑麻拉恩一帶地區(今日喀則地區江南地段)。……阿里一詞成為地名是在吐蕃王朝崩潰後,在此以前稱「象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征服象雄後稱象雄上下赤德(zhang zhung khri sde stod smad)。藏史記載,吐蕃末代贊普朗過瑪被人刺殺後,他的兩個兒子斡松和永丹為了爭奪王位發生內訌,把一國分二,各霸一方。由永丹母子和這一派勢力占領衛如(dbu ru),史稱拉薩王朝;斡松母子一派占領約如(gyo ru),史稱雅隆覺吾王朝……斡松之子貝考贊被屬民所殺,其長子赤札西孜巴為永丹一系所逼,退居拉堆自立。次子吉德尼瑪袞逃往阿里後與布讓王的女兒結婚,遂成為布讓王,並征服整個阿里一帶,後來他把阿里分為3個區域命3子管理,長子日巴袞掌管芒域、努熱等地區,建立拉達克王朝;次子德祖袞(有說三子扎西尼瑪袞)掌管布讓、古格、日土、吉覺、瑪措等地,建立古格王朝,後來從中又分出布讓和亞澤王朝;三子扎西尼瑪袞(有說德祖袞)管理果松、桑噶、白底、加夏等地。阿里是藏語昂日(mngv ris)的音譯,藏語稱君主、國王為昂達(mngv bdag),稱屬民、百姓、領地為昂日,因阿里一帶的土地人民都直屬於這3個小王,故得名為阿里。「三圍」(skor gsum)在漢書籍中譯為「三環」或「三部」,指屬於阿里地方的三大區域,因上述幾個王朝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或為領土擴張或為守衛領地而不但與周邊的西域、印度等鄰國發生征戰,連本屬於同胞兄弟的幾個王朝之間,也為了爭奪王位財產而相互爭戰,因而其轄地也發生多次變化。……因此古時的阿里三圍之轄區與今阿里略有不同。另因為吉德尼瑪袞分封三子的地域名稱和領地界限不是很明確,不同史書中的記載又不相同,故很難明確闡述阿里三圍之地域範圍。在《安多政教史》載阿里三圍(mngv ris skor gsum)是:「普蘭、芒域、桑噶爾為一圍;黎宇(于闐)、朱夏(勃律)和伯底為一圍;象雄上下赤德(大小羊同)為一圍」,幾乎包括了拉薩以北、新疆以南、克什米爾以東的廣大地區。根據阿里的地形特點又分為三圍或三環,即芒域因四周多湖泊,故又稱泊圍(mtsho skor);布讓,即今阿里東南部普蘭宗一帶,因四周多雪山,故稱雪山圍(gangs skor);古格,即今阿里西南部,因四周多危崖,故稱崖圍(brag skor),在《松布堪布史》《增續正法源流格言》等藏文書籍中記載阿里三圍是芒域、古格和普蘭。有的學者以廣義和狹義之說解釋上述問題,指出《安多政教史》所記載的是廣義的阿里三圍,而芒域、古格和布讓屬狹義阿里三圍。……多康六岡……是藏族傳統的上、中、下三大區劃中屬下部,通常稱下多康六岡(mdo khams sgang drug)。多康(mdo khams)指安多(a mdo)和康(khams)兩大地區的總稱,其地理範圍很廣。安多是阿尼瑪沁山和多拉仁莫(祁連山)兩大神山之間的區域,取其首當字稱安多,指黃河上游、北部浩門河、中部湟水、南部隆務河、大夏河、洮河、白龍河;阿壩地區的安水、白水、黑水、岷江、大渡河等流域的廣闊地區,即今青海(不包括玉樹)、甘肅甘南藏區和河西地區以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區……「康」是指金沙江、瀾滄江、青衣江、安寧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即指今青海玉樹、西藏昌都、四川甘孜等部分地區以及雲南迪慶和麗江的部分地區……藏語的「康」有邊地之意(sa mthav),《白史》中說:「所言康者,係指其邊地,如邊屬小國名『康吉傑產』(khams kyi rgyal phrn)也。」在《藏族早期歷史與文化》一書中說「『康』這個地名大約形成於唐代。唐初藏族的文化僅在衛藏地區,還沒有發展到康地區。於是針對衛藏而言,產生了意為邊地的『康』區。」六岡是指:1.色莫岡(zal mo sgang),是金沙江和雅礱江中上游一帶;2.擦瓦岡(tsha ba sgang),指怒江和瀾滄江間偏北地區;3.瑪康岡(smar khams sgang),是瀾滄江和金沙江間偏北地區;4.馬雜岡(smar rdza sgang),指今青海省黃河以南至雅礱江以東一帶;5.繃波岡(spo vbor sgang),是指金沙江和雅礱江間偏南地區;6.木雅熱岡(mi nyag rb sgang),指雅礱江中游東部地區。……自11世紀末,在衛藏地區出現了薩迦、帕竹、直貢、夏魯等十幾個勢力較大的地方政權,他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一書中作者對照、分析若干藏文史料中相關13萬戶的記載後,指出13萬戶是:「後藏地區有薩迦(sa skya)、夏魯(zha lu)、曲彌(chu mig)、拉堆降(la stod byang)、拉堆洛(la stod lho)、降卓(byang vbrog)6個萬戶,前藏有直貢(vbri gung)、雅桑(gyav bzang)、蔡巴(tshal pa)、帕竹(phag gru)、嘉瑪(rgya ma)、達壟(stag lung)6個萬戶,在前後藏之間有羊卓(yar vbrog)萬戶」……分為三大區域:「從阿里貢塘地區到索拉甲沃(今那曲索縣)為衛藏法區,從索拉甲沃到黃河河曲為多堆人區,從黃河河曲以下到漢地白塔寺為多麥馬區。」多康又分為多堆和多麥兩部,多堆(mdo stod)指康區,而多麥又稱多欽(mdo chen),指安多地區。…………
  17. 非洲史瓦帝尼易名 國王:太似瑞士(組圖)
  18. 史瓦帝尼王國改名了?聽聽該國建國50周年慶典親歷者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