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音发展史

課題目的 
學習老國音發展史,了解有關老國音的基本常識,認識其特徵。

引言

编辑

老国音的出现,是中国国语运动的重要一环。国语运动开始于清末,运动的追求,是“国语统一”和“言文一致”。清末以京音为国音;至民国,改以投票方式议定兼顾南北的老国音;京国之争以后,又改回以京音为国音。本课题就是介绍老国音从出现到灭亡的全过程。

初期

编辑
 
蔡元培

1912年(民国元年)12月,蔡元培任总长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制定了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读音统一会员由教育部延聘若干(无定额);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还有华侨代表1人。 1913年2月15日,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

读音统一会会员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下列四条之一:(1)精通音韵;(2)深通“小学”;(3)通一种或两种以上外语;(4)谙多种方言。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其馀为各省推举。虽然说各省最多推举2人,但在教育部任命的会员当中以江浙为主,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此外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

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语言学家王照对会员结构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著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坚持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

会议选举吴敬恒为议长,王照为副议长,会员80人,除了各省选派的代表,绝大多数是在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中卓有成绩的杰出语文学者。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充分的讨论,然后采取民主集中原则取得共识,做出决定。

会议第一步是审定国音(法定标准音),依清李光第《音韵阐微》中的常用字作为审音字类,每省为一表决权,各省交注音单,由记音员逐一比较,以最多数为会上审定的读音。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民族共同语语音标准的全民代表性。

一个多月后,共审定了6500多个字的标准读音。第二步是核定音素,每个字的标准读音确定了,核定音素就容易了。会议以清代《字母切韵要法》为依据,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的十个浊音字母去掉,再把知、照两组字母合并,就得到二十四个声母;从十二摄里得出了十二个韵母;从正、副韵和合口正、副韵里得出齐齿ㄧ、合口ㄨ、摄口ㄩ三个介音(开口无介音)。这样就核定了汉语的三十九个音素。第三步是采定注音字母。当时字母提案颇多,采定字母争论很大,许多会员各有方案,共分三派:即偏旁派、符号派和罗马字母派。最后通过了鲁迅及浙江会员许寿裳等人的提案,把会议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是章炳麟的《纽文韵文》)作为正式字母。以后调整了排列次序,又增加了一个ㄜ韵母,成为40个字母。这套字母就是“老国音”字母。

但是,此时的国音还没有具体调值,如“是”字采用上声(sr3)。著名的如《国音字典》,也只是给出了古今声调的对应规律,而未明确标出,且所收字中接纳“俗读”及同义的“或读”很多。再有,就是由于时代或文化原因,不少的老国音教材中还保留有“叶韵改读”。

中期

编辑
 
赵元任小影,与国语留声片。

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但就在这时,发生了著名的“京国之争”,这是一场关于京音(北京语音)和国音(即老国音,“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大辩论。

因为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很难学。于是有人(南京高师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等等。“京国问题”的讨论,绝大多数人都认同了由几百年的发展所形成的历史事实,即“中国语言的心”(刘复语)应该建立在“京语身上”。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大会决定兼采二者,使用标准国音中的京音声系,是为“国音京调”。如“是”字为去声(sr4),调值/41/(按赵元任标准为41,但一般认为与京音的/51/无别)。还有轻声及儿化音,也是准北方话的。

此时,以赵元任先生的《国语留声片课本》最为著名,先生还出版了一本《国音新诗韵》作为老国音的熟字字汇使用。另外王璞还录制过《中华国音留声机片》,但二人稍有不同。“赵氏国音”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同北京,而入声同南京;“王氏国音”则是除前四声同北京外,把入声读成短去声,是过去北京士大夫阶层雅言音的念法。一言蔽之,王璞短去的入声,是“短而不促,收而不藏”;赵元任的是“短促、收藏”,但不如江北之“急”。总之,二者入声都是高音,老国音的声韵系统已经基本完备。

例句:

实际只有赵元任一个人儿会说!
ㄕ・ ㄗㄧˋ ㄓˇ ㄧㄡˇ ㄓㄠˋ ㄩㄢˊ ㄖㄣˋ ㄧ・ ˙ㄍㄜ ㄖㄦˊ ㄏㄨㄟˋ ㄕㄨㄛ・
srq zi4 zr3 iou3 zrau4 yan2 ren4 iq geoh rer2 huei4 sruoq

有不少老唱片、老电影,是采用过老国音的,但又受限于演员的国音水平及角色需要,很多国音并不标准。孙中山先生也有国音演讲的留声,但明显粤语的口音很重。上层社会如此,民间的国音推广就更是步履维艰,甚至传出了“只有赵元任会说”的典故。这是因为老国音毕竟是折中的“人造语音”,现实中并没有人是使用国音来交流的,国音教师也同学生一样从头学起。

赵元任曾回忆:“因为没有教师用国音作为母语说话,结果就让我来录制这一标准语的语音留声片,准备以后在学校中使用。那实际上是我1922年在哈佛大学教的发音系统。那时,汉语教学在中断了四十年之久又重新恢复了。但是,不管有没有留声片,结果发现,要教一种没人说的语言是很难的。有十三年之久,我是说这种个人方言的唯一的一个人,而它本来是想作为四亿、五亿、或者六亿人的国语的。”

