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介紹

编辑

台湾総督府,《台湾俚諺集覽》(台北:台湾総督府,1914);(台北:南天書局,2001)

序文

编辑

俚諺是風俗習慣的結晶,民族思想的肖像,言簡而意深。經過百年的錘鍊,隻字片語也藏有無限的妙趣與諷刺寓意,藉此窺探社會風習的根底,感受地方民情的細緻。從事臺灣各項業務的人豈能有將臺灣俚諺的研究置身事外的道理。

學務部所編纂的臺灣俚諺集覽付梓之際,在此簡單幾句,是為序。

大正三年二月九日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內田嘉吉

凡例

编辑

第三篇:命運

编辑
死人捻桃枝シイ ラン ギム ト·ヲ キイ
编辑

死人が桃の枝を握った様である。融通のきかぬ頑愚なこと、土俗に人死する時桃の枝を握らする風あり、是冥土の狗を打ち拂ふに用ひしむるなりといふ

頁碼:89

臺灣俚語「死人捻桃枝」

錄音年分:2022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1941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南市中西區;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95%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5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是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死人捻著桃枝的樣子。比喻處事不圓融。臺灣人有讓死者捻桃枝的風俗,桃枝被認為可以驅逐陰間的狗。



第十一篇:學事

编辑

一、學問

编辑
一舉成名,天下知イソ クウ シエン ビエン テン ハア ツイ
编辑

一舉に名を揚げ天下に知らる〇文章なきにて名を揚げる意

頁碼:429

臺灣俚語「一舉成名,天下知」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0年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中市、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1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聽/4,說/0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是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只要人一功成名就,天下無人不知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ぎオク ブツ トン ブっ シニン キイ ジス ブツ ハっ ブツ チイ ギイ
编辑

翡翠は削って道具にできない、人は学ばなければ正義を知らない

頁碼:43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1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桃園跟台北,無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5%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0.5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有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玉石沒有經過雕琢不會成為器皿,人沒有經過學習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讀書讀在尻脊タク ツウ タリ チイ カア チア
编辑

本を讀んで背に載せる〇腹に入れず只空讀みすることにてし意味の分らさろ意

頁碼:431

臺灣俚語「讀書 讀在尻脊」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1年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新北市、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3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讀書讀到背上去,沒有內化進腦袋裡。

二、及第

编辑
五子登科コ(?) ツウ (???) ニ·(?)
编辑

頁碼:433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p433

錄音年分:2023

一、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中沙鹿、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1%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0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有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

別人中進士,汝拔死羊母(??) ラン (?)ン チヌ スウ、リイ フイ シイ イウ フウ
编辑

頁碼:433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p421

錄音年分:2023

二、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十十語?高雄;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1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2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無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湊熱鬧卻讓自己吃虧。

十年窓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シフ リ·ヌ (?)ン ハワ (?)ヌ ブヌ、イツ (?)ウ シニソ ヒ(?) ン(?) エヌ ハア
编辑

頁碼:433

十年窓下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錄音年分:2023

三、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3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12歲以前彰化員林;12-18台中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2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聽3.5;說1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有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經過多年苦讀,最終終於成功高中狀元,一舉成名。

三、學者

编辑

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ウウ チオン ゴヲヌ ハク シェン ボヲ チオヌ ゴヲヌ シェヌ シイ

頁碼:435

臺灣俚語「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南,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八成左右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無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學生為自己的目標付出諸多努力學習,這份努力不會不如指導自己的老師



半天秀才ブア テイ シウ サイ

頁碼:436

臺灣俚語「半天秀才」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身分:

1.出生年:2002年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花蓮、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3%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2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只有半天的秀才,短命的職涯


士是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頁碼:436

臺灣俚語「士是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3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新北市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1%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1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有智謀與膽略的人是國家的寶藏,知識淵博的人是宴席上重要的人物。

四、文字

编辑

一、一字值千金

1.出生年:2003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灣,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1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2-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是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一字千金(華語已有相對應之成語)


工字無出頭 假名標記(原文照登)コンジイボヲツ・ゥタ・ウ

日文意思:工の字は頭が出ない;工人は出世が出來ないをいふ意。

1.出生年:2001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花蓮,無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0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工字與士字的差在於工字的頭沒有伸出去。自古以來,士的社會地位最高,代表出頭天;而工的地位則最低。


三、白紙寫烏字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彰化縣;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3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分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是

6.用華語解釋這個俗諺:證據確鑿

、詩歌

编辑

一、盡心唱 嫌無聲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p.442)

錄音年份:2023

頁碼:442頁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桃園、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3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二、吟詩 作賦

《臺灣俚諺集覽》(1914)吟詩 作賦

錄音年份:2023

頁碼:441頁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0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桃園、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5%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是


三、人信字 牛信鼻

《臺灣俚諺集覽》(1914)人信字 牛信鼻

錄音年份:2023

頁碼:441頁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桃園、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20%以上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否

六、道理

编辑

一、求道恨沒早 無閑食到飽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求道恨沒早 無閑食到飽」。(p.442)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0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高雄,是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25%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3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沒有


二、事理通達 心平氣和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事理通達 心平氣和」(p.442)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1998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桃園,阿嬤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50%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1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沒有


三、情理一條 無二條

《臺灣俚諺集覽》(1914)收錄的臺灣俗諺「情理一條 無二條」(p.442)

錄音年分:2023

錄音者資訊:

1.出生年:2002

2.18歲之前主要的成長地、當時主要照顧者是否使用臺語:台北,否

3.日常使用台語對話的比例:5%

4.日常生活使用台語聽說的能力(自評,5分滿分):1

5.過去是否聽過此俗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