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其他用詞/佛經譯語及舊名相

 >School:中國語言文學 >Subject: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 >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其他用詞/佛經譯語及舊名相

古術語、舊專名及佛學書籍用詞

編輯

(古語古名與梵漢舊譯,據《章太炎全集》、《熊十力全集》、《馬一浮全集》及《佛經詞語匯釋》、《佛學大辭典》、《聲明略》等)

(以下名物字多從佛教而來,取於諸子者亦有之,古詞而今用也。昔者佛學來東,俊造所譯諸語,合乎今者或有之,獨訖西學東漸,轉研新學,名謂之易不免。)

【鄙】(第一人稱謙稱)、

【仁、尊】您、您的、(第二人稱敬稱)(常謂您乃你們之合音,然中古有仁,音與您極近,後乏繼承,宜注意焉。)

【卿、卿曹】(第二人稱禮貌式)、

【……住、而住】……著、……中、(緊接動詞或動詞短語后,為持續體,如:舉右手住,即舉著右手;默然住,即沉默中;癡住,發呆中;浮住,浮著;覺住,醒著;懸樹而住,在樹上掛著;住命而住,存活中。聽住、食住飯、唱住歌,等等。今粵語仍用之。)

【……卻】……了、……過、(前接動詞或形容詞,表過去、完成、使得,中古漢語之詞尾,同英文之-ed、-ate等,凡用卻者皆可以了替。如:架卻、學卻、拋卻長竿、說卻事意、污卻鞋、老卻菊,等等。)

【……已】……了以後、之後、……完後、(表過去或完成時態,為完成體,譯絕對分詞、過去被動分詞,如:到已、作已、說是經已、問已、作是語已、死已、思惟是已、食已、建立已、乞已。佛經中常以已、今、當三者表過去、現在、未來之義。)

【當……、……當、V.(零形式)】將……、會……、要……、(將來時,動詞+當=當+動詞,《經傳釋詞》有“當,猶將”,如:說當,即當為汝說。生當、取當、持當、讀當、誦當、受當、眾生有當、有當、轉當、不驚當、不怖當、不畏當、得當,等等。見笈多譯《金剛經》。)

【V.(零形式)】……了、……完、(過去式,或獨立式,或完成體,動詞不加成分)、

【已、訖、畢、竟】……完、……過、(完成)、

【V.(零形式)】(未完成體,或現在分詞,現在時,將來時)、

【能……】(現在時,肯定其可能性)、

【應……、可以】將……、會……、(將來時,義務分詞,未來被動分詞)、

【……許、……所】……的、(表示領屬,“許”為“所”之音變,如:我許,即我的;汝許,即你的;大家許,即主人的。誰許、自許、他許、王許、自許宮殿、我許女、臣許、長者許、比丘許,等等。所,用法同許,疑“之所有”之變,如:我所、我所壽命,等等。)

【我所】my、mine、我的、歸我所有的、我所具有的、是屬於我的、

【身非我所】身軀不是我的、

【萬物皆非我所】世上萬物沒有一件是我的、

【是我所】是我的、

【非我所】不是我的、

【我所壽命】我的壽命、

【此果我所】這些果實是我的、

【皆是我所】都是我的、

【皆我有也】都是我的、都是屬於我的、

【萬物為我所】萬物是屬於我的、

【為我有】是我的、

【身不我有】身體不是我的、

【財物非我許】財物也不是我的、

【我許女】我的女兒、

【不計我許】我的一切,全都拋開、

【這是我許】這是我的、

【女是我許】女孩是你的、

【男是我許】男孩是我的、

【為是誰許】是誰的、

【自許本衣】自己的衣服、

【自許眷屬】自己的親屬、

【自許物】自己的東西、

【仁祖是勝我許人】仁祖是勝過我的人、

【盡是汝許】都是你的、

【戲於自許糞穢中】在自己的糞穢中遊戲、

【自許】自己的、

【我許】我的、

【汝許】你的、

【誰許】誰的、

【國是王許】國家是王的、

【是大家許】是主人的、

【是誰許】是誰的、

【……之】……的、(所有格)(當梵文所有格綴-sya。)

【所+V.】(用於翻譯被動句)、

【N.+等】(用於翻譯名詞複數)、

【……想、為……想、作……想、謂……想】以為是……、看做是……、知道是……、認識到是……、(見《摩訶僧祇律》:“若比丘道行夜宿時,挽生草,枯草想,得越毗尼罪。”。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舊註以想作如解,誤矣,當從佛典語解為“衣裳,雲想;容,花想”。)

【……想……】被視為……的……、

【取……】把……、將……、(相當於現代之把字句,引進動作行為處置的對象。取字之用,較把與將更早。例:取母刺殺、取命終、取母殺、取彼六人碎身、取我殺。等等。)

【實句】名詞、

【德句】形容詞、

【業句】動詞、

【世語】新名詞、現代用語、白話、(謂當下世俗所用語也。)

【時方、世界、世間、橫豎】時空、時間和空間、(方者,方分也,謂空間;世,時間也;界,空間也。世界出於佛書,本指時空而言之。)

【境論】宇宙論、本體論、(境者,謂境界對象存在環境等。)

【量論】認識論、知識論、(量,知也,謂認識。)

【名相】名詞、術語、

【細心】下意識、潛意識、

【功用、作用】直接的力量、

【功能】間接的力量、

【量智、比量智、慧解、慧】理智、

【反量智】反理智、

【無明】無知、(明,慧也,又指學藝。)

【軌範】法則、

【物則】物理定律、

【萬法、諸行】萬物、萬有、

【本始】原始、天然、

【境、境物、色、法、器、氣、塵、相分、相、質、有體法、物塵、根塵、色塵】物、物質、

【見分、見】心、

【色蘊】有形的聚集體、

【形氣、色心諸行】宇宙萬象、

【有體法】實有的事物、

【粗色境】整個的物體、

【阿耨色】物質的小塊、

【粗色】粗大的東西、整個物件、

【和合色】粗大物、

【境界】外界的刺激物、客觀世界、

【法相、行、現行、現法】現象、

【法性、實相、真實】(宇宙)實體、本體、

【法界、全法界】宇宙、全宇宙、

【執取】執著、

【邊見】偏見、

【作具、資具、具】工具、

【北庠】北京大學、

【造色】生機體(神學)、

【智、慧、染慧】理智、知識、

【作者】造物主、

【法爾、任運】自然、

【憶持、念】記憶、

【更】經驗、

【曾】過去、

【曾更、曾習】過去的經驗、

【曾物】過去的事物、

【現行界、現界】現象界、

【形氣】物理世界、

【機括】發動機、

【成型】方式、

【絕待、一、大、一極、真、無匹】絕對的、

【相待、對待、俗】相對、

【為己之學】哲學、

【自性、一源、太一】自體、實體、

【實際、本根、真實、真、實相、大全、真如、法身、如、道體、本命】本體、

【固存】本來存在、

【大心】宇宙大生命、

【計】執著、思想、認為、觀念、主張、認識、(某計,如言某主張、某思想、某觀念;計某,如言認為某、堅持某、主張某。)

【界】世界、

【親】直接、

【疏】間接、

【體】本質、實質、精髓、

【性】性質、天性、本質、本性、

【擬似】形容、

【趣、趣取】追求、

【動點、點】粒子、(分之又分,以至於空,故謂之動。舊譯質點,勉強而以為實有者也,故謂之質。)

【翕圈、細分、極微】物質微粒、基本粒子、(是語從外道來。)

【細分論、極微論】原子說、

【固具】本來有、

【器界、天地、大種、大種界、器世間】自然界、諸天體、物質世界、

【大器】大自然、

【性具】先天、

【主張】主宰、

【頑空】(徹底)虛無主義、

【世學】當世的主流學說、現行學術、今人觀念、

【分、支、支分】部分、原因、因素、

【見】哲學、哲理、

【極微、微、極略色】原子、

【如種極微、因量極微】原子、

【果色極微】分子、

【遮遣、遮止、遮返、空】否定、排除掉、

【建立、有】确立、肯定、

【遮撥、空】反對、排除、

【仞識】認識、

【言】概念、

【譬稱】歸納推理、

【大共名】類概念、

【共名】屬概念、

【別名】種概念、

【達名】大概念、

【成極】客觀標準、

【恣膺腹以為擬議】主觀臆斷、

【……分】……層面、……方面、……上、……部分、……成分、(分,中古漢語也,本為部分成分之義,虛之則似名詞之詞尾。見《佛經詞語彙釋》。分,與品、類、宗、攝等同,本梵文pakṣa,如英語side、aspect等,漢譯邊、偏、側面、方面、大類、集合、種別。疑為中古漢語接納爲常。)

