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夫妻中的利他型愛情
七世夫妻是「利他型愛情」最顯著的幾個例子。
利他型愛情
編輯「利他型愛情」是以喜歡的心上人之利益為主,且不考慮他本人的利害得失之愛情型式,也就是說為了愛情能無條件犧牲一切,甚至自身之性命也可以為了愛情而犧牲,生命與愛情相比,生命就會顯得微不足道,其特性為了愛情而瘋狂。此種愛情類型於中國之古典小說比比皆是。吾人認為,此「利他型愛情」是中國古典小說最具有特色者,而「利他型愛情」又是我國較西方愛情小說篇數和篇幅較多的案情類型,而且此類型之小說非常浪漫,且富有教育意義。中國古時婦女鮮少出門,故其心態是封閉的,其理由有以下幾點:古代婦女因有纏腳之風俗,現有文獻之記載為宋朝以來之女性,已有纏腳之風俗,但此一習俗實際出現於何時已不可考。由於「纏足」之腳,嬌小而彎曲,故行走起來,無法快速而正常地行於路上,故大多數古代之女子,無法出遠門,其對於世間的傳聞皆來自於家人或左鄰右舍。此種未見過世面之人,可想而知,心態是封鎖的,故絕大多數的女子皆是利他型之愛情。最具有特色之「利他型愛情」中國古典小說是七世夫妻,且每一世皆互為「利他型愛情」的例子。七世夫妻中,第一世「萬杞梁與孟姜女」、第二世「梁山伯與祝英台」、第三世「郭華郎與王月英」、第四世「王十朋與錢玉蓮」、第五世「商琳與秦雪梅」、第六世「韋燕春與賈玉珍」、第七世「李奎元與劉瑞蓮」皆為「利他型愛情」的例子。
第一世
編輯先說第一世「萬杞梁與孟姜女」,當年秦始皇築長城時,欲以萬人活埋於萬里長城,且是每一里埋一人。此時趙高奏到:用一萬人埋,豈不勞民傷財,或許有一方法取代之,即通令全國通緝一個姓萬、名杞梁之人,祭城即可。於是,始皇下令之後,動員全國之力全面尋找一「萬杞梁」之人。這時,萬杞梁家亦聞到風聲鶴唳,叫萬杞梁先行離家逃難。這日黃昏時,萬杞梁逃至一個富貴人家,這門未閉而半掩,於是,萬杞梁躲進裡面去。但是,這日孟姜女閒著到自家花園遊玩走動,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的扇子揮進池塘裡去,於是她孟姜女就脫光衣服、全身赤裸地進入池塘撈扇,這一幕全被萬杞梁看到了。這時,萬杞梁突然出現於孟姜女身旁,孟姜女不知要躲還是要遮?於是將此事告訴母親,母親就擇日讓他們完婚。這結婚當日,因鄰人告密,將此事告訴朝廷官員,於是,萬杞梁被捕,過幾日病死了。於是,他的遺體被埋於長城六角亭之下、祭長城。此日夜裏,孟姜女夢見其夫前來訴說,他被抓後之詳細經過情況,於是,孟姜女隔日早晨,告訴父母要到千里外的長城尋夫。父母阻止其前往無效後,只好答應,並叫孟姜女找到後早早回家。次日早晨,孟姜女與女婢一行人穿著孝服,前往千里外之萬里長城,只見城牆高聳、莊嚴壯觀,並有如萬人之骨骸。於是孟姜女滴血認親,在此時找到萬杞梁之骨骸後,痛罵秦始皇修築長城,勞民傷財,並直指李斯趙高等人,奸詐、作惡多端。此事,當然引起不少人的圍觀,於是孟姜女被侍衛捉拿,被抓到皇宮。秦始皇看孟姜女絕色傾國之姿,尤其孟姜女與女婢一行人穿著孝服,更顯得絕色也!(古代似乎有一句諺語「女子若要七分俏,常穿素服來守孝。」)秦始皇有意將孟姜女一行人封后、妃、封嬪,這時孟姜女心生一計,讓秦始皇祭祀萬杞梁,於是假意稱好。隔幾日,祭祀時,孟姜女破口大罵:昏君,你不體恤人民,還親自監造萬里長城,造成千萬百姓妻離子散,今日,我將詛咒,你的亡國之日不遠矣。罵後,跳躍和下而死。這是第一世「萬杞梁與孟姜女」之中國古典小說「利他型愛情」的例子。
