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的变迁

台湾六岁以上人口在家使用闽南语比例

变迁故事内容:

缘起、发展(分期)与阶段特色、

变化原因、影响与效应、观点、反思……

前言

编辑
绪论(1%)

包括:选题动机、(前人研究成果之介绍与探讨)、研究方法、预期成果,

以及遭遇困难等等。

台湾闽南语在历史多变迁,包括推行国语运动,到蒋家政府来台以后的国语运动对台湾闽南语造成不同的各种的层度的影响,闽南语的范围太大,所以这里以台湾的闽南语为主,且主要以近代后期的台湾闽南语的议题和书写为主要探讨对象,旁及部分前人及国民政府的历史,内容由于标题范围较大,但无法涵盖太多,所以将范围缩小,对于没有提到的变迁部分请见谅。

选题动机与目的

编辑

台湾的闽南语在历史上有许多变迁。闽南语一开始来自河洛话,在黄河流域,南方,后来在孤立环境下渐渐形成泉漳片,在接着演化下,又形成闽南语,而闽南语在演化下,在最近有台湾闽南语的分支,形成,闽南语整体的范围很多,使用的区域也比较辽阔,但是我从小接触的只有台湾这部分的闽南语,因此需要限缩为台湾的闽南语的变迁,台湾闽南语一般称台湾话,这个称呼是台湾当地人对台湾话的习惯称呼,但是在日本战败后,台湾由中国接管之后,台湾当局开始不以台湾话称呼,而政府当局开始改以闽南语称呼台湾人民所说的所谓的台湾话,这是由于政治因素和政治考量,到后来国共内战战败后退来台湾,开始禁止台人讲所谓的当地语言,包括台湾话或台语、客家话或客家语、日语等等,从此之后台湾民众的语言水准下滑,许多词汇和语言的传统开始消失或不见,这是一种很值得观察和选为变迁观察和考察留意及检视的对象,因此最后才会以这个题目作为变迁的题目。

本论

编辑
整份报告的中心主体(即:报告内容要点) (70%)

一、先将文献史料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然后进行叙述及诠释。

请将题目加以符合逻辑的架构,然后在大架构下,再列出详细的章节目录。

(有访问的同学们可参考下列二、三、四点)

二、口述采访部分

(一)采访内容(问答之逐字稿)

(二)访问内容之分析

三、问卷调查以及结果分析(视实际状况而定)

四、问题讨论

这部分包括:

1 将不同受访者之内容加以对照,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再加以讨论

2 再将访问内容与文献资料互相对照,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再加以讨论

名称

编辑

台湾闽南语有许多名称,国民党政权习惯喜欢称为闽南语,本土政权和民众则习惯简称为台语。这是由于受到思想的影响,外省人多喜欢抱持着有大中国的思想,而不愿意不想将台湾闽南语称为台语,相对台湾在地居民自闽浙地区迁移来台已经有超过五百年,从大陆地区迁移来台而长期定居在台湾的居民,大部分不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会将自己视为台湾的一分子,是已经长久要定居在这里,和土地有感情的台湾人,也习惯称呼台湾闽南语为台语,大部分台湾民众祖先迁移来台湾开垦,其历史渊源已久,演变至今日,其中已经历经数代,许多人都已经不觉得自己是来自中国的中国人,而认为自己是来自台湾的台湾人,台湾人敏迁徙来台居住至少已经数十代,也至少数百年,因此大部分台湾人民有本土意识,而没有中国的概念,因为台湾人民在岛上已经生活多年,对许多一般平常的台湾人民,没有中国的概念,根本无法了解中国,日常之中对中国的接触也是非常少,一辈子根本没去过中国,想要台湾人民有中国思想,更是十分困难,台湾人民对祖先的认识还是以停留在相对较近代的长辈的认识为祖,有的根本没有祖先是中国人的概念,这是因为从小教育就是告诉台湾人民的小孩,我们的祖先是台湾人,从小就在台湾生活,然后经过数代才来到我们这一代,根本不会记得很早之前来自中国的祖先,也无法得知早期祖先的故事和历史,所以台湾祖先是中国人这种概念已经十分薄弱,大部分台湾人民无法接受中国的思想和做法,因为对台湾人民的记忆已经太遥远太薄弱,对于一个一辈子没去过的地方,陌生的地名,无法接受中国的意识和做法,我在写这段落的时候,之前是觉得实在不应该反对台湾闽南语改称台语或台湾语、台湾话等等这类的这种想法,但是后来渐渐又觉得能够理解为什么台湾闽南语不可以说是台语或是台湾话、台湾语的一部分,由于台湾境内族群意见不同,甚至产生分歧还会彼此互相攻击伤害,让我感到痛心,真是太令人痛心。