【時分、時、世、豎】時間、

【方分、虛空、虛、方、間、橫】空間、

【見分】觀念、認識、主觀方面、看到的部分、

【相分、境、塵、對境】對象、客觀方面、

【自證分、自體分】親自證明、親自見證方面、

【證自證分】重新親自證明、

【同分】共性、通性、

【異分】個性、特性、

【本分】原有份額、

【解脫分】獲得解脫的原因、

【抉擇分】選擇的原因、

【解脫】解放、

【行業】行為、

【想】思想、概念、觀念、意象、

【想蘊】知覺、觀念、認識、感知、看法、

【受】印象、感覺、

【受蘊】感覺、知覺、感情、情緒、

【行、行蘊】意圖、意志、意願、

【識、識蘊】意識、思想、

【法】存在、事物、

【觸】感觸、接觸、

【相】狀態、形象、外觀、

【際】時期、

【能、能觀、能緣】主觀、主體、

【所、所觀、所緣】客觀、客體、

【句義】範疇、

【了別】認識、

【色法、色】物質、物質現象、有形物質、

【心法、心】精神、精神現象、思想、思維、

【名身】名稱、

【句身】句子、

【文身】字母、

【浮想】錯誤的思想、錯誤觀念、

【因明】邏輯學、(特指印度、佛家之邏輯學。)

【聲明】語言文字學、

【工巧明、工業明】工藝曆算學、科學技術和藝術、科技藝術等、

【醫方明】醫學、

【內明】佛學、(釋教自稱為內,餘者為外道。)

【現量、現觀】感覺、直覺、直覺知識、知覺、

【比量】推理、推論知識、

【非量】錯誤的認識、錯誤的推論、直覺、

【聲量】類比、

【譬喻量】證言、

【所量】認識的對象、

【疑】疑惑、

【用】認識的目的、

【喻】實例、

【悉檀、宗義】學說、主張、

【宗、宗支】論題、提案、命題、(支、分,同義。)

