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音發展史

課題目的 
學習老國音發展史,了解有關老國音的基本常識,認識其特徵。

引言

编辑

老國音的出現,是中國國語運動的重要一環。國語運動開始於清末,運動的追求,是“國語統一”和“言文一致”。清末以京音為國音;至民國,改以投票方式議定兼顧南北的老國音;京國之爭以後,又改回以京音為國音。本課題就是介紹老國音從出現到滅亡的全過程。

初期

编辑
 
蔡元培

1912年(民國元年)12月,蔡元培任總長的中華民國教育部成立讀音統一會籌備處,吳敬恆(稚暉)任主任,制定了讀音統一會章程8條。讀音統一會員由教育部延聘若干(無定額);各省推舉2人,由行政長官推舉;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機關選派。此外還有華僑代表1人。 1913年2月15日,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

讀音統一會會員資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具備下列四條之一:(1)精通音韻;(2)深通“小學”;(3)通一種或兩種以上外語;(4)諳多種方言。最後確定下來的成員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其餘為各省推舉。雖然說各省最多推舉2人,但在教育部任命的會員當中以江浙為主,結果來自江蘇的會員有17人,浙江9人,直隸7人。此外福建、廣東、湖南各4人。

當時來自北方直隸省的語言學家王照對會員結構非常不滿,指出江浙人佔25人之多,其中來自無錫的就有5人。經過激烈爭論,最後決定實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個會員一票。當時對於一省一票制度爭論也很激烈,來自江蘇的汪榮寶聲稱:“若每省一表決權,從此中國古書都廢了。”王照反問:“此語做何解釋?”汪不語,王照接著質問:“是否蘇浙以外更無讀書人?”北方會員堅決要求每省一票,堅持如果通不過就自行解散退出會議。最後在教育部代部長董鴻煒推動下,終於通過了一省一票制度。

會議選舉吳敬恆為議長,王照為副議長,會員80人,除了各省選派的代表,絕大多數是在切音字運動和國語運動中卓有成績的傑出語文學者。會議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經過充分的討論,然後採取民主集中原則取得共識,做出決定。

會議第一步是審定國音(法定標準音),依清李光第《音韻闡微》中的常用字作為審音字類,每省為一表決權,各省交注音單,由記音員逐一比較,以最多數為會上審定的讀音。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民族共同語語音標準的全民代表性。

一個多月後,共審定了6500多個字的標準讀音。第二步是核定音素,每個字的標準讀音確定了,核定音素就容易了。會議以清代《字母切韻要法》為依據,把傳統的三十六字母的十個濁音字母去掉,再把知、照兩組字母合併,就得到二十四個聲母;從十二攝裡得出了十二個韻母;從正、副韻和合口正、副韻裡得出齊齒ㄧ、合口ㄨ、攝口ㄩ三個介音(開口無介音)。這樣就核定了漢語的三十九個音素。第三步是採定注音字母。當時字母提案頗多,採定字母爭論很大,許多會員各有方案,共分三派:即偏旁派、符號派和羅馬字母派。最後通過了魯迅及浙江會員許壽裳等人的提案,把會議用的記音符號(主要是章炳麟的《紐文韻文》)作為正式字母。以後調整了排列次序,又增加了一個ㄜ韻母,成為40個字母。這套字母就是“老國音”字母。

但是,此時的國音還沒有具體調值,如“是”字採用上聲(sr3)。著名的如《國音字典》,也只是給出了古今聲調的對應規律,而未明確標出,且所收字中接納“俗讀”及同義的“或讀”很多。再有,就是由於時代或文化原因,不少的老國音教材中還保留有“叶韻改讀”。

中期

编辑
 
趙元任小影,與國語留聲片。

1920年,全國各地陸續開辦“國語傳習所”和“暑期國語講習所”。但就在這時,發生了著名的“京國之爭”,這是一場關於京音(北京語音)和國音(即老國音,“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大辯論。

因為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經常發生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互相爭吵的事。他們的國語聽起來很不一樣,很多字的讀音也不統一,教的人覺得難教,學的人覺得很難學。於是有人(南京高師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佈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響應,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等等。“京國問題”的討論,絕大多數人都認同了由幾百年的發展所形成的歷史事實,即“中國語言的心”(劉復語)應該建立在“京語身上”。

