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詩詞寫作教程
詩詞寫作教程,此教程致力於幫助希望學習詩詞寫作相關知識的用戶。本教程屬於基本教程,僅提供基礎知識。
明四聲
編輯中國古代原無四聲的說法,四聲起源於佛經的翻譯,然後中國的聲韻結合了梵語,方才有四聲說。
基礎格律
編輯近體詩十六體
編輯近體詩,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體。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今體」之名;與古體詩最大的區別,就是近體的格律較嚴密。
拗救
編輯「孤平」拗救
編輯「孤平」拗救,即在「平平仄仄平」這樣的句式里,如第一字當平而用了仄,則必將第三字該仄改用平,調整平仄為「仄平平仄平」本句自救。這樣,就避免了「孤平」。七言同理,如「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當平而用仄,則必將第五字該仄改用平調整為「仄仄仄平平仄平」即可(第一字平仄可不拘)。例句:
- 鳥鳴春意深(宋·陳與義《寒食》)
- 仄平平仄平
-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 中仄仄平平仄平
小拗可救可不救
編輯小拗,就是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這樣的句式中,如五言出句第三字,七言出句第五字拗仄時,可在對句相應處用個平聲字來補救。都是在出句和對句的三字或五字位置上進行平仄互換相救。也可以不救。如:
-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閒。(唐·王維《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宋·范成大《初歸石湖》)
-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唐·王維《輞川別業》)
-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大拗必救
編輯大拗,就是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這樣的句式中,如五言出句第四字、七言出句第六字拗仄時,則必須在五言對句第三字、七言對句第五字上用一個平聲作為補償。就是五言出句第四字和對句第三字平仄互換相救,七言出句第六字和對句第五字平仄互換相救。如:
- 況有台上月,如聞雲外笙。(唐·劉禹錫《秋日抒懷》)
-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 江村清景皆畫本,畫裡更傳詩語聲。(金?克懷英《漁村話圖》)
-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如果首句五字全仄,仄仄仄仄仄,那麼對句也應該用平平平仄平救,如李商隱: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即為此例。
特種拗救
編輯特種拗救,即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式,三四位字平仄可互調,變格為「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五六位字平仄可互調,變格為「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例句(此種拗救不需要救):
-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唐·劉禹錫《秋風引》)
-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唐·杜甫《秋興八首》)
-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種拗救,只是在本句中相拗相救。這時,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要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了。
三仄尾
編輯三仄尾理論上是不應該出現的,但是唐人做詩對於三仄尾並不規避,相較於三平尾,三仄尾在詩詞中出現的次數還是挺多的。所以這個,可救可不救。(一般沒救)
王維:
-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可以用三平救三仄。
李白:
-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意,這裡的看是平聲韻,屬平。這裡就沒有救。可救可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