【因】理由、

【合】應用、

【結、宗極】結論、

【立量】立論點、

【思擇】歸謬法推理、

【決】對事物性質的判定、

【論議】討論、

【紛義】堅守自說的詭辯、

【壞義】駁倒對方的立論而自己並不立論的辯論、

【似因】似是而非的理由、

【難難】故意曲解對方言論以駁難、

【諍論】用錯誤的理由推出錯誤的結論以駁斥對方、

【墮負】導致辯論失敗的種種情況、

【動運、流轉】運動、

【空】空間、虛空、

【世間】社會、

【思量】思考、

【差別】不平等、

【能……】……者\人、

【所……】被……者\人、

【前陳、先陳、前說、所別、體】主詞、主語、

【後陳、後說、差別、能別、義】賓詞、述語、

【勝義】真實、

【共相】概念、一般概念、

【跡先】先天、先驗、

【瑜伽】相應、合一、

【異生】眾生、

【通途】普通、

【實色】有實質、

【論主】著者、

【氣分】非固定物、

【種姓】種類、

【受心所】情感、

【想心所】概念、觀念、知、

【增上】加上、扶助、

【俱時】同時、

【他有情】他人、

【當來】未來、

【扶根塵、根依處】肉體、

【明】光、

【真如、如】真理、

【一切法實性】宇宙實體、

【豫解、前知】預知、

【資具】生活工具、

【摹略萬物之然】掌握自然規律、

【摩蕩、反】矛盾、

【怒者】主動者、

【繕】組織之、完善之、

【繕群】完善團體、

【獨體】獨立的個體、

【格物學】科學、

【一本】一元、

【種】物種、

【性】本質、

【能取】主觀的認識、

【所取】認識的對象、

【懸記】預言、

【長劫】長時間、

【意欲】意志、

【物如】自在之物、

【界】層、根基、要素、基礎、種族、

【明】知識、學問、智慧、

【因、內因】直接原因、

【緣、外緣】間接原因、

【性】質、品質、

【一分】部分、

【具分】全部、

【界、字界】詞根、

【緣、字緣】詞尾、

【囀、囀聲、轉、轉聲、聲】格、名詞的變格、

【八轉聲、八囀聲】八種格變化、

【體聲、泛說聲】主格、

【業聲、所說聲、所作業聲】賓格、受格、用格、對格、

【具聲、能作具聲、能說聲】具格、作格、

【所為聲、所與聲、與聲、為聲】與格、

【所從聲、所因聲、從聲】奪格、

【所屬聲、屬聲】物主格、屬格、

【所依聲、所於聲、依聲】於格、方位格、

【呼聲、呼召聲】呼格、

【男聲】陽性、

【女聲】陰性、

【中聲】中性、

【二數】雙數、

【色境】顏色、

【我執】自我中心主義、

【任病】自然主義的病、

【斷見、滅】虛無主義、

【故出精】手淫、

【作法】論式、演繹推理、

【利他】利他主義、

【苦行】禁慾主義、苦行主義、

【常見】永恆論、本體論、實體主義、

【破和合】分裂、

【庫頭】財務專員、會計主管、

【侍者】助手、隨從、

【閒寮房】退居僧侶的公寓、

【浴頭】洗澡的管理員、

【監浴】洗澡時的監督者、

【普佛】佛全體、

【規約】規程、

【湯藥寮】醫務室、藥房、

【田頭】農田牧場的監督、

【寮房】和尚的公寓、

【愚夫】傻子、愚人、

【……住】遵循、堅持、

【虛空無為】絕對空間、絕對空無、

【真諦、第一義諦】絕對真理、

【斷肉】放棄吃肉、避免吃肉、

【增】促進、增加、

【隨順】契合、合乎、一致、符合、

【福聚】福的累積、

【資糧】積累、

【證】實現、現實化、

【明利】尖銳、劇烈、敏銳、

【耽著】著迷、上癮、

【煩惱】苦惱、折磨、病痛、難受、

【上心】高級的心理狀態、

【分別起】從區別識別判別中產生、

【劫濁】不純潔的時代、不道德罪惡的時代、

【蘊、聚、陰】聚集、

【一切行】所有的東西、

【遍計】無處不在的考慮計算推斷、

【伺】分析、

【析空】分析的虛無無能、

【嗔、瞋恚】生氣、發怒、

【次第緣】在前的因果關係、

【嗔】反感、憎惡、

【惱】焦慮、憂慮、不安、

【似解】表面上理解、貌似理解、

【退法】在佛法上退步、

【生、生起】出現、發生、呈現、

【憍】傲慢、自大、自負、囂張、

【相應】聯繫、

【有取識】依附於意識、附屬於意識、

【愛慾】依戀和渴望、

【……執、執著、貪愛】依附於、

【邊執見】極端的依附、

【見取見】依附於自己的觀點、

【人執】依附於個性自我、

【見取】依附於看法態度、

【耳識】聽覺意識、

【耳根】聽覺能力、

【苦行】艱苦樸素、

【覺悟】覺醒、

【戒】紀律、

【了因】覺悟的原因、

【防非】避免不法錯誤的行為、

【本識】根本的意識、

【無明】無知、

【有】存在、

【饒益行】有益處的服務奉行、

【惠】保佑、讚美、祝福、

【生盲】先天失明、

【名字……】名義上、表面上、徒有其名、

【身業】身體行為、

【派】分支、支系、旁系、

【佛想佛】被視為佛的佛、

【……想】視為……、認為……、

【佛氏】佛教徒、佛教的、

【緣識】因果意識、

【因行】因果關係的實踐、

【因地】因果發展的階段、

【等無間緣】通過相同直接的先行條件的因果關係、

【增上緣】除了直接動因之外的原因、

【相唯識】唯識的特性、

【布施、施】慈善、施捨、捐助、

【匝、圍繞】繞行、巡行、

【澄淨】澄清、淨化、

【潔】乾淨、

【無雲天】無雲的天空、

【……忍】……認識、認定、察覺、

【執受】認知、認識、

【和合識】結合的意識、

【圓】完成、完整、

【聚集】混合、合成、復合、

【有為】組合的、由……組成的、

【覆】隱藏、隱瞞、遮住、

【慢】自負、自高自大、

【定、禪定、靜慮】集中、專心、專注、

【滅盡】停止、休止、終止、

【遍計】概念化、使形成概念、構思、

【有為法】有條件的存在、

【無為法】無條件的存在、

【有作、有為】有條件的、

【無作、無為】無條件的、

【識】意識、

【觸】接觸、

【有漏】被污染的、

【無漏】未被污染的、

【譏嫌】輕蔑、輕視、鄙視、蔑視、

【相續】連續性、連貫性、

【緣因】連帶原因、附帶原因、

【世間言說】傳統的解釋、通常的解釋、常規的解釋、

【世俗諦】普通的道理、常規的道理、

【世間慧】傳統觀點、一般的智慧、

【信】信念、

【正念】正確的專注禪定、

【正觀】正確的看法、正確的觀察、

【正念、正思惟】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考、

【正見】正確的觀點態度見解、

【正】正確的、

【邪】錯誤的、

【集結】會議、

【能對治】拮抗劑、抵抗作用的、

【有為】被創造的、受造的、

【作者】創造者、

【罪業】罪行、罪過、犯罪活動、

【呵責】批評、批判、指責、

【修善】培養善良、

【兇戲】危險的娛樂活動、

【冥界】黑暗領域、

【粗重】虛弱苦惱疾病、

【誑】欺騙、欺詐、謊言、

【欺】欺騙、受騙、騙局、

【身業】行為、行動、

【染著】玷污依附、

【業染污】污穢的活動、

【垢、塵勞、塵垢、塵】污辱、污穢、

【自相】明確的特征、

【癡、迷】謬見、錯覺、妄想、誤會、

【惑障】妄想造成的障礙、

【惛沈】抑鬱、沮喪、消沉、衰弱、

【趣地、趣】命運、天數、

【別申】詳細說明、

【勝解】決心、決定、果斷、

【異相】差別、差異、不同點、

【精進】勤勉、勤奮、努力、

【正因】直接原因、近因、

【禮】儀式、

【分別】區別、辨別、歧視、

【法執】依附於現象、

【分別力】判別力、鑒別力、識別力、

【尋】不著邊際的思考、

【不和合性】不和諧、不協調、不調和、

【放逸】浪費、放蕩、

【別教】不同的教學、

【散亂】注意力分散、精神錯亂、

【天眼、天眼通】靈視、陰陽眼、

【增上緣】占優勢的顯著的主導條件、

【增上果】顯性作用、顯著的效果、

【豪勢】霸氣的精神、

【嚫、布施、檀】捐贈、捐款、

【隨眠】蟄伏的狀態、睡眠狀態、

【疑、迷】懷疑、疑慮、

【睡眠】睡意、嗜睡、

【鈍根】遲鈍的感官能力、

【肉眼】世俗的眼力、普通的視覺、

【果報】效果、效應、

【利益】功效、效力、

【不思議、不可思議】驚人的特點、

【八相】八個方面、

【不可越法、不可過法、敬戒、敬法】戒條、

【穢】煩惱、

【難】困難、難事、

【勝解】卓越的解脫、

【福生處】有福的投生、

【大執事】大官、

【校】調查、偵查、審查、

【部眾】各種人、

【自在我】無障礙的本體、

【藏】母體、

【授記】預測、預告、預言、

【苦】受苦、受難、痛苦、苦難、

【迷】誤導的概念、

【不、非】否定、否認、

【諦】崇高的真理、

【無礙】無障礙、

【句義】短語、說法、敘述、

【宗、家】學派、

【變化】超自然的力量、

【論】專著、論文、

【重無價、重真寶】真正珍貴的東西、

【勝處】勝利成功的階段、

【不共法】獨有的特點、鮮明的特點、

【有學】學習者、

【圓淨】圓滿、完美、

【人空】人的空性、

【嫉】嫉妒、

【大劫】無限長的時代、

【邪見】錯誤的觀點、

【過惡】錯誤、

【秘密】秘傳的、

【戒體】戒律的本質、

【體】本質、

【用、運用】功能、

【體空】本質的空虛、

【常住】永遠不變、

【黃門】太監、宦官、

【方便】權宜手段、

【權智】權宜的智慧、

【受識】經驗意識、

【說】說明、解釋、

【外境】外部物體、客觀事物、外界、

【邊見】極端的觀點、過激的觀點、

【派】派系、派別、小集團、

【根】能力、官能、

【信】信仰、信任、

【亂識】錯誤的判別力、

【妄語】假話、不誠實的語言、

【虛謬】假的、錯的、

【虛妄】虛偽性、虛假性、謬誤、

【家風】家庭風格、家庭式、

【運命】命運、宿命、

【仙女】女生人、

【色處】可見有形的場地、

【尊】尊敬的人、

【智斷】智慧與消除、

【究竟】最終、

【丈夫志幹】意志堅強的人、

【一回忌】死亡後的第一個週年紀念日、