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大會決定兼採二者,使用標準國音中的京音聲系,是為「國音京調」。如“是”字為去聲(sr4),調值/41/(按趙元任標準為41,但一般認為與京音的/51/無別)。還有輕聲及兒化音,也是準北方話的。

此時,以趙元任先生的《國語留聲片課本》最為著名,先生還出版了一本《國音新詩韻》作為老國音的熟字字彙使用。另外王璞還錄製過《中華國音留聲機片》,但二人稍有不同。“趙氏國音”中,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調值同北京,而入聲同南京;“王氏國音”則是除前四聲同北京外,把入聲讀成短去聲,是過去北京士大夫階層雅言音的唸法。一言蔽之,王璞短去的入聲,是“短而不促,收而不藏”;趙元任的是“短促、收藏”,但不如江北之“急”。總之,二者入聲都是高音,老國音的聲韻系統已經基本完備。

例句:

實際只有趙元任一個人兒會說!
ㄕ・ ㄗㄧˋ ㄓˇ ㄧㄡˇ ㄓㄠˋ ㄩㄢˊ ㄖㄣˋ ㄧ・ ˙ㄍㄜ ㄖㄦˊ ㄏㄨㄟˋ ㄕㄨㄛ・
srq zi4 zr3 iou3 zrau4 yan2 ren4 iq geoh rer2 huei4 sruoq

有不少老唱片、老電影,是採用過老國音的,但又受限於演員的國音水平及角色需要,很多國音並不標準。孫中山先生也有國音演講的留聲,但明顯粵語的口音很重。上層社會如此,民間的國音推廣就更是步履維艱,甚至傳出了“只有趙元任會說”的典故。這是因為老國音畢竟是折中的“人造語音”,現實中並沒有人是使用國音來交流的,國音教師也同學生一樣從頭學起。

趙元任曾回憶:“因為沒有教師用國音作為母語說話,結果就讓我來錄製這一標準語的語音留聲片,準備以後在學校中使用。那實際上是我1922年在哈佛大學教的發音系統。那時,漢語教學在中斷了四十年之久又重新恢復了。但是,不管有沒有留聲片,結果發現,要教一種沒人說的語言是很難的。有十三年之久,我是說這種個人方言的唯一的一個人,而它本來是想作為四億、五億、或者六億人的國語的。”

老國音的特點是“兼顧南北”,但其實大體為北京音和南京音。老國音中,同時存在入聲、輕聲、兒化音、變調、俗讀、或讀、變通讀音、叶韻改讀,等等。正音的聲調古今變化相對規律,而聲母、韻母則不然,不少字的讀音則與京音截然不同,如:浮(fou2)、礦(gueng3)、廁(c4)、阿(aq)姨、三(san4)思、造(cau4)訪。接下來按照《國語留聲片課本》校正方音的內容,將老國音的語音標準臚列如下:(“~”表示前後兩音比較)

f~hu,準北京;n~l,準北京;nj~l,準上海;hu~u、xi~i、xy~y,準北京;r~l,準北京;ji~zi、jy~zy,準南京讀書音;qi~ci、qy~cy,準南京讀書音;xi~si、xy~sy,準南京讀書音;zr~z,準北京;cr~c,準北京;sr~s,準北京;ji~g、qi~k、xi~h,準《校改國音字典》;jy、guei、qy、kuei,準北京唸書讀音;ji~zr、qi~cr、xi~sr、i~r,準北京;jy~zru、qy~cru、xy~sru、y~ru,準北京;zi~z、ci~c、si~s,準北京;o~uo~eo,uo準《校改國音字典》,o、eo準南京;o~uo~u,uo準《校改國音字典》,o、u準南京;io~ye,準南京;io~iau,準南京;uei~ei,準《校改國音字典》;uei~ai,準北京;an~ai,準北京;au~ou、iau~iou,準北京;ou~u,準北京;an~ang,準北京;uan~uang,準北京;en~eng,準北京;ien~ieng,準北京;i~y,準北京;i~ian,準北京;eng~ueng,準《校改國音字典》。