第二世
編輯第二世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祝英台為晉朝員外之女,因日日看著樓下學子求師去,而欲往杭州讀書,但是,其父不允許,而日日寡歡、夜夜少笑。有一日,心生一計,男扮女裝,扮成江湖術士,一個賣卦人,往自家裡去,試探父母。因其父母不知是祝英台,故問此一賣卦人,女兒此去吉凶如何?此一賣卦人是祝英台本人,當然稱大吉。祝父當場稱,若大吉如此甚好,我就可以考慮讓祝英台去。其後,祝英台當場表明身分,祝父無奈,只好讓祝英台去杭城讀書。於途中,認識梁山伯,於是兩人一起到杭城讀書。到了書齋,讀書、上課時同桌,遊戲時,亦同組,形影不離、成雙成對、同進同出。期間,祝英台曾多次暗示其為女性,可是,梁山伯一直把她當作男生,所以不管祝英台怎麼暗示皆枉然。終於有一日,祝英台接獲其父書信,稱母已病多日,要她趕快回家。
於是,這次祝英台別無選擇,準備回家。這日黃昏,祝英台假借拜別師母,而前往師母之房,先是,說了一些客套話,謝謝師母栽培,吾人始有今日之成就。後吞吞吐吐地請師母作媒,指名道姓地將自己許配給梁山伯,師母稱好,一定會成全她、替她說親。於次日早上,天方曙明,梁山伯送祝英台一程十八里路(此為著名的十八相送),途中祝英台又多次地暗示梁山伯,自己為女兒身、就差一點說『我祝英台是女兒身』這樣如此之言,可是梁山伯還是無動於衷。二人送至先前相識之地後,臨行依依難捨對方。祝女回家後,先是稟告祝母,然祝母亦無法作主,這樣一日復一日。後有郡太守一子馬文才,向祝父說親後,祝父答應了與馬文才的婚事。祝父將此事告訴祝英台,但是,祝英台誓死不嫁。幾日後,梁山伯至祝家,因之祝父已將祝英台嫁給了馬文才,而無法與祝英台續前緣,於是,梁山伯到頭來還是空歡喜一場!其後,梁山伯回到自家,後因害命相思,死了!這時,梁家去祝英台住處報喪,祝英台聽到此駭聞後,幾乎昏死過去。於是,祝英台決定要跟隨梁山伯殉情。祝英台於與馬文才結婚當日,途經梁山伯墓前,自迎娶的花轎跳躍而下!於是祝英台亦死於梁山伯墓內,這時,馬文才已經嚇得半死,無法言語,於是原轎回府。回到家後,先敘明其父母。此時,這事已傳遍了整座杭州城。於是,大家議論紛紛,後有朝廷大臣建議為梁山伯與祝英台作墳立墓後,墓碑造於梁山伯與祝英台命喪處,這才平息了這場「民怨」。
第三世
編輯第三世「郭華郎與王月英」,郭華郎出生於大富之家,其父郭三義為一善心之大員外、非常地有錢,這年,天災人禍頻繁,郭父開倉賑糧,解決了地方百姓「食」之問題,此事被天上諸仙得知。有一日,於睡夢中,夢見一天人告訴他說,此次郭三義開倉賑糧,感動了天神,要賜給他一位麟兒。於是,夫妻二人無不歡天喜地。果然,過了數月郭夫人黃氏,有了身孕,夫妻二人欣喜若狂。十月光陰冉冉過,這日,正逢端陽日,郭妻腹疼,產下一男嬰,名喚華郎。到了六歲,聰穎異常、過目不忘,幾年之內,讀遍「百子」之書。有一日,跟隨其父至一處寺廟,其中一位老和尚,告訴其父,郭華郎十六歲之前不得踏出家門一步,否則會有性命之憂。於是,告謝老和尚後,回家了。