【初】第一個、

【拘鄰】夥伴、同志、

【蓋】遮蓋物、覆蓋物、

【濁、患】煩惱、苦惱、

【情、慾】渴望、

【逆】十惡不赦的罪行、

【位、地、處】步驟、等級、地位、階段、

【性各別】本質的區別、

【行】實行、實踐、

【正食】適當的食物、

【神通、通】超自然的力量、

【時】時期、

【教】教學、教導、

【乘】運載工具、手段媒介、

【諂】奉承、恭維、阿諛、

【華嚴】鮮花裝飾、

【忍辱】忍耐、克制、寬容、

【失念】忘記、遺忘、

【色塵】有形對象、

【無礙辯】無障礙的表達能力、

【向】接近、進入、

【念處】正念的基礎、

【神足】超自然能力的基礎、

【大洲】大陸、

【正勤】正確的努力、

【衢】十字路口、交叉點、

【重禁】嚴重禁止、

【天王】守護神、

【顛倒】倒置的看法、錯誤、

【取】執著、抓住、

【恩】憐憫、同情心、

【我見】自我觀念、

【無記】道德的不確定性、

【暴流】洶湧的水流、

【依】依靠、

【難】困難的問題、

【分段】不完整的、片段的、

【掉舉】輕浮的行為、

【滿字】全字、完全詞、

【喪】葬禮、

【檀】給予、贈送、

【天】神、

【水神】海洋與河流之神、

【瑞】好兆頭、

【漸次】漸進、

【大機】大才能、大能力、

【大我】大的自我、

【忍力】忍耐力、

【摩訶】大、

【體大】本質的偉大、

【相】屬性、特性、特征、

【諂】奸詐、狡詐、

【習因】習慣原因、

【習氣】習慣的力量、

【串習】習慣、熟悉、

【行蘊】習慣、習慣性、

【嗔】仇恨、憎惡、敵意、

【憍】傲慢、傲氣、

【那落】地獄、

【外道】異教徒、異端分子、

【上品】上級、高層、

【留礙】阻礙、妨礙、阻止、

【加行】預備實習、

【暗鈍】鈍度、遲鈍、

【邪行】錯誤的舉止、

【等流】同質、

【等流果】同質的產物、

【意樂】希望、

【覆】偽善、虛偽、

【無垢】潔淨的、無瑕疵的、

【有覆】阻礙的、妨礙的、

【無常】暫時的、短暫的、非永久的、

【薰】灌注、浸漬、

【塵】污點、不純、不潔、

【任運煩惱】與生俱來的痛苦、

【無量】數不清的、無法計算的、

【無比】不可比較的、

【不正知】不正確的知識、

【獨行】獨立運行、獨立起作用、

【不壞】不可摧毀的、不可毀壞的、

【不定】不確定、不明確、

【不共】個人的、個體的、

【放逸】懶惰、好逸惡勞、

【天竺】印度、

【無盡藏】無窮無盡的倉庫、

【人我執】本來存在的自我、

【根本無明】天生的無知、

【俱生我見】天生的自我觀念、

【根本智】本來擁有的智慧、

【檢校】檢察員、督察員、

【誨】教導、指導、

【教授師】指導教師、

【中陰】中間存在、

【中有】中間狀態、

【融】滲透、貫穿、互相貫通、

【唄師】吟誦者、

【應知】可知、

【世間解】世間的知者、

【言語】語言、

【解、解脫】解放、

【命根】生命力、

【無涯】無限、

【處】所在地、場所、地點、

【愛語】情詞、情話、

【執持識】保持維持的意識、

【前境】明顯的對象、

【業相】業的表現、

【色法】物質的存在、

【異熟】發與發展成熟、

【惛沈】憂鬱、悲傷、淒涼、

【心所有法】心理功能、

【世俗、世間、世、俗】平凡的、尋常的、

【世法】尋常現象、

【遍收】互相包容、

【名字、名色、名身】名稱和形式、

【器世間、器界】自然界、

【居】住所、寓所、

【說、論】理論、

【品】形式、

【眾】組、集團、

【祖】主教、

【厄】陷阱、困難、隱患、圈套、

【無礙】通暢無阻、

【惱、橫、罪報】煩惱、苦惱、

【有餘】有剩餘的、

【無餘】無剩餘的、

【成】組成、構成、

【壞】分解、腐爛、

【隱】掩蓋、隱藏、

【顯】公開、揭露、

【情事】明顯的現象、

【理】原理、道理、

【事】現象、

【主】主體、

【伴】客體、

【重現】多重表現、

【相入】雙向進入、

【相即】身份相同、

【時】時間、

【處】地點、

【無學】不需要再學習、

【擇滅無為】分析終止、

【退】滑坡、倒退、退步、

【不二、一如、無二】非二元、一元、

【勝義】終極事實、基本事實、

【無性】非自然、

【還】返回、

【離慾】免除慾望、

【虛無】不存在、無、

【所緣緣】作為原因的對象、

【緣影】目標圖像、

【所緣】知覺對象、

【空觀】觀察虛空、

【一切智】全知、

【一來】重返一次、

【一如】統一性、單一性、統一性、

【但空】只有空無、

【異生】普通人、

【自性清淨】最初的本來的純潔、

【本分】原始的部分、

【凡】俗人、俗物、

【慳】小氣、吝嗇、

【勝進】高超的超凡的進步、

【無上】無與倫比的、蓋世無雙的、

【正等】正確完美、

【圓】完美、

【圓成實性】完美的既成的真實性質、

【自】個人的、

【受用身】享用的身體、

【具分】遍及、充滿、瀰漫、遍佈、

【輕安】柔軟、柔順、

【塵】污染、

【子滿果】石榴、

【勢】能力、

【勝相】主要特征、獨具特征、

【生、生起】產生、

【假名】暫定名、

【淨妙、清淨、潔】純粹、

【齋】淨化、

【寂靜】靜止、

【實法】真實的、實在的、

【法身】實在的身體、真實的身體、

【法界】現實的境界、

【世諦、世俗諦】相對真理、

【祠祀】宗教典禮、宗教儀式、

【果、報】成果、

【正業】正確的行為、

【根、根本】根源、本質、

【解脫】解決、

【社】組織、社團、

【正量】正確的邏輯、

【愧】顧忌、顧慮、良心不安、

【小惑、枝末惑、隨惑、隨煩惱】次要的附屬的痛苦煩惱、

【種性】種子般的性質、

【我見】自我觀點、

【像】表象、外觀、類似、

【樂受】快樂的感覺、

【滅諍】結束糾紛、

【證】見證、

【淫慾】性慾、

【無慚】無羞恥、

【誠】真誠、真摯、

【一味】單一的味、

【資具】必需品、必不可少的事物、

【聲境】聲音、

【總報】各種各樣的報應、

【言說】演講、

【得】達到、成就、

【現前】直接地出現、

【調柔】溫柔和諧、

【加行】初步適應、

【有學】學習中的、

【無相】無標誌的、無痕跡、無特征、

【色自在】自由無阻的形式、

【垢】污點、瑕疵、

【留礙】封住、堵住、蓋住、

【能遍計】主觀的判別區分、

【見分】主觀的看法、

【細】微妙的、不易察覺的、

【頓】突然、

【他心通】讀取他人想法的超自然能力、

【味境】味道、

【色境】影像、

【香境】氣味、

【破相】反駁破斥現象的出現、

【顯性】揭示本質、

【住】持久、永久、長久、

【回向】奉獻、獻身、

【惡業】惡行、

【殊勝語】優越的表達、優良的措辭、

【善業】善行、

【妙】奇跡、

【科】規則、

【解】理解、

【應】適應、順應、

【明】覺悟、

【科】範疇、類別、類型、種類、

【教判】教學分類、

【量】認知的方法、

【惛沈】麻木、麻痺、遲鈍、

【論】論文、論述、

【見縛】捆綁束縛的觀點、

【脅士】隨從、隨員、

【邊】極端、偏激、

【掉舉】多變的、不穩定的、

【名言、意言】言詞、表達、

【身見】存在自我的觀點、

【惡見】錯誤的觀點、

【加持】幫助、資助、援助、

【法我執】依附於外界對象、

【攝】吸引、

【觀想】沉思、

【依止】依靠、

【生貴】產生美德、

【習氣】習慣性、

【唯境、唯境無識】唯物論、唯物主義、

【神識】靈魂、

【……式】……儀式、

【相續】傳統、系統、

【賢敏丈夫】聰明人、

【白法、善法】好事、善行、

【惛沈】神志不清、

【明論、明】經籍、韋陀、吠陀、經、

【二取、能取所取】精神和物質、意識和外境、

【骨鎖】骷髏、

【明處、明】學科、學問、

【善知識】親友、師友、

【廣釋、廣開】善解、詳注、

【四句、四邊、四句料揀】四項判斷、

【世事差別、世想、世俗名言】俗語、俗話、

【生得、俱生所得】天賦、天生、天然生成、

【偷盜業】偷竊行為、

【干慧派】推理派、

【妙喜、極喜】無上歡喜、極大歡喜、

【宗輪、宗印、宗趨、印、道】學派、教派、

【作已不廢】有所作為,必有後果、

【記別、懸記、授記】預言、

【尸林】葬地、墳地、

【名言、假言說】詞素、

【士夫】人、

【非處、非地】不適當的地方、

【敦肅】純潔、清淨、高尚、

【堪忍、能忍】無畏、不可怕、

【一法、一著】一事、一物、

【心燈】心靈、

【如理】如實、

【劫數】厄運、

【門跡】門派、

【法侶、僧伍】僧侶、

【鬼道】邪術、

【真相】本來面目、

【猊下】閣下、足下、您、

【善權】方便、

【意地】心地、

【愛焰】欲火、

【僧林】叢林、

【德本】善根、

【談林】學林、

【雙運】並行、

【識身】身心、

【習氣】習慣、

【次第】程序、

【靡追】莫及、

【無方】不定、

【綿積】長久、

【右語】尊語、

【作意】意願、

【勝解】以為、

【掉舉】心不平靜、

【誑憍】驕傲、

【有得】成就、

【眼識】視覺、

【耳識】聽覺、

【鼻識】嗅覺、

【舌識】味覺、

【身識】觸覺、

【失念】遺忘、

【定異】區別、

【相應】因果、

【勢速】變化速度、

【次第】序列、

【勝義根、正根】神經、

【現量】感性認識、

【比量】理性認識、

【仰信、信心、信解】信仰、

【心所、心所有法】心理現象、

【依報、依果】生活環境、

【交歡】性愛、做愛、

【照用】方法、

【……系】……系統、

【營造】雕塑、

【生成】豢養六畜、

【防那】紡織、編織、縫紉、

【和合】調解爭訟、

【成熟】飲食業、

【……輩、曹、等、屬】(複數)、

【……態】……狀態、……情態、

【……家、師、者】(一類人)、

【……力】……能力、……威力、

【……行】……動作、……行為、

【……取】……得、……到、(動詞)