伴隨國音京調的推進,受俗讀、或讀的影響,老國音中原有的v-、ng-、nj-開始變得不必要,開口呼的e韻也可以改讀為eo,於是出現了“變通讀音四則”,即:1、v-改讀u-;2、ng-聲可省略;3、nj-改讀ni-;4、開口呼e韻或讀eo亦可。但要注意,變通後的讀音仍是國音,而非京音,如“我”字北京讀書法是h'eo3(h'是h的濁音),而語音是ueo3,但是變通的國音是o3,並不是ueo3。變通為的是聲音好聽,清楚,乾淨,且容易學。

例句:

我(ngo3)去(qy4)年(njian2)在(zai4)這(zre4)裡(li3)看(kan4)薔(ciang2)薇(vei2)→我(o3)去(qy4)年(nian2)在(zai4)這(zreo4)裡(li3)看(kan4)薔(ciang2)薇(uei2)

雖然,國音、京音有別,但到此為止,各方言中距離國音最近的正是京音。在趙元任《國語留聲片課本》中,課文《甄國字和賈觀化》提到老國音“有點兒南京口音”,“事實上京話和國語相差的地方不過百分之五”,如此一來“北京本來就是有一百萬最優等國語不學的卒業生”。

晚期

编辑

主張廢除老國音而採用京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京音簡單,便於漢字的拉丁化。

新文化運動後,“國羅派”提出了廢除漢字的主張。1925年9月26日,“國羅派”在北京趙元任家中發起了“數人會”。 “數人會”的解釋是來源於陸法言《切韻》序,“魏著作謂法言曰:我輩數人,定則定矣。”該會於10月17日正式成立,推劉復(江蘇江陰人)為主席,會員有錢玄同(浙江吳興人)、黎錦熙(湖南湘潭人)、趙元任(江蘇陽湖人)、林語堂(福建龍溪人)、汪怡(浙江杭州人),一同研究制定“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相比老國音,京音的音素少,除了聲調刪減入聲變成四個外,還尖團合流。“國音的音多,京音的音少;多則難記,少則易知;減少幾個讀音,裁撤幾個字母,由難趨易,誰不歡迎?”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漢字,讓漢字走西洋的拼音化道路,所以音素當然是越少越好,拼法也越省事越好。這就是都是南方人的“數人會”學者們會盯上北京音的道理,理由就是因為北京話的音素構成簡單,且尖團音合流。

1924年至1926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修訂了“老國音”,將漢字讀音改為“以北京的普通讀法為標準”。1928年國民政府改“讀音統一會”為“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同年9月26日,“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作為“國音字母第二式” (“國音字母第一式”為1918年公佈的“注音字母”),由中華民國大學院(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一度將教育部改名為大學院)公佈,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新國音”。老國音和注音符號是幾十人民主協商而成的,而新國音和國語羅馬字是幾個人閉門造車確定。此後不少國音教材開始向京音“轉型”。比如“我”字開始標“uo3”,而非“ngo3”或“o3”。國音的修改被編成了四句歌訣:(1)ㄪ、ㄫ、ㄬ不用咯;(2)ㄗㄘㄙ無齊撮;(3)ㄛ無開齊ㄝ不開;(4)入聲分到四聲來。

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佈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彙》,為國語的標準提供了範本,即正式確定北京音為全國的標準音。同年十一月,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化學命名原則》中,部分化學元素名依然有尖音和入聲,一是出於音譯的考慮,二是為了便於區分字音。但此後,老國音便徹底退出歷史了舞臺。

相聲大師侯寶林曾在其作品《北京話》中模仿過老國音,認為老國音不如北京話流利、語速快。

思考

编辑

1、老國音是什麼時候、什麼機構、通過什麼方式制定的漢語標準音?

2、與老國音最為接近的方言是哪一種?為什麼?與你的家鄉話有哪些異同?

3、你認為老國音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相比自然語音,老國音有哪些不自然的地方?

4、你是否認為尖團音和入聲的消失是一種文化損失?你理想的國音是什麼樣子的?

5、網絡上曾有復興老國音的呼聲,你認為可行嗎?現今出現這種呼聲的根源是什麼?

相關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聞述之《讀音統一會與註音字母》,《語言文字報》第560期,2014-11-10;
  • 市川勘 / 小松嵐《百年華語》,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9;
  • 徐春偉《國語羅馬字,精英階層再造文明的失敗嘗試》,澎湃新聞,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