其父聽從老和尚之語,十六歲之前,皆由父親或母親一人看守郭華郎。有一日,郭華郎心想:我今年已十六歲了,總該可以自己一人出門了吧!於是,自己小心翼翼的行走於路上。不久,自想:老和尚當年叫我十六歲以前,少出門,若要出門,皆要由父母陪同。於是,越想越害怕,就這樣,有了回家的念頭,就往回家之路行走。行經一胭脂店時,心想此一店鋪遐邇馳名,心中又有一想念:「進去看看裡面有什麼寶貝不成!」於是進入胭脂店與王月英相遇。這時,由於二人為金童玉女臨凡轉世,故二人皆一見鍾情。此二人寒暄了一下,互道姓名,王月英主動暗示其母今日不在家,就這樣關起胭脂店大門,準備二人交歡。這時,之前常來王月英胭脂店之大毛鬍子忽然駕到,對他們二人指指點點的說了一大堆話,毛鬍子其意在破壞郭華郎與王月英相會。王月英破口大罵大毛鬍子要他趕緊離開,否則告官,於是大毛鬍子假意害怕他們,就趕緊離開,此時王月英母親也回家了。月瑛看到母親,嚇得叫郭華郎離開,並約定隔日晚上於土地廟會面。這日晚上,王月英先到,但,此時天氣變化、狂風大作,月英等到三更,不見郭前來,於是王月英先離開。再說,這日,郭華郎於黃昏後,與其父飲酒後,大醉。不知不覺已到四更才驚醒,醒後直往土地廟赴約,卻不見王月英,於是,心中非常懊悔後,直接回家。回到家後,臉色慘白、這時其父進房問華郎,怎會如此,郭華郎於是將此事告訴其父。再過幾個小時,郭華郎即死了。郭華郎死後,其父母看破紅塵,出家修道。此時,王月英於朦朧間,遇到郭華郎,於是「二人」魂飛相會後,兩人同赴西天王母處,拜見王母娘娘,此時金童玉女再度哀求臨凡一次,讓他們配為夫妻,此時西天王母娘娘允許他們,下凡投胎。
第四世
編輯第四世「王十朋與錢玉蓮」,此二人為指腹為婚,冉冉光陰,這時錢玉蓮已經十六歲了。有一日, 錢玉蓮之父錢士珍病危,將錢玉蓮託孤給錢玉蓮的後母王氏,錢玉蓮的後母王氏答應錢士珍的要求後,錢士珍即病逝了。其家人痛哭了一場後料理後事。另一王家,原本,王十朋就非常的聰明伶俐,後因其父王正道轉念一想:吾兒亦十六歲了,現今朝廷正在召才募士,看看十朋聰明伶俐,可以赴京去考試了。於是,對兒子說:「今朝廷募集賢才,愚父命你盡經考試,明日動身,途中須加注意自身安危。」王十朋領命後,收拾行李。次日往京城去了。趕了幾日路後,不覺已到了京城。幾日後,放榜高中狀元,於京城之官邸住下。這時,王十朋父母親、王正道夫婦二人病危,後同時罹病身亡。再說錢玉蓮的後母王氏,自從錢士珍死後便將她視為眼中釘,開始凌虐錢玉蓮,玉蓮的後母王氏有時為了一個小錯誤,將玉蓮毒打。有一日,老奴錢興告訴玉蓮說,小姐你何不修書一封,叫那狀元郎王十朋早日來娶妳。錢玉蓮寫完書信後,叫錢興立刻往王十朋住處而去。錢興走後,後母王氏便將玉蓮折磨的不像人形了,就這樣錢玉蓮有了逃離之心。這一日錢玉蓮逃出家,無自主地走到江邊,後哭了很久,又不知走了多久後,投江自盡。那一日,錢玉蓮死後,陰魂飛往王十朋官邸去伸冤後,走了。天亮後,錢興走到王十朋住處,錢興就將玉蓮怎樣被後母王氏凌虐、打罵情況告知王十朋,後錢興就回去了。王十朋家有個家僕王忠,將錢玉蓮家書送交王十朋,並說:錢家小姐家人前來報喪錢小姐已死,並帶著錢小姐親手書寫之家書前來。王十朋欲與錢玉蓮報仇,於是上表奏請皇上回家鄉,為了就是替錢玉蓮報仇。此時,王十朋已回家鄉,並到太原府夏知府處報案,夏知府立即將錢玉蓮的後母王氏與姦夫胡毛毛逮捕後,太原府夏知府立即升堂審問並定錢玉蓮的後母王氏斬首刑與姦夫胡毛毛絞刑,於次日午時三刻行刑。