【貢高、我慢】傲慢、驕傲、自大、

【厭離心、出離心】懊惱、煩悶、

【悲梵住】悲心、慈悲心、

【自性、真性、體性】本體、本質、

【征難】駁斥、責難、

【違諫、不樂法諫】不接受批評、不聽勸告、

【不綺語】不說無疑義的話、

【到彼岸、度、波羅蜜多】徹底、究竟、

【情器世間】大地和動物、

【乘】道路、方法、

【等起】動機、念頭、

【眾生、六道有情、有情世間】動物、

【能明】知識、學問、吠陀、

【瞋恚、瞋】憤怒、惱恨、怨恨、

【惡世、惡時】黑暗時代、

【加行、先行、前行】準備階段、預備工作、

【執、執取】堅持、固執、

【近取】近因、親因、

【身明點、醒覺明點】精液、

【怙主】救主、救世主、

【教授】口訣、竅門、秘法、門路、

【謗、撥、損減、衰損】抹殺、歪曲、

【轉趣、往生】死亡、

【還滅】逆次、倒數、

【慳】吝嗇、

【善法、善緣、善門】善事、

【所知如所有性】事物實際、

【壽行】生命、

【流轉】順次、順數、

【皈依】投靠、指望、

【外器世間】外界、自然界、物質界、

【我所】我的、我所有、

【自相續】我的身心、

【現行】行為、作風、

【戲論】虛文、

【治、對治】克服、制止、

【秘密意、秘密】隱含意義、隱約意義、

【前際、前極】元始、太初、

【如所有、如實、法性】真實規律、真理、

【原始慧、基位智】正常心力、真實智力、

【度量境界】知識領域、

【現觀、現證】智慧、

【作法、儀軌、法事、軌】程序、規則、規程、

【方所】場所、空間、

【塵質】基本物質、

【有情】生物、

【無情】非生物、

【聲首、語基】語根、詞根、

【法】教理、

【大體】大生命、

【撥亂】革命、

【食貨】經濟、

【等】批判、

【理則】規律、法則、

【尊君】維護統治、

【在田】在野活動、

【天則】自然規律、

【形】意象、概念、

【事】事物、

【獨】分子、個人、

【兼】集體、團體、

【小體】小己、個體、

【大體】宇宙本體、

【中學】中國哲學、

【無對】絕對、

【西學】西洋哲學、西方哲學、

【型範】形式、

【天則】天然的法則、

【上天】上帝、

【天】星球、

【基源】本體、本源、本元、

【太虛】太空、

【群制】社會組織、

【潛海】下意識、潛意識、

【群品】社會性質、社會發展程度、

【統御】主宰、

【真元】本體、

【異名】別名、

【宗趣】主旨、

【功修】工夫、

【進】積極的、

【退】消極的、

【庶人】一般人、

【緼】寶藏、

【虧】欠缺、

【天下】全世界、

【邦家】國家、

【考】校對、

【傾覆】推倒、打倒、推翻、

【輔相】輔助、

【作民】發動人民的知識與能力、

【反古】復古、

【言語】外交辭令、

【一流】一類、

【道】方法、

【帝制】君主制、皇帝專制、

【攝】包含、

【經緯天地】改造世界、

【群制】社會制度、

【三大義】三種原理、

【固有】本有、

【一曲】片面、

【若有】好像是這樣、

【一聚】一團、

【思、慮、思慮】思維、

【全】發展完善、

【升進】向上、

【唯物宗】唯物主義、唯物派、

【唯心宗】唯心主義、唯心派、

【誠諦】公認的真理、普世真理、

【古學】古代哲學、

【平章】分辨、

【餘念】雜念、

【性命】生命、

【成己】成就自己、

【諸行】現象、

【橫通】無理、

【道術】修道的方法、

【黜知】貶斥知識、

【利器】工具、

【壹是】一切、

【真相】真面目、

【仁心】良心、

【發用】作用、

【不居】不暫停、

【志】自由意志、

【大體】大我、

【小體】小我、小己、

【緣】憑藉、

【體】實現、

【法門】修道的方法、

【平章】批判、

【化合與析離】指化學的氧化與還原、

【明】認識、

【不住】不停、

【少分】些微、

【不肯】不許可、

【形】表現出來、

【自體】自身、

【威勢】勢力、

【充塞】充滿、

【不應】不合、

【反覆】重複、

【兩界】兩重世界、

【攝】收、

【洪範】大法、

【少分】至少的一點兒、

【密示】隱示、暗示、

【隆軌】最高規範、最崇高的規範、

【泉府】國家銀行、

【法爾道理】自然之理、

【計】猜想、、

【權能】權力、

【襲取】偷取、

【兆民】最大多數人民、

【曲見】偏見、

【平章】批評、

【本來空】本來是空無的、

【相狀】現象、

【部、部派】宗派、

【本命】本有的生命、

【一時】同時、

【生起】表現出來、

【取】追求、

【滯】淪陷、

【器世間】物質宇宙、

【諸塵世界】物質世界、

【已】了、

【……相】……體、

【中土】中國、

【諸部】各派、

【軌範】規律、

【生滅法】現象界、

【不生不滅法】本體界、宇宙實體、

【……相】……形式、……式、

【明威】全知全能、

【裁成】改造、

【說法】講學、

【異名】別名、

【治學】研究、

【孑立】獨立、

【天地精神】絕對精神、

【常性】固定性、

【元祀】元年、

【無情】無機物、

【有情】有機物、

【無情物界、無情界】無機世界、自然界、

【有情物界、有情界】有機世界、生物界、

【旁因】外緣、外因、

【翻度】翻譯、

【資具】生產工具、

【群制】社會組織與經濟制度、

【典則】法則、

【極則】最高原則、

【冢宰、大宰】主席、

【道術】哲學、

【作秩序】擬定幾年計劃、

【成器】創製生產工具、

【司市】市長、

【征布】通行貨幣、

【方】手段、

【霸者】帝國主義者、

【霸國】帝國主義國家、(霸道,即似帝國主義、擴張主義。)

【霸術】帝國主義、(語出《孟子》)

【囿人】公園的看守、公園管理員、

【道科】哲學、

【藝科】科學知識、

【平則】平等互惠、

【細分】一小份、

【前法】過去的學術思想、

【評判接受】批判的繼承、批判地繼承、

【德慧】最高的智慧、

【印化】印度文化、

【稽式】公式、

【士】知識分子、

【楷】範疇、領域、

【士大夫】官僚、

【桙楯】矛盾、

【王朝冢宰】中央首長、

【國危】國家安全、

【國遷】遷都、

【忍可】認可、

【揭櫫】標誌、揭示、

【諸……】(名詞複數)、

【文制】學術與制度等、

【情見】迷妄之見、

【霸王主義、霸王】帝國主義、

【良知】自覺、

【取著】執著、

【跡先】先天、

【跡後】後天、

【相即】同一、

【相入】包含、

【行禪】打坐靜修、

【梵學】佛學、

【色慾】性慾、性欲、

【見道】明白道理、

【住地】住宅所在地、

【一衲】一個僧人、

【天親】血親、

【克實】富足、

【……塵】……粒子、

【自由分】自由權利、自由地位、自由身份、

【中夏族類、中華族類、夏族】中華民族、漢族、

【偵探】特務、

【偵探政治】特務政治、

【小己】小我、

【大己】大我、

【希魔】希特勒、

【履理】政治上軌道、政治路線、

【形理、事理】物理、

【獨、無雙】絕對、

【私業】私人職業、

【離理】不合理、

【失術】不合邏輯、

【術】邏輯、

【適然】偶然、

【察倫】社會科學、

【明物】自然科學、

【忍許】認可、認為、

【新唯物論師】辯證唯物論者、辯證唯物主義者、

【事法界】現象界、

【理法界】本體界、

【形幹】身體、

【開化之群】文明社會、

【理解】理智、

【諸夏列國】整個中國、

【靈府】靈性、

【唯物論師】唯物論者、唯物主義者、

【曲辨】社會分工、社會階級、階層、等差、

【勘天】人定勝天、

【淫僻、淫暴】過激、

【淫厲】惡鬼、

【治方】政見、

【事體】事情、情況、

【情識】知覺、

【情態、多情態】性感、

【喻體】大前提、

【因】小前提、

【德行】道德、(倫理學)

【質測】實測、

【在中】在內、

【不物於物】不物質化、

【極微計】原子論、存在基本粒子的假設或猜想、

【楷定】決定、確定、確立、

【移轉】運動、

【馬學】馬克思的學說、

【黑學】黑格爾的學說、

【含攝】包括、包含、

【積資】攢錢、

【直訓】直譯、

【語根】詞根、語源、詞源、

【綺語】不正經的話、涉及閨門,愛欲等華艷辭藻及一切雜穢語、

【遺、遺精、失精、失不淨】射精、性高潮、

【言、文】字母、

【韻】元音、

【摩多】元音的附標形式、

【長呼】長元音、

【短呼】短元音、

【二合】二合元音,即雙元音、

【體文、字母】輔音字母、

【重音】送氣濁音、

【輕音】不送氣濁音、

【捲舌呼】舌尖顫音或齒齦顫音、

【仰月之畫】仰月點、

【非男非女、非男非女聲】中性、

【字元】動詞詞根、

【一言、一】單數、

【二言、二】雙數、

【多言、多】複數、

【三世】語法時範疇、(過去現在將來)

