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學院:首頁/News
- 本版面與維基百科的科學新聞串聯,請編者互相更新。
- 請 更新本版面。
存檔
編輯2020年
- 10月5日至12日,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 3月7日,《柳葉刀》期刊首文「COVID-19: too little, too late?」,證據顯示中國在公共衛生的努力,拯救了數以千計的居民。([1])
- 1月21日,《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發文指2019新型肺炎病毒(2019-nCoV)通過S-蛋白與人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互作的分子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進而引起嚴重肺炎症狀。(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 1月11日,《柳葉刀》期刊發文,呼籲保護中國醫生使其遠離暴力傷害。(The Lancet)
2019年
- 12月23日,科學家在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宣佈長江白鱘滅絕。(Elsevier)
- 11月8日,科學家宣佈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發現一顆誕生於4000萬年前的恆星的碎片盤中仍存在遠超預期的高含量碳氣體。(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 10月7-9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陸續揭曉,分別關於細胞感知、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宇宙學的理論研究、系外星系的發現,和鋰電池的發明。(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Karolinska Institute)
- 9月23日,科學家成功實現迄今最大規模的量子疊加,共計2000個原子。(Nature)
- 8月15日,牛津大學化學系與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合作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純碳原子組成的環狀分子:C18環。(Nature)
- 5月1日,多國研究人員在青藏高原發現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下頜骨。
- 4月18日,德國天文學團隊在天鵝座的行星狀星雲NGC 7027中首次發現氦合氫離子的存在。
-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宣佈於M87星系首次成功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中央社、新華社、BBC)
- 3月1日,美國科研人員發現大腦的某些區域耦合波紋的短暫而高頻震盪和記憶回憶有關。(Science)
- 2月22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探測器「隼鳥2號」(圖)成功降落小行星「龍宮」,並採集岩石樣本。(日經中文網)
- 2月22日,美國科學家首次合成出含8個鹼基的DNA。(Science)
- 2月13日,NASA宣佈「機遇」號火星車任務正式結束(NASA)
- 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艾肯盆地着陸。(國家航天局)
- 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BBC)
2018年
- 12月20日:歐洲空間局發佈探測衛星火星快車號在火星北部科羅廖夫撞擊坑拍攝的大型冰層影像。(《衛報》)
- 11月26日:中國生物學家賀建奎宣佈經過基因編輯技術的雙胞胎嬰兒露露和娜娜順利出生。(澎湃新聞)
-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對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這4個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徹底摒棄實物定義。(國際計量大會)
- 9月24日:英國數學家米高·阿蒂亞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了他對黎曼猜想的相關證明。(科技日報)
- 9月17日:由台灣、澳洲與美國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可運用於量子電腦的量子光源晶片等技術。(中央大學新聞網)
- 8月17日:科學家首次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中國科學院)
- 8月11日:科學家在貴州茅台鎮發現了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科學網)
- 8月11日:美國帕克太陽探測器升空。(BBC)
- 8月8日:一種使用RNA測序的新技術已可檢測單個細胞中某一個基因表達的強度。([นายสมบูรณ์ขอใหญ่กลา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5882-8 Nature])
- 8月6日:科學家發現在小鼠體內,節食可以增強一種抗癌藥物的療效。(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