於稍後,王十朋別了夏知府來到錢家祭奠錢士珍夫婦後,一起打撈錢玉蓮屍體,兩日後於沙灘上找到。王十朋葬了錢玉蓮後,回到府中因思念錢玉蓮終日哭泣,不久鬱鬱成疾,家人請醫師看診,醫師看後說王十朋的病是害命相思,是不治之症。王十朋於病危期間,上表奏請朝廷。王十朋說,臣王十朋感激皇上欽點狀元,但他為報妻仇,竟因傷心過度而得病,現已命在旦夕,不久人世,恕臣不忠,不能常陪侍皇帝左右。但求皇上為王錢二家立嗣,以免於二姓斷嗣。王十朋書寫完表文,一面叫王富進京申奏朝廷,一面請人扶持祭拜祖先靈位,後神智昏迷而死。
第五世
編輯第五世是商琳與秦雪梅,這一是較特殊者為二人同赴死後,因為秦雪梅(前劫為「玉女」轉世〉劫數未滿,復活還陽。因商琳與秦雪梅二人相見後,商琳欲與秦雪梅交歡,秦雪梅不允後,商琳害命相思入骨後病奄一息。於是商琳回家後,直躺於床上,其父母知道後,叫商琳家中婢女愛玉冒充秦雪梅,與商琳交媾。次日商琳知道此事後,病況更嚴重了,不久就死了。此時,婢女愛玉嚇得魂不附體,哭的死去活來,當夜秦雪梅夢見商琳飄飄蕩蕩的走來,訴說苦楚,臨走前,囑咐秦雪梅前去弔孝。秦雪梅去商家弔孝後因傷心過度就死了。於是前往冥府。閻羅王請秦雪梅立於一旁聽候,秦雪梅說他是來找商琳的。說後,閻君就差一童子一起找商琳,找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於是,童子便引秦雪梅到天宮找尋,這才找到。於是,秦雪梅叫著商琳說道,為何拋妻別子來此享樂?商琳說,妳玉女(秦雪梅〉劫數未滿,現在愛玉懷孕在身,你應該即早回去,共同扶養。說後把玉女一推,秦雪梅真魂入竅,頓時大叫一聲。商琳死後,次日葬於城南。過了數月,愛玉懷胎足十月了,便生商輅。商輅自小聰慧善良,於正統十年舉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三元及第」官至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後即回家祭祖、拜神明後,將秦雪梅與愛玉,並拜秦雪梅與愛玉二位母親,秦雪梅與愛玉二位母親皆受皇帝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商輅一直奉養秦雪梅與愛玉二位母親,安享餘年殘生。
第六世
編輯第六世「韋燕春與賈玉珍」太平村之韋燕春之父早喪,大善人張秉得員外常接濟其母子,不久請韋燕春與母寄居於張員外家,五歲時,就讀於白雲庵。有一日,韋燕春於回家途中迷路,遇見一位老和尚了凡,囑咐他:夜晚不可外出、十八歲前不可交女朋友、張秉得員外家不可久住。因為此時已晚,老和尚了凡就說:今夜已晚,明晨再帶你回家。第二天早上,老和尚了凡於帶韋燕春回家途中即突然消失不見,原來這了凡是太白金星知金童有此一劫難,特來解圍。韋燕春回家後,將此事稟明母親,母親也半信半疑地不再追問。八歲時,接濟韋燕春母子的張秉得員外大善人的家被別人放火。於是,韋燕春母子回老家,兩人相依度日。十四歲時,韋燕春救了一隻牝鹿,那日回家後,韋燕春將此事告訴其母,其母非常欣慰地說:「我兒非常的仁慈,你也不小了,應該用功讀書,求取功名才是。」往後之日,韋燕春更加用功………………………………….