【過去說】過去時、

【未來說】將來時、

【現在說】現在時、

【依主】限定複合詞、

【持業】同位複合詞、

【有財】形容詞性複合詞、

【相違】並列式複合詞、

【帶數】前肢為數詞的複合詞、

【鄰近】副詞性複合詞、

【心量】精神現象、

【牸牛】母牛、

【大有】富有、

【次第】次序、

【賈客】商人、

【導師】嚮導、

【發引】啟程、出發、

【人祀】殺人祭祀、

【津濟】渡口、

【冀望】希望、

【罵詈】責罵、

【眼瞤】眼皮跳、

【擯】驅逐、

【闕】過失、

【貿】交換、

【滋】增加、

【漏】煩惱、

【須臾】片刻、

【商賈】經商、

【篋】小箱子、

【噉】吃、

【屐】鞋、

【瞋忿】憤怒、

【有漏】有煩惱、

【㲲】細棉布、

【捐棄】拋棄、

【犛牛】牦牛、

【發露】坦白、

【遨戲】遊戲、

【浮漫】輕率、

【婢】女僕、

【浣】洗滌、

【學徒】學生、

【耆老】老人、

【導首】領頭人、

【恣】聽任、

【將車】駕車、

【厭足】滿足、

【饍】食物、

【撓】攪和、

【踵】腳後跟、

【委篤】病危、

【饑儉】饑荒、

【逐食】乞討、

【絕走】快跑、

【漩洑】漩渦、

【駛流】激流、急流、

【侵略】侵犯、

【安隱】安穩、

【應和】應答、

【彰露】敗露、

【楚毒】肉體痛苦、

【澡灌】水瓶、

【防護】防止、

【捐捨】捨棄、

【交通】交往、

【想念】思想念頭、

【清旦】清晨、

【倒灌】灌腸、

【毒恚】怨恨、

【月蝕】月食、

【耳璫】耳環、

【鼠狼】黃鼠狼、

【涉道】上路、

【老母】老婦人、

【異人】陌生人、

【推求】尋找、

【恣】放縱、

【牛呞】牛反芻、

【故二】出家前的舊妻、出家前的老婆、

【黃門】男子不育、

【箭笴】箭桿、

【傍生】畜生、

【干柘】甘蔗、

【沼】池子、

【撩理】整理、

【振旦】中國、

【長風】暴風、大風、

【腦根】枕骨、

【毗嵐】狂風、

【耳輪】耳朵、

【輱軻】坎坷、

【埻的】箭靶、標準、

【牛湩】牛奶、

【勢峯】陰莖、

【痱癗】小腫、疹樣小粒塊、

【溥天】遍天下、

【醴酒】甜酒、

【剎土】國土、

【摒擋】除去、

【語穽】語言的陷坑、

【魁膾】劊子手、

【歧嶷】六七歲、

【米潘】淘米水、

【諀訿】誹謗、

【重級】最高層、

【穀稼】穀物、

【津滴】滲出水滴、

【價直】價值、價格、工費、

【宗致】宗旨、

【載述】記敘、記述、

【軀量】身材、

【聲聞】羅漢、

【饌食】飲食、

【通親】通婚、

【逐靜】求安靜、

【閒替】交替、中斷、

【瘡痛】傷口痛、

【檀捨】布施、

【演釋】闡述、解釋、

【嚌齒】微微嘗一點、

【亟縛屣】靴子、

【浄信】佛教信徒、佛教徒、

【峯岑】山頂、

【懺謝】懺悔、

【盲冥】眼睛失明、

【拊摩】撫摸、

【訛號】誤稱、

【具人】完人、

【遊舍】遊玩休息、

【弱室】妻子、

【襜衣】圍裙、

【營福】祈福、

【遵敬】尊敬、

【拔士】選拔人才、

【淪照】失去光輝、

【豎議】立議、建議、

【千生】生生世世、

【卻後】過後、

【緝績】紡織、

【訛略】音譯的訛誤和省略、

【善巧】精巧、巧妙、乖巧、

【究察】察覺、

【澡濯】洗澡、洗刷、洗雪、

【回慮】改變想法、反復思考、

【弦矢】弓箭、

【曲俗】陋俗、

【嚴栗】嚴謹、嚴密、

【糜軀】粉身碎骨,獻出生命、

【蠒足】長途跋涉、

【躁暴】暴躁、急躁、

【強學】勤勉地學習、

【後葉】後世、

【常居】長期居留、固定的住所、

【嚴浄】非常乾淨、異常潔淨、

【罪咎】罪責、罪過、

【羈鎖】羈絆、束縛、

【辯博】博學、知識廣博、

【泣淚】眼淚、流淚、

【還復】恢復、

【梵志】婆羅門、

【氣序】氣候、節氣、季節、

【辭調】語音、

【鹹鹵】有鹽味、有鹹味、

【枯悴】枯萎、

【裳衣】衣裳、衣服、

【邊候】邊境的偵查員、

【喪明】眼睛失明、

【屏跡】隱居、

【齔齒】兒童換齒、換牙、脫去乳齒、

【遊禽】飛鳥、

【飛伏】社會地位的高低、

【伽陀】良藥、解毒劑、

【心經】注意、留心、

【宿契】大願、宏願、

【乾腊】乾肉、

【戶扉】門、

【尊勝】尊貴、尊嚴、

【老弊】年老衰弱、

【齒歲】年齡、

【齒耋】年老、

【甎墼】磚塊、

【根機】根性、

【垂衣】無為而治、

【四表】天下、

【光宅】廣有、

【皷潤】滋潤、

【即敘】歸順、

【大猷】治國之道、

【凱澤】恩澤、

【輪王】轉輪王、

【絳闕】朝廷、

【氊褐】毛衣、

【洁清】廉潔、清白、

【伎樂】音樂舞蹈、

【寡昧】沒文化、

【耽玩】專心研究、

【交合】交配、

【潛隱】隱藏、

【噍類】活人、還活著的人、

【莊飾】妝飾、裝飾、

【照燭】照耀、

【捐廢】拋棄、廢棄、

【奉持】奉行、

【輦輿】轎子、

【耆艾】老年人、

【觀禮】巡禮、

【聖跡】宗教遺跡、

【攝知】執掌、

【發明】說明、

【石磧】沙漠、

【凌山】冰山、

【消泮】融化、

【奮發】大發、

【交湊】匯合、

【行旅】旅客、

【形容】外貌、模樣、

【馴狎】馴順可親近、

【鳩集】聚集、

【去就】舉止行動、

【風氣】氣候、

【酋豪】首領、

【賓伏】歸順、服從、

【大沙磧】大沙漠、

【機巧】奇巧的技藝、

【猛烈】剛烈、

【蕪漫】荒蕪、荒涼、

【阬阱】陷阱、圈套、

【違失】過失、

【獷烈】暴躁、

【漂泛】漂流、漂浮、

【遊化】潛移默化、

【風飆】暴風、

【海渚】海島、

【周衞】禁衛、防衛、

【醒心】清醒的認識、

【谿徑】山間小路、

【帶山】環山、

【蔥嶺】帕米爾高原、

【恇怯】懦弱、膽怯、

【攻劫】攻擊掠奪、

【奄襲】突然襲擊、

【野次】宿於野外、

【精廬】精舍、

【知識】朋友、

【封記】封印、

【儀貌】外貌、

【宗敬】尊敬、

【徵祥】征兆、

【晃耀】閃耀、

【貧窶】窮人、

【中夏】中國、

【僻易】退避、

【僵撲】倒地、

【謝咎】悔過、謝罪、

【杳冥】幽深、

【屬望】注視、

【果願】實現願望、

【宿忿】舊恨、

【善本】善根、

【勝因】善因、

【歸命】歸順、皈依、

【覆燾】蔭蔽、覆蓋、

【要契】契約、

【頂骨】頭蓋骨、

【青紺】天青色、

【無明長夜】昏暗的漫漫長夜、

【宵月】夜晚的月亮、

【繼軌】繼續前人的軌跡、

【舄鹵】鹽堿地、

【疇隴】田畝、田地、

【參差】不一致、

【魁膾】劊子手、

【隅樓】角樓、

【襜衣】圍裙、

【褊衣】緊身衣、

【環釧】手鐲、

【澆俗】輕浮的社會風氣、

【肥遁】隱居、

【屈跡】屈身、

【娛遊】遊樂、

【部執】部派、

【淑慝】善惡、

【再醮】再嫁、

【長矟】長矛、

【輪索】繩索、

【款對】緩緩對答、