除有台湾闽南语名称的争议以外,还有对于政府使用方言这个用词来称呼不是中国语的其他非官方语言,这种称呼引起习惯说其他汉语的使用者的反弹。方言这种说法其实是歧视不是官方用语的其他语言的使用者,就说这些语言是方言,好像是官方标准汉语的变形衍生的其他非标准汉语,也带有贬低方言的意思,说明现代标准和语才是应该通用并且作为标准的语言,地方语言的存在在官方的眼里和从标准汉语的角度来看就是其衍生的附属品,好像是不必要的存在,不需要加以保护,可以任其毁灭或自生自灭,然后再借由推广国语来加速方言的停用禁用导致灭绝。不应该以方言称呼其他不是中国语的语言,这是对其他语言不公平也不尊重的说法。

拼写

编辑
 
用台语白话字写的圣经

四百年来,由于移民人口的优势,台湾闽南语已经成为台湾岛的第一大语言,虽然以台语简称台湾闽南语可能对同样使用各种其他台湾语言的台湾居住人口有失公平,但岛上有约四分之三的人口说台湾闽南语,为方便缩减语汇,台湾闽南语还是先暂时在这里以下简称台语。台语的拼写系统有许多种,主要是以汉字的写法为主,例如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在写成台语时,还是以写成汉字为主,生活中比较不会看到书面报纸或是新闻媒体等刊物,直接使用拼音来书写和播放。除传统的汉字书写以外,在政府开始开放台语以后,就开始有许多台语相关的刊物出版物和研究等等开始发展,在比较过不同的拼写后,我对王华南在著作里面的台语拼写方法感到有趣,为方便大家知道为什么再找过那么多种拼音方案以后,会认为这个拼音方案会比较好的原因,下面列出汉字和拼音写法的范例:

词曲:有条翻车鱼死在我家后面
训读 O O O
拼音 tuì--lí--ê ài siá-tshut-lâi--ê si-kua
汉字
注音 ㄍㄚー ㄉㄨㄧˇ ㄌㄧˋ ˊ ˇ ㄒㄧㄚˋ ㄘㄨㄊ ㄌㄞˊ ˊ ㄒㄧ ㄍㄨㄚ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知,虽然注音要拼出台语有困难的地方,但在王老师的注音拼写方法,是看起来属于较为自然工整的写法,以往注音拼写法都加入许多难以学习和复杂不易理解的符号,试图解决以注音拼出台语中和平常国语中不存在没有使用的音,以往的版本有将促音以小字标示,但是却不容易辨识和阅读较为困难,若是这种注音的拼写方式,不需要将促音小字侧写,而以往的版本还有创造许多符号,来表示国语中没有的音,各种变形的符号有的改自注音或者将一些符号合并,这些新创的符号有的和注音相似,也有的和现存的日文假名相似,也有和韩文的部件相似,许多版本的注音都被各个使用者分别使用,这些不同的标记大部分相同,但是不同的部分让不懂那个注音写法的台语闽南语使用者无法了解和看懂对方的文字,虽然都是在写台语这种语言,但是却没办法看懂彼此之件不同记载方式的文字,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台语到今天的发展时常面临的问题,文字记载上的困难时得流传和教学学习都不容易。台语是方言这种说法不是正确,因为台语不是有音无字,台语其实一直都可以用汉字写出每一个对应的文字出来,因为这是从古代较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的语言,由于河洛话本身其实本来是应该中原正音,现在的国语其实才是在满清的统自以后,使用夹杂外族语言胡语的腔调融合汉语,这种带有卷舌音的汉语是胡语的特色,使得北京话在台湾渐渐失去原有的卷舌音的特色,让台湾人对于大陆人尤其是北京话的那种卷舌音感到特别不同有趣,在台湾已经渐渐形成不讲卷舌音的习惯。

假名

编辑

台语与日语假名都源自汉唐古音,原本看起来不相关的两种南辕北辙的语言,其实是从以前就有一些共同的相似地方发展而来,一些学者认为台语的文字可以使用假名来进行书写,台语和假名的发音上,其关系可能还比现在国语来得接近适当,所以认为不应该使用注音来拼写台语,以免捉襟见肘。日语中的もも是桃子的意思,其も源自汉字的毛,毛的读音在台语就是和日语相同的も(mo),所以桃子因为摸起来毛毛的,才叫作もも(momo)。日语转借汉字发音,其中有约一半的发音和台语的汉字发音完全相同,不同的部分也还是可以发现声母或者韵母有些相似,时空相隔的两种语言却有相类似的发音,代表两个语言有共同的发展源头。若以上面的例句为举例,假名对台语的书写可以如下:

