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陀螺,也叫鞭陀羅打猴,是一項讓陀螺在地上轉動的民俗體育運動,是老人、小孩都適合的運動。

沿革 编辑

陀螺歷史古老,在山西夏縣境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內,曾發現一只陶土製成的陀螺[1],是約四、五千前新石器時代的產物[2]。據文史記載,在宋朝時期已經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叫「千千」或「千千車」[1]。千千是一個長約一寸的針形物體,放在盘中用手擰著旋轉,比賽誰轉得久;這當時嬪妃宮女用來打發時間的遊戲。[3]台灣故宫博物館收藏的宋代蘇漢臣的《嬰戲圖》中畫有兩個兒童打陀螺玩耍,也證實了在宋朝已出現了倒鍾形的陀螺 [1]。《通俗編》中說:「按宋時兒戲物,有千千,見武林舊事。…此皆陀螺類。」[4]

「陀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明朝劉侗、於弈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中[注 1][1],當時已是兒童的玩具,但陀螺是否由千千演變過來的就不得而知[5] 。明代的陀螺是木制,中間空心而無柄,用繩子繞住,然後用力一拉陀螺就會旋轉起來;用繩子不斷地抽打,陀螺就會一直旋轉。[6]

抽陀螺在10世紀前就已傳至朝鮮、日本等國家[7]

不同地區的稱呼 编辑

不同地區對抽陀螺的稱呼亦有不同。抽陀螺在台灣話中被稱為「打干樂」[2],湖北稱「刷得螺」[8]

原理 编辑

抽陀螺的原理是當物體出現一種“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狀態時稱為“平衡” ,不只是在靜止的時候,動的時候也會達到平衡,有些平衡狀態能持久,有些只是短暫現象,當陀螺受力旋轉時,因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陀螺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保持平衡;接著受到空氣阻力、地面摩擦或陀螺重心問題等多種因素之影響,讓旋轉的力道逐漸減弱,到旋轉的動力消失時,陀螺就搖晃倒下[9]

好處 编辑

抽陀螺除了有娛樂性,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全身關節、肌肉皆得到鍛鍊[8]

玩法 编辑

抽陀螺玩法有二種:(一)水平抽法─彎身從身側把陀螺往前拋。(二)垂直抽法─陀螺舉高過頭,上往下,邊抽邊打。

抽陀螺比賽方式有二種:(一)分邊法─將參加的人分二組,大家一起抽陀螺,看那一組的陀螺先倒地,倒地的陀螺稱做「死陀螺」,任由對方宰割。輸的一方可以換一個硬而小的陀螺來代替,這時贏的一方,用自己的陀螺舉高對準目標向下猛擊。(二)畫圈法─在地上畫一個圈,圓圈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各人輪流將自己的陀螺往圈內打,讓陀螺能旋轉出來,如陀螺已固定在一點上旋轉,此時,用繩子將它圈出來,只要到達圈外還在旋轉都不算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內,或一抽就不動都算死,死了要放在當中小圓圈內任別人處罰。若處罰別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內,一樣要放在小圓圈內任人處罰。如果沒有被擊倒,或被擊到而沒有被分解,就可以拿到一個陀螺,用水平抽法,將自己那個小圓圈內待死的陀螺擊出圈外[10]

注釋 编辑

  1. 《帝京景物略》:「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活,抽陀螺;查柳兒死,踼毽子。」

參考資料 编辑

  1. 1.0 1.1 1.2 1.3 從書編委會 (编). 中國歷代體育史話. 崧博 大佳網. 2018. ISBN 9787119064123. 
  2. 2.0 2.1 魏小芸. 打陀螺(打干樂).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18-08-07]. 
  3. 陀螺的起源及發展. 中華文化天地. [2018-08-07]. 
  4. 陀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7-11-28 [2018-08-07]. 
  5. 陀螺的起源及發展. 中華文化天地. [2018-08-07]. 
  6. 抽陀螺. 教育大市集. [2018-08-07]. 
  7. 王曉梅 (编).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2010-06. ISBN 9787511703590. 
  8. 8.0 8.1 今年春節我們一起重溫舊時抽陀螺吧~. 雪花新聞. [2018-08-07]. 
  9. 陀螺簡介. 技知能工作坊. [2018-08-07]. 
  10. 陀螺的分類及玩法. 中華文化天地. [2018-08-07]. 

外部連結 编辑