話說太平村之南有一讀書人名曰賈敬文,其為文士出身,年少時,屢試不第。於是,棄儒從商。其有一女,名喚賈玉珍,由於聰明伶俐、貌如天女,故父母非常歡喜,視如掌上明珠。十七歲時,一日,賈玉珍百般無聊,到井邊提水,遇一書生,這位書生便是韋燕春。韋燕春遇到賈玉珍後,將賈玉珍戲弄一番,然後賈玉珍心想這難道是緣分。於是兩人一見鍾情、祝告神明,並且互相約於晚上蘭橋下相見,立誓後各自回家。當夜韋燕春先到,先是於此處賞月、遊玩一番,後才去相約地蘭橋。於此時天降大雨,水淹蘭橋。韋燕春竟為信守承諾不走,最後淹死了。大雨過後,錢玉珍趕至二人相約地蘭橋,卻發現韋燕春已溺死,錢玉珍自恨不守信諾,於是投河自盡。兩人死後又同赴天庭。
第七世
編輯第七世「李奎元與劉瑞蓮」:明思宗時,闖王李自成因吳三桂開三海關,迎清軍與吳三桂聯軍圍剿而敗走。闖王李自成有一族弟李自心,則因怕受到牽連而奔走他鄉,因而走避至濟南。有一日,閒遊於孤鶩山,於山上撿到一名男棄嬰,李自心將此兒之名取為李奎元,又名官保。
因為,李自心夫婦年過四十,無子無女,於是,夫婦二人欣喜萬分,以為是上天將此兒賜與他們,於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將此兒當作親生兒子撫養。奎元聰穎過人,但時常被同學欺侮,說他是無爺的兒子,回到家後向其父母哭訴,父母亦無奈地表示,你勿傷心,日後就會明白。
又河南省有一官宦之家,劉家政,其為思宗時的內閣大學士,因眼見天下即將大亂,故歸園田居, 安享人生。劉家政有一女兒,閨名瑞蓮。十歲時,已能詠詩辭歌賦,貌天女下凡、嫦娥之姿,如花似月。這日,劉家政生辰,女兒瑞蓮寫了一副對聯,眾人看後無不驚訝,此副對聯居然出自十歲孩童之手,於是,眾人皆稱好。最後,劉瑞蓮名揚全洛陽城。
且說,李奎元自從那次被同學欺侮後,內心充滿激憤。於是將激怒轉化為力量,開始奮發圖強,到學校上課時,非常認真,因此深受老師喜愛。那日,李奎元正在無聊時,出去外面散步,無意間,遇一老者,手持一幅紙捲交給了奎元,並且再三吩咐,三年後始可打開。但,奎元因為好奇,順手將封條撕開,一看原來是十餘個人像而已,後將它回復原狀,收好。這時,母親喚奎元,請他去洛陽探望奎元的舅舅。因舅舅行蹤不定,故,次日,辭別父母尋找舅舅。在路上半月餘,始抵洛陽。於是,便開始找尋舅舅的蹤跡。第二日,到處走動時,看到一處擺設婚姻擂臺,上面寫著「奉旨擺設婚姻擂臺」,奎元就在這處,怎會不心動?於是躍躍欲試。這日,舉辦婚姻擂臺時,劉瑞蓮將御賜之龍鳳彩球拋出,結果,正中李奎元。劉瑞蓮之父劉家政召見李奎元後,滿心歡喜、非常欣慰。當晚,兩人成親,成就百年姻緣。過了三日,奎元說了,欲回家告知父母,於是,劉家政夫婦倆人就立刻答應。又派人找尋奎元之舅,找到之後,於是,往濟南方向前去。到了家裡,李奎元與劉瑞蓮說明婚姻擂臺之事,李自心夫婦欣喜萬分,還稱道是天賜良緣。這日,李自心夫婦將奎元身世告之,李奎元這時非常的傷心,不覺悲從中來,放聲大哭。次日,李奎元與劉瑞蓮往李家堡而來,這時,李奎元之親生母親知這是自己十八年前所生之子,欣喜若狂。於是,過了數日,將親生母親接到李自心府中奉養。這日,李家因為闔家團圓,因此擺下宴會,歡慶團圓。飲宴後,劉瑞蓮向李自心夫婦稟明,未婚那時曾與ㄚ嬛鄭翠娥結拜,約定共侍一夫,「我要與ㄚ嬛鄭翠娥共嫁李奎元」,今ㄚ嬛鄭翠娥已與我隨同到此,於是李自心夫婦大喜,擇日為他們三人完婚。之後,李奎元忽然想起,那年,迷路時遇一老翁贈與一圖畫,今應該已能打開。圖上記載前六世的悲劇姻緣,並載明這一世就讓你們夫妻團圓,所有ㄚ嬛鄭翠娥乃是仙女,應配與李奎元。自此之後,想盡人間榮華富貴,切勿造孽、昧了善根,待你們三人,百年之後,復還原位。於是,李奎元嘆道:此乃千古奇異之事,自此以後,不復他求了!於是一家從此和樂。李奎元與劉瑞蓮、鄭翠娥,一夫二妻,後來共生三子,死時,三人齊赴瑤池拜見王母娘娘。於是,金童玉女復還本位,鄭翠娥亦回復仙籍,之後,再也沒有下凡歷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