【舐足】舔腳、吻足、

【旋繞】環繞、

【宿心】向來的心願、

【瘳差】病愈、

【占候】診斷、

【殂落】死亡、

【沉疴】重病、絕症、

【封建】封邦建國、

【麴糵】酒曲、

【什物】日常生活用品、

【圮壞】坍塌、

【津滴】滲水、

【真宗】真正的宗旨、

【浹辰】十二天、

【節級】次第、順序、

【石蜜】硬糖、

【冥祇】冥神、

【牧牛小豎】放牛娃、

【傭力自濟】出賣勞力來養活自己、

【清風】高潔的品格、

【旌表】標誌、

【衰耄】衰老、

【宴坐】坐禪、

【利見】降生、

【聲問】名聲、

【洎乎】等到、

【棲隱】隱居、

【覃思】深思、

【捃摭】搜集、

【逌爾】笑貌、

【像設】偶像、

【唐捐】虛耗、

【樵蘇】柴火、

【逋課】逃稅、

【濯衣】洗衣服、

【羈縛】捆綁、

【津膩】黏液、粘液、

【康豫】健康、

【顛撲】跌倒、

【虛遊】空中行走、

【摩拊】撫摸、

【高命】父母之命、

【曠劫】極長的時間、

【燕爾】新婚、

【發引】啟程、出發、

【頓躄】跺腳、

【緪索】粗繩子、

【惡癩】惡瘡、

【瀝泣】流淚、

【餘緒】遺業、

【基緒】基業、

【禍舋】災禍、

【譎詐】狡詐、

【靈異】靈驗、

【汩淴】急流、

【塋域】墓地、

【輕僄、輕剽】輕浮急躁、

【妍美】美麗、

【屏居】退隱、

【留情】傾心、

【允諧】當然好!、(僉曰允諧。)

【縷丸】線團、

【震吼】怒吼、

【傅藥】敷藥、塗藥、抹藥、

【駛河】急流、

【形制】形狀、

【形量】身材、

【曲俗】陋習、

【時候】季節、

【風飆】暴風、

【基址】地基、

【肩比】人多、

【師子】獅子、

【依緣】依靠、憑藉、

【棲竄】逃匿、逃竄、

【反接】反綁兩手、

【國祚】國運、

【縲紲】囚禁、

【豐贍】豐富、充足、

【御宇】統治天下、治國、

【綺靡】浮華、

【武略】軍事謀略、

【干戈】戰爭、

【悅豫】喜悅、愉快、

【詿誤】貽誤、耽誤、

【汲引】引導、開導、

【淳質】淳樸、

【先進】前輩、

【指誨】指教、

【推訪】查訪、

【裁書】寫信、

【究竟】最高境界、

【水精】水晶、

【澡浴】洗澡、

【城隍】城池、

【群有】眾生、

【檀捨】施捨、

【攉論】研討、辯論、

【亭育】養育、培育、

【雅頌】歌頌、

【氓俗】民俗、

【門閫】門檻、

【快心】稱心、

【卻行】倒退、

【殊無】一點也沒有、

【緣隙】機會、

【心競】暗自爭勝、

【鐫鏤】雕刻、

【影照】映照、

【解悟】領會、領悟、

【捨壽】去世、

【善來!】歡迎!(《佛學大詞典》(雜語)印度比丘,歡迎來人之辭。寄歸傳三曰:「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見新來,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即須迎前唱莎揭哆,譯曰善來。」梵Susvāgata。)

【諮受】請教承受、

【如在】像活著一樣、

【鬱起】林立、

【稼穡】莊稼、農作物、

【同事】做相同的事情、

【罪垢】罪孽、

【傍杙】樹杈、

【延頸】伸長脖子、

【源跡】來源、

【傳記】文字記載、

【退負】失敗、敗退、

【揚言】大聲講話、

【稚齒】年紀小、

【不回】不改變、意志堅定、

【淨齒】剔牙、

【殘伐】砍伐、

【不耐】不願意、

【嬰疾】患病、

【敷蓐】草席、

【貞固】堅定不移、

【鼓棹】划船、

【苦逼】極度痛苦、

【無愆】無過失、適宜、適合、

【嚴駕】備馬、

【瘞葬】埋葬、

【衢路】大道、

【霹靂】震擊、

【閭巷】街巷、

【驚風】狂風、

【駃流】急流、

【覆護】保護、庇佑、

【銜哀】心懷哀痛、強忍悲痛、

【治路】平整道路、

【預從】跟隨、

【節級】層級、

【匡坐】端坐、

【忉怛】憂傷、痛苦、

【同好】志趣相同的人、

【人謀】人為的努力、

【興工】動工、開工、

【下流】河流的下游、

【住世】活著、

【中析】從中間一分為二、

【戾止】到來、

【殊越】特別出眾、超乎尋常、

【袨服】黑色禮服、

【靈徒】鬼神、

【苦具】刑具、

【濫生】不當活而活著、該死、

【典事】管事、

【翕然】一致地、

【洞啟】敞開、大開、

【攸舍】所居、

【逾邈】遙遠、

【束蘊】火把、

【妄人】無知而狂妄的人、

【景落】太陽落山、

【捷對】迅速回答、

【來葉】後世、

【三復】幾個回合、

【旌別】分別、區別、

【祚裔】後裔、後代子孫、

【信宿】經過兩個晚上、

【緣被】覆蓋在周圍、

【廁錯】錯雜、

【嘉應】祥瑞、

【策說】遊說、

【晦朔】一個月的時間、

【悠間】遠隔、

【改轍】改變信仰、

【漂溺】淹沒、

【無賴】無可奈何、

【乖異】差別、不同之處、

【階級】台階、

【習結】習氣、

【結漏】煩惱、

【足跖】腳底、

【亭傳】驛站、

【氛沴】毒氣、惡氣、妖氣、

【靜言】沉靜地思考、

【棠梨】野梨、

【揆度】盤算、規劃、

【堿鹵】鹽堿、

【礫石】小石塊、砂石、

【駕鵝】野鵝、

【雪罪】洗刷罪名、

【乾腊】風乾、曬乾、

【夜分】夜半、半夜、

【遊止】活動、

【垂譴】降罪、

【大流沙】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形識】身心、

【沙界】恆河沙數世界、

【有截】整齊劃一、

【年方志學】十五歲、

【面墻】不學習、

【天規】上天的法則、

【於意云何】你認為怎麼樣?、

【二分】二篇、兩篇、

【分】篇、

【群俗】社會習俗、

【絀】退、排斥、

【小己】個人、

【宗】主、

【呂秦】秦始皇、

【小康思想、宗法思想】封建思想、

【邦國】國家、

【作民】發動群眾、發動人民、

【考】校對、

【草野學人】民間學人、

【曠】時間悠遠、

【天地】大自然、

【劫】時、

【宗法社會、小康社會】封建社會、

【殖】生、

【文學】哲學思想、

【教育之道】教育方法、

【稱】名、

【宗要】宗旨與綱要、

【相與】相交、

【千載】長期、

【浮埃】浮塵、

【術】方法、

【格物術】科學方法、

【乏】無氣力、無力氣、

【勞眾】勞動大眾、勞動群眾、勞動人民、

【世及之制】世襲制度、

【契】合、

【逆流】反動、

【戚】憂患、

【宇宙】萬有、

【元】根源、本源、

【誰何是】什麼東西是、

【天】自然、

【徹】通達、

【體、元】實體、

【申】說明、

【無君】消滅統治、

【無神】無有天帝、

【開物】開發萬物、

【成務】創成無量新事業、

【德慧】道德智慧、

【自明、內證、自明自己】自己認識自己、

【方】方法、

【性】真的自己、

【明】認識、

【厭想】悲觀、(與樂觀對)

