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延伸實作與回饋/龍華地景聲音詩/高雄市立龍華國民中學-2023-08-30
時間/學期 | 2023-08-30 (2023年度第1學期) |
教師 | 沈信宏 |
學校 | 高雄市立龍華國民中學 | 學生數 | 28 |
配合期數主題 | 夏季特刊、聆聽特刊 | ||
記要 | |||
課程活動簡介
【活動一】讓文字安靜:結合 《聆聽特刊》的主題,先完成報紙內的「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填空,再配合「意識自己的練習」與「五種令傾聽更有效的方法」,請學生練習沉默一整節課,至校園各處以「文字」記錄有所感應的環境音,以及心中浮現的聲音。 【活動二】校園觀察學:讓學生在閱讀《夏季特刊》 的「探險」主題。讓學生能夠擺脫手機,專注打開感官進行校園聲音採集,以視覺觀察探索熟悉的校園景點路線、景致、建物,以聽覺透過手機採集聲音(至少一個)。 並邀請專業團隊進行採音設備熟悉與實作,讓聲音感受更細緻深入。學生在學習單繪製出探索景點的路徑,並標註至少兩個以上有採集到聲音的景點,簡單畫出景點的特色,並以文字簡單紀錄採集到的聲音。 【活動三】聲音的詩集:出外至高美館踏查,仿照「臺灣聲音地圖計畫」,綜合整理學生所繪製的路徑圖,以插畫或QRcode的方式,將學生採集而得的聲音和標本相片標註在正確的地圖位置。再根據之前簡單書寫的文字紀錄,為聲音與標本寫各一首短詩或短文,透過文字、聲音與物件的搭配,開展想像的美感。 課程目標 A. 以《安妮新聞》活動契機,希望學生也能夠和報紙中提到的「走在路上,打開五感 」相同,成為「路上觀察家」,帶動學生關心在地,觀察生活,培養對各種新事物的好奇 。 B. 學生能透過觀察與採集,進一步發揮想像力,發掘平凡事物的獨特之處,並嘗試運用繪畫表現印象,以文字紀錄感受。 C. 學生能藉著日常的行走、觀察與聆聽,透過文字紀錄深入感受,激發靈感與創意,完成地景創作,以小詩結合聲音與標本呈現,將美感寄託在觸覺、聽覺與文字之中。 | |||
產出 | |||
請點此 | |||
心得或反饋 | |||
《安妮新聞》的內容與引導極好,透過閱讀的文字之外,也有豐富的影音與圖像,對於國文科教師而言引導較容易,但對於藝文科的教師可能會不知從何入手,因欲與校內藝文教師合作時,常常在報紙的引導上會遇到困難,較難形成共識。 | |||
在校內採集聲音時,手機和平板都作為採音設備時,明顯手機的效果較好,但因為拿的是個人的手機,又是自由在校園內移動,會擔心學生顧著滑手機而無法完成任務,但他們已經來到國中九年級,已經更有克制力與自我要求,能完成任務。 | |||
在創作上,學生有自己看世界的方法,輪到他們對世界發言的時候,會勇敢地發出不容忽視的聲音。即使課程中寫作只剩短短二十分鐘,最後仍出現許 多佳作,他們不只寫出聲音,也牽引出青春、家庭、城市或成長的記憶,因此能有機會紀錄他們身上瞬間燦爛爆發的花火,非常珍貴。面對學生,毋須急躁,只要仰頭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