拼音 tuì--lí--ê ài siá-tshut-lâi--ê si-kua
汉字
假名 ドゥイ アイ シャ ツゥッ ライ グァ

若以假名作为台语拼音的书写工具,可以发现在不标音调的情况下,整体字间的排列会比较适合,也说明台语音系和日语发音关系其实是比较相近的,相对各种注音方案可以发现注音方案拼写出来的字间间距非常不稳定,而且长度字宽落差很大,这也是造成注音在书写阅读上较为不容易的地方。台湾人民的日语假名水平不高,所以这是造成这种书写法无法获得推广和认同的原因,且反对者也认为这种作法无疑是将台湾带往更亲日的目标,会影响台湾的国际地位,假名拼写不适合是因为有殖民色彩,认为这样台语拼血会显得更封闭,如果要国际化可以使用罗马拼音。日语假名标写还有一些好处像是促音的标示可以忠实呈现,还有简化了注音系统其实过度繁杂的一些标示法像是台语中其实原本应该有的韵。台语汉音和日语平假名相似的读音还有日语平假名的う来自宇和台语发音相同,か的读音源自汉字加也是和台语的读音完全相同,き、く、け、せ则分别来自几、久、计、世等等还有许多汉字台语读音都和日语假名完全相同。

结语

编辑
、或 结论(10%)

1将整份报告之内容做一回顾与综述。

2解释报告不足之处、以及对报告的后续发展做一可能性之预设与展望。

台语是从大陆传过来的,然后慢慢有在台湾演化形成台湾的特色,这样的特色让台湾的闽南语和大陆的闽南语已经不同,因此如果以闽南语来说明台湾闽南语是不够的,台湾闽南语有特色,有一些词汇不是从大陆传来台湾是由台湾的居民约定形成的,和闽南语相近但是不同,被说成是说闽南语的人还是会有点无法认同这种概括的说法,对于一辈子没去过大陆的人也更是无法接受大陆人说台湾人操的是闽南语这种说法,因为对我来说我没去过闽南,我只知道台湾,为什么我已经在台湾从长辈数百年前流传至今的语言会被说成是闽南语呢,就像我们台湾的官方语言讲的是台北或台湾腔的国语,如果被说成台北或台湾人讲的就是北京话,或许也会决觉得受到疫点信心打击觉得低落难受吧,这样子台湾是不是不就成为北京对岸的附属品。台湾语的这种说法在国际上受到日本的承认,日本文献都以台湾语等字眼来简称台湾闽南语,但以国外的角度来看,英语系国家认为台湾闽南语可以称为台湾福建话,所以如果以国外的立场,还是会把台湾闽南语放在闽南的范围,也会归类属于汉语的衍生语言,这也和台湾闽南语的学者想要将台湾闽南语称为台语的反面理据。

台语在台湾的历史有接近五百年,这些年来变迁不多的是整体口音还有语言的讲法文法概念等等这些基础不太有改变,但不同的是新的用法语句用词的改变,在经过两次国语运动以后,台湾居民的台语能力已经很低,只剩下一些人会讲,若根据表格中的数字[1],可以发现当七年级当父母时,台湾闽南语的人口会降到低于两成,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惊讶的数字,客语更是会降到百分之三,若根据洪惟仁的文章资料[2],闽南语系人口约占73.3﹪,外省人有13﹪,客家人有12﹪,山地人有1.7﹪,这样的数字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年来会台语的人口数量竟然下跌从七成跌到低于两成,这是令人感到质疑的地方。

华语 福佬话 客家话
二年级 12.80% 65.80% 12.00%
三年级 18.50% 63.50% 10.00%
四年级 30.00% 46.90% 7.90%
五年级 37.20% 37.40% 8.50%
六年级 50.80% 25.70% 6.10%
七年级 61.10% 18.90% 2.20%

参考资料及心得

编辑
肆 、参考资料(及心得) (10%)

伍、 附录(包含图片、报导、票根…………….)

陆 、(各)组员或个人心得

柒 、组员分工 (有分组的同学)

各种参考资料十分多,由于对台湾闽南语的历史资料调查不易,且相对历史变迁,对文字和语言使用的表达方式的变迁较有兴趣,所以才以台语的书写为文章本论的讨论重点,其他历史的部分则没有调查太多,无法描述仔细,只能大略概括提到,逤认为对台湾闽南语的历史变迁有更多兴趣,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书籍资料

编辑
  1. 爱说台语五千年
  2. 台湾语会话
  3. 闽南话的形成发展及在台湾的传播
  4. 台湾方言之旅 洪惟仁
  5. 台湾河佬语声调研究
  6. 行入台语文学的 方言 花园
  7. 闽台方言研究集(1)
  8. 闽南方言 简体书

网络资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