【順從乎物】純客觀的方法、

【術】法術、

【數】命定、

【小數】小術數、

【吾此形質】我的這個形質、我的合格身體、

【不住】不停、

【吾形吾質】個人的身體、

【氣化】氣的變化、

【迷離】模糊、

【萬物】一切生物、

【迷談】迷惑之談、

【粹】美、

【更新】革新、

【表詮】表明、表示、

【都稱】總稱、

【都】總、

【不已】不止、

【淵奧】深微、

【索】求、

【仗】倚靠、

【較然】明明、

【本始】實體、根源、

【有對】相對、

【已否】了嗎、

【斗】北辰、

【迷想】迷妄之想、

【然】許可、

【隱曲】機智、

【原】本原、根源、

【予】給、

【先物】萬物未形以前、

【實體】真實自體、

【源泉】有源之水、

【法性】萬物之實體、

【法相】現象、

【故】舊、

【屑】碎片、

【富有】生活內容豐富、

【輔相】扶助、

【裁成天地】改造宇宙、

【蒼然】有形氣之貌、

【閒然】不讚同、反對、

【無閒然】讚同、不反對、

【藝】藝術、

【無間】無隔、

【授】給予、

【威勢】勢力、

【邊】偏、

【墮】陷、

【趣】投入、

【熄】滅、

【見】見解、

【萬殊】現象、

【一本】實體、

【則】法則、軌則、

【傅】傅會、

【縱】放肆、

【任】用、

【印】契合、

【可】許可、

【逆】迎合、

【更】改換、

【無首】無有首長、

【名】邏輯、

【數】數學、

【性】生命、

【靈】心靈、

【質】物質、

【力】能力、

【名理】邏輯、

【乾坤一元圖】太極圖、

【趣】旨、

【鵠、的】目的、

【交推】交相推動、

【不應】不合、

【藏】保留、

【往】以往、

【機體】生機體、

【反複】重複、

【兩界】兩重世界、

【判】分、

【則】法、

【取則】取法、

【洪範】大法、

【天地之化】大自然之變化、

【庶物】庶民、

【極】最高原則、

【少分】至少的一點兒、

【品物】眾物、

【官】主、

【府】寶藏、

【顯】說明、

【本然】本來的樣子、

【運會】大潮流、

【不熄】不滅、

【形】形體、

【塵、塵礙】物質、

【奇】單、

【耦】雙、

【任】聽之、

【百體】身體、

【伏詞、伏文】省略、

【相應】相符合、

【萬國】全世界、

【庶物】萬國民眾、

【製法】製作法度、

【聚】國家購入、

【散】國家售出、

【不經】不正、

【元吉】大吉、

【法爾】自然、

【往】行動、

【義趣】義旨、

【勁】硬、

【天則】自然之軌則、

【象】譬喻、

【默】潛隱、

【厲】猛烈、

【時劫】時間、

【兆】最大多數、

【寡人獨制】君主專制、

【獨制】專制、

【今初】現在開始、從頭開始、(段首)

【七曜直日法】曜日、星期、

【日精日、太陽直日】日曜日、星期日、

【月精日、太陰直日】月曜日、星期一、

【火精日、熒惑直日、火曜直日】火曜日、星期二、

【水精日、辰星直日、水曜直日】水曜日、星期三、

【木精日、歲星直日、木曜直日】木曜日、星期四、

【金精日、太白直日、金曜直日】金曜日、星期五、

【土精日、鎮星直日、土曜直日】土曜日、星期六、

【云何】說什麼?

【將無】但願不、該不是、

【……故】(從格,表原因)

【取OV】(賓語提前)

【VO已】(表完成)

【S,N是】(判斷句)

【等、曹、輩】(複數)

【N所、許N】(領格)

【在所】隨意、任意、處處、

【信實】確實、

【嬈固】阻擾、

【誘恤】開導、誘導、

【嬈觸】擾弄、觸犯、

【命過】死、

【視占】觀看、

【解達】知曉、

【營助】佐助、

【造起】興建、興造、

【若……】(梵語連接詞vq、ca)

【何所、所、何、何許、那、那所、如、如所、若、奚】何處、哪裡、(處所疑問代詞)

【誰、云何】(梵語kim)

【文、字】字母、

【名、想】名詞、

【句、章】句子、

【為他】及物、

【為自】不及物、

【泛說】第三人稱、

【說他】第二人稱、

【說自】第一人稱、

【字界】語根、

【字緣】接尾詞、接頭詞、動詞語尾等、

【一言】單數、

【二言】雙數、

【多數】複數、

【由……、以……】(具格或作格或工具格)

【為……、於……】(為格或與格)

【從……、因……】(從格或奪格或離格)

【繫屬於……、……之】(屬格或所有格)

【依……、於……】(於格或依格或方位格)

【(獨舉其名)】(呼格)

【泛說士夫】(主格例)

【所說士夫】(賓格例)

【由士夫……】(工具格例)

【為士夫之故……】(與格例)

【從士夫……】(離格例)

【士夫之……】(屬格例)

【依士夫……】(依格例)

【何誰】(主格例)

【何所】(賓格例)

【用何】(工具格例)

【為何】(與格例)

【由何】(離格例)

【何之】(屬格例)

【於何】(依格例)

【幾何】(呼格)

【……故】(離格直譯)

【因……】(工具格直譯)

【泛說現作】(現在時泛說)

【現願作】(現在時願望)

【命他現作】(現在時命令)

【泛說已作】(過去時正過去)

【久已作】(過去時已過去)

【泛說非現時作】(過去時不定過去泛說)

【已願作】(過去時不定過去希求)

【泛說當作】(未來時單純未來泛說)

【假說已作實是當來】(未來時單純未來假設過去)

【藉餘語以顯其當作】(未來時複述未來)

【已、訖】(過去時)

【當】(未來時)

【應】(命令)

【願欲】(願望)

(以下為段玉裁訓詁學術語)

【必……而後可】……是在原理或公理的強迫之下的必然結果、

【若X,則A定當B】在X的情況條件下,A一定會有B的結果、只要具有X的屬性,那麽為X決定的A就會導致B的結果、

【不協】抵觸、矛盾、

【若無】(虛擬一種可能出現的結果的不可能性)、

【斷疑】斷除或消除學者的疑惑、

【凡……皆……】一般而言、in general、(不必是嚴格的全稱判斷)

【鄙言、野言】無稽之談、nonsense、fallacy、

【或疑】設有……、one may wonder、

【君子不出於此】(指原則)、

【求】推求、infer、

【定】毫無疑義、it is logically certain that ...、

【以……求……】根據……推求……、

【以音求義】根據聲音推求意義、sound symbolism、

【決】absolutely、surely、

【決非】絕對不會、absolutely/surely not、(主觀性強)

【斷非】絕對不會、(實證性強)

【何以明之】證明它、使它具有必然性、使它成為原理的結果、how can you prove it?、

【斷知】邏輯上可以得出判斷、one can certainly make judgement that、

【未可知也】不能做出判斷、

【繆】不合邏輯、荒謬、illogical、fallacy、

【明證】明顯的實據、不容置疑的理據、evidently and logically、

【當】理論上應該如此、should be、predicted to be、

【證】實證、理證、prove、verify、

【恉】原理、學理、reason、reasoning、

【斷】絕對、absolutely、certainly、surely、

【斷非】certainly no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根據……的原則,絕對不可能……、

【容】邏輯上允許、道理上允許、logically intolerability、

【豈容】邏輯上不允許、道理上不允許、not logically valid、

【於……皆當】理當……、對/在……而言/方面,(道理上)都應該……、

【合】滿足推理條件和結果、

【不當……又當……】(設立矛盾、創造衝突的表達法)

【故】原因、

【不合】矛盾、contradict、

【一定】特為確定、有根據的、經研究得出的、given、well-establish、

【音理】古音的規律、phonology、

【必當】最強的理論預測、must be、should be、no question about it、

【不可通】邏輯上有矛盾、

【立解】建立解釋系統、立論、

【自為矛盾】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ion、

【如】如果(像)……的話、

【與全……矛盾】與整體系統相互矛盾、contradict with the whol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