老国音的特点是“兼顾南北”,但其实大体为北京音和南京音。老国音中,同时存在入声、轻声、儿化音、变调、俗读、或读、变通读音、叶韵改读,等等。正音的声调古今变化相对规律,而声母、韵母则不然,不少字的读音则与京音截然不同,如:浮(fou2)、矿(gueng3)、厕(c4)、阿(aq)姨、三(san4)思、造(cau4)访。接下来按照《国语留声片课本》校正方音的内容,将老国音的语音标准胪列如下:(“~”表示前后两音比较)

f~hu,准北京;n~l,准北京;nj~l,准上海;hu~u、xi~i、xy~y,准北京;r~l,准北京;ji~zi、jy~zy,准南京读书音;qi~ci、qy~cy,准南京读书音;xi~si、xy~sy,准南京读书音;zr~z,准北京;cr~c,准北京;sr~s,准北京;ji~g、qi~k、xi~h,准《校改国音字典》;jy、guei、qy、kuei,准北京念书读音;ji~zr、qi~cr、xi~sr、i~r,准北京;jy~zru、qy~cru、xy~sru、y~ru,准北京;zi~z、ci~c、si~s,准北京;o~uo~eo,uo准《校改国音字典》,o、eo准南京;o~uo~u,uo准《校改国音字典》,o、u准南京;io~ye,准南京;io~iau,准南京;uei~ei,准《校改国音字典》;uei~ai,准北京;an~ai,准北京;au~ou、iau~iou,准北京;ou~u,准北京;an~ang,准北京;uan~uang,准北京;en~eng,准北京;ien~ieng,准北京;i~y,准北京;i~ian,准北京;eng~ueng,准《校改国音字典》。

伴随国音京调的推进,受俗读、或读的影响,老国音中原有的v-、ng-、nj-开始变得不必要,开口呼的e韵也可以改读为eo,于是出现了“变通读音四则”,即:1、v-改读u-;2、ng-声可省略;3、nj-改读ni-;4、开口呼e韵或读eo亦可。但要注意,变通后的读音仍是国音,而非京音,如“我”字北京读书法是h'eo3(h'是h的浊音),而语音是ueo3,但是变通的国音是o3,并不是ueo3。变通为的是声音好听,清楚,干净,且容易学。

例句:

我(ngo3)去(qy4)年(njian2)在(zai4)这(zre4)里(li3)看(kan4)蔷(ciang2)薇(vei2)→我(o3)去(qy4)年(nian2)在(zai4)这(zreo4)里(li3)看(kan4)蔷(ciang2)薇(uei2)

虽然,国音、京音有别,但到此为止,各方言中距离国音最近的正是京音。在赵元任《国语留声片课本》中,课文《甄国字和贾观化》提到老国音“有点儿南京口音”,“事实上京话和国语相差的地方不过百分之五”,如此一来“北京本来就是有一百万最优等国语不学的卒业生”。

晚期

编辑

主张废除老国音而采用京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京音简单,便于汉字的拉丁化。

新文化运动后,“国罗派”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1925年9月26日,“国罗派”在北京赵元任家中发起了“数人会”。 “数人会”的解释是来源于陆法言《切韵》序,“魏著作谓法言曰:我辈数人,定则定矣。”该会于10月17日正式成立,推刘复(江苏江阴人)为主席,会员有钱玄同(浙江吴兴人)、黎锦熙(湖南湘潭人)、赵元任(江苏阳湖人)、林语堂(福建龙溪人)、汪怡(浙江杭州人),一同研究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相比老国音,京音的音素少,除了声调删减入声变成四个外,还尖团合流。“国音的音多,京音的音少;多则难记,少则易知;减少几个读音,裁撤几个字母,由难趋易,谁不欢迎?”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汉字,让汉字走西洋的拼音化道路,所以音素当然是越少越好,拼法也越省事越好。这就是都是南方人的“数人会”学者们会盯上北京音的道理,理由就是因为北京话的音素构成简单,且尖团音合流。

1924年至1926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修订了“老国音”,将汉字读音改为“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1928年国民政府改“读音统一会”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26日,“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 (“国音字母第一式”为1918年公布的“注音字母”),由中华民国大学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将教育部改名为大学院)公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新国音”。老国音和注音符号是几十人民主协商而成的,而新国音和国语罗马字是几个人闭门造车确定。此后不少国音教材开始向京音“转型”。比如“我”字开始标“uo3”,而非“ngo3”或“o3”。国音的修改被编成了四句歌诀:(1)ㄪ、ㄫ、ㄬ不用咯;(2)ㄗㄘㄙ无齐撮;(3)ㄛ无开齐ㄝ不开;(4)入声分到四声来。

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即正式确定北京音为全国的标准音。同年十一月,国立编译馆出版的《化学命名原则》中,部分化学元素名依然有尖音和入声,一是出于音译的考虑,二是为了便于区分字音。但此后,老国音便彻底退出历史了舞台。

相声大师侯宝林曾在其作品《北京话》中模仿过老国音,认为老国音不如北京话流利、语速快。

思考

编辑

1、老国音是什么时候、什么机构、通过什么方式制定的汉语标准音?

2、与老国音最为接近的方言是哪一种?为什么?与你的家乡话有哪些异同?

3、你认为老国音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相比自然语音,老国音有哪些不自然的地方?

4、你是否认为尖团音和入声的消失是一种文化损失?你理想的国音是什么样子的?

5、网络上曾有复兴老国音的呼声,你认为可行吗?现今出现这种呼声的根源是什么?

相关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闻述之《读音统一会与注音字母》,《语言文字报》第560期,2014-11-10;
  • 市川勘 / 小松岚《百年华语》,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9;
  • 徐春伟《国语罗马字,精英阶层再造文明的失败尝试》